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语言’

Saturday, January 11th, 2014

一张图看清欧洲各语言之间的比重和距离

英语作为日耳曼语系,跟日耳曼诸语言的关系亲密。

1066年,诺曼底的威廉征服英国,把法语注入到英语中去,今天75%的现代英语词汇来自法语。法语跟英语之间的距离,比跟同一个语系的罗马尼亚语还要近。

为什么英语依然是日耳曼语系,最主要的原因是,虽然英语的词汇借鉴法语甚多,但语法依然是日耳曼语式的。

原始文章链接请点图。

Loading

隐喻

Thursday, November 25th, 2010

有一个小笑话:一群人在讨论,中国据说正处于盛世,古代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现在是什么之治啊?有人答:阳澄之治。

这句话里不但包含隐喻,还包含隐喻的隐喻,以及三重隐喻(和谐-河蟹-大闸蟹-阳澄湖),重重隐喻构成了网络河蟹时代的话语特征。

在军委副主席人选确定的新闻下面有大量跟贴,“祝永远健康!”这也是个隐喻,没有文革记忆的人肯定看不懂。

乔治-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一文中提出写作六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不要使用隐喻、明喻,以及其他你从报刊上看到的比喻手法”。这是因为一些比喻“早已丧失激发功能、用烂了的拙劣比喻,之所以仍在使用则仅仅由于他们省去人们自创新词的麻烦。”奥威尔反对比喻的原因,我认为是因为,过度的比喻,让语言变成暗语黑话,不便于直接了当地交流。

可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书面语言来到世界上,注定要经过层层审查。审查的最高级形式是自我审查。为了确保说话安全,人们写字的时候已经做了一层过滤,这些文字又要经过机器的第二层过滤,剩下的还要经过网站的人工过滤,最后还要经过网管机关的第四层过滤。这样存活下来的大概只有隐喻了。

没有好的隐喻和坏的隐喻之分,只有活的隐喻和死的隐喻。

隐喻的伪装一旦被揭开,就又换上新的包装,审查不止,隐喻不死。

今天的隐喻是:美国人感恩节吃火鸡,中国人感恩节吃什么?–蛋炒饭。

Loading

语言洁癖

Tuesday, December 1st, 2009

安替经常在微博上把中文世界发生的消息,翻译成英文。这个工作难度很大,不但要选对新闻,而且要言简意赅。因为用中文写微博可以支持140个汉字,但用英文写只支持140个字母,这意味着安替基本上要拿出贾岛炼字的功夫才能把一条新闻转译。真是“推得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有一位网友今天在微博上说:“安替英文很有问题,还总是要用英文来发微博。本来是个好事,但拜托发正确的英文行不行。有谁能把这条推给他提醒一下?”

一向谦虚宽容、谨守恕道的安替,得到这条消息后,唯唯称是,表示感谢。并自辩说,因为英文字数限制,只能用英美标题党的办法处理消息。

我看了他们的讨论,怀着谦卑的心,来到这位网友面前。我说,不妨翻一条给安替做个示范,来个简单的吧。“孙政才和胡春华均出生于1963年,地方一把手里与之年龄相仿的只有努尔·白克力,而后者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因此孙和胡成为目前第六代领导核心的领跑者。”

我同时请这位网友赐教翻译一下《红楼梦》中这句话。“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

我佩服这位网友的英语水平和乐于助人的好心肠,不过这让我联想起了语言洁癖的问题。在英语国家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无论你英语多差劲,只要你敢开口说,老外都不会嘲笑你,而是给你赞许与鼓励。表达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是人类跨出封闭与孤独的冒险第一步。然而,你在国内说英语情况就不同了,会招来很多嗤笑、哄笑和浪笑。

所以说,目前世界上最有英语洁癖的不是英国人,而是中国人。死抠语法、拼写、读音,全然不知道语言本是鲜活的,泰戈尔的英文不合规范,但是别有东方韵味。中国人拿英语基本当棒槌使,分明是学舌鹦鹉,还真把自己当老鹰了。

我自己不下十次被中国女士嘲笑英语读音,那种对英语纯洁性的捍卫真让人感动,仿佛英语是她们的第三性征。当然患有语言洁癖的不仅仅是女人,某些北京男人纠正起别人的普通话来,那叫一个苦口婆心。其实,北京话不过是蒙古人和满族人说的半吊子汉语,现在居然成了标准国话,还二甲三乙地考死那么多师生。我觉得最受不了的就是播音腔,其次是话剧腔。

强调语言洁癖的人不懂语言学的最新进展。在语言学上本来就有两个流派,中国从小受的应试教育片面强调语言的规定性,用规则规定语言的对错。全然不知,语言还有个描述派,承认凡是人们说的就是对的。自己坐井观天也罢了,偏要跑上陆地来挥斥方遒。

语言洁癖的背后是国民心态。我觉得中国人,无论男人女人,亲人仇人,往往都以打击摧毁别人的自信为乐。有多少人就是因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演讲,不敢登台,不敢说英语,甚至不敢朗诵母语。

当然,那位说安替英语有问题的网友用意是好的,她也表示,以后会具体指出错在何处,以利于安替继续提高。我上述的议论不过是借题有感而发,由此造成的误会也理应避免。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