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读书’

我买的最值的一件电子产品

Wednesday, December 22nd, 2021

除了心脏起搏器之外,没有什么电子产品是非买不可的。主要是现在的高科技企业,多数心肠够黑,对用户榨取太狠,半年前才推出的新品,现在恨不能马上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让用户再买更新的。

亚马逊的良心产品

但在这么多IT巨头中,亚马逊是我心目中为数不多的良心企业之一。我手里这台Kindle Dxg 已经买了足足11年,至今一点毛病都没有。

2021-12-21-kindle-dxg-IMG-2186.jpg

我这台Kindle Dxg当初是二手买来的,还记得花了2700元,这个价钱分摊到11年,每年只有245元。我同时期买的iPad,早已经变成一块垃圾,即便能够开机,软件也卡得要死,几乎不可能使用了。我就纳闷了,贝佐斯和库克,都是搞高科技的,精神境界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我喜欢这台Kindle不仅因为它抗造。用相声里的词叫:

经拉又经拽,经铺又经溉,经蹬又经踹。

它还有至少四个优点:

  1. 永远在线,终生免费2G。当初亚马逊推出Kindle Dxg的时候,跟各国的运营商谈了一揽子协议,就是允许这台机器可以终生免费使用它们的网络上网。在中国找的合作伙伴是联通。值得赞许的是,联通没有把这个协议当成一份过时的历史文件,丢进垃圾堆,反而认认真真地履行了协议。所以,携带这个Kindle,无论到哪里,只要有联通信号,它就能上网。
  2. 屏幕大。9.7寸的屏幕,一出世就让人惊艳,至今也仍是Kindle家族中屏幕最大的。虽然现在的Kinlde都可以把字体调整大,但如果屏幕小的话,则意味着要频繁翻页。这比尿频还要烦。但用了Kindle Dxg不存在这个问题。配合我新买的带阅读灯的读书支架使用,实在太舒服了。
  3. 亚马逊英文网站直接买书,突破思想的牢笼。这一点不用多解释了。
  4. 物理按键,比触屏操控更加自然。

找回亚马逊美区帐号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登录我的亚马逊美区帐号,输入帐号密码之后,却因为我之前的虚拟美国电话号码失效,而卡在了验证这一步上,无法登录。

我只好按照网页提示打了国际长途,一个印度口音的小姑娘接了电话,我向她陈述了状况,她问了我一堆问题验证这个帐号归我所有,经过21分钟的交流,终于找回了我的帐号。

这个帐号我已经用了十年,一共买了80多本书,平均花费肯定超过800美元。

最近一年买的都是基督教相关书籍,毕竟这是我最关心的内容。

直接购买英文书籍和直接读英语,等于绕过了翻译这道墙。因为被引进的书目是别人挑选过的(例如国内基督教类的书籍,这几年都是带有加尔文主义色彩的改革宗书籍,如果你不同意这个教派的教义,那么对不起,并没有适合你的书看。)再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会被夹带私货,所以,等一本汉译本的书到你的手中,往往已经被双重过滤和扭曲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到源头去喝水。

接下来我会好好读这些书

除了圣经,我准备读以及重读这几本书:

  • Writing Habit Mastery
  • Coffee Break Screenwriter
  • The Freedom of Self Forgetfulness
  • Gentle and Lowly
  • Isaiah (The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by John Oswalt
  • Essays by George Orwell

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这台服役进入第十二个年头的Kindle Dxg以及热情礼貌的印度小姑娘。

Loading

带阅读灯的读书支架

Sunday, December 19th, 2021

今天日更写什么?

