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生活不是条件反射’

2014年元旦诗乐会

Wednesday, January 1st, 2014

Benno的朗诵

不知不觉,元旦诗会已经举办了三年。第一次是2010年12月31日在花园西村西咖啡馆举办的跨年朗诵会,我当时写过一篇博客《横跨两年的朗诵》,2012年元旦是在滨江的蜜桃咖啡,从2013年开始,我和冯一刀都有家有口,跨年是跨不动了,就改在下午举行。当时在灵隐寺附近的樵食的帐篷里,大家围炉诵诗,也好不热闹。

2014年,叶子的Downtown网咖乐意承办这次诵诗会。叶子和冯一刀作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海报、打印诗歌、精选音乐、确认名单、布置场地、邀请歌手等等。没有他们两个,这次诗会铁定搞不成。

按照约定,诗会在下午2点举行,我12:30就从家开车出发,心想,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路上再怎么磨叽,也不可能迟到吧。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我去城西接本次活动的另一位主持人流川枫老师的时候,她告诉我,刚刚起床,正在洗漱。我把车停到她的小区,进了路边一家玩具店,给儿子买了一把打肥皂泡的水枪。想不到,流川枫因为最近不再状态,磨蹭了半个多小时才出现。等我们开到西城广场的时候,已经1点55分了。

想不到城西富人区,停车是个大麻烦,地下车库全满,路边也停满,唯一一条通向地面停车场的小路上汽车犬牙交错。如果是我一个人来,估计转半个小时也不可能找到车位,但是上苍派来了伟大的流川枫。我把车丢给她,自己上楼去了。就在我等电梯的当儿,她打电话来说,车已停妥。原来有位奔驰司机看到她是美女的面子上,把路旁唯一一个车位让给了她!

活动基本按时举行。到场的诗歌爱好者有20多人,大家丢下庶务,围坐在一起,把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留给诗歌。

主持人

诗会的节目流程如下:

2014元旦诗乐会节目单

策划:冯一刀
主持人:流川枫、王佩

1、王多莉:《树的念想》(原创)
2、Benno: 一首英文诗,一首荷兰诗
3、Jessy: In Me, Past, Present, Future Meet, 《你若懂我,该是多好》(by 莫言)
4、流川枫:《回忆》(by 里尔克)
5、刘桂兰:《碎片思绪之一》(原创)
6、冯一刀:《12月12日》、《孩子的世界》(原创)–因主持人疏忽,忘了这个节目,没念,遗憾。
7、施可:《晚安宝贝》–因暂时不在座位上,没念,遗憾。
8、戴维:原创诗三首。
9、Richard:背诵英文长诗A Cup of Christmas Tea (by Tom Hegg)
10、Sarah:Psalm 144
11、Rebecca:《传道书》第3章
12、江丰:弹唱《风筝》、《送别》
13、Gemsie三人组:Forever My Sister and My Friend
14、诸佳、叶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5、鲁洁:《车过枋寮》(by 余光中) 背景音乐伴奏 by 江丰
16、Edward:原创短诗
17、西瓜、豆豆、南瓜等儿童大联唱
18、陈静:《神是我们的保护者》
19、集体朗诵:《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之10《我们甚至失去了》(by 聂鲁达 翻译:陈黎)

令人惊叹的是,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Richard用充满韵律感的语调,背诵了一首900个英文单词的长诗《一杯圣诞茶》。Tom Hegg的这首叙事诗,写给自己的姑姑,深沉质朴、温婉动人,凛凛有古风。姑姑因中风半身行动不便,但依然像往年那样邀请诗人去喝圣诞茶,诗人出于对病患的顾忌,起初不想去,但最后还是登门了。他发现姑姑虽然健康受损,但生命力依旧旺盛,她跛着腿给侄子烤的甜点,依然那么好吃。

现把这首美丽的诗篇原文照登如下,如果你懂英文的话,一定要读一读。如果你忙得连这么一首诗都不去读,那您可……真是个大忙人啊!

A Cup of Christmas Tea

~ By Tom Hegg ~

The log was in the fireplace, all spiced and set to burn.
At last the yearly Christmas race was in the clubhouse turn.
The cards were in the mail, all the gifts beneath the tree
And 30 days reprieve till Visa could catch up with me.

Though smug satisfaction seemed the order of the day,
Something still was nagging me and would not go away.
A week before, I got a letter from my old great Aunt.
It read: “Of course I’ll understand completely if you can’t,
But if you find you have some time how wonderful if we
Could have a little chat and share a cup of Christmas tea.”

She’d had a mild stroke that year which crippled her left side.
Though house bound now my folks had said it hadn’t hurt her pride.
They said: “She’d love to see you. What a nice thing it would be
For you to go and maybe have a cup of Christmas tea.”

But boy! I didn’t want to go. Oh, what a bitter pill
To see an old relation and how far she’d gone downhill.
I remembered her as vigorous, as funny and as bright.
I remembered Christmas Eves when she regaled us half the night.

