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June, 2012

厦门20小时

Saturday, June 30th, 2012

匆匆忙忙去了趟厦门,晚上在大排档等大学室友。由于iPhone只剩下10%的电量,我把电话转接到另一个手机上,关掉了3G功能,调低了屏幕亮度,只为了让他们赶到的时候,看一眼我儿子的照片。

与20多年前相比,厦门发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我住在嘉禾的青年阳光汽车旅馆,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工业区,黑水都汇聚到一个湖中,腥臭交加。我依然记得那一个在嘉禾公园草地上听王杰新专辑的遥远的下午。而今,这里已经是繁华闹市,那片湖也经过治理,变得清冽。

来的时候乘动车,从杭州到厦门用了7小时30分钟,而在20多年前,从上海经杭州到厦门需要36个小时。暑假的时候,没有座,我最多站过22个小时,后来才在列车的厕所旁找到一个可以席地而坐的空地。而现在站7个小时,都会觉得受不了。

天上还堆着奇异的云朵,凤凰花还残留树冠,太阳恨不能透过后背从肚子照射出来。厦门还是那个厦门,人还是那些人,故事还是那些故事,只是心境变了。

记得以前重返厦门,总是陷入回忆的怪圈,会一个人到海边,寻找那些初月微照的印在沙滩上脚步。或者到万石植物园,努力找那一棵刻着“王佩断肠处”的相思树。而如今,深知往事之虚渺,青春之妄诞。唯一想到的就是赶紧回家,去抱那个圆圆的小家伙。

于是,只跟朋友喝了个茶,吃了个饭,哪儿也不逛,买了今天下午的机票。

王元澄,你是我草草人生的常数,是我惊涛骇浪中的锚。如同溪水渴慕小鹿,如同大风想念草帽,我只希望快点离开厦门–这片青春的坟场,回到你身边。

Loading

说说字幕翻译

Friday, June 15th, 2012

翻译纵有千种流派,万种理论,其基本功能应该是一样的,就是把一种源语言转换成另一种目的语言,让不懂源语言的人也能明白。所以,好的翻译应该浑然天成,让人们忘记有翻译这回事。而不好的翻译,则经常提醒你,不懂源语言是多么痛苦。电影字幕的翻译也不例外。

最近正在公映的《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的字幕翻译,引起很大的争议。原因是翻译者把网络流行词汇和中国特有的娱乐符号移植到字幕中。不但有“坑爹”、“穿越”、“伤不起”、“Hold不住”、“世界那么乱,卖萌给谁看”这样的网词新语,还修改电影台词的原意以适应流星语。

在《黑衣人3》一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说真的,我都不确定这是不是肉……我好像看到里边有颗牙、还是爪子、蹄子什么的。”翻译者联系国情,给翻成:“我说过几遍了,别随便吃路边摊……我真怀疑他们用的是地沟油、瘦肉精。”另一段台词:“也活得比我寂寞呢,毕竟你是最后一个活着的伯格罗多人。”被翻译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考虑到这是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故事,而这些髦得合时的翻译,却把观众一会拉回到当代中国,一会推送到唐朝,不能不让人疾首蹙额。

更令人难耐的是《马达加斯加3》,片中的河马对长颈鹿说:“我们可以组成夫妻档,就像小沈阳那样!”企鹅则说:“你以为我是赵本山吗?你把这里当《星光大道》?”还有:“我们的飞机到时候比赵本山的飞机还牛!”如果这个译者不是赵家班的弟子,实在解释不通为什么连河马都要沾赵氏的荣光。

把源语言的掌故、修辞置换成目的语言的用典、俏皮话,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恰当使用会给译文增色不少。在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的《虎口脱险》,有一句:“这个英国人真哏儿”,令很多人记忆深刻。还有《里约大冒险》中,把“猴子做不了鸟类的事”翻译成“这些猴子啥鸟事都做不好”,《功夫熊猫》中,把“内心的平安”翻译成“淡定”,都是恰当“本土化”的例子。

然而,不考虑具体情境,任意置换掌故,效果就适得其反。台湾有个退伍军人席代岳,喜欢翻译关于古希腊和罗马的经典。最近内地引进了他翻译的古罗马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读之令人喷饭。席君喜欢用旧体诗翻译书中诗歌,于是有了这样的翻译:“诤友如管鲍,可贵胜珍宝”。还有把古希腊人的诗译成“寻章摘句无足论,语不惊人死不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来,让人怀疑杜甫和文天祥剽窃了古希腊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岸对退伍军人安置不当,后果是多么可怕。

虽然翻译电影字幕不需要像翻译古典名著这样严谨,但是不错译、不乱译是最基本的要求。好的字幕应该是跟鞋子一样的东西,让观众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字幕翻译者,把牙慧当幽默,把肉麻当有趣,处处强调自己的存在,玩命逗观众笑。问题是,观众的目的是看电影,不是来接受附赠的廉价娱乐的。所以,作为字幕译者,能否做到“信达雅”并不重要,但至少应当学会克制,做到准确通顺、贴合人物故事,服从全片节奏,语言不花哨,不胳肢观众即可。这说说容易,做起来挺难,因为这是一个过度秀自己的时代,这又是一个笑病泛滥的季节,从舞台剧到影视,到处都洋溢着罐装的笑声。在这种情况下,原本退居幕后的翻译,都跑到聚光灯下抢话筒、讲不好笑的笑话,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Loading

伟大的电影凭什么伟大

Tuesday, June 5th, 2012

牟森在博客中力荐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的影评集《伟大的电影》,因为作者擅长用一句话概括一部电影的特征。我买了这本书,悲哀地发现100个伟大里,我只看过20个。挑着看了看我最喜欢的几部电影的评论,例如:《低俗小说》、《教父》、《肖申克的救赎》、《沉默的羔羊》,发现此人真是大师,几句话就可以把片中最本质的特点给总结出来。

通常人们认为《低俗小说》以独特的非显性叙事结构而吸引人,伊伯特说,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无与伦比的对白。许多电影的对白都是为了铺陈和推进剧情而服务,但文字本身的魅力没有得到挖掘。《珍珠港》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值得引用。而《低俗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诉说、聊天,他们的话语有万钧之力,能刺破无聊与沉闷,整部电影如果抽调画面,也是一部伟大的有声读物,而假如抽去《木乃伊归来》的画面,还能剩下什么?

