Posts Tagged ‘books’

《牛津大词典》OED:傻子和疯子一起完成的奇迹

Saturday, December 31st, 2011

我们这一代人,对宏大的事物具有天然的向心力。虽人到中年,俗务繁多,读书渐少,但还是尽量让自己多读恢弘之作,避免把阅读时间浪费在格局太小的书籍上。旧年将去,新年将临,我给自己买了几套大书,预备2012年阅读。这包括KJV版的《圣经》、Stephen Mitchell新翻译的《伊利亚特》。不过,我在岁末读得最过瘾的一本书是熊阿姨推荐给我的《教授与疯子》。

教授与疯子》是记者Simon Winchester的代表作,记叙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本辞典《牛津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的诞生。书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教授,OED的主编James Murray,一个放牧都教牛拉丁语的语言奇才;一个是疯子,W.C. Minor,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的退役军医,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杀人犯。他们代表了OED创造者的两极,一方是金字塔顶端的灵魂人物,一方是成千上万志愿者。

OED的编纂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人类心智最伟大的冒险之举。它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这一词典要囊括英语中的全部词汇。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细微的差别,每一个词义、拼法、读音上的差异,每一个词源发展的来历,更重要的是,每一词、每一义都必须援引英语作家们的例句。换言之,每一个词条都有自己完整的自传,都在讲述一个自身的故事,都体现了几百年来用法的转变,并且以英语作家的真实作品引语为例证。

这样一个卷帙浩繁的工程,单靠学者教授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它需要整理全部的英语单词和作家的作品。于是,OED编纂委员会面向全国和殖民地征集英语阅读者,他们按照时间段分配要阅读的书籍,按照统一格式从中摘出单词和引语,再把摘录的词条寄给OED的编纂者。

在没有互联网和Wikipedia之前,人类已经开始利用志愿者的集体智慧,完成一项浩大的辞书编纂工程。这是意志与智慧的胜利,也是利他主义精神的体现。这种自由人自愿联合的义工协作模式,也只有昂格鲁-撒克逊民族,才能变为现实。

W.C. Minor作为一个旅居英国的美国退伍军医,一直被一种类似于受迫害狂的精神疾病所困扰。他误杀了工人G.M.,虽免于刑责,但还是被关进了刑事精神病院。阅读成为他救赎自己的唯一方式。而机缘巧合,使他看到了Murray发到全球英文书店的《致阅读英语公众》--编辑委员会“需要英国、美国和英属殖民地广大读者的帮助,以便完成二十年前热情开始的工作,阅读尚未读完的书籍,摘出所需资料。”

对于倍受精神病和负罪感煎熬的Minor来说,这不啻于来自上天的呼召。他报了名,并成为词条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他的工作方法具有天才和独创性,能够根据编辑委员会的需要,提供词汇。他寄出了1万多词条,并且几乎条条可用。在被疾病重压的日子里,编纂OED成为他精神最大的安慰。本书的作者甚至争辩道,假如那时已经有现在的精神镇静药物,Minor可能不会对OED作出任何一点贡献,他整天扎完针就睡大觉去了,那样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激情的活死人。

OED历时70年才编辑完成,无论是Murray博士还是Minor医生,都没有看到1928年全本的出版。这套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词典,就在教授和疯子们的全身心投入下,变成了现实。

1989年,OED已经出版了第二版,一共20大卷,21,730页,重达148磅。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OED出了更便于检索的光盘版,出人意料的是,这么宏伟的出版物,只需要一张700M的光盘就可以容纳。借助互联网之便,OED v4.0可以通过bt下载到,并且可以在Mac和PC上使用。看到浸满几代人智慧与汗水的伟大作品,躺在自己的硬盘里,一种久违的崇高之情在内心的断壁残垣中缓缓而生。

OED的传奇,并没有结束,不但因为这套巨著每年都在更新,并且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OED通过付费订阅。而且也因为,新的故事也不断产生。

有一个人叫Ammon Shea花了一年时间,把20卷OED全部读了一遍,并且出了一本书:Reading the OED: One Man, One Year, 21,730 Pages 一年读完OED是什么概念,意味着每天要阅读10个小时以上,相当于每天看一部Grisham的小说,连续看一年,相当于每两个半月读一遍KJV的圣经。他说:“有人喜欢收集火柴盒,有人喜欢收集汽车,而我喜欢收集词语。”

Shea学的这些单词,大部分都没用。例如:Agathokakological,形容词,由善与恶所组成的。虽然没用,但是找到一个精确表达的词语,还是让他充满欢喜。

有时候我们很纳闷,为什么英美等国有那么多傻子,默默无闻地做着对别人有益,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例如:Wikipedia的编纂者,开源软件的开发者,Quora上热情回答问题的知道分子。看了OED的编写过程,我似乎开窍了,英美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是有悠久传统的。首先,他们相信,人活着不单靠食物,还要有精神追求。其次,他们相信,人不可以是孤岛,必须互助而联合。而这两者正是中国文化最稀缺的。所以,我们只有被阉割的《四库全书》,我们只有残缺不全且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辞源》,我们即便有疯子和傻子愿意为这个国家的文化做点贡献,国家也不允许他们联合。最终只能去钻研一些小玩意,小物件,成为墙上的另一块砖。