I didn’t want to risk all that. I didn’t want the pain.
I didn’t need to be depressed. I didn’t need the strain.
And what about my brother? Why not him? She’s his aunt, too!
I thought I had it justified, but then before I knew
The reasons not to go I so painstakingly had built
Were cracking wide and crumbling in an acid rain of guilt.

I put on boots and gloves and cap, shame stinging every pore
And armed with squeegee, sand and map, I went out my front door.
I drove in from the suburbs to the older part of town
The pastels of the newer homes gave way to gray and brown.

I had that disembodied feeling as the car pulled up
And stopped beside the wooden house
That held the Christmas cup.
How I got up to her door I really couldn’t tell . . .
I watched my hand rise up and press the button of the bell.

I waited, aided by my nervous rocking to and fro
And just as I was thinking I should turn around and go
I heard the rattle of the china in the hutch against the wall.
The triple beat of two feet and a crutch came down the hall.
The clicking of the door latch and the sliding of the bolt
And a little swollen struggle popped it open with a jolt.

She stood there pale and tiny, looking fragile as an egg.
I forced myself from staring at the brace that held her leg.
And though her thick bifocals
Seemed to crack and spread her eyes,
Their milky and refracted depths lit up with young surprise.
“Come in!” “Come in!” She laughed the words.
She took me by the hand
And all my fears dissolved away as if by her command.
We went inside and then before I knew how to react
Before my eyes and ears and nose
Was Christmas past . . . alive . . . intact!

The scent of candied oranges, of cinnamon and pine,
The antique wooden soldiers in their military line,
The porcelain Nativity I’d always loved so much,
The Dresden and the crystal I’d been told I mustn’t touch.
My spirit fairly bolted like a child out of class
And danced among the ornaments of calico and glass.

Like magic I was six again, deep in a Christmas spell
Steeped in the million memories the boy inside knew well.
And here among old Christmas cards so lovingly displayed
A special place of honor for the ones we kids had made.
And there, beside her rocking chair, the center of it all
My great Aunt stood and said
How nice it was that I had come to call.

I sat and rattled on about the weather and the flu
She listened very patiently then smiled and said, “What’s new?”
Thoughts and words began to flow. I started making sense.
I lost the phony breeziness I use when I get tense.
She was still passionately interested in everything I did.
She was positive. Encouraging. Like when I was a kid.
Simple generalities still sent her into fits
She demanded the specifics . . . the particulars . . . the bits.

We talked about the limitations that she’d had to face.
She spoke with utter candor and with humor and good grace.
Then defying the reality of crutch and straightened knee
On wings of hospitality she flew to brew the tea.
I sat alone with feelings that I hadn’t felt in years.
I looked around at Christmas through a thick hot blur of tears.

And the candles and the holly she’d arranged on every shelf,
The impossibly good cookies she still somehow baked herself.
But these rich and tactile memories Became quite pale and thin
When measured by the Christmas
My great Aunt kept deep within.
Her body halved and nearly spent, But my great Aunt was whole.
I saw a Christmas miracle, the triumph of a soul.

The triple beat of two feet and a crutch came down the hall.
The rattle of the china in the hutch against the wall.
She poured two cups, she smiled, And then she handed one to me.
And then we settled back and had a cup of Christmas tea.

另外,附上冯一刀没有朗诵的一首原创诗

《12月12日》

写于2010年12月12日
by 冯一刀

没有女人
床是空的,也心是空的
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发现
曾经设想清灯孤寂的生活
隐居山林,甚至以此终老
这雨夜却教我格外想念女人
心里只有格外的惆怅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错过了离开了的女人
所有的一切,证明了男人离不开女人
人生啊,是一条怎样的河流
让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确定未来
谁是那个在有一天早晨——
她的鼻息轻轻冲到你的脸上
而你会像婴儿般享受她的注视

Loading

2013,一份不满意的答卷

Tuesday, December 31st, 2013

2013,马上就要过去了。回首一年,碌碌无为,时光蹉跎,惟留羞愧。看看白板报发表的博客数量就知道了,全年发文30篇(其中5月、8月各只有1篇),这只相当于2010年一个月的文章量。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变得这样惫懒?当奶爸?这个借口太无耻了,因为都是我媳妇在全年无休地带娃。身体欠佳?有一点,但没到不能写字的地步。工作太忙?也是胡扯,这一年只出了12期杂志,写了一个剧本而已。

我想一个原因是这一年深刻体会到表达的无力感。满腔怒火之花,无法形成语句,只能填塞胸间,偶尔憋不住发一两声,也不过詈词粗口,或只是喧哗骚动,没任何意义。

偶尔买到一本翻译得稀巴烂的书(例如:李伟红翻译的《宽银幕》)让我愤怒;去服务质量很差的餐馆排队(例如:定安路灶丰年间)会让我愤怒;漫天雾霾、自来水异味、投标被黑,都让我怒从心起,甚至看《国土安全》第三季看到美国人到伊朗领土上横行霸道,也会让我气不打一处来。年轻时有了气,会当场发泄出来,至少会写下来,而中年之后,却更多地选择沉默。

