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纽约时报’

如何在Kindle上订阅/取消订阅《纽约时报》

Sunday, March 25th, 2012

据我有限的所知,《纽约时报》的kindle版,只能在kindle上联网订阅。

一、订阅前的准备:

1、首先,你要成为amazon.com的注册用户。

2、其次,你必须有能否支付美元的信用卡(visa/master),双币单币都无所谓。

3、再次,你的信用卡必须到amazon.com上跟你的帐户关联。gift card不能用来订阅报刊,只能用来买书。

二、在kindle上订阅《纽约时报》

1、首先,你的kindle(kindle3, kindle4, kindle dxg)要先联网。(顺便介绍一下,Kindle截屏,只需要同时按住Shift+Alt+G,shift就是那个向上的箭头,然后连上电脑,在documents文件夹里找到gif格式的文件就是。)

2、按kindle的menu,进入Kindle storefront(或者叫kindle store,每个设备可能都不一样,我是按照我的kindle dxg的叫法)

3、进入kindle store后,看到如下界面。

如何订阅Kindle版《纽约时报》

4、点newspaper进去,如果订阅杂志就选magazine,选择–north america

如何订阅Kindle版《纽约时报》

5、找到纽约时报,点之。

如何订阅Kindle版《纽约时报》

6、进入订阅界面。(因为我已经订阅了纽约时报,所以选了另外一份报纸作演示)。纽约时报订阅价是每个月19.99美元,可以免费试看14天(也需要信用卡订阅,知识14天内取消订阅不扣款。但一个amazon帐户只能享受一次试订。)

如何订阅Kindle版《纽约时报》

7、好了,《纽约时报》已经订好,每天美国东部时间早晨9点,北京时间21点,将会推送到你的kindle上。

8、还有一个好消息,如果你已经是《纽约时报》Kindle版的订户,你可以无限制地访问nytimes.com,不受每月免费访问10次的限制。具体访问办法,请参考这篇官方Q&A

三、如何退订Kindle版《纽约时报》

1、退订报刊不能在Kindle上完成,这叫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必须去Amazon的网站。

2、进入Amazon.com后,登陆进入My account.

如何在电脑上退订Kindle版《纽约时报》

3、Amazon的导航比较乱,要找到你订阅的电子版,要从Digital Content这里进入,点Manage your kindle见下图。

如何在电脑上退订Kindle版《纽约时报》

4、这样就可以看到你订过的报刊,进入纽约时报,找到下拉菜单,选择取消订阅。(成功的话,会有提示。)

如何在电脑上退订Kindle版《纽约时报》

同样的办法,可以订阅/退订其它Kindle版报刊。

Loading

读报记101227

Monday, December 27th, 2010

自从用上Kindle Dxg,我订阅了三份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泰晤士星期天报》。从此告别了iPad的浮华与喧嚣,沉浸在单纯的文字世界里。每有心得,则喜乐满溢,不敢独享,特与诸君分享。

在英国,没有犯罪新闻的报纸不叫报纸。《泰晤士报》(2010-12-26)头版刊登了失踪了好几天的25岁女建筑师Joana遗体被找到的新闻。英国之所以出过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跟这个民族的气质应该有关吧。

同一期报纸上,扮演憨豆先生的英国演员Rowan Atkinson谈喜剧表演的奥秘:

“你知道,一定长度的停顿可以造成喜剧效果,时间长一点或者短一点就不可笑了。你不能在剧本中写‘此处停顿7秒钟’,所以功夫在诗外。”

如果说西方的评论与中国的时评有什么不同?最大的差别在于文风,当国内作者们前仆后继地写把八股文的时候,英美的评论家们则始终传承着活泼、自在、妙趣、深刻的文风。《纽约时报》2010-12-25,有一篇Snow!Hit the Panic Button(大雪!按下恐慌的按钮。)就是一篇活力四射、极尽挖苦反讽之能事的妙文。针对,英国希思罗机场和法国在一场雪面前一筹莫展,交通瘫痪的冏状,Roger Cohen讽刺说,英国人忘记了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铁锹。英法海底隧道也瘫痪了,官方解释是,下雪。作者写到:

“什么?雪已经停了三天了,而且这里是隧道!”

英国《卫报》记者George Monbiot报道说,他接到愤怒的电话:“现在是零下18度,我家的水管都冻住了。你们这些骗子!这就是你们说的全球变暖吗?”

