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December, 2011

一元复始,天地澄明

Friday, December 16th, 2011

2011年12月 15日14:23,老婆剖宫生下一个男婴,重6斤整。

从今以后,无论天翻地覆,还是海晏河清,不离不弃,我们仨。

无论2012如何到来,末日号角怎样吹响,永永远远,我们仨。

生命,开始了。

Loading

从《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对卫生工作的指示》看中国医疗

Monday, December 12th, 2011

买了一本1968年4月济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印《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对卫生工作的指示》,感慨良多。

毛泽东在1965年6月26日对卫生工作的指示,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里面提出了打倒卫生老爷部,医学院学制缩短,以及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指示。

毛泽东在指示里说: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且这15%主要还是老爷。广大的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而是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的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书读得越多,越蠢。

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只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人是农民。

脱离群众,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难深的疾病上,所谓间断。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么预防,怎么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

还有一件怪事,医生检查一定要戴口罩,不管什么病都戴。是怕自己有病传染给别人?我看主要是怕别人传染给自己。要分别对待嘛。干什么都戴,这首先造成医生与病人间的隔阂。

城市的医院应该只留下一些毕业一两年的医生,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

在毛主席指示定了调子的情况下,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李先念,多次对医疗卫生工作进行讲话。

以下是周恩来1967年12月10日接见全国卫生防病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代表时的讲话:

提倡“四不”很好,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怕死。对口呼吸、吸痰、吸羊水,万一传染了不久死了吗?白求恩就是这样,我看这样死很好。

农村土房子里照样动手术,我看那里细菌更少一些。我们在农村打了20几年仗,身体很好。进城10几年身体反而差了一些。

宣传卫生常识,不要好多条,那是资产阶级老爷式的,什么经常洗手,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能吃,在农村山芋从地下挖出来带着土就吃,原始社会吃生的,现在退化了。

防病要从积极入手,口罩、消毒都是消极的。脏东西不能吃?吃点就有了抵抗力。用消极的方法,哪有那么多设备!积极方面,就是要增加抵抗力。得了病,当然要吃药,但是主要是锻炼身体。

(当李先念说:“中医没有消毒那一套”,周恩来说)中医也有消极的东西,吃了饭不能吃冷的,吃了这东西不能吃那东西,我就不相信。当然极少数的东西是不能一道吃的。重要的还是增强体质,如果这样,就大众化了。

中国这些年取得的进步,实际上是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党的政策亚克西。”事实上,中国企业家和劳动者的锐意冒险和辛勤劳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庞大官僚体制的低效率和惊人浪费。如果中国建成了民主化的透明政府,那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现在医疗资源依然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小城市小地方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费用贵得离谱。政府豢养的特权阶层过度医疗,普通百姓却连享受基本医疗条件都很勉强。

在我们山东老家,中上之家,小病在县医院看,中病在市医院看,大病跳过省城济南直接去北京看。北京301医院等大医院周围寄生着一堆小医院,他们专门收治外地来看病但住不进大医院的病人,再买通大医院的医生,让他们来小医院给病人会诊,甚至手术。

不过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小病只能靠村医,中病靠镇医,大病靠县医,重病等死。县医院的医疗条件受制于其营收规模,我曾经陪同我们县医院的院长去邵逸夫医院参观,当听说邵逸夫医院一个病人的平均客单价(住院所花费的总费用)16000元的时候,我们县的院长震惊了,在县医院,平均客单价是1400元。

医疗卫生问题是全世界的难题,在一些国家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甚至是国民的宗教。中国的医疗这些年一直在抽风。杭州郊区有个社区医院,前几年搞医改,被一个私人老板以7000万买走,两年来私人老板没有投入一分钱,医院愈发破旧。去年,上边又要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区里看到有利可图,就又花了1亿多元从私人老板手里买了回来。各种折腾,非止一端,不但患者的权利得不到保证,医务工作者处境也尴尬而艰难。

医疗问题,只不过是中国诸多问题之一。它是由整个体制所决定的,在政治体制改革铁板一块,权力得不到监督和制约的前提下,妄谈医疗公平,乃是痴心妄想。中国很多问题都无解,要解决,不得不等待下一次治乱循环吧?