这一年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帐号,看上去与时俱进,其实更像是小区里老不正经的老汉跟着年轻人赶时髦。就凭我现在的写作状态根本无力维护一个微信公众号,何况两个。与其发一些旧文滥竽充数,还不如早点停掉。

乏善可陈的2013,也有几件有意义的事。首先是,开始补电影课。这一年看了约翰·福特、大卫·里恩所有的代表作,并开始看希区柯克、黑泽明、怀尔斯等人的电影。养成了看完电影就读剧本的好习惯。但是,这一年没能写出电影剧本,失约失人,愧哉愧哉。

读书方面,今年重读了一遍《新约全书》。发现了一本好书:桥本忍写的《复眼的影像–我与黑泽明》,仔细通读了《编剧的艺术》,正在读舟桥和郎写的《电视剧脚本作法48讲》,越发觉得日本人写的书最靠谱。

这一年最大的收获还是识人吧。在牟森的介绍下,认识了艺术思想家高士明、戏剧构作满宇轩、画家王公懿、左翼思想家陆兴华等人,获益匪浅。还有通过刘淼,认识了简书的朋友、诗人乌青、摄影师拉黑等人。今年还见了鹿童、小燕、大学梁同学等新朋老友,一并感恩。

来年,许个愿,博客文章量增加到至少100篇。只要有条件,每两天看一部电影,读一个剧本,写一篇学习笔记。

希望明年此时的总结,不再满是羞惭与懊悔。

Loading

一个中年人对死亡的思考

Monday, November 18th, 2013

人很少停下来想想死这件事,哪怕身边的人死去,也不会引发人们对死的深入思考。事实上,每一个活在健康中的人,都尽力回避死亡,仿佛永远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去医院看病,做了鼻咽癌筛查,结果要两天后才能拿到,意味着这两天我将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死这回事。

在网上查了鼻咽癌的词条,有几分相像。互动百科说,早期化疗,5年存活率是50%,维基百科说65%,如果放任不管,自然寿命是18.7个月(好精确)。死倒是其次,死之前的样子很难看,鼻子会大出血,眼睛会鼓出来,脖子肿大,脑被入侵。一句话,让人死得没有尊严。

如果我面临死亡,最大的遗憾是人生没有完成。40岁以前一直在找路,好不容易找到了,本事没有磨练出来,作品没有完成,更撇下我所深爱的妻子与儿子,并且几乎没有给他们留下遗产。这样死去好不心甘。其实,怎么死都不心甘,哪怕留下千万存款,哪怕儿子已经养到18岁。

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好好想过,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了这么多年。

现在我隐约懂了,人来世上一遭,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了找到爱。我一生很幸运,小时候有家庭的关爱,年近40,又遇到温柔贤惠的妻子,还省下了活泼烂漫的儿子。除了不能尽孝,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之外,我其实这一生没有遗憾。

况且,我还信仰耶稣基督,我相信我所遇到的一切,都是经过他的允许。如果他要把一个人接走,那又能怎样呢。人总是渺小茫昧的,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我之尽头,神之开端,未尝不是一段崭新的旅程。

我用了未尝,说明我内心还不确信。我心里还有哈姆雷特式的疑问。有谁知道那个从来只见人去不见人还的地方,究竟有什么?

我的心被恐惧笼罩,在医院里祈祷。我知道,人在危难恐惧中的祈祷都难说绝对真诚,就像在危险下的求饶与许诺不太可信一样。上帝早已看穿了人的这套把戏,但凭着他的慈爱与怜悯,还是会降下安慰与拯救。

只不过是以神的方式,不是以人的方式。

在被判决煎熬的50个小时里,我所能做的就是保持脸上的微笑,让家人不必为我担心,还有默默祈祷上帝给我健康和力量。最后,我要做好记录,把头脑中的想法记下来。无论对于今后的生活还是创作,这都是一笔珍贵财富。

【后记】

就这么过去了,拿到化验单的一刹那,我在手心里攥了一攥,然后猛地在打开,看到两个“阴性”之后,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而在这之前的几个小时,我的心情可没这么平静。当我在夕阳的余晖中上了天桥,朝着拿化验单的医院一步步走近,我知道我的命运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就将被决定。要么平安无事,回头重新活过,要么看到“阳性”的字样,从此走上另一条艰难而可怕的旅程。

我曾经想过,忘掉鼻咽癌筛查这回事,不去拿报告,假装什么也没发生,继续过自己的日子。但这样做有两个问题:1、这件事不会真正过去,对于死亡的焦虑,会盘旋在心头,哪怕我实际上没病。2、纵然躲得了A,躲得了BCDEFG吗?鼻子纵然没有了状况,下次肝脏、肠胃不能保证不生病,我要逃避检查到几时呢?所以,别无选择,只有去面对。

此事,让我明白了上帝之爱是前定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风暴暂时过去,从现在起,我要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坚持做最重要的事,不把生命浪费到无益的人和事上,每天就像生命只剩下18.7个月那样去过。

