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伟大长城的伟力,GOOGLE的访问经常中断。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GOOGLE恢复使用。
搜索“八荣八耻”,GOOGLE马上会诈尸。
这是清华学生发现的,很多人证实有效。
瘴雾惨惨草木腥,黑云沉沉压神京。
心底涌起千古恨,梦魂惊回大海风。
……
昨天晚上接到一个电话,乍一听,没想起谁?再一听,隐约有点印象。他自报家门,模糊听到两个音:Zhou(ng) Min(g)。放下电话,我在脑子里迅速排列组合,钟明,周明,周敏……好在,他随口说了句,已经不在报社了,在一家外企做公关。为我的胡猜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打了车到雷迪森去接他喝茶,他看上去有点面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认识的。为了避免尴尬,我想通过谈话多套出点线索。
我: 你到外企之前,在哪家报社?
他:还在那家报社。
我:(干脆直接问)你们报叫什么来?
他:电子报。
我:我还以为是《信息产业报》,记混了。
既然知道是北京IT圈的,就好办了。这样他肯定认识这个圈子里我的朋友。
我:最近见猛小蛇了吗?
他:好久没见了。他好像最近在做一个网站。
我:(来了兴致,大谈小蛇的圈网中国。总得找点话题呀。)
他:自从那次杀过人,就再也没见过了。
一道光射进我幽暗的记忆深处!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若干年以前,我们参加了天极网的组织的一次郊外过夜活动,杀了一夜人。于是他那晚的脸的轮廓,渐渐淡入进来。
我: 哈哈,九华山庄。
他:对对,九华山庄。
九华山庄是北京郊外的一处别墅,那年,乘坐天极网的大吧,我们来到这个地方。一下车就被草坪上一块告示吸引住了--
小心投毒!
到了南山路的一茶一座坐下来,大家开始聊起那天晚上。记忆好比一个滤瓦,那晚的男人,我只记得带队的杨子。 滤瓦里剩下的,便都是美眉的。我们一个一个聊过去,除了紫袜子同学,其余都失去了联系。每次跟老友见面都是这样,回忆共同的故人,总有人发财,总有人杳无音信。
我: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女孩,谁也想不到她就是杀手。当我死的那一刻睁开眼,看到了她幽幽的眼神。那叫一个震撼。
他:记得记得。
由于没有那天晚上那群人的后续报道,这个话题聊了一会儿也就没了素材。忽然他说起了一件事。
他:有一次我到珠海出差,认识一个人,他问我认不认识你。我说,当然,我朋友。于是,那晚给你通了电话。
我记得有这么一回事。那是我大学以来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我五一刚去了珠海,于是聊他。我有点羞惭,因为我远不如坐在我旁边的Zhou(ng) Min(g),这么重视交情。这么多年以来,我总是认识一些人,相处相熟,然后渐渐忘掉。
两个人又聊了一回儿工作,聊房子。比较沉闷的话题。
这个时候,AW老师出现了。 我的联络方式,就是AW给他的。他俩昨天在一起吃饭时,随机聊起了我。
三个人聊天话题丰富多了,我们聊IT,聊电脑。ZM是一个苹果的超级FAN,他家里就买了一台苹果机,用来上网,看DVD。
忽然聊到世界杯,ZM也是个球迷。这下大家陡然兴奋起来,畅谈世界杯的一切。足球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谈到德国拿过几个冠军,AW说3,我说2,ZM不表态。于是,AW和我打赌。电话王小山,他站在了正义一边,我赢了我一边,但是GOOGLE并不这么认为,上面显示德国在1954/1974/1990分别获得了三次世界杯。AW很侥幸地赢了一次。(update)
后来,大家愉快地散去。
今天早晨醒来,一个名字萦绕在我耳畔。对,他姓钟,名字似乎是……不乱猜了,GOOGLE去。输入“ZM所服务的公司名称+公关部+钟”,搜出一个名字,再把“这个名字+电子报”继续GOOGLE,最终确认。又在新浪找到了他的文章专辑,照片也对上了。
天哪,原来他是钟敏!这个名字的记忆也激活了。
钟敏同学,SORRY我中年健忘。这次,我不会再忘记你的名字。
中国人雅思成绩全球倒数第一,很大原因是被口语给害的。雅思口语考试时间11-14分钟,分成三部分。一是瞎侃,二是一段2分钟演讲,三是神侃,聊一些抽象的话题。
关于雅思口语考试,有两个学派。实用派认为,其目的就是了解考生口语水平(流利程度,语音语调,语法句型),说什么无关紧要;神秘派则认为,雅思考察的是你的人生阅历,观点思维,同时配合大英帝国做市场调查工作。我是神秘派的信徒,因为我们的口语老师--浙江省大名鼎鼎的CS先生--积多年之心力,亲口传授了我们其中的秘诀。
雅思口语,是一个倾诉的过程。第一部分的问题,看似简单,问的都是你的家庭故乡,兴趣爱好,关心的事物。但如果你想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最好个性化一些,把你的个人经历融入到回答中。
比如:
Q:What’s your name?
A:My name is Wang Xiaoshan.