Loading

当当电子书:丑得像个笑话

Friday, December 30th, 2011

我是一个电子书的铁杆拥趸,因为我相信纸质书早晚会走向穷途末路,电子书才是未来的方向。我是美国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的忠实用户,电子书的买书消费累计已经超过400美元。我还订阅了英国《经济学人》、美国《纽约客》等电子版杂志,每年花掉的钱超过我购买纸质报刊的支出。所以,当2011年12月21日当当网推出电子书平台的时候,我立即以神农遍尝百草的精神,前往体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寨气息十足的页面。

dangdang1

三栏式的布局,晃动的Flash,滚动的大图,艳俗的配色,让我想起十年前用免费源代码花十分钟就搭成的企业小网站。我深刻怀疑,当当网不但请不到一个中等水平前端工程师,连美工都是请六里庄的裁缝代工的。不过转念一想,萝卜快了不洗泥,也许当当为了快速占领市场,才推出一个山寨页面,等有了人气再改版,我先忍。

接着,我看到了少得可怜的几本破书。既然当当网是美国的上市公司,又有志向搭建一个有影响力的中文图书平台,那么至少应该多谈几家像样的出版社,多签几本像样的图书。而如今,当当电子书除了《金陵十三钗》、《乔布斯传》之外,没有几本畅销或常销的书籍。与此相对照,美国亚马逊的Kindle版图书有30万种,许多大出版社尽管不情愿,但迫于亚马逊的压力和占领电子图书市场的需求,不得不推出Kindle电子版。显然,在中国图书市场上,当当网没有这样的谈判能力。只好不分良莠,先签为快。用我们家乡一句谚语叫“逮着黄鼬当马骑”。我非常纳闷,谁愿意花4.99元买一本《儿童经络使用手册》拿自己的亲生子女练习中医?谁又愿意甩出9.90元买一本《李居明2012龙年运程》?龙年没到,先赔9.9元,这运程也可想而知。考虑到当当电子书刚刚起步,品种少,质量差,我也原谅它,继续往下看看显示效果。

我试读一下当当重磅推出的《金陵十三钗》,揉揉眼睛,确认自己看到的不是“金陵十三点”。我在各种设备上都读过亚马逊的电子书,其流畅的阅读体验,方便字体缩放,迅捷的查找和导航功能,加上内置的英英辞典,让我对电子书的前景充满了乐观的想像。然而,当当的在线阅读体验,只能用恐怖二字来形容。

dangdang2

当当电子书使用了Flash技术,不但调用缓慢,字体是默认的宋体,经过Flash渲染,精度降低,面目变得十分狰狞。那字体带着棱带着齿,象一条条钢锯横亘在眼前。我想放大了也许回好吧,就点了网页上的放大镜,结果字一下子拉大了,但页面也残成了菊花。我需要左右拖着鼠标,才能看完一行,再上下拖着鼠标,才能看到下一行。这不是读书,这是在受虐。

就在我欲仙欲死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句提示语“全屏更精彩”。于是我点击了全屏。一本硕大的书,出现在浏览器上,还可以用键盘翻页,翻页还模仿了苹果iBooks的翻页效果,不过效果相当山寨,那重重一页翻过去的样子,让我仿佛看到一只笨拙的鸭子从屋顶飞到鸡窝。

dangdang3

相比之下,iBooks的翻页更象一只天鹅飞过,Kindle的翻页则象一群天使掠过。

中国电子书的市场巨大,目前主要被盗版书所占领。当当想赢得这场战役,首先要在用户体验上超过对手。可惜从目前来看,当当电子书不但无法跟PDF相抗衡,甚至连最土最原始的TXT格式都比不上。电子书是一种好的赢利模式,只不过当当像一名糟糕的厨子,把一箱满子满黄的阳澄湖大闸蟹,做成了一锅黑乎乎的乱炖。吃饱倒是能吃饱,但那味道,真让人欲哭无泪。

Loading

从《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对卫生工作的指示》看中国医疗

Monday, December 12th, 2011

买了一本1968年4月济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印《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对卫生工作的指示》,感慨良多。

毛泽东在1965年6月26日对卫生工作的指示,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里面提出了打倒卫生老爷部,医学院学制缩短,以及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指示。

毛泽东在指示里说: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且这15%主要还是老爷。广大的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而是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的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书读得越多,越蠢。

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只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人是农民。

脱离群众,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难深的疾病上,所谓间断。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么预防,怎么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

还有一件怪事,医生检查一定要戴口罩,不管什么病都戴。是怕自己有病传染给别人?我看主要是怕别人传染给自己。要分别对待嘛。干什么都戴,这首先造成医生与病人间的隔阂。

城市的医院应该只留下一些毕业一两年的医生,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

在毛主席指示定了调子的情况下,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李先念,多次对医疗卫生工作进行讲话。

以下是周恩来1967年12月10日接见全国卫生防病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代表时的讲话:

提倡“四不”很好,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怕死。对口呼吸、吸痰、吸羊水,万一传染了不久死了吗?白求恩就是这样,我看这样死很好。

