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非虚构’

文字能救人,但救的是别人

Tuesday, January 18th, 2022

《杭州日报》一篇刷屏的特稿

这两天,《杭州日报》副刊的一篇口述实录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广为流传,许多人为文章中所提到的杭州翻译家金晓宇和他的父母默默流泪。这是一个关于痴狂之人与文字的故事,它让我想起《牛津大词典》编纂的故事。

文字拯救疯狂之人

《牛津大词典》(简称OED)的编纂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人类心智最伟大的冒险之举。它的主编是James Murray,一个小时候一边放牛一边教牛拉丁文的语言天才。OED的编辑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这一词典要囊括英语中的全部词汇。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细微的差别,每一个词义、拼法、读音上的差异,每一个词源发展的来历,更重要的是,每一词、每一义都必须援引英语作家们的例句。换言之,每一个词条都有自己完整的自传,都在讲述一个自身的故事,都体现了几百年来用法的转变,并且以英语作家的真实作品引语为例证。

这样一个卷帙浩繁的工程,单靠学者教授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它需要整理全部的英语单词和作家的作品。于是,OED编纂委员会面向全国和殖民地征集英语阅读者,他们按照时间段分配要阅读的书籍,按照统一格式从中摘出单词和引语,再把摘录的词条寄给OED的编纂者。

W.C. Minor是一个旅居英国的美国退伍军医,一直被一种类似于受迫害狂的精神疾病所困扰。他误杀了工人G.M.,虽免于刑责,但还是被关进了刑事精神病院。阅读成为他救赎自己的唯一方式。而机缘巧合,使他看到了Murray发到全球英文书店的《致阅读英语公众》--编辑委员会“需要英国、美国和英属殖民地广大读者的帮助,以便完成二十年前热情开始的工作,阅读尚未读完的书籍,摘出所需资料。”

对于倍受精神病和负罪感煎熬的Minor来说,这不啻于来自上天的呼召。他报了名,并成为词条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他的工作方法具有天才和独创性,能够根据编辑委员会的需要,提供词汇。他寄出了1万多词条,并且几乎条条可用。在被疾病重压的日子里,编纂OED成为他精神最大的安慰。如今人们不禁感叹,假如那时已经有现在的精神镇静药物,Minor可能不会对OED作出任何一点贡献,他整天扎完针就睡大觉去了,那样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激情的活死人。

OED历时70年,到1928年才编辑完成,1989年,OED已经出版了第二版,一共20卷,21,730页,重达148磅。无论是Murray博士还是Minor医生,都没有看到1928年全本的出版。这套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词典,就在教授和疯子们的全身心投入下,变成了现实。

天才的译者 多难的人生

与MInor相似,金晓宇在精神方面也遭受折磨。他6岁时,被邻居家顽童用玩具手枪打瞎了一只眼睛,高中时又患上出躁狂抑郁症,家里任何大件电器,都被他砸个稀巴烂,但那是换了三台之后,他的父母放弃购置电器。但是唯有一样东西,他不砸,那就是父亲为他买的一台联想电脑。不但不砸,因为可以用来学习外语,他将电脑视若珍宝。

因为这个病,他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然而,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邀请翻译美国女作家安德烈娅·巴雷特的短篇小说集《船热》,他的译文很快得到出版社的认可,从此走上了翻译之路。他因为精通英语,日语,并且掌握德语,在10年时间里,翻译了22本著作。范围不仅包括小说,还包括电影、音乐、艺术和游记。我读过他翻译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当时还以为出自电影学院资深专家的译笔,想不到译者竟然从没学过电影的大学肄业生。他还翻译了《安迪·沃霍尔日记》、《嘻哈这门生意》、《十首歌里的摇滚史》、《剧院里最好的座位》、《写作人生》…… 做过翻译的人都知道,要想给别人一杯水,你必须在这个领域里有一桶水的储备。否则就会闹出英译汉把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把孟子翻译成“门修斯”的笑话。我不知道,金晓宇是怎样积累在这么多人文学科领域知识与修养的,我只是相信,艺术和文字有一种力量,能够把人从疯癫中救出来,拉到文明之境。

金晓宇最近一本译著是《本雅明书信集》,从德文直接翻的。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德语特别不容易学。我记得90年代末,中国出了一个研究海德格尔的学者郜元宝,出了大量关于海德格尔的专著,后来一打听,原来此君根本不懂德文,所读的文献皆从英译本得来。这年头,由于人工智能翻译软件的出现,据说英译汉连条狗都会,真正厉害的译者必定是那些通晓几国文字,融会贯通的人。

春天的风暴及穿过寒冬的等待

然而,精神里的风暴并没有把金晓宇轻轻放过,据他的父亲说:

又过了几天,小宇过马路,迎面一个快递员,他一拳打掉了人家的门牙……不久,七院来人,将小宇带走。儿子呼天喊地:爸爸救救我,我不去医院啊,不要去啊。

而在他住院期间,他的母亲去世了。至今他的老父亲还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他,怕他受进一步的刺激。

他父亲说:

上周我去医院看过小宇,给他送点吃的。每次去那里看他,每次都听他哭叫,“求求你带我回家,爸爸我们回家吧……”

看完这篇报道,我有一些疑问,就请教了《杭州日报》副刊的一位朋友。我问为什么他父亲不把小宇从精神病院领出来?

朋友回复说:

王老师,要相信科学,并尊重家人的选择。

我相信,也尊重,但科学和人文有时是矛盾的。

在《杭州日报》那篇报道的结尾,给了我们一点希望,金晓宇的父亲透露:春暖花开时节,金晓宇会从杭州第七人民医院出来。

期待那时还会有新书让他翻译,好让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自己救出来。

Loading

生命的轻重缓急

Friday, February 14th, 2014

这个冬天,我一直在挣扎,连春节都没消停过。从去年开始,构思一个新剧本,关于一个人得了癌症的故事。试写了几场戏,都不满意。由于我还没有徘徊在死亡线上的经验,写出的文字难免肤浅,甚至轻佻。我知道,国外有一类“临终写作”,就是患了绝症的人在生命最后时刻写出的自传体文字。它们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在细细回忆中,充满对美丽人生的留恋,对无情命运的蔑视,以及摆脱绝望后发自心底的笑声,例如:《一年有半》、《潜水钟与蝴蝶》、《最后一次演讲》等。

交稿期临近,我大脑一片空白,只好在网上瞎转。无意间在苹果的iBooks在线书店里,看到一本《纽约时报》上榜图书《The Priority List》(直译为“优先表”,可意译为“生命的当务之急”)。光看简介,就把我深深吸引。这是一本自传体的纪实作品,作者David Menasche是迈阿密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他在六年前被诊断出脑瘤,随着病情的恶化,他左半身开始不遂,视力也近乎半盲。就在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候,他决定放弃治疗,好好活一回……

今天杭州下起了大雪,在一家咖啡馆里,我捧着Kindle Paperwhite读完了这本书,几次热泪潸然。

David Mennasche忽然感觉左耳耳鸣,他没有在意。几个月后,耳鸣变成了左半身的痉挛,他知道可怕的事情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医院做了核磁共振之后,医生宣布他的左脑中有一颗高尔夫球大小的肿瘤。

“会不会是良性的?”他怀着最后的希望问。
“脑瘤没有良性的。”医生说。
“那我等到暑假再治好不好?”他问。
“恐怕等不了那么久。”医生终于实话实说。

David此时才知道,如果不治疗,他这个病的患者的剩余寿命是一年半。他感到他的世界要崩塌了。作为一个东欧来的二代移民,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在全国闻名的高中谋得一个教职可真不容易。他还成了家,在机场旁买了一座房子,虽然随着飞机起降而摇晃,但毕竟是自己在这世上的第一处不动产。他在高中教英语,他的课堂,既是语文课,又是心理课。受《奥赛罗》启发,他经常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一个给人生重要事项排序的游戏:爱,隐私,家庭,灵修,事业,友谊……通过分析学生交上来的清单,他再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他的教导下,酗酒的少年戒了酒,自残的女孩承认自己是拉拉,一个准备嫁个富人做一辈子家庭主妇的印度裔女孩决定不服从父母给自己安排好的人生道路……他们都已经毕业,分散在美国各地,只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的。

但是,David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新境况。他坦然告诉亲人和学生自己的病情,一面接受了开颅手术,一面继续教书。英语文学滋养了他的身心,也带给他蔑视无情命运的勇气。他是一个天生充满热情和同情心的人,当发现抗抽搐类精神药物会让他情感麻木之后,他果断停药。对他来说,让自己变得麻木冷漠,比死还可怕。

他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经常用螺旋的比喻,来教导自己的学生。

人一生关心的人和事,是一圈圈的螺旋线。婴儿时期,饿了要吃奶,尿了要换尿片,除了自己,对什么也不关心,此时心在螺旋线的原点。幼童时期,除了自身,会关心零食和玩具,一辆小汽车被抢走,就哭得昏天黑地,好像失去了全世界,这种关心目光短浅,此时心稍微外移,位于螺旋线第一圈。到了七、八岁,看到妈妈哭,会不知所措,再大两三岁,则会给妈妈一个拥抱,安慰她,此时心随着螺旋线向外延伸。直到真正成年,发现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亲人、爱人、别人,此时螺旋线已经远离了最初的原点。最终,心到了螺旋线的最外端,多数人到不了这儿,但是每个人都期盼自己能抵达。心位于此处意味着,你把过去、现在、未来、自己、别人都放到一起去观照。你关心不会马上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事物:贫困地区的饥荒,骚乱地区的战火,他人的痛苦,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荣耀。我们的心应当到达这儿。

他是文学史上那些璀璨心灵的同行者,也是自己所传之道的实践者。在奇迹般活了六年之后,他脑中的肿瘤长大了,从一个高尔夫球变成了网球。若不是及时抢救,他早就不在人世。在经过了第二次开颅手术和一系列化疗和放疗之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渐渐地,他的左半边身体逐渐半身不遂,他的视力范围在收窄,只能看到一道窄窄的扇面,照镜子只看到半张脸,几乎半瞎。他与妻子的心也开始相互远离。他甚至不能再去上课,生命马上失去存在的意义。

忽然,他明白了。癌症夺走了他的过去,也会夺走他的未来,但夺不走他的现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采取行动,真正地活一会。想到这里,他觉得一切重担都放下了。他对医生和护士说,他放弃治疗。大家都很吃惊,不免给他劝诫和警告,但他毅然走了。他找到了对抗癌症的办法:健康、快乐、有目标地活着。他决定实现40年来最大的愿望,周游美国,去拜访自己全国各地的学生们。

他的内心回荡着迪兰·托马斯的一句诗:

“不要柔顺地走进黑夜,要对正在死去的光线暴怒、暴怒啊!”