同一本书里收录了毛泽东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Loading

暗恋与桃花源

Monday, December 12th, 2011

流霞剧社版《暗恋桃花源》

昨天,在杭州图书馆报告厅看了杭州师范大学流霞剧社排演的《暗恋桃花源》,这已是我第三次在现场看这出戏。第一次是十年前在北京电影学院看的学生剧社的演出,第二次是在杭州看的表演工作坊由黄磊、袁泉主演的内地版。至于本剧改编的由林青霞、金士杰、李立群主演的电影,更看了不知多少遍。同样一出戏,十年前之看与今日之看,心境已经大不同。简单地说,年轻时更喜欢看“桃花源”,如今更喜欢看“暗恋”。

杭州图书馆报告厅的舞台、灯光、音响和设备本来不适合用来演出话剧,这真是难为了流霞剧社的演员们,本剧最注重内心戏的“暗恋”部分被糟糕的音响削弱了演出效果,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扛住了现场和时代的噪音,通过微弱的音响顽强地诉说。“桃花源”部分,因为动作较多,台词激情四射,可以抵消音响系统的不足。即便如此,我认为“暗恋”胜过“桃花源”。

“暗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0年代的一个夜晚,上海黄浦江畔,一对暗恋的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话别。在那个动荡的“大时代”,此去不是生离,就是死别,然而这对恋人却浑然不觉。他们畅想着未来,漫谈着故乡,像所有恋爱中的年轻人一样,对生活充满最温柔的想象。

40年后,台北一家医院里,江滨柳只剩下三个月的残生,他一生未了的心愿就是再见一次云之凡,为此,他刊登了寻人启事。不谙世事的小护士作为“暗恋”中最关键的一个人物,穿针引线,让江滨柳和他的妻子江太太,讲出各自的故事。

在本剧中,江太太一直是个被忽略的人物,我看了那么多遍,甚至不太注意到这个角色的存在。然而,这次看流霞版,我才注意到,江太太才是本剧中最悲情的人物。她嫁给文艺青年江滨柳,为他生儿育女,对他关怀倍至,但是江滨柳的心中一间密室始终向她锁住。江太太对小护士说:

“他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就是由一点孤僻。有空呢,就自己泡一杯差,我泡的他还不要。我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也不敢上去问。到后来,连小儿子都不敢去吵他。”

江柳重逢是本剧的高潮,然而剧本处理得异常克制。两人的台词加起来只有20句,但是每一句都敲打在观众的心坎上。围巾、辫子这些青春的象征,都被轻轻提起,轻轻放下。

江滨柳:我还记得……你留那两条长辫子。
云之凡:结婚第二年就剪了。好久了。

言简意深,文减事增,短短两句,道尽人间沧海桑田。

这20句台词还有一个特征,是理想和现实的交战,江滨柳总想激活青春的记忆,而云之凡总是把他拉回到现实里。

江:想不到,想不到啊!好大的上海,我们可以在一起。这小小的台北……
云:(看表)我该回去了。儿子还在外面等我。

想到本剧一开始,云之凡就一直说要走。

云:我真的要回去了。房东要锁门了。

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被细微的细节所干预与打断,在云之凡的心中,存在严谨的秩序感。

我认为全剧最好的对白,是江滨柳动情地问:「这么多年,你有没有想过我?」时,云之凡的回答。

云:我……我写了很多信到上海。好多信。后来,我大哥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老了。

这是云之凡最感人的真情告白,然而,她很快恢复了理性。接着说–

云:我先生人很好。他真的很好。我真的要走了。

这就是江滨柳和云之凡的本质区别。从儿子在外面等,到说出我先生人很好,说明云之凡彻底接受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她安然而幸福。而江滨柳一直生活在回忆与梦幻里。换句话说,江滨柳一直生活在不存在的桃花源,而云之凡则一直生活在武陵。

而桃花源部分,是笑剧,是欢场,是青春梦。有陶渊明的原作打底,加上一个偷情故事,这一部分怎么演怎么有。

暗恋和桃花源,放进一个戏中戏的框架:两个剧团抢同一块场地排练。本剧有一个很著名的令人过目不忘的场景设计,背景的桃花林里有一块留白,原来此处一棵桃树被挖出来,单独放置到舞台上。这棵逃逸的桃树,也是本剧结构的一个象征。

剧中有三个闲杂人物,一个是剧务顺子,一个是拿钥匙的剧场管理员,一个是寻找刘子骥的女人。

刘子骥是谁?他是《桃花源记》中最后一段出场的一个人物:“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是寻找桃花源未果的人,那么这个看上去疯疯癫癫的女人,则是寻找寻找桃花源的人。这种迷离而多重的关系,让本剧增加了更多悲剧成分。每一次,当这个女人哭喊出“刘子骥”的时候,我的心都似乎被抽打了一下。