因为,人生最大的冒险就是虚掷自己的生命,除此之外一切都算不上风险。

Loading

如何让拖延症不治自愈

Monday, November 18th, 2013

我是一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拖延症,更痛恨拖延症,更被拖延症所累,也没有人比我更渴望治愈这种顽疾。(以上写于半年前)。

我的职业是一本月刊杂志的主笔。主笔,顾名思义,主要文章靠我执笔。但是几乎每次出刊,我都会拖稿。我跟负责出版流程的汤葛老师是这样通过微信对话的,请注意日期。

10月28日
汤:王老师,主打话题开篇稿,交稿了。
我:好,明天一早交。
汤:奖励一朵大红花。

10月30日
汤:王老师,开篇稿还没收到。
我:我在医院。
汤:啊?谁病了?
我:我早晨起来咳了一口血,正在等待做CT扫描。
汤: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写稿子累的?
我:不用管我,办好杂志要紧。你先去催催别人的稿子。
汤:多保重,好好休息,你一定会没事的。
我:放心吧,人在,稿子在。

10月31日
汤:王老师,稿子啥时候交?今天31日了。
我:今天下午吧。
(8个小时以后)
汤:王老师,稿子进度如何?
我:快收尾了,还差个好开头。(内心独白:难道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是开头还没写,结尾也没东,只是中间部分从自己的旧文章中拷贝粘贴了两行字。)

11月1日
汤:王老师,快快交稿,就等你一个人了。
我:还有30分钟。
汤:Really?
我:Oh,still working.
汤:就要来不及了。
我:再给我1个小时。
(2个小时以后)
我:稿子发你了。
汤:谢天谢地。

一篇1500字的稿子,我一下子拖了三天。中间虽然身染微恙去了医院,但当天下午医生就宣布我没事了。稿子也不是揭露上市公司的重头稿,也不是向三种全会建言献策的万言书,不过是一篇描述分析中国社会彩礼变迁的小文章而已,我也不是不能写的人,写起博客来,洋洋洒洒三五千字半天搞定,那我为什么会拖延这么长时间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我心里病了,我患上了拖延症。

拖延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是器质性的,还是心理性的,专家们到现在还没搞清楚。有人说拖延是追求完美所引起的,不想匆忙出手做一个粗糙的东西,所以就在内心千方百计逃避。也有人说,拖延症是对所做的事情提不起兴趣引起的,接新娘的司机可能想着拖延一会,可没听说洞房的新郎倌有不猴急的?还有人说,拖延症是注意力涣散的表现,正常情况下,身心无法聚集起能量完成一项工作,所以要等到临近截止日期,才能通过分泌肾上腺素来帮助趟过死线。难为肾上腺素君了,正常人只有在被藏獒穷追不舍的时候才能用到你。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病看来不治不行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向专家求助。可专家在哪儿呢?在我住的城市,有一个第七人民医院,那里有很多精神科大夫,我很想鼓起勇气去看看他们,但怕一旦走进那扇铁门,就再难出来了,所以,还是看书吧。

我买了号称是“豆瓣拖延小组”镇宅之宝的《拖延心理学》,这本书问世25年以来,再版了很多次。很多人都说它有奇效。我买来一看,里面不过是一些翻来覆去的片儿汤话而已。为什么很多病友觉得它有用呢?那是因为,一旦你想看治疗拖延症的书,说明在你的内心深处,已经决定跟拖延症做斗争了,这种勇气和决心,使你已经得胜有余,至于书上写的什么,已经一点也不重要了。正如一位精神科医生告诉我,一个人一旦决定去看心理医生,说明他已经迈出了通往精神健康的第一步。

我意识到,拖延症根本就不是一种病,对拖延症的恐惧和焦虑,才是病。从天性上讲,人都是好吃懒做的。懒散也是一种生产力,至少对于文艺和创意事业来说,大致如此。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并不是有人催稿、想破脑袋才写成的,而是跟朋友泛舟江上,没准还怀抱着二八佳人,文思泉涌,想不写都不行。

所以,摆脱拖延症困扰的第一步,就是更加放松和休闲。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去干点别的,捏个脚,喝杯啤酒,到大街上看看姑娘们裙子的长短,玩着玩着就把活干了。做其他也一样,哪怕它大兵压境,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早回去,早被逮,急有什么用?

既然拖延症不是病,那就不存在治疗的问题。拖延是个技术问题,可以也应该用技术手段去解决。
我决定用软件来治愈拖延,软件本身没有思想,它的思想是使用者赋予的。我买了iOS平台上好几个主流任务管理软件,它们都大同小异,关键是怎么用。

我觉得,一件事之所以造成拖延,是因为我们事先低估了它的复杂程度。语言是一个高度概括的东西,常常把许多动作浓缩成一种,比如,“去图书馆还书”,看上去是一件事,实际上至少要分解成下面几件:

1、找到从图书馆借的书。
2、找出借书证。
3、出门乘坐交通工具。
4、到达图书馆。
5、还书。
6、如果超期,还要缴纳罚款。

在你的任务清单上,就写了“去图书馆还书”这一个任务,事实上,它掩盖了这件事的难度,抹杀了你做成这件事的成就感。你往往因为做不到其中一个分解步骤(例如:怎么也找不到借书证),而认为自己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从而又产生自己很拖延、很没用、很不讲效率的心理暗示。

