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books’

《约会必杀技》批判

Wednesday, April 8th, 2009

【按】近年来,随着上网男女光棍的增多,泡妞成为一门显学。有无数好为人师的家伙,晚上钻进冰凉的被窝之后,总会想出几条泡妞绝技,垂涎三尺地睡去。早晨一上班,就忙不迭地发到网络上,以教育那些三青子、愣小子。还有一些人,翻译一些老外的泡妞心得,好像取到了九阴真经一样。殊不知,老外最没心机,他们那两把刷子,到了中国只能让小姑娘们,做基础反面教材。如果真的按照这套路数去练,你的同学会抱着孙子出席你的结婚典礼,名义是给你道喜,其实是对方人生成果的路演。

以下就是这类泡妞伪科学的活样本,试分析批判之。

原文:泡妞大法的五不要
原文作者:大卫.丁格洛
译者:吉林小书童

1不要认为女人需求的会和你一样

记住这只是生物遗传造成男性和女性思维的差异。

不要让它困扰你,而应当学会利用它,利用它成为你的优势。

【批】地球上除了雌雄同株的植物,和雌雄同体的低级生物,谁都知道男女有别。学会利用,是一句空话。女人的想法当然与男人不同,可是去揣测,反而使你丧失本真,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面瓜。

2相比于容貌和名利,女人更注重感觉

如果你能想到这一点,那么你也会试图让女人获得她们所期待的感觉。

通常的情况是,在男性没有被女性的肉体所吸引时,女人无法左右他的思想。

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和女性相反。男人在一开始和女人接触时就可以左右对方的感觉。

男人可能不高,不帅,也没有钱,但却可以给女孩子好感。

【批】茫茫中国上除了那个跑出去的大师和留在国内的马云之外,还没有谁能左右别人的思想。女人注重感觉不假,但是感觉是可以瞬间改变的。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确实很透气,抱住男人的腰,把头靠在他的背上,确实很踏实。但这幕温馨的场景通常只发生在晴朗秋天午后,发生在乡间公路上。如果换到城市里,适逢上下班早高峰,这种感觉也就不复存在了。

没错,“男人可能不高,不帅,也没有钱,但却可以给女孩子好感。”只要姑娘中意你,不举都没关系。BUT,这些都不会通向婚姻殿堂,当然,你可以鄙视它,但目前人类社会给相爱男女(或男男,或女女)预备的归宿还只有这一个地方。

3你会考虑是否选择他,而不要考虑是否会被他选择

让女方知道你在选择恋人方面是非常挑剔的,会让你在女人心目中的形象大增。

大部分人对于自己需要的东西都会委曲求全,但这在感情方面这是不可取的,只有你让一个女人知道你在考虑她是否合格时,她才会不遗余力地给你留下好的印象。

【批】看到这一段,我仰天长笑。你可以假装你刚刚吃过鱼翅饭,并且在里面荷包了两个朱鹮蛋,但这丝毫不能降低你的饥饿感,更重要的是,也不能感动厨师,让他端着一碗阳春面跪在你面前,求你赏光喝一口汤都行。

没有一种形象可以靠伪装来维持太久,尤其是在你准备耳鬓厮磨的那个人面前,袜子破一个洞都会让你矮三公分,更不用说掩盖光棍的现实,冒充情圣了。

是的大家对于自己需要的东西,都会委屈求全。如果你是小贝,你会让维多利亚知道他是经过了多少年的挣扎,抵御了多少诱惑,才来到她身边。可是在现实中,你是被解职的谢亚龙,有个芙蓉姐姐来找你,并且不跟你要出场费就不错了。

4 不要为女人做掉价的事

女人已经习惯让男人去讨好她们,取悦她们。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她们自己被男人逼疯。当女人遇到自己有些兴趣的男人时,他们想立即知道这个家伙是否也是她身后那帮登徒子中的一员。

她怎么才能知道?

