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nonfiction’

我惭愧,我买了正版

Thursday, August 3rd, 2006

溜溜达达进了书店,现在的书真多,可我不想买,我想看什么书,自有作者送给我,并工工整整签上“兄台雅正”。

于是走进了音像区,看了看那些游戏,有一套《冠军足球经理CM00-06》不错,但想到又要浪费我玩《实况》的时间,忍住没买。

我发现任何高消费都起源于小破费。

在CD区,我发现了一张《列农与大爷养子》,只有15元,何不买下来呢。拿CD的时候,发现一张BEATLES经典,里面有凝聚着美好回忆的歌,既然列农都买了,这张也不该错过。CD不贵,只有12元。再走再看,又见一张BEYOND绝对经典,经典都买了,况绝对经典乎?

准备走了,忽然想到戏曲架子上看看,以前见过张火丁的DVD没舍得买,这次破费一次。结果,张火丁没找到,找到了火丁的祖师《程砚秋诞辰101周年特别纪念完全版》,11DVD,158员,买还是不买?四大名旦,我独爱程旦,况且买了这个,他的徒子徒孙的以后都可以不买了。咬咬牙,买!

咱家任何钱都可以省,唯独这个钱不能省!

刚抱到怀里,一转眼瞥见了五百年风流业怨。纽约林肯中心《牡丹亭》,导演陈士美他弟--[美]陈士争。2DVD,48元,贵是贵了点,但与程砚秋比还算便宜。索性买之。最后抱在手里的还有一盘《盖叫天的舞台艺术》、一盘CD《老子》朗读。

一结帐,278元。这一切都是由一张15元的CD引起的。这些钱买盗版,可以买40张,而我买的全部正版碟片加起来只有20张。还是亏了!

高高兴兴回到办公室,先听BEATLES,后看程派《锁麟囊》。又忍不住打开《牡丹亭》,终于发现这才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关于这戏的妙处,等我看完后再细细描述。

刚才打开了BEYOND的CD,飘出一张小纸片,上写着“工号5 ”,正版就是负责任,万一有杂音,还可以去找这个“工号5”算帐。CD封套上印着全套歌词,这也好,省得我百度一下了。同时还有一本小杂志,一张顾客回函,印着电话,网址。瞧瞧,15块钱,享受这么多用不着的服务,感动啊!

不过在这里,我要给正版商们提个意见。你们以后能不能不用那么多外包装啊,害得我每次拆封都要动剪刀。虽然外面包得严实,里面的碟却缺乏保护,裸着就卡在盒子上。

而盗版就是好啊,碟外包装简单,宽衣解带容易,里面保护严格,纸袋套硬塑料袋,最里面再套软塑料袋,这才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学杜蕾丝,谁用谁知道;不要学中央一套,就知道驴粪蛋子外面光!

Loading

青色的情窦

Friday, July 14th, 2006

青涩的情窦

《傲慢与偏见》的第一句话:“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其实,还可以补充一句:“凡是后来有钱的男人,总想找到少年时期暗恋的女偶像,这也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2003年春天,IT精英马云终于把他少年时代的偶像“小鹿纯子”请到了杭州。

此时的我,却没有去追星。我静静一个人呆在距小鹿纯子活动地点两公里外的办公室里,紧握鼠标,四处搜寻《排球女将》的片尾曲。

人们都记得《燃烧攻击》,但除了我,谁还记得那首片尾曲呢?

《排球女将》是我看的第一部电视剧。那一年,家乡棉花大丰收,村支书决定为全村买一台彩电。在大队部外的小广场上,每天晚上挤满了男女老少,人堆里有一个眼睛瞪得像牛铃一样的少年,那就是我。

《排球女将》讲的是一个叫小鹿纯子的排球运动员的故事。当然里面的情节相当复杂,整个故事看上去更象一个阴谋。小鹿纯子要找她的妈妈,但她的爸爸说只有她取得了冠军才能实现这个愿望。于是,小鹿拼命打球,同时尽力寻找自己象女特务一样神秘的母亲。里面最吸引人的是那些排球的招法。最无敌的招术是“幻影旋风”,其次是“双人晴空霹雳”和“晴空霹雳”,对手的着数也很厉害,主要有“流星赶月”等等……在片子结束的时候,那个姑娘追着一匹白马在跑,同时响起了那首歌。

多少年过去了,这首歌的旋律一直刻在我的大脑里。

我相信那是我的初恋,我当时偷偷地、羞涩地爱上了小鹿纯子。长长的马尾辫,大大的眼睛,灿烂的微笑,明亮的额头……这一切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比毛主席、华主席还要深。