所以治愈拖延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还原任务的复杂性,把一个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然后逐个消灭,直至最后完成。为了让进度可以视觉化,从而让自己不断得到鼓励,并且时刻发现任务受阻在何处,你需要做一个任务清单,然后做完一件,勾掉一件。

至少对我来说,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昨天,我要急着写一个策划方案。写方案的资料,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笔记本电脑又在双肩包里。所以,我给自己做了下面的任务清单:

1、找到双肩包。
2、取出笔记本电脑。
3、打开笔记本电脑找到文件。
4、把文件传到email.
5、在台式机上收email.
6、打开文件。
7、把要求COPY到一个独立的文件上,命名为要求1.
8、找出以前类似的旧策划案。
9、把旧策划案COPY到一个文件上,命名为新方案1。
10、修改新方案1的文件名。
11、写策划背景。
12、写服务宗旨。
13、写编辑方针。
……
28、写策划团队简介
29、写总结陈词。

是不是显得有点白痴?是的,要想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聪明人,要向白痴那样放松,去完成看上去最白痴的简单任务。

如此,则拖延症不治自愈。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它还会反复发作,要做好“活到老、斗到老”的精神准备。

对了,我用的那款app叫Clear。

Loading

中年的十条感悟

Friday, October 18th, 2013

1、人到中年,期望值越低越好。谈五件事,成一件,就是胜利,件件落空,也属正常。

2、不要相信once in a life的机会,稍纵即逝的机会,不算是机会,失去也不可惜。打它也不跑、骂它也不跑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不做机会主义者,就不会被忽悠。

3、学会“扳倒树逮老鸹”,用看似最笨的办法,做最稳当牢靠之事。

4、与人相处,要常存感恩之心。帮你,是额外的;不帮你,才是理所当然的。学会利益共享,找到最大公约数。多担当,少抱怨。吃苦在前,分赃在后。人家偷驴你拔橛,还想分半个驴,不妥。

5、中年以后,阳气渐衰,阴气渐盛,老车破路慢慢开,准备与各种疾病斗争,学会与身体不适相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除了自我意志的毁灭,没什么能把一个人摧毁。

6、对待家人要像春天般的温暖,不把恶劣情绪带入门槛。喜形于色,怒不形于色。乐在其中,忧不在其中。

7、掌握生活的技术,多在家做饭吃饭,变换花样,赞美厨师,踊跃洗碗。减少无计划的外出吃饭,随机找馆子,不但吃不好,还常惹一肚子气。不如把下馆子的费用,买成厨房白色小家电。

8、与人交接,一定要通人情世故。通财之谊是缘分,但财务上一定要一清如水,小斗进,大斗出,至少要平斗。

9、去一个城市,朋友有接待,临行之前,一定要发讯息致谢。到朋友家做客,亦然。

10、对朋友的长辈,要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敬重。对朋友的孩子,一定要夸,而且全方位、多角度地夸,切忌批评朋友的孩子,或者把朋友孩子的缺点与自己孩子的优点进行对照。

Loading

如何在下半生走上正途

Friday, September 6th, 2013

一个人独自出生,独自死去,也要独自面对中年。阿瑟·米勒在《推销员之死》中说:Certain men just don’t get started till later in life. 姚克翻译成:“有的人到了下半世才走上正路。”

一、保持健康。

要注意自己的健康,至少不要吸烟和酗酒,然后,适当运动。过胖和过瘦都对身体无益。要每年定期体检,因为有些病是没有症状的。平时只要身体有任何不适,都应当赶快就医。一则,早诊断,早治疗。二则,纵然不治,也让家人有准备时间,免得突如其来,让亲人遭受双重打击。

二、走上坡路

人是很容易走下坡路的,半生建造,一朝焚毁,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要向上走,不要向下滑。不要让黑暗、死亡和绝望的情绪萌芽。要趁着光明还可以找到的时候,向着亮处走。纵然偶尔坠入黑暗的幽谷,也不要忘记自己在高峰时的光明体验。

三、 学会理财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也说过:“我的计划很简单,只要精明理财,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让自己成为政府管理失当的受害者。”如今社保基金连连告急,专家提出把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甩包袱的前兆,你是准备老无所依,等待施舍,还是未雨绸缪,多些积蓄,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吧。如果你习惯大手大脚,不会理财,有个简单有效的办法,把财权交给你的另一半。如果没有另一半,找到TA。

四、学会学习,见招拆招

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任何岁数开始学习都不晚。但学习是有方法的,要学会学习。

雕爷孟醒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早年搞过传销,20岁就把市面上所有营销的理论书全都掌握,做AFU精油做到淘宝第一,年销售额上亿。今年,毫无餐饮业经验的他,又搞起了“轻奢侈”餐馆,所创办的雕爷牛腩,好评如潮。并且获投资6000万元风投,投资商给出的估值高达4亿元。雕爷因酷爱先锋戏剧,现在进军戏剧行业,第一出戏就在爱丁堡国际戏剧节上演。是什么原因让他可以这样得心应手地玩跨界,要雨得雨,要风得风?

