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生活’

乔迁记

Sunday, August 2nd, 2009

近来频繁收到朋友们的问候,恭贺乔迁之喜,喜从何来?上和菜头的博客才明白,喜从他那里而来。

跟菜头电话夜谈之后,我决定大规模提高租房预算。因为房子不管是买来的、租来的还是做公务员换来的,都是一个让人身心彻底得到放松的地方。

我自2002年来到杭州,就一直租房,若问我为什么不买房?除了不擅理财、没有经济头脑、对生活缺少规划等显而易见的缘由之外,我想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我想保留生活的变化,我来到这个城市不是为了子子孙孙繁育下去,而是想保留随时离开它的权利。

当然你会说,买了房子再卖掉也可以离开这个城市?而且还能赚足一大笔盘缠。我哪有这样高的财商?我想到的就是,万一买了房,我就只能老死在这里了。

然而七年半的时间,我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这个城市,而是不停地换着租住屋。我住过城东、城西、最后固定在距离上班地点一公里半径的范围之内。我仔细核算了居住成本,发现像我这样一个每天两点一线的人,只要减少路途的时间成本,就足以大幅度提高生活的质量。

我拒绝了前女房东2000元/月的要价,最后租了一处更贵的房子,并且几乎所有的家具都要自己添置。但我觉得依然很值。以前“家”是我想方设法要离开的地方,现在的“家”是我待着就不想出门的地方。因为我所需要的这里都有了。

这是70年代盖的老居民楼,我住在一楼,有一个六、七平方的小院子,抬头看见半个天空,另外半个被院外枝叶茂密泡桐树给遮住。院子里的花盆中,种了一些植物,其中有一株柚子树,已亭亭如盖矣。

房间里设施很旧,80年代的老式家具,吸收潮气之后,散发出一股棺材板的气味。我让房东把旧家具都清理掉,添置了一个坚固的实木床,三个原木书架,俄罗斯樟子松在房间里散发出木头的香气,我终于让这屋子复活了,当然代价不低。

搬家带来的最大好处,我终于让这么多年买的书全部会师了。以前,我的书散落在出租屋、办公室、纸箱、抽屉之中。而今,它们全都重见天日,在鹅黄色的书架上,对我发出费尔弥娜一样微笑(费尔弥娜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女主角)。我又买了三块棉织地毯,这样可以赤足走在书架之间,像一个巡幸的国王,又像一个采蘑菇的小猎人。

坐在书斋之中,这一刻我跟世界和解,我不再妄求,也不再虚给,物我两忘,身土不二。

当然住在这里也不是没有烦恼,隔壁的民宅里住了至少8个人,每天晚上喧哗到深夜,凌晨7点多就砰砰敲门,熟睡的我感到了麦克白一样的惊慌,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不过凡事往好处看,这群芳邻至少矫正了我混乱的生物钟。所谓坏事,是心灵的镜像,如果多想想那些好处,那么这确实是一次乔迁。

Loading

忽忽,太忽忽

Wednesday, July 8th, 2009

昨晚与牟老阔别三年后重逢,彼此却没有长久不见的感觉,原因是我俩经常毫无来由地通电话。后来,见到了久负盛名的老六,果然人如其书,相见甚欢,喝酒无数,半夜1点才散。

今天中午见到了郑云深,一起聊得很畅快。

下午见到了可爱的张角,自从06年他到杭州为我送行,就再也没见过面,畅叙幽情,不觉一下午就过去了。

晚上带一个小兄弟去满足他一个远大的梦想,看一眼天安门。

后半夜也许还有点空余时间,预约要赶快。

明天下午飞回杭州,大部队出行,一切不由我决定,我在北京的哥们、姐们,这次就来不及相见了,下次在北京或杭州聚首吧。

Loading

手写博617:迈向质朴生活

Wednesday, June 17th, 2009

blog617-003

blog617-004

blog617-005

Loading

响应宁檬倡议:到小摊上买东西

Monday, April 20th, 2009

今天我冒雨在马塍路小巷子里走,看到有人摆了一个小摊在卖菜。我一下子想到了宁檬最近一篇博文,全文如下:

在小摊摊上买东西

每次在超市里买了在小摊摊上也可以买到的商品,会觉得比较抱歉.

我在超市买了一个杯子,对这个巨大的机器并无啥影响,售货员也不会更高兴一点.

