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女营业员?

April 1st, 2009

杭州美女哪里寻?踏破断桥也枉然。因为杭州的漂亮美眉,一部分晚上呆在酒吧里,一部分凌晨呆在四季青。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服装批发市场吧?北京有“动批”,济南有泺口,杭州有四季青。

四季青每天早上四点就开始迎来批发高峰,到上午八点多,摊位就空闲下来。里面嘈杂拥挤,空气流动不畅,呆久了有窒息的感觉。

但是这里有很多漂亮的营业员,她们的任务除了接洽客户、推销服装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担任模特,展示新款服装。所以,这里的老板离不开美女,否则就没有跟同行竞争的砝码。

现在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姑娘愿意在这个大闷罐一样的服装市场做营业员呢?

很多问题不去调查是永远想不明白的。

感谢《都市快报》记者徐斌这篇体验式报道:《四季青想帮大学生找工作两周以后没有一人留下来》。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的疑惑。

在古代,国史是由起居郎写成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国史是由记者写成的。

Loading

《入殓师》:给所有未完成的天才看的电影

March 31st, 2009

1、昨晚看了和菜头介绍的《入殓师》,看完,和菜头问我这片如何。我说,这是印度人不肯拍,好莱坞不会拍,中国人既不屑又不能拍的电影。

2、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未完成的天才。因为小时候的一个错觉,一生的计划也就生了根。直到成年才猛然发现自己毫无天赋,梦境碎了,热气球破了一个洞,狼狈地从天上掉了下来。

3、阳光下,旷野中,入殓师小林,拉着6岁就学习的大提琴。琴声悠长而激越,这曲子是久石让写的,这故事却不是一个童话,而是童话的终结。

4、上帝看那人孤单一人不好,就为他造了一个女人。看这片子,我耳边响起的是多年以前的嘤嘤哭声,心痛不止。

5、《入殓师》问了一个古老的大问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6、不要假装你已知道了答案,实际上亘古以来,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

7、一呼一吸,一饮一啄,天大的事,也化为无。

8、王怡评《非诚勿扰》,借题发挥说,这是一个无处委身的时代,这种托词是弥赛亚情结造成的,救世主不来,我则天地之间哭号奔走无所依托。

9、而《入殓师》更像是禅宗电影,它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虔敬,则世间万物皆可托身,哪怕是整日面对冰凉可怖的尸首。

10、但是要有爱。有一分,就能把天地寒意逼退一分;有一刻,就能把世间空虚填满一刻。

Loading

本周雷书榜(3月28日)

March 30th, 2009

本周雷书榜

一、山奇、加藤嘉《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录》

雷人指数 4星

当我在二手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仰天长叹一声:“苍天有眼啊!”加藤君,我不是说你,因为在这本对话体的书里,你分明是个配角,主角是山奇,中国著名音乐人,著名导演,曾出版了“励志自传”《走在娱乐界的边缘》。我之所以买这本书,原以为是一本比较中日文化差异的谈话录,买回来才发现是一本比QQ聊天还要水的话痨自画像。这本书里,稍微有点营养价值的是加藤介绍日本文化的段落,但是他的谈话被山奇强行扭断、无情扳头、深深打入,结果加藤君就像于谦遇到郭德纲,只能哼哈半天,最后说一句“别挨骂了”。

二、屈晓丽译《美国的广告》

雷人指数:5星

如果软件也有智能并且会签合同的话,我建议这本书的原作者詹姆斯-特威切尔先生把翻译权直接授予“金山词霸”,因为显然屈晓丽的译文,还不如机器翻译的忠实并且顺溜。我承认读这本书的中文版比做前列腺检查还要痛苦,尽管我从没有做过这种检查。那种尿频尿痛尿不尽的感觉,与读下面的译文的感觉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聪明的,请告诉我。

(闭上眼睛随便翻到一页,第202页)

在杂志刊登的广告中,竹牌女士内衣取笑男士们使用“headlights”和”door knockers”这样的词指称女人的乳房,用“西瓜”一词指称怀孕的妇女”隆起的大肚子“,广告结尾的主题句是”竹牌女士内衣公司,属于两个女人的公司。把它装进你的烟斗里抽吧。“立兹-莱本牌鞋夸耀地说:”你生活中的鞋跟还不够多吗?“……

