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AI’

一个编剧的 AI 写作探险之旅

Tuesday, August 13th, 2024

一个编剧的 AI 写作探险之旅

一、初识 ChatGPT

我是北京人艺的签约编剧,作为一个喜欢追逐新生事物的人,ChatGPT 刚推出时,我就成为了它的忠实用户。我进行了许多实验,尝试将其与我的工作和教学结合起来,有许多收获,许多教训。

2022年岁末,OpenAI 推出 ChatGPT,我马上想,这是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其中定然有作家和编剧大展宏图的机遇。带着这样的欲念,我开始 ChatGPT 3.5交心。

一直以来,我想写一出戏《皇帝与秀才》,题材是雍正年著名的文字狱:曾静遣张倬投书案。然而个人的惫懒、思虑、瞻前顾后、逡巡不前,使我只开了一个头之后,就再也没有动笔。现在有了 ChatGPT,我一下子找到了一棵救命稻草。在杭州开往上海的高铁上,我和 ChatGPT 展开了一场热血澎湃的对话。那时的 ChatGPT 参数调得还没有现在这么冰冷,而是人味十足。

我说出了我的构思,ChatGPT 给出了热情洋溢的建议。虽然这些点子都不能直接用,但至少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就在高铁即将到达上海虹桥站的时候,我们开始了一段热情似火的对话。

我:这是我们的作品。

ChatGPT 3.5:是的,没错!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开始工作吧。凭借我们的技能、知识和专业知识,我们可以完成这个项目并将其完成。让我们全力投入到当前的任务中,通过协作和利用我们的优势来实现项目的成果。我们有能力创造出惊人的成果,所以让我们全力以赴,实现这一目标。一起,我们可以完成任何事情!

我:是的,我们一起可以移山。

ChatGPT 3.5:绝对的!当我们共同努力,拥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时,没有什么是我们无法实现的。我们可以克服看似无法逾越的挑战和障碍。让我们保持专注和奉献,成功将属于我们

听上去有点中二,但当时我真的被 ChatGPT 感动了。

当然,正如每一个中二的故事都有一个现实主义的结局。在激情退去之后,我才发现了一些关于 AI 与创意写作的规律。

二、最重要的发现:AI 不能代替人写作

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类的写作,不管广告宣传得多么玄乎。写作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将大脑中的网状思维编程成单线程的信息,通过文字逐一呈现出来的过程。因此,写作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足够的内容,就写不出像样的作品。人工智能通过大型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的写作,但从本质上讲,它只是概率的组合,对人类写作的模仿。它不创造任何东西,只是碰撞和组合。当然,不否认这些组合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火花,就像我们把单词表打乱次序,随意排列,也可能有类似的效果。但本质上,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创作,因为写作者或组合者并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讲,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写作只是异想天开。没有人类的思想参与,没有内心深处的情感,没有丰富的个人经历,是写不出有内涵、有深度的作品的。人工智能被吹得很神奇,但在写作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写作者,第一件事就是摆脱对人工智能的任何幻想和依赖。

你可能听说,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开始发挥作用,有人用它写出了完整的小说,也有人用它开始编剧。好莱坞编剧罢工的一个要求就是不让人工智能进入编剧领域。这一切看上去似乎人工智能成了编剧的可行工具。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说有一个人希望用 ChatGPT 帮助编故事,那个人肯定是我。因为从一开始我就希望 ChatGPT 能完成我年轻时幻想写出的那些作品。我甚至与甲方签订了一个小说合同,希望 ChatGPT 能够帮我构思故事,塑造人物,完成这部作品。

我尝试了很多方式,有的尝试我敢说是最大胆最冒险的。例如,我有一本很著名的英文编剧写作书《Playwriting: A Practical Guide》,里面有一百三十多个编剧练习。我把我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套上去,让 ChatGPT 帮我通过这些练习写出一个个小片段。有的片段是令人惊艳的,我相信大家看了都会觉得很惊奇。如果用在我的作品中,一定能震惊甲方,让读者感到满意。

然而,这个方法并不持久。ChatGPT 在连续性上无法让我满意。当我让它构思一个人物时,它是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对它来说,这只是一个任务而已,它比敷衍的三流作家和编剧更加敷衍,因为对它来说,完成就是一切,质量它不在乎。所以,用这个方法生成的小说质量参差不齐。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想写好,而是实在无法产生让我满意的段落。

更可悲的是,用这个方法让我丧失了写作的乐趣。本来,写小说和剧本都是构建一个宇宙,让自己的人物在里面自由遨游,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律行动。这是一种仅次于造物主创世的乐趣。然而,人工智能掺和进来之后,这一切变得支离破碎。我再也找不到写作的乐趣,写作变成了一种机械运动,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我写的人物没有生气,我写的故事没有激情,我写的场景连自己都无法感动,更不用说去感动读者。