但是给一个小摊摊,每卖出一样东西,都是成交的喜悦.做小本生意的人,有些也许就需要这点钱贴补生活.

又想起胡冬.我们在他家附近逛街时,听说ASDA(一家著名的连锁超市)将在附近开业,我十分羡慕.但是他说不喜欢大型超市.

不记得是他还是别人跟我说,每一个大型超市开业,周围几百米的小店都会大受影响,倒闭一批.

我上周就在小摊摊上买了一个玻璃碗,还问过能否放进微波炉.他说可以.结果我一放进微炉,这个碗就裂了,哈哈.

于是我买了一把生菜,摊主一称,用杭州话说了个价格,我没听清,就拿出两元硬币递给他。他把一枚扔回我的钱包,然后换成普通话说:1块钱。

我拿着这一把蔬菜一直走回家,这将是我明天午饭的主菜。在此我也建议大家多到小摊上去买菜,多去农贸市场,而不是把冤枉钱送给肥得流油的大超市。

Loading

忘带钥匙的成本分析

Saturday, January 12th, 2008

昨晚出门,把所有钥匙(包括自己办公室的)都锁在家中。幸好我有一套备用钥匙在刘桂兰处,可刘桂兰家住郊区,第二天下午才能回杭州。在大雾弥漫的街道上,我在思考几种解决方案,并比较其成本。

A方案、打车去刘桂兰家取钥匙,心理价位:100元往返。(司机报价:单程一百元,往返约150元。)
B方案、住报社旁边的文苑国宾馆,折扣价:168元。还要考虑住宾馆不如在家舒服所产生的情感成本。
C方案、请开锁匠,上门开锁费100元,因是晚上,应该考虑骚扰邻居所产生的社会成本。
D方案、借宿朋友或同事家,打车费10-20元。但额外成本支出更多:给他人造成不便所消耗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不舒服消耗更大的感情成本等等。
E方案、到大办公室熬夜,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金钱成本:0元,身体成本消耗:无法预计。

我先实施了方案A,跟出租车司机商量,结果成本超过预期50%。否定之。
接着准备实施方案B,到宾馆发现黑咕隆咚,原来文苑国宾馆已经收归国有,关张了。亦否定之。
实施方案D,同事说家中只有一小床。也否定了。
正准备施行方案E的时候,刘桂兰打来电话。他兴奋地说:有了有了,靠!怎么没想到还有一个好办法?

F方案:刘桂兰在他家附近找一辆出租车,他本人不过来,只需要让司机把钥匙给送到杭州。由于出租司机从杭州返回郊区,还可以拉客人,出租车支出的成本会大大降低。这样只需要70元就可以解决问题。

最后F方案成功实施,在夜晚11点左右,我拿到了钥匙。刘桂兰不放心,还打来电话确认。

阅读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A、一定要留一套备用钥匙;
B、一定要有一个聪明如刘桂兰一样的保姆;
C、在考虑解决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案,是成本最低的,也是最意想不到的。
D、生活在城市中,一定要有一个“小三”,这样哪怕挤一张小床,也不会觉得麻烦。
E、如果脖子上有拉链的话,博主的脑袋早就不知道忘到哪儿去了。

Loading

与健忘症作战

Friday, June 2nd, 2006

昨天晚上接到一个电话,乍一听,没想起谁?再一听,隐约有点印象。他自报家门,模糊听到两个音:Zhou(ng) Min(g)。放下电话,我在脑子里迅速排列组合,钟明,周明,周敏……好在,他随口说了句,已经不在报社了,在一家外企做公关。为我的胡猜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打了车到雷迪森去接他喝茶,他看上去有点面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认识的。为了避免尴尬,我想通过谈话多套出点线索。

我: 你到外企之前,在哪家报社?
他:还在那家报社。
我:(干脆直接问)你们报叫什么来?
他:电子报。
我:我还以为是《信息产业报》,记混了。

既然知道是北京IT圈的,就好办了。这样他肯定认识这个圈子里我的朋友。

我:最近见猛小蛇了吗?
他:好久没见了。他好像最近在做一个网站。
我:(来了兴致,大谈小蛇的圈网中国。总得找点话题呀。)
他:自从那次杀过人,就再也没见过了。

一道光射进我幽暗的记忆深处!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若干年以前,我们参加了天极网的组织的一次郊外过夜活动,杀了一夜人。于是他那晚的脸的轮廓,渐渐淡入进来。

我: 哈哈,九华山庄。
他:对对,九华山庄。

九华山庄是北京郊外的一处别墅,那年,乘坐天极网的大吧,我们来到这个地方。一下车就被草坪上一块告示吸引住了--

小心投毒!