过年的时候,父亲过去的同事送了我家一包咸梭鱼,从包鱼的旧报纸上,我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小鹿纯子的一寸照!虽然已被浸得发黄,但是对我却有非凡的意义。我心跳加速,把这张散发着腥味的照片夹到课本的书皮里,当成自己最珍贵的宝贝。

现在我把崇拜偶像的孩子们看成弱智,自己当年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不是,这是有区别的。

当时的信息是那么闭塞,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情人”的扮演者是谁,我爱的是一个神秘的、遥远的、虚幻的、不可能的存在。而现在的孩子们,随随便便就可以找来一套自己偶像的写真集。

另外,那种对爱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我的童年没有电视,没有书籍,只有收音机。我所受的文学启蒙,几乎都来源于“小说连续播讲”、“广播剧”和“评书联播”节目。

当时,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是《第二次握手》。男主人公叫苏冠兰,有两个女人同时爱他:一个是温柔的、现实的叶玉涵,另一个是梦幻的、浪漫的丁洁琼(“琼姐”)。后来当我读《红楼梦》,一下子就对号入座了,原来叶玉涵就是宝姐姐,琼姐就是林妹妹。那是我的爱情的启蒙读物。这种错误的启蒙对我影响很大,以至于当我长大以后,潜意识里一直认为一个男人可以同时爱两个女人。

还有一个短篇小说对我的爱情观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张抗抗的《夏》。在广播里,我把张抗抗听成了“张胖胖”,并一直认为作者是个男的。小说女主人公是一位叫岑朗的女大学生。她有个性、有思想、出水芙蓉(小说里有一段男女主角游泳的描写,天知道为什么我偏记住这一段),冰清玉洁。当“我”向她表明爱意的时候,她说:“到秋天自会有收获的,但夏天是生长的季节,就让它生长吧。”

如果说《第二次握手》在爱情方面对他是一种误导的话,《夏》对我简直是毒害了。因为这个短篇小说让他相信,一个理想的情人应当是:一、有思想;二、美貌出众;三、纯洁得一尘不染。

虽然生长在乡野,但我对身边的野丫头不感兴趣。我立志一定好好学习、振兴中华,并找一个城市里的女朋友。

城里的女孩子,哦,她们令我羞怯、恐慌。当年父亲在镇上中学当代课老师,我经常有事没事去看他。一次,碰到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女孩。她叫什么,我不知道,只知道她妈妈是父亲的同事。这是我第一次跟城里的女孩子说话,我大概是满脸通红,一直低着头。她拿了一本彩色的图画书给我看,那画,我至今还记得--竟是斯芬克斯之谜。画上是一个妖艳美丽的女人,她喜欢给人出谜语,答不上来的,就吃掉。我情愿被画上这女人吃掉。我平生第一次发现,这世界上有比猪头肉和面包更好的东西。可是,太遥远,太渺茫,太不可企及。

苦心人,天不负。在小学4年级的时候,我终于遇到一个城里的小姑娘,从镇上石油站转学来的,她姓赵。我经常借口去看学校里的父亲,跟她还有她的伙伴一起到镇子上去。有一次,小学劳动课上,老师布置每个学生都必须到地里去割草,两人一组,每组的任务是30斤。我和赵姑娘分到一组,天哪,那天的情形我至今居然还记得。我们一起在长满青草开满苦菜花的地里割草,她给我绘声绘色地讲昨晚漏看的一集《排球女将》。30斤草,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扔下了镰刀,开始拔草,拔下来的草带着根须和一大块土,我们把这类草放到口袋下面,上面依旧铺上鲜嫩的青草。两个人抬着草回到学校一过秤,竟然还超过了规定任务5斤。

昨夜,我在网上找到了《排球女将》的片尾曲,它的中文译名叫《思乡曲》。我听不懂那个日本女士在唱什么,但是此刻我思乡了,思念那个跟青涩的情窦一起遗忘在时间之外的家乡。