他在Facebook上发了一条消息:

“所有Coral Reef高中大家庭的成员:首先,我要谢谢大家的相伴。你们把自豪、意义和喜悦注入我的生命。曾经成为你们生活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这是我最大的荣耀。在大家为我擦眼抹泪之前,请允许我说说我的计划。我要上路了。我计划用坐大巴、乘火车、搭便车、拄手杖等方式横跨这片国土,到达太平洋沿岸。所以,请告诉我你们都在哪个城市,并且让我知道能不能为我提供一张过夜的沙发。”

在48小时之内,他得到各地50多名学子的响应,大家纷纷表示,我的家里有一张沙发属于你。

就这样,他拖着一条瘸腿、拿着盲人用的手杖,踏上了旅程。乘坐汽车和火车,他一共周游了101天,拜访了31个城市,行程18000英里,见了上百学生。每到一处,学生们远接近迎,跟他一起回忆中学时光,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他也遇到过歹徒,扒过飞车,用大麻贿赂卡车司机搭过顺风车,他见过人世间的温暖,也目睹人世间的冷漠。那个曾经喝酒的问题少年,如今已经成了IT精英,那个用火柴自残的同性恋女孩,如今幸福地跟自己的同性伴侣生活在一起,那个不愿意相夫教子一辈子的印裔美女,如今已是主流媒体的记者。他当初撒下的种子,如今已经发芽、开花、结果。他与学生们泡酒吧、玩赌场、交流纹身经验,用残缺的肉体享受物质带来的小小与短暂快乐。

哪怕是已经发财的学生(比如在Google工作并且有几套公寓的成功人士),都忘不了他的教导。David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金钱观。他先问学生们,给你足够多的钱,你会做什么。各种各样的回答都有,但基本都是两类:一是买东西,各种梦寐以求的商品,给自己买,也给自己所爱的人买。二是周游世界,跟自己爱的人一起去目睹全世界的美。他继续问,如果这些都满足了,你还有大把的钱,你准备怎么打发时间。这时候回答就有意思了,有人说希望去免费教孩子跳舞,有人说希望能做探索外太空的宇航员。看到时机已到,他就启发孩子们说:“既然你们愿意义务去做这些事,如果有人愿意付钱请你做同样事岂不是更好吗?”通过这个课堂互动,他希望让学生们明白,尽管金钱很重要,但是没必要让自己的梦想建筑到赚钱上。他鼓励学生们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既能带来收入又能满足灵魂需求的职业。

在旅途中,他得到一个坏消息。他的妻子提出离婚,她甚至不愿意等到他入土为安。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妻子让他回来后马上搬出这所房子。这意味着他将在生命最后的阶段,从头再来。

他乘坐飞机从太平洋沿岸回到故乡,他要回到医院取走做化疗而植入身体的一个部件,他本来以为医护人员会对他冷淡责怪,想不到所有的人都在走廊上排成两行,向他鼓掌、欢呼。

《The Priority List》是一本用生命写成的书,它能让我们的心灵苏醒,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找出自己生命中的当务之急。

请对下面的关键词按照它们在你生活中的优先顺序排序:

A、被接纳
B、冒险
C、艺术表达
D、职业
E、教育
F、家庭
G、友情
H、乐趣
I、健康
J、荣誉
K、独立
L、爱
M、婚姻
N、拥有的物质
O、权能
P、隐私
Q、受尊敬
R、安全感
S、性
T、庇护所
U、灵魂的需求
V、时尚
W、科技
X、旅行
Y、胜利
Z、财富

无论你做什么,都可以停下来,想一想人生的轻重缓急问题。

——————————————————————————————————————————————

图书推荐

The Priority List: A Teacher’s Final Quest to Discover Life’s Greatest Lessons(《人生的轻重缓急:一名教师在弥留之际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美国中学老师写的自传体励志书,作者罹患脑瘤后,与癌症斗争了六年,最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这本书以作者最受欢迎的一堂课“人生的轻重缓急表”为基础,以大胆、自由的精神,以幽默、自嘲、笑中含泪的笔法,回答了“人一生中到底什么是最值得关心”的问题。

David Menasche 是迈阿密一所中学的英语语文老师,他热情坦诚、平等对人。从莎士比亚到凯鲁雅克,他从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生存的智慧,并且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在不幸被诊断出脑瘤,并且做了两次开颅手术之后,他依然顽强乐观地教学、生活,直到六年之后,病情恶化,他几乎半身不遂,视力也几乎丧失。他做出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放弃治疗,只身周游美国,去拜访他的学生,学习生命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他一个人踏上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探寻之旅。癌症已经剥夺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不想再拱手想让出现在。他一路乘私家车、灰狗巴士和火车从迈阿密到纽约,从新英格兰到旧金山,他拖着跛腿、拿着盲人手杖,旅行了上万公里,历时百日,拜访了一百多学生。他的无畏之旅探寻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学到的人生课,他把一张排列人生中轻重缓急次序的清单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家庭、爱、事业、安全感、独立、冒险、隐私、灵性……究竟如何排序,每个人都应当停下脚步来想一想。

推荐理由

这是用生命写的书,作者已到了弥留之际,他坦诚又带着苦涩的幽默感讲述自己教书育人以及罹患癌症的过程,并且用荡气回肠的笔法,讲述了自己生命最后周游美国、穷究人生意义的旅程。作者是自由思想者,富有六十年代那种自由不羁的气息,他不笃信宗教,通篇没有说教气息。感人至深,催人思考,令人拍案。这样难得的好书是中国读者迫切需要的。如果有哪家出版社愿意引进版权,请找我来翻译。他用命写书,我会用心去翻译。

亚马逊书评:4.7星
亚马逊销售排名:传记类教育工作者子类第8位

Loading

隐形人在咖啡馆

Friday, January 3rd, 2014

CAFE

咖啡馆是个神奇的存在,我为了编剧进驻咖啡馆,却发现我写的故事远远没有在那里听到的精彩。

为什么去这家咖啡馆

我常去的咖啡馆位于闹市,在一家书店的三楼。这里咖啡做得一般,食物只适合用来给饿汉充饥,但是有三个巨大的优点:

一、场地宽敞。桌与桌之间的间距大,大得可以跑马。我到过北京小资们最喜欢去的三里屯鱼眼咖啡,里面空间之逼仄,总让人想到八十年代夜幕降临后的上海外滩,一张椅子上可以坐两对情侣,各自恩恩爱爱,井水不犯河水。又让人想起钢琴的四手连弹,不,两张小桌一拼,明明是十六手联弹。而在杭州的咖啡馆,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占一张靠窗的四个座位的大桌子,就像李云迪在弹三角钢琴。对,那个人就是我。

二、设无烟区。很多餐饮场所,怕得罪主顾,都对吸烟者听之任之。但这家咖啡馆却把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分开,如同划出了航空识别区,虽然不能绝对阻止敌机来犯(烟气还是会飘到无烟区来),但比起身边有人喷云吐雾,已经是莫大的进步。

三、服务最少。最好的服务,就是不过度的服务,你不需要服务的时候,服务员不必出现。这家咖啡馆的职员从不管你坐大桌还是小桌,一个人还是八个人,来去自由,选座自由,换座自由。哪怕点一杯便宜的饮料,甚至不点东西,服务员都不会给你脸色看。因为他们知道,来这里的人,大都是常客。从长远来看,他们泡咖啡馆的钱,还是基本会花到这里。“金簪子掉井里,是你的总归是你的。”急赤白脸的,反而容易得罪顾客,不值。

是隐形人,也是观察者

这家咖啡馆,我以前也来,但频繁光顾是从2013年10月开始的。当时我在写话剧《鱼眼》的剧本,需要十五天交稿。每天吃过晚饭,就去咖啡馆报到,比上中班还准时。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找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那里视线良好,可以观察别人而不被别人观察。

咖啡馆是这样一种地方,所有的人把不认识的人都当成隐形人。旁若无人的述说与不经意的倾听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在这里我不想用偷听这个词,因为有意无意听到(英文叫overhear)乃环境使然,跟“偷”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下面我要讲的故事,都不是“偷”来的。

在咖啡馆呆久了,扫一眼顾客和他们点的东西,就能大致判断出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一男一女,桌上只有两杯咖啡,说明两人关系正常或者过了热烈的阶段,如果桌上摆满果盘、冰激凌、奶茶、沙冰,说明一方正在取悦另一方,他们之间的谈话就会更有张力。如果桌子上摆着的是两杯免费水,不用问,肯定是保险行业的人在进行业务切磋。

黑泽明的御用编剧桥本忍为了写好乘坐地铁的“电车男”的生活,经常没事就去地铁站,买一张票,坐一天,耐心观察车上的人,遇到有特色的,就尾随他们下车,直到跟他们走到出口附近,再折回。用这个方法,他往自己人物的鼻孔里吹进活的气息。桥本在地铁采风肯定没有在咖啡馆好,因为乘坐地铁的人通常不说话,而咖啡馆里几乎没有沉默的人,哪怕是独坐的人,也会打电话呀。

我终于明白戏剧中道白的重要性,倾听几个人的对话,就可以了解他们隐秘的生活。

有一晚,我邻桌四个男男女女在讨论参加一个婚礼送红包,结婚的这个人想必对他们非常重要,因为当一个说送一千元的时候,另外的人马上说:“会不会太少,不好看。”他们四个人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还是送一千,但是全都换成20元的钞票。他们的理由是:“当时好看就行,反正也不会有人当面打开来看。”

保险的独白

还有一天下午,我一进无烟区,就听到一个男的在颐指气使地训服务员,再一看,四个人一桌,说话的是一个。我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坐下,听了一会才明白,这男的是做保险的。

“我现在一直在反思。”他诚恳地说。“我对天发誓,我用人格担保,有两件事情我非常后悔,我有两个同学是温州的,应该说是命最好的,现在看来是命最差的,因为他已经不在了。家族企业,有三个姐姐,财产都给他了。我记得很清楚,我对天发誓,我不会去诅咒别人,我找他说买人寿保险,他说可以的,但是我要去美国,去15天,等我从美国回来,我们再谈这个事情。我想15天也没有关系。等到他回来一个月,我也没有主动打电话,后来我觉得不对,就拨通了他的手机。是他太太接电话,说他在美国心机梗死,人没了。”

他的语调变得有些沉痛。“这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保险真的也是一份爱,活着的时候,他太太和儿子是一家人,但是他死后,对于他三个姐姐来说,他太太就是一个外人。他太太一点保障都没有。”

另外三个人很认同他的观点,同时为那个没有来得及买保险就死去的富人同声惋惜。

“大嗓门”又说:“我家有一个邻居,大家都叫他周老师,太老也不太老,我经常陪他们打两块的麻将。有一段时间,忽然发现周老师看不到了,别人告诉我,他走了。说实话,这事对我触动很深,我觉得我反思一下,我住在这个小区这么多年,三单元从一楼到七楼,低头不见抬头间,但我从来没有跟他们提起过保险。老觉得对邻居说起不好意思,万一你不买呢,心里这一关过不了。通过这个事情,我反思了一下,有时候,保险就是一份保障。其实我现在想说的是,我要突破这一点,我已经在突破。我是一个非常认可保险的人。跟自己最亲爱的人,最好的朋友,跟周围的人也要说这一件事。真的是这样。”

另外几个人听得入了神,他的话继续如江河滔滔。

“对有钱人来说,最怕的是什么?生病。有钱的一大好处就是相信生病是看得起的,大不了我花500万,总行吧?中国看不起,到美国看,如果500万也看不了,兄弟,你算了。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在死的那天把钱花完。你有钱,你要把你的资产,从管理型资产,变成法定性资产。”

“从宏观上讲,中国一定会出遗产税,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但是一定出。以前到国外开公司,购买资产,国家知道吗?不知道。但是从2014年开始,只要到国外放的资产,对不起,都必须向中国政府申报。中国唯一在遗产税上的问题,是房产70年有效期。如果等到遗产税,一半执行的话。如果遗产税执行的话,你不是想买多少保险就买多少。对不起,是有比例了,你资产的多少比例可以拿出来买保险。只不过现在来说,现在这么一个政策的窗口。我说句老实话,中国的企业最多干三代,第一代企业家,请问,到现在还存活多少,马胜利还听得到吗,傻子瓜子,仰融还听得到吗?连李嘉诚都给自己买了巨额保单,当企业家有这样的风险意识的话,他的生意做得好一点是正常的,因为他非常稳健。”

最后他终于言归正传:“所以说兄弟们,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们也帮我想,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一起把他约过来,说白了,就是大家聊聊。公司也是这样的目的,了解了保险后,能够转化成实际的业绩。”

一个瘦子似乎被打动,说起他在电视台有个做领导的朋友,也许可以约出来谈谈。他们的声音压低了一些,但我还是听到瘦子问:

“把他约出来,我们是认识呢,还是装作不认识呢?”