通过测试。

态度粗暴,喋喋不休、怨天尤人、或者直接告诉她你无法满足她的需求,这些都会让她立马走人。

所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不要为女人做任何让自己跌份的事。

同时对方也会为此感谢你的。

【批】这一条我同意,男人在女人面前不能掉价,哪怕假装上厕所的间隙,也要把单买掉。可事实是,过度注重自己的形象,反而会把自己搞得很紧张。还是自然一点比较好,不过状态太差的时候,要用来加班,不要用来约会就是了。

5不要试图用礼物和小恩小惠来收买女孩子

如果过早约女孩吃饭、赠送礼物,只会让她认为,这个家伙正在试图收买人心。

女人会把这看做一种手段。同样也看作缺乏自信的表现。

好好牢记在心

自信的男人甚至不花分文就可以轻松取悦女人,女人恰恰喜欢这样的男人。

如果你为女人花费过多或是为她们不择手段,那你几乎在告诉对方,你的钱包是你唯一可以拴住女人的东西了。

【批】这就是东西文化的差异,越是物质主义横流的社会,还越不能提钱,越不能送礼物。

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北方许多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相亲风俗。当男方觉得女方合适,就立刻留下一笔礼金,女方接受视同于答应这门亲事。这种办法,直接简单有效,大大节约了男女找配偶的交易成本。

当然以上例子过于极端了一些,我们说普遍点的例子。中国自古以来,有男女互赠信物的传统,送礼是一种明示或暗示,对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不会觉得对方在收买人心。另外,男女一起约会吃饭,就更简单了。只有在西方社会和天津,吃个饭才跟娶媳妇或者独立日一样隆重,非得代表点什么,非得取悦于对方。

自信的男人当人可以不花一分取悦于女人,这没啥了不起的,还有从女人身上赚钱并取悦于他们的呢?可是绝大部分正常的女人知道,一个男人只有不疼钱,才有喜欢自己的可能性。葛朗台虽然对女儿欧也妮吝啬,但当初追欧也妮的妈妈时,肯定不会连个法式小面包都不肯买,而是从地上捉起两只蜗牛,塞到她嘴里。你说呢?

…………………………………………………… 选自《约会必杀技》

【总结】还是改成《约会自杀技》吧。

Loading

国史入手

Sunday, April 5th, 2009

1、此《国史》,是金观涛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叙从1949-1981期间32年间的历史,共计十卷,目前内地市面上只见其六,缺1949-1952, 1953-1955, 1969-1971, 1976-1978。

2、到手后只翻了一下,浏览了一遍金观涛写的总序,没看出他老人家有什么宗旨与史观。

3、按照中国历史编写的传统,都是朝代更替之后,当朝为前朝修史,本朝所撰的是史料或史稿,所以,如果金先生谦逊一下的话,这套书应该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4、我又随手翻了一下文后的参考文献,发现有一部分是取自档案馆,其余是公开发表的书刊和论文,罗列详明,态度端正。

5、我准备先看第四卷《乌托邦运动──从大跃进到大饥荒(1958-1961)》。本卷的作者是林蕴晖,贵党史、当代中国史学者。

6、在看之前,我带着三个问题,不指望能得到确切答案,只希望得到一点启发。

7、我的第一个问题: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到底都是什么样的灾害?范围、程度、烈度有多大?这样的灾害在中国历史上还有没有先例可以类比?

8、我的第二个问题:各地虚报产量,放卫星的做法,其历史根源是什么,其历史影响又是什么?鬼话是怎样顺利转播的?为什么谁都不说破?

9、我的第三个问题:饿死那么多人,中央到底知不知情,为什么不马上纠正?当时城里人怎么面对农民大批量死去?死这么多人,总得有个说法,事后,这一切又是怎么向广大老百姓解释的?老百姓为什么能够原谅而没有实质性的反抗?