在日更之前,照例写了一张卡片,在我的体系里,这叫[[卡片钟]],如果你想了解什么是卡片钟,可以看我昨天的日更:

2021–12–19-王佩《卡片钟》

如下面的卡片钟所示,日更的选项很多,我选择最简单的一个,介绍一件最近给我带来幸福感的物品:小天阅读书本支架

卡片钟:今天日更写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大,花眼不请自到。现在我看《圣经》必须看专为老年人印制的大字本,对灯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推特上看到有网友介绍了下面这款阅读灯和支架,毫不犹豫地下单,收到后满意符合想象。不敢私藏,特分享给大家。

我买的是升降两用+带阅读灯的一款,149元

放到我杂乱的书桌上效果如下:

阅读支架摆上书桌的效果

使用初体验

有了这款支架,读书的效率肉眼可见地提高。比如旧约的某些章节,我平常觉得枯燥不肯读,用上支架和阅读灯,竟然一口气读完了《利未记》。

看来买得还比较值。

另外,我发现这个支架的两外两个用处:

  • 做直播时,放手机,led灯恰好可以做面部光源。
  • 拍摄文件时,可以把文件放到支架上,平整舒展,不会有阴影。我的卡片就是用这种方法电子化的。(关于[[卡片钟]] 电子化的问题,我准备以后再更新。 [[Edit Later]] )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有三点:

  • 阅读支架夹书的两翼,最多只能夹5公分厚,而我的圣经的厚度超过了这个尺寸,只能夹一边,当然,作为量产的工业品,大部分客户不读这么厚的书,也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了。
  • 阅读灯光源可变,但除了最强光之外,另外一个冷光和暖光比较鸡肋。
  • 如果阅读灯的灯泡坏了,不知道怎么换。这个恐怕要咨询一下客服了。

尽管不算百分百满意,但已经可以满足老眼昏花的我阅读的需求了。

无意带货,但是考虑一一回答朋友的提问太麻烦,就贴一个淘宝链接:

小天阅读书本支架+阅读灯

Loading

《追忆似水年华》最佳翻译

Saturday, December 11th, 2021

这些天来写作效率很高,每天5000–10000字速度推进,每当完成之时,就关掉电脑,用看书来犒赏自己。

昨天看的是徐和瑾《追忆似水年华》。他自2004年发愿翻译这套大部头,2014年出版了第四卷。

他的翻译良心到什么程度呢?知道大家看不下去,就在每一本后面,加上了故事梗概,梗概里注明详细故事的页码。

还有长长的人名、地名索引,更不用说,每一卷后面掏心掏肺的译后记。

然而不幸的是,《追忆似水年华》中文译者徐和瑾去世,享年75岁逝者澎湃新闻-The Paper,广陵散从今绝矣。

另一位老先生周克希也在翻译《追忆似水年华》,但是译文质量不如徐和瑾。

不过周老先生在翻译了,1,2, 5之后,也宣布放弃剩下的部分。

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中文译本只有一个15人合译的老译本了。

如果你读这套书,我的建议是:

1–4 读徐和瑾版,周克希版对照
5 女奴,读周克希版,
6–7,英文版。或者老的译林版。

当然,我也没有勇气从头读完。

太卷轶浩繁了。

而人生苦短。

需要干个大活,作为消解痛苦的佐料。

Loading

来到校园树下读书

Tuesday, April 8th, 2014

在儿子诞生以前,浙大西溪校区是我和老婆经常来的地方。这里的草坪、湖畔、书店、小吃都令人流连忘返。后来有了儿子,我们就很少有时间来这里了。今天趁着春光明媚,我从图书馆走出来,想到来这片久违的校园转一转。

书店里安安静静,只有一位店员。我转了20分钟,挑了三本书,结账时候店员说:”这里能来个消费的可真不容易。”书店开在大学校园里,按理说应该不却生意。但是现在物价高昂,电子书易得,网络书店折扣更大,造成来实体店买书的人锐减。

坐在校园树下,沐着春风。捧读刚买的三本书,心里有难得的宁静。

打开第一本,《马拉松训练宝典》(巴特-亚索等著),虽然我没有进行长跑等打算,但是还是希望从中学到关于运动、坚持与训练的最基本的道理。书中说,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半程马拉松,只要辅以科学的训练。训练的基本原则是:

1、每周强度增加不超过10%
2、赛前最后几周减量25%-50%,这样正式比赛时才能把潜能发挥出来。
3、马拉松猝死率10万分之一。不锻炼也是会死的。

做一个长距离跑者,无论是生活、育儿、写小说、写剧本、还是从事其他。任何人想做出令人瞻目之成绩,必须有马拉松跑者的勇气。

第二本书是《TED演讲的秘密》(杰瑞米-多诺万著)。所有的TED演讲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发现了或我做了某件事,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这种强大的力量让我觉得必须跟人分享。” do-change-share,这就是TED的三字诀。

第三本是一部巨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年代四部曲最后一部《极端的年代 1914-1991》。能够有时间、有气力读这样的大书是一种幸福。我庆幸自己今天的自由,可以让我享受这样的幸福。

坐在鲜花盛开的校园,沐浴鸟鸣花香,时间潺潺流过,千帆过尽,万物做歌。今年植下的樱树,到了明年这个时节,就该开花了吧?

Loading

Friday, January 10th, 2014

普鲁斯特说,作家在语言中创造了一种新语言。他令新的语法或句法力量得以诞生。他将语言拽出惯常的路径,令它开始发狂。“美好的书是用某种类似外语的语言写成的。”

Loading

继续读木心

Wednesday, January 23rd, 2013

木心的诗

《农家》

农民的家
几乎不讲话

来了个客人
忽然闹盈盈了

大家都讲话
同时讲同样的话。

《失去的氛围》

从前的生活
那种天长地久的氛围
当时的人是不知觉的

从前的家庭
不论贫富尊卑
都显得天长长、地久久

生命与速度应有个比例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不自然
人类在灭绝地球上的诗意

失去了许多人
失去了许多物
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氛围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的一句俳

遇事多与自己商量。

有的书,读了便成文盲。

凡倡言雅俗共赏者,结果都落得俗不可耐。

惊世骇俗,就是在媚俗。

爱孩子,尤爱孩子气的成人。

你再不来,我就下雪了。

哥儿们聚吃一顿涮羊肉就算赴汤蹈火了。

美国人喜欢色彩,因为美国人不懂色彩。

美国人非常钦佩契诃夫,我笑笑。

燃烧,独对雕像,夜夜文艺复兴。

天鹅谈飞行术,麻雀说哪有这么多的讲究。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礼失,求之野。野失,求之洋。

写到粗犷处,特别要细腻。

春雨绵绵,隔墙牛叫,床上欢娱无尽。

现代的那种住房,一家一套,平安富贵地苦度光阴。

不时瞥见中国的画家作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竹篮,到欧洲打水去了。

致帕斯卡尔,您的《随想录》,开始,我逐节读,后来,凡涉及上帝的,我像傍晚放学回家的小孩,阵雨乍歇,跳过一汪一汪的水潭……

中国人哪,在没有功没有利的状况下,也要急急乎功近近乎利。

商业广告上的男女都在笑。烟笑,酒笑,冰箱笑,汽车笑,音乐厅门前的海报,提琴家笑,钢琴家笑,指挥,笑。难于想象上个世纪欧洲的音乐会的海报,贝多芬、肖邦、勃拉姆斯,笑。司汤达说:“真的爱是不笑的。”–20世纪是不爱了。

斯瓦希里语的谚语:“一只烂椰子臭了整棵树。”树上还有一只硕大清芬的椰子,比整棵树更冤。

路上行人,个个脸色虔诚地朝自己的方向走,似乎要到幸福的所在去。如果那里并不幸福,何必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还举着伞哩。