“大嗓门”斩钉截铁地说:“当然,装作不认识了。”

接下来他们开始商量怎么开展保险。“大嗓门”打入瘦子的同学聚会,而瘦子假装跟他不认识。接下来四个人开始交流通讯录里联系方式,因为自己的同学,自己不好意思下手,所以大家要互相帮忙。他们不但交换联系方式,而且还交换照片,辨认长相。他们筛选潜在客户非常敬业,连单位中怀孕女同事都不放过。

从他们后来的谈话中,我又了解到保险业的一些内幕。比如他们管年会请客叫“大卖场”,就是在一家好宾馆摆上六、七十桌,重要客户安排包厢。到时候不愁保险卖不出去。再比如,保险公司有自己的体检中心,里面的检查严格到任何小毛病都逃不过法眼。

最后“大嗓门”总结发言。“保险就是在不影响你的风光的前提下,给自己增添一份保障。你们想想,买个保险,也就每个月八九百,他妈的去卡拉OK,啥都没干,就是抱一抱,就要花这么多钱。当然这不是说买了保险就不去卡拉OK,该抱还得要抱,哈哈哈哈!”

女孩的交谈

feibi

相对于大老爷们的喧哗相比,我更喜欢在咖啡馆倾听女孩们的谈话。她们或者叽叽喳喳,或者莺莺燕燕,有的低回,有的激荡。

有一次,邻桌来了一个男生和四五个姑娘,欢声笑语冲破了雾霾,连街灯也跟着摇晃。她们大声地谈论着“劈腿”,轻松自如就像她们的奶奶们谈论“捶腿”一样。真有青春的活力啊,看得我在一旁羡慕不已。

也有问题女孩出现在这里,由母亲和“舅舅”式的人物领着。这个女孩浑身是刺,无论大人说什么,她总用赖唧唧的口气反驳。

“我跟你们说过,我不想去南安普敦学工商管理。我数学不灵,脑子不好使。”

尽管母亲披肝沥胆,尽管“舅舅”细语轻声,但他们的谈话进行得很不顺利。在我去了一趟洗手间的功夫,回来发现女孩和她母亲都哭了。女孩赌气跑掉了。剩下两个大人在那里长吁短叹。

昨晚,在咖啡馆,我看到了一个女孩的独角戏。我进咖啡馆的时候,她同桌的男友刚刚离开,剩下她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吃蛋糕,打电话。

“你进产房了吗?开了几指了?我早就说吗,预产期这个东西不准的。我在干嘛,我在咖啡馆吃点心。”

她把“吃点心”三个字讲得又甜又自豪,仿佛吃的是凯特王妃亲手制作的点心。她容貌姣好,但从口音和用词判断,没有受过较好的教育。

她开始八卦她跟电话里的产妇共同认识的另一个女孩。说这个女孩怀孕了,但是找不到孩子的父亲,因为连对方住哪儿都不知道。

“她非要药物流产,我说,流不干净的。但是她说为了省钱。她有个屁钱!我叫她去医院做个B超她都不肯,因为要花170块钱,所以她只用验孕棒给自己检查。她选药物流产是图便宜,以为吃了药就流下来了,你说傻不傻呀。我是不会借给她钱的,自己惹的麻烦,我为什么要借给她钱?”

接着女孩的口气变得轻松起来,她开始讲自己年底的结婚计划,她解释说为什么选择这个老公,是因为他家境好,卖洋酒的。“过年就要给我家12瓶红酒,我说带不动那么多,6瓶就够了,他说,6瓶就6瓶。”

“我觉得他对我挺好的。昨天晚上,他因为回家晚,把我关到门外,我发货,他都给我跪下了。你等一下,我有电话进来了。”

“喂,我在干嘛?我在咖啡馆吃点心。”听了一会我就明白,电话应该是一个男的打来的,邀请她去杭州城乡接合部的八堡去唱卡拉OK,女孩说:“我不去了,我老公会多想的,我马上要结婚了,我不想让他多想。”

过了一会,她又接了男朋友的电话,粗砺的嗓子甜甜地说:“你过马路小心点啊。”

五分钟后,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走了进来。女孩挽着他的手往外走,路过我的桌子的时候,看了一眼我的Macbook Air,像只画眉一样侧过脑袋问:

“老公,这电脑跟我们家的一样吗?”

女孩把这个男人的一切,包括红酒和Macbook Air都自动当成两人的共属物,她紧紧抓住自己的男人,好像在风暴中死死抓住筏子的少年派或老虎。

Loading

父亲的散文《姐姐》完整版

Thursday, April 4th, 2013

【白板报按】父亲找人打字,发来了《姐姐》一文的完整版,比短信发来的缩略版更好看,也更让人心酸。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大姑是因为家里欠了别人的高粱,才嫁给了我大姑父,而大姑父10以内的数都不会数……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啊,一辈子。

姐姐

六十四年前的今天,我来到这个世界。生日之际,儿时对姐姐的点滴记忆不时浮现脑际。只怜初中毕业的实际水平,又没写任何东西的实践经历,更不懂得怎样写回忆录,有的,只是对姐姐真实记忆自然流露的冲动……

一九六○年,是我们这代人想忘也忘不掉的一个特殊时段。全国大饥荒的爆发,使自然界里所有能吃的东西一扫而光。树皮、树叶,还有池塘里的水草等等……村里每天都有饿死的人,但没有人哭,没有人看,也没有人抬。因为人们实在没有了多余的力气,只有求助生产队里的牛车往外拉……

那一年,我十二岁,上小学三年级,姐姐二十二岁,已经结婚一年多。

水利工程还是有的,上面有专项补助粮。因为工地上开食堂,男女劳力都争着去挣口吃的。

姐姐婆家的工地就在我们村东边,食堂设在我们村里。每天早晨天不亮,姐姐就去食堂排队领饭。主食是先用水煮而后用笼蒸熟的地瓜干。一人一份,按斤按两。分到每个人的碗里也就大半碗,一般人只能吃个半饱。姐姐把块大点的、颜色白点的地瓜干拣出来,。包在事先准备的一块旧布片里,然后揣在怀里。每当早晨我抱着课本(那时没有书包)快到学校门口时,远远看到寒风中姐姐那单薄的身影……姐姐把布包塞到我的手里,转身追赶已经远去的工友……一个多月的工程,天天如此,致使我那蜡黄的小脸渐渐显现出些许血色和光泽……

长大以后我常常想,姐姐当时正值年轻,靠吃捡剩的、碎小的、发黑甚至发霉的那点地瓜干,怎么能承受起工地上那一百多斤重的土筐?姐姐是在用对自己年轻身体的透支补充着我幼小身体的营养……每每想起,心里躁动着不宁,眼里涌动着泪水……

亭亭玉立的姐姐

姐姐虽然没有文化,却文静端庄,亭亭玉立,是村里数得着的俊姑娘。就因为上辈人借了人家一口袋(大约100斤)料头子高粱(没有脱糠皮的高粱,约六成粮),为了避免人家天天催要,便把姐姐许配给人家的孩子。有了亲家关系,人家再没催要那口袋下风头的、带着糠皮的箅高粱,作为代偿,失去的却是姐姐一生的幸福。

姐夫长姐姐一岁,属于村里那种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人。不光没文化,连十以内的数也数不过来。记得姐夫到我们家,嫂子们取笑他说:他姑父,你数一数俺家窗户有几根棂子?姐夫憨厚而为难的说“您糊上纸了咋数?”惹来一阵哄笑;还有一次,嫂子们取笑姐夫,正巧碰上生产队里的饲养员牵着两头牛到井上去饮水,一个嫂子说:“他姐夫,你数数这两头牛一共几条腿?”姐夫憨笑着说:“它走着谁能数的过来?”自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每当遇此尴尬,姐姐总是默不作声,她已经屈从了命运的安排,人生的辛酸和苦难,似乎剥夺了姐姐笑的功能,以致我从小不记得姐姐笑的模样……

姐姐人前极少说话,别人说话她总是静静地听。有人问她: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姐姐说:“听比说好,人家说得对咱就记住,说的不对,就当没听见。”

姐姐虽然没有进过学校门,但对读书人特别崇尚。多少个早晨起来,饥肠辘辘的我都想不再去学校。因为学校里剩下的学生已经不多,四个年级合起来还不够一个班。老师们也是轮流上课。每个年级讲课不到十分钟,其余时间就是自己默读或者默写,以不影响其他年级上课。

不上课的老师有的躺在床上等下一节课,因为躺着可以减少对体力的消耗,以保证上下一节课时,能够发出让三十多个人都能听得到的声音。下节课还轮不到的老师就到附近田里去找吃的。野菜是没有了,就挖土里的野菜根……

每当看到我有退学的念头,姐姐总是给我鼓励,说:“今天再坚持,说不定明天会好点……生在我们这个地儿,活八辈子和没活是一个样,多识几个字,说不定就有熬出头的时候……”。我最听姐姐的话。完全是为了不让姐姐失望,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就有了“坚持一天,再坚持一天”的信念和勇气。

也完全是为了姐姐的企盼,我咬紧牙关,挺过了那段时光,改变的却是我及子孙几代人的心理路程和人生轨迹……

姐姐虽然少言寡语,但对人情是非,善恶曲直,心里明镜似的。饥荒年的春节,是姐姐结婚后过的第二个大年。大年初一早晨,她和婆、公、姐夫围坐在炕上吃全年唯一的一顿饺子。为了这顿饺子,不同的家庭在想着不同的办法。有的拿出祖传首饰;有的拿出为女儿准备送嫁的铺盖;有的老人忍痛拿出准备自己后事的棺木和寿衣;实在没有办法的家庭就从房梁上抽出一根檩条,到黑市上换几斤麦子,磨面时掺上点碎地瓜干,凑合全年这唯一一顿饺子……

吃饭间,门口来了一位乞讨的妇人,不停地说着同一句话:“大爷、大娘,给口吃的吧……”。公公、婆婆不说给,也不说不给,只是默不作声。也难怪二老,为了这顿饺子,二老跑到一百多里外种洼地的亲戚家借来五斤麦子。说是“一顿”,其实就是一人一平碗,吃光就算是一顿,就算是没有挡在“年”的那边。姐姐看着站在门外冻的瑟瑟发抖的妇人,一向不多言多语的姐姐试着问婆婆:“娘,今天太冷了,给她舀碗饺子汤吧”?见婆婆点头,姐姐把自己的饺子碗放在灶台上,从妇人手里接过脏兮兮的讨饭碗,放进灶台后面的洗碗盆里刷洗干净,舀了慢慢一碗饺子汤,趁家人不注意,又从自己碗里拿了一个饺子放进汤里一并递给妇人。妇人接过热腾腾的饺子汤,几乎是一口气喝个精光,却唯独没有吃那个饺子,而是转身把饺子倒进背在身后的布袋里,然后拖着弯弯细细的打狗棍(其实已经没有狗,只是作为讨饭的象征)满足地离去……,后来,姐姐每每说起,眼里总是含着泪花:想必家里有等她回去的孩子……,婆婆每每说起:咳,见过打发讨饭的,没见过给讨饭的刷碗的……

姐姐和婆婆分灶立户以后,住进三间破旧低矮的小东房,尽管屋子摇摇欲坠,但姐姐生来勤快,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后再去姐姐家,不管生活多艰难,姐姐总是想办法给我做碗面条。

姐姐与公、婆分家后,和婆婆、公公、邻里乡亲相处极好,从没拌过嘴,更没红过脸。有人问姐姐用的啥办法,姐姐总是淡淡的说:好办,离“亏”近点,离“便宜”远点。姐姐虽然不会说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却有着自己做人的准则和本分。她从来不占别人家的便宜,不管是人家知道的时候还是不知道的时候。有的时候街坊邻里家的母鸡跑进她家的鸡窝下蛋,姐姐总是守候在一边,等鸡发出“咯咯咯”的报捷声,姐姐就把热乎乎的,还散发着鸡的体温的鸡蛋拿在手里,尾随在鸡的后面,看它到谁家去,问清楚是谁家的鸡,然后把鸡蛋给人家送去。那时一个鸡蛋能卖五分钱。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五分钱能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难题,能买四两盐,或三两煤油,或两盒半火柴,或孩子上学用的一个作业本。