很简单,雕爷从小具有超凡的学习能力。他小时候学书法,别的小朋友都吭哧吭哧地埋头临帖,他却不急于动笔,而是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读帖”,即用眼睛去拆解这些字,领会它们用笔的特点,从笔锋变化到间架结构,拆解完毕,再开始下笔。别的孩子每天写字三小时,他每天读帖、写字各一小时,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他的小伙伴们。他的书法获得国东城区一等奖、北京市二等奖、全国一等奖,最后获得了日本高野山书道学会的大奖。后来他将这套方法用在了其他领域,比如培训美工。

我们知道,一个资深的美工身价很高,并且很难挖到。但是雕爷用他的方法在三个月之内,把一个刚入行的美工培养成专业级的设计师。他的方法看似很简单:

1 ,找出心仪案例;
2 ,拆解并做出模型;
3 ,凭记忆临摹;
4 ,对比找不足;
5 ,再次凭记忆临摹直到满意;
6 ,周而复始一至五步。

其实,这套方法是久负盛名的“费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的一个应用。

费曼技巧的灵感源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在他的自传里,他提到曾纠结于某篇艰深的研究论文。他的办法是,仔细审阅这篇论文的辅助材料,直到他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基础、足以理解其中的艰深想法为止。费曼技巧很简单:

1、拿张白纸;
2、在白纸顶部写上你想理解概念;
3、用你自己的话解释它,就像你在教给别人一样。
4、遇到解释不了的地方,就通过查课本、问老师、或到互联网搜寻答案。

5、重复上述1-4步骤,直到再没有难点为止。

硅谷神奇小子Scott Young利用这个办法,一年学完了麻省理工学院33门课程。

如果你能掌握这套办法的精髓,就可以复制别人的成功。

五、懂得爱与被爱

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能力。能够去爱的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当然爱不仅局限于男女之间,还存在于兄弟之间。

纽约森林小丘第一长老会牧师David Noble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有两个孩子,农夫去世的时候,两人平分了家产。数年之后,哥哥依旧未婚,做起了单身贵族,而弟弟则结婚,生了孩子。过了几年,当他们再次大丰收的时候,单身汉哥哥一天夜里想到,“我弟弟家里有十张嘴要喂饱,而我只要自己吃饱就够了,他理应从收成中多拿一些,弟弟太老实,肯定不会跟我提这事。我知道该怎么做,等到夜里他睡熟了之后,我把谷仓里的粮食运一些给他。”

与此同时,弟弟也在想着,“上帝已经赐给我这些可爱的孩子,而我哥哥则膝下无儿,他年纪大了,理应分到更多的收成才是。但我知道我哥这个人太实诚了,找我要粮的事情他肯定羞于启齿。可我知道我该做什么。等夜深了他睡过去了,我就把我谷仓里面的粮食搬一些到他的谷仓就好了。”

结果在一天夜里,当月挂枝头的时候,这两兄弟在这施予的道路上相逢。当时天上没有云,却下着细雨。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上帝为这两兄弟之间的爱而喜极而泣的泪水。

六、学会书面表达。

用几百字把一件小事说清楚。具备比写短信、写微博、写微信略微复杂一点的写作能力,对于整理自己的思想以及保持与他人的顺畅沟通,都很重要。好文字跟俏皮话不是一个概念,其实“谐音、对仗、押韵、双关”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而已,好文字不靠这些。要学会用最平易的汉语讲清楚一件事。

一个人可以是一支大军,一支大军有时是一个人。到了中年,把上述六件小事做好,其他大事也就解决了。人生的战役有胜有败,尽了本分就不后悔。如贝克特所说:

“没事,再试,再输,输好看点。”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Loading

对抗消费欲

Wednesday, April 17th, 2013

如果全世界的工人、农民都跑到街头罢工,资本家、金融寡头和独裁者们根本就不在乎。要么像撒切尔一样铁腕对待工会(她死后,工人们打起横幅“女巫死了”),要么出动会跑的机器和重型机械。即便是怀柔一点,罢工者也不会坚持很久,因为不工作就没有薪水,没有薪水就没有饭吃。但是有一件事是他们所畏惧的,那就是节制消费。如果人人只购买物美价廉的实用商品,不去购买那些实际上没用的东西,资本主义就会一夜垮塌。时尚工业,没有了,数码工业,败落了,作为麻醉剂的文化工业,也会大大萎缩。这是万万不行的,因此全世界的资本家一定会联合起来,诱骗人们消费。