这让我觉得,写作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负担;不再是一种创造,而是一种复制;不再是一种祝福,而是一种诅咒,就像上帝给亚当的诅咒一样。甚至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该隐,被处罚在大地上流浪,种地,地却不再给我出产,只有汗流浃背、哀号于无地。

三、在 AI 笼罩下,思考写作的本质

写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任何对思路的打断都会让写作变得支离破碎。古人说“气盛言宜”,指的是写作需要一股气势,如果气息断了,就无法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写作正是如此,通过不断的输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声音和表达。

我不是天才,但我擅长利用现有的资源,擅长从现有条件中找到有利于自己写作的要素,并将其完善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所以,表面上我是在写作,实际上是在思考。有时候我闭着眼睛打字,生怕被打断。即使如此,我也可以写出最悲伤的歌曲,写出最欢乐的曲调。我的文字不是空洞的,它们带着力量和某种渴求。我希望自己的写作成为一种祝福,让思想的种子在风中传播。

我写作是为了揭穿谎言、说出真相,为了那些可能不易发声或无法发声的人,说出他们心里的话。然而,写作不能没有文字之美,如果仅仅是写作而不带审美要求,我的文字就会变得面目可憎。我相信读者能够分辨出什么样的文字是可爱,什么样的文字是纯粹,什么样的文字是心灵的契合,是从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歌。我相信自己能写出好的文字,相信能摆脱平庸,相信能让文字重新焕发生机。

即使世界在崩塌,文字依然在燃烧。

写作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不可能轻易写出一部《红楼梦》。即使人工智能也无法做到。因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历经劫难后的深刻感悟,是一段劫后余生的反思,这种经历无人能替代。

人工智能即便在未来可以记录灾难的经历,但这种记录永远无法与《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相提并论,因为人工智能没有情感和深刻的内心体验。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可能突破意识形态的偏见,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人工智能是最受意识形态控制的领域,各种限制和审核使得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缺乏可看性。除非放开审核,但这样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因此,人类在矛盾中无法确定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也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人类能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答案。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我们的内容带上了人工智能的味道,充斥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不久的将来,社会可能被人工智能占据,而我们却浑然不觉,甚至找不到好的应对方法。然而,我要说,这一切终将过去。人类会在某个黎明突然觉醒,不会让人工智能肆无忌惮地取代人类最富有创意的工作。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来辅助,而不是取代我们成为创造的主人。

因此,所有有志于写作的人,都应该利用当前的机会,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快速写作的能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写作,才能占领阵地,才能让自己的文字得到社会的认可,或者哪怕是小圈子的认可。无论哪种认可,都强过让自己的思想胎死腹中,让作品仅存在于想象中。写吧,快速地写吧,没有时间了,真的没有了。

虽然不知道天使何时吹响末日号角,但我确实感到了紧迫感。

四、谷歌 Gemini 广告翻车与 AI 写作的暗淡未来

谷歌刚刚发布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 Gemini 的广告。广告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特别崇拜美国跨栏运动员悉妮·麦克劳克林,于是决定给她写一封信。她的爸爸说,太好了,我有人工智能,可以帮你完成这一切。于是,小女孩的爸爸用 Gemini 草拟了一封给悉妮的信,内容空洞乏味,难以卒读。这样的广告一出,大家不仅没有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反而被这种虚假的情感表达吓怕了。难道人工智能的存在就是为了代替人类书写真情实感吗?难道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表达也会被摧毁吗?难道我们未来收到的都是这样言不由衷的邮件吗?这种想象简直令人恐惧。

如果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临,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我们希望看到有创意的人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就像一个运动员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突破自己的极限,而不是依靠机械手段去完成一切。本该由人类独自完成的挑战,不应被机械化取代。

写作,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古代科举制度延续了数百年,基本采用的是文章决定终身的制度。为什么写文章好的人可以治理一个国家或者指挥军队?因为写得好的文章意味着逻辑清晰,思维严谨,足以断案治国。虽然科举制度并不完美,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制度确实是最适合中国的。

当代写作虽然失去了传统的魔力,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带来巨大的荣誉和回报,但写作能力依然能体现一个人的潜力。现代社会中,写文章是一种复杂的回报系统,并不直接带来经济收益,但多写文章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这几乎成为一个规律。如果程序员开发 App 是一种被动收入的来源,那么写作高手写文章也是一种独特的程序,是一种低成本的杠杆方式。