姐姐与人为善的人品,使她心里充满着爱。在她的眼里,全世界都是好人。如遇别人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旁观者都愤愤不平,她却心怀宽容:咳,谁还不做点错事,再说,人家未必是故意的。

姐姐平和、淡然的处事心态,使她心静似水,从没有大喜过望,也没有愁眉苦脸。若偶遇幸运,她总是说:咳,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遇到烦心事儿、麻烦事儿,她总是劝慰别人:“不用愁,会过去的……”事过之后,孩子们问姐姐:娘,你咋知道“会过去”?姐姐说:我知道个啥,我只知道一是愁也没有用;二是老天爷不会堵死好人的活路……

参加工作以后,我就想攒点钱给姐姐,可是姐姐一生清贫节俭,极不情愿接受别人的资助。我就偷偷把钱放在她的枕头底下或褥子底下,可姐姐从来不花,总是找个机会或找个理由(如孩子上学、结婚等)再把钱返送回来。

姐姐喂了十几只母鸡,春秋季节每天能拾七、八个鸡蛋,可她总不舍得吃,够了十斤、八斤就给我们送来或捎来。她说她的鸡只喂粮食,不吃饲料,下的蛋城里人稀罕,乡下人吃下还不一样……

或许是上帝眷顾姐姐的善良,同情姐姐的命运坎坷,赐给她一副健康的身板。七十五岁的年龄,腰不弯、发不白,耳不聋、眼不花,与姐夫种着六亩地,喂着两头牛,十几只鸡,平常年景自给有余,从不让别人帮忙。去年三外甥养鸭欠了银行的贷款还不上,姐姐一次拿出三万多元,不光孩子们万分惊叹,街坊邻里都纳闷:啥时攒了那么钱?姐姐说:嘴里不吃肚里攒,有钱不花行,没有钱不行,老了长病长灾,指望谁也不如指望自己……

今年姐姐种的棉花遇上特大涝灾,六亩棉花只卖了一千多块钱,减去化肥、农药、种子、薄膜等费用,人工白搭、力气白搭,净收入还不到一百元。我对姐姐说:“明年别种了,歇歇吧,缺钱和我说。”姐姐说:“庄稼不收年年种,当官的不种地,老百姓都认,老百姓再不种地,再大的官,再多的钱,也得把脖子绑起来(白板报注:家乡方言,指的是比“勒紧裤腰带”更严峻的挨饿状态。)……”

每逢集日,姐姐总是骑着脚踏三轮赶邵家集、下河集,天好的时候还赶富国集,往返六十里,从来不在我们家住下,说是家里忙,离不开。实际上姐姐知道城里人爱干净,怕给别人添麻烦……

我记忆和现实中的姐姐,在我心灵深处,更有叫不出口却铭记于心的称谓——“姐母”……

草于癸巳正月廿八日

Loading

在富士康

Monday, January 28th, 2013

买了《第一财经周刊》第239期,只因被它附赠的一本单行本小册子所吸引,小册子的标题是《在富士康》。

2012年11月4日,《第一财经周刊》人物主笔李申,化妆成工人到淮安富士康应聘,在生产线上工作了15天,写下了这篇报道。我读了两遍,眼眶湿润了两次。

富士康一直是一家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企业,不仅仅是因为2010年开始的连续11起员工跳楼事件,而且因为它是苹果公司攫取高额利润的重要一环,在全球都受到关注。

福特曾说:“没有人能管理100万人。”那是因为他活得不够长,不知道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王国。郭台铭发现,当工厂的人数为40万的时候,规模效益最大,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所以,他开始在内地开办规模为20万人的工厂。淮安富士康就是其中之一,它主要生产iPhone5用的Lightning数据线。这条线在苹果官方商店每条的零售价是149元。

李申的特写,为我们展现一幅大工业化时代的图景,它不壮丽,也不凄惨,但像机器王国一样整齐划一、枯燥单调。

文章开篇是一幅富士康体育活动大厅的流程图,看上去跟生产线上的流程图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作业内容”是领取器材、锻炼身体、归还器材。这叫“目视管理”,就是让一切一目了然,不用解释。

生产线上也是这样,富士康把生产一条数据线分解为近百个工站,12个检查点。每个工站要完成的动作不超过3个,一个工人,不管有没有技能和经验,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线生产。李申所做的工作是“DB端焊点检查”,每天检查4500根数据线,按10小时工作制计算,平均8秒一个。

富士康工人来自于地方的招募与输送。每个地方政府在吸引富士康建厂的时候,除了给予了土地、税收方面的优惠之外,都承诺帮助招募劳动力。政府把任务层层分解,最后交给中介来完成。中介搬着小板凳在闹市区,招徕工人。

平时而论,富士康的待遇在中国的工厂中算是不错的。员工基本月工资2000元,要想多赚钱,那就多加班。非节假日晚上加班费是平常工资的1.5倍,节假日加班是平常工资的2倍。到了旺季,一个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4000元。工厂配备有心理辅导员,还开通了78585爱心热线,平均每6500个工人背后就有一个话务员。厂区里有体育馆、游泳池、图书馆,当然还有网吧,每个员工每月10小时免费上网时间,超出部分要收费,但也比外面的网吧便宜。

但几乎没有人在这里上班超过3个月。

农民工的季节流动性是原因之一。中国有2.5亿农民工大军,他们随着季节在不同行业和地区迁徙。冬天是建筑业的淡季,却是电子业的旺季,因为苹果等数码产品在圣诞节前后销量会大增,拥挤的厂房也成了避寒的地方。因此,很多男工会到富士康来工作几个月。

工作的乏味枯燥是工人坚持不下去的第二个原因。李申写到:

“在流水线上,没有复杂的工作,不需要动脑子。单看每一项具体工作,也不很费力。但是,当每项工作重复4500次之后,就会变得很辛苦,身体上一直重复用力的部位,会很疼痛。”

“当你看着流水线不断流动,似乎永无休止,做完一件,就有三两件在等着你。而时间过得很慢,似乎下班永远不会来临,就会立即产生疲劳、厌倦。有人在生产线上大哭,说他月底、周末、明天、今晚就要离职。男工人和女工人通过讲一些黄色笑话来打发流水线的枯燥和无聊,虽然也不是很好笑,但是谈论性确实是舒缓压力的方法。偶尔也有人在车间里吵架和打架,声音都很大,但是别的工人完全没有时间去看,所以很快就会平息。”

作者在文中不慌不忙穿插了泰勒制和福特制的历史叙述,福特曾经通过采取流水线作业,使得工人的日工资增加到5美元,劳动4个月就可以买一部自己装配的T型车,从而跨入中产阶级的阶层。而富士康的工人们的绝望之处在于,他们永远不可能像100年前的工人那样步入中产阶级。

谁能在中国过上好日子?如果像郭台铭这样采取大规模生产和精益求精地追求质量,都不能让工人致富,那么中国的财富都跑到哪里去了?文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看最近网上爆出的房叔、房姐、房祖宗,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难寻找。

李申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结论:

“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它不限制人身自由,不强制加班,可以请假,可以旷工,大部分工人都是自愿来的,即使不是自愿来的,进了富士康之后,可以立即离开。”

“小学或者初中文化程度的人,连26个字母也不会写。经过一两天的培训就能上岗,每个月可以赚到3000-4000元人民币,他们的劳动可以换回美元,这就是富士康的价值。”

然而富士康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涨薪也没有人领情。一百年以前,美国黑人们唱着蓝调涌向底特律。

我们要去底特律,
去找一个叫福特的人。
找一份好工作,
不再挨饿。

如今不会有人唱一首歌给郭台铭,他始终处于批评漩涡的中心。

富士康的下一个希望寄托在机器人身上。他们启动了“金匠中原计划”,大量的工业机器人将在山西晋城制造。等到机器人成熟之后,郭台铭将不再需要那么多产业工人,他将率领130万机器人在工作。

李申写到:

“那时的富士康不需要招募,不需要体检,不需要培训,不需要考核,不需要拉学生来实习,不用背负道德批判,不用盖宿舍和食堂、游泳池和网吧,医院和超市,不用制定规章制度,不用把规章制度改名叫温馨提示,不用标语,不用打卡机,不用支付工作和加班工资,不用统计请假和旷工,不需要替补,不需要休息,不用分早晚班,不用防止跳楼、禁止吸烟,不用担心有人打架,不用警告、记小过、记大过和开出,不用安保系统,不用关爱中心和78585热线,不用带(戴)着红袖章和红帽子的人维持秩序,不需要线长、组长、课长在车间里转来转去,去需要奖励和惩罚。”

“这样郭台铭会不会更开心和轻松一点。但是如果这些都没有了,还要富士康干什么。富士康的价值不久在于它做了这些事情么?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就可以搬到美国去了。”

从农村涌向城市的中国产业工人,一直是媒体所关注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张彤禾曾经写过一本书Factory Girl,我曾做过读书笔记。但作者没有进入生产第一线,所有的材料来自访谈。与之相比,李申乔装成工人,进入流水线,一干就是半个月,获取了第一手资料,记录下亲身感受,十分难得。这也凸显出文字记录的重要,《在富士康》没有一张照片,但是比影像更有力量。

向一财和李申致敬!

Loading

乡村宫廷剧

Sunday, March 11th, 2012

在农村,电视里的宫廷大戏也会在现实中上演。

村支书,看上去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但对于一千多人的村子来说,他拥有审批宅基地、代表村民对外签约、以及获得人们的普遍尊重等种种权力与好处,所以,一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岗位。虽说村一级支部书记都乡镇党委任命的,实际操作上,乡镇对权力分配的更多地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政策,直到出现丑闻或纷争,才插手干预。

说起支书,村里人最敬佩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任职的老书记,以雷厉风行和一身正气而闻名。村里谁家盖房宅基地偷偷越一下界,他会连夜命人把垒起的墙给拆掉。在他的治下,村里没有一条胡同的路是坑坑洼洼的。父亲也是他改变的。

1966年,文革开始,毛泽东取消了高考,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纪要》,废除高考,高校招生要按照“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父亲高中毕业,尽管学习成绩一直第一,但因为出身中农,没有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的资格,只好在家务农。当时村里小学有一个当民办教师的机会,不用干农活也可以记工分,并且还跟文化搭边,是一个十分抢手的岗位。跟我父亲竞争的有大队主任的儿子、大队会计的弟弟。

那年初春,发生了一件事。村里准备浇地,水泵的泵头掉进了池塘里,当时春寒料峭,水里还结着冰碴子,一群精壮劳力都围着池塘,七嘴八舌,一筹莫展。此时,就见我父亲,扑通一下跳进冰水,把泵头给捞了上来。

大队里开会决定民办教师人选的那一天,老书记开口了。”咱们先不说文化水平怎么样,教书育人,思想品质得过硬吧。你们都看到了,泵头掉到水里,全村老少爷们都站在那里不动窝,只有他一个人跳了下去。这样的人不当老师,谁当?“其他几个人觉得说得在理,也就附议通过。自此,我父亲成为了民办教师,直到1984年获得了考取公办教师的机会,从此命运为之改变。

老书记之后,村里又换了好几茬支书,没有一个比他更强势。这不光是能力问题,而是农村的社会环境变了。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作用越来越大,仅靠上级授权就可以铁腕管理农村的时代终结了。

去春节回家,才知道村里又换届了,新上任的书记的是我小时候的邻居铁军。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他,在早晨初升的霞光里,只见他穿着呢子大衣,双手叉腰,挥斥方遒,意气风发。

今年,听到一个震惊的消息,铁军下台了。

原来,村里还有一个副支部书记,一直觊觎铁军的位子。村中有一个中年妇女,容貌年龄不详,夜里约铁军到家中过夜。铁军就去了,在被窝里被中年妇女的丈夫和几个帮闲擒获,打了个半死。又报了警,抓到了派出所。也不知道铁军怎么说的,结果就是,他赔偿了中年妇女5万元,才被放出来。支书的位子也坐不成了,副书记顺利扶正,而那个中年妇女成了村里的妇女主任。

