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读书笔记’

小网站大新闻

Monday, January 7th, 2008

《魔戒》中说:“即使一个小人物,也可以改变未来的进程。”(Even a small figure can change the course of future.)引申一下,即使是一个小网站,也能够对未来的改变起一点作用,你怎么知道你放到骆驼背上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今日杭州一家网站在头条做了艮山桥塌陷的新闻,据我有限的所知,这是浙江省内媒体就这一事件唯一的报道。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艮山桥2006年已经陷过一次了。该网站链接了去年的电视新闻。当时市政部门找出百般理由为自己辩护的同时,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当年国庆之前对所有桥梁进行大检修。

对于不在杭州生活的人士们来说,这条新闻可能没什么价值。但是对于杭州,它是可能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不要说人微言轻,未来的进程可能就取决于一双小手。

杭州网报道艮山桥塌陷事故

Loading

万能时评家

Sunday, January 6th, 2008

闲来无事,继续读《纽约时报》07年推荐专栏

今天读的是瑞士作家Peter Stamm《瑞士迷失(Swiss Miss)》,文章以瑞士军队误入列支敦士登境内为引子,介绍了瑞士军事现状。文笔轻松调侃,颇有宋石男没当教兽前的文风。例如:“瑞军入侵列支敦士登干嘛呢?那里又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瑞军配发的来复枪只用于自杀和偶尔的暴力犯罪。”“瑞军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绝对是负重行军最强的。当地球上的石油消耗殆尽的时候,最后一支还在的移动的军队一定是我们。”

前些天还读了美国70-80年代脱口秀主持人Dick Cavett写的专栏《当那伙计死在我的节目里(When That Guy Died on My Show)》,用豁达、幽默又怜悯的笔调,记叙了一场节目中的死亡事故。

《纽约时报》的Op-Eds(类似“专栏版”)请来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专注于一个或几个擅长的领域,只谈自己知道的事。比如Frank Rich,在80年代之前以写百老汇剧评为主,进入90年代,改写中东问题,21世纪主要写政论时评。

横跨多领域、全学科、全知全能的维基百科式专栏作家,似乎以我国最为盛产。

在中国浩大的时评作者队伍中,像连岳那样用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常识写评论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是Google+偏见学派的传人,先预设观点,再筛选材料。他们可以洋洋洒洒写出一部立陶宛独立思想史,只要有人约稿,尽管动笔之前的24小时,还不知道波罗的海在地图上哪个位置。他们也可以滔滔不绝援引凯恩斯、弗里德曼、巴菲特、加菲猫来评述CPI,FPI,QFII,QDII,只要他们认为此刻不该噤声。他们忽而是物理学家、动物学家,忽而是社会学家、女权学家。根据需要,在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和法科生之间,自由变换角色。当然他们有几样“撒手锏”一直握在手中,“宪政”、“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自由”、“真相”是不能不提的,如果还能祭出几样“公民社会”、“公共空间”那简直就是完胜了,可以刊登在《心经报》上,并被各大门户广为转载。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代,中文大专辩论会盛行的时候,那些参加辩论会的大学生们也是全知全能的。无论辩论何种社会难题,正反辩方都有一个万能的解决办法,叫“综合治理”。(可能受其启发,后来我国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成效如何,不做评价。)如今辩论赛衰落了,叱咤辩台的学生们也长大了,没想到他们现在已经有了新的title,叫时评家。

Loading

蚂蚁酒 醉钢琴

Friday, January 4th, 2008

《纽约时报》网站上评出了“2007年引人注目的Op-Eds文章”。这里需要稍微解释一下Op-Eds是Opposite Editorial的简称,意思就是“与社论版相对的哪一个版”。这一版主要刊登观点类文章,与社论不同的是,它只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报社立场。类似国内报刊的专栏版。

在《纽约时报》推荐的去年Op-Eds,有一篇DENIS DUTTON写的乐评把我乐坏了,这篇文章叫做《Shoot the Piano Player》(毙掉弹钢琴的),评述了英国钢琴师(乔伊斯-哈图)Joyce Hatto的传奇经历。我按图索骥,在网上搜索了一些Joyce的资料,把这个故事跟大家共享。

Joyce Hatto

Joyce Hatto出生于1928年,是一个钢琴家和教师,前半生才华平平,几乎没有大唱片公司出版她的作品。直到1976年,她因为诊断出癌症而停止了公共演出,跟她的丈夫–一位录音师,一起移居到剑桥附近的一个小镇。谁也想不到,从此以后,她在艺术上开始总爆发。