媒体、文化、娱乐都充当消费的吹鼓手。富豪、明星、金领阶层和部分高端白领,用消费使自己与比自己低一些的阶层分别开来。而那些金字塔位置靠下的普罗大众中的一部分,受了新闻、影视、杂志、网络的洗脑,把自己的幸福标准统统降格到物质领域。从需要到恋物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物质,大部分并不是必需品。这些天,我一直在为要不要买一支高档的录音笔而纠结。买的理由是很充分的,我要做采访,还要深入到很多第一线采访,需要一支好用的录音笔。但是我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因为,可挑选的品种实在太多了。有99元的廉价货,但是质量瑕疵太多,也有500以上的高档货,但是每增加一个功能,价格就要增加50%,最贵的接近3000元。人就是这么奇怪,一旦有很多选择之后,任何低价位的选择,都会带来隐隐的不满。当你花了超预算的钱还不满足,说明已经掉进了一个定价圈套。后来一想,干脆先不下单,等想清楚了,确实需要的时候再买。我想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抵制了购物的冲动。能够抵制第一次,第二次就会容易一些。就像哈姆雷特劝他母亲不要上他叔叔的床时说的那番话一样。

网上商城、网上银行、信用卡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这自不待言。但是也让花钱变成了一件很难抑制的冲动,因为实在太容易了。我记得小时候要买点东西可麻烦了,要步行好几华里去赶集。我记得有一年夏天骄阳似火,我随着父亲去集市,我累了烦了,父亲说:“咱们是去花钱,花钱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你还觉得烦,那挣钱怎么办?”

看看我们周围的广告,有几个是教人挣钱的(有的话,多半是骗子广告)?几乎所有的广告都是劝诱人消费的。消费成了人们释放精神压力的主要方式,但实际上消费并不真的解除人内心的饥渴,它只是提供一种拥有感和控制感的幻象。买,这个行为,本身是一种自我肯定。但是,我们的社会所掩盖的真相是,不买,更是一种自我肯定。不买,才是真正具有控制能力的表现。不买,就是对于消费社会的小抗争。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抵抗,它是好习惯的开始,也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加拿大社会学家Ben Agger在The Virtual Self一书中说,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在资本主义丛林中的冒险。他一次去买快餐,服务员推销给他一种新品,一般人顶多说:“不要,谢谢。”,可是他发火了。他训斥服务员:“你为什么要推销给别人不需要的东西?”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恶。如果Ben Agger来中国,他肯定会气得七窍生烟的。因为这个国家类似的恶实在太多了。

我想,我可以打破这个消费动力传导链条,尽量说服自己抵制消费欲望,识别不需要的需求,寻找替代品,降低一点效用,节省不必要的开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过葛朗台的生活。生活品质不能降低,只是消费观念改了。劳动者承担着把历史带入下一个时代的使命,不要丧失理解力,既已在劳动中被压榨,不要在消费中被二次压榨。做一个清醒的人,要警惕恋物癖,抵挡过度消费,不把花钱当成调节心理的手段,让生命丰盈起来,为钱找更好的用处。

Loading

我的童年

Sunday, March 10th, 2013

我出生在山东北部临近渤海的一个叫丁家村的小村落,祖祖辈辈都是本村人。我印象中看过家谱,似乎我们这一支是明朝从四川迁来。确否,还待考证。母亲出生在邻村,那里有春秋时期的杨家窑文化遗址,挖出国陶制的坛坛罐罐,是古代人熬盐用的。传说中曾经把治水的大禹吓了一跳的徒骇河,在我们村旁流过。因为临近渤海,家乡有大片盐碱地,当地叫做“碱场”,又叫“洼”。碱场里庄家无法生长,但并非不毛之地,那里长满各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简直可以说是我童年的“百草园”。

最常见的植物叫“碱蓬”,长在地表,叶子是松针状,夏天呈绿色,到秋天变成金黄、橙红色,所以家乡人给它取了一个形象而好听的名字“黄金菜”。对于农民来说,它们的确是黄金。其绿叶挤干之后可以蒸食,种子可以用来榨油,根茎晒干之后可以做燃料。

除了盐碱地之外,丁家村也有大片可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和大都。我小时候的记忆,都与田野、农业有关。

小时候家里养猪,还养兔子。我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扔下书包,拐起篮子,到田野里为猪和兔子打草。有时候跟小伙伴们一块去,有时候独自一人。

天上云雀叫着,田阳暖暖地烤人,在草木无边的芬芳中,我在头脑中编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一个常见的主题是,我,打入国民党内部,当上了机要科科长,保密局局长的独生女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我。她多次对我示好,都被我义正词严地拒绝。但是有一次,党组织要我马上拿到一份绝密情报,营救关在牢中的56名党的高级干部,千钧一发,刻不容缓,我只好为了革命屈从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当什么作家,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具体来说是当个物理学家。因为我的父亲,在公社的初中当物理代课老师,在我心目中,物理是一门最神圣的科学。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自然常识》课上,老师讲了电磁铁的原理。绕铁棒缠上线圈,通电后,就会产生磁性。我和班上的一个小伙伴新伟,决定利用这一原理,研制一台电动机,并且用它做动力,制作一台电动模型船。

每天下午下课以后,我俩就在一起做实验、搞研究。后来我们发现,无法解决动力传输的问题。长大之后,我才知道,我们搞不定的那套装置叫“曲轴连杆”。电动船泡汤了,我们决定退而求其次,研制一个电铃,献给我们的母校。因为当时上下课还是手动敲钟。但是电铃也没有发明出来,我这个小小爱迪生从此跟科学结下了仇。