有知情者透露,副书记跟中年妇女早已有染,铁军是被他俩联手做局给害了。不过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铁军自己也有问题。村民说,他老实幼稚,望之不似人君。村里发生孙子打死爷爷的事件,他作为一村之主,不为事主守秘,在大街上讲疯了。

不过这事还不算完。铁军的老婆,不但原谅了丈夫的出轨,而且跑到村委办公室把中年妇女打了一顿。预计这场斗争还不会轻易结束,因为铁军有兄弟五个,在村子里跟谁斗都不会吃亏。

乡村发生的夺权斗争,有时不亚于故宫以西、后海以南的地方。我听说有一个村的支书,因为健康原因准备退位,为了防止侄子夺取自己的位子,他想出一个办法,让侄子的只有20岁的儿子接班,这样,自己就可以垂帘听政。不过,这个动议被镇上给否定了,把一个村交给一个20岁的小伙子,这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放心的。最终,还是他的侄子当上了支书。

有一年跟村里的长辈喝酒,他们认为,如果村里自由选举,上台的也肯定是兄弟众多的泥腿子。村一级的权力斗争,最终拼的是谁的荷包更鼓、拳头更硬。

Loading

卖枣记v1.0

Wednesday, November 9th, 2011

卖枣记v1.0

白板报网店(whiteboard.taobao.com)从2011年10月4日开张,到2011年11月4日销售季结束,一共卖出冬枣9695斤。开店30天,没做广告没刷钻,也没参加任何促销活动,完全靠社会化网络和口碑的力量,从1心做到3钻,保持了12%的转化率(注1),创造了后淘宝时代不大不小的奇迹。我开店的动力来自于网络,开店的故事也应该归于网络。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是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做为源代码一样开放。不过需要事先声明,这只是个人经历的客观叙述,不构成任何经营和投资建议。网上开店有风险,为人作嫁需谨慎。

一、缘起:我为什么要去卖枣?

说起卖枣的理由很简单,为了帮助我的舅舅,舅舅姓杨,关于他,我曾写过一篇博客。老杨是一个未完成的天才,怀揣着很多梦想,但由于命运的捉弄,只实现了寥寥无几。他做过船厂工人,做过木匠,还稀里糊涂经过商,最终发现还是做农民的命,就安安稳稳种地,2001年开始涉足冬枣种植之后,一种就是十年。

生为农民,即意味着终身劳作,即使到了老年,也没有退休一说。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儿女的婚姻大事,处处都离不开钱。钱从哪里来?只能寄希望于土地。

老杨每年都写一本《冬枣管理笔记》,在一本笔记本上,记录着2006年的收支情况。这一年冬枣收成不错,卖枣收入57172元,但儿子结婚花钱也不少,加上种冬枣的投入,全年共支出86537元,年终一算,还亏空29365元。这还是遇到丰年,如果遇到歉收的年份,情况会更糟,2005年,冬枣园的收入只有22604元。

在老杨看来,种枣就是自己的命,是无法选择的。他写过一首诗:”种冬枣如挖宝,收入多少算多少,庄稼不收年年种,寅年丢了卯年找。”

问题是接下来的几年里,损失并没有那么容易找补回来。沾化冬枣,1997年曾经卖到120元一斤,后来价格扶摇直下(语文老师,我知道这是病成语,我是故意这么说的。)到了2003年以后,平均只卖3-4元。老杨一共承包了15亩土地,共植树1500株,但是冬枣这玩意过于娇贵,风暴骄阳,都会成为冬枣杀手。2009年,总产量有27512斤,到了2010年由于遭受雹灾,产量只有18171斤。

对于老杨这样的枣农来说,天灾没什么好抱怨的,丰产不丰收才是最可怕的。

冬枣销售季节,最艰苦的劳动不是摘枣,而是卖枣。在整整一个十月份,老杨每天必须凌晨三点起床,把600多斤枣装到宗申牌农用三轮车上,开上黑黢黢的乡间简易公路。颠簸十多里路,来到沾化冬枣大市场,等待外地的客商的挑选。这是一个残酷的过度竞争的市场,最大最好的冬枣不过卖每斤3元,差一点的只能卖2元一下,等到下午,家里没有冷藏库的农民,不想把枣拉回家,开始变得绝望,疯狂的抛售开始了,无论什么质量的枣,1块也是它,8毛也是它。老杨的枣最低卖过2毛一斤。那是在2009年11月11日,老杨卖枣1020斤,共收款204元。

今年9月份老杨的冬枣比别人早成熟,然而县里为了防止枣农摘青卖青,延迟了冬枣大市场的开放。冬枣是刚刚从树上摘下来最好吃,也最好卖,但现在老杨不得不把新鲜的枣放进保鲜冷库。虽然枣子不至于变质,但冷藏后口感变差,不适于长途运输,价格也会降低。老杨生气地对老伴说说,早知道这样,就不该种这该死的冬枣,还不如出去给人打工拾棉花,一季还能收入六七千呢。

二、准备:如何把电商简化到农民可以操作

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起舅舅的困境,心里有一种柔软的东西被风卷起。我非富非贵,无权无势,无法给他联系单位包销。但我在新媒体厮混多年,十年一觉博客梦,赢得网络薄幸名,为何不试试淘宝开店呢?

我差不多从淘宝诞生第一天就认识淘宝的人,2004年所在的机构还与淘宝创办过合资公司,但我从没有想过到淘宝开店。究其原因,还是担心被人说是”不务正业”。我诞生于齐鲁大地,从小受到的是轻商教育。提起经商,有一堆贬义词等着你,什么”个体户、小商贩、二道贩子、无商不奸、买的不如卖的精……”

而这次,为了舅舅老杨,我决心放下一点可怜的架子,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以前看似很低微的事。

说干就干,现在有推特、微博等社会化网络,做市场调查也方便。我就在推特上问,如果我在网上卖自家产的优质冬枣,你们会不会买?一次性会买多少斤?

中国的线下社会,是一个人们喜欢互踩的社会。你有了梦想,千万不要轻易跟别人说起,否则就等着被否定、被劝阻、甚至被嘲笑吧,即便在自己的家庭中也不例外。于是人们耻于谈论梦想,只谈琐事八卦。

但是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来的社会化网络则不同,在这里也有纷争、吵架和绝交,但更多的是互助、友爱和互相勉励。我所混迹的推特就是这样。虽然这个网站在国内不能正常访问,但还是有一批人越过长城,来到这个网络公共空间,大家以推友互称,活跃的中文推友据估计大约有10万人左右。

我的问题得到了推友们真诚而积极的回应,他们表示会买。不过一次买的量不会很大,也就4、5斤吧。

既然有人愿意买,那么就值得尝试。接下来,这次农业电商试验的关键人物要出场了,他是老杨的儿子,我的表弟–岩青。他大学毕业,熟悉网络,头脑灵活,不怵交际。10月初,我让他在沾化县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联系5斤重的包装箱。二是联系快递公司,并找他们的经理谈判运费,因为这是电子商务,特别是农业电子商务的最大瓶颈。

作为山东省的沿海地区,沾化县已经有多家快递公司入驻,口碑和服务最好的是顺丰,但是价格也最高。每公斤起价就22元,我们卖的是冬枣不是燕窝,肯定不能考虑。剩下的就是圆通、申通、韵达等低端快递了,岩青询了一圈价,最后,我们选择了圆通。

运费谈妥,接下来就要制定产品包装与定价策略。考虑到岩青要上班,不可能每天都去发货,我要把程序简化到老杨本人也能发货才行。

现在的基本情况是这样,我是淘宝店的掌柜,我在杭州,老杨是淘宝店的供货商,他在1000公里外的沾化。

有一个老掉牙的笑话,把大象放进冰箱要几步?答案:3个。1、拉开冰箱门,2、放进大象,3、关上冰箱门。

这个故事说明,世界上没有真正复杂的事情,无非是多分几个步骤而已。同样地,把冬枣发给淘宝买家需要几个步骤?答案是5个,分别是:

1、从淘宝网接收买家的收件人信息(地址,姓名,手机号)。
2、把收件人信息填到快递单上。
3、把快递单贴到对应的货物上。
4、把快递单号记下来。
5、把快递单号输入淘宝网,这样才显示已发货。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对于新兴网店来说,都会是一场不小的灾难。

由于老杨不懂电脑,接力也没有电脑,岩青懂电脑但不在家,实施步骤1就遇到了难题。起初我想,将每天的收件人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老杨,可是老杨不会收发短信。后来,我想让他买一台传真机,专门接受信息。后来才想到了一个较为简洁的办法。

老杨不懂电脑,但是快递公司有电脑,我何不每天把收件人信息做成excel表格发给快递,由他们代为填写快递单呢?同时,为了防止货物搞错,我最好只推出一种规格,既然推友愿意5斤起购,那我们就卖5斤装。这样快递单无论贴到哪件货物上,都不会搞错了。

这样我每天只需要告诉老杨今天要发几箱货就可以了,老杨会把相应的箱数送到快递公司。(听上去好像老杨是快递员,而快递公司是客户。但是没有办法,谁叫我们是农村呢。)

跟快递一商量,他们见有业务找上门来,而且还不用自己去取件,就很痛快地答应了。我们约定用QQ进行联系,我把多年不用的小企鹅又装了起来。

我觉得那些成功人士介绍自己创业时多么运筹帷幄,纯粹是瞎掰。很多成功都发端于偶然与试错,承认瞎猫碰上死耗子,不仅不丢人(猫),也体现了对耗子的尊重。

我在制定冬枣价格的时候,根本没有去搜淘宝里的同类产品,市场足够大,你唱你的歌,我卖我的米,本来大家针对的目标人群就不同,价格策略也会不一样。我用成本倒推法,核算出5斤冬枣的净价,再加上运费,就算出零售价。

净价肯定要比在沾化当地卖得贵,这等于把以前被层层批发商瓜分的利润给重新分配,农民多获利,买家也多一点实惠。经过跟老杨商议,我们确定了一个合理的价格。

运费设定很有学问。我也经常逛淘宝,每每被复杂的运费计算和购买说明折腾得脑袋像吴征那样大(这句话没有歧视成分,我脑袋也很大,但没有吴征老师大),考虑到我的目标客户都喜欢简洁明了的购物方式,并且不会在乎”我在北京为什么掏跟上海一样的运费”,我们决定全国统一包邮价。

最终确定了两种包装:5斤装和10斤装。以及两种全国统一包邮价:55元和110元。

10月4日,我在淘宝申请了网店,并且把第一个宝贝放上了网,

三、开张:推特和微博带来的井喷效应

在我网上卖枣的整个过程中,推特和微博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个应该感谢的人是virushuo,如果没有他在每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上的助力,我网上开店是不可想象的。第二个应当感谢,但同时也不必客气的人是和菜头,他的恨铁不成钢,鞭策我一步步适应淘宝掌柜的角色,从而避免了折戟沉沙。还有很多人我会边写边感谢。

10月1日当天,正在度假的 @virushuo发推:”天津我家门口菜市场冬枣好的要卖15/2斤,而且是黄骅不是沾化的,急盼 @wangpei 的淘宝店开业啊。”

融入社会化网络的好处之一就是,不但加入了一个社交平台,还加入了一个工作网络,你定下目标,公之于众,就会有网友自发监督你,鼓励你实施。

10月4日夜晚,在苹果召开新品发布会之际,我在推特上发了一条消息:

“今夜不仅属于苹果,它还属于冬枣!山东沾化自产冬枣淘宝店试营业,只针对推特用户,目前只能一次性购买5斤(2.5kg),包邮价55元,平均11元每斤。大家看着办吧。”

看上去好像豪情万丈,实际上心里根本没底。初涉淘宝,每个细节都令人抓狂。冬枣属于哪个类别?大类我选对了”食品保健”,细类我由于半天,选到了“零食/坚果/茶叶/特产”,实际上,应该选”粮油/蔬菜/水产/素食”,这造成后续一系列麻烦。现在我看到干果这俩字,就用超市里的英文称呼之”Fuck
Fruit”.