在《纽约时报》上被E-mail最多的文章是一篇《怎样才能不弄坏不粘锅?》How Not to Wreck a Nonstick Pan。文章对高科技不粘锅的保养术一一罗列,充满了淡淡忠厚的反讽。

作者买的不粘锅,锅底糊了,他咨询厂家,得到的答复是你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我试驾新车都不看说明书,而现在用的不过是一只锅。”

在美国,圣诞树装饰彩灯还是白灯,是一个品位问题。70%的美国家庭都放弃彩灯,改用白灯。这是不是一种返璞归真呢?请看 Colored vs. White is a Christmas Light Debate.

Loading

“刊登一切适宜的图片”

Tuesday, March 18th, 2008

《纽约时报》的信条是,“刊登一切适宜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3月18日,《纽约时报》网站在一篇关于拉啊萨的“适宜的新闻”标题下,配上了一张更事宜的图片。

尼泊尔图片

一般读者看到这位被拖曳的喇嘛后什么感觉?会觉得北京正在镇压,而且用的是很不和平的手段。

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照片下面有两行说明文字。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位在联合国门前示威的藏喇嘛正在被拖走

上面的英文写道“A Tib-etan monk was dragged away by the police in Katmandu, Nepal, on Monday during a rally at United Nations offices”。“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位在联合国门前示威的藏喇嘛正在被拖走”。

这个错误被发现后,纽约时报又换了一张照片。

事件讨论现场

讽刺的是,当人们(包括本人)斗牛士一样,兴奋地批评西方媒体新闻误导的时候,连那个地名的汉字和英文都不敢直接写,只能写成“西囧藏”。

Loading

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唐玄宗对安禄山不宽容

Tuesday, March 18th, 2008

针对TBT最近发生的乱局,《纽约时报》3月18日发表了社论《China Terrorizes TBT》。

标题斩钉截铁说中国在TBT实行恐怖统治。但社论一开头也承认,“Information was hard to verify — nearly all foreigners are barred from entering and Tibetans have no freedom — but news reports said a market in the capital was burned; at least 16, and perhaps many more, people were killed; and paramilitary police and troops were deployed.”就是消息很难证实,只知道市场烧毁,至少16人死亡,派遣了武警。

接着文章扯到了达LAI去年十月接受布什会见和呼吁给予TBT更多宗教和文化自由上。笔锋一转谈起了中国的奥运承诺,改善人权状况。同时,控诉中国在西藏的作为,说中国不认真履行承诺。

接着说美国从十个人权最糟糕国家名单中删掉了中国。Whatever gain China may have gotten from being elevated above the likes of North Korea, Myanmar, Iran and Sudan was lost by the crackdown on TBT. 【不管中国由于比北韩等国(人权)略好一点而得到任何好处,都会因为在TBT的镇压而失去。】

最后文章说,中国本来有在奥运会上闪耀的机会,现在全吹灯拔蜡了,除非给TBT更多的宗教宽容与自由。

《纽约时报》是我很喜欢的一张报纸,但这篇评论实在太烂,作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扯来扯去,把TBT之乱全都归咎于北京的文化与宗教政策。按照这种逻辑,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唐玄宗对安禄山不宽容,没有让他跟杨玉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把杨玉环给他不就天下太平了嘛;同样地,南北战争的起因是林肯对南方奴隶主不宽容,没有允许蓄奴文化自由成长,玷污了白种奴隶主的纯洁性,其目的是大肆掠夺南方各州的棉花。

最后舞动你的双手,跟我来:打倒郭子仪!抵制唐三彩!3K党万岁!一个国家的诞生!Higher, higher!

Loading

万能时评家

Sunday, January 6th, 2008

闲来无事,继续读《纽约时报》07年推荐专栏

今天读的是瑞士作家Peter Stamm《瑞士迷失(Swiss Miss)》,文章以瑞士军队误入列支敦士登境内为引子,介绍了瑞士军事现状。文笔轻松调侃,颇有宋石男没当教兽前的文风。例如:“瑞军入侵列支敦士登干嘛呢?那里又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瑞军配发的来复枪只用于自杀和偶尔的暴力犯罪。”“瑞军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绝对是负重行军最强的。当地球上的石油消耗殆尽的时候,最后一支还在的移动的军队一定是我们。”

前些天还读了美国70-80年代脱口秀主持人Dick Cavett写的专栏《当那伙计死在我的节目里(When That Guy Died on My Show)》,用豁达、幽默又怜悯的笔调,记叙了一场节目中的死亡事故。

《纽约时报》的Op-Eds(类似“专栏版”)请来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专注于一个或几个擅长的领域,只谈自己知道的事。比如Frank Rich,在80年代之前以写百老汇剧评为主,进入90年代,改写中东问题,21世纪主要写政论时评。

