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October, 2017

凯文·史派西道歉声明的语文解析

Tuesday, October 31st, 2017

凯文·史派西(Kavin Spacey)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之一。他握有两个奥斯卡小金人,同时又是获得过托尼奖,并且是获得艾美奖的美剧《纸牌屋》中的男主角。一个人只要拥有其中一项荣誉,就足以在演艺圈傲视群雄,而他在电影、电视和戏剧舞台上,都各有多项。

然而,忽然一则性侵的指控把他架到了烤炉上。指控他的人叫安东尼·拉普(Anthony Rapp),他年轻时演过音乐剧《吉屋出租》(Rent),最近演了美剧《星际迷航:发现号》。

拉普称,在1986年,当他只有14岁的时候,因为跟史派西合演了一出戏,后来,他还有另外一个朋友,一起到了史派西的公寓开派对。

到了下半夜的时候,他醒来,发现其他人已经走了。他发现史派西喝醉了,“像新郎抱新娘一样把他抱起来”,放到床上,并且试图诱惑他发生性行为。他又怕,又恶心,就拒绝了,躲到了洗手间。并且急匆匆离开,史派西也没有阻止他。

很多年过去了,只要一看到史派西这张脸,听到史派西这个名字,拉普就感到痛苦。他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一方面庆幸当时没有让他得手,另一方面,也不敢相信,一个成年人居然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动手动脚。

这个消息迅速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传开,正当人们好奇凯文·史派西怎样为自己辩解的时候,他通过推特发了一篇道歉声明,全文翻译如下。

对身为演员的Anthony Rapp我素来怀有崇敬之心。听到他所讲的往事,我的震惊难以言表。诚实地说,我实在记不起跟他的那一次相遇,毕竟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是,如果我的所作所为真如他所说,我欠他一次最真诚的道歉。那可能是一种极不恰当的酒后行为,对于这么多年伴随着他的情感上的伤害,我要说一声:对不起。

这件事也让我鼓起勇气公布一下我生活中另外的事。我知道,外面对我议论纷纷,由于我刻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更助长了一些传言。正如与我亲密的人们所知,在我的生活中,我跟男人女人们都有过关系。纵观我的一生,我一直爱着男人并且与他们发生过浪漫的关系,现在我选择作为一个男同性恋生活下去。我只想开诚布公地处理此事,并且从此检点自己的行为。

这封信可以作为一篇范文,供明星和普通人学习一下,当自己的私生活被揭露时,该如何应对。

本文没有为凯文·史派西30年前的行为开脱的意思,毕竟那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要分析的是,他这封公开声明的文风。

凯文·史派西没有像中国的一些明星一样,选择抵赖,否认,甚至用采取法律行动来威胁。相反,他采取了最简单,但最需要勇气的策略:诚实。

声明一开始就提到这个故事中的当事人,这需要一点写作技巧。不但要开宗明义提到当事人,而且还要表达自己的基本态度(是善意,还是不善)。所以一开始,文章写道:

对身为演员的Anthony Rapp我素来怀有崇敬之心。

接着才是这份声明的关键:

听到他所讲的往事,我的震惊难以言表。诚实地说,我实在记不起跟他的那一次相遇,毕竟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是,如果我的所作所为真如他所说,我欠他一次最真诚的道歉。那可能是一种极不恰当的酒后行为,对于这么多年伴随着他的情感上的伤害,我要说一声:对不起。

这一段话,承担了三个功能:

  • 间接承认。(诚实地说,我实在记不起跟他的那一次相遇,毕竟已经过去了30多年。)
  • 辩护。(那可能是一种极不恰当的酒后行为)
  • 道歉,并且表达了三次。(我的震惊难以言表/我欠他一次最真诚的道歉/我要说一声:对不起)
    本来,作者也可以狡辩:

血口喷人,污人清白!这件事情完全是拉普先生自己的想象和杜撰出来的。

作为一个半红不红的演员,他是来蹭流量,还是为了新片的宣发,我不得而知。但是掰着脚趾头都可以想的出来,如果真的发生过性侵,为什么他不报警?为什么拖了三十年才公之于众?为什么不在我做奥斯卡影帝的时候对外讲呢?

或者像中国的明星们一样,就发两条:

  1. 纯属造谣 2. 已交给律师处理

诸如此类。

但如果凯文·史派西真的这样写的话,换来的将是公众的愤怒与鄙视。因为根据人类的尝试,没有人会无缘无故说自己“被性侵”,“被性侵”不是一件荣耀的事,它伴随着屈辱、愤怒和挥之不去的伤痛。

凯文·史派西的回应让我们明白: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诚实。不但坦然面对,而且诚实到底。

接下来,他干脆承认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术语叫“出柜”。

这段文本也很有意思,它虽然短小,但也是层层推进的。作者不能一上来就说:

下面,我宣布,我是一个Gay.

这样与上一段文气不接,而且给读者很突兀的感觉,人们还在性侵丑闻的声明中,没有醒过劲来,接着又一个重磅炸弹,这受到了吗?

因此,作者的口气一定要舒缓。

这件事也让我鼓起勇气公布一下我生活中另外的事。

看到这一句,大家就会静下来,而且产生好奇,他要公布什么事?

我知道,外面对我议论纷纷,由于我刻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更助长了一些传言。

他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从外界对他的议论说起。这中从外到内的视角,让叙述更加合理。

正如与我亲密的人们所知,在我的生活中,我跟男人女人们都有过关系。

接着写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他承认自己喜欢女人,也喜欢男人。这已经很接近真相了。

纵观我的一生,我一直爱着男人并且与他们发生过浪漫的关系,现在我选择作为一个男同性恋生活下去。

这一句“同性恋宣言”,一定要说得沉稳庄重,这才立得住。作者从自己的一生说起,讲了一个浪漫故事,然后宣布结局。他用了“选择”这个词,更显得他决策的慎重,以及准备为之付出代价。

我只想开诚布公地处理此事,并且从此检点自己的行为。

最后一句,再次强调自己的诚实,并且做出了一个保证。

综合来看这封信,写得透气、敞亮,又注意起承转合,秘密一点点揭示,信息一点点给出。以诚实开头,以坦诚结束,它是一封个人致歉信,也是一份个人声明。

虽然他当年的行为是错误的,但这封声明的确给他挽回了不少但形象。

不知道各位好中文的读者们,以为如何?

Loading

人类对于罪恶和仇恨真的束手无策吗?

Friday, October 27th, 2017

二姑临终前做过一个梦。她年轻时,曾有一个情同姐妹的邻居三妹,两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然而,后来因为盖房引发的纠纷,竟反目成仇。在中国乡村,成为仇人的双方不会互相仇杀,但会怒目相视,互不说话。许多年过去了,二姑搬了家,与三妹一年也见不了几次,但是仇怨依然存在。直到二姑患了胆管癌,到了病程晚期,突然梦到了三妹恶狠狠地追她,直到把她追到河边。二姑说,想跟她说句软和话和好,毕竟人都这么大岁数了,而且自己马上快不行了,再大大仇,再大大恨,也应该过去了。但是想不到三妹冲过来就是一脚,把二姑踢进湍急的河水中。后来,二姑就去世了,至死没有见到三妹。

这让我想起《圣经-创世记》中的一个故事。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生了该隐和亚伯二子。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两人都拿了各自的出产献给上帝,上帝喜欢亚伯的供奉,却看不上该隐的土产。该隐大怒,变了脸色。上帝对他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在这里“你却要”对应的希伯来文原文是Timshel。

斯坦贝克解释Timshel,称这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词。
斯坦贝克解释Timshel,称这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词。

Timshel在英文中一般被翻译成“You must”,“Thou shall”,然而仔细考证其本义却应当翻译成Thou mayest”,意思是“你能够”、“你愿意”。这样这段经文蕴藏着一个上帝对人类的重要训导:

“罪必恋尔,尔能制之”(罪必恋慕你,你却能够制伏它。)

同时又是–

“罪必恋尔,尔愿制之”。(罪必恋慕你,你却愿意制伏它。)

可见这是一句祝福的话,它打破了以恶制恶的报应循环,宣告了罪非万能,人有自由选择行善的能力。

后来该隐没有听上帝的话,在野外把自己的兄弟亚伯给杀了,上帝惩罚该隐流浪,住在伊甸园的东面。如果说伊甸园是人类的乐园,伊甸之东就成了劳作之地、流放之地。

该隐和亚伯的故事成为人类文学史上的一个母题,很多兄弟反目的故事都由它演绎而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斯坦贝克写过长篇小说《伊甸之东》,就取材于《圣经》中的这个故事,后来被大导演伊里亚·卡赞拍成了电影,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但是卡赞的电影和原著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结尾中做了一辈子好人的亚当对儿子卡尔所说的话。在电影中,已经半身不遂的亚当为了表示已经原谅了卡尔,就艰难地说:“请你为我办件事,把那个讨厌的护士赶走。”而在原著中,亚当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一个词:“Timshel”--“尔能”,“尔愿”。这意味着对儿子的释放与宽恕。当然,如果处理成影像让人一看就懂,还是卡赞的结尾更赞。

