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艺术’

《四平青年》突破自我审查的魔咒

Thursday, February 6th, 2014

在刘淼推荐下,我看了国产地下电影《四平青年》(国内视频网站上都被删光,请看Youtube链接)。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我十年来看过的最好的一部国产电影。

《四平青年》是一部讲黑社会黑吃黑的黑色喜剧片,几乎每一句对白里都有詈词脏话,也毫不回避暴力和情色,尽管镜头拍摄和剪辑粗糙,配乐喧闹和艳俗,但充满了一种在国产电影中消失已久的东西——生命的张力。

二龙湖黑社会小混混浩哥,看上了富二代蓝百万的女朋友琳琳,于是带领小弟追到四平,在那里收了小弟,并跟四平黑道上的八哥发生了冲突。而八哥也看上了这个琳琳,于是展开了一场黑吃黑的争斗。这里面有民间恩仇,也有江湖情谊,看到几个死心塌地跟浩哥干的小弟,着实让人有些感动。

整部电影充满了冷冷的反讽,常常让人忍俊不禁。真正的黑心杀手坤哥杀了人,跟女友琳琳依依惜别,镜头拉开,背景是四平公安局。里面对警匪关系,也毫不避讳,在国内被禁是必然的。

中国有世界上严厉程度仅次于朝鲜等少数国家的电影审查制度,草莽起家的执政党深谙影像与政治的关系,哪怕出版稍纵文网,影视管制也毫不放松。所以,冯小刚在一次导演年会上才说了大意如下的一段话:“国外同行的电影都往好处改,我们则往坏处改,为了获得通过。”问题不在于被审查,而在于当审查成为习惯,制片人、编剧、导演的脑袋上,就会自己给自己安上紧箍咒。这种自我审查才是最可怕的,它像癌细胞一样自我繁殖,吞噬正常、纯良、健康的细胞,最终杀死宿主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四平青年》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假如放松审查国产电影无限的可能性。这部电影是四平市人民剧院一群二人转演员攒出来的。他们不是专业影视演员,但他们本色的表演,接地气的语言,直面现实的故事,尤其是敢于表达真我的艺术精神,比影院里放的、电视里播的、横店影视城里拍的,不知要好出多少倍。

令人遗憾的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四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认为该片在网上“对四平市的市容形象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已“要求人民剧场辞退剧中所有的演职人员,并勒令及时删除上传影片。”《四平青年》的导演、曾任人民剧场经理的李平和剧中的其他演员已经各奔东西。善于自我审查的“赵家班”赚翻了,思想没有枷锁的李平们却失业了。这个社会真的病了。

思想生来就没有枷锁,为什么把艺术关进牢笼?电影工作者应当对照《四平青年》反躬自问,自我审查是不是已经深入骨髓、融入潜意识?如果你写出来的东西、拍出来的东西,很容易通过审查,那么哪怕你在商业上成功了,你在艺术上也失败了。伟大的作品,必然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充满生命力的,在现阶段,也必然是抗拒审查,冲撞体制的。

Loading

Saturday, January 11th, 2014

《罗得和他的女儿们》吕卡斯·范·莱登 1509年

这是法国残酷戏剧大师阿铎(又译:阿尔托)的最爱。

Loading

识对人 读对书

Saturday, January 4th, 2014

dongxue

(注:图为王公懿水墨作品《洞穴》局部)

静下心来想想,过去的2013年并非一无所获,最起码通过做《新西湖》杂志认识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跟他们一席谈所带来的收获,往往超过读一百本书,看一千小时的讲座。

这绝不夸张。荀子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听在某一领域有建树的人推心置腹的倾谈,就是爬上了高人的肩膀,天因之广,地因之阔,霾因之散,气因之清。

去年我和同事汤葛月人对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思想家高士明进行了访谈,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对西方当代思想和艺术精熟、以一篇《被叛卖的杜尚的遗产》论文成名的他,动辄引用的却是《蕙风诗话》之类“土经典”。再详谈下去才知道,在他那里早已解决了学习的土洋之争。

高士明告诉我,早在民国时期,梁启超、陈寅恪等人就解决了一个中国人治学绕不开的问题,即学术的古今中西问题,并提出“非中非西,亦中亦西”、“不古不今,不中不西”。每年本科新生入学第一课,他都请名师来给他们讲解王国维《国学丛刊序》。这篇文章开宗明义:

“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 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 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就这么简单,学习是没有中西之分、新旧之分、有用无用之分的。我为什么没有早一些知道这一点?在我的博客白板报里,经常可以看到我摊煎饼、榨臭豆腐一样翻来覆去的挣扎:到底是多读中国书,还是多读外国书?到底是读中译本,还是读原文?到底是用中文写作,还是用英文写作?到底是读《段注》,还是读《牛津英语词根词典》?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白痴的烦恼!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读书人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

知识都是相通的,艺术都是相连的。没有一样学问是白费的,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

关键是要找到一门属于自己的专业,建立自己的领地,深入地扎进去。

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在《世界历史沉思录》一书中说:“每个人首先要选择一个固定的专业:神学、法学或者其他任何专业,并且对其进行投入,一直到毕业为止。尽管如此,他的这些投入不应该是为了以他所学的专业为终身的职业,而是为了学会如何坚持不懈和前后一致地工作,学会尊重一个专业内所有的科目,培养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严肃品质。”