横跨多领域、全学科、全知全能的维基百科式专栏作家,似乎以我国最为盛产。

在中国浩大的时评作者队伍中,像连岳那样用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常识写评论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是Google+偏见学派的传人,先预设观点,再筛选材料。他们可以洋洋洒洒写出一部立陶宛独立思想史,只要有人约稿,尽管动笔之前的24小时,还不知道波罗的海在地图上哪个位置。他们也可以滔滔不绝援引凯恩斯、弗里德曼、巴菲特、加菲猫来评述CPI,FPI,QFII,QDII,只要他们认为此刻不该噤声。他们忽而是物理学家、动物学家,忽而是社会学家、女权学家。根据需要,在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和法科生之间,自由变换角色。当然他们有几样“撒手锏”一直握在手中,“宪政”、“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自由”、“真相”是不能不提的,如果还能祭出几样“公民社会”、“公共空间”那简直就是完胜了,可以刊登在《心经报》上,并被各大门户广为转载。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代,中文大专辩论会盛行的时候,那些参加辩论会的大学生们也是全知全能的。无论辩论何种社会难题,正反辩方都有一个万能的解决办法,叫“综合治理”。(可能受其启发,后来我国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成效如何,不做评价。)如今辩论赛衰落了,叱咤辩台的学生们也长大了,没想到他们现在已经有了新的title,叫时评家。

Loading

推荐一组漫画《不确定性法则》

Friday, January 4th, 2008

现在很多漫画家受白痴朱德庸影响太大,除了乏味地挠痒痒之外,让人一无所获。在此推荐一组《纽约时报》专栏画家玛丽亚-开尔曼(Maria Kalman)的作品《不确定性法则》。鉴于版权原因(实际上是懒惰原因),只转载第一张,剩下的自己去看吧。

不确定性法则

点击此处欣赏–(Maria Kalman)的作品《不确定性法则》

考虑到个别网友可能英文吃力,粗略翻译如下,英语比和菜头还好的,请移步,就不要笑话我了。

PART 1 危险不确定

我无言。所有不说的事,都是又苦又甜。这种模糊的景象是什么……不确定性。

PART2 毫无理由

2.1 那个人毫无理由打碎了我的鸡蛋。

2.2 为什么,求你告诉我。因为那是一个梦,所以不像寻常那样,有一个理由。

第三幅,皮娜-巴赫

3.1 地如此坚硬,舞者快速移动。他们怎么做到的?这样太危险了。他们为皮那巴赫跳舞。

3.2 如果皮那巴赫被举起来,她笑吗?还是感觉到了危险,非常飞仙。

PART 4 悲剧发生了

摄影家把洪水拍得像一出大戏,像一个摄人心魄的悲剧。但是当,我们知道这栋被毁的房子是真实的,那

不是戏剧,那事情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PART5

5.1朱棣和她的小狗

5.2 麦基在花园里,HI,麦基在花园里。

5.3 婚礼开始前,这个女孩把衣架顶在头上。很聪明,她把衣架顶着唱了一首中国歌。

5.4小莫扎特的妹妹也喜欢在脑袋上顶东西,不过那时一头假发。当时她只有10岁。

5.5这是一个PARTY,摄影家拍下来的。有孩子,有灯光,时间停止在那里。

5.6下面的文字:我希望那一刻属于我的生活。 到杂货店去,再到旁边咖啡屋坐坐。在哪里,连想都不想

,我会点一个

5.7 豪华汉堡!

5.7(汉堡下的文字)这里的东西真豪华呀。

5.8 你不可能点一个豪华三明治。豪华是有限度的。

5.9 (下面有牛的儿童画)孩子们想象很多事,难以置信。(下面白底上的文字)我的岳母曾想象在乡间

小路上看到一只袋鼠。也许那里真的有袋鼠。

5.10(最后房间那一幅)在这所房间的窗外,我们正在享受下午茶。

PART 6 朱莉和VICKIE

6.1 一次朱莉穿着高跟鞋,爬上梯子,但一本大辞典掉了下来,砰地一声。

PART 7 愉悦的PARTY

7.1 上面的文字
我喜欢你来参加我的PARTY。那会在周日下午。让我们不要再夜里开PARTY。谁能忍受漫漫长夜,至少不是

我。

7.1(画上)我们首先上一个好吃的,不,我想不。

7.2, 我们的晚餐将从蛋挞开始。这是最好的PARTY前点。

7.3 接着是我最拿手的,肉酱糕(瞎翻译的,没看懂,反正是 的。)