几千年来,中国有太多《圣经》模式的“伊甸之东”素材,尤其进入转型期以来,多少山河变色,兄弟反目。回家省亲,听到这样一件事。我家乡有兄弟二人,老大开厂,老二务农,和睦相处了很多年。由于近年来地方大搞基建,兄弟二人就合伙承包起工程来。后来不知由于打点或者分配环节出了些问题,两人开始反目,后来闹到互不来往的地步,两家的孩子见面也很尴尬。就在前年,老二检查出癌症,病情急剧恶化,老大也派了家人去探望,自己却没有到场。老二眼看不行了,他的儿子就跑到老大也就是大伯家,给他磕头,把他拽到病房。老大看着插满管子的弟弟,眼圈不禁红了,他俯身半跪在弟弟床前。老二看到老大,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一句话“不恨你”,然后驾鹤西去。哥哥嚎啕大哭,回家醉了两天两夜,醒来他对自己的孩子们说:

“我以为这辈子会把悔恨带进棺材里,有了你叔这句话,我总算解脱了。"

当然这个结果只是我的想像。

没错,故事的真实版本是老大去看了老二,老二知道哥哥来,把脸扭到一边,正眼也没看老大。没有和解,没有宽恕,没有Timshel,没有“你能够”与“你愿意”,有的只有比伊甸之东更靠东的荒凉与孤苦,那是一片不原谅、不宽恕、也永远没有和解的土地。

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打破这样的罪罪循环,答案就在《新约》之中。

看了翻译家joyli – 简书的一篇文章,她参观木心博物馆,摘录了一些木心说的话:

福音书,我读过百多遍,每次读都不一样,到老也懂不透的。

睿智的耶稣,俊美的耶稣,我爱他爱得老是忘了他是众人的基督。

《新约》不限于一国一族,而是从开始就预示着通向世界的伟大文学。

耶稣是天才诗人,他的襟怀情怀不是希腊文、希伯来文所能限制的,他的布道充满灵感,比喻巧妙,象征的意义似浅实深,他的人格力量充沛到万世放射不尽。所以他是众人的基督,更是文学的基督。

《新约》弥漫着耶稣的伟大人格。他的气质、他的性情、他博大的襟怀,他强烈的热情,感动了全世界……全世界持续两千年的感动,足够是奇迹,而且一直崇敬他,很可能将来更加崇敬,如果真有第三波(the third wave)的实现,那么钟声还是耶稣基督的钟声。

Loading

从建筑师那里学习写作

Friday, October 27th, 2017

建筑师和写作者,非常相似。建筑师必须是杂家,除了学习建筑学之外,他们还要学习历史、艺术、心理学、材料学、符号学、社会学、物理学、政治学等等。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难怪大多数建筑师都在50岁才开始他们事业的辉煌,而一个成熟的小说家是从45岁开始进入黄金时期的。

建筑师用三维立体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因为建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创造的空间。他们往往从整体的大局观去做调查和设计,而不是从局部依次地去解决。

当建筑师设计一样东西时,会把它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去衡量,例如设计摆放一把椅子,会把椅子置于房间里,房间置于建筑里,建筑置于周围环境里,周围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里。因为好的建筑理念就是一个恰当的建筑应当自然、诗意、逻辑地生长在它的环境中。

设计概念越独特,产生的感染力越大。例如国外有建筑师为一个新娘下楼的楼梯旁设计了一面窗户,外面是几株笔挺金黄的银杏树,新娘经过时,看到窗外的风景,可以减缓紧张的心情。

建筑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建筑师的世界观的分三个层次:简单,复杂,以简单构建的复杂。无论各行各业都可以从建筑师那里找到启迪。

例如,建筑师认为:“如果你要赋予一个空间特殊性质,要确保这种性质真实存在。想让一面墙有厚重的感觉,要确保它真正厚重,想让一座建筑有高耸的感觉,要确保它真高。”

我的一位写传记文学的朋友从这句话得到启发,他发现自己写的人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把一个胆小的人写成了勇士。这好比把一面很薄的墙,非要设计成质感很厚重一样可笑。

再比如,建筑师在汇报项目时有两个原则

  1. 要从总体的概述开始,千万不要说,好吧,我们从这个入口进去,除非你想让听者入睡。

  2. 如果你不能向祖母说清你的想法,说明你对自己的项目依然没有想清楚。

这两点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写作,无论是给客户报提案,还是写一个故事大纲,都需要从总体上描述,不能陷入繁琐主义。

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始终是一对矛盾。上海建筑师夏夏莹说:

“柯布西埃的萨伏伊别墅,因为当年平屋顶建筑的技术不成熟,建筑质量极差,每逢下雨必然大多房间被水淹,萨伏伊一家不得不搬出别墅;密斯凡德罗的范斯沃思住宅,树林里的玻璃盒子,完全没有舒适性,冬天冷死夏天热死,密斯还不让业主挂窗帘,基本没法住人。但这两个建筑都被认为是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

这还并不是最难用的。2010世博会有个最佳城市实践区,里面有几栋“零碳排放生态节能建筑”。世博会后,作为办公楼招租,一年房租两千多万,没人愿意租。于是某国营设计院作为政治任务租了下来。结果,没有不骂的,使用极为不便就不说了,其单位面积电费消耗大约是普通写字楼的四到五倍,真是好“节能”!

写作也不能这么华而不实,而应该选择一种清晰简单都古典文风,至少要从古典文风开始练起。可参考:好中文的样子回顾:第32讲–清晰简单如最真 – 简书

建筑大师密斯说过:

“建筑既非时髦,亦不永恒,它是时代的一部分。理解一个时代在于理解它的核心而无须把握表象的全部。”

在伟大的建筑面前,人会感到震撼、惊讶,从而意识到自己的脆弱、渺小,体验到别样的人生况味,这也是建筑除了实用之外,带给人的最大功效。

在好的文字作品面前,人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对于写作者来说,能够也应该从建筑师那里学习更多。

Loading

陈晓卿、西湖的夜,和新泽西的蘑菇

Tuesday, October 24th, 2017

陈晓卿、西湖的夜,和新泽西的蘑菇

陈晓卿离开央视自主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万人空巷,奔走相告,箪食壶浆,夹道欢送……在我们一起聊天的一个小群里,大家开始对他进行合情合理合法的人身攻击。

陈晓卿因为常年拍纪录片,皮肤被晒得比较黑,经常会被人拿来编进段子,例如:

问:陈晓卿创业后,到内蒙煤矿拍纪录片,突然他不见了,怎么办?
答:用棍捅一下,硬的是煤,软的就是陈晓卿。

但今夜大家开始了成语接龙。话题从陈晓卿为什么辞职开始谈起,

  • 饭饭: 陈老师早先就提到要离职啦,但是我竟然想不起来了,我为啥有这印象?

  • 刘淼: 因为陈老师近一年来一直尸位素餐?

  • 饭饭: 也可能是因为陈老师一直筚路蓝缕,曲突徙薪~

  • 后山拾荒的潘土根: 不忘初心,总想单干。

  • 王佩: 陈老师一直宽衣通商,砥砺前行。

  • 刘淼: 也许是因为陈老师一直心猿意马,蠢蠢欲动~

  • 饭饭: 也可能是陈老师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 刘淼: 陈老师待在央视,确实也算是白龙鱼服,金屋藏娇了~

  • 饭饭: 陈老师离开央视,也是功不唐捐,甘棠遗爱了!

  • 花儿啊: 今晚无论你们怎么群情鼎沸鸡犬不宁,陈老师都是一身正气三缄其口的[呲牙]

  • cat: 没有文化的我只能坐一边儿看你们谈笑风生[捂脸]

成语比拼完,大家又开始唱起了陈晓卿那个年代的老歌。我和老蒋、郭艳茹、后山拾荒的潘土根先唱:

要拍纪录片就会有牺牲,辞职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为了吃货的利益,就是辞得其所,就是辞得其所!

徐琳、汤葛月人、lancelot唱道:

我们纪录片人,好比冬芽子,人民就好比是土地。我们走到了一个地方呀啊呀,就要和那里的老板娘结合起来。并且在那里生根开花,并且在那里生根开花!

插一腿、饱醉豚、高亚、刘淼、饭饭等人也接着唱:

陈晓卿的书,咱最爱读,千遍万遍那下功夫。好比那,天上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及时雨呀,又好比,树立里长出大蘑菇,大,蘑,菇!

想这句词一出,家住新泽西的cat从相册里找了十来分钟,找到了自家院中的两朵大蘑菇。

Cat家的两朵大蘑菇
Cat家的两朵大蘑菇

这俩大蘑菇,终于把陈晓卿给炸了出来。

我忽然想起八年前跟陈晓卿的一次见面。

当时,在西湖边一处楼顶见到了陈晓卿和他的朋友们,四处黑魆魆的,只看到远处湖上一条灯链。大家喝着啤酒,聊着一些不相干的事,忽然一个人唱起了长调。歌声像一坨重重的叹息,直把八层大厦击穿。陈晓卿说他走访过瑶族侗族独龙族,都有长调流传,可见元朝征服范围之广。陈的朋友说,非也,长调是元朝衰落之时才有的,是蒙古人在歌唱丧失的权力。

陈晓卿的朋友见我拿出相机,问我拍什么,我说湖上的灯光。他略一沉思,说,B门,光圈22,时间1分45秒。在他的指导夏,我手动拍了一张曝光精准的夜景照片。一问,原来人家以前的专业是灯光兼摄影。

说起拍片子,陈晓卿的另一个朋友讲了两个在西藏的故事。

西藏的苍蝇飞得很慢,有一天,这位老兄在酒吧里用苍蝇拍打苍蝇。

旁边有两个不认识的藏民,问他:“你在打苍蝇吗?你为什么打苍蝇?苍蝇不是你们带来的吗?”