《暗恋桃花源》1986年创作并首演以来,已历经25个春秋,事实证明,这是一出站的住的戏,超越时髦,历久弥新。对比一下孟京辉夫妇的《恋爱犀牛》就可以看出,无论在主题、结构、内容、台词、搞笑、悲情等任何一个方面,《暗恋桃花源》都完胜。《恋爱犀牛》故事内核取材于《霍乱时期的爱情》,但深度远远不及原作。而《暗恋桃花源》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超越政治和文化的限制,它运用后现代手段,在一个更广的维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生存与爱恋状况,可以说是本土版的《等待戈多》。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暗恋桃花源》的编剧一直署名是赖声川,但实际上它是集体创作的产物,根据维基百科,其共同作者包括李立群、金士傑、顧寶明、劉靜敏、金士會、管管、陳玉慧、游安順等人。根据当事人的回忆,赖声川将众人之功划归自己名下,还引起过不小的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流霞剧社的灵魂人物–杭州师范大学黄岳杰老师,耕耘校园戏剧20多年,他身上有一种诗人气质和悲剧精神,《暗恋桃花源》是他和弟子们精心打造的又一校园戏剧精品。虽然学生们的阅历或有不足,技巧尚显稚嫩,但表演的真诚与顽强,令人感动。如果说不足的话,我个人认为,剧中的江太太不应刻意模仿台湾国语,布景不应该用投影。总之一句话,回归贫困,迈向质朴,在暗恋不得的人世,去寻找打败时间的桃花源。

杭州师范大学流霞剧社《暗恋桃花源》全剧首演录像(

Loading

假日书市所获

Sunday, December 11th, 2011

今天去了浙图假日书市,买书如下:

《京剧小戏考》 9元
人文版《雷雨》 5元
前苏联《人民陪审员手册》 5元
鲁迅《野草》注解 5元
84年版《新闻摄影实践百例》 5元
2011年第四期《世界文学》 5元
钟惦棐《起搏书》 5元
《五言唐诗画谱》 10元

《Chinese Propaganda Posters》 90元
《Cats in Art》 100元

图书馆借书如下: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Marriage and Morals (by Russell)

Devorce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Amazing Infants

Loading

Amazon也有不靠谱的时候

Friday, December 9th, 2011

都说Amazon.com的购物体验好,根据我的实际经验,它也有严重不靠谱的地方。

1、一个email可以注册多个账号,只要密码不同即可。这点极其混乱,因为你有时候进入了自己的账户,发现Gift Card Balance和购买记录变成了0,原来Amazon用你的邮箱给你心开了一个账号。最白痴的地方在于,你选择忘记密码,Amazon给你发过来的密码重置链接,也只能进入这个新开的账号。最后的办法只能电话AMAZON客服联系口语,才能解决。

2、AMAZON的界面做得很好,但是也百密一疏。例如,进入moleskine笔记本的购买页面。

居然下面是“告诉出版商,我也要Kindle版”,这就是个空白笔记本,Kindle你个头啊。

凡事不可美化,亚马逊也不过如此而已。

Loading

台湾总统大选首场电视辩论易读版

Friday, December 9th, 2011

转自 http://disp.cc/b/281-2J9h

Loading

一分钟搞清楚台湾总统大选三个候选人在讲什么

Thursday, December 8th, 2011

台湾网民用古老的ASCII码做了一幅漫画,让你可以短时间了解台湾总统大选三个候选人: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都讲了什么。

畅快淋漓,才气飞扬,让人忍俊不禁。好的政治家就是供人民批评讽刺的。

转自 http://disp.cc/b/281-2J9h

坏的政客是供人们在密室、在出租车上骂的。

(感谢网友台灣郎投稿。)