在淘宝开店,不得不学习基本大法–《淘宝规则》。作为一个跟真金白银打交道的公司,淘宝撕下了普通互联网公司温情脉脉的面纱,各种禁止让人眼花缭乱,各项处罚条款让人步步惊心。成文法还好办,淘宝还有许多不成文法,大部分买家都找不到这些规定的出处,但谁也不敢违反。比如:商品的种类不能少于10种,否则就被关店。为凑种类,我制定了10中包装规则,虽然心知肚明,有人来拍就给他们5斤和10斤的组合。

开张第一天,推友们很给面子,一共有29个付款订单。我老婆吭哧吭哧,把淘宝买家信息一条条复制粘贴到Excel表格里,由我发给沾化圆通的联系人。我还热情洋溢地发了一封email,很商务,很Formal:

主题:关于淘宝冬枣店快递业务

圆通快递沾化公司的朋友:

你好,我在淘宝开了一家冬枣专卖店,今天首次开张,由于家里人不懂电脑,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1、我每天会把订单做成一个Excel表格发给你们,请按照上面的地址/电话/重量帮填快递单。

2、我家里人会把两种规格的冬枣(5斤/10斤),送到你们公司,请帮助装箱打包,并且发货。

目前来看,销售形势很好。希望得到你们的大力协助。

结算方式我表弟会跟你们商量,他下午3点多会过来发第一批货。

今天的发货清单,3点给你发到这个邮箱。

祝生意兴隆!

信发出去,如石沉大海。我又发了一遍,还没动静。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北京见过邻居家的小孩,我向他热情打招呼:”你好吗?”他冷冷看着我,半天蹦出一句:”你不好吗?”

到了10月5日发货之前,联系人我电话,让我上QQ把表格传给她。我才知道她虽然会用QQ,但是从来不收发电子邮件,甚至连离线文件都不收发。我面临两个选择,教会她离线收发文件,或者每天跟她在线互传。我选择了妥协。

第一天就卖出29箱,我跟我老婆都高兴极了。没想到首战告捷,一天1000多,30天就是3万,相当于舅舅2010年的总收入,真是梦幻开局啊。哪怕将来有一天,我成为中国枣业大王,与苍井空一起同台主持开业典礼,我都找不回这开店第一天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晚上我跟老婆出去散步,大概到了10点半,我用iPhone打开淘宝,大呼一声:出大事了。原来订单已经到了60多个,并且还在以每分钟1个的速度在增长。

上了新浪微博我才知道,原来是和菜头在当天10点左右,发布了一条消息。全文如下:

“王佩老师的淘宝店,提供山东老家大枣,欢迎光临,http://whiteboard.taobao.com”

他发布这条消息事先、事后都没告诉我。什么叫心照不宣,什么叫莫逆于心?我想起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我好像扯远了,和菜头还在督促我早点完成这篇文章呢。总之,他的这条消息在老榕、宁财神、王小山、张发财等微博大牛的转发和背书下,引爆了点击量狂潮,点击又转化称销售量。事后统计,10月5日总点击量9843,销售160箱。

我和老婆的心飞上了云端,这种一脚踏进成功的感觉,让我们彻夜睡不着。照这样的销售速度,谁(tm)还以写稿为生啊,早做掌柜了。我仿佛看到大宅门吱嘎敞开,大红灯笼冉冉地挂了起来……

在故乡沾化,老杨一家和前来帮忙的亲戚都在忙碌。第一天29箱,让老杨稍微惊喜了一下,但没有引起他足够重视,第二天160箱,让他猝不及防。一家人摘的摘,捡的捡,好不忙碌,装箱的装箱。

燕青把泡沫箱搬上车,开着奔向5公里外的县城。

圆通快递也在忙碌着,这是他们成立以来单日最大的一笔生意,占了日常业务量的将近一半。老板一点也不傻,当然知道送上门的财神不能让他范跑跑了,也发动有限的员工,一起帮助打包、装箱。

夜里忙碌的人是我,我眼巴巴等着圆通联系人上线,把填好了快递单号的表格回传给我,好一个个输入到淘宝后台,把发货状态改成已发货。

在我旁边的桌子上,我老婆已经开始复制粘贴6日的买家清单。

四、如何面对诚信危机

由于快递从货源地沾化到北京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从10月6日开始,收到冬枣买家开始有了反馈。甜、脆、价格公道是大家的一致反映。对此我有充分的自信,老杨种了10年的冬枣,对自家的每棵树都了如指掌。他知书达理,爱惜荣誉,绝不会因质量问题让自家外甥丢脸。

然而一件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推友收到标着5斤装的冬枣后,上秤一称,发现实际重量不到五斤,其中有一人反映,净重只有4.4斤。推友Arthur369说,我收到后,拿手一约,就知道份量不够。

对于每一个淘宝掌柜来说,最怕的指控是“商品与描述不符”,这虽不等同于涉嫌欺诈,但也属于很严重的质量问题。

当”商品与描述不符“的时候,有两种原因,要么改进商品本身出了问题,要么描述出了问题。实事上,老杨家里使用的包装是市场上标准的5斤装包装盒,如果装小果可达5斤,但是装优质大果的时候,枣与枣之间的空隙就过大了,从而使得重量不足。其实这个问题如果早一点发现,我只需要在商品描述的时候,不说是5斤,而写4.4斤以上就可以了,但是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是按着5斤卖的,但一些客户收到的不足五斤。缺斤短两,这在任何社会都是不能原谅的行为。

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迅速行动,挽回影响。跟各方面沟通之后,我立即在推特、淘宝店铺首页上公布了两条措施:

1、对于已经按照55元/箱付款并且确认收货的买家,无论实际重量如何(实际上很多客户收到后发现重量是足的、有的甚至是超量),都给予每箱5元的补偿,直接打入买家的支付宝帐号。

2、今后所有销售的冬枣按照实际重量(约为2200克-2500克)标注,并把定价降为50元。

如果网店是一家企业,这个描述错误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的。每箱少赚5元,平均下来每斤少赚1.1元,我们整个销售季的总销量是9695斤,实际利润减少了10664.5元。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么大的销量,其中有一部分也是降价后的实惠吸引来的。这取决与冬枣这种商品价格的弹性。反正我也算不清楚,商业就是一笔糊涂账,像我这样财商不大的人,最后只能抓大放小。

危机总算挽回了,大家原谅了这个失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演示了社会化网络是如何聚集智慧的。有一位推友hwangxin,觉得我遇到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就出了一道 趣味数学题:

王佩的冬枣店出售新鲜冬枣。店家在备货时发现5斤容量的包装盒装满直径4公分的大枣,净重不足5斤。店家推测由于果实太大造成空隙很多,于是用3公分的小果填充。问大果小果比例多少能装满5斤。假设两种冬枣都是正球形,密度为1.5g/cm^3,包装盒尺寸10×12.5×20公分。

看应者寥寥,他就自问自答:

之前的那道趣味数学题没什么市场,关注者寥寥无几。实际上涉及到两类异质球体的随机最紧密堆积。堆积密度也就是球体占容积的体积比例,与两类球体半径和以及两类球体总体积比都相关。准确的统数学模型极其复杂,通常使用计算机模拟不同参数获得堆积密度。

计算机模拟发现当小球与大球半径比大于0.7时,异质球随机堆积问题退化成同质球堆积问题,即两类球半径的变化均不影响随机最密堆积密度,且密度总在0.64附近。已知小果与大果半径之比0.75,因此不管怎样混合,果子所占体积不会超过容器的0.64倍。根据冬枣密度可得最大容量为2.4公斤。

最后,他给出了一条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建议。

当小果和大果的半径比小于0.7时,混合带来的堆积密度增加开始逐渐显现。小果与大果的半径比越小堆积越紧密,小果的重量占总重量的0.275倍时堆积最紧密。

虽然我们最终采取了降价和改描述的策略,hwangxin的指导绝对让我们刮目相看。这是高等数学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老杨已经把这个公式记了下来,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会反复试验并仔细琢磨其中的奥妙。

五、克服农业电商的三大瓶颈:物流、人才、观念

作为一个对快递很挑剔的人,我多么希望我们的网店使用顺丰快递。然而询价之后,我傻眼了,一箱5斤装冬枣,到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运费分别是:38元,42元,50元。

只好退而求其次,寻找价格较为便宜,民愤又不太大的快递,终于找到了圆通。为了收发发货信息和快递号,我每天都在抓狂中。有一天夜里,在连续接收了四个一模一样的老版本的文件之后,我真想找个人把我打一顿。于是有了下面的QQ对话。

王佩 00:12:06
你发给我的文件还是不对
王佩 00:12:15
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王佩 00:12:20
不就是个文件嘛
王佩 00:12:25
有这么困难嘛
王佩 00:12:43
请你最后核对好,再发给我一次
王佩 00:13:06
要不你截图发我算了
王佩 00:13:12
我快晕了
王佩 00:14:32
你怎么下线了?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快递的QQ还灰着图标。打电话过去,快递很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停电了。”在广大的北方地区,不少人特别信奉“理由和解释的力量”,认为只要我说出一个正当理由,就完成了对你的交代。问题是,我是一个客户,是一个每天自带货物,向你上缴人民币的客户。别说你们停电,就是火灾、地震,只要不是不可抗力,也不该这样不作为啊。在我们的执意要求下,快递公司派人外出去找电脑,抄写我们的快递单。

对于已经付款的淘宝买家来说,12小时之内不见卖家的发货信息,就会疑窦丛生,24小时再看不到已发货,就到了忍耐的极限了。我只好在把300年积攒的好话,对亲们都说了一遍。

而这一天,货物已经积攒了100多箱。既然这家快递运力全满,我们决定去找另外一家。这家快递的声望还不如前一个,但是没有办法,也许竞争能为我们带来好运。当我表弟走进这家快递,被里面拥挤人群差点给挤出来,尽管我们带来了60件的业务,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获得特别优先权。这家快递,开出的条件的唯一亮点是,可以明天上午给我们单独送一次货。听上去不错。再一问,原来是送到滨州。这跟下载文件巨慢,但电脑出现一个蓝色的进度条是一个道理。让你感觉有进度,但实际上还是如蜗牛爬行。

后来我们觉得还是圆通更靠谱一些,就决定用回圆通。结果另外一家还到圆通去吵架,认为是圆通抢了他们的客户。

抄写快递单已然成了物流的短板。当时我还执迷不悟,不肯用打印机来解决快递单的问题。

我觉得快递抄写发货单不靠谱,就应该雇人来完成这个工作。问了一圈,在我们家乡这个38万人口的县里,很难招到一个懂office又懂QQ又会写字的人。我打电话给家乡做局长的发小,他一听说短期兼职,就说不行。我的家乡人民习惯了稳定的工作,80年代的时候,我经常听说身边谁家的闺女交了3万元集资款(绝对有去无回),进了棉纺厂,每个月的工资是100元钱。网吧里的两眼放光的IT青年们,只会网游和qq聊天,对了,他们也不会传输离线文件和发送邮件。

后来,通过熟人介绍了熟人,每天的工钱是100元。但是物流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相反快递单号搞乱的情况频出,经常会发生四川的买家投诉,他的货怎么发到长沙去了。长沙的也来质问亲,为什么他的货去了江西。

这一切必须扭转,否则就是一场灾难。

紧急召开了远程家庭会议,制定了几条措施,并立即执行:

1、在推特和网店首页发消息,请求大家暂时不要下单,等我们把挤压的快递发走之后,再下单。

2、进一步强调质量才是农业电子商务的生命,宁可发布出货给客户退款,也绝不降低质量标准,或者到市场上去收枣。因为收来的冬枣无论从品质和安全性上,都无法像自家枣子那样有保证。而我卖枣的初衷就是为老杨消化库存,而不是做买卖获利。这一点大家取得了共识。