农村土房子里照样动手术,我看那里细菌更少一些。我们在农村打了20几年仗,身体很好。进城10几年身体反而差了一些。

宣传卫生常识,不要好多条,那是资产阶级老爷式的,什么经常洗手,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能吃,在农村山芋从地下挖出来带着土就吃,原始社会吃生的,现在退化了。

防病要从积极入手,口罩、消毒都是消极的。脏东西不能吃?吃点就有了抵抗力。用消极的方法,哪有那么多设备!积极方面,就是要增加抵抗力。得了病,当然要吃药,但是主要是锻炼身体。

(当李先念说:“中医没有消毒那一套”,周恩来说)中医也有消极的东西,吃了饭不能吃冷的,吃了这东西不能吃那东西,我就不相信。当然极少数的东西是不能一道吃的。重要的还是增强体质,如果这样,就大众化了。

中国这些年取得的进步,实际上是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党的政策亚克西。”事实上,中国企业家和劳动者的锐意冒险和辛勤劳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庞大官僚体制的低效率和惊人浪费。如果中国建成了民主化的透明政府,那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现在医疗资源依然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小城市小地方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费用贵得离谱。政府豢养的特权阶层过度医疗,普通百姓却连享受基本医疗条件都很勉强。

在我们山东老家,中上之家,小病在县医院看,中病在市医院看,大病跳过省城济南直接去北京看。北京301医院等大医院周围寄生着一堆小医院,他们专门收治外地来看病但住不进大医院的病人,再买通大医院的医生,让他们来小医院给病人会诊,甚至手术。

不过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小病只能靠村医,中病靠镇医,大病靠县医,重病等死。县医院的医疗条件受制于其营收规模,我曾经陪同我们县医院的院长去邵逸夫医院参观,当听说邵逸夫医院一个病人的平均客单价(住院所花费的总费用)16000元的时候,我们县的院长震惊了,在县医院,平均客单价是1400元。

医疗卫生问题是全世界的难题,在一些国家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甚至是国民的宗教。中国的医疗这些年一直在抽风。杭州郊区有个社区医院,前几年搞医改,被一个私人老板以7000万买走,两年来私人老板没有投入一分钱,医院愈发破旧。去年,上边又要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区里看到有利可图,就又花了1亿多元从私人老板手里买了回来。各种折腾,非止一端,不但患者的权利得不到保证,医务工作者处境也尴尬而艰难。

医疗问题,只不过是中国诸多问题之一。它是由整个体制所决定的,在政治体制改革铁板一块,权力得不到监督和制约的前提下,妄谈医疗公平,乃是痴心妄想。中国很多问题都无解,要解决,不得不等待下一次治乱循环吧?

同一本书里收录了毛泽东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Loading

从猫买书看美国亚马逊的服务

Wednesday, December 7th, 2011

最近遇到一件事,让我对美国亚马逊再次刮目相看。我有一台亚马逊的Kindle电纸书阅读器,有一天,我在上面下载了《度度鸟之歌》的英文免费试读版,很快看完了第一章,接下来再想看就必须要买才行,Kindle阅读器出现了一个“现在购买”的提示,但我不准备买,接着去倒茶了。我一走,我家猫白菜头就跳上桌子,趴到了阅读器上,我把它轰走,也没有在意。直到第二天,我忽然发现阅读器的桌面上多了一本新书,正是《度度鸟之歌》的完整版,我非常纳闷,因为我没有打算过买这本14.99美元的贵书,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猫替我买了这本书。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准备跟亚马逊协商退款。我把猫买书的事情如实相告,怕对方不相信,我还发了几张猫趴在书桌上的照片。不到12个小时,我收到了亚马逊客服的回信。信中说:“我理解你不小心买了《度度鸟之歌》并且想退款,我已经帮你申请了退款。请你从Kindle或其他阅读器上删除这本书,一旦退款完成,除非重新购买,你将无法再看这本书。”接着,这位客服又耐心地提醒我意外买书怎么办。原来按照亚马逊的售后服务条款,电子书在购买7日之内,都可以无条件退款。也就是说,其实我根本不需要写那么长的英语作文,详细描述猫买书的奇谭,只需要简单地说我买错了,申请退款,亚马逊就会答应我的请求。

我把我的经历在推特和微博上一说,立即有人提醒我,其实亚马逊的优质服务,不仅体现在图书销售方面。事实上,现在的亚马逊已经不再是一个网上书店,而是一个网络综合超市,贩卖的产品从音乐零售CD,录影带和DVD,厨房用品,体育用品,家电,食品,玩具,服装,首饰,手表,健康、母婴,美容、化妆,乐器等等应有尽有。而亚马逊在美国本土不但做到了免费送货,还做到了简易退货服务,在亚马逊买的东西,只要不满意就可以直接申请退货,UPS快递公司会直接上门来拿,并且只要UPS签收下你的退货,亚马逊就会立即把货款退还给你。