Loading

到二手书店去挖“雷”

March 30th, 2009

原载《广州日报

假如我是一个图书出版商,我一定会经常去二手书店走走,把那里滞销的书都翻一翻,找出这些书卖不动的原因,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瞧瞧书架上傲然屹立的这些书,从一个选题到成书,经过了多少智慧的脑袋拍板,又经过了多少勤劳的双手制造,才来到这个它们本不该来的地方。可以想象,它们的策划者当初曾是多么兴奋,它们的创作者当初是多么辛苦,然而,这一切全都跟当初想象得多么不一样啊!这些书从一出生就被堆在仓库里,没有一本进过金碧辉煌的书城,没有一本到过咖啡飘香的书屋,他们重见天日的那天,就是被拉进二手书店的那天。

当然,很多书遭受这样的命运并不公平。比如,我昨晚买的《中国茶文化大辞典》由三位年逾花甲的老教授耗费心力编纂而成,现在只能以48元的价钱出售。这本书之所以来到这里,一定是出于阴差阳错,研究茶文化的人找不到它,倒卖普洱饼的人不去瞧它。直到机缘巧合,它来到我的手里,并通过我辗转送给好茶胜过好色的老吕同学。

不过,也有一部分书摆在这里算是实至名归,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这本《唐师曾:从学生到英雄》。唐师曾是一个照相的,说好听点叫摄影师。摄影本来是与光学和化学有关的技术活,但摄影师却不穿白大褂而穿马甲,这是因为曾经有一批人把照相从一个技术活得到升华,成为一门艺术,也有人为它献出了生命。唐师曾确实去过一些危险的地方照相,但并不比山西矿工的工作环境更恶劣,难道一个人因为做了点本分的事,按了几下快门,就一下子变成英雄了?恕我驽钝,我实在想不明白。大概很多读者都跟我一样糊涂,才使这本书来到了二手书店。

还有一些书,被放到二手书店我都觉得太高抬它们了,应该直接搓成烟花爆竹和窜天雷。有一套“大国解疑丛书”横亘在书架上,书名依次是 –《为什么偏偏是美国》,《为什么偏偏是德国》,《为什么偏偏是英国》,《为什么偏偏是法国》,《为什么偏偏是俄罗斯》……为什么偏偏是我卖不动?因为你的书名太欠扁了!

Loading

预言家吴昌硕

March 29th, 2009

老蒋来杭州,一起游西泠印社,见到吴昌硕写的两枚篆字,与网络低俗动物如此神似,大笑而归。

字

Loading

二十四史从何处读起

March 27th, 2009

历史不仅容易被记述者歪曲,还会被阐释者们糟蹋。

在社会科学领域,我对所有自称发现了规则和定律的家伙都抱着本能的怀疑态度。带着坏情绪研究历史,处处都想着发泄和影射,预设观点,挑选史实,杂拌以一知半解的经济学、成本论,调制成一锅时鲜的历史理论,四处开坛讲座,广收信徒,这不是做学问,而是做法事。

与其听学者们郢书燕说,不如自己读史。可惜我们这代人都没有童子功,只好临时恶补,急学先用。可是一部24史,从哪里读起呢?

近来发现一套《经史说略》,淘自二手书店,我是冲着其中的《二十五史说略》去的。《二十五史说略》为读国史提供了一个基本纲目,每一章节的作者几乎都是该断代史领域的方家。读得我心花怒放,莫名欢畅。

在电脑城,我用10元钱买到了两张碟,是《二十四史全译》的电子版。看了这套书的序言,并且搜到一篇文章《七年只出了一套书》,我才知道这套书来得真不容易。

中国一直有盛世修史的惯例,按说改革开放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在北京随便划出一片地皮卖掉,就足以把24史翻译成24国语言。然而,上国并没有这笔资金。这如同我们家乡的一段歌谣所唱,不孝男对老婆百依百顺,“也有枣,也有梨,也有闲钱去赶集”;对老娘爱搭不理“也没枣,也没梨,也没闲钱去赶紧。”