一次停电,藏民又说:“我们以前用油灯很好,你们为什么安上电?为什么让我们离不了电的时候,却要停电?”

这些不在逻辑场域的问题,跟这夜晚的清寂倒很相配。

然后不知谁一声招呼,说散,于是大家散了。陈晓卿对我说:

我每次来杭州,都会看你一次,要是见不到,就给你打个电话,我做到了吧?

我一想,他真的每次都做到了。

陈晓卿是北京老男人局的中心,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群朋友。因为他内心火热,真诚待人。这跟一些所谓名士们的凉薄形成了鲜明对比。借用一句民国时的对联:

为人随时俗
论事有古风

据《新京报》报道,陈晓卿这一次带领《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出来,准备在美食纪录片领域大干一场。我相信,他一定能如愿以偿。在这个快手吃货都能赚个瓢满钵平的时代,他和他的专业团队,一定能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如果他听了这番祝福之后,肯定会连忙摆手:

别拘数,别拘数。

嘿,他这还嫌少呢。

陈晓卿终于听到了自由的水流的声音,摆脱了姓这姓那的那个机构,来到了辽阔之地。做自己想做的片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想起一个段子。

在精神病院门口,一个人,一年四季,无冬历夏,都打着一把雨伞,站在那里。

终于有一天,有个医生激发了好奇心,就一点一点接近这个人,为了不惊扰他,医生也打了一把一模一样的伞。

还没等医生开口搭讪,这个人就主动说话了:

你也是一个蘑菇吗?

是啊,我们一生的奋斗不过是为了多找到那些失落的蘑菇。

陈晓卿,欢迎来到黑暗又光明的森林,欢迎来到蘑菇的世界!

Loading

童谣、暗喻与故事

Sunday, October 22nd, 2017

最近为什么不能往北京发快递?

如果我真问这个问题,那才叫幼稚。如果你觉得问这个问题太幼稚,说明你变得成熟,甚至觉得连问一问这个问题都是多余。

中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的迂回性。讨论一件事虽然是禁忌,但总有别的路径可以绕开禁令,依然言说这同一个东西。

这其中最常见的几个方式,一是童谣,二是暗喻,三是故事。

一、童谣

古人相信,人死之前是有预兆的。在《三国演义》里,董卓专权一时,眼看就要定于一尊,忽然夜深帐前,传来童谣之声。

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

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稍微懂一点拆字,就知道,千里草,是一个”董“字,十日卜,是一个”卓“字。董氏的命运,已经被不知哪里来的小孩说破。

二、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是人类说话的主要修辞方式,甚至有一种说法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件事情,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迫于高压,都不敢明说,就使用各种隐喻,听者足以会心,却又不会被抓住把柄。

1971年9–13事件,林彪一行坠机在蒙古温都尔汗,一号人物的亲密战友,党内二号人物,九大党章载定的接班人,享受亿万人“永远健康”祝辞的副统帅,最终落得这样的结局,令人震惊。

当时,并没有传达到普通百姓。但是民间已经有了很多揣测。于是北京胡同里,孩子们开始说一句暗语,也是暗喻:

哏儿屁着凉大海棠

这句话也是暗喻:

  • 哏儿屁着凉:北京方言,死。
  • 大海棠:人从高处跌落,血溅一地,像开了一朵大大大海棠花一样。

通过这种婉转的方式,人们说出了真相,又不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三、故事

故事人类最古老的传达信息的形式,很多道理说上一千遍,都不如讲一个故事来得透彻。

比如,关于现在年轻人中,逐渐蔓延的恋爱焦虑症问题,中国民间早就有劝诫的故事。

《巧嘴花嫂》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林妹和阿三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村里的人也都认为,这俩人门当户对应该走在一起。然而,有一天,地主老财的儿子看上了林妹,就派人送来了一车彩礼,有精米白面,绫罗绸缎。林妹的爹爱财如命,就收下了。一时村里传的沸沸扬扬,都说林妹攀上了高枝。

阿三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恼怒,当面斥责林妹,林妹对这件事一无所知,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哭着跑回家。到家里一看,一大车的东西,顿时明白了。就跑出去准备寻个短见。

这时,邻居家的花嫂看见林妹在井边徘徊,就急忙拉住她,把她叫到自己家里,听她哭诉。

听完,花嫂一拍大腿说:

这好办,全包在我身上,我去劝劝你爹,再找阿三聊聊。

花嫂找到了林妹的爹,如此这般一说,他爹听了劝。

花嫂又跑到地头,找到了阿三,如此这般一劝,阿三也点头同意。

最后,花嫂把阿三叫到自己家里,对林妹说:

大妹妹啊,我都劝好了。你就等好吧。

林妹问是怎么说的。

花嫂就一五一十把结果一说。这时,阿三看着林妹,林妹看着阿三,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原来花嫂对林家爹爹说:

我嫁给地主儿子,林妹嫁给阿三,你不是喜欢这车彩礼吗?送给你了。

后人根据这个感人的故事,画了一幅连环画,如下:

巧嘴花嫂
巧嘴花嫂

Loading

情深义重:我的内蒙行

Thursday, October 19th, 2017

一、国际化大城市:鄂尔多斯

2017年9月13日,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机场下飞机,一到市区,整个城市都火树银花,溢彩流光,高楼大厦都披上了led,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原来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缔约国大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一百多个的国家的代表,齐集鄂尔多斯。副总理汪洋主持开幕式,各国部长带队出席。

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上档次的酒店全都定不到,也不让住了。幸亏我们要拍摄的集团,在当地有影响力,才勉强住进了一家酒店,这也是参会代表下榻的酒店。安检十分严格,我们摄影大师带的指甲刀都被检出扣留。

早餐,颇具有万国风貌。有一身正装的金发美女,端着盘子觅食。有非洲来的兄弟,一罐罐饮着可乐。

在炸酱面卤面前,外国友人犯晕了。我看到有人,把黄瓜丝,葱花和一勺哨子面的卤,放进自己的盘子里,唯独没有向厨师要面。

而面对奶茶,以及奶茶周围十来种配料(粟米,馓子,奶皮等等),外宾们研究半天,最后还是放弃,直奔面包蛋糕而去。

这次会议花费不菲。我们采访的伊泰集团,就捐赠了1000万,其他本地的一些大型国企和民企,也差不多捐了这个数。

开大会,花大钱,城市大变样。在我们的航拍镜头下,整个鄂尔多斯,尤其是之前被称为鬼城的康巴什,都成了一片灯的汪洋,led的杂烩。

再也没有人敢说,康巴什是鬼城。这里的房价,虽然曾经跌至三四千,现在又上万了。随着国家去产能的调控,今年煤价上升,部分鄂尔多斯人的日子又好过起来。

二、接待能力

这次学到一个很重要的词“接待能力”。一个人,一个单位,在内蒙能否混得好,吃得开,关键要看有没有“接待能力”。

有接待能力,朋友遍天下,你如何接待别人,别人如何加倍接待你。无接待能力,自己去想。

我们在鄂尔多斯呆了八天时间,除了一顿午饭,是在我的执意要求下,在外边餐馆吃了一吨(不是错别字)稍麦之外,全程都被接待能力覆盖。

接待能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且不说当地的名吃,内蒙的牛羊肉,光鱼、虾、蟹这些内蒙根本不产、当地人也不爱吃,不会吃的海鲜,就出现了多次。

内蒙人就是这样,举办婚宴,有一道菜是必上的:大闸蟹。问题是当地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螃蟹怎么吃。一个婚宴上,看到的都是跟这种外星生物撕扯斗争的客人。

我们采访一个绿色矿山,刚一下车,就出来领导和员工迎接。一个员工手里端着一盆黄瓜,一个端着一盆西红柿。领导说,快吃点,这是我们种的,绿色无公害。我们一人拿了一个,吃到嘴里,果然是童年的滋味。还在回味的时候,已经有女员工,拿着一盒餐巾纸,一一递到我们手里。

午饭除了果瓜之外,上的是野生的牛肉。

伊泰集团,回馈社会,建设了几十万亩碳惠林,还给牧民。

牧民们把牛散养在林中,这些牛,平常神牛见首不见尾,只有生了小牛读才带回来。抓牛成了一个专门的职业,需要两三个精壮小伙子,用绳子套住。套一只牛,人工费要500元。你会问,为什么不用麻醉枪?因为麻醉了,肉就不好吃了。

当然,接待能力最具有观赏性和仪式感的体现,就是烤全羊了。

我们去一个下属单位航拍,看到办公大楼旁,停着一辆车,两个蒙古壮汉,正在烤全羊。

我们觉得很不好意思,想不到这么隆重,我们不过是过来拍个纪录片而已。

后来发现是我们想多了,这个烤全羊是留着晚饭,与合作单位一起吃的。况且烤一只全羊要5个小时,我们也等不起。最后我们只好自我解嘲说,这个没有羊肉串入味。

尽管没有烤全羊,我们午餐开始吃到了散养大鹅,炖菜,以及好吃的炖鱼。

这次肯定会吃胖的。但是我知道,坦然接受朋友的盛情款待,也是一种德行。在内蒙,别人诚心诚意招待,一个人这不吃,那不吃,是很失礼的。在蒙古族家里,怎样才能表示礼貌,就是把对方给的羊肉吃掉,而且骨头要啃得很干净。

能跟当地朋友相聚,纵然自己吃喝胖了一点,也是甘心乐意的。大不了回家再减嘛。做人,不能疙疙瘩瘩的,要顺应大局,来,吃了这块野牛肉,干了这一壶!