满目坏电影……看一次等于受一次辱。偶尔看到了好的电影,报了仇似的痛快。

夜渐渐亮了,芥川才写这种句子。

西方早已文明,尚剩下舐食指、拇指的小野蛮。

你煽情,我煽智。

秋天的风都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

骑着白马入地狱,叼着纸烟进天堂。

雨后,总像有谁离去了。

汉家多礼,称愚人为笨伯。

云影暗了街这头,那头的房子亮得很。

动物从不一边走一边吃东西的。

铜绿的绿是铜不愿意的绿。

孟子曰,存夜气,我对肖邦一笑。

要恭维残障人的长寿真为难呵

寂寞无过于呆看凯撒大帝在儿童公园骑木马

穿件黎明似的丝衫,牵条黑夜般的大狗。

说直爽,他是汽车加油站那种直爽。

霓虹灯,商业的弄臣。

不太好看的人最耐看。

活在自然美景中,人就懒,懒就善。

敏于受影响,烈于展个性,风格之诞生。

脏到了眼镜片也不拭干净。

在西方,下雨了,行人带伞的撑伞,没带的一样走,没见有耸肩缩脖的狼狈相;若两车相撞,在警察到达前,不说一句话。

蓝布旗袍的天然的母亲感、姊妹感,是当年洋场尘焰中唯一的慈凉襟怀。

耶诞将临,家家枞树,户户彩烛,徐家汇教区号称东方梵蒂冈。

男孩系球鞋带而抬头说话很好看

新买来的家具,像是客人。

我不树敌敌自树。

别碰,油漆未干的新贵。

怀表比手表性感。

十月小阳春,走访旧情人的天气。

好像《红楼梦》这部书是红学家写的。

美国人喜欢色彩,因为美国人不懂色彩。

牛津的建筑和环境甚美,学生等于在教堂中上课。

乡绅入城,阿狗改名。

魏晋人健谈,书简寥寥数行,所以好。

古典的好诗都是具有现代性的。

文学是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书法是一笔一笔地救出自己。

世界乱,书桌不乱。

监狱的墙上不挂画。

我喜欢冷冷清清地热闹一番。

我书固劣劣,不愿做人枕边书。

Loading

木心的一句话

Wednesday, January 2nd, 2013

牟森摘引了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的“一句话体”。下面是我所摘引的:

中国只有零零碎碎的莎士比亚。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主要和重要的文人都未受累。明朝文字狱才叫厉害,让文人不敢写,故晚明尽出小品。

艺术家知道什么该留下,什么该带走,死了算了。

大艺术家都有深厚的自我背景。

天才幼年只有信心,没有计划。天才第一特征乃是信心,信心就是快乐。

成也好,败也好,我们的阵地在书斋。

中国的公园,许多人在那里弄气功,抱住树,晃头。那是怕死,没有别的意思,穷凶极恶地怕死。

说到底,还是贵族出身有骨气。小市民一得势,如狼似虎,一倒霉,猫狗不如。

诽谤我的人,拔了我一根羽毛,插头上也不是,插尾巴上也不是,原来那是一根天鹅羽毛。

西方就有这样的好处,有《简爱》、《茶花女》、《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样的爱情教科书。中国,要么道德教训,要么淫书,要么帝王将相画,要么春宫图。

托尔斯泰说: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好起来。

狄更斯小说结局都是英式小团圆,壁炉熊熊烈火,烛光热茶,大家围坐在圆桌前,你看我,我看你,恍然若梦。

哈代行文迟缓、悠长、温和,沉得住气,伟大在平淡,不用大动作。

一个艺术家,人生看透了,人生成熟了,还有什么为人生,为艺术,都是人生,都是艺术。

生活要保持最低程度的潇洒,不要像王尔德那样弄到老脸丢尽,客死旅馆。

卡莱尔说:“没有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一上来起点太高,不容易上进。

不要构想或者参加什么主义,莎士比亚是什么主义。讲笑话之前,也不要说,我讲个笑话。

巴尔扎克的小说,忽然展开法国十九世纪生活。

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

福楼拜教导莫泊桑:“你所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一定要找到它,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我理解是,这个词要,既准确,又美妙。

西方文学根本不是什么主义,只有三个字:写人性。或者说是希腊人的格言:认识你自己。

人是可以貌相的。

我讲的中国是指嵇康他们。

西风一到中国,就变成东风,西方军大衣一进口到中国,北方人就称之为“皮猴”。

我母亲告诉过我: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文字推广不能靠立法。文字只有靠天才特高的文学家,他们为自己而使用文字,一经使用,文字生机勃勃,传诵四方。

