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April, 2004

第十二夜过后是第十三夜

Tuesday, April 27th, 2004

第十二夜过后是第十三夜

昨晚我看了黑白剧社2000级的毕业大戏《第十二夜》。戏刚开演一会儿,我就困了,这个时候特别想念一个人――布莱希特。这哥们主张应当在剧场里吸烟,并且在墙上贴上醒目的告示――别翻浪漫主义的白眼。不过看着看着,我就不困了。这得感谢黑白,他们深得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精髓,不断用“间离效应”和插科打诨,让昏沉沉的脑袋兴奋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呈现于舞台的莎士比亚,以前,莎士比亚只存在于文本中,存在于我脑袋里的舞台上。莎翁对于我这样半路出家的戏剧爱好者来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神女峰。只能仰望到颈椎呻吟为止。

闲话少说,说说这出戏吧。

我觉得黑白剧社对《第十二夜》的演绎,基本上是成功的。

《第十二夜》是一出喜剧,一说到喜剧,大家可能一下子想到周星驰或者赵本山,但严格来说,他们演的那些东西,不算喜剧。喜剧有搞笑的成分,但搞笑的不一定都是喜剧。所谓喜剧,其实也是正剧,只不过采用了讽刺与幽默的手法而已,但本质上还是要有思想的。思想,就是戏剧的核心,不同意,你去看电视剧去。无论喜剧也罢,悲剧也罢,戏剧的冲突本质上就是思想的冲突,戏剧的交锋也是思想的交锋。

《第十二夜》是一出说正经事的喜剧。它说的是爱。阴差阳错的爱,天远地隔的爱,飞蛾扑火的爱,以卵击石的爱。那么这出戏的思想是什么呢?当然我们可以总结说,莎翁讲了爱情的可贵与盲目。

黑白剧社在演出《第十二夜》的时候,还是把它当成正剧去演的。我们知道,莎翁写的剧本是诗剧,朱生豪翻译的时候,用了散文体,不分行。散文体自有它的道理,如果把莎剧翻译成分行押韵的诗歌,那才是惨不忍睹。从舞台呈现上看,黑白在排戏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保留了剧中三个主人公(公爵、薇奥拉、奥维丽亚)大段诗意的台词,这一部分戏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我认为这是黑白版《第十二夜》最成功的地方。

黑白第二个成功的地方,就是对小丑、反面人物、喜剧人物的戏,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或者用个时髦的词――解构。

这种解构是必须的。因为,莎翁在他的时代,使用了大量的俏皮话、搞笑台词,在今天看来,一点都不搞笑。如果不“与时俱进”地改造一下,这出戏简直就没法看了。比如,醉汉半夜唱歌这段戏,黑白用了《丢手绢》。原剧中唱的是《闭住你的嘴,你这坏蛋》。这歌估计早已失传,即使不失传,如果醉汉用美声唱出来,估计会把山里的狼给招来。所以,这段歌必须要解构。从剧场效果上看,这些解构非常成功,现场的笑声、掌声还有随后观众的评论文章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个成功之处,是导演方法。

这出戏的导演手法,非常布莱希特化。所谓布莱希特化,就是经常把观众从戏中拉出来,让观众不要入迷,不要把自己当成剧中的一个人物,创造一种 “间离效应”。换句话说,就是舞台上的演员时刻提醒观众:“你在看戏!”为什么要布莱希特化呢?引人入胜不是挺好吗?这说来有些话长,简单地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观众从感情迷信中解放出来。你想,现在看戏容易吗?要自己买票,要关掉手机,灯光一亮,就得脖子伸着,尿憋着,大家图个啥?肯定不仅是哈哈一乐。认真的观众还是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启迪,哪怕一点点也行。话说回来,如果看戏的人时刻明白自己在看戏,他就能够开动一下头脑。另一方面,布莱希特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戏变得更好玩。

为了制造“间离效应”,演员经常会把浙大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词语用到戏里面去。比如“肯定是有人给贴到88上了”。我最欣赏的一个地方,就是对维奥拉的独白处理。维奥拉深爱着公爵,又无法直接表白,她说了一段关于爱情的独白。