三、一吨稍麦

到了内蒙一定要吃稍麦,但是点的时候,要搞清楚计量。

我们到了一家稍麦馆,十个小伙子,点了1.5斤稍麦。最后都吃撑了,还剩下两笼。

原来在内蒙,一两稍麦,指的是一两干面粉所制作出的稍麦,不算水分和羊肉馅的重量,一两有六个,装一笼屉。一般小伙子再能吃,也超不过2两。

我们点了1.5斤,简直就是一吨的量。不过价格也不便宜,160元一斤。我们那顿花了240元。

虽然在小店吃,当然还是接待我们的内蒙的好哥们掏钱,招待朋友在外边偶尔吃个小吃、换个花样,也是接待能力的一部分。

四、爱书人刘晨

刘晨是我春天去内蒙时,听说的一个特别能读书的小伙子。可惜,当时他调到了另一个发运站,我们未能谋面。这次,在我的要求下,我们摄制组特意去了这个发运站。

去之前,刘晨就问我要吃什么水果。我说当地的就行。到了他办公室一看,发现他买了各种瓜果李桃,还有当地产的一种小苹果。

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我看到了他最近又啃的一些大部头。他曾经用4个月看完了《资治通鉴》,又用半年读完了资本论。

刘晨因为特别能学习,又特别上进,已经破格提拔为西营子发运站的办公室主任。

他上任第一天,就给自己立下规矩,50天不休假。虽然让他主管办公室工作,他选择到工作现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铁轨,熟悉每一个流程。他的志向是走遍伊泰集团每一个地方,体验每一种生活。

这也是民营企业能够崛起的关键,不拘一格降人才。

刘晨读大学的时候,给自己规定每个月拿出50元买书。刚参加工作,宽裕了,把额度放宽到100元。现在我问他的工资,他告诉了我一个吃惊的数额。

然后我说:“你现在可以每个月拿出1000块钱来买书了。”

他点头称是。他的办公室和宿舍合二为一,加上本站的接待能力,估计日常消费不花什么钱。

那么,就祝福这个小伙子能够继续饱读诗书吧。

我只给他提了一条人生建议,就是人情练达方面,尚需要向前辈们学习。

我这个话主要是针对、在我走的时候、他没给我带上一些水果、说的。(Just kidding.)

他呵呵地乐着,与我们挥手告别。这片土地特别适合他,任何土地都适合他。有的人即使落在水泥地上,也会发芽开花的。

五、侦察兵海靖

海靖是我们在企业里的铁哥们,此次陪同我们去拍摄考察。

海靖是侦察兵出身,我们经常聊天笑到弯腰。谈起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他说晴天看太阳,阴天看树桩。年轮密的是南,年轮疏的是北。我说,那要是没有树桩怎么办,难不成要砍树吗?我军侦察兵,神不知鬼不觉,深入敌阵。敌军本来没有发现,忽然听到了锯子声,只见海靖同志,正在那里里锯大树,立即被活捉,突击审讯,海靖宁死不屈,最后,敌人实在憋不住,说:求求你,告诉我,你为什么锯树?

海靖不屑一顾地说:笨蛋,砍了树才能看到树桩,有了树桩才能辨别方向。

六、乌妮尔

在内蒙酒桌上有个规矩:先敬蒙人,再敬女人。如果是个蒙古族女人的话,那就更应当敬了。

乌妮尔是一个蒙古族姑娘,她的名字在蒙语里是“丰裕”的意思。她名副其实。她容颜姣好,身材苗条,拥有临床医学本科学历,歌唱得好听她自己还拥有6000亩土地,也就是4平方公里。这些土地是她从爷爷那里继承下来的,名曰承包给她,实际上,就是她的。

但这个拥有土地的姑娘并没有一点点的自矜,相反,谦虚随和,外向爱笑。我们到下面的单位去拍摄,她所有的老同事,哪怕只有一面之缘的见到她,都像遇到风雪夜归人一样,掸着她身上看不见的雪。

乌妮尔是不喝酒的,我们推测,她肯定能喝,但是在外自重,故意不喝。但她特别会敬酒。

蒙古族正宗的敬酒流程是,拿三个酒杯,用托盘托着斟满,然后到客人面前献唱。客人接过盘子,在歌声中,找到适当的时机,喝下两杯,歌声停止时,再把最后一杯一饮而尽。

乌妮尔用蒙语唱了《梦中的娥吉》《乌兰巴托的夜》。她唱歌的时候,被敬酒的人神情庄敬。在歌声中,大家明白了,显然,这不是普通的晚宴,也不是一般的会饮,而是“一期一会”的情深义重。

窗外夜深露重,化工厂的火炬,在暗夜里熊熊燃烧。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随着乌妮尔的歌声飞到天边外。

再见内蒙,再见鄂尔多斯,我远方的朋友们,珍重。

Loading

《好中文的样子》第36讲:回到源头

Sunday, October 15th, 2017

《好中文的样子》第36讲:回到源头

为什么学遍了人世间的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学习了好中文的课程,还是写不好中文?

好中文的样子到现在进行了36课,并没有试图给大家讲述写作的技巧,而是试图培养一种共同的知识基础。一种对于中文的感觉,意识,sense。这种sense的建立,不仅仅来自于庙堂,不仅仅出自于经典,很多也出自民间。

我们要建立中国化的写作风格,就是吸收百家之长,又富有中文的特色。

在最后一节课,我们回归中文,讲讲中文的特色,以及探讨一下,这门一流的语言能为我们做点什么,以及我们能为这门一流的语言做点什么。

一、吸收民间智慧,学习隐喻

前些年当“和谐社会”标语满天飞的时候,有一个网上的小笑话:一群人在讨论,中国据说正处于盛世,古代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现在是什么之治啊?有人答:阳澄之治。

这句话里不但包含隐喻,还包含隐喻的隐喻,以及三重隐喻(和谐-河蟹-大闸蟹-阳澄湖),重重隐喻构成了网络河蟹时代的话语特征。

也是前些年,在掌握国家军机大权的副手人选确定的新闻下面有大量跟贴,“祝永远健康!”这也是个隐喻,没有文革记忆的人肯定看不懂。

同样,当一个省里选出新的巡抚XXX同志,大家会在后面留言“祝XXX同志比较健康。”这也是隐喻,新型一代要能看懂这些隐喻,需要大量的阅读,跟父母辈、兄长姐姐谈话。

这个典故的出处是,文革的时候,群众喊的口号。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

最后祝山东省革委会王效禹的时候,没词了。他这个级别不能也万寿无疆,也不能说永远健康。聪明智慧的山东人民马上想出了一个口号:

祝王效禹同志比较健康!

乔治-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一文中提出写作六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不要使用隐喻、明喻,以及其他你从报刊上看到的比喻手法”。这是因为一些比喻“早已丧失激发功能、用烂了的拙劣比喻,之所以仍在使用则仅仅由于他们省去人们自创新词的麻烦。”奥威尔反对比喻的原因,我认为是因为过度的比喻,让语言变成暗语黑话,不便于直接了当地交流。
可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书面语言来到世界上,注定要经过层层审查。审查的最高级形式是自我审查。为了确保说话安全,人们写字的时候已经做了一层过滤,这些文字又要经过机器的第二层过滤,剩下的还要经过网站的人工过滤,最后还要经过网管机关的第四层过滤。这样存活下来的大概只有隐喻了。

没有好的隐喻和坏的隐喻之分,只有活的隐喻和死的隐喻。隐喻的伪装一旦被揭开,就又换上新的包装,审查不止,隐喻不死。

为了善用隐喻,我们不需要掌握江湖上的黑话,只需要继承民间智慧。

还记得课程一开始给大家推荐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吗?请打开第二卷第585页。这里有一个著名的群口相声。它说而令人笑,笑而令人思,思多了而令人想哭。这就是刘宝瑞、马三立等老先生整理下来的相声《扒马褂》。

一般认为相声是天桥上的把式,小市民的艺术。但《扒马褂》告诉我们,相声的力量在讽刺小市民的浅薄方面,是如何尖锐辛辣的。

《扒马褂》原名叫《圆谎》,一共三个人物,一个甲,是逗哏的,一个乙是捧哏的,还有一个丙,是腻缝的。甲乙丙三个人站在台上,闹了矛盾,其中甲想走。这个时候丙说,你想走,是吧?那把我的马褂脱下来。

原来,甲从丙的母亲那里,借了丙的马褂。作为代价,甲答应了丙母一个要求。

丙母说:


我家的丙啊,人是好人,就是一个毛病,说话老是云山雾罩,不着边际。为此,没少在外边被人说。要是以后你在旁边遇到了,无论他说什么,就给他圆过来。

故事由此展开。

丙开始信口开河,乙当然不相信,就去问甲,甲一开始也嗤之以鼻,可是丙说:“把我的马褂给脱下来。”