《低俗小说》的电影我看过不下十遍,并且在卫生间里读过它的剧本。那种语言的张力、碰撞所产生的戏剧性,一点都不亚于离奇的情节和精妙的叙事。但是本片以对白取胜这一点,我却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还有书中非常推崇的《战舰波将金号》,爱森斯坦这部无声片即使今天看来依旧惊心动魄。尤其是敖德萨台阶,书中提到几个细节。为了表现大众无处可逃,里面专门有一组画面是给无腿的残疾人,让他跳跃着逃跑。一个孩子被枪杀,宪兵的皮靴踏过他的小手。一位推着童车的母亲,尽力保护自己的婴儿,结果中弹倒下,童车沿着台阶以加速度冲下。一个戴眼镜的男子紧张地看着这一切,下一个画面他的镜片被子弹击穿。我特意在土豆网看了这个段落,我哭了。因为有了孩子的缘故,我看不得片中苦难的母亲,抱着中弹的婴儿,逆逃跑的人群拾级而上,向冷血的士兵请愿。

伟大的作品具有神秘的魔力,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吸引你,产生美的感觉,不需要训练,也不需要解说。

伊伯特是一个通达的人,他并不因为艺术电影而排斥商业电影。比如斯皮尔伯格这个老妖精,很多人并不喜欢他讲故事的圆滑,有人批评《辛德勒名单》将大屠杀变成一个轻巧的商业化的故事。作者这样为斯氏辩护:“每一个艺术家都必须通过某种介质进行艺术创作,对于电影这种介质而言,如果放映机与银幕之间没有那么一群观众,电影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作者举了一个反例,有一部反应屠杀犹太人的纪录片《浩劫》(Shoah, 1985)的诠释更加深刻,但是没有几个人能有耐性看完这部9个小时的电影。斯皮尔伯格有一种把艺术与流行结合起来的独特才能。

说得何其好啊!如果不借助一个通俗的、商业性的外壳,人们连对大屠杀过问一下的兴趣都没有。相比之下,国内拍摄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之所以都不成功,不是因为题材国语过于沉重,而是因为没有找对这样一个壳。

这本书介绍的我没看过的80部电影,我准备慢慢地看一部分,不为别的,只为了看完片子再看影评时,那种大呼“找到了”的感觉。

Loading

关于博客的悔忏

Monday, June 4th, 2012

我的朋友月小刀的家与上班地点之间隔着一条钱塘江,他每天骑车上下班,加上路上等红绿灯的时间,单程大约要1个小时。这一个小时,他把自己汇入滚滚车流,吸着城市的废气,也嗅着人间的烟火。他在细雨中可以偷听来一个提亲故事,然后写到博客上。这种对生活充满求索和兴致的精神,让我佩服且惭愧。

我自2012年以来,博文的数量创下新低。目前固定专栏只有两个,还经常在截止期限前几分钟交稿。起初,我以为这是微博作祟,就戒了将近一个月的推特和微博。才发现微博真是无辜的。没有微博的日子,创作并没有任何进展,相反,连专栏也屡屡拖稿。肯写微博说明至少还有写作冲动,如果连这点冲动都没有了,写长文章就更困难了。

写作是一种靠消耗情感来维持的工程,在中国现阶段,主要是靠愤怒来维持。但是人的愤怒有一点神圣性和稀缺性,不应该像自来水,只要拧开笼头就流出来。写作最恶的状态是为了取悦读者而伪装愤怒,那比伪装高潮更为不堪。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在这个国家生存需要学会麻木,对某些新闻麻木,对某些日子麻木,进而对某些情感麻木。保持清醒没什么问题,保持清醒并且说出来就会有麻烦。大概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就是逐渐学会“识大体、不开口”的过程。

如果有什么话要送给2012年,那就是八个字:多事之秋,现金为王。不解释。

博客写作和专栏是不同的。专栏常窄急,博客宜宽缓。这一点我特别欣赏纳纳的博客。她的写法是一种中国古已有之、现已失传的“笔意闲闲”的写法。

影评家Roger Ebert评论《肖申克的救赎》时,认为这部电影有一种悠闲自得的气度,影片的节奏就像Red(摩根-弗里曼扮演)的叙述,慢条斯理,深思熟虑。这是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不敢采用的方法,因为传统电影理论认为,观众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用一个又一个小高潮激发他们的兴奋点。没有急赤白脸,没有演员抢戏,所有一切都按部就班,徐徐展开,一如高墙内近乎凝固的时间。

其实,我们何尝不在牢笼之内呢。卢梭说:人类生而自由,但枷锁无处不在。面对三面压迫的生活,博客也许是最后的逃难之所。

萝莉啰嗦说这么多,中心意思就是:以后要勇写博客,怒写博客,勤写博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