10、能回到上面问题中的一个,这338元钱就没有白花。

Loading

寻聂鲁达一首诗

Sunday, April 5th, 2009

多年以前读过,但再也没见过。大意是:

我想把心给你
但你用肮脏的高跟鞋跟
狠狠地踩到脚下
……
但我依然追求解放人类的事业

有提供线索者,赠送和菜头亲笔签名新书《爱情打不过我》

Loading

转郭艳茹《南赵湖,一滴风干的眼泪》

Saturday, April 4th, 2009

【按】遗忘,意味着背叛。

郭艳茹按:这是去年暑假里写的文章。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花了我一个暑假的时间。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大跃进50周年,让被权主义思想洗脑的年轻学生能够有所反思。文章本拟在《经济学家茶座〉发表,但临发稿前却被撤下。理解出版方的难处,所以也没再投往其他纸面杂志。这几天看到极权主义、国家主义思潮有愈演愈烈之势,遂把这篇文章翻出来贴上。

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赵湖是我家那里——鲁北平原的沾化县在大跃进期间所建的一个大型水库,官方称作南赵水库,南赵湖是民间的说法。水库1958年春天开建, 1961年即完全废弃还耕,存在不过三年。但这三年正是当地人记忆中最惨痛的三年。水库的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农田,并引起周边土地盐碱化,致使库区粮食产量锐减,饥荒严重,死人无数。村里的老人提到这段往事至今仍感心有余悸。我从小就听大人讲述这些事,南赵湖和与之相关的饥荒、死亡在我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得我对五十年前中国发生的大跃进和大饥荒有了直观的感性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跃进、大饥荒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80后、90后的学生或者不知道大跃进为何物,或者把大跃进等同于两蛋一星强国盛世,我教的本科生里甚至有人拒绝相信中国曾经发生过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的大饥荒,而坚持认为毛时代的中国国家强大人民幸福。2008年暑假,我在沾化翻阅了大量文献、历史档案,并访问了许多老人,试图能对与南赵湖有关的事宜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叙述。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小事件的追述,使人们,尤其是年轻学生获得关于大跃进这样的历史大事件的准确认识。

一、全民兴修水利与大跃进的开始

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在中国农村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悲剧。关于大跃进,人们一般只想到人民公社、大食堂以及大炼钢铁,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内容——大修水利。事实上,大跃进正是从全国大修水利开始的。据博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和历史事件的回顾》一书中追忆,1957年九十月间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通过《关于在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之后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大跃进的号角正式吹响。当年全国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动力,10月份两三千万人,11月份六七千万人,12月份8000万人,1958年1月达到一亿。在随后召开的南宁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问题,继续推进大跃进。深翻土地、兴修水库等活动在全国愈演愈烈。

山东省作为传统的政治型大省,是大跃进中表现最为积极的几个省份之一,在兴修水利上投入自然就多。在省政府的号召下,黄河沿岸兴建了大量大型平原水库,用以引黄蓄水灌溉。这些工程大都缺乏调查、论证和合理设计,盲目上马,存在严重质量问题,1961年后被陆续被废弃。兴修水利所造成的严重的土地、劳动力消耗,与激进的粮食统供统销政策和人民公社大食堂政策、大炼钢铁运动等纠集在一起,共同引发了1959-1961的大饥荒。一份资料表明, 1958年山东省由于青壮年农民投入炼铁和修水库,全省秋播面积不及往年的四分之三,1959年秋冬又有887万青壮年去修水库;甚至在1960年农村经济崩溃时仍有数百万农村劳动力在修水库。从1959年1960年,山东省共荒芜农田五千到六千万亩,是全国饥荒最严重的几个省份之一。张广友在《抹不掉的记忆——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中,援引了山东省一位领导1960年的大会讲话内容:“山东省过去(1957年)人口为5500万,不到3年的时间,现在 (1960年冬天)还有5000万,减少了500万。”死亡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经的鲁西北地区,也就是水利工程最为集中的黄河沿岸。

南赵湖修建即发生在这一大背景之下。

二、南赵湖的修建与饥荒的产生

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南赵湖1958年3月开工兴建,以沾化北部大片低洼地(南赵洼)为主库区,靠人力挖土筑堤而成。据1994年1月编纂的《沾化县水利志》记载,水库占地13.5万亩,全县9个乡7316人参加施工, 6月份完成一期工程,7月份开始蓄水。此后,当地大饥荒的序幕慢慢拉开。

