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枕头边放一本图书馆借来的新书:Essence of Decision: Explor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2nd)。
识货的同志会知道,这是一本用案例研究国际政治的经典著作。让经典像嫩草一样安抚我老牛一样的心。
See you.
睡觉前枕头边放一本图书馆借来的新书:Essence of Decision: Explor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2nd)。
识货的同志会知道,这是一本用案例研究国际政治的经典著作。让经典像嫩草一样安抚我老牛一样的心。
See you.
我: 保罗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林前6:12)
友: 所以我不想被那些戒烟运动所控制。
([宁檬老师]对此文体独有贡献。)
刚才上线,一位在法制报工作的MM友情提醒到:听说六一开始对于入境印刷品有了什么限制规定,会对你有影响么?
上网一查,还果然有这规定,从今年六一之后,带书入境限量十本,超过部分如属合理使用会被征税,如不属合理使用范围,则被罚没。
不禁要问,在全球数字化的今天,限制原子状态的书,除了弄权者心理自慰之外,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这项规定唯一的作用就是增加了归国人员的麻烦。中国官僚在给公民制造麻烦方面从来不嫌麻烦。
刚才数了一下书架上的书,少说也有30本,怎么办?难道只能卖废纸吗?越想越怒。不禁骂一声,这群猪头!
本文道听途说,内容偏颇,缺乏研究与实证,声明作废!
在一个朋友的博上看到一种国产抗抑郁药的药瓶,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不用赛乐特?第二反应是那句口号:赛乐特使你更健康!
赛乐特(Seroxat)是史克公司生产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又名帕罗西汀。它的中文网站www.seroxat.com曾经是我参与维护的。想到这里,一种怀旧的情绪把我包围,我到网上搜索赛乐特,发现它的网站已经不再了,不过还是从网页木乃伊博物馆Web Archive找到了一页快照。
1999年春天,我应聘成为一家国内大网站的客服部经理,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飞跃,在此之前,我都挣扎在食物链的最底层。当时大家都在一个大办公室办公,但作为部门经理,我的办公桌要比别人高那么一点点,办公椅比别人大那么一点点。我记得,每天早晨,我都迈着亨利五世加冕一样的步伐,穿过同事们略矮一头的办公桌,来到我的高尚办公椅前。抬望眼,沐猴而冠,壮怀激烈。
我们部门的任务是给客户维护网站。当时做网站是一个艺术加高科技的高端行业,一个网站要收客户二三十万。众多客户中,有一家广告公司,它们代理了赛乐特的宣传。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每天背着一堆材料,到广告公司去报道。跟我接洽的是一个韩国白领女职员,脾气很不好,动不动就把我训得一愣一愣的。当时“野蛮女友”还没拍出来,我不知道这是韩国最时尚的表达方式,心里郁闷,又无处表达,差点就吃赛乐特了。
对了,当时我用Homesite维护更新客户的网站,懂行的朋友会知道,我HTML技术水平还是过得去的。
跟1999年相比,现在得抑郁症的人应该更多了,但是这个网站却没有办下去,因为赛乐特渐渐衰落了。没落的原因是英国媒体曾经曝光,赛乐特这种曾是全世界销量最大的抗抑郁药,竟然会导致患者自残,甚至自杀。
幸亏我当年没吃赛乐特,而是平静地忍受了韩国女职员的语言暴力。后来欣赏了大量盗版碟里的韩国美眉之后,我心灵的小伤口才算愈合了。
我兴趣太杂,遇到稍微专业一点的问题就犯糊涂。幸好我有那么多博雅清逸怀柔刚健的朋友,这么多年总结出一条经验:股市不懂问[阿吴老师],菜市不懂问[老高],书市不懂问菜头。猪市不懂?那可问的人就多了–比如那些主张废除中医的……
今天股市大跌,对于我这个从不炒股的人来说,觉得物极必反也正常。甚至有人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毕竟猪肉可以降降价了,现在北京卖到28元一公斤,接近£2.00,已经逼近了英国的物价,而人家英国的猪还是绿色有机猪,不是用“四月肥”。
但是读了阿吴老师的短评,我知道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股市冷下来,楼市、猪市反而会热上去。看来,永远不要盲目乐观。
核心阅读:《房价要涨了吧?》
历史会记住今天,中国的股民会记住今天,2007年5月30日,大盘狂泻近300点,近千只股票跌停……
狼来了,狼终于来了,不是那些个想找规律的人所想好的6月11日,也不是市场自己要狂跌。一个半夜出的政策,轻轻一掌,就把中国股市的疯牛打得满地找牙。明白了吗?中国股市依然是个政策市,中国股市依然是个消息市,中国股市依然可以在一周前说不会出台有关印花税的事儿,但一周后的半夜里就冒了出来。一个大家有钱赚的股市是不能长久的,一个平头百姓,随便就能拣钱的股市肯定是长不了的。跌了就健康了,平头百姓没啥梦想就健康了,好好在家和谐着,别做啥财富大梦,中国股市有风险,不是教育过你们了,不是跟你们讲过“买者自负”了嘛,那一周,就是给你们体面退场的,你们不听,怪谁呢?
