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屋顶两场演讲回顾:回归中文本质,写作一点也不难

走进王佩老师的课堂,看看好中文的样子

7月27日和28日,大屋顶沙龙邀请到作家王佩在黄龙万科中心悦览树与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两地开讲。从“如何养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到“如何才能文理兼修”,王佩老师为我们上了两堂生动形象的中文课。现场的大小观众凝神聆听,时不时被王老师诙谐的言语逗笑。沙龙的最后,王佩老师献上一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真让屋顶君大赞,不会唱歌的编剧不是一个好作家。

大屋顶X王佩沙龙

现场实录

/一年只用三个感叹号,中文越来越好/

一年只用三个感叹号,中文会写得越来越好。很多同学表示不可能,这与感叹号有什么关系?其实大有关联。感叹号是用来加强语气的,一旦慎用感叹号,那么语气就需要通过文字来加强,名词、动词、形容词……用你掌握的词汇,用你的锦心妙口让别人印象深刻。

我们知道古代文言文和白话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一大串,中间不分段。但是古人在阅读的时候并没有障碍,该什么感情就能读出什么感情。不论慷慨激昂还是悲戚与共,不论喜乐满怀还是哀恸难抑,所有感情都包含在文字本身,不需要标点符号来指明。如果大家能够节制地使用标点符号的话,写作肯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改变一个关键词,文法就会不同/

中文非常讲究“名实之辨”。例如,我开了一门课叫“编剧故事营”,如果名叫“教你看电影”,肯定不会有几个人报名,人们会说:看电影还需要学,谁不会看电影?但是如果说这门课是教你拆解电影,学会讲故事,大家就会很感兴趣。虽然到我但我课堂来一看还是看电影,但是大家的期待不同、关注点也不一样了,结果报名的学生络绎不绝,这就是名称的作用。

名实之辩,其实是语言最大的奥秘。我发现高德导航最近升级了,升级之后它的提示词变了。以前它说“前方有违章拍照”,现在都改成“违法拍照”,你一听,打一激灵,我车上没装毒品,也没酒驾,怎么就违法了呢?违法,说起来也对,违的是《交通安全法》,但这里的“法”仍是“法规”的意思。“违法”这个词在汉语里的含义远远超过交规里的超速,或者实线变道。我们平时提及“违法”,一般指违反“法律”,那是比较严重的过错。虽然一字之差,但对心理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旦导航说成“违法变道”,“违法超速”,会起到更强烈的警示作用。这就是一个字带来的变化。

/无论文理艺,都有共同点/

什么是好的写作?其实清楚和简单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即清晰简单是为真。我们会发现人类所有的艺术形式,所有的知识和智力成果,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清楚又简单。

首先说绘画,绘画是在3万年以前在法国的岩洞里发现的。原始人在画画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这样的秘诀,就是怎么能把一个画画得既清楚又简单,因为这样的话他觉得才是真正的艺术。

数学就更加符合简单清楚的原则,符合美的规律。我们知道有个恒等式叫欧拉恒等式,它把数学中五个最基本的常数简洁地联系起来:自然数1,0,虚数单位i,自然对数的底e和圆周率π。

音乐更是如此。我们来看一段音乐——《D大调卡农》,为了让大家能清晰地看到音乐的运动,我给大家列出弦乐重奏的音乐之外,还有他的乐谱,乐谱是随着音乐运动的。

/中学为体还是西学为体?/

关于文理分科的问题,到底是中学为体,还是西学为体,哪个比较重要?其实100年前的中国人就解决这个问题了。王国维说:“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就是说你别管它东方的学问,还是西方的学问,别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其实都是学,无论你哪一门学会了,精通了,就还是很厉害。

一定要通透一门学问。瑞士有一个历史学家叫布克哈特,他说人必须学习一门学问,不一定拿它当专业。其实是为了学习的学习,习得一套方法,有了这套严格的方式方法之后,以后你容易精通别的东西。

说到“职业”,我们总把职业当个饭碗,就是赚钱的东西。职业是饭碗不错,但是职业在西方社会看来,意义不同,它叫calling, 就像打电话一样,但这个电话不是人打给你的,而是某种神秘的力量,比如说上帝打来的,是上天给你的使命,职业是使命。所以,一旦人选择一个职业,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比他更强大的存在,比它更高更神秘的一种力量,这才是职业更深的含义。

/Q&A环节/

提问者A:我想问一下,一个非中文专业毕业,平时也不做与中文相关工作的人,有没有机会成为一个编剧?