以许嘉璐为主编的核心团队,只得借助民间资本,才使这一项目继续下去。民营资本家杨冠三先后投资了5000万,才使得这套书书在2004年问世。成书之日,全体员工莫不鼓掌相庆,并潸然泪下。

《二十四史全译》动用了国内史学界最精锐的力量,先后用了13年才完成。书未成,担当重任的史学家邓广铭等人都已仙逝。许嘉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知深浅”和“悔不当初”,而总编辑孟繁华,回顾最绝望的时候,说自己“经常半夜里惊醒,猛然坐起,满头冷汗,心怦怦乱跳。”他说:“看不到尽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

当我在电脑上,翻看此书,对投资人、编辑者乃至全体工作人员都心生敬佩。《二十四史全译》全套书原文4000万字,译文6000万字,合计1亿字。为了便于保存文脉,全书使用正体字(即俗称的繁体字),横排,左古文,右直译,便于对照,一目了然。这种不装大尾巴狼的排版,是中华书局不肯做,也做不到的。这套书最重要的功绩在于,使没有扎实古文功底的人也可以自由畅快地读史,为中国史书向国民普及、向全世界翻译打了一个基础。

这些人没有入选感动中国,甚至很少有人记得他们,但是每一个读过《二十四史全译》纸质书和电子版的人,都会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感激。

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史学的伟大传统,倾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那痛彻肺腑的誓言: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Loading

吴山夜市

March 27th, 2009

骑车两小时,路过吴山夜市。夜市,这名字既市井又诗意,总让人想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在这个女子褪尽铅华、孙子卸掉伪装的地方,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花了20元买了一个百利钥匙包,就在我准备再花40元买一支万宝龙的时候,旁边热闹的碟片摊位吸引了我,那里有D9压缩的电视剧卖,5元一张。

我找到了《南方公园》1-12季,7片装。这出剧一直深得我心,因为它表面上脏话连篇,放荡不羁,扒下了美国人日常生活中温情脉脉的伪装,其实内里价值观很牢固,比葫芦娃高尚多了。假如平移转换到中国,不知该有多么好玩。

我喜欢看国外的历史剧,但从没看过日韩的。于是买了日系《太平记》、《笃姬》,《歌姬》;韩系《太祖王建》、《风之国》。准备找个时间善补一下。

Loading

本周雷书榜(2009.3.22)

March 26th, 2009

原载《广州日报》

一、 王志成《后现代生活沉思录》

雷人指数:4星

这本书被摆放在浙江大学校内一家书店最显眼的位置,因为作者是浙大的教授,博导,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这本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与《沉思录》与一体的著作,被作者收入他自己主编并作序的“文明经典文丛”。作者称“一直以来想做一件事,翻译一些比较经典性的书,出版一些富有生活气息和思考深度的书”,那么让我们来一起领略这本书里的“生活气息”和“思想深度”吧。

本书158页,有一篇文章《爱死你了,杭州》,这语气酷似出差半年的男人见到老婆时说的第一句话。“作为一个杭州人,我常常感到内心的冲动,因为她太美了,太美了,太让我感到惊喜”,作者用了翻江倒海的排比句式,说杭州的春天、夏日、秋霞、白雪,都“让我激动”,“我在杭州一年一定有多次高潮。”尊敬的王教授,您一年有多次高潮自然是一件好事,但用这种初中生的文笔出来忽悠读者并且冒充有思想深度就是你的不厚道了。

二、刘红翻译《中国漫游记 七十八日游记》

雷人指数:3星

豆瓣网站资深网友夜奔自去年开始,就在以“倒贴一元”的价格拍卖这本书。令夜奔愤怒的不是这本书的内容,而是它的翻译。这本打着中华书局牌子的书,译文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诘屈聱牙,拗口难懂。你能看懂这个句子吗?“以前俄军占领的时候曾经很粗暴地对待这些经文,所以现在主僧们就好比像是在宴会上喝了苦味汤而把肉也都吐出来了。”二是张冠李戴,缺乏常识。译文中把1905年日俄双方代表在朴次茅斯签订的《朴次茅斯和约》误译为《波茨坦条约》,从而把世界历史向前拨快了40年。

夜奔最后寄语译者说,你现在是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师,这很好,你要继续祸害日本青年吧,千万别回来,我怕你教的学生把密码电文翻译成情书。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