看上去亚马逊好像吃了亏,但仔细想想并没有。首先,亚马逊退货也是有严格条件的,并非任何情况都可以退。其次,退货要填申请表格,有的人懒得填写,有的人爱面子,所以最终选择退货的只有少数。根据统计,大概有30%的顾客会选择退货,这就简单了,就当商品整体打了7折,况且退回的商品大部分还可以整修后继续买。再次,电子书选择退货,经亚马逊审核通过以后,电子书会从“云端”拿掉,这样你在任何设备上都看不到这本书了。这是亚马逊Kindle购书的吊诡之处,如果你买了一本实体书,书店老板不可能偷偷潜入你的书房,把书拿回去,但是买了Kindle电子书,亚马逊其实可以从你的设备里“偷”书。我记得,亚马逊曾经因为从客户的设备里偷回奥威尔的文集,而遭到激烈的批评与投诉。不管怎么说,对于电子内容,亚马逊更有完全的控制权。再再次,有的同学问,假如有个人耍赖皮,买了在七天内看完,再选择退货,岂不一辈子可以免费看书了。这样的人或许会存在,但是毕竟太稀有太极品了,就算有千分之一吧,对于亚马逊来说,几乎相当于没有成本。况且,亚马逊跟出版商分成,是从实际收到的款项里按“你7我3”的比例分配的,亚马逊没收到钱,也不会给出版商分钱。最后,综上所述,亚马逊灵活的退货政策,就相当于打了个折扣,却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可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这正应了那句老话: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风起云涌,当当网、亚马逊中国、京东、苏宁都在试图复制美国亚马逊的模式,但是从售后服务的角度来讲,国内的电商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曾在京东买过一块2000元的电脑主板,收到之后一测试才发现规格不对,我想退货,找了半天才在它网站的角落里看到一个电话,而客服明确地说:货到付款,不能退货。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歧视货到付款,难道客户不是一样付出真金白银吗?还有最近一次,在我的联系下,有一位富有爱心的企业家愿意向一所农村小学捐献5000元的书籍,我让小学老师从当当网挑了将近5000元的书,然后我通过银行转账垫付了书款,十天过去了,我想问问书到了没有,结果发现订单被这家电商网站莫名其妙地取消了,尽管书款退到了当当账户里,但还是令人不爽。我投诉客服,至今没有给出一个清楚的说法。

对比亚马逊和国内这些电商网站的服务,我发现,做电子商务最难的其实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让客户满意超乎预期,这样就能形成口碑传播效应,这比花钱砸广告的效果要好的多。你看美国亚马逊,在中国从来没有做过一分钱的广告,但江湖中到处都有它的传说。

Loading

论《出埃及记》冯象译本的语言

Tuesday, November 29th, 2011

一、冯象的雄心

当代中国读书人中,冯象是雄心最大的一个。他多年来一面从事法律研究,赚钱养家,一面重译圣经。目前已经出版了《摩西五经》、《智慧书》、《新约全书》,大约完成了《新旧约全书》体量的54%(我根据手头的KJV版本测算,全书正文1716页,他翻完的有926页)。

说起译经之目的,冯象说:

「译经历来是件大事,因为译者(或其委任者支助者)多抱有远大的理想:为传教,为拯救灵魂,为宗教改革,为结束教派冲突、赢得政治安定和国王陛下的荣誉等等。我的想法却是纯学术的和文学的,就是看到中文旧译舛误太多,无文学地位,希望改变这不理想的状况。」

二、冯象的宏愿恐难以实现

古往今来,各家宗教的译经历史清楚地表明:光凭一个人的力量,固然可以给宗教经典增加新的译本变种,但无法翻译出权威、神圣、雅正、流传的译本。

就拿佛经的翻译来说,从东汉到北宋,900多年的时间,都采取“译场”的形式,多人通力合作,严格分工完成。并且一人主翻,多人辩论,沸反盈天,盛况空前。鸠摩罗什在关中做主译的时候,有徒众3000人在场。这才确保了佛经翻译的质量。(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

冯象自己倍加推崇的King James Version圣经,也是有近50名宗教界人士,历经7年,集体翻译出来了的。这期间,他们中有争吵,有竞合,有淘汰。(God’s Secretaries: The Making of the King James Bible)。

如果要翻出取代目前中文“和合本”和”思高本”的《圣经》,必须举华人中宗教与文学精英之力,集体协作才有可能完成,这大概要等到教会在中国真正独立和复兴之后,才有实施的希望吧。

不过这不妨碍把冯译圣经当成一部文学译品来欣赏和学习。以下以冯象翻译的《出埃及记》为例,来看看冯译圣经在语言上的得失。

三、《出埃及记》冯象译本的整体评价

整体来看,冯象译经有绝妙天成之处,也有晦涩雕琢的痕迹,更有方言土语的混入,所以, 距离他说的改变汉语圣经文学地位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还要在荒野中穿行很多年。

四、先说冯象译文的小问题

1、滥用中国白话小说里的套话,弱化了《圣经》文本的史诗性。

冯向喜欢把白话小说里的语汇和话头移植到《圣经》里,结果给人造成不伦不类的感觉。

例如:「却说利未家有个男子娶了本家姑娘为妻。」(2:1)

“却说”是话本讲故事的起头方式,俗称“话头”。按照浦安迪《中国叙事学》里的观点,中国白话小说跟西方的史诗完全是两种东西,中国没有史诗的概念,随意把中国旧小说的文风引入圣经翻译,将史诗降格为说书,是很不妥当的。

2、北京方言的随意使用,弱化了文本的庄严。

「就骂他们说:愿耶和华明察,惩罚你们!多亏你们,法老和官家把我们恨得什么似的,等于把杀我们的刀,交到他们手里了!」(5:21)

“恨得什么似的”是北京土语,放到这里感觉十分不伦不类。

「你们说他的怨言,他都听到了!怨我们干吗?」(16:8)

“干吗”一词也太口语了,还不如翻译成“做啥子”,埃及在西面,相当于中国的四川,说川话也说得过去。

「听罢摩西汇报,耶和华又说……」(19:9)

“汇报”都出来了,汉语不至于这么贫乏吧?