幼儿园级对话是吧,但接下来,这个问题要注意了。
Q:你的名字在汉语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A:(热情地,兴奋地)是的!我的姓,王,是King的意思;我的名:小山,意思是Small Hill。我家里当初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像国王一样有权力,同时又有钱,家里的人民币堆得跟小山似的。
第二部分考生会拿到一张卡片,就一个话题做2分钟以内的独白。有些话题比较常见,比如你喜欢的一本书,一个电视/电台节目,你遇到的最高兴的事。但有的,就叫人摸不到头脑。
【话题】描述你吃过的一顿难忘的饭。
这像津巴布韦人出的题,不像是衣食无忧的英国人关心的问题。但偏偏就考过很多次。
这个话题,其实是让你倾诉。考官要听的是个性化的故事,他要听的不是馒头,而是背后引发的血案。
我的一位从事环保工作的同学是这么回答的。
我吃的一顿难忘的饭是在海拔800米上的山顶吃的,给我做饭的是一位老人。他是那里的护林员,已经在山顶工作了50年了……
【话题】你买了又后悔的一样东西
一位同学的回答--
防风打火机。十多年前,这玩意很时尚,也很贵,一个市面上要卖100多元。一天,单位里来了个推销打火机的人,我烦,跟他斗嘴:10块一个的话,我全要了。
卖打火机的一听,马上说:不许反悔。
于是打开书包,倒出120个打火机。此后的三个月,我在做两件事。1、找朋友蹭饭;2、送朋友打火机。
第三部分的问题要抽象一点,一般都涉及忆苦思甜,或者展望未来。
Q: 你关注的最近一项发明是什么?
A: 我工作很忙,没时间关注。(你完了,回去上班吧。)
看,一位警察同学的回答。
A:我最近关心的一项新发明?嗯,是一种以色列生产的拐弯枪。有了这种枪,就可以躲在墙后面制服歹徒了。
你看,雅思不喜欢“吃冰棍拉冰棍--没话(化) ”的人,它逼迫我们倾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说的考生有分拿。当然,有人说,英国人让考生敞开心扉的最终目的是了解这个国家的国民和市场,最终达到商业目的。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雅思一定程度上让我学会了表达。
我的远房同事小金老师在Blog上,除了庆祝她的节日,还怀念起了4年前大家一起做世界杯特刊的日子,并提到了我写的一篇开山之作《不玩虚的》。
那时候,我还没有阵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后来成为我上司的FU老师,邀请我一起做世界杯,我外装谦虚,内心雀跃。终于可以一边合规合定地看球,一遍合情合理地拿钱了。
我的任务是每天写一篇评论,发在特刊头版。每天看完球,第一件事就是忙不迭地码字。然后拷一张软盘,送到照排室。我的文章旁边,是一张斗大的图片,图片的标题很关键。每次大家都想破了脑袋,我记得当时为想一个标题,在阳台上走来走去,终于瓦尔特的声音响彻耳畔--只要活着,就能看见!
我的评论写得激情澎湃,也终于有了自己的FANS。一天一位读者打到总机,千方百计要认识我。我按总机留下的号码打过去,心想,但愿对方不是妙龄女球迷。我的心愿实现了,那位热心读者是一位50岁的老先生。后来,我们成了一年联系一两次的忘年交。
做世界杯特刊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朋友。 小金老师,长腿虾,还有多年从事体育报道的几位老师。世界杯也让我发了一笔小财,千金散尽,出租屋里多了一台创维电视。
当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Blog,所以跟同好们无法用文本交流,也无法透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如今好了,在即将到来的世界杯日子里,大家可以在Blog上恣意挥洒。不管今年是否还能做世界杯特刊,我们都会迎来一个痛快的夏日。
附:四年前的雄熊文
不玩虚的
世界杯大戏马上开场了。世界杯期间,有三样东西是我们离不了的,电视、报纸和互联网。但是,人们发现,传媒越来越发达,有效的信息反而越来越少了。
就拿电视来说吧,现在的足球节目不可谓不多,但是除了球赛的现场直播,真正吸引人的节目并不多。现在的情况是往往这样,本来就一个多小时的节目,观众却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面对主持人的大头像。最近电视里又在播什么 “三位聊斋”,我真纳闷了,现在的电视和过去的收音机还有有什么区别!
恰巧前几天,从碟市淘莱一套世界杯DVD《世界杯全能足球精英集(FOOTBALL LEGEND)》说起。一套三碟,分别介绍了马拉多纳,阿芳所,奥特加,西蒙尼,费戈,劳尔六个球星,原碟为英文、粤语配音。
一口气看完,感觉就两个字:干、爽。
干在哪里呢?主要是干货多,信息量大。比如,你知道91年美洲杯阿根廷取胜后,巴蒂对西蒙尼说了什么吗?他说:“这感觉太好了,真希望从头再来一次。” 你知道,马拉多纳在世界杯上只被换下场一次,是哪次吗?在这个片子里说,是94年对希腊那场比赛点84分钟,这标志着马拉多纳时代的结束。
爽表现在,不偏激,不愤青,评论客观。比如说道奥特加,国内的媒体一般把他描述成一个就会假摔的问题青年,而这部片子却没有片面地看待问题。片中说,奥特加是当今足坛巨星,他在98年与范德萨达那场冲突,未必全是他的责任。 对于马拉多纳,片子客观地说:“毫无疑问,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之一,但遗憾的是,他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远没有控球那么容易。”
看完这些碟,忽然想骂,现在某些主持人,某些所谓的专家真的懂足球吗?他们除了矫情,偏执,愤青,剩下的就是一句话了:猴他舅--假猩猩(惺惺)。
最近跟网友们聊起来,很多人都怀念当年韩乔生主持的“意甲射门集锦”!要问什么是干货,这个节目才是真正的干货,不参一点点水份!整个节目近两个小时,意甲联赛九场比赛全部射门镜头一个一个的反反复复快慢播放,评论员也只是兢兢业业地客观描述着每一个射门过程,从不搀杂半点个人观点。那时,看这个节目那叫一个过瘾。
世界杯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在这亿万球迷的盛大的节日里,所有的球迷都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丰富、最有用的信息。在此期间,如果一个球迷看我们《杭州日报》“球霸天下”栏目的话,他将不会失望。因为我们相信一句话:不玩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