王佩老师:肯定可以。因为好多编剧都不是中文专业出身的。考验编剧的除了一些基本技巧之外,还有你的人生阅历,其实你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自己的故事。比如《海底总动员》里的“寻找尼莫”看起来是一个给小朋友看的很离奇的故事,其实源于编剧安德鲁·史丹顿小时候的经历。他是早产儿,一出生就呆在保温箱里,医生都说他活不了,没想到最后活下来。电影刚开始有一幕,马琳夫妇被大鱼攻击,在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后,他在那里哭,这哭声就是对于父母之爱的遥远的纪念。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经历,这样他写出来的故事才会感人。

提问者B:想听一下您的意见,写文案的时候,如何把握使用网络用语的“度”,如何把大家“个体的知识”调动成“共同的知识”?

王佩老师:网络词汇的寿命往往很短,基本不超过一个星期的寿命,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词汇都不会留下来。有一些词还是会流传的,比如说“人设崩塌”。对每一个文字工作者来说,还是慎用这些词汇。你要想到,你写的东西最好是十年以后还有人在看。用多了时兴的网络语言,不单是以后没人看懂,可能几天之后就已经成为一个笑话,比如现在没有人再说“神马都是浮云”这样的话了。

多用更有生命力的词。从古典中,从人们日常的语言中,从我们能接触到的鲜活的网络语言中,吸取到的语言往往更有生命力。比如说朋友圈里,有些人很有高见,但是他们的观点一般是分散的。那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也要是一个语言采集者,把它们收集起来,将来可能会用到。我在一个工地上看到对打工者的警示标语:“各位工友,出门打工不容易,一定要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严重的,老婆改嫁,孩子改姓,抚恤金还给别人花。”

提问者C:刚才您说清晰简明是为真,但我现在遇到一个困难。我想对“戏剧”下一个定义,可是想破头脑也想不好。请问您可以用清晰简单的语言,给戏剧下个定义吗?谢谢。

王佩老师:戏剧,其实有一个经典定义,就是“戏剧是预期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预期就是对一个故事的走向有自己的看法和期待,不确定性则是结果与我想到的往往很不一样,即“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戏剧。戏剧就是让我们直面各种冲突,正视生活中的紧张感。提问者D:我的孩子一直在美国上学,我对一个问题很困惑。我们许多华人家庭让孩子去学中文是为了不要断了跟中国的联系,或者是为了能继承家里产业的需要去学习。想听听您的建议,能不能有另外一种学习中文的必要的原因,真正能激发孩子学习中文的热情?

王佩老师:在古代,写作的地位是很高的。曾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就是以“写作”为唯一的标准来录取官员的。只要你认真读书,好好写文章,你就高官得坐,骏马任骑。他有很强的奖励系统,但现在的奖励系统已经很弱了,语文作文只占50分或者60分,而语文总分有150分,所以说哪怕你只考语文一科,你的作文很好,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即使公务员考试,申论一门考好也不能让你一定考中。但是古代的科举取仕确实有他的道理,因为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好,至少说明他的思路不会很差。让一个思维有条理的人去治理村庄,治理县城,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说古代的大文豪往往是大政治家,是好官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我们主张小朋友学好中文,不仅仅为了考试的需要,而是为了训练他的思维。其实中国人一直相信一个人“充其内而现于外”,就是你的内在很充盈,他的举止谈吐、行事为人就会与众不同。

还有一点是我们要多学习一些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比如《风格的感觉》这本书,前三章讲的都是中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知识的魔咒”,就是你以为别人知道,其实别人不知道。大部分写作的问题是心里有想法,但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读者看到之后,也没法忍受你要表达的东西。小到一个产品的说明书,大到一个政府的文件,或者是一本书,往往都是因为表达不清晰,而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让小朋友能够清晰地说出一件事情,并且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完整地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谢谢!

提问者E:王老师好!我是高三的学生。我以后想从事话剧、编剧的工作。我想请问王老师,您认为话剧跟其它讲故事的形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您认为话剧的灵魂是什么?

王佩老师:话剧跟电影是不一样的,它受到舞台的限制。话剧作为一个讲故事的手段,它最强调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观众的预期性,就对故事走向有什么预期。第二个是意外性,也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当不确定性和预期性混合在一起,它就能产生戏剧效果。比如《哈姆雷特》,我们知道丹麦王子肯定会为父王报仇的,但是何时报仇,以何种方式报仇,报仇造成的后果我们是不知道的。这种期待与不确定的统一,促使我们一直看下去。

话剧的灵魂是冲突。因为生活中,我们倾向于回避各种冲突,能不吵架就不吵架,但是在话剧舞台上,它要把这些人生矛盾赤裸裸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它故意去寻找冲突,寻找人和人之间平常不去注意或者说刻意回避的东西。只要你多看话剧,哪怕只看剧本,你就会发现原来人生是充满这么多矛盾冲突的。如果你发现它,就不要刻意隐藏或者掩盖,而是去正视它,最好能去挑战、征服它。谢谢!

Loading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