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BBC’

SIMON的选择

Thursday, February 18th, 2016

BBC播出了一期节目《如何死去?西蒙的选择》

西蒙·宾纳是一位成功的英国商人,在发现自己得了不可治愈的MND(运动神经元病—ALS也就是急冻人,就是五种MND之一)之后,决定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在英国安乐死是不允许的,协助他人自杀者可判14年监禁。但是在欧洲的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和瑞士,这样做是合法的。

于是西蒙决定到瑞士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与瑞士安乐死中心约定在自己生日那一天,离开人间。

他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从不能清晰地说话,到无法自己穿衣,再到手握笔都出现困难。他怕自己彻底丧失交流的能力,被困在痛苦的肉体里,决定将协助死亡提前。时间定在10月19日。

在开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告别派对之后,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了瑞士。最后的晚餐,他喝了一点啤酒,跟亲友们大笑。

最后的时刻来临,协助死亡的医生问了他一些必要的问题,并得到他肯定的答复之后,说:

“我们允许你打开输液器的阀门。”

SIMON微笑着,通过别人远程念了一段他自己写给妻子的告别信。然后,略微笨拙但义无反顾地推开了装有致命麻醉剂的阀门。

我的泪再也止不住了。

BBC Two – How to Die: Simon’s Choice

Loading

BBC教你如何为手机平台写新闻

Friday, March 20th, 2015

【白板报按】BBC中文网有一个BBC Academy栏目,用简介的语言介绍BBC制作新闻的经验。下面这篇文章对于维护微信公众号也很有借鉴意义。现在公众号的问题是,文章太长。传达的有效信息又不够多,应该向BBC斯瓦西里语编辑学习。

BBC教你如何为手机平台写新闻

如何撰写报道,善用手机这种普受欢迎的新闻平台?大家需要留意一些窍门。

越短越好

为手机平台写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技巧。手机媒体的力量在于其携带方便而且使用灵活。不过你必须了解手机的局限,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手机。

手机受到屏幕大小的限制。哈桑•麦勒拉是BBC斯瓦希里语组的编辑。他说你的写作风格要配合这种情况。

新闻条目要尽量简短。必须斟酌每个字。动笔之前要把新闻内容彻底想一遍。

哈桑说,那样你就能选择正确的词汇,尽量运用词汇为写作服务。

“写手机新闻,尽量简短。”

简单明了

大多数用户的手机屏幕都很小,所以你需要使用简单的语言。这样,阅读方便、易于了解。

用词直截了当也有助于向全球受众传递消息。

哈桑说,“你的用户可能在阿富汗、伊拉克、非洲或者美洲。”

“各地的读者观众都应该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了解新闻内容。”

滚屏让人烦

记住,当你为手机写消息时,越短越好。

如果为一个一般网站写消息,你可以写20段,甚或更长。但这对手机的小屏幕来说就太长了。

因此:

  • 请把信息内容限制在100字左右…也就是4、5个小段落
  • 去掉形容词
  • 使用缩写

这些简单的技巧会帮助你缩短新闻。

简短的标题

标题应该简洁、吸引读者。

这样你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最理想的长度是不超过14个字。超过这个长度,标题在手机屏幕上就显示成两行以上。

你不希望这样。一般来说,如果你把标题限制在14个字以内,你的标题就不会超过一行。

这样的标题在手机屏幕上就很容易阅读。

短信提示

你所写的文字还被用来做自动短信提示, 也就是屏幕上显示的标题和摘要。

请尽量保持简短。

哈桑说,“在BBC斯瓦希里语组,我们把标题和摘要都控制在140个字以内。”

记住,去掉形容词,使用缩写,就能缩短标题和消息的长度。

使用引语

引语很重要,但是记住在小屏幕上要用简短的引语才有效,这一点非常重要。

避免冗长、不知所云的引语。只在需要的地方使用简短的引语。

选用简明扼要的引语,把他们放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谨慎用词

谨慎用词,避免歪曲新闻的原意。

你不知道谁会阅读你的信息。有可能是非洲的读者、阿富汗的读者、美洲的读者或者欧洲的读者。

因此,你必须确保不同地方的人都能明白。

为了让全球读者都能看懂你的消息,请尽量避免术语, 要使用一些不会被曲解和误解的词汇。

检查,检查,再检查

在网络上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你需要检查,检查,再检查。

一旦错误出去了,想改正就来不及了。

这个错误将会呈现在整个世界面前。

BBC斯瓦希里语组的制作人哈桑•麦勒拉说:“必须在发表前改正错误。”

方言区别

无论你用哪种语言写作,在新闻中都要避免使用方言,因为你自己的语言和方言可能会影响到你的用词。

这一点很微妙,但你需要时刻紧记。

要用挑剔的眼光检查文本。

你要问自己,我写的内容是否能够让刚果和肯尼亚的人都能明白。

你所写的内容应该让所有读者都能明白。

Loading

TBT/BBC

Tuesday, March 18th, 2008

今天BBC中文网的一条新闻:

TBT局势继续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中国当局所宣布的让TBT示威者自首的最后限期已经过去。当地局势继续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看似漫不经心的“示威者”三字,替代了原通告中“组织、策划、参与这次打、砸、抢、烧、杀的犯罪分子”的称呼,从而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中国当局是叫所有参与示威的人都去自首,这究竟是无心的疏忽,还是故意混淆?

当然,《通告》的措辞也不是没有问题,未经法院审判,不能称呼任何人为“犯罪分子”,只能叫“嫌疑人”吧。

TBT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建议,要综合各种新闻源一起看,这其中有个的技巧–大体来说,对中国不利的消息要看亲华媒体的(比如《联合早报》报道四川、青海、甘肃有事,大体可以相信);对中国有利的消息要看西方媒体的,比如《经济学人》作为唯一获准在拉萨采访的西方媒体,连续报道暴民(MOB)的烧抢和官方的隐忍。英国媒体都这么说,侧面印证了中国官方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TBT事件后,官方的宣传手段非常生硬落后,陈旧老套,乏善可陈,明明占理的事,不但说不明白,而且把自己弄得被动不堪,真是匪夷所思。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