薇奥拉 哦,可是我知道——
公爵 你知道什么?
薇奥拉 我知道得很清楚女人对于男人会怀着怎样的爱情;真的,她们是跟我们一样真心的。

到了此处,应当是本剧中最动情的部分。女演员突然跳出戏外,说:“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朗诵一段莎士比亚著名的台词。”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机灵一下,从刚才的情境中清醒过来。嗨,我不过是在看戏而已!看看她怎么说。接下去,两个乐师上场演奏,维奥拉念出那段著名的独白――

薇奥拉 她从来不向人诉说她的爱情,让隐藏在内心中的抑郁像蓓蕾中的蛀虫一样,侵蚀着她的绯红的脸颊;她因相思而憔悴,疾病和忧愁折磨着她,像是墓碑上刻着的“忍耐”的化身,默坐着向悲哀微笑。这不是真的爱情吗?我们男人也许更多话,更会发誓,可是我们所表示的,总多于我们所决心实行的;不论我们怎样山盟海誓,我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

当然,黑白版《第十二夜》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能由于条件限制,舞美做得有些潦草了;音乐选的几段都过于平庸(尤其是最后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演员唱得不好,似乎没有经过认真的准备和专门的训练,比如合唱训练。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最突出的几个问题,还在对剧本处理和演员的表演上。

一、剧本没有认真地改写过。

朱生豪的译本,有个大问题,就是太雅,有些台词,没有很好地融合进现代汉语中。而黑白在排这出戏的时候,虽然也做了一点改动,比如把“寒暄”改成“套磁”,把“桅樯”改成了“船板”,但是依然过于拘泥于朱译,以至于有一些台词,听起来非常别扭。
比如这一段—

薇奥拉 您是这府中的小姐吗?
奥丽维娅 是的,要是我没有篡夺了我自己。
薇奥拉 假如您就是她,那么您的确是篡夺了您自己了;因为您有权力给与别人的,您却没有权力把它藏匿起来。

如果参照一下梁实秋的译本,或者对照英文原文重新翻译一下,就不会出现“篡夺了自己”这样的怪句子。

二、 剧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戏眼”没有抓住。

那就是薇奥拉兄妹相认的那段戏。这个地方,其实最能打动观众,也最能出彩,但可惜的是,黑白版处理得太轻巧了,而且对原作还做了删减。

三、马夫里奥这个人物没有处理好!

这可能跟大家的看法相反,的确,演出中马夫里奥得到得笑声和掌声最多,这几天的评论也对马赞不绝口。我却觉得,这恰恰是本剧最大的一个遗憾。剧组没有对马夫里奥这个人物做深入的挖掘。其实马的身上,有很多悲剧的成分。他对女主人的爱,才是真正绝望的爱。在今天,没有什么公爵,骑士,马夫里奥才是我们大家的影子。即使在莎翁的原剧中,马也不是一个小丑,他的台词,可以说是剧中第二多的。而且,他的台词,很有诗意。莎翁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仅仅是为了再塑造一个小丑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莎翁对马夫里奥有一种同情和怜悯,这不太容易看出来,也许隐藏在文本底下。如果,在保持马夫里奥制造的笑料的基础上,再深入发掘马的精神世界,黑白版就会更好,更深刻了。可惜,我们只看到一个穿着沙滩裤,不断搞笑的马夫里奥,没有看到笑声后的眼泪和叹息。

好了,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肯定大家都烦了。总之,我非常敬佩桂迎老师,非常欣赏黑白剧社,我相信,黑白的下一出戏一定会更好!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我会继续为黑白加油!让我们期待黑白剧社的第十三夜!