甲马上改口,给他圆谎。今天,我们看《扒马褂》,一半是奚落,一半是挽歌。

如果你要去听这个相声,有多个版本可以选择。

  • 最佳版本:马三立、赵佩茹、郭荣启
  • 并列最佳版本:刘宝瑞 马季 郭启儒
  • 其次:李伯祥 李立山 李金斗版
  • 最差的是郭德纲及其弟子们的版本
  • 【侯耀文-石富宽-师胜杰】说过一个《新扒马褂》,把借马褂改成了借车钥匙,不伦不类。

平庸的电影,看第二遍都觉得勉强。一个相声段子能听2–30遍,听了还想再听,这绝不是一般的曲艺节目所能做到的。
完整版的《扒马褂》有40分钟,但是你绝不觉得它长,你始终全神贯注。因为在貌似废话之中,你听不出哪一处是废话,哪一句是废话。减一分则短,增一分则长。

Zo̤̮o̤̮m.ོQuiet:

the 5th elements俺看了有三十多回了,还想看…………

相声能上升到艺术,靠的就是《扒马褂》、《钓鱼》、《珍珠翡翠白玉汤》、《虎口脱险》、《小偷公司》这样的作品。

扒马褂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家只需要看看为了给权贵背书、给政策背书,那些所谓学者和知识分子写的文章就够了。这跟替“茶碗里烫死骡子”圆谎,没有本质区别。这自信,那道路,说到底都是那眼吹过墙的井,飞上桌的烤鸭。不信咱走着瞧。

057Zo̤̮o̤̮m.ོQuiet:洗地根本早已形成产业链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二、找到原生中文与西化中文的结合点

海峡两岸,中文都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余光中曾痛心疾首,试图纯洁我们的中文。他憎恨的是“欧化”语言。明明两个字能说清楚的,非要用四个、八个字。“开会”挺好的,偏要说“召开会议”;“详加研究”就很好,非要说“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还有“主义”满天飞,也是一大弊病。“大妈是个素食主义者 ”,这句话在中文里可以有别的说法“大妈食长素”。

其实,余光中所反对的“欧化”“西化”,在欧洲和西方的有识之士们也在反对。

无论是奥威尔,还是《风格的要素》、《经济学人》风格指南,都斥责过官样文章的弊端。举几个例子:

《经济学人》禁止使用“-style”这种说法,比如“Italian-style”“American-style”。对应中文“某某式”。自从有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句式模仿的是一部意大利老电影《意大利式离婚》)走红以来,报刊经常见到“某某式”这种说法。

《经济学人》为什么反对用“--式”呢?理由是,《经济学人》认为,新闻应该让人一看就懂,“某国式”是一种含混的说法,你应当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骑马蹲裆式”,这个谁都明白,“德国式的监管董事会”就没多少人看懂了。

《经济学人》提倡简洁、反对叠床架屋的修饰词。他们认为,不需要说very good,一个good传达的意思更准确,更让受夸者舒服。

Important--“重要”一词,在《经济学人》看来,是需要慎重使用的。用到“重要”的时候,你要告诉读者对什么人“重要”,为什么“重要”。

看看我们国内,“重要”满天飞呀。建个公厕都是“重要举措”,一个村长都整天“重要讲话”,有庄稼地里的蝲蝲蛄叫唤更“重要”吗?

Problem--问题。《经济学人》认为这是个坏词,因为“问题”用得太滥,所以“问题”成了“问题”。这个词在国内媒体上几乎每篇文章都有。“西门市长指出,一定要解决群众出行难、看病难的问题。”如果西门官人行王道,这句话本可以这样写:“西门市长发誓,要让市民出门方便,看病容易。”你看,问题其实不是问题。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问题”,“问题”大都是“问题”屁股和“问题”脑袋制造出来的。

我们说过,中文经过了西化语言的浸润,引进了中文以前没有的表达方式。这种改变是必要,也是必然的。

近代以降,中文遭遇到信息大爆炸。 一是,新的概念事物越来越多; 二是, 静态社会变成流动社会,人们交往增加;三是,媒体的崛起; 四是,公共空间的出 现;五是宗教宣传。六是,政治动员的需要,等等等等。这需要中文必须敞开以前 的封闭系统,进行改造。封闭系统有个优点,就是人们一旦进入这个语境,就可 以很快地解码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比如,四书五经,是科举必须,读书人接触 到任何与四书五经相关的内容,哪怕不理解,也能勉强解码。然而,一个开放的 社会,变化的社会,信息膨胀的社会,让大家无所适从了。

这个时候,必须有一种,分词明显,语义清楚,让人们能够便于理解的语言 出现。尤其是到了晚清以后,随着教堂的广布,广播的诞生,人们的语言交流也 多了起来,(1949 后更甚,连地头的老农都要去学习毛主席语录。当然这是后 话),书面语必须符合听觉的要求。现在问题来了,由于传统的汉语是单音节的, 一字一音,一字一义,在声音传播上吃了大亏。如果用传统简约的以字为主的文 言文来传播,那势必会造成大部分人听不懂。如果用简约的官话,也会出现人们 难以解码的问题。原来,人类在倾听语言的时候,并非是听到声音之后再头脑做 处理,而是对方声音没说出来就在大脑中进行预处理。人们会根据谈话的语境, 出现的提示词,来迅速预测判断下面对方将要说什么,这样才能听得懂。

官话的推广,就是为了改变中文“说和写”两张皮的问题。

可是官话在推广的过程中,不得不做出了很多的妥协。在发音上,不得不迁就北方方言,而丧失了汉语的第五声,入声。
失去了尖团字的发音。让汉语变成了一种在听觉上更加模糊的语言。比如:容易的易,易经的易,在广东话里是两个音。但是在北京官话里是同一个音。如果广东人说“易学”,单凭发音就可以听出是说“容易学习”还是“易经的学问”。但是官话就分不清楚。

为了推广官话,1920–30年代,当时为汉语的标准发音录制了唱片,播音员是赵元任。就是写《教我如何不想她》的那位奇才。赵元任后来说,结果这套发音,全国只有他一个人在说。这不是笑话,而是国语当年的尴尬。

可见语言是发展的,运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文的发展,离不开传教士的贡献。

传教士在狄考文等人领导下,开始了“官话”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当时提出的原则是要符合口语的习惯,使普通讲“官话”的人能听懂,言简意赅,没有不雅的词和地方方言。

中文是一门活的语言,几千年来,中土文明历尽劫火,但中国人没有使用 五胡之语,没有使用蒙文,没有被满文取代,也没有全盘西化成英文,而是在 努力地求变求生。

汉语引进西方语言的复杂表达方式,吸收各民族语言精华的能力,还是非常 强的。 在《圣经》的中译中,传教士深怕中文读者看不懂一些隐喻,准备将隐喻 改成中文里固有的说法。 在一次翻译会议上,针对传教士要把圣经中的比喻换成中国人习惯的说法, 一位中国助手说:“你们以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欣赏这些比喻吗?这在我们的书 里随处可见,新的比喻必会受到欢迎的。”助手的话是很有效果的,因为在圣经 翻译会议中,中国助手拥有投票权。 例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代罪羔羊”、“披着羊皮的狼”、 “迷失的羔羊”、“眼中瞳仁”,都是和合本翻译过来的。

同样地,我们吸收了很多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他们跟汉语对应的表达共存,但是都各有特色。

比如:一石二鸟,就跟“一箭双雕”一样,也被大家日常使用。

有时候,西方化的表达,更加鲜活,就用西方的,尤其是翻译的时候。中文说:不要班门弄斧。不要关公门前耍大刀。

在西方汉学家夏含夷《中国古文字学导论》的中文版序言里,却是这么写的:

首次见到本书中文翻译的初稿之时,加州大学教授吉德炜说是有点像小孩子教祖母怎么吃鸡蛋一样,不但没有必要,并且相当可笑。

在介绍了一番本书宗旨特色以后,夏含夷在序言结尾处说:

这次做又中又西的煎蛋卷,我们小孩子们都学了不少,希望也合乎祖母的口味。

瞧瞧这个精妙的比喻,如果硬给改成中文环境里的成语和比喻,会是多么尴尬。

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

在台湾退役军人席代岳老师翻译的普鲁塔克的名著《古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经常出现“管鲍之交”这样令人愣神的句子。

还有一个真实的笑话。

当年中国一位领导人接见一个外国的领导人,说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外国领导人说,这个问题很清楚,It’s as clear as crystal。直译的话,这事就像水晶一样透明。中国翻译自恃多才,就给翻译成了中国式表达:

这件事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没想到中国领导人听到这句,马上问:“你们国家也有豆腐吧?”

翻译慌了,只好翻译成:“你们国家也有水晶吗?”

外国领导人说:“有啊。”

中国领导人又问:“是老豆腐,还是嫩豆腐。”

057Zo̤̮o̤̮m.ོQuiet:这简直又一则 扒马褂 现场版…

三、向中文高手们学习

中文是一门不同于任何语言的化石级的语言。

057Zo̤̮o̤̮m.ོQuiet:进化没有间断过的语言…

汉字的四声,就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057Zo̤̮o̤̮m.ོQuiet:即, 如汉族一般, 汉语历史上融合进来的文化因子最多….