明天还会跌吗?
只有制定政策的人知道,他想设定在多少点就是多少点,要让QFII进来,要让那些想抄中国股市底的人进来,那就会下面找空间。
这一记重拳以后,会有一些鼻清脸肿的人退出股市了吧?去哪儿,楼市啊!
俺们怎么老是用三个锅盖去捂十个沸腾的大锅呢?捂了这个,那个又冒了。
股市一冷,楼市又开始了,又要大涨了,又要骂娘了,管理层再来个头疼医头,出点啥到不点上的对策。楼市越高,物价也越涨越快!
唉……
长叹一声。
虽说自杀并非日本官员的专利,但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日本官员自杀的比例在全球政界最高。
星期一,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因卷入受贿以及虚报事务所费等丑闻而自缢,昨天向他行贿的商人也跳楼了。
网上随便一搜 “日本+官员+自杀” 就有这么多例子:
05年,爱知县西春町町长上野政夫因振兴当地经济不力,引起选民不满而自杀。
05年,静冈县藤枝市体育振兴课课长冈村修因没能为该市争取到国际足球比赛的举办权而自杀。
06年,日本伊势市市长加藤光德在山林中自杀,伊势市在日本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据当地一位常给加藤看病的医生说,加藤常抱怨行政区合并后财政吃紧,拿不出资金兑现竞选时提出的对火车站地区进行再开发的承诺,这让他经常夜不能寐。
按照黄仁宇的分析,日本人杀身成仁是迫于“社会与传统的压力”,也有人说是羞耻心在起作用。
中国官员也有自杀的,跟日本的情况似乎有很大的不同。按照我粗浅的理解,在中国似乎是“畏刑”,在日本似乎是“畏耻”。
[牟森]对日本研究较多,不知他那里有没有正解。
自从诺丁汉最大的书店Waterstones被我发现以来,做梦都想到这个销金窟里进行最后的疯狂。
今天下午在里面偎红依翠了半天,才羞答答买了一本《杀手的斗篷:世界伟大日记选》,大32开,686页,£9.99,性价比还算实惠,况且,我喜欢这本书的体例,做得跟黄历一样,每个日子都选不同时代的人在这一天写的日记。比如1976年的今天,Eleanor Coppola,也就是《教父》导演Francis Coppola的妻子,记录了鲍勃-迪伦到她家作客的事。我买这本书的原因说出来会非常可笑,我希望通过读名人日记,从中学到写博客的技巧。因为,近一个时期以来,写博成为我生活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个博客叫“钱烈宪要发言”。
闲话少说,话说我把书买回之后,忽然想到,何不到英国亚马逊上看看价码?一看不要紧,顿时很郁闷。原来这本书在网上只卖£6.59,我多花了3.40。我顺便把今天在书店翻过的书的价格都查了一遍,发现统统都比书店里便宜。再一比较我曾经在书店买过的两本新书,都花了1-3镑不等的冤枉钱,详见下表。
[TABLE=7]
书店买书唯一的好处就是立等可取,消费欲瞬间得到满足。而亚马逊购书唯一的缺点是需要等3-7天,好东西值得等待,不是吗?至于邮费,你根本不必担心,在英国亚马逊购书满£15,如果目的地在英国境内,可以免费送货。
所以,我总结出一条在英国买书的经验:在书店翻书,到网上下单。
不过,网上购书有一点不方便,就是退货太麻烦,还要搭上邮费。不像在书店买的书,只要28天之内,想退就退,店员都不会问你退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