Loading

老友莎漠

Saturday, April 24th, 2004

高中时,我经常一个人住在宿舍里。深更半夜,窗户开了,咕咚一声跳进一个人,他就是莎漠。

莎漠后来参军去了,复员后在家乡小县城里工作。他唯一的爱好,除了酒、喝酒、喝花酒,就是写,写小说,写长篇小说。去年,他写的手稿已经有40多斤重。一次跟老婆吵架,他一怒之下烧了16斤,还剩下24斤。

为了能让作品发表,他曾背着手稿,前往济南、青岛,去拜见文学杂志的编辑。最惨的一次,兜里只剩下80元,请人家编辑吃饭,只敢点土豆丝。编辑们说--不错,你写的东西不错,不过还达不到发表的水平。继续操练。

如果莎漠继续相信文学杂志编辑的话,他可能还要继续操练很多很多年。

突然的转机出现了!用句时髦的话,他的生命进入一个拐点。

今年春节过后,他买了电脑,开始上网。现在是莲园文学论坛的当红写手,他的小说被加入精品库,有2000多次点击,上百个回帖。莲园是个文学老中青年聚集的地方,那里的人们普遍用“某某君”“某某兄台”相称,于是,莎漠君,得到了各位兄台还有JJMM们的赞誉。有位兄台说,他边读莎漠的小说,边擂电脑桌,桌子上已经被锤出一个坑。

我朋友说,莎漠接下来就要网恋了,我说,这简直是一定的。

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让莎漠找到了那么多读者,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做一个小小的名人的感觉。

让文学刊物们去死吧!我的铁哥们,曾经的兵哥哥,如今的老男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文学归宿。

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人高兴呢!

莎漠的小说,很值得一读,我尤其喜欢他的中篇《柳庄轶事》,这篇小说,很扎实,很有趣。

一大早就起来博客,我煮的东北小米粥大概已经熟了,赶紧到厨房看看去。

Loading

两个老婆

Thursday, April 22nd, 2004

昨天晚上,到红星剧院看了天津人艺演出的《他没有两个老婆》。

这出戏是台湾赖声川表演工作坊(简称:表坊)的作品,我在1999年的时候就看过。天津版应当说演的比较差。戏剧节奏没有掌握好,太闹;演员台词功底差,为了取悦观众,使用了一些低级的黄段子;舞台调度比较乱,灯光舞美服装都有问题。跟我五年前看的版本差距太大了。

不过,在杭州能看到话剧已经很不容易了。买票进场的人绝不会超过三个。话剧在杭州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这很令人悲哀。

但我喜欢看戏时那种心情和状态,因为我好歹也算一个“剧人”吧。

从当年跟着《格瓦拉》剧组跑前跑后,到给《鲁迅先生》放了25场电影,再到后来创作的“3-15”晚会情景戏剧在CCTV登场。我已经进入了戏剧这个领域,也曾经跟剧组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去年上演的《疯狂短信》,那是我心中隐隐的痛,戏很失败。只演了10场,相信以后也不会再演。

对于戏剧,我有一种类似宗教一样的情感。我太爱戏剧了,真的,小时候,乡村演吕剧、评剧,我每场必看。对我来说,戏剧如同一个魔咒,把我深深迷住。

但是,除了北京和上海,中国其余地方的戏剧环境实在太差了。这一切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呢?也许,戏剧需要慢慢培养潜在观众,大学是一块好土壤。桂迎老师和她的黑白剧社做了好多工作,在这片贫瘠的戏剧土地上撒下了很多种子。

我爱戏剧,戏剧可以改造人生,改造这个病态的社会。对此,我笃信不移。

Loading

读《论语》入迷

Tuesday, April 20th, 2004

诺大一个书店,诺大一个超星,几乎找不到我想看的书。所以,我回归经典,认真读《老子》和《论语》。

我读的是李泽厚写的《论语今读》,不明处,参照《诸子集成》。

李大师是一个明白人,他对《论语》的态度,就是为我所用。把孔子还原成一个活泼、可爱的智者,一个偶尔还开开玩笑、发发小脾气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生民未有”的圣人。