南赵湖位于沾化北部的低洼地,库区大部分属于现在的李家乡。当地地多人少,村庄稀疏,土地虽多盐碱,但可耕种土地仍能解决吃饭问题,大量的低洼荒地,即使遇灾年歉收,人们靠野菜、鱼虾也可勉强充饥、活命,虽贫困闭塞,但在1958年之前,当地历史上似乎没有大规模饥荒的记忆,旧版县志始于明代,遍翻其中也找不到陕甘一带县志中常见的“饿殍遍野,死人万千”类的文字。有笑话讲当地文革时期,忆苦思甜,一位老太太声泪俱下的控诉起59-61年的大饥荒,大会组织者赶紧上去阻止,说大娘你别讲这一段,你得讲解放前旧社会。老太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解放前要饭还有处要,挨饿的时候(指59-61大饥荒时期)连要饭都没处去要。

访问当地老人,提到南赵湖和大饥荒,老人们会从1957年新粮政策开始讲。

1957国家实行新粮政策,粮食统供统销,要求农民把家里的余粮全部上缴,村干部挨家挨户翻,有拒不相应号召者,粮食强行收走,人游街批斗。我姥姥就因不肯上交粮食而被抓去坐禁闭,我姥爷是渔民不在家,还是我大姥爷(我姥爷的哥哥)代她被关。之后,村民家中再无余粮。1958年大跃进开始,成立人民公社和大食堂,前期粮食尚充足,浪费严重,有年轻小伙子进行吃饭比赛,吃饱之后,拿一筐馒头来,打赌看能不能再吃下,地里的庄稼村民也懒得收获,地瓜成片烂在地里。与此同时,大修水利、深翻土地等非正常的生产活动大肆进行。土地深翻到1丈二,地表熟土被深埋,庄稼无法生长。春天,南赵湖开挖,大量劳动力被调往工地, 7月,水库蓄水,4.18万亩耕地被淹没于大水之下,并使周边4.76万亩耕地发生次生盐碱化,无法种植庄稼,其中2.65万亩几乎寸草不生。1982沾化县年土地普查资料显示水库所在的李家公社全部耕地面积为13万亩,按这一数字推算,当年南赵湖的修建使得当地耕地减少了70%以上。如果考虑到1958 年到1962年间土地的增长,这个比率会更高。

土地、劳动力投入的减少,使得农业产出锐减,1958年秋,粮食不足开始出现,到1959年春,已经发展成严重的饥荒,但水库的修建仍在继续。《水利志》记载1958年秋、1959年春南赵湖二期、三期工程继续进行,与第一期工程加起来,共使用劳动力2.11万人次,最多上工人数1.3万,库区几个村庄的青壮年几乎全部投入水库建设,土地抛荒,粮食产出锐减,饥荒蔓延,繁重的水库修建工作只能在饥饿的条件下进行。1959年水库大食堂就借用我姥姥家的房子,附近村庄的妇女被组织起来在食堂里劳动,每天淘洗野菜与少量粮食混合做成食物,送往工地。繁重的劳动加上饥饿,许多青壮年劳力死于水库修建,尤其是地主、富农子弟,因为出身不好,在水库上干最重的活,领最少的食物,饿死尤多。我家对门的大姑,家里为地主,她讲她的弟弟在水库工地上抬土方,眼见性命不保,被获准回家,8里路程,一整天尚未到家,昏死在桥上,被同村的人扶回家。他的母亲用土改中幸存在一点衣服、首饰,偷跟人换了几个鸡蛋,才让他奇迹般得以存活。另一个青年从工地回来,摔倒在村头,被牛蹄坑里的一点水淹死。死亡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我家所在的村庄,当时有1000多人,据老人们回忆,饥荒最严重时每天有七八名青壮年死亡。尸体无人掩埋,只能用村里仅存的牲口拉到村外。性命尚存的人全身浮肿坐在墙根下延口残喘。壮年劳力连水都挑不动,只能拄着棍子用茶壶从村头湾里取一点水。孩子们更是饿得只剩下一个大脑袋,肚皮透明,里面绿色的肠子清晰可见。根据沾化县志记载,全县大规模的人口死亡发生在60年、61年、62年,三年非正常死亡率分别为60‰,55‰,32%,共死亡2万3千多人,但库区所在的村庄严重的死亡早在1959年春天就开始,《水利志》中也承认,由于水库的修建,库区饥荒比其他地方提前一年发生。县志里一份按性别统计的人口资料显示,从1957年到1962年,全县男性人口减少了29749人,女性人口减少14098人,也就是说,饥荒中男性死亡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其中的原因固然与男性对食物需求量大有关,但修建水库也难逃其咎。考虑到死亡人口并不是在全县平均分布,而是主要集中库区和另外几个有类似激进行为的公社,则局部死亡密度比全县平均水平要高得多。我去县档案馆查阅这一时期库区详细的人口死亡资料,发现档案记载的数据比实际情况要低得多。可能是当时的公社领导人想通过水库建设来提高政绩,因而不报告真实的死亡情况,现有大饥荒死亡人口统计数字可能比实际死亡人数少得多。有一个传说,说在水库召开的现场大会上,库区公社书记满怀激情规划未来的社会主义美景,要在水库里养鱼、养荷花、划船直到县城等,另一公社的书记忍无可忍,拍拍他的肩膀,让他看看身后的冤鬼。