057Zo̤̮o̤̮m.ོQuiet:等等, 古汉语是9声的…

我们注意到,如果你现在看京剧样板戏,会发现原电影根本没有字幕。这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样板戏背后的音乐家于会泳,继承了由程砚秋先生开始研究的“依字行腔”理论。依字行腔的规律,过去很多民间曲艺的艺人、京剧演员,都已经意识到了,经过程砚秋的探索,变成潜理论。于会泳结合自己多年研究,将其总结梳理,写成了《论腔词关系》一书。

因为汉字本身是有音调和语气的,这就决定了,汉语歌曲的曲调不能乱写,要符合汉字的音调规律,简言之,就是四个字:依字行腔。违背“依字行腔”规律,在传统曲艺中叫“倒字”,就是你唱出的歌词会产生歧义。比如:程琳的《信天游》第一句“我低头”简谱是5321,可是低的音调是平声,用五音记做55,音调是最高的,谱曲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出现了倒字。

所以,我年轻的时候,听《信天游》的头一句被小朋友唱成“我的头,像山沟”。

蝈蝈👌:正大综艺主题曲:再见再见,相会在太平间。一直让我困扰,后来才知道是彩屏间。第二年,歌词被改成相会在掌声里。

掌握不了汉语的这些规律,是写不好歌词,也做不好曲的。
中文的精华,潜藏在那些老古董之中,比如京剧。

在翁偶虹、汪曾祺、王树元等人的笔下,样板戏的戏文达到了元曲曾经的高度。例如在样板戏《杜鹃山》中,柯湘揭露叛徒:

温其久和敌人暗中勾结,他们早就来往频繁。
毒蛇胆张罗布网,引咱下山,
他里应外合,推波助澜。
如今又想乘我危急,
把部队骗进刘二豹的包围圈。
胁迫战士为土匪,
坐地分赃当本钱。
温其久!
你,置革命于死地,
推全军下深渊,
卖灵魂以投敌,
踏鲜血而求官。

接着柯湘教育雷刚的唱段,唱词写到:

血的教训一层层牢记心上,
痛定思痛,你要把–
你要把前因后果细思量。
为什么砸开的铁镣又戴上?
为什么三起三落,旗竖旗倒,人聚人亡?
为什么听不进肺腑言,识不破(那)弥天谎?
狭隘的复仇思想,遮住了你目光。
只看到一村一户血泪帐,
望不见(那),望不见革命(的)征途万里长。
奴隶代代求解放,
战鼓连年起四方。
只因为行程渺茫无方向,
有多少暴动的英雄,
怒目苍天,空怀壮志饮恨亡!
农民武装必须步步跟定共产党,
才能够节节胜利,蒸蒸向上,涓涓细水人长江,细水入长江。
革命真理:“党指挥枪”,“党指挥枪”,
你千万不能忘,
乘风破浪向前方,永不迷航!

这段唱词去掉意识形态成分,用在《饥饿游戏》中,也毫不逊色。用在创业公司入职教育中,也十分精当。

057Zo̤̮o̤̮m.ོQuiet:样版版 饥饿游戏配音….这个可以有

不要被政治面具给迷住了双眼。这些故事把皮剥下来,内核都是扒马褂,都是民间智慧,中文英华。

057Zo̤̮o̤̮m.ོQuiet:艺术家都在借用政治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嗯哼…只有对等的得趣者, 可以从中不断的吸收嗯哼

四、学好中文治一经

今年开始,蹦出很多读书节目,有的号称一年带你读多少本经典,完成通识教育云云。可是,我要忠告大家的事,读好一本书,治好一本经。足矣。

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说:

“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 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 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就这么简单,学习是没有中西之分、新旧之分、有用无用之分的。很多读书人,总是在翻来覆去的挣扎:

到底是多读中国书,还是多读外国书?到底是读中译本,还是读原文?到底是用中文写作,还是用英文写作?到底是读《康熙字典》,还是读《牛津大词典》?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白痴的烦恼!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读书人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

知识都是相通的,艺术都是相连的。没有一样学问是白费的,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

关键是要找到一门属于自己的专业,建立自己的领地,深入地扎进去。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在《世界历史沉思录》一书中说:

“每个人首先要选择一个固定的专业:神学、法学或者其他任何专业,并且对其进行投入,一直到毕业为止。尽管如此,他的这些投入不应该是为了以他所学的专业为终身的职业,而是为了学会如何坚持不懈和前后一致地工作,学会尊重一个专业内所有的科目,培养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严肃品质。”

如果你想做一个作家,如果你想严肃地对待写作这件事,就不要只做一个作家。去学习一门外语,去钻研一门学问,掌握一门自然科学,研究一种动植物。只要做了一样,你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和源泉。

布克哈特说:“我们应该学习两门古典语言,如果有可能的话,再增加若干现代语言,因为他们是我们在学界深入下去,特别是接触世界上各类文献的钥匙。我们掌握的语言越多越好。好的翻译应当予以尊重,但是作者的原汁原味的表达法是任何翻译者都无法替代的,另外,原作的词汇和措辞本身已经是深厚历史积淀的最好的证据。”

纳博科夫之所以是一个好作家,因为他除了写作之外,还是一位蝴蝶分类学家。阿西莫夫之所以是一个好的科幻作家,受益因为他除了写科幻,还是一位化学博士。鲁迅的古小说功底,郭沫若的考古学和古文字学功底(虽然人品存疑),沈从文对于中国服饰学的研究,钱钟书的外语功底和治学功夫,都是业内顶尖的。

大肚子猫 ~027:汉字是世界四大古老语言仅存的象形文字,几千年,能用好汉语就已经可以很骄傲。如果再能在某个领域有所研究,更圆满。

布克哈特说:

“精神劳动不应当成为一种简单的乐趣。凡是真正流传下来的东西,乍看上去,它们都显得无聊,其原因恰恰是因为它们是陌生的。它们表现了它们所属的哪个时代的观念和利益,并且面对的对象也是哪个时代,它们并不想迎合我们的口味。经过改编的许多历史的东西因为专门面向我们的,所以被加了一些辅料,以便其中的人物和事件迎合我们的口味。”

我们知道任何堪称伟大的书,都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的快感和兴趣,至少一开始不会。即便是吸大麻,头几口也是呛人的,毫无乐趣的。

越吸越上瘾,读书也如是。

无论你准备读哪本书,都要拿出冬泳跳进冰水里的勇气来。

057Zo̤̮o̤̮m.ོQuiet:所以, 俺一直说: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中
– 劳动变成 第一需求
– 学习成为 第一娱乐

唐德刚先生是史学大家、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一生著述颇丰、成就斐然。他在《史学与红学》一书中,说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

他说:《通鉴》姑娘也是我的少年情人,一度卿卿我我,恩爱弥笃。

唐德刚回忆,初中二年级的一个暑假,他学会了用马尾丝扣知了,有一天,他正兴致勃勃地扣知了时,被父亲发现了,父亲便责问他为什么不做暑假作业,他便辩解说这期的暑假作业“非不为也,是不能也”,父亲听罢,便说:“那你就替‘我’做点‘暑期作业’吧。”说完,便把他领到自家的书房,搬出了一套书,对他说:“这书,你的程度,可以读。”那套书就是《资治通鉴》。“我接过书来,立刻便被她美丽的装潢迷住了,真可说是‘爱不忍释’。再翻翻内容,觉得并不难读——因为我有读《史记》的底子,故事也颇合我胃口。知了早已忘记了,老头子何时离去,我也未注意。拖了一张圆藤椅,我便在那花香阵阵的紫藤架下读起《通鉴》来了。”

读了《通鉴》之后,就连一向被唐德刚敬若神明的老师们也不再神圣了,因为通过对照,他感觉老师们所讲的东西,自己已经在《通鉴》中读到了;而且,他还能发现老师讲课时所犯的错误。唐德刚因此感叹道:“天啊,读了一部《通鉴》,境界上竟然有这样大的转变!”

升入高中之后,在一次考试中,唐德刚做了回文抄公——把在《通鉴》中读到的观点作为答案写在了卷子上,因此获得了老师的欣赏并得了高分。那一次考作文,老师出的题目是“三国人物选论”,唐德刚选择了关羽、张飞及孔明,并凭着在阅读《通鉴》时的记忆写下了这样的结论:“关羽、张飞皆有国士之风也。然羽有恩于士卒而无礼于士大夫。飞则有礼于士大夫而无恩于士卒。各以短取败,可悲也夫!”“至于军师孔明呢?我也一反传统的‘诸葛用兵如神’的老调,说武侯‘用兵非其所长也’。”老师是举人出身,对《通鉴》本来非常熟悉,但因年老忘记了,所以没有看出来唐德刚是“抄”的,竟然对唐大为欣赏,给了九十九分。

他总结说:

我偶然地摸上了治学正途。积数十年的观察和经验,我觉得中国史学家治史——不管治啥史:世界史、欧美史、通史、断代史、秦汉史、明史、清史、民国史、政治史、学术史……第一部应熟之书就是《通鉴》……我敢大胆地说,《通鉴》一书,实在是诸史之根、百家之门……有人也要我拟一国学基本书目,那我就老实不客气,一书定天下——《资治通鉴》

057Zo̤̮o̤̮m.ོQuiet:细思恐极
可见古书作者们的NB,
在连 baidu 都没有的世界里, 完成了对世界的完备阐述
更加细思恐极的是, 中国领导几百年就有这种定鼎一学科的万书之书, 而且严密的传承了下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代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都是国外开创的…
这其中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无独有偶,财新网主编王烁先生,也是靠读《资治通鉴》,练就了现在简练老辣的文风。当年,他在人民日报国际部,晚上要值夜班,漫漫长夜如何度过,他就一页一页读《通鉴》。
虽然他目前取得的成就还不能跟唐德刚先生相比,但是司马光之光同样照射了他。

还有我提到过的,在内蒙古伊泰集团一个大学毕业生刘晨,利用考研的时间,一般复习功课一边读《通鉴》来消解痛苦。结果读成了办公室主任。现在他过上了白领的生活。

所以,不要想三想四,一年读52本,一年好好读一本,一辈子好好读一本,就足够了。

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扒马褂式的吹牛。

如果大家要买《资治通鉴》,一定要买中华书局版,竖排,繁体,20册的那种。

宋偲瑄-029:小學暑假看過資治通鑑,現在一點印象都沒為了當好中文第一期學員,重看。

五、写出你的第一稿

当我写下“写出你的第一稿”,我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让我有资格在这里讲这句话。我用了国庆假期8天的时间,完成了我拖欠了一年的一部书稿。12万字。每天都写,写得不亦乐乎,写得如醉如痴,写得忘记了去洗手间。

写第一稿为什么重要?