7.3(蓝背景,盘子的)接着,我想我们应该上个大火腿,为啥不呢

7.4 最后是甜点。这绝对让人高兴,没有什么错。不过,如果出错了,我还有一个建议。

7.5 (文字海报)保持冷静,让生活继续。

7.5(下面的文字)在二战的时候,人们都看到过这张海报。所以在任何情况下,记住这句话,没什么坏

处。

事实上,事实上……

7.8 (最后的瀑布)再会了,再会了,朋友们,直到我们再相见。
(完)

Loading

蚂蚁酒 醉钢琴

Friday, January 4th, 2008

《纽约时报》网站上评出了“2007年引人注目的Op-Eds文章”。这里需要稍微解释一下Op-Eds是Opposite Editorial的简称,意思就是“与社论版相对的哪一个版”。这一版主要刊登观点类文章,与社论不同的是,它只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报社立场。类似国内报刊的专栏版。

在《纽约时报》推荐的去年Op-Eds,有一篇DENIS DUTTON写的乐评把我乐坏了,这篇文章叫做《Shoot the Piano Player》(毙掉弹钢琴的),评述了英国钢琴师(乔伊斯-哈图)Joyce Hatto的传奇经历。我按图索骥,在网上搜索了一些Joyce的资料,把这个故事跟大家共享。

Joyce Hatto

Joyce Hatto出生于1928年,是一个钢琴家和教师,前半生才华平平,几乎没有大唱片公司出版她的作品。直到1976年,她因为诊断出癌症而停止了公共演出,跟她的丈夫–一位录音师,一起移居到剑桥附近的一个小镇。谁也想不到,从此以后,她在艺术上开始总爆发。

她的丈夫成立了一家小唱片公司William Barrington-Coupe,随后推出了她灌制的唱片。从1989年开始,她一发不可收,弹奏了几乎所有大师的作品,包括拉赫玛尼诺夫等人写的高难变态曲子。在她出版的120多张CD中,她弹奏的速度惊人,每个音符都准确无误。更令人惊叹的是,她演奏风格变化多端,不同的作曲家在她的手下,能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阅评人们惊呆了,称她为“大器晚成的罕见天才”、“还能喘气的最伟大的钢琴师”。

2006年,当癌症即将夺去她的生命,她坐在轮椅上演奏了贝多芬的第26号奏鸣曲。随后,她带着巨大的声誉离开了人士,人们缅怀她的天才、她的经历和她的个性。死者死矣,余音袅袅,音容宛在。

2007年2月份,一个名叫Brian Ventura的伦敦金融分析师,买了一张Joyce Hatto演奏的李斯特的唱片。当他把CD放进电脑,苹果的iTunes软件立即识别出,这首曲子的演奏者不是Joyce本人,而是一位叫László Simon的匈牙利演奏家。iTunes使用了一家叫Gracenote公司开发的音乐数据库,可以识别CD的音轨特征。在对照了Simon的CD之后,金融分析师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了《今日经典》杂志的乐评人Jed Distler,此君曾经多次在杂志上盛赞Joyce的演奏。

黑幕一角从此揭开。经过许多乐评人和乐迷的共同挖掘,一个音乐史上最大的丑闻暴露在阳光之下。

原来,Joyce Hatto的大多数曲目录音都是剽窃的别人,这些被扒窃的对象中,除个别大师,更多的是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钢琴师,其中包括台湾的陈必先(Pi-Hsien Chen)。人们进而发现,Joyce Hatto声称的为她唱片伴奏的是国家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家是一位叫René Köhler的波兰移民。而人们从CD中辩认出那其实是维也纳爱乐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作品,René Köhler更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

在专门揭发Joyce Hatto唱片丑闻的网站上,列出了经过辩认的剽窃唱片,这是一份触目惊心的长长的清单

Joyce Hatto的丑闻说明,黑蚂蚁不仅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不仅仅在保健界有,在清高的古典音乐界也有。一个老太太为什么能忽悠全世界的乐迷,乐评人们难辞其咎。Joyce Hatto剽窃的那些人,有很多都是年轻的音乐新秀,但是他们得不到乐评人的重视,这些人更乐意把赞美送给一个名人。

技术是个双刃剑,一方面成就了骗子,一方面也揭露了骗子。Joyce Hatto的很多唱片,都是利用录音技术,对原作进行重新缩混和技术处理,欺骗性很强。但是,百密一疏,没想到也是Gracenote的音乐数据库让她原形毕露。

这同时还说明,苹果奉行的“拿来主义”为这个破公司带来多少名不符实的声誉啊。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是iTunes揭发了钢琴巨骗,却不知道苹果使用的是Gracenote公司提供的技术。

【综述要列出参考文献,做人不能太方舟子】

纽约时报:专栏文章
维基百科:关于Op-Eds关于Gracenote关于Joyce Hatto
Joyce Hatto剽窃识别网站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