Loading

《纵横周刊》--你要做中国的《经济学人》

Saturday, June 3rd, 2006

刻录事上看到《纵横周刊》的链接,下载了5-29期,速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

纵横周刊》是一本国际时事电子周刊,内容涵盖国际政治、文化、经济等内容,作者由来自好多国家的志愿者构成。文章都比较短,干货比较多。

有点类似《经济学人》(Economist)的风格。最近密码失效,读不了《经》的收费电子版, 就下载一下《纵横周刊》,聊充饥渴吧。

Loading

倾诉时刻

Thursday, June 1st, 2006

中国人雅思成绩全球倒数第一,很大原因是被口语给害的。雅思口语考试时间11-14分钟,分成三部分。一是瞎侃,二是一段2分钟演讲,三是神侃,聊一些抽象的话题。

关于雅思口语考试,有两个学派。实用派认为,其目的就是了解考生口语水平(流利程度,语音语调,语法句型),说什么无关紧要;神秘派则认为,雅思考察的是你的人生阅历,观点思维,同时配合大英帝国做市场调查工作。我是神秘派的信徒,因为我们的口语老师--浙江省大名鼎鼎的CS先生--积多年之心力,亲口传授了我们其中的秘诀。

雅思口语,是一个倾诉的过程。第一部分的问题,看似简单,问的都是你的家庭故乡,兴趣爱好,关心的事物。但如果你想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最好个性化一些,把你的个人经历融入到回答中。

比如:

Q:What’s your name?
A:My name is Wang Xiaoshan.

幼儿园级对话是吧,但接下来,这个问题要注意了。

Q:你的名字在汉语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A:(热情地,兴奋地)是的!我的姓,王,是King的意思;我的名:小山,意思是Small Hill。我家里当初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像国王一样有权力,同时又有钱,家里的人民币堆得跟小山似的。

第二部分考生会拿到一张卡片,就一个话题做2分钟以内的独白。有些话题比较常见,比如你喜欢的一本书,一个电视/电台节目,你遇到的最高兴的事。但有的,就叫人摸不到头脑。


【话题】描述你吃过的一顿难忘的饭。

这像津巴布韦人出的题,不像是衣食无忧的英国人关心的问题。但偏偏就考过很多次。

这个话题,其实是让你倾诉。考官要听的是个性化的故事,他要听的不是馒头,而是背后引发的血案。

我的一位从事环保工作的同学是这么回答的。

我吃的一顿难忘的饭是在海拔800米上的山顶吃的,给我做饭的是一位老人。他是那里的护林员,已经在山顶工作了50年了……

【话题】你买了又后悔的一样东西

一位同学的回答--

防风打火机。十多年前,这玩意很时尚,也很贵,一个市面上要卖100多元。一天,单位里来了个推销打火机的人,我烦,跟他斗嘴:10块一个的话,我全要了。

卖打火机的一听,马上说:不许反悔。

于是打开书包,倒出120个打火机。此后的三个月,我在做两件事。1、找朋友蹭饭;2、送朋友打火机。

第三部分的问题要抽象一点,一般都涉及忆苦思甜,或者展望未来。

Q: 你关注的最近一项发明是什么?
A: 我工作很忙,没时间关注。
(你完了,回去上班吧。)

看,一位警察同学的回答。

A:我最近关心的一项新发明?嗯,是一种以色列生产的拐弯枪。有了这种枪,就可以躲在墙后面制服歹徒了。

你看,雅思不喜欢“吃冰棍拉冰棍--没话(化) ”的人,它逼迫我们倾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说的考生有分拿。当然,有人说,英国人让考生敞开心扉的最终目的是了解这个国家的国民和市场,最终达到商业目的。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雅思一定程度上让我学会了表达。

Loading

办一切事都要用雅思的思路

Thursday, June 1st, 2006

参加雅思培训班期间,每当跟同学们聊起来,大家都觉得:雅思让我们变聪明了!雅思考试体现着人类的理性和秩序,闪耀着智慧之光,对厘清思路很有帮助。

从小到大,我们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我们很少在考试的过程中得到裨益。因为中国大部分考试的目的都是淘汰人,中国考官的命题原则就是想尽千方百计蹂躏考生。而雅思命题不是这样,它体现了西方人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秩序、客观和逻辑。

雅思的理性和秩序首先体现在顺序性上。

雅思的考题80%是有序的。在同一题型中,问题的答案分布呈现时间或空间上的顺序性。 以做听力题为例,在一段录音材料中,第2题的答案一定出现在第1题的后面。

这样说太笼统了,下面以《喜剧之王》做一个示范。

【录音】

导演:(上前来)你怎么死来死去都死不了啊?
天仇:因为我设计的角色性格是比较调皮的。所以我内心的潜在台词是我不想死。
导演:(……)你不想死也得死啊!
天仇:其实我差点就死了,你再给我多一点点时间,我就死定了。
【填空题】

1、天仇希望多给他一点( )。

【录音】

娟儿:喂!你知不知道一秒钟有多少格底片?
天仇:(高兴)有24格啊,娟姐。
娟儿:你知不知道刚才那个镜头有多少秒钟?
天仇:大概有一分钟。
娟儿:(气愤)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不想死,浪费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钱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心机啊!!