3、译词生僻,不便流传。

「我就绝不会把惩罚埃及人的疠疾」(15:26)“疠疾”这个词太冷僻了。

「耶和华道:我会显露全善。」(33:19) “全善”这个词不晓畅。

4、有些词语还欠锤炼。

「可是,以色列人受了虐待,反而越生越多。埃及人害怕了,手段更加残暴,逼迫以色列人和泥打砖、开荒种地,重活苦活通通压在他们身上–生活苦不堪言。」(1:12-14)

这里,为了词法参差,苦活似乎翻译成「累活」比较好,因下文还有一个苦字。

5、译文啰嗦

「不可用母山羊的奶。」(23:19)

冯老师,请问公山羊也产奶吗?

6、标点符号的用法还需斟酌。

「最后,法老通令全国:凡希伯来人新生男婴,一律扔进大河; 只准留下女婴!」(1:22)

标点符号滥用,分号、省略号的用法都很奇怪。

五、冯象译文的优点

1、语言恢弘、气势磅礴

冯象老师对汉语的掌控能力确实强大,关键处的译文气势宏大,力压和合本。

摩西过红海(14:21-29)

摩西举起手杖,向海上一指,耶和华便降下一股奇大的东风;一夜间惊涛退却,让出一条干路。以色列子民便踏着干路穿行海中,海水夹道,犹如两堵高墙。埃及人发现了,急急赶来,法老的车骑一队队冲到海底。末更破晓,耶和华升起一柱火云俯视战场,埃及军顿时大乱;兵车轮子都陷在泥泞里,进退不得,一个个惊恐万状。完了,逃命吧,是耶和华在帮以色列打我们!

耶和华命令摩西:你向海上再指一次,让波涛合拢,淹没埃及人和他们的兵车战马!摩西举手向海上一指:天亮了,壁立的海水突然踏下,埃及人争相逃命,哪里来得及!就这样,耶和华淹没了埃及大军。巨浪底下,卷走了法老的兵车战马,所有下海追击以色列的将士,无一生还。然而,子民却已经踏着干路--海水夹道,犹如两堵高墙--安抵对岸了。

出埃及记结尾(40:34-37)

这时,一柱祥云罩住圣所,耶和华的荣耀充满了帐幕。摩西进去不得,因为幕顶停着云柱,耶和华的居处一片明光。

每当祥云从幕帐升起,以色列子民就拔营上路。若那云不动,他们也安营不动,直至它重新飞升。征途漫漫,止止行行,以色列全家都看得清楚:白天,耶和华的祥云在帐幕顶上;夜晚,那云柱通体烈焰煌煌。

这样的语言,从气魄和文采上,远超和合本的翻译。有时候我想,如果冯象早生100年就好了,那华语世界肯定能使用一个更美的文本。

2、神来之笔

冯象译文常有神来之笔,特举二例:

「那时候,至少一家人哈可以围着肉鍋坐,放开肚皮吃。」(16:3)

「我要降大畏惧,先你而行。」(23:27)

3、方便悦目的夹注

我非常喜欢冯译圣经的夹注,这是其他圣经文本所不能提供的。因为冯的注释,不但清晰简明,而且兼有神学、考古学、证据学的多方成果。例如,第一章讲到,摩西被放进一只纸草篮子,篮子「涂上柏油」,冯象注释两个字「防水」。

六、《圣经》冯象译本的阅读与购买参考

冯象翻译的圣经,已经由牛津出版社出版,我是在这家低调的淘宝店购买的。

在英语KJV版圣经的序言里,Miles Smith写过一段话:

Translation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that putteth aside the curtain, that we may look into the most Holy place; that removeth the cover of the well, that we may come by the water.

翻译者,开一窗引光而入也,破一果得食其肉也,掀一幕以窥圣所也,掘一井以饮甘泉也。

感谢冯象,为我们开了新的窗,掘开新的井。正如冯象新译的新约马太福音登山宝训所说的:

福哉,苦灵的人,因为天国属于他们。
福哉,哀痛的人,因为他们必受安慰。
福哉,恭顺的人,因为他们必继承土地。
福哉,求义似饥渴的人,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福哉,怜悯的人,因为他们必蒙垂怜。
福哉,心地纯洁的人,因为他们必见到上帝。
福哉,缔和平的人,因为他们要叫做上帝之子。
福哉,为了义而遭迫害的人,因为天国属于他们。

福哉,圣言的传播者和倾听者。

Loading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评选出的「未来记者阅读书目」

Sunday, November 20th, 2011

[白板报按]哥伦比亚大学主编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召集全美有影响力的编辑、记者,为未来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提供了一份阅读书目,我为每本书加上了Amazon的链接,如果你有Amazon Kindle帐号,可以下载试读,以进一步决定是否购买。

A Reading List for Future Journalists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中文翻译版

We asked some of our favorite journalists, scholars, and critics to recommend books and other works that could help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porters become better observers, storytellers, and thinkers. Here is an edited list of the titles they suggested. For full lists from each recommender, click here.