3、立即买一台针式打印机,并且培训老杨的女儿在商铺中进行操作。机器和程序能解决的问题,绝不要用人工来解决,那样既笨又容易出错。

4、岩青必须负责在现场监督,因为我们已经发生了多起甩货现象。

看看那时候的一份问题清单,让人啼笑皆非。

甩货 买三箱只收到一箱
甩货 买4箱只收到1箱
货物份量不足,买5箱只收到不到2箱
……

网上卖枣,其实等于以自己的信誉为农产品背书,我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当有新老朋友为网店的信誉背书的时候,我更觉得要不惜以整个销售额的代价来维护网店和自己的信誉。

六、微博影响力观察

文科生搞研究最痛苦的一点莫过于手里拥有大量数据却无从分析。从真理到谬误,从启迪到可笑,只有一步。所以,我以下只描述数据,不妄加解释。

淘宝作为增值服务出售数据分析服务,我购买了量子恒道、小艾分析和数据魔方,但是遗憾的是我买的时候已经是10月22日,数据分析的黄金期已过。

我注意到:10月23日-11月2日访问流量来源构成(截取这段是因为数据最完整,有代表性)。37%来自直接访问,这些可能来自推特,也可能来自网址直接输入。32%来自淘宝站内后台、浏览、搜索、收藏等。15%来自我的博客白板报,5%来自下厨房的广告推广,6%来自新浪微博。

但仅凭以上数据,无从判断哪个来源对于网店贡献最大。因为淘宝的机制决定了,第一次吸引新客户来是最重要的,其后新客户会自己收藏宝贝、收藏网店地址、或者循着以前购买的链接变成回头客。而按照淘宝的统计,回头客也算成是淘宝网站内的流量与贡献,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登陆淘宝,然后再次光临曾经买过商品的网店,这件事表面上看来是淘宝网站内的行为,但实际上,我这样做的动因可能来自于推特上的口碑、微博上的推荐、同事们的好评,或者是报纸上的一篇文章。

我注意到重要时间节点浏览量变化。10-5浏览量9843,这源于网店开张,推友捧场以及微博和菜头等友人推荐。 10-7浏览量660,发货出现困难,关注度降低。10-9浏览量4296,恢复正常。10-16之后的一周稳定在1000多,10-24浏览量从23日的666突然升至1358,一个原因可能是王丫米等人在新浪微博的力荐。

新浪微博对于本网店开张伊始的流量贡献非常巨大。这种贡献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粉丝量惊人的大名人(和菜头,老榕,王小山,宁财神),一种是粉丝量少的小名人(王丫米,龚民老师)。

和菜头老师在2011-10-05 ,在新浪微博和饭否发布了:“王佩老师的淘宝店,提供山东老家大枣,欢迎光临”的消息。围绕这条消息,老榕、宁财神、王小山、张发财都做了转发。 其中,中国电子商务的开拓者之一老榕做了两条评论:

1、哇,语文老师下海卖枣儿。我早就说过吗,做买卖比搞语文有前途。得支持。

2、王佩的生意,我担保没问题!

尤其是第二条评论,被网友解读为一种信用上的背书与担保。例如这条评论:@猪样人生:“果断买了 有你担保 还怕啥?”

和菜头等微博牛人的推荐与推特网友的支持共同作用,所带来的贡献是10月5日当日点击量9843,销售160箱。

新浪微博小名人的推荐,对本网店的作用也很显著,似乎更容易导致购买行为,带来较高转化率。但这只是假设,还有待进一步的数据研究证实。

龚民老师在10月9日单独发布了一条消息:网友@王佩 在买自家产的冬枣,推荐一下(网址略),这直接带来了购买行为。

王丫米在10月24日发布微博,内容是:

收到@王佩 老师舅舅家从枝头摘下来的冬枣,比超市里品相好,新鲜,还便宜~嘿嘿,想想这事挺神奇的,一个外甥在杭州一搅和,山东果园枝头的枣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到了北京。链接在这里(略)。

这条消息有34条评论,有些评论明确表示已经买了或者将会去买。

资深体育记者克韩老师,不但推荐了小店,而且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开店的意义:“话说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自己开个店尝试下,能更了解这条产业链的内情,以后说话也更有对现实的体察。咱们目前最大的问题也往往在这里:实际做事儿的,和发表评论的,完全是没有交集的两拨人。”

张路是我的好朋友,他不但在微博上通过晒照片力挺我家的枣,并且带了一部分在T界的聚会上跟与会者分食。

我同时注意到,一些小众圈子里的名人,对网店推广所产生的影响力,在他们自己的圈子里,他们的号召力一点都不比微博大名人差。

新浪微博@露可小溪10月14日发布消息:

几天前在TB网购了王佩家的冬枣,今天收到货一尝,果真非常甜,跟我在超市里买到的本地冬枣大小看起来没两样,但是颜色更红,味道的差别就太大了,就好比星巴克里香草拿铁和原味拿铁之间甜味的差别。真心好吃。

在这条消息后面,@若琨_祖熙说一共买了8盒(即35斤多)。

除了新浪微博之外,饭否、网易微博和腾讯微博对网店销售亦有贡献。

腾讯微博@夏思: 给亲妈和丈母娘一人买了一箱 wangpei(@wangpei) 老师的冬枣,亲妈已经收到了,说“很甜,比我们这儿卖的好”。店址(略)。

这些影响到底有多大,有待进一步地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文章最后,我会很高兴地宣布一件事。

七、推特影响力观察及初步推断

推特,twitter,作为最早的微博客,在国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已经无法登陆。但是还是有一群锡安的居民,通过VPN、API、改HOSTS等各种方式,顽强地在那里生存者。我就是其中之一。

下面我将客观记录推特带来的评价和影响,同样地,尽量克制住自己喜欢对数据瞎分析并且匆忙下结论的坏毛病。

以推友virushuo为例。他作为推特重要信息节点,对网店的贡献可以看作推友贡献的指数。在几个主要时间节点上,他的发力为网店浏览量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他的关键评价共有三次:

10月1日–天津我家门口菜市场冬枣好的要卖15/2斤,而且是黄骅不是沽化的,急盼 @wangpei 的淘宝店开业啊。

10月9日–吃到 @wangpei 家的枣了,确实不错,个头很大,这么大的冬枣在天津我家门口号称全市价格最低的菜市场也不止这个价钱,更别说魔都了。

10月16日–今天在菜市场试着买了一斤冬枣(从来没在南方买过这东西),倒是便宜,5块钱。果然如 @wangpei 所说好坏搀着来的,当然其中最好的也比不了王佩的。强忍着把所有的都吃了统计,好的只占1/4。这样算下来比王佩11块钱的贵多了。果然产品质量是第一生产力。

霍炬 @virushuo 的推文发布对于网店浏览量的影响:10-1天津讲话后10-5流量9843,10-9测评后,当日流量4296, 10日流量3279,10-16二次测评后,流量1282并稳定在1000以上一周。

他的评价对销售的影响更为有趣。10-1天津讲话→10-5销160箱。10-9测评→前一日92箱,当日销量167箱,次日102箱。10-16测评→前一日43箱当日67箱,并连续4天稳定在70以上。

另外一个推特上的重要信息节点是@mranti,他每天关注1000多个推友,并依靠多年练就的信息筛选功夫,沙里淘金,把最有价值的消息进行转推,即RT。

在白板报网店一个月每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mranti都进行了RT,以至于我怀疑他的真实意图是真心想促我变成一个卖枣的,再也不写文章祸害青年、灾梨祸枣。

以下是推友们对白板报网店的一些有趣评价。

@siegx: 刚看到家里留言,收到@wangpei老师的冬枣了,非常新鲜,很甜,父母都很爱吃,打算继续下单。希望老师能坚持下去造福广大推油啊。

@butrrr: 收到 @wangpei老师家的枣子了,清脆鲜甜,特别好吃。突然想起水浒里贩枣子的客人都是从山东来,什么《生辰纲》好像就是和枣子有关系。吃的超级开心。

@iammutex: @wangpei 的枣到了,洗了一袋给大家吃,很甜,吃完就有同事要淘宝地址了

@dakan: 在淘宝正“闹革命”的时候,王佩 @wangpei 的冬枣店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颇有些室外“枣”园的意思,呵呵。 刚去看了下,短短两星期就已经两钻,营业额突破十万不是难事。

@hillytiger: 收到@wangpei家的冬枣了,脆又甜。不过貌似我更加喜欢酸的。包装很规范,没见到限量版的“精装饲料”包装。讨厌的是快递来的太早还是被叫醒了。

@vivahu: 刚查了物流, @wangpei 的枣儿半小时前刚到浦东装车,今天白天应该能吃到了。多少给加班到现在的苦逼挨踢男一点心理安慰哎。

由于我每天上旺旺的时间并不多,推特成了我进行客服的重要场所。

以下是关于微博和推特带来影响的思考,只是推断,而非结论。

1、微博和推特都会为淘宝店带来浏览量和销量,并且把这些流量转化为淘宝内部流量。

2、推特、微博上信息节点所发布的信息,都直接影响到销售。

3、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推特和微博作为一个农产品C2C销售平台,可以吸纳一家农户一季的自产农产品,并且以高利润率带来丰厚回报。可以养活小康之家,但做不了大买卖。要做大买卖,微博都没用,你得依赖淘宝,做广告,参加聚划算,买直通车,遵循淘宝的游戏规则。

4、在推特和微博上通过口碑传播来卖农产品是可行的,但似乎只适合做小买卖,玩不了大生意,更发不了大财。不过,这种高信任度的小众交易,足以改变个体农户的命运,所以更有推广意义。

八、为“亲”而改变

一直以来,我对淘宝上口口声声叫“亲”非常不习惯,觉得不但矫情,而且肉麻。但是真正做了淘宝店主之后,发现别人叫你亲不答应,或者不叫别人亲,几乎做不了生意。

淘宝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我常常猜想,对中国社会改变最大的,可能不是那些做内容、做社区、作微博的网站,而是淘宝和支付宝。

由于淘宝给了买家较大的支配权,相形之下,卖家比较弱势。这在中国线下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当买家拥有了给中差评的权力之后,任何卖家都不得不低头臣服,淘宝商城除外,因为在淘宝商城无法给商家差评。

10月10日对于我开店生涯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天,因为那一天我收到了人生第一个“中评”。买家反映所收到的枣不甜。这个评价对开店事业蒸蒸日上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出于对产品的过度自信和码字人的傲娇,我回了一封很长的留言,并且贴到了网店首页上。

我义愤填膺地写道:

“同一批次的枣,如果99%的人都说是甜的,你说是不甜,那么只有两种可能。99%的人都错了,给你发的货错了。后者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冬枣都产自沾化自家冬枣园,为了服务淘宝的亲们,不至于第一次开店就砸牌子,家里人披星戴月、天不亮就到地里去摘,上午回来,进行机器和人工分拣,依靠丰富的经验,把红甜大的枣挑出来,为淘宝卖家准备。100斤枣中,能够挑中的只有不到20斤。这些枣,经过包装,下午运到快递那里,傍晚发往济南调度中心,再发往全国各地。”

“农民种点枣十分不易,拿到网上来卖是迫于当地恶性价格战的压力,本来就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亲们。而这种不顾其他用户都一片好评,不由分说就给中评的做法,令人难以接受。”

“但是,既然来到淘宝,我们接受淘宝的游戏规则,哪怕是不公平不完美的规则。我们只有更好地做好质控,改进服务,让更多的通情达理的买家满意,这已足矣!”