【选择题】

娟儿生气的原因是:

A、天仇没死。
B、天仇不知道一分钟用多少胶片。
C、天仇浪费了剧组的时间和金钱。

假如这题让中国考官来出,肯定没有所谓顺序性,而是杂乱无序,颠三倒四,前面放过的录音,后面又出题来考。

中国考官出的第10题,估计会是这样一道填空。

10、天仇内心的潜在台词是( )。

雅思题目的有序性 ,也贯穿在阅读中。限于篇幅,就不举例子了。

为什么英国人的雅思体现了顺序性呢?这可能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关。西方人在物理上敬畏时间之箭;在宗教上强调既往不咎;在法律上主张“一案不二讼”、“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即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罪行而两次遭受刑事起诉)。这些思维方式,体现在雅思考试中,就是不拿一段材料反复考人。

雅思理性和秩序的第二个体现就是客观性。

雅思特别强调客观,解题的钥匙在且只在给你的材料中,解题过程必须严格忠实于原材料,不允许任意推理,随意发挥,更不允许想当然。这一点,初涉雅思的中国考生非常不适应。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最大特点就是天马行空。

以我们从小到大做的判断题为例,都是非对即错(TRUE/FALSE),雅思却增加了一项:文中没提(NOT GIVEN),意思是说,只要文章中没有明确说的,就既不能算对,也不能算错,只能选Not Given.

这个NOT GIVEN,让中国考生吃尽了苦头。我曾发恨,等有一天,出一套给英国人做的雅思中文考题。阅读题是这样的。

【材料】
……糖尿病人不能接触糖分以及高淀粉的食物,也不能喝啤酒,但可以吃一点猪肉,新兴医院的张大夫说,很多病人明明知道,但还是忍不住要吃甜食,有一次我骂一个重病患者:“你怎么狗改不了吃屎。”……

【判断题】TRUE/FALSE/NOT GIVE(是/否/文中没提)

1、糖尿病人可以吃猪肉火腿
答案:是

2、糖尿病人不能吃屎!
答案:NOT GIVEN。 (因为文中没说!)

雅思的客观性来源于西方实证主义,即一切都要有依据,一切都要有证据。你会发现,西方的科技、学术、新闻等各个领域,都体现了实证精神。

雅思理性和秩序的第三个体现,在于其逻辑性。

所谓逻辑,就是思维的连续性和严密性,结论要有证据支持,证据跟结论之间,要有明显和直接的逻辑关系。这点可以说是中国人最不擅长的。

中国人喜欢气势磅礴地下结论,却拒绝提供论证或者证据不足。有一个1980年代常被引用的例子。在“四书”之一《大学》中,作者豪迈地指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听上去铿锵有力,实际上经不起推敲。瑞士数百年没有战争,国治不治?但天下因此而平了吗?

而雅思的思路却是严谨的。当我准备雅思作文的时候,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雅思作文分两部分,小作文是描述,大作文是议论。议论文选择的话题往往是社会上有争议的话题,比如:死刑该不该废除?动物该不该拿来做试验?答案无所谓对错,但你必须给出严密的论证。

像我这样一个长期靠写字为生的人,在对付雅思作文的时候,也感到力不从心。语言是个小问题,因为你可以使用简单的句子,最大的问题是逻辑思维。我们写文章,喜欢随心所欲,不亮出观点,不提供论证,一切让读者去揣摩。而雅思的认可的好文章,必须观点明确,论证充足,井井有条,丝丝入扣。这一点做起来太难了。

感谢半年来所受的雅思训练,让我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开始全新审视。但愿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得长一点,这样,也许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Loading

伟大的舅舅

Monday, May 29th, 2006

应某国际咨询公司辗转约稿,写一篇沿海地区农民一天真实的生活,我一下子想起了舅舅。我要采访他。怯生生拨通了舅舅的电话,没想到他愉快地接受了采访。还跟我约定,等春节回家,给我一些很棒的素材,助我写一部电视剧。

舅舅是一个天资聪明而又时运不济的人。他1968年高中毕业,那年高考废止。1977年恢复高考,他却不符合条条框框,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舅舅做过造船厂的临时工,还是一个好木匠。我记得小时候,看他干木工活,明明已经做好的板凳,他却又拆开,我问为什么?他说差一分毫坐着就不舒服,所以要重装。