有人研究了150多个小说家,他们的写作规律。几乎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一定要快速写出第一稿。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石黑一雄,访谈中说。

我先用钢笔写,不怕字迹潦草。不在乎风格,唯一目标是赶紧把想法给挤出来,克服完美主义。我写得又快又密集。想法变来变去,如果我觉得人物这样更好,就马上掉头,全速前进。我写30–40页就停下来。第一稿兼职是一团乱麻。

接着我进入一个“蓄势待发”的过程。我看着一团乱麻,把它们分成不是一个个的段落,而是一个个的想法。这跟演员在排练时用的技巧一样:他们把本子分成一个个“瞬间”。

我给想法编号,比如1–23,接着用一个句子总结每个idea发生了什么,试着去产生一张流程图。

我不是遣词造句的好手。我的笔力存在于改稿之中。我从故事中撤退,以审视整体,看着那些编号的点,让观念形成,看看哪些是原创的哪些不是,考虑故事进程和分叉。接着重写一稿,如此重复3到4次,直到我对这30页满意为止。

接着,我又去攻克另外30页。我每次只攻一个单元,也就是30页,因为第二单元的30页,以前面的单元为基础。如果我一次性规划出蓝图,我害怕会有结构上的弱点。(当然也有项目需要一次性规划完成,比如《别让我走》)

后面的修改稿,我会花更长的时间,因为这个阶段不会才思枯竭。

石黑一雄还在《卫报》介绍是如何写出《长日留痕》的。(以下译者刘淼)

许多人不得不长时间工作。但在写小说这件事上,人们倾向认为经过四个小时左右的写作之后,再继续下去就收效甚微了。我一直也如此认为,直到1987年的夏天,我觉得有必要采取一种更为激烈的写作方式,我的妻子罗娜对此表示同意。

所以我和罗娜制定了一个计划。我将安排四周的时间,取消一切日程安排,进行一个我们称之为“冲锋”的神秘计划。“冲锋”期间,每周一到周六的早上九点到晚上十点半,除了写作我什么事都不做。中午用一个小时吃饭,晚饭则用两个小时。我不看任何信件,更别说回复了,也绝不会靠近电话一步。任何人来访都谢绝。罗娜尽管自己很忙,在这段时间承担了我的那份家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我不仅得以从数呈上完成更多工作,还可以使我的精神状态脱离现实世界,更加沉浸于小说中的世界。

当时我32岁,我们刚搬进伦敦南部西德纳姆的一处房子,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拥有自己的书房(我的前两部小说都是在餐桌上写的)。所谓书房无非是放了一架巨大壁橱的梯台,连门都没有。不过我仍然为此狂喜,我可以随意放置各种材料而不需要每天清理它们。

基本上这就是《长日留痕》的写作方式。“冲锋”的这段时间,我随意发挥,不在意风格,也不在乎下午写的东西同上午写的前言不搭后语。最要紧的,我要让想法浮现出来并不断发挥。糟糕的句子,惨不忍睹的对白,以及不知所终的场景-这些我都处之泰然并继续向前推进

第三天晚饭休息的间歇,罗娜觉得我有写不对劲。第一个休息的星期天,我去了户外活动,我们去了西德纳姆大街,罗娜对我说,这条街建在斜坡上,所以来自上面的人跌跌撞撞,来自下面的人则摇摇晃晃,仅仅为此我就笑个不停。罗娜担心我还有三周这样的生活要继续,不过我说我很好,于是第一周成功地过去了。

就这样我坚持了四周,基本上完成了整部小说当然接下来需要花很多的时候对小说进行修整,不过至关重要的部分基本上都通过“冲锋“完成了。

《推销员之死》也是阿瑟米勒用了一天时间完成的初稿。

阿瑟·米勒回忆《推销员之死》,“这出戏毕竟包括威利本人、他的两个儿子和他的老伴试图理解那种致他于死地的缘由。”

1948年4月,阿瑟·米勒做过一次木匠活。他在乡间别墅的树林里建造了一座小木屋,长10英尺,宽12英尺。从绘制构架草图,到钉钉子,都是他一个人干的。他需要一个隐居地,集中精力构思一出戏。这出戏就是《推销员之死》。

阿瑟·米勒坚信,“伟大的戏剧都向人们提出重大问题。”他还需要“一种迥异的氛围来笼罩他的作品”。

1947年,伊利亚·卡赞导演了阿瑟-米勒的《都是我的儿子》。那是一出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式的,还缺少那种“迥异的氛围”。这一年,伊利亚·卡赞又导演了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卡赞请米勒去纽黑文看演出。

阿瑟·米勒从《欲望号街车》中感受到他向往的那种“迥异的氛围”,“回到纽约之后,我觉得自己被推动起来。”

阿瑟·米勒建造小木屋就是为了写《推销员之死》。开始,他脑子里只有两句话和主人公的死亡。那两句话后来成为全剧的开场白。威利·洛曼神思恍惚,出了车祸(其实是企图自杀),他像往常一样,回家很晚。妻子琳达也像往常一样,等他回来。琳达在卧室喊:“威利!”威利在门厅说:“没事儿,我回来了。”

阿瑟·米勒一个人建造小木屋,脑子里始终萦回着“没事儿,我回来了”这句话。没有人帮助,他只好先把樑木放在地上接好,再拉起来就位,然后用钉子钉牢。

“一天清晨,我开始动笔-那间小GONG作室还没上漆,依然散发着粗木和木屑的香味儿,装钉子的口袋还跟其他工具一起藏在一个旮旯里。4月的阳光找到我的窗户照洒进来,那些嫁接在野树上的苹果树晃动着花骨朵儿,露出初生的淡蓝色花瓣。我一整天伏案写作,天黑后才回家吃饭,然后又回来接着写,一直写到深更半夜。第二天清晨,我完成了前半部-两幕剧的第一慕。我躺下来睡觉,这时才发觉自己一直在落泪。”

阿瑟·米勒用八个星期写完了全剧。

057Zo̤̮o̤̮m.ོQuiet:嗯哼, 这习惯非常程序猿,~通过连续的48小时不间隔开发, 完成一次 hackathon
获得软件原型,
然后按部就班的完成迭代
否则,进行自顶向下的规划/计划/架构/大纲/分解…
还没嗯哼完, 已经了无兴趣难以坚持了
这也是相声经典段子的由来
只是道儿上听到个笑话
然后现场咂挂 编到作品中说出来
到看效果不错,保留…
效果不行, 放弃或是修订
循环以上过程到永远

伟大的作品都是快写慢改,不伟大的作品也得这么做。

六、必见辽阔之地

大家爱好写作,但是不要学现在的文人。

不要沾染上现在的文人气。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有票友心态。做人要辽阔,要兼容并蓄。

无论是左的右的,中的西的,姓马的,姓牛的,要五湖四海,要海纳百川。

左手圣经,右手资本论,刚刚放下《资治通鉴》,又拿起《冰与火之歌》,这不是分裂,这是一个健全的人,在此世的生存之道。

欣慰地看到,有的学员已经开始学习编剧,并且自觉拉片。

写作为了改变世界,编剧为了改变世界,写书也为了改变世界。只要是知识分子的活动,都是为了最终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不乞求那些不可能的奇迹,我们只希望能避开灾祸,能够按照因果律来获得收成。勤奋是必要的,但是一点点运气也是必要的。

成功 = 天赋 + 勤奋 + X

X是我们不可控的,却也是最有魅力的部分。
我曾经说过:

在谈剧本写作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三个基本事实—

  • 第一、98%的剧本写出来,都不会被排演和制作。
  • 第二、排演和制作出的剧本,70%都不赚钱。
  • 第三、90%以上写剧本的人,都不能以编剧为主业,他们要么是把编剧作为爱好,要么有其他职业可以养家糊口。

但是现在要强调的是,因为有X的存在,这个规律也不是什么规律。

你现在学习编剧,当然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够推出。将来获得收入,名声,甚至获得财务自由。

为金钱写作也不是什么错,这跟木匠说为了赚钱而拿起锯子一样光明正大。

我听过很多关于写作动机的美丽描述,什么记录历史,什么表达冲动,什么慰藉良心,什么彪炳千秋。我觉得都没有一句话最实在:卖钱。

写字为了卖钱,而钱可以用来做好多事,比如糊口、养家。靠写字能做到这两点,是很了不起的。糊口,就可以避免麻烦别人;养家,则可以照顾自己爱的人。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吗?卖钱的文字可能是快餐,可能会速朽,但它超越了廉价的感伤主义和滥情主义,同样值得欣赏和敬佩。