Nicholas Lemann
Dean,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London Labour and the London Poor (1840s)
By Henry Mayhew
Though not officially a journalist, he pretty much invented the reported urban sociological sketch, one of journalism’s best and most durable forms.

Un Grande Homme de Province à Paris (1839)
By Honoré de Balzac
If you’re ever tempted by the thought that journalism today has fallen to an unprecedentedly low, snarky state, read this novel.

Berlin Diary (1941)
By William Shirer
Part diary, part rewrite of Shirer’s CBS radio reports, it conveys both the daily feeling of the beginning of World War II and the relentless energy and courage of a great reporter at work.

The Whale Hunt (2007)
By Jonathan Harris
Everybody talks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new forms of journalistic “storytelling” online, but nobody I know of has actually produced one at the level of this masterwork of visual reporting by a young artist-programmer.

Elizabeth Kolbert
Staff writer, The New Yorker

The Song of the Dodo (1997)
By David Quammen
Takes a fairly arcane subject—island biogeography—and from it weaves a great narrative. He’s an intrepid reporter and a wonderful storyteller, and any journalist can learn from him.

Desert Solitaire (1968)
By Edward Abbey
Abbey is the real thing, and those don’t come along very often. His memoir-cum-elegy for the American Southwest is worth reading once a decade or so.

John Temple
Editor, Honolulu Civil Beat

Prisoner Without a Name, Cell Without a Number (1981)
By Jacobo Timerman
Reveals the courage that journalists can be called upon to summon and how it’s possible to retain one’s humanity in the face of evil.

The Things They Carried (1990)
By Tim O’Brien
A lesson in writ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detail in telling a story. It teaches journalists: look, see, remember.

Matt Welch
Editor, Reason

The Collected Essays, Journalism and Letters, Volume II (2000)
By George Orwell
Shows us the math of willing yourself to be an uncompromisingly honest and perceptive thinker about the most pressing issues of the day.

If You Have a Lemon, Make Lemonade (1974)
By Warren Hinckle
Illustrates the missing entrepreneurial link between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and the first dot-com wave: the crazed and inspiring sons-of-bitches who clawed forth the alt-journalism revolution.

Patricia Calhoun
Editor, Westword

In Cold Blood (1965)
By Truman Capote
Still the gold standard for true crime writing, even if there’s some fudging of the facts.

Roughing It (1872)
By Mark Twain
For the sheer joy of writing and giving a sense of place.

Brendan Nyhan
Blogger and political scientist, Dartmouth College

Tides of Consent (2004)
By James Stimson
Accessible and provocative summary of scholarship on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Sell (2003)
By James Hamilton
You can’t understand the press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conomics—this is the single best volume on why we have the media we do.

Jonathan Harris
Artist and programmer

Colors Magazine #13 (1994)
By Tibor Kalman
A seminal work depicting the human experience in abstract visual form.

Jimmy Corrigan: The Smartest Kid on Earth (2000)
By Chris Ware
A masterpiece of the graphic novel genre, demonstrating how storytelling can be solemn, beautiful, and devastatingly sad using a medium usually considered inferior to the long-form written word.

Wayne Barrett
Investigative reporter

Den of Thieves (1992)
By James Stewart
The latest den, which brought the world to its knees, is but an echo of the past.

Kai Wright
Editorial director, Colorlines

Random Family (2003)
By Adrian Nicole LeBlanc
Leaves you unable to draw simple conclusions about the complicated, often no-win choices people and families must face daily.

Race Beat (2006)
By Gene Roberts and Hank Klibanoff
Recounts not just the coverage of the civil rights era, but the segregationists’ reaction to it—which helped usher in the notion that good journalism must stick to he said/she said reporting.

Simon Rogers
Editor, The Guardian’s Datablog

Mortality of the British Army (1858)
By Florence Nightingale
This report used data visualizations to illustrate how preventable disease demolished the fighting capability of the British army in Crimea. A painstaking demolition of official incompetence.

Point of Departure (1968)
By James Cameron
Data journalism is about telling stories and there are few storytellers as good as James Cameron. I am still inspired by reading this book.

Happiness (2005)
By Richard Layard
Uses data to analyze, in detail, the health of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helped show how GDP is a poor measure of how healthy a society is.

Earl Caldwell
Journalist and radio host

The Trust (2000)
By Susan E. Tifft and Alex S. Jones
A must-read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how The New York Times became our most important newspaper.

Melissa del Bosque
Investigative reporter, The Texas Observer

Homage to Catalonia (1938)
By George Orwell
Goes beyond reporting, literally into the trenches, to give his firsthand account of the Spanish Civil War.

The Devil’s Highway (2004)
By Luis Alberto Urrea
Gives immigrants voice and dignity as they make their perilous journey north, searching for the American Dream.

Jason DeParle
Senior writer, The New York Times

Lincoln (1996)
By David Herbert Donald
A powerful reminder that conventional wisdom can change; for most of his presidency, Lincoln’s contemporaries called him a bumbler.