饥荒除了导向死亡,还带来亲情、人性的丧失。当时许多家庭因为饭量不同而分开吃饭,虽父子、母女、父亲也难以互相照顾。我家的一个邻居,一家人各自去食堂领饭,十多岁的小女儿害怕饭票被家里其他人偷走,就到处藏,有天藏在屋后的草中找不到了,急得哭天抢地,晚上打着灯笼围着屋子边哭边找,状如鬼魅。另一家,母亲和女儿还能出去挖野菜,父亲已经奄奄一息,苦苦哀求母女俩分给自己一点野菜,母女俩却狠下心来不顾。一对老夫妻,老太太对浮肿的老头儿说,你快点死吧,省下你那份口粮,我还能多活两天。上学的孩子,每天可以分到半个窝头,老师从来不当着同学的面切,而是背后切好,以便从中间匀出薄薄的一小片。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

水库劳民伤财修成,但实际上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坝体薄弱,土质疏松,又一面临河,汛期一临,则全面溃堤,需要抽调大量劳动力抢修加固。《水利志》上记,“ 到1960年汛前检查,水库坝坡已经前面坍塌,严重段坝身坍去1/5~1/3”。1960年水库开始排水还耕,到1961年春天全部废弃还耕。排水之后,村民到低洼处捕鱼,一麻袋一麻袋的鱼被捞上来,成为活命的食粮。这似乎是整个饥荒时期能回忆起的唯一快乐的事。靠黄河水压碱和淤泥,排水后的库区土地阴差阳错成了良田,村民靠其中的野菜、草种挨过最困难的时期。由于在1960年冬天,中央高层已经意识到饥荒的严重性, 11月3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指导农民生产自救,其中明确指出允许农民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 1961年秋天库区业开始实行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包产到户政策。大片肥沃的土地加上全力以赴的农民,粮食出现了空前的大丰收, 1962年秋粮收后,饥荒逐步结束。

按照老人们的说法,大饥荒中人们是被一步步逼到绝路上的:如果不是1957年的新粮政策把农民家里的粮食全部收走,即使后来粮食歉收,靠存粮配合野菜草种,人们或许也能活命。即使粮食被收走,如果不是集体劳动、深翻土地、大炼钢铁等,人们辛苦一季,也可以再种出粮食。如果不是挖南赵湖,也断不会死这么多人,壮年劳力累死饿死不说,大片土地被淹没和盐碱华,使得人们连挖野菜都无处可去,少了最后的活命机会。

三、南赵湖留给我们的思考

南赵湖的修建只是大跃进中的一件典型事例,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全国比比皆是,仅在山东省就有大量像南赵湖这样先蛮干后废弃的水库,其背后必定是同样的惨剧。某个当年的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县志上记载大饥荒时期出现“人相食”的惨状。沾化虽饥荒严重,终究还没有听说过吃人的事情。看来,全国饥荒之惨烈,有甚于沾化者。