意识流不是正路。明白,清新,这才是大路。

普希金关心时事,但一到艺术,就十分纯粹。

纪德说: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

写长篇,要靠强大的人格力量,需要极深厚的功底。

鲁迅的诗和哲学底子不够,写不成长篇。

要说周家兄弟二人的诗词修养还可以,但就是爱写打油诗。

真的写大主题,不能写古代,太隔。要写当代,至少是上一代。艺术家的宿命,不能写太远的过去,太远的将来。艺术家要认命。

我们谈文学和艺术的时候,只谈塔尖,不谈马路。

明于析物力,陋于知人心,这是马克思理论的要害。

我也想给党写颂诗,可是这种题目,一不许悲哀,二不许怀疑,三不许说俏皮话,四不许别出心裁。

中国当代有两件事可做。一、忠实、精美地翻译出版原著,不要加按语。二、堂堂正正地开展学术研究。

现代派就是装疯卖傻。

二十世纪实在是个平民的恶俗世纪。

许多人说话不诚恳,尼采诚恳。

歌词,合音乐可以,当诗念,不行。

可当众朗诵的诗,是粗胚。

文字不是读给人听的,是给人看的。诗人的加冕之夜是寂静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没有眼睛的,群众还没有记忆。

完全随波逐流,从别人的思路转向别人的思路,那种转向,无源无基,无因无果。

什么是你的局限性:神,智,器,识。

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艺术家,出不出国,是件终身大事。

古代,群山重重,你怎么超越得过。有人对我说,洞庭湖出一书家,超过王羲之。我说:操他妈。(全书唯一一句粗话)。

艺术如酒,从搞葡萄到发酵,过程漫长而惨淡,一旦酿好,明艳爽口,饮之陶醉。现代艺术非要拉你到制酒厂一面看,一面喝,这又何必呢?

皮恰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在驿站等马车,四处无人,颓废疲倦。忽然马车来了,有人了,皮恰林腰杆笔挺,健步上车,一派军人风度。我们在世界上,无非要保持这样一点态度。

小说一定要有生活体验,我小时候写作,环境天气都写好了,咖啡也泡好了,主角开口了,晚了,不知道些什么对话呀。

荷马史诗的特点是:迅速,直捷,明白,壮丽。

荷马喜用直喻(simile),简洁的比喻。

蒙田是将容忍和自尊保持得最好的人。

蒙田引用一位古代水手的话:“哦,上帝,你要救我就救我,你要毁灭我就毁灭我,但我时时刻刻把持住我的舵。”

莎士比亚总是把事情搞大,写嫉妒,弄到奥赛罗那么大。写恶,弄到麦克白那么大。

天才有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永恒。

大作家(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司汤达等)从不和剧中人发生暧昧关系。

弥尔顿说:“每一行都要表现自己的性格。”

瓦莱里《水仙辞》中一句话(也是木心最后一堂课引用的诗句):你终于闪耀了吗?我旅途的终点。

Loading

跨年读木心

Tuesday, January 1st, 2013

没有钟声,没有诗歌,没有蜡烛,今年的元旦除夕夜在书斋的台灯下度过。这两天一直在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饥渴慕义地读,废寝忘食地读。

读木心的书,不必全盘接受其观点,甚至不必半盘接受,关键是能够跟他在山尖上,一起呼吸思想自由的空气,共享独立思考的荣光。

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一本书,能让我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文学回忆录》可能将是一本。

这本书,并不是木心所写,而是他的学生陈丹青的听课笔记。类似《论语》,并不是孔夫子亲自写的。木心瞧不上孔子,大概也没想到死后自己的语录会变成书。

书中佳句俯拾皆是,但对我最有启发的,不是作文,而是做人。

木心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清洁的精神,以及西方古典艺术家的求真求美的思想。在他身上,看不到酸腐的旧式文人气,也没有假国学大师身上的伪善气息。木心,是赤子,是耶稣所说的小孩子的式样。我觉得,能与他同用一种语言文字是一种幸福。