到了南山路的一茶一座坐下来,大家开始聊起那天晚上。记忆好比一个滤瓦,那晚的男人,我只记得带队的杨子。 滤瓦里剩下的,便都是美眉的。我们一个一个聊过去,除了紫袜子同学,其余都失去了联系。每次跟老友见面都是这样,回忆共同的故人,总有人发财,总有人杳无音信。

我: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女孩,谁也想不到她就是杀手。当我死的那一刻睁开眼,看到了她幽幽的眼神。那叫一个震撼。
他:记得记得。

由于没有那天晚上那群人的后续报道,这个话题聊了一会儿也就没了素材。忽然他说起了一件事。

他:有一次我到珠海出差,认识一个人,他问我认不认识你。我说,当然,我朋友。于是,那晚给你通了电话。

我记得有这么一回事。那是我大学以来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我五一刚去了珠海,于是聊他。我有点羞惭,因为我远不如坐在我旁边的Zhou(ng) Min(g),这么重视交情。这么多年以来,我总是认识一些人,相处相熟,然后渐渐忘掉。

两个人又聊了一回儿工作,聊房子。比较沉闷的话题。

这个时候,AW老师出现了。 我的联络方式,就是AW给他的。他俩昨天在一起吃饭时,随机聊起了我。

三个人聊天话题丰富多了,我们聊IT,聊电脑。ZM是一个苹果的超级FAN,他家里就买了一台苹果机,用来上网,看DVD。

忽然聊到世界杯,ZM也是个球迷。这下大家陡然兴奋起来,畅谈世界杯的一切。足球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谈到德国拿过几个冠军,AW说3,我说2,ZM不表态。于是,AW和我打赌。电话王小山,他站在了正义一边,我赢了我一边,但是GOOGLE并不这么认为,上面显示德国在1954/1974/1990分别获得了三次世界杯。AW很侥幸地赢了一次。(update)

后来,大家愉快地散去。

今天早晨醒来,一个名字萦绕在我耳畔。对,他姓钟,名字似乎是……不乱猜了,GOOGLE去。输入“ZM所服务的公司名称+公关部+钟”,搜出一个名字,再把“这个名字+电子报”继续GOOGLE,最终确认。又在新浪找到了他的文章专辑,照片也对上了。

天哪,原来他是钟敏!这个名字的记忆也激活了。

钟敏同学,SORRY我中年健忘。这次,我不会再忘记你的名字。

Loading

好奇心得到满足后的抒情记叙

Wednesday, May 24th, 2006

近来看到的最美的影像出现在今天晚上。我走在体育场路丝绸城一带,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下水道窨井在忙碌。里面一位穿裙子的女士格外打眼,要知道这种工作一般都是男人干的,这个女士的出现,必定是不寻常的。

一个可能,她有东西落到了下水道里;另一个可能,下水道里隐藏着一个秘密。

我停下脚步,注意到下水道旁一辆面包车。车门开着,里面有电脑和监视器。我走到车门一看,一下子被屏幕上的影像迷住了。

那是水下摄像机拍摄的下水道画面。画面是彩色的,灯光打得很亮。只见灰色的水泛着泡沫,携裹着乱云一样的杂质。忽然,镜头从水中挣扎出来,我看到一条长长的下水道,水翻滚着向画面的远端流去。镜头也在向前运动,这时我看到远处一个白色的塑料袋。

袋子里是什么?金银财宝,还是案发后留下的证据。

这个时候,那位女士走过来,对车里的小伙子说:好了,收工。

什么什么?那个东西还没捞上来呢?怎么能收工。我心中暗叫。

我又看到了那团乌云般的水,贪婪地欣赏这神奇的画面。

一个电视摄像机一样的机器从窨井里提上来。好奇心折磨着我,我就跑过去对车里的小伙子说。我是报社的记者,请问,你们在做什么。

小伙子看了我一眼,说:我们在检查联通公司的光缆,光缆走的是我们下水道。

在这个城市里,即使没有新闻,也有很多值得记录的瞬间画面。

Loading

我会记得

Monday, January 2nd, 2006

很多很多
充电器、烧烤
黄酒、旅行茶具、毛巾、新袜子

生活由这些必需品组成
匮乏后的拥有才是富足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