要不说生活中身边有个好朋友、尤其是会做生意的好朋友实在是太重要了,我的檄文刚刚推出,我在杭州的好朋友星空,就在QQ上建议我删掉这篇东西,他的理由是–

你这么做也是赚钱的,不是纯粹服务亲们。

你就算心理气得发疯也不能表现出来。

你做淘宝是为了赚钱的,不是无偿的,如果是无偿的,你怎么回应都可以。

“家里人披星戴月、天不亮就到地里去摘,上午回来,进行机器和人工分拣,”这个也去掉。不要诉苦,你是赚钱的,这个没人逼你。

你可以选择不做,别人也可以选择中评。

但是为了让客户不吃亏,我们吃点亏也没什么—这话其实我也不赞成,所有在自由市场下成交的买卖都是自愿的。就算短期真的吃亏,长期来看也是要赚钱的。

星空,简直就是上帝派来保护我经商的天使,他进一步指出。

“现在你要做的是把好质量关,质量一定要控牢。否则你丢失的不仅仅是 钱,还有你的信誉。这个东西是你舅舅们可能不理解的。他们有可能想到的是有钱不能放跑了。你不在现场是没有办法把握的,你只能再三强调。但是你表弟可能更好沟通一点,让他也去一再强调下。”

“理念的贯彻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JOBS伟大的地方。”

另外他还建议我冬枣卖完就关店,平常注意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把开店当成一项研究来做。星空说的这些话,当时我都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当面给顶了回去,但后来发现我完全照做了。

九、写手开店:相信文字的魔力

我是一个写手,写字是我的特长,开店不是。但是我发现,我可以把文字的魔力转化成扭转败局的力量。首先要真诚,其次要选择好表达方式。

作为一个掌柜,尤其是出售新鲜农产品的掌柜,想不收到中差评都难。因为农产品不是规范的工业品,往往没有统一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同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客户心里的标准跟你的标准可能完全不一样。一句“没有我想的那么甜”,就足以给一个中评了。一句“还没有小区门口买的好吃呢”,就可以带来差评。

应对中评,我曾经义愤填膺诚惶诚恐,第一次收到差评,我差点买票坐着火车找买家去讲理。后来,我发现其实绝大部分中差评都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我不是经常在旺旺上,有时候客户有质量投诉,但找不到掌柜的,就很着急,甚至当成一种轻慢,于是给了差评。

另外一个,新鲜蔬果,实在难以保证挑选过程中、运输途中不出现任何意外,有质量投诉也是合情合理的,关键是处理投诉、化解危机的魄力和能力。

遇到中差评之后,一定不要着急上火,因为淘宝有一个评价撤销和修改机制,只要在30天之内,评论者都可以把中差评取消,所以要利用这段时间,改进服务,联系买家,作出补救,请求重新评价。

由于卖家掌握了买家的地址、电话等核心信息,其实也很主动,但是千万不要滥用手里掌握的他人个人资料,进行无礼的骚扰。

遇到中差评,我一般是这样处理。首先,在旺旺上给对方留言作出初步解释,然后,写一封很真诚的email,表示歉意,并给出补救措施。等待一两天之后,如果对方还没有反映,就发一封短信。但是无论何种情况下,最好不要打电话,因为电话是最具有侵略性的通讯工具。

给客户的补救措施,首选换货。但是由于新鲜果蔬,退货不但成本高,而且退到卖家所在地往往已经烂掉,且在产地根本不值钱,所以我都是选择补货。我是这样算账的,一箱冬枣50元,其中快递费是20元,因为枣是自家产的,可以视同零成本。如果我选择退款,我至少净损失20元。如果补货呢,我再花20元运费,至少还有10元的盈余,10元,10斤冬枣,相当于我1元1斤处理掉了,至少可以保本。

但是后来请教一位在淘宝年营业额上亿的大卖家,他告诉我,遇到差评一定要给对方退款,并且诚挚道歉。一般人收到退款之后,也就没有脾气了。除非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谁会任何补救措施都不接受,非得给你一个差评而后快呢?

以下是我写给差评客户的email,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我的焦虑与惶恐。

致一位给中评的买家–

看了你给我们的评价,心里觉得十分抱歉。本来今年的冬枣销售季,旗开得胜,可以圆满收场,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我们还在继续销售冷藏保鲜的库存冬枣。虽然同样经过认真的挑选,但是冷藏果与树上现摘的新鲜果之间,口感差距很大。另外由于冷藏加运输,使得以前可以通过目测判断出质量的冬枣,现在变得不易分辨(因为都发红了)。所以,你给我们的评价一点都不冤枉。

对于这次给你带来的糟糕的购物体验,请允许我郑重地说一声对不起!我们知道,这不但影响了你的心情,而且会对我们的网店产生不信任感。为了表达我们的真诚致歉,我们已经将购枣款50元,归还你的支付宝账户。

今年我们的冬枣淘宝店就要关门了,等到明年9月份再开张。为了能有一个完美的没有遗憾的收场,如果你能高抬贵手,给我们撤销这个中评,我们将无比感激!当然,我们无权要求你做什么,你是消费者,有权利作出自己的评价。

希望这封邮件不会打扰到你,祝你一切都好,事事顺利!

致一位给差评的买家–

你所反映的冬枣个头不大的问题,请听我们解释。

你好,冬枣的大小,跟品种,土壤,用不用激素都有关系。我们种植的沾化冬枣,品种是自己培育的,已经有10年的历史,大小跟喷了激素的比起来,确实小一些。但是甜度很高,这一点,请看买家们的公允评价。

我们对质量和售后服务的重视程度,堪比欧美商家,只要你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都会用最彻底稳妥的方式解决–退款或者补货,由你选择。

感谢你的惠顾,感谢你对我们质量的监督,希望你能给我们多一次机会,使我们得到应得的评价。

不过我们还是要对你的不满,说声抱歉。

作为补偿,我们已经重新发了一箱给你,请查收品尝后,再做评价。

如果你觉得这次质量好的话,请高抬贵手一次。

谢谢啦。

另外,我还格外重视给客户的评价,很多卖家喜欢马马虎虎,直接用一个“好买家,多谢光顾”之类的简略句一带而过,而我不是这样,我喜欢给买家留言,并留很长很长的言。

因为我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写字的,写作是我的职业,我的专长,我一定要在开店这件事上将其发挥到极致。如果你是一位画家、雕刻家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我笃信文字的魔力。我相信一句话:

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武器。


十、感想与感谢

开店一月,感慨良多。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属于大地与故乡。能够为自己故乡的亲人做一点事,我觉得非常骄傲。它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超过我自己赚钱。

不过我也承认,在30多天以来,这枣卖得我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质量下降,招来恶评。但是,活着即行动,行动即冒险。追求四平八稳,哪有奇迹发生?

淘宝开店成功,最大的贡献者是我的舅舅,他种出了好吃而无害的枣,他亲手挑选并且确保质量。这是开店的基础与保证。如果卖的歪瓜裂枣,你让姚晨亲自来卖,都没戏。

十月下旬,我回家实地考察了一圈,发现白板报网店不可能做大。除了自家亲戚自己的土产,别人家的东西,我很难放心。网上卖农产品,对于农民是一锤子买卖,对于我来说,这可是拿自己的人品做抵押。其实,卖枣之前,我做好了以我的财产做担保的准备。

白板报网店从2011年10月4日开张,到2011年11月4日销售季结束,一共卖出冬枣9695斤。30天从1心做到3钻,创造了后淘宝时代不大不小的奇迹。

如今借助互联网之力,老杨种植的冬枣通过白板报淘宝店得以远销全国除港澳台、西藏、新疆之外的省市,得偿多年的夙愿。

感谢所有的买家,感谢推友和微博网友,感谢每一个帮助我的人们。

我认识到,行动比思考更重要,不要幻想一个没有问题的世界,要毅然走进那个未知的世界,然后随手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

凭借我们的努力,现实是可以改变的。来吧,到田野去,到农村去,到人群中去。

天地之大,万事可为。

十一、版本及说明

1、你所看到的这篇《卖枣记》遵守“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 (CC BY-NC-ND 2.5),你可以自由转载、复制本文,但必须做到:

1)署名:注明作者为王佩,出处为白板报 www.baibanbao.net

2)非商业性使用。未经允许,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3)禁止演绎。不得修改、转换或者以本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

2、《卖枣记》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版本,现在你看到的是V1.0,它将不断升级,其中V3.0将加入跟合作研究者所研究的数据发掘成果,这是最值得期待的。到V4.0的时候,它会变成一本书。

3、作者联系方式:

1)Email: [email protected]

2)博客:www.baibanbao.net

注1:转化率指的是发生购买行为的顾客占来店顾客的百分比。12%的转化率意味着,每100个来网店的访客中,有12人下单购买。根据淘宝数据魔方统计,全淘宝食品行业转化率3%-4%,全淘宝所有行业转化率略高于1%,食品行业转化率最高的店是5皇冠,也只有7%的转化率,都没法达到白板报网店平均12%的转化率。

Loading

黑暗中的跑者

Sunday, June 5th, 2011

《南方都市报》专栏)

天上不见星光,路上燃着纸钱,江风裹着灰烬扑到脸上,挂在头发上,清明节的夜晚,月小刀奔跑在江滨大道上。这已是他夜跑第46天。

在我所有的朋友中,月小刀最为独特。他曾经为了租屋旁夜间的工地噪音,持续不断地投诉了20天,最终让工地停止了施工。他也曾因为敲我家的门没有动静,而“程门立雪”40分钟。隐忍和顽强在他身上并存,他外表有多柔和,内心就有多强大。

小刀的童年辽远而孤单,他在山区长大,父母每天上山干活,就把他放到山下的小溪边,一呆就一天,他至今仍然记得那一片鹅卵石的样子。初中的时候,他被同学打了,背摔到石头上,他没敢告诉家里,一个人忍着,直到半年后疼痛发作才去就医,而这时候小伤已经发展成脊椎关节炎。

初中毕业,上了一年职业高中后,他就退学,一面养伤,一面找工作。他来到一家生产圣诞饰品的外贸私企,那里一片后农业社会的繁忙景象,从五岁的儿童到六十岁的老人,都在一起做工。几年之后,他决定完成自己的大学梦,参加成人高考。

他考上了浙江一所大学的三级学院,所谓三级学院,其实是教育产业化和大学扩招的产物,说是野鸡学院也不为过。当月小刀看到偏安于郊区的校园、狭小的图书室和一群混文凭的同学,心一下子全凉了,他所梦想的大学不是这样。

他要读书,他要转学。但他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更没有钱。他唯一拥有的是跑不累的腿和说不烂的嘴。从三级学院转到二级学院,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首先,二级学院要同意接收,其次,总院要同意转学,最后,三级学院要同意放人。

经过了几个月的恳求,二级学院的教务主任被他打动,给他签了接收函。总院院长看到这份函之后,二话不说,带上月小刀,找到教导主任,把公函当面撕碎,怒斥:“以后不许开这种后门!”小刀被赶出办公室,在院子里徘徊了半个小时,他做出一个决定。他走进院长办公室,声泪俱下,恳求院长给自己一个学习知识的机会。此后一个礼拜,他每天都到院长办公室去求情。也许是良心被打动,也许是想终止被纠缠的噩梦,院长在他的转学申请上签了“拟同意,请某院长酌办。”

这个某院长就是三级学院的领导,也是这个转学游戏中最大的Boss,因为如果他不同意放人,就前功尽弃。哪个院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学院被人轻贱呢?

月小刀忐忑地走进某院长办公室,看到院长在看一份《光明日报》,那标题他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中国大学的经营之道》。院长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说:“你这个小同学,给我们添麻烦了!”小刀正局促难安,但院长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感觉触摸到了天堂的门环:“你喝茶还是咖啡?”

就这样月小刀在他梦想的真正的大学里愉快地读了两年,现在他已是一家网站的主编,一个男孩的父亲,一个背负150万元房贷的上班族。债务如刀,人情似箭,生活的压力四面而来,他没有时间抱怨,一切都是未来进行时,只有拼命向前。

搬进新居的当天晚上,他就开始跑步,他说:“对我而言,跑步并没有快感。我的动力很简单,我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我需要足够强。不想跑的时候,尤其要跑,就是这样。”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