总之一句话:写作就是为了让自己更自由,更广阔。

七、与诸君相约

寄语大家,保重好身体,把衣食住行安排好,然后写作。

欲成大事,必须有个好身体。不想成大事,也的有个好身体。

陈庆之,是南朝梁武帝下的神奇将领。原来梁武帝萧衍有个嗜好是下围棋,而且下起来通宵达旦,一般对手因为熬不过他,都睡觉去了,唯独这个陈庆之有不睡觉,“闻呼即至”的本领,因此特受梁武帝赏识。

他带领7000人击败了50万北魏大军,47战,连战连胜,最终攻陷洛阳,扶植出一个傀儡政权。连毛泽东都佩服他。

木心说:

艺术家不要在乎读者,把衣食住行安排好,然后一心弄艺术。要一点清醒,要一点才能,要一点钱。

托尔斯泰说,好作品的开头要有一束光,一直能照到中间,结尾也是一束光,也能照到中间,两束光在作品的中间相遇。
写大作品必须有超人的毅力和充沛的体力。

如果你想让两道光相遇,你自己得做一个有电的手电筒。

好中文第一期即将结束了。从此之后,与诸君相约:

洗尽铅华,为人、做事,写作,从受害者心态全面向幸存者心态转换。

每天进步一厘米,进步是天大的事!

沉默些,再沉默些;诚实些,再诚实些;本分些,再本分些;进步些,再进步些。

给我沉默,给我水,给我希望。
给我斗争,给我铁,给我火山。
支持我的血脉,支持我的嘴。
为我的语言,为我的血,说话。

逆行的水星–316: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吉本为写《罗马帝国衰亡史》,花了23年的时间。他说:

1787年6月27日晚上,在11–12点之间,我在花园的凉亭里写完了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我放下了笔,在金合欢树覆盖的林荫道上来回走着。从那里可以看见田野、湖水和远山。空气和畅,水面上印着银色的月亮,大自然一片寂静。我不想掩饰我的高兴,我自由了,也许还建立了大名。但很快我的得意被压了下去,心里充满了冷静的忧愁。因为我想到我已经永远告别了一位多年的好朋友,想到不论历史存在多久,写历史的人拥有的只不过是短暂而不安的生命。

阿西莫夫说:

“我当时刚看完那本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我已经看第二遍了。突然,我想到可以写一个讲述银河帝国衰亡的故事。1941年8月1日,我去找坎贝尔(阿西莫夫的出版商),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他听了激动不已。他不要单个故事,而要长篇的英雄传奇故事,没有结尾的故事,要关于那个银河帝国的衰亡,衰亡后随之而来的黑暗代,第二个银河帝国的最终兴起……”

这个没有结尾的故事后来又成为卢卡斯《星球大战》创作源头之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说:

“从源头开始,才有最好的观察。”

好中文的样子最后一讲,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找到源头,回到源头。

057Zo̤̮o̤̮m.ོQuiet:> …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并回到源头是也乎,( ̄▽ ̄)
简洁的方法, 可能是自己变成一个新的源头

逆行的水星–316:银河的历史又翻过了新的一页

回到梦想的源头,伤痛的源头,幸福的源头,身体的源头,心灵的源头,回到中文的源头,语言的源头,一句话,回到起初。

(《圣经》和合本《创世记》第一章第1–3节)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
就有了光。

谢谢大家。

《好中文的样子》第一季剧终。

The End.

2017年10月14日 22:43

Loading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谈写作

Friday, October 6th, 2017

翻译:王佩

原文:Kazuo Ishiguro on Writing | Mental Wilderness

问:你哪儿来的idea?(注:idea可以译成“想法、主意、点子、创意”,都不尽精确,所以不译)

答:我说不准,每次创作过程都有细微的变化。项目的开头对我最重要。至于何时写下书里的第一行字,每个作家都不同,有文思泉涌型的,也有埋头规划型的。我动笔前要对故事有充分了解。这个阶段,我记笔记,试驾各种想法,选角一样实验不同的叙述角度–找对叙述者很重要。

我的idea是从主题和问题中来的,不一定非得经过大脑,走心也行。我思考的是故事的前提(premise)。比如说:当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忽然发现自己的生命都浪费了,这会是一种什么感受?通过这种体验,很容易收获很多idea.

我发现容易被那些曲径通幽、发人深省的主题所吸引,这促使我刨根问底。我会用过一句话总结,直达本质。

我需要找到边界在哪儿。我年轻时,经历过大杂烩阶段,啥都敢写。过一阵子,你就能找到下面两者的区别:你写的很高兴,但只湿了半只鞋的;你一个猛子扎下去,找到意义的。

问:作品深度哪里来?场景设置还是人物?

答:设置我不在意。我的第一本书刚开始场景选在Cornwall,后来挪到了长崎。我觉得吧,我讲的故事本质是抽象的,不靠场景设置。这都是机巧,我只有在最后一幕才费心找场景,为了讲故事的需要。

问:你是否需要一群人物来推动故事进程?

答:我以前经常搜肠刮肚构思人物,努力使他们有别于芸芸众生。后来我认识到应该聚焦人物关系,那样人物性格会自然发展。

关系应当自然,应当是货真价实的人间戏剧。我对人物关系停滞不前的故事,总有些疑虑。

问问自己:什么关系才有趣?这关系是否构成一个旅程?是标准的、老套的、还是深刻的、巧妙的、令人拍案惊奇的?

问:你怎样构思故事?

答:我坐在书房里,四周满是笔记,上面列出所有可能的关系和情境。写非小说的时候,作者动笔前会做大量研究。我也一样,不过我的研究不是在图书馆里,也不是通过采访。我研究脑海里的世界、人物、关系、设置。究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还是一个移动的舞台,以何种方式呈现?

问:你写手稿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我先用钢笔写,不怕字迹潦草。不在乎风格,唯一目标是赶紧把idea给挤出来,克服完美主义。我写得又快又密集。idea变来变去,如果我觉得人物这样更好,就马上掉头,全速前进。我写30–40页就停下来。第一稿兼职是一团乱麻。

接着我进入一个我闺女称为“蓄势待发”的过程。我看着一团乱麻,把它们分成不是一个个的段落,而是一个个的idea。这跟演员在排练时用的技巧一样:他们把本子分成一个个“瞬间”。

我给idea编号,比如1–23,接着用一个句子总结每个idea发生了什么,试着去产生一张流程图。

我不是遣词造句的好手。我的笔力存在于改稿之中。我从故事中撤退,以审视整体,看着那些编号的点,让观念形成,看看哪些是原创的哪些不是,考虑故事进程和分叉。接着重写一稿,如此重复3到4次,直到我对这30页满意为止。

接着,我又去攻克另外30页。我每次只攻一个单元,也就是30页,因为第二单元的30页,以前面的单元为基础。如果我一次性规划出蓝图,我害怕会有结构上的弱点。(当然也有项目需要一次性规划完成,比如《别让我走》)

问:这个过程中,你最享受什么?

答:“蓄势待发”呗。你感觉自己像神明一样,从高处俯视着这蹩脚的作者……不过,这个给了我安全感。我可以用20行把故事的核写出来。这可以让我把心思用在手稿上。

问:你需要自律吗?你是强迫自己写作,还是以写为享受?

答:不是享受,但我一直坚持下来了。我不是每天都写,这取决于项目的进展。对于粗稿来说,如果写得太久,反而降低效率。如果我每天写超过5–6页,随后的工作质量就会下降,如果我不“蓄势”,我就不知所措了。写作还是要保持一定的水准。就像爵士乐手,演奏到高潮,就该撤了。总有更有产出效率的事或者管理性的事务等着你去做。

后面的修改稿,我会花更长的时间,因为这个阶段不会才思枯竭。

一切都建立在写作过程的早期阶段。选项目要当心,跟结婚一样的道理,你得先验人。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还是拉开一段距离,还是写类型小说,都因人而异。总之,不要轻看需要创意的项目。

观众提问

一、你喜欢的作家是谁?你写作的时候效法他们吗?

答:我偷师的作家,未必是我喜欢的。我从普鲁斯特学到了故事可以非线性展开,你可以探求记忆,一个场景触发另一个场景,未必跟情节有关。这给了我抽象派画家一样的自由。从海明威哪里,我学到了对话之间的弦外之音。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超级粉,但没怎么影响到我的写作风格。

二、你喜欢写历史题材吗?

年少轻狂时,我无知无畏,觉得只要肯研究,我能指哪儿打哪儿,想用什么视角写就用什么视角写。变老后,我变得小心翼翼,深怕别人指着鼻子骂我写的有硬伤,或者侮辱他们的智商。小说家的通行证也有失效的地方,要尊重历史,尊重时事。小说在我心中至高无上,我怕自己丧失纯真。小心为妙,小说如果本身内容没有干货,可以往历史场景里加入一些骇人听闻的暴行成分,让其看上去像那么回事。(感谢Christie 和 清风Kaylin,指正最后一句译文。)

三、【观众最后问了一个关于小说 The Unconsoled的问题,太具体,有剧透,就不译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