李的这本书可以用“通情达理”四个字来概括,我喜欢。没几天工夫,已经看了一大半。

孔子是个NB人啊,他说的很多话,做起来不容易,道理却都不难懂。

孔子的老家在曲阜,我去过数次。包括有一年最失意的时候,我跟当时的一个好朋友,在距孔庙一、两公里外的小树林里,弹琴唱歌。

人在年轻时候,要是能明白孔子说的一些道理就好了。可惜,我空空懵懂了好多年。

现在明白了一点,但我的人生,就好比一个染满病毒、木马的大硬盘,不能格式化,只能吱嘎吱嘎地勉强运行。

《道德经》也是一本好书,5000字,讲了现代人5000000000000000字都说不清楚的道理。我是把《道德经》当诗歌诵读的。

我的破碎不堪的人生啊!其实,只要有书读,读好书,哪怕一年足不出小区,也无撼了。

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我做不到。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靠,我也做不到。

做不到,并不妨碍去读,去欣赏,去远远地观望。

实在的道理好比种子,指不定哪天发芽,哪天开花结果。

也许就这么算了,算了也好。至少,我曾经看过,曾经来过。I have tried,but failed.

看我博客的寥寥无几的人们啊,将来请把这句话刻在我小小的、无名的墓碑上。

Loading

电影史诗剧《新海港》

Monday, April 19th, 2004

电影史诗剧《新海港》将于2004年5月2日在中央一台《焦点访谈》之后播出。

现代京剧《海港》

主题:“不要说我们一钱不值,创造力正在夺权……”

剧情概要

五一长假又到了,这是劳动者和寄生虫共同的节日。

戏剧学院决定排演一出《新海港》,刘老师(女)带领十多名学生前往青岛港边观摩,边排练,边挖掘素材、体验生活。老电影《海港》象征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在同新时代码头工人的亲密接触中,青年学生们带着一肚子困惑—

困惑一:劳动的价值?“究竟谁在劳动?谁在创造财富?谁又在消耗财富?财富又是如何创造的?全球化时代,支撑起这个世界的,究竟是亿万普通劳动者,还是那些自诩的精英?”

困惑二:创造力的价值?“知识改变命运,不假。可知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怎样获取被“巫术化”、神秘化了的知识?”

困惑三:劳动者的价值?“劳动最光荣,没错。但财富在为他人积累,在崇高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早已暗淡的日子,劳动者怎样才能找到自身价值和意义?”

困惑四:年轻人自身的价值?“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到何处去?我们的心灵何处寄托?”

随着戏剧排练的进行,采访也逐渐深入,围绕许振超和他工友的故事,学生和在新海港的劳动者展开了深入讨论。在排演中,正反两方用现代戏剧手段不断交锋,喜剧、正剧、历史、现在、演员、观众融为一体。有的问题霍然冰释,有的答案却还在风中飘荡。可不管怎么说,随着《新海港》的落幕,学生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和震撼。

他们最终明白了《国际歌》的内涵:“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劳动者全靠自己救自己,我们要大家都幸福!。”(据1962年以前萧三、沈宝基等人的译文。)

Loading

我的BLOG终于有了真正的家!

Saturday, April 17th, 2004

我的BLOG,一年换了四个地方,每一次都像初秋的小茄子遭到霜打。终于,今天,我有了一个可以安居的家。

第一个BLOG是 http://nbnb.blogspot.com,这个提供BLOG的网站已经在国内被蔽掉了。

后来,我把家搬到了blogcn, blogbus, blogdriver,这些网站要么服务器不稳定,要么像苏小小家一样门庭若市。弄得我心拔凉拔凉的。

现在好了,我们有了自己的BARBAR,我的BLOG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居所。

人,诗意地安居;BLOG也诗意地存活。

互联网这么大,总不会容不下我一个BLOG吧!

我的BLOG是宏大叙事的BLOG,不记针头线脑,鸡零狗碎。它有三个组成部分:1、语文运动;2、吐血编剧;3、紫藤书斋。都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我的思想寄托有关。

爱来不来吧,不管你是谁,爱看不看吧,不管我写什么。

这是一个开始,一切才刚刚开始。永恒、慈爱的上帝看着你我。

就在2004年4月16日,就在这个日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