前些年,舅舅告诉我,他最崇拜的人不是江泽民,而是站在江泽民背后的那个人,他的翻译。因为翻译是靠知识靠本事吃饭的,也是咱们老百姓可以努力的方向。

我采访的主题是舅舅的一天,他喜欢不喜欢现在的职业,最大的喜悦和担忧是什么。弱智问题,但舅舅的回答让我非常感动。他说,一生种过各种农作物,粮食、蔬菜、花生、棉花,但现在种植冬枣是他最喜欢的。因为有技术难度,不是所有人种的冬枣都能结果,这其中需要认真学习和钻研。而舅舅正是一个爱知识、爱智慧的人。虽然务农,他每年都买200多元的书,除了冬枣书之外,还有《读者》合订本、《读报参考》、《演讲与口才》。他说他看电视只看与新闻有关的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法制进行时,坚决不看电视剧,哪怕赵本山的都不看。

舅舅有一个学习冬枣技术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一句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种冬枣树!

舅舅说他最怕暴风和冰雹一类的自然灾害,那会把他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

“我最幸福的时候啊,就是一手拿着茶壶,一手端着茶碗,在自家的冬枣地里溜达。看着树上的累累硕果,我有说不出的高兴。尤其是有人来参观,更有一种成就感。”

伟大的舅舅,你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约稿的人告诉我,你的名字会印到这家全球咨询公司的圣诞小册子上,送到全世界客户的手里。但愿全世界都知道你,知道你被埋没的天才,知道你被命运遗忘的计划,知道你淳朴而快乐的心,当然还有你枣园里累累的硕果!

Loading

烤鸭之路--开学

Sunday, May 28th, 2006

1月9日,一个黄道吉日;杭师院,一所综合大学。在成教楼的一间教室里,第四期雅思班开学了。班上共有39个人,分别来自市区及下属县市的不同单位。

接下来当然是领导讲话,领导着重指出、强调:

一、提高认识,珍惜机会。

二、发愤用功,提高成绩。一般来说,强化学习半年,雅思成绩可以提高1.5分左右。所以要超常规加强培训。

三、注意方法,提高效果。

四、管理学习,遵守纪律。

由于春节很快临近,节前学习任务是巩固基础。开设基础听力、口语、语法、阅读和综合雅思课。

忍痒的建议下,我为班级做了一个Blog,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放到上面,同时提供一些资料供大家下载。按照忍痒的战略设想,这些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王氏关系网的一部分。事实上,这个战略高估了我的社交能力。

上周二,散伙饭,虽然老师学生基本都到齐了,但面临考试的压力,大家都吃的没情没绪。只有昨天,当最后一批同学走出口试考场,大家才发现,确实有点舍不得上学的这段日子。

Loading

烤鸭之路--36

Sunday, May 28th, 2006

按照家乡虚岁的算法,生于72的我今年36岁,这是一个存在转机的年龄。2005年,我们出版了三年的网络文化报纸停刊转向。我被集团调去了网站,报到完毕,正准备接手一些任务,忽然接到了通知:去上学。

上学?是的,上学,全脱产的雅思培训班。雅思是什么东西?在此之前,我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是英国人搞的。英国的东西我喜欢几样:莎士比亚、英超,还有买不起的Burberry现在似乎又添了一样:IELTS(后来我见到这五个字母,就像见了达芬奇密码一样。)

对于一个工作12年的人来说,校园已成为遥远的回忆,连梦都到不了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父亲。36岁之前,他是民办教师,除了教学,还要种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抓住一个唯一的机会,考民办教师师范班(简称:民师)。我依然记得他准备考试时的情景。他把复习资料用小字抄到纸片上,随身携带,无论是挑水、耕地,都随时拿出来看。那一年,他考了全县第一名。然而,却被人揭发出年龄超出规定两个月。父亲的梦碎了,我不知道他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因为在我和妹妹面前,他从来没有为此唉声叹气。

又过了一年,上面放宽了规定,父亲终于考取了惠民师范。那是我们全家最幸福的日子,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的重担大部分落到了母亲身上。过了两年艰难的日子,父亲毕业了,由于成绩优异,口碑又好,被破格留到县城。再后来,他在工作岗位上越干越好,直到今年从副县级的职位上退了下来。

父亲的经历是乡村里的传奇,我要是有他十分之一的品质,人生绝对是另一个样子。

当我把上雅思班的消息告诉家里,老爸自然把这件事跟他36时的经历相类比。

就这样,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单位的期许,我背起书包,上学去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