Move Your Shadow (1985)
By Joseph Lelyveld
His reporting on South Africa provides a clinic on the craft; he mines gold from routine encounters that lesser reporters would ignore.

The Promised Land (1991)
By Nicholas Lemann
This history of the black migration is the best model I know for using narrative nonfiction to depict sweeping social change.

Scott Rosenberg
Executive editor, Grist

Understanding Comics (1993) by Scott McCloud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graphic narrative invites journalists (and everyone else) to continually reinvent every storytelling form we’ve inherit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No Context (1981)
By George W. S. Trow

The Age of Missing Information (1992)
By Bill McKibben
Complementary deconstructions of TV culture serve as a valuable corrective to today’s wave of Internet-determinist diatribes.

Connie Schultz
Pulitzer-winning columnist and reporter

On Writing (2000)
By Stephen King
Will cure you of adverbs, and embolden your best writer’s instincts.

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1943)
By Betty Smith
A tutorial in how to write about the poor and working class as human beings.

Steve Lopez
Columnist, Los Angeles Times

1001 Afternoons In Chicago (2009)
By Ben Hecht
Hecht discovers Chicago, avoiding news conferences and press releases, by observing the city and its people, and turns his findings into art.

Jim Sleeper
Lecturer, Yale University

The Creation of the Media (2004)
By Paul Starr
How media-related decisions shaped the openness but also the gargantuan flaws of the American public sphere.

What Are Journalists For? (1999)
By Jay Rosen
Parses brilliantly such questions as, What really is the public that journalists supposedly serve, and how well do we serve it?

James Fallows
National correspondent, The Atlantic

Genius (1992)
By James Gleick
A wonderful example of how to deal comfortably with the intersection of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The Moral Equivalent of War (1906)
By William James
Addresses an enduring challenge for America: how to evoke any national spirit through means other than war.

Getting Things Done (2001)
By David Allen
No joke! A very clarifying way to think about how to organize your working life.

Are We Rome? (2007)
By Cullen Murphy
An example of applying historical analogies to current events.

Vanessa M. Gezari
Freelance journalist and 2011-12 Knight-Wallace fellow

Middlemarch (1871)
By George Eliot
Exemplifies the precise observation, psychological complexity, and generosity of spirit to which narrative nonfiction should aspire.

Dispatches (1997)
By Michael Herr
A perfect antidote to watered-down, on-the-one-hand, on-the-other-hand war coverage, and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the individual observer.

Illuminations (1969)
By Walter Benjamin
Essays on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art, literature, and the nature of thought during the early 20th century feel current today, as changes in the quality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ransform how we think and perceive the world.

Alex Kotlowitz
Journalist and author

The Laramie Project (2001)
By Moises Kaufman, et al

Twilight (1992)
By Anna Deavere Smith

Division Street (1993)
By Studs Terkel

The Emperor (1989)
By Ryszard Kapuscinski

Ghetto Life 101 (1993)
By Dave Isay

With all the shouting and preening among journalists, these are reminders that some of the most powerful storytelling is the result of the journalist stepping out of the way.

Loading

我买这些书是为了把自己当狗一样训练

Tuesday, November 15th, 2011

卓越近期订购的英语工具书已达。

1、The Elements of Style: 50 Anniversary Edition

这是一本风行50年的写作小书,最初是一本美国康奈尔大学William Strunk教授自己编写的、教学生写作的小册子。只有43页,只限校园内使用。后来出版社找到Strunk的学生,《夏洛的网》的作者,当时在《纽约客》写评论的作家E.B.White,请他补写章节、丰富实例,于1959年出版。此后在1972、1979年分别出了第二、第三版,2000年出版了第四版。

这本书是写作的经典黑宝书,其主旨可以用书中这段话概括:

Vigorous writing is concise. A sentence should contain no unnecessary words, a paragraph no unnecessary sentences, for the same reason that a drawing should have no unnecessary lines and a machine no unnecessary parts. This requires not that the writer make all sentences short or avoid all details and treat subjects only in outline, but that every word tell.

试译如下:

鲜活的写作就是简明。一句中不应有赘词,一段中不应有赘句,就像画画不应有多余线条,机器不应有多余零件一样。这不是说,作家应该写短句,避细节,概括大意,而是说,每个单词都应该传达意义。

以下是一位台湾译者的译法。

盖须句无冗字,章无冗句,譬似画师无一笔之费,匠师无一器之赘。非谓为文设辞必欲苟简,叙事力避铺陈,乃字字皆响耳。

关于这本书,财新主编王烁曾有一篇读书摘要,可资参考。我读完后,也会写一篇笔记。

2、中式英语之鉴

这本书的出版是中国学外语者的福音。作者Joan Pinkham是美国职业翻译,曾在中国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局从事译文修改工作,修订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的著作译文。没有谁比她更清楚中式英语之害了。这本书是经验的结晶,也可以看作是The Elements of Style的中国扩展版。

我读了第一章就觉得受益匪浅,原来汉语的欧化反过来影响了汉译英,从而使得中国人写的英文一样叠床架屋,纠缠不情。这本书最贴心的是每章之后都有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3、翻译的基本知识