50年的时间过去了,大跃进大饥荒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在沾化,三十岁以下的人已经很少有知道南赵湖的。南赵湖如一滴凄苦的眼泪,逐渐在岁月中风干。只有在老人们的叙述中,它才被还原成一段段真实的往事。中国的大跃进大饥荒,一直为国内外经济学研究者所关注,有大量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来解释饥荒的成因,但是模型和回归无论如何代替不了历史描述,代替不了口口相传的叙事中忧伤的细节和悲怆的情感。那些档案、文献、数据,在口述的历史中,都被还原成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悲惨命运使得那些枯燥的模型和回归充满了悲凉。

乘车从曾经的库区经过,发现这里现在是一片片茂密的庄稼,数万人血泪筑成的堤坝已被铲平,变成了农田。人们在地里辛苦劳作,远处有牛在吃草。忽然间明白,所谓的国泰民安不过是人种地牛吃草。而这样的图景,在很多时候却由于国家权力对社会的过度侵入而丧失。一个有能力调集全部资源的极权主义国家,在应付战争、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或承办大型活动、创造世界奇迹方面,固然有其优势,但其对社会的威胁也足以令人胆战心惊。正是出于对这种威胁的恐惧,产权、民主、国家权力约束才成为经济学研究中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在中国的学者和普通民众中,弥漫着一种浓重的强权膜拜情节,张口国家利益、国家尊严,所谓的“人民经济学家”更是为中国的改革开出“国进民退”的歹毒药方,呼吁通过强化国家权力控制来纠正改革中的问题,并因此获得无数拥趸。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南赵湖、大跃进、大饥荒的回顾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些有关的灾难、饥荒和数千万生命的死亡应该成为一把高悬在头上的利剑,时刻提醒人们强大的不受约束的国家权力背后的危险。

Loading

读博记0807

Tuesday, August 8th, 2006

还是写这玩意省劲儿。

1、小草漫画:腹肌

作者是型男才子前同事,最近他把身边同事间发生的小八卦画成漫画,挺不错的主意。 千万别把我画进去。

2、郭大侠:凿壁借光与沽名钓誉

我的高中女同学利用经济学揭开了“凿壁偷光”的真相。

3、老蒋:《魔比斯环》真是一部实打实的烂片

感谢老蒋,让我们省下30-60不等的人民币。

4、边城浪子:送我礼物吧!

我揭发,浪子是一个天天在家用投影仪看碟的家伙,他看《纳尼亚传奇》时为了营造效果,还释放了干冰,害得邻居打了119。如果你想认识他,就送他这些新奇的数码产品吧……

5、笑意:心是孤独的咸猪手

我发现,有很多篇儿博客,本来很好看,就因为写的时候刹不住车,后半部分就变得不好看。因此,大家写博一定要记住:一篇一个段子。 这篇博客的上半段太棒了。

Loading

今晚咱们骂骂书

Friday, August 4th, 2006

今天蹩进很凉快、很学术的晓风书店,几乎把所有入眼的书都打望了一遍,竟一点购买的欲望都没有。是我不爱读书吗?非也。没书,我睡不了觉,如不了厕,甚至等饭都烦。是我不爱买书了吗?又非也,这么多年我救活了多少濒临倒闭的小书店啊。那么,只有一种解释,现在出的书,太水,太烂,太白痴了。

听晓风的店员跟顾客聊天,近来卖得唯一火的就是易中天的书,尤其是《品三国》。这个现象很奇怪,大家没兴趣读名著,但对于解读名著的书却情有独钟。书店里,红楼梦解读系列就满满半书架,还有《XXX带你读西游记》、《XXX带你读聊斋》……