她的丈夫成立了一家小唱片公司William Barrington-Coupe,随后推出了她灌制的唱片。从1989年开始,她一发不可收,弹奏了几乎所有大师的作品,包括拉赫玛尼诺夫等人写的高难变态曲子。在她出版的120多张CD中,她弹奏的速度惊人,每个音符都准确无误。更令人惊叹的是,她演奏风格变化多端,不同的作曲家在她的手下,能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阅评人们惊呆了,称她为“大器晚成的罕见天才”、“还能喘气的最伟大的钢琴师”。

2006年,当癌症即将夺去她的生命,她坐在轮椅上演奏了贝多芬的第26号奏鸣曲。随后,她带着巨大的声誉离开了人士,人们缅怀她的天才、她的经历和她的个性。死者死矣,余音袅袅,音容宛在。

2007年2月份,一个名叫Brian Ventura的伦敦金融分析师,买了一张Joyce Hatto演奏的李斯特的唱片。当他把CD放进电脑,苹果的iTunes软件立即识别出,这首曲子的演奏者不是Joyce本人,而是一位叫László Simon的匈牙利演奏家。iTunes使用了一家叫Gracenote公司开发的音乐数据库,可以识别CD的音轨特征。在对照了Simon的CD之后,金融分析师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了《今日经典》杂志的乐评人Jed Distler,此君曾经多次在杂志上盛赞Joyce的演奏。

黑幕一角从此揭开。经过许多乐评人和乐迷的共同挖掘,一个音乐史上最大的丑闻暴露在阳光之下。

原来,Joyce Hatto的大多数曲目录音都是剽窃的别人,这些被扒窃的对象中,除个别大师,更多的是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钢琴师,其中包括台湾的陈必先(Pi-Hsien Chen)。人们进而发现,Joyce Hatto声称的为她唱片伴奏的是国家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家是一位叫René Köhler的波兰移民。而人们从CD中辩认出那其实是维也纳爱乐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作品,René Köhler更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

在专门揭发Joyce Hatto唱片丑闻的网站上,列出了经过辩认的剽窃唱片,这是一份触目惊心的长长的清单

Joyce Hatto的丑闻说明,黑蚂蚁不仅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不仅仅在保健界有,在清高的古典音乐界也有。一个老太太为什么能忽悠全世界的乐迷,乐评人们难辞其咎。Joyce Hatto剽窃的那些人,有很多都是年轻的音乐新秀,但是他们得不到乐评人的重视,这些人更乐意把赞美送给一个名人。

技术是个双刃剑,一方面成就了骗子,一方面也揭露了骗子。Joyce Hatto的很多唱片,都是利用录音技术,对原作进行重新缩混和技术处理,欺骗性很强。但是,百密一疏,没想到也是Gracenote的音乐数据库让她原形毕露。

这同时还说明,苹果奉行的“拿来主义”为这个破公司带来多少名不符实的声誉啊。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是iTunes揭发了钢琴巨骗,却不知道苹果使用的是Gracenote公司提供的技术。

【综述要列出参考文献,做人不能太方舟子】

纽约时报:专栏文章
维基百科:关于Op-Eds关于Gracenote关于Joyce Hatto
Joyce Hatto剽窃识别网站

Loading

日记1月3日:梭罗

Thursday, January 3rd, 2008

Update:我无法容忍自己鄙陋的翻译,把译文重新修理了一遍。

我带回来一本《世界上伟大的日记选读》(An Anthology of the World’s Greatest Diarists)。这本书的编排风格是台历体,一年365天都精选名人当天所写日记。在没有博客之前,日记本是宣泄孤独的好伙计。既然新的一年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理由不从头读这本书。以后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摘引当天日记的片段。

1914年1月1日,英国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感叹道:

日记啊,你何等卑微!但我决定坚持写一年。

在外人眼中,凯瑟琳是弗吉尼亚-沃尔夫的闺蜜,但是从她死后发表的日记完整版里,大家才知道原来二人之间早有龃龉。女人之间真的没有牢固的友谊吗?难怪好女子都把自己当男人。

1853年1月3日,西方隐士梭罗在日记里仰天浩叹:

我爱大自然的一个原因是:她不是人,而是避开人。她脱离人的法力控制,并享有恒久的权利。在自然之内,我的心喜悦,我的灵欢畅。如果这世界只有人,我将无法伸展,没有希望。人拘禁压抑我,而她给我自由。人促使我妄想另一个世界,而她却让我除了此世界外,夫复何求?