钱歌川是英语翻译达人,他不泥古,不迂腐,真的贯通中西。

中国翻译界一直被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所统治,钱歌川认为只要做到一个“信”字就够了。想起了牟老针对《乔布斯传》的一篇博文,真的一针见血。顺便说一句,尽管在交朋友的问题上,我们存在分歧,但他的博客依然是我每天的食粮。

4、李特布朗英文写作手册(中文简释本)

这本书在外文书店见过,一看就喜欢,对于写作,无论英文也好,中文也好,我最缺乏的就是系统训练。嗯,我买这些书是为了把自己当狗一样训练(但愿英明神武的黄集伟老师能够看到这句)。

我上一代的青年,他们有一个万能理由,“都让四人帮给耽误了”或者“都让十年动乱给耽误了”。我们的悲剧在于,同样懒惰,同样一事无成,但再没有这么堂堂正正的可以说出口的理由。那么,承认吧,都是让自己给耽误的。所幸,一切还不晚。

5、美国大学英语写作(影印版)

这本书的用途跟《李特布朗英文写作手册》,期待更给我最最基础的训练,带我走入英语的花园。那花园里鲜花绽放,仙女在荡着秋千……

6、汉英大词典(第三版)、汉英词典(第三版)、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三部最重要的汉英词典都买齐了,要知道关键时刻,网络是靠不住的。

7、GRE词汇精选(红皮书)、GRE词汇精选(绿皮书、乱序版)

俞敏洪的代表作。怎样学英语才好,有万千说法,但千计百方都不能替代最笨的办法–背单词。生词,永远是隔断花园的围墙上的玻璃碴,必须消灭它们,让每一个单词都说出自己的故事,所谓字字皆响耳。

Loading

苏联解密档案显示帕斯捷尔纳克因获诺奖而受到审讯

Monday, November 14th, 2011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之后,中共深感压力山大,于是组织学者进行研究分析,苏东学因此成为一门显学。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社科院出资出人翻译了部分苏联的解密档案,命名为《苏联历史档案选编》。这套书的来头可不小,学术顾问委员会名誉主任是李铁映,委员有阎明复(再加一个袁木的话就齐活了),真正的执行主编是沈志华。

这套书从1998年组织翻译,2001年12月出版,历时近4年。全书共34卷,收录了1917-1990s期间,苏联的档案文献1万多件,字数超过2000万字。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阅读的,在这套书的扉页上都注明以下字句:

本档案选编仅供下列读者单位阅读和收藏:

  • 省部军级党政领导干部,宣传外事部门局级以上干部。
  • 从事苏东研究有正高职称的人员。
  • 省级以上图书馆、档案馆、省级社科院及党校图书馆。

赖网络时代和新浪爱问之助,现在我们可以自由下载到这套丛书的PDF版。

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第28卷,内有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密档。第29卷,古巴导弹危机密档。第31卷,索尔仁尼琴的密档。

帕斯捷尔纳克及其《日瓦戈医生》专题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8卷,第328-352页)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自1948年开始动笔,历时8年完成,他投稿给苏联的《新世界》杂志,但杂志拒绝发表。1956年,他把手稿寄给意大利出版商,当年11月份用意大利语出版,后来有出版了法文版和英文版。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苏共中央震怒,把这一获奖行为看成是“诽谤性地描写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诺贝尔奖是煽动冷战的企图”,并且决定组织对帕氏的批判,而且“劝阻”帕氏不要领奖。

当时有一项动议是褫夺帕斯捷尔纳克的苏联公民资格,将他驱逐出境。

帕斯捷尔纳克给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此信读来不禁令人悲从心起。他请求道:“离开我的祖国对我而言无异于死亡,因此我请求不要对我采用这种极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通知了瑞典科学院自愿放弃诺贝尔奖。”

后来,帕氏又致信苏联《真理报》,承认自己的错误。违心地说:

“一周以来,我看到围绕着我的长篇小说的政治运动达到了何等规模,从而深信这种授奖的做法是一种政治行为,并且已经造成骇人听闻的后果,于是我自己作出决定,并无任何人强迫我,寄出了表示自愿放弃(领奖)的通知。”

当局要的就是知识分子痛心疾首忏悔、感激涕零谢恩的效果,但是要是认为他们真的从此原谅这个“迷途羔羊”,那纯粹是幻想。从此国家安全部门加强了对帕氏的监控,国家安全委员会谢列平做过一个专门报告。

《谢列平关于帕斯捷尔纳克的调查材料致苏共中央的报告》中称,“实际上,据对帕的信件实行监控得知,他曾试图向国外寄出若干信件,其中重申他对授予他诺贝尔奖的欣喜。”“从对帕实施监控查明,接近帕的人中有不少也不赞同苏联社会公众的观点,并以自己的同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帕的恼怒情绪。”

后来苏联检察机关决定用法律手段震慑这个可怜的作家。

苏联总检察长鲁坚科给中央的报告里说:“在讯问时,帕斯捷尔纳克表现胆小畏缩。我觉得,他会从关于刑事责任的警告中得到必要的结论。”讯问记录显示,审讯进行了2个小时。苏联还算厚道,没有查帕氏的偷税漏税,也没有抓住他的情妇不放,针对私徳对其污名化。

帕斯捷尔纳克获奖之后,一直在严密的监控下,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村庄里孤独地活了两年,1960年5月30日,因病与世长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