每当我看到“XXX 带你读什么书”,就像看到一块被牙齿和唾液搅拌过的馒头。要多反胃有多反胃,但奇了怪了,中国人就是好这一口。

从深层民族心理分析,中国人是世界上第一喜欢走捷径的民族,总是相信“秘笈”、“法门”、“如来神掌”。说到底,中国人对长篇大论的东西本能地抵触,所以,总喜欢搞点“语录”啊、“精选”啊、“简明教程”之类的东西。中国人喜欢归纳,喜欢”一言以蔽之”,喜欢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什么金刚地藏、大乘小乘,到咱们这里统统简化成两个动作:烧香磕头;什么亚当斯密、什么弗里德曼,到咱国家统统简化成一个行动:卖宅卖地。一切白的东西,跟咱们相比都变成了黑墨水,一切黑的东西跟咱们相比都变成了白涂料。

易中天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走向。不管多么高深多么复杂多么学术,我们会把它们一律改造成通俗通俗通俗。但是通俗有一个极限,通着通着就此路不通了。举个例子,前两年博弈论多火啊,市面上到处都有“博弈论”的通俗读物(记得比较著名的一本是《博弈生存》),连历史系教授讲楚汉争霸,都会崩出“囚徒定理”这样的词儿;连王蒙老先生凭吊苏联,都会说“零和博弈”。当我读完这些通俗毒物,想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我傻眼了!我抱着一本厚比和菜头的《博弈论原理》,看到满纸的公式,才知道博弈论这玩意根本不是我们这些文科生玩的东西。

如果我现在还是个小年轻,我会毫不犹豫地抱起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死啃,(现在的孩子们有福了,以上几本书,现在书店里都有新译本在卖!)。

我会去读《荷马史诗》,不会去看《古希腊神话故事》;我会去读莎士比亚原著,不会去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甚至努力不去看朱生豪翻译的莎翁全集(事实上,我现在间或这么做)。

宁可磕掉牙,也不吃别人嚼过的馒头。

进而想到杂志,事实上,中国现在一心做文化、做生活的杂志,都离文化和生活很远,反倒是《财经》杂志一类杂志,还能触到一点生活的脉搏。

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因为我跟背后一枪老师有个约定,今晚写个同题BLOG。我的结论是:大家都不要妄想读书有捷径,准备出书的人也不要判断错形势,以为这种“替人嚼馒头 ”的书会一直火爆下去,还是扎扎实实搞点干活罢。什么刘心武、易中天,几年过后再回头看,他们那玩意,不过是沾满唾液的垃圾!

update:易中天还是很有学问的,我错了。

Loading

无与伦比的爱情故事

Monday, July 24th, 2006

Rau's love story

莫非和金老师喝茶,听到了这个故事。

照片中间的男人是德国的1999-2004年的总统约翰内斯-劳(Johannes Rau),旁边是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娜(Christina Delius),比劳小25岁。他俩创造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爱情故事,惊鬼神,泣天地。

劳的恩师是德国战后第三任总统Gustav Heinemann,劳27岁时,在他家中见到了恩师只有两岁的外孙女克里斯蒂娜。劳抱着小女孩,对大家说:“我将来要娶她作妻子,我会等她长大。”

劳果然没有食言,他足足等了小姑娘24年。1982年,在自己51岁的时候,他跟克里斯蒂娜结婚。

2006年2月,劳告别了亲爱的妻子还有三个孩子,到达天堂,在那里向众天使讲述他的爱情故事。

Loading

偷奸耍滑

Saturday, July 30th, 2005

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布置回家把课文抄多少遍。为了省出时间,多玩会儿,我经常故意漏掉一段或几行字。第二天老师问起,我就说自己粗心大意,看错行了。

昨天看那本厚厚的《为学术的一生》,看到任继愈老先生写的《我与中华大藏经》,发现偷奸耍滑的事自辽代就有了。

任继愈在校勘“辽藏”《房山云居寺石经》的时候,发现--

刻工贪图省工,出现许多上下文不相连属的“一”字,从一般校勘原理看,与字形、字音、字义或上下文的错简毫无关系。只是由于刻工按版计酬,为了省力,又能占满版面,才出现了许多不应出现的“一”字。汉字中只有“一”字笔划最少,刻起来又省力,用来充字数最方便。

好玩,看来吾道不孤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