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过去的
努力前面的
手把犁头向后看的人
不配进神的国
忘记过去的
努力前面的
手把犁头向后看的人
不配进神的国
感觉像电脑做出来的,但是据尘世乱弹说,其拍摄过程是这样的。
拍摄这张相片的人,是目前在纽芬兰岛的st.johns。他担任美商“全球海域石油钻探公司”的钻油平台专案任务经理。为了确保钻油平台的作业安全,每当有“冰山警报” 时,钻油平台就必须派遣潜水人员以及任务专家,在所有冰山可能经过的路径海域尽快完成海况调查,并且依据调查报告调派越洋型拖船待命,将冰山拖离任何可能危及钻油平台作业安全的区域。由于当天的海况出奇的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无比,阳光又正好是直接照射的角度,所以钻油平台上的潜水人员才得以拍摄下这幅冰山全貌的完美杰作![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根据钻油平台上的专家们估计,这座冰山的总重至少超过“三亿吨”。
中国的高校都教出一群什么垃圾?
By 郭艳茹
看到北大、清华的十名博士联名呼吁抵制圣诞,不仅想所谓的中国一流高校这些年都制造了一些什么垃圾?在一个日益开放的背景下,人民有自由选择他们生活的方式,过圣诞节还是过端午节,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别人来指三道四,文化保卫名义下的哗众取宠,除了报漏鼓动者的无知、狭隘和自以为是外,没有任何人把它当做一回事。
在几十年的强权控制之下,中国人曾经听过太多的不许、太多的必须,终于有一天,来自强权的声音变弱了,人民可以自由的选择的他们的生活,可以在端午节吃粽子,在八月十五吃月饼,在春节放鞭炮,当然也可以在情人节送玫瑰,在圣诞节唱Merry Christmas,只要自己高兴,与别人何干?什么时候中国的所谓的精英才能学会不把人民的私人生活同宏大的意义结合在一起并借此赋予自己为别人谋划生活的权利(力)?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全球文化会逐渐趋同,连我们学院大门口卖牛奶的老太太都知道WTO会影响到牛奶的价格。一个在wto背景下长大的中国孩子,同国外同龄人的文化差异可能比同他在封闭环境下长大的父辈还要小。NBER有一篇Working Paper,分析了全球化对啤酒、葡萄酒消费习惯的影响,最终证明在1963-2000年的近半个世纪,由于全球化(包括贸易和移民)的影响,各国消费者在两种酒类的消费偏好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文中引入了代际交叠模型,也就是说这种改变不是短期内立即完成的,而是经过几代的缓慢积累逐渐完成的。这令我们想起“世界大势,浩浩汤汤”这句话,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与渗透,已成必然,无论如何不会因为几个人的呼吁和抵制而发生改变。
且不论其是否有用,不能明白的是这种抵制的意义何在?捍卫本土文化?维持文化自信?抑或自信表面下的深度的文化自卑?哈耶克讲过,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经济体中有利于生存的知识在传统中的积累。人类社会在演化的过程中,那些有利于经济体中的个体生存、发展并在竞争中胜出的知识最终会作为传统、文化、习俗、价值观被存留下来,并代代相传,相反,那些于生存、发展不利的知识,则被逐渐淘汰,惟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体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一个长期封闭的经济,一旦被置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必然会遭遇一个文化的优胜劣汰问题,而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封闭的经济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都获得了提高。也许这个过程会带来一些文化意义上的悲怆感,但比起一个社会长期的繁荣与昌盛来,这种悲怆感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人的自怨自艾。
一种好的文化从来都不需要捍卫,只有频临灭绝的动物才需要保护。所谓捍卫本土文化的论调,与其说是表达维持本土文化的自信,不如说是显示了面对外来竞争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自卑和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在于少了一种与全球化相适应的“世界公民”的大气和胸襟。实事上,知识和好的文化是属于全人类,只要一个社会不是固执的非要将自身置于其外,“凡是帝国主义赞成的,我们都要反对”,则这种文化的益处必然会惠及其成员。抵制圣诞、捍卫本土文化的高校精英们,其所着西装革履、所带眼镜、所扎腰带、所学知识、所顶博士名号,哪一样不是学自西方?面对这种文化的冲击,鸦片、缠足、长袍马褂的失守,今天来看,说得上是悲哀的事情吗?
一个好的学者,尤其是一个自认为对社会负有责任的学者,必须要有开放的胸襟、历史的眼光,睿智的判断力以及对人民的幸福的真正关怀,惟有这样,他才能对眼前发生的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是当前蔡元培校长所努力倡导的精英教育的精神,而十博士联名抵制圣诞恰巧报漏了今天的高等教育中这种精神的缺乏。对本土文化的狭隘固守,除了反映出所谓的精英们眼光、见识的不足,还暴露出他们太想将自己的文化偏好置于大众的幸福之上了:在将我们这个国家同某些固定的文化符号联系在一起还是同没有符号的发展与繁荣联系在一起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假如把你投放到一个孤岛上,你会做什么?
第一当然是生存,为了生存需要去冒险。鲁滨逊、神秘岛、LOST说的都是这回事。
第二是面对异化。蝇王、大逃杀,都描写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变异,你必须想办法去面对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回忆。你带着全部的历史来到孤岛上,在生存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娇纵回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孤岛题材,我最喜欢LOST的原因。
回忆以各种面目出现,有时是午夜里的梦境,有时是黄昏中的发呆,有时是酒后的寂寥,甚至是一个地名,一张照片,一首歌,一个文件名……蓦地,你就被带回到过去,久久地沉浸其中。
What happened?
What if…
What if not…
但生活没有那么多IF。古代的斯巴达人特别沉默寡言,一次敌人的信使来劝降,说了很多IF--如果你们投降,则如何如何;如果不投降,则如何如何……斯巴达人只回答了一个字:IF!然后把使者投进了井里。
我们经历的过去,都是时间的尸体,死人是不能复活的,没有什么能让我们重回过去,因为我们已经回不去了。而一切的回忆,都变成了黄昏的蝙蝠,从幽暗的地方飞出来,啮食我们的心。
So, what? What what?
Nothing.
This is Nottingham. An isolated lost island.
I’d rather call it NOTHINGHAM.
This is Nothingham, where I am standing,surviving and meditating…
一般说来,西方人的幽默感跟我们有很大差距。他们觉得幽默的,我们觉得一点都不好笑。但是TIME杂志评出的这幅年度漫画除外,把我乐坏了。伦敦机场遭遇恐怖袭击威胁之后,欧美提高了机场安检的力度。液体不让带,随身行李也要仔细检查。下面的漫画就是讽刺这个的。
画面文字--
“……经过7个小时的安检,拉里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考验。”
画面上妇女--“请把登机牌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