木心颠覆了许多文学上的庸众之见。

他认为《新约》的文学成就大于《旧约》。为此他曾在年轻时跟一位女笔友书信往来辩论了五年。看了他的解释,我被说服了。

读书一定要读精华,要找到精华中的精华,精华才是你的。他说不要怕接受他人的影响,影响是天才之间的事,你不是天才,没你的事。

艺术家不要在乎读者,把衣食住行安排好,然后一心弄艺术。要一点清醒,要一点才能,要一点钱。

艺术发端于自然,自然界花开鸟叫,落落大方,开过了,叫过了就算了。小到蒲公英,大到上帝,都不签名,不要钱。

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关于信心。

木心说,信心,新年,一半凭空想,一半凭行动。

下了海,就要走下去。

信心就是快乐。信心何来?信心就是忠诚。立志容易,忠诚其志太难,许多人立志,随立随废,不如不立(好像说我)。

求道,坚定,忠诚,无疑,虽蹈海,也要走下去。

他瞧不起空谈家,认为文学家著作第一,著作有了,才演讲。有些人不是著作等身,而是身等著作。

他师承尼采,主张精神独立,不攀附,不妥协 。他说,我们在现代,碰到的不是黄金期,只能做做异数,各造各的宝塔,不怕孤独,不怕单干。

木心对于鲁迅可谓爱憾交加。他说,知识的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品性的贫困,鲁迅,学者教授都没看清楚,他就骂上了。

他主张生活与艺术的统一。生活大节,交朋友,认老师,与人发生性关系,生孩子,出国都要拿艺术来要求,要才气横溢。

静静地狂欢,连连地丰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不知人性为何物,专向怪癖处求。

艺术家另有摩西。

他独尊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陀氏的粗糙是极高层次的没,汉家陵阙的石兽,如果打磨得光滑细洁,就一点也不好看了。

他曾经迷恋过罗曼-罗兰,后来厌弃之。因其将艺术和艺术家概念化,其道德力量也是迂腐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时把《约翰-克里斯朵夫》当成《圣经》的人来说,这话的确很震撼。不过想一想,木心说的很有道理。罗兰所谓轰轰烈烈,其实就是婆婆妈妈,所谓理想主义,就是伤感情调。

木心鄙视时髦,他认为时髦就是上当的意思。

他也瞧不上现代派后现代派。他说,我不要出奇兵,我要正规军,大军压境。

木心善用妙不可言的比喻。谈到《五号屠场》所代表的黑色幽默派,他说,这些反战的作家好比是原告,原告在法庭上插科打诨,弄得被告也嬉皮笑脸。法官一看说,算了吧。油滑是无力的,狂欢节上可以扮小丑,法庭上不兴。在作品中要保持法官的尊严,这是最高的也是最低的要求。

道德不能拿出来张扬,道德是隐性力量,要埋进土里,滋养花朵。你看,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耐性多好,哪里宣扬过什么道德。

文学不是拿来忏悔用的。从此改了,就是忏悔了。否则就是装腔作势,是继续犯罪。

他评论写《最后一课》的都德。说他,沉静而不觉得寡言,一举一动都在说话,偶尔兴奋,说一阵子,你会感到新奇,待要再听,他又不说了。(这不是说我的朋友老蒋吗?)

鲁迅评价契诃夫是“含泪的微笑”,他嘲笑这是中学生水平。文学不需要含泪,也不需要微笑。

艺术上没有你死我活,只有你活我活。自己去弄一套,不要搞打倒别人那一套。

大前提弄清楚,看小事,一目了然。

木心自称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他买了一套叶慈诗集,被一个朋友接走,当晚就电话他说,书弄丢了。木心当即与之绝交。他说,近人情?近什么人情?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靠的就是决绝。

《文学回忆录》1102页,我大约用了两天基本读完。还需要再细读一遍。这本书的意义,就像木心所说的:

一扇门要开,手里有一万把钥匙,一把把试过来,来不及的,良师告诉你,一捅,就开了。

读木心的意义不在于获取知识,而是获得力量,获取思考方法。

“命运、菩萨都不要相信,要抗争。”让我把这句话,当成2013一年的格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