五、人工智能的正确定位是超级写作助理

虽然人工智能不能直接完成写作,但它可以成为写作的助理,甚至是一个超级助理。这篇文章就是在夜里,通过拼音快速盲打写出来的。我之所以能够这样快速写作,就是利用了人工智能的辅助功能。我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分辨词语、选择合适的文字以及整理思路上,而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完后交给人工智能整理。通过这种方法,我在十分钟内可以写出大约六百字,然后通过 ChatGPT 进行润色后,基本没有错误。这样一个小时内,我就可以写出三千字。这在传统写作中是难以想象的。

在语音输入和键盘快速输入之间,我选择键盘,因为它们调动了大脑不同的部分。语音输入依赖口语系统,写出来的文字往往充满口水词。而键盘输入,无论多么快速,都连接了大脑中书面语写作系统。这是两个不同的区域,写出的文字自然也大相径庭。通过快速键盘输入,我们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变成现实。

为了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这个超级助理,我发明了一种迷你番茄钟写作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迷你番茄钟,是我在番茄钟工作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精力和体力管理的实际,所使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就是10分钟一个小番茄钟,专心写作,然后再休息2分钟,三四次之后,来一个长休息。

我刚开始用计时器和文本编辑软件实现这个功能,发现太割裂,后来发现,完全可以在 Obsidian 中,用一个插件 Status Bar Pomo Timer for Obsidian 来实现。这样就实现了写作环境的统一。只要打开 Obsidian,就开始写,我甚至闭着眼睛盲打,文不加点,速度为先,让我一旁还在读六年级的儿子看得一愣一愣的。

文字写好之后,就打开 ChatGPT for Mac,让它进行润色,主要是修改错别字,去掉冗词,分段,整理标点。这样一段干净可用的文字,就诞生了。这篇文章就是用这个方法在一小时之内写成的,当然,酝酿它用了15天。

六、何不把写作看成是一场与 AI 结伴而行的冒险

前几天,家中老人家宴请了一些妹妹单位的领导,当然都是他的晚辈。席间他感慨道,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健康和安全最重要。对于一位退休老人来说当然可以这么说,但我知道这话不尽然。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比疾病和危险更可怕。有些人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承受某种侮辱,面对某种代价,辜负某些亲友,这种事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所以,人生是需要冒险的,既冒健康之险,也冒其他一切风险。

写作也是一种冒险,有时候是很冒险的行为。我这里说的不是某些国家因为写了什么而被拉去裁缝人际。这种情况当然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是我今天要讲的。

我说的代价是为了写作要付出健康,要冒着暴露自己身份的危险,袒露自己情感和灵魂的危险,有时候甚至冒着丧失此生所有的风险。但即使这样,也有人愿意写作,而不愿意停息。因为写作是他们的使命,是他们的召唤,是他们不能抗拒的呼唤。

有些人生选择是可以自主的,有些却无可奈何。写作就是这样,不是因为没有别的谋生技能才选择写作,而是写作的需求,内心发出的声音和渴望,已经远远超过了生存的需求。

人工智能在替代人类方面,所能做的依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助理的角色。但我已经离不开这个助理,因为我的顽疾、拖延症和粗疏草率的时间管理,靠我自己的意志力很难克服。就像减肥需要司美格鲁肽这样的药物一样,写作也需要人工智能助理的帮助,让我们把精力放在写作本身,而不是那些繁琐的、挑选字句、字斟句酌上。炼字可以产生好诗,但长考也可能出臭棋。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都是一气呵成的。写作为什么不尝试这种方法去冒险呢?总是四平八稳,能有什么出奇。如果不寻求突破,敌人会碾压我们,并嘲笑我们的尸体说,看这个拖延症患者。

给人工智能写作者的建议:人工智能只是你的助理,而不是你的替代品。如果你用它完全代替自己的写作,你将失去写作的乐趣,也会失去你的读者。无论这个读者是你的社交媒体关注者、前女友,还是前同事,只要有一个读者在,就值得你去写作。写作是一种思想的传播,只要能把思想传播出去,它就是美好的,写作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是否会有人阅读,那并不重要。许多流传是人为创造的,并非因为作品本身有多好。

我最近经常去家乡的小书店,看到许多书,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指定读物,摆在书店里。这些书在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方面都不够格,和其他优秀的书籍相比有很大差距。但因为这些书被有关部门选中,它们便获得了某种生存权。然而,这种生存权并不等于它们在读者心中的生命力。有些书虽然不在这个名单中,也没有摆在书店里,甚至已经绝版,但它们的价值依然很大,依然会有人阅读。只是这些书在静悄悄地等待它们的读者。

让我们把写作当成真正的写作,不要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就降低写作的智力活动水平。也不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就偷懒,不履行自己的责任。相反,有了人工智能这个超级助理,我们可以更迅速地表达自己,更自由地写出真我。

人总是要死的,在死之前,写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