我童年赚了一笔钱。有一年书架,我到盐碱地里打了一些芦草,晒干,装了满满一口袋,卖给了生产队,队里给了我一毛三分钱。我激动地接过一夏天的工钱,有些愤愤不平,我这么多草,怎么才卖这么点钱?大人们笑着说:草一晒就没分量了。你那一口袋,也没有十斤重。从此,我就知道劳动致富是一句安慰老实人的谎言。

我小时候有时自私,有时慷慨。

家中庭院里种了一棵桑树,结桑葚的时候,家里来了个带小孩的亲戚。俺娘觉得没什么稀罕物待客,就到院子里来摘桑葚,准备给这孩子吃。当时,我正在树下拿着一个搪瓷碗玩沙土。看到有人要分我心爱的果实,顿时,怒从心起,我拿起碗扔了过去,正好打在娘的头上,血流了下来。我吓傻了,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是我一生中关于羞耻的最早记忆。

但我并不是总这样,也有非常热情的时候。有一次,小姨大老远来,我非常希望她能留下来在我家吃饭。但是灶膛里没有柴草了。我就毫不犹豫地把狗窝给拆了,用搭窝的木柴去厨房烧火,害得我家的黄狗一夜冻得瑟瑟发抖。

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好,这得益于良好的家教。我的爷爷虽然对子女非常严苛,但深知诗书传家的道理。父亲是民办教师,从小就给给我启蒙。当同村的孩子们还在“啊博此得”背拼音的时候,我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倒背如流了。有一次,我把数学课本掉到了尿盆里,因为味道实在难闻,我就把它扔掉了,然而凭着记忆,我上了半学期的数学课,连课后练习题都背得一字不差。

有一年,水患严重,要饭的人躲起来.有一对母子,来我们村里讨饭,别人家给的都是窝头,而我每次我都给他们一个大白馒头。秋天,水退了。这对母子又来到村上,提着一网兜甜瓜。见了俺娘就说:“你们家儿子是个大好人,要不让他跟俺家儿子拜个把兄弟吧?”俺娘在这个事情上一点都不含糊,谢绝了她的提议。现在想起来,俺娘是对的。同情要有一个度,越过这个界限,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在我4、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最重大的一件事。我的姥姥因为被邻居辱骂,一气之下喝了农药,没有抢救过来。用我们家乡的说法,这叫“寻头”。苦难看不到边,要寻找一个尽头。这件事对于俺娘,对于我全家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她从此不再开朗,爱生气,爱絮叨。我的天空在他们的庇护之下,没有觉察到异样。但是父亲承受了由此带来的诸多不幸。

我从小就有了仇人的概念。因为一只鸡,俺娘跟邻居结下了仇家。邻居有两女一男,跟我年龄相仿,但我从来不跟他们说话。假装怒目而视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是我们都知道,为了自己的娘,我们之间不能有来往。

住在乡村,城里人眼中的一件小事,对我们来说都是天大的大事。有一年,俺娘借了村里富户的一个大铝盆,洗被单。在用搓衣板的时候,不小心在盆底留下几道划痕。家里仿佛天要塌下来了,俺娘急得满地转圈,嘴里喃喃地说:“这可怎么还人家?”后来,父母二人抬着铝盆到富户家赔礼道歉,这件事才算平息。

虽然遭遇不幸,俺娘教我最多的是同情与怜悯。我家养过一只猫,被坏孩子剁掉一根后腿。当时,俺娘眼泪汪汪地把猫抱回家,我也跟着默默流泪。

我的童年是在收音机的陪伴下长大的,小时候,很少有书读。一本没封面的《林海雪原》足够我陶醉一个冬天,我几乎所有的文学熏陶都来自广播。

在油灯下,开着收音机,母亲在纺线,我支着耳朵在提昂。忽然墙外传来笃笃笃的脚步声,我就知道是爸爸回来了。

爸爸通常都会喝一点酒回来,我喜欢他满脸酒气喷到我脸上,并且跟我说一些平常不说的快乐有趣的话。很多年后,我才理解父亲那时由于在收麦时节,为了多挣点工分,干活太猛,患上了神经衰弱。整整十年,他被失眠困扰。喝酒也算是一种治疗手段吧。

但是也有危险的时候。有一年冬天,父亲被人抬回家,手脚冰凉。经过乡医的抢救,他好歹醒了过来。从那以后,他喝酒节制了很多。

而父与子的亲密交流,似乎也越来越少了。

童年最温暖的记忆,是在家门口的榆树下写作业。抬头看到绿油油的田野,忽然一只大手从我头顶轻轻抚过。不用回头,我也知道,那是我的爸爸。如今,摸着儿子的头,我经常想起这一幕。想起童年的贫瘠与丰盛,羞耻与荣耀,更想起把我们兄妹二人抚养长大的不容易的爹娘。

动荡的中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已融化。如果从童年中能够学到什么,那就是,尽我所能,让苦难中止,让爱延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