梭罗的话,我同意得不能再同意了。

大自然,让我们获得安全、愉悦与满足。记得去年春天,我心情压抑,如崩泰山。我跟几个同学到了Catsworth的乡间。暖阳洒在成片的草地上,河面泛着波光,天空蓝得让人心疼。我们说笑,闲聊,跟乡村的姑娘打招呼,看麋鹿成群,孩子们钻进树洞里嬉戏。顷刻,世界展现出她最和善的一面,刹那即是永远,此岸即是彼岸,那一刻,我想活着活着突然死去,或者,死着死着突然复活。

2008年1月3日,我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醒来,听见梭罗对我说,你可以不必期待另外一个世界,只要你选择,你会找到梭罗说的那个“她”。

Loading

晨读之书《地下室手记》

Thursday, January 3rd, 2008

地下室手记

这是英语界新翻译的《地下室手记》,译者夫唱妇随,夫是美国人,妇是俄罗斯人。

新译本的特点是最大限度保留了俄语的原汁原味。Richard Pevear和Larissa Volokhonsky是这样工作的:首先一个人读俄语,另外一个人根据语感翻译成英文。接着,再一个人读刚才的译文,另外一个对照着俄文。这样反复修改,直到形成初稿,再读给一个通晓俄、英两种语言的人听。如是,则俄文的节奏、韵律全都反应到新译本中。这样干活效率不高,无怪乎这本薄薄的小书花费了他们整整一年的时间。

年少时,狂迷托尔斯泰,梦里甚至拜倒在他的金光白袍之下。后来,才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才是同类项,随合并之,一本一本阅读之。犹记得读《罪与罚》让我泪湿青衫,读《卡拉马佐夫兄弟》让我心惊肉跳。

新译本能够更确切地传达老陀内心的癫狂与神圣,所以我选定它为近期的晨读材料。

Loading

天天读网2007年11月27日

Tuesday, November 27th, 2007

圈内推荐

外部推荐

Loading

送上特大馅饼,人家未必领情

Tuesday, November 27th, 2007

解放报头版

报纸上的法文翻译:

【大标题】我们的朋友中国?
【小标题】总统去一个对人权冷漠,经济方法受争议的国家去做官方访问并希望带回合同。

萨科齐带走的馅饼到底有多大?

《纽约时报》报道,法国公司昨天与中国签订了总共约300亿美元兑合同。其中–

飞机合同 AirBus:148亿美元(100亿欧元)
核电合同 Areva:119亿美元(80亿欧元)
电信合同Alcatel-Lucent:7.5亿欧元
设备合同Suez(污水处理公司):4300万欧元
直升机出售意向:Eurocopter:800万 8000万欧元

Loading

油价上涨是给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Sunday, November 25th, 2007

我一不开车,二不炒股。加油站排队、中石油缩水都与我无关。但是像我这样一个在食堂吃面都思考巴基斯坦局势的人,对高油价怎能坐视不管呢?

曾经,石油比童子尿还便宜,远的不说,1998年油价才10美元一桶,以至于《经济学人》担心,会不会跌到每桶5美元。如今,它比伊力神还贵,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里,可开采的石油越来越少,世界经济对石油的需求量却越来越大。2005年,油价突破了60美金,今年更像喝醉的钢琴,从左到右一路模进,达到了空前的98美元,突破100美元指日可待。

油价攀升,对现在活着的人都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油价提升会把工业生产的成本拉高,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影响。但是,人不是朝生暮死的细菌,应该把目光放长远。对后代子孙来说,高油价未必是一件坏事。

高油价能够迫使人们改变无节制消耗能源的发展模式,促使各国研究替代性的能源;高油价能让马路上的私家车越来越少,减少温室效应;居高不下的油价还有可能促使人们改变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从而最终给超负荷运转的地球一个喘息的机会。

不过,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不要对人类的理性抱有太多幻想。从总体上看,单个人类都睁大了眼睛,整个社会却是一个瞎子。领袖们号召大家一起仰望星空,老百姓却低头紧盯着自己家的地窖(张柠教授对此句独有贡献)。“植物石油”(即从甘蔗中提炼酒精,作为燃油添加剂)的出现,说明某些人类已经病入膏肓,此举哪怕能解燃眉之急,但无疑埋下了一颗大饥荒的地雷。

那我们能指望什么呢? 让油价涨得更猛烈些吧!把喝油的机器统统赶进废品收购站吧。将来我们强大的电瓶车机械化军团,必将横扫欧亚美大陆!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