Loading

从猫买书看美国亚马逊的服务

Wednesday, December 7th, 2011

最近遇到一件事,让我对美国亚马逊再次刮目相看。我有一台亚马逊的Kindle电纸书阅读器,有一天,我在上面下载了《度度鸟之歌》的英文免费试读版,很快看完了第一章,接下来再想看就必须要买才行,Kindle阅读器出现了一个“现在购买”的提示,但我不准备买,接着去倒茶了。我一走,我家猫白菜头就跳上桌子,趴到了阅读器上,我把它轰走,也没有在意。直到第二天,我忽然发现阅读器的桌面上多了一本新书,正是《度度鸟之歌》的完整版,我非常纳闷,因为我没有打算过买这本14.99美元的贵书,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猫替我买了这本书。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准备跟亚马逊协商退款。我把猫买书的事情如实相告,怕对方不相信,我还发了几张猫趴在书桌上的照片。不到12个小时,我收到了亚马逊客服的回信。信中说:“我理解你不小心买了《度度鸟之歌》并且想退款,我已经帮你申请了退款。请你从Kindle或其他阅读器上删除这本书,一旦退款完成,除非重新购买,你将无法再看这本书。”接着,这位客服又耐心地提醒我意外买书怎么办。原来按照亚马逊的售后服务条款,电子书在购买7日之内,都可以无条件退款。也就是说,其实我根本不需要写那么长的英语作文,详细描述猫买书的奇谭,只需要简单地说我买错了,申请退款,亚马逊就会答应我的请求。

我把我的经历在推特和微博上一说,立即有人提醒我,其实亚马逊的优质服务,不仅体现在图书销售方面。事实上,现在的亚马逊已经不再是一个网上书店,而是一个网络综合超市,贩卖的产品从音乐零售CD,录影带和DVD,厨房用品,体育用品,家电,食品,玩具,服装,首饰,手表,健康、母婴,美容、化妆,乐器等等应有尽有。而亚马逊在美国本土不但做到了免费送货,还做到了简易退货服务,在亚马逊买的东西,只要不满意就可以直接申请退货,UPS快递公司会直接上门来拿,并且只要UPS签收下你的退货,亚马逊就会立即把货款退还给你。

看上去亚马逊好像吃了亏,但仔细想想并没有。首先,亚马逊退货也是有严格条件的,并非任何情况都可以退。其次,退货要填申请表格,有的人懒得填写,有的人爱面子,所以最终选择退货的只有少数。根据统计,大概有30%的顾客会选择退货,这就简单了,就当商品整体打了7折,况且退回的商品大部分还可以整修后继续买。再次,电子书选择退货,经亚马逊审核通过以后,电子书会从“云端”拿掉,这样你在任何设备上都看不到这本书了。这是亚马逊Kindle购书的吊诡之处,如果你买了一本实体书,书店老板不可能偷偷潜入你的书房,把书拿回去,但是买了Kindle电子书,亚马逊其实可以从你的设备里“偷”书。我记得,亚马逊曾经因为从客户的设备里偷回奥威尔的文集,而遭到激烈的批评与投诉。不管怎么说,对于电子内容,亚马逊更有完全的控制权。再再次,有的同学问,假如有个人耍赖皮,买了在七天内看完,再选择退货,岂不一辈子可以免费看书了。这样的人或许会存在,但是毕竟太稀有太极品了,就算有千分之一吧,对于亚马逊来说,几乎相当于没有成本。况且,亚马逊跟出版商分成,是从实际收到的款项里按“你7我3”的比例分配的,亚马逊没收到钱,也不会给出版商分钱。最后,综上所述,亚马逊灵活的退货政策,就相当于打了个折扣,却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可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这正应了那句老话: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风起云涌,当当网、亚马逊中国、京东、苏宁都在试图复制美国亚马逊的模式,但是从售后服务的角度来讲,国内的电商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曾在京东买过一块2000元的电脑主板,收到之后一测试才发现规格不对,我想退货,找了半天才在它网站的角落里看到一个电话,而客服明确地说:货到付款,不能退货。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歧视货到付款,难道客户不是一样付出真金白银吗?还有最近一次,在我的联系下,有一位富有爱心的企业家愿意向一所农村小学捐献5000元的书籍,我让小学老师从当当网挑了将近5000元的书,然后我通过银行转账垫付了书款,十天过去了,我想问问书到了没有,结果发现订单被这家电商网站莫名其妙地取消了,尽管书款退到了当当账户里,但还是令人不爽。我投诉客服,至今没有给出一个清楚的说法。

对比亚马逊和国内这些电商网站的服务,我发现,做电子商务最难的其实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让客户满意超乎预期,这样就能形成口碑传播效应,这比花钱砸广告的效果要好的多。你看美国亚马逊,在中国从来没有做过一分钱的广告,但江湖中到处都有它的传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