关于外语,布克哈特又说:“我们应该学习两门古典语言,如果有可能的话,再增加若干现代语言,因为他们是我们在学界深入下去,特别是接触世界上各类文献的钥匙。我们掌握的语言越多越好。好的翻译应当予以尊重,但是作者的原汁原味的表达法是任何翻译者都无法替代的,另外,原作的词汇和措辞本身已经是深厚历史积淀的最好的证据。”

这不很清楚吗,早知如此,有纠结学什么的这功夫,不如一头扎进一门学问里去。

2013年我遇到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是王公懿,这也是托高士明的福,我们约了他的采访,他那天正好要参加王公懿的画展研讨会,他建议我们采访王,并且给我们做了引荐。

王公懿是我见到的唯一一个思想、作品与言行合一的艺术家。她成名甚早,却不怎么红,她的山水画带着一些粗暴,但充满生命的张力。

我从她那里得到最大的收获是:艺术家不要迎合他人。

王公懿在1980年因一套版画《秋瑾组画》而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金奖,当时她有些飘飘然,为了再次得奖,她根据当年流行的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争分夺秒地做了另一件名为《炎黄子孙》的组画,作品参展后,她自己都觉得很“假大空”,从那之后,决定追随内心的真实而创作。

她崇尚不带“目的性”的创作,认为越是放松状态,越能画出好作品。她画画五十多年,只要遇到命题作文,肯定画不好。很多人曾向王公懿求画某某主题,都被她拒绝了,她说:“不是我骄傲,是我这样画的时候都画不好。因为我潜意识当中就想到要迎合你,我从13岁开始绘画,这么有经验了,可是我知道一定画不好。所以我只能说,你从我已经有的作品里,看看哪张好,就挑一张走。如果你都不喜欢,你再等等吧,也许我下一次能变什么来,正好让你满意。”

这跟布克哈特在《世界历史深思录》中“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一些提示”有异曲同工之处。

布克哈特从接受者的角度,建议大家警惕那些迎合我们的东西。他说:“精神劳动不应当成为一种简单的乐趣。凡是真正流传下来的东西,乍看上去,它们都显得无聊,其原因恰恰是因为它们是陌生的。它们表现了它们所属的哪个时代的观念和利益,并且面对的对象也是哪个时代,它们并不想迎合我们的口味。经过改编的许多历史的东西因为专门面向我们的,所以被加了一些辅料,以便其中的人物和事件迎合我们的口味。”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在读一些世界名著的时候昏昏欲睡吗?布克哈特说这很正常,因为“对于那些没有受过充分教育的人来说,所有的诗歌以及历史上最令人愉快的人物故事(阿里斯托芬、拉伯雷、堂·吉诃德)都是难以理解和索然寡味的,因为那些人物和故事无法像当代的小说那样给他们切身的感受。”

是的,作为一个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来说,不需要迎合别人,也不需要别人迎合。王公懿甚至建议画画的学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作品示人。“因为有些人太喜欢批评别人,当你正在创作中,对自己又不是特别有信心时,这种意见是很有杀伤力的。碰到这种情况,你可以随意作画,画了以后收起来,攒一段时间自己再回头去看,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少地被这个浮躁的社会所打扰,少走一些弯路。”

对于我来说,在领受高士明和王公懿关于学习和创作的智慧之前,多走多少弯路啊!

现在我知道,读对书,识对人,写自己所乐意写的,即是福,即是道。有用无用,畅不畅销,卖不卖钱,出不出名,皆不可控,从而也跟作者没有任何关系。

Loading

跨年读木心

Tuesday, January 1st, 2013

没有钟声,没有诗歌,没有蜡烛,今年的元旦除夕夜在书斋的台灯下度过。这两天一直在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饥渴慕义地读,废寝忘食地读。

读木心的书,不必全盘接受其观点,甚至不必半盘接受,关键是能够跟他在山尖上,一起呼吸思想自由的空气,共享独立思考的荣光。

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一本书,能让我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文学回忆录》可能将是一本。

这本书,并不是木心所写,而是他的学生陈丹青的听课笔记。类似《论语》,并不是孔夫子亲自写的。木心瞧不上孔子,大概也没想到死后自己的语录会变成书。

书中佳句俯拾皆是,但对我最有启发的,不是作文,而是做人。

木心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清洁的精神,以及西方古典艺术家的求真求美的思想。在他身上,看不到酸腐的旧式文人气,也没有假国学大师身上的伪善气息。木心,是赤子,是耶稣所说的小孩子的式样。我觉得,能与他同用一种语言文字是一种幸福。

木心颠覆了许多文学上的庸众之见。

他认为《新约》的文学成就大于《旧约》。为此他曾在年轻时跟一位女笔友书信往来辩论了五年。看了他的解释,我被说服了。

读书一定要读精华,要找到精华中的精华,精华才是你的。他说不要怕接受他人的影响,影响是天才之间的事,你不是天才,没你的事。

艺术家不要在乎读者,把衣食住行安排好,然后一心弄艺术。要一点清醒,要一点才能,要一点钱。

艺术发端于自然,自然界花开鸟叫,落落大方,开过了,叫过了就算了。小到蒲公英,大到上帝,都不签名,不要钱。

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关于信心。

木心说,信心,新年,一半凭空想,一半凭行动。

下了海,就要走下去。

信心就是快乐。信心何来?信心就是忠诚。立志容易,忠诚其志太难,许多人立志,随立随废,不如不立(好像说我)。

求道,坚定,忠诚,无疑,虽蹈海,也要走下去。

他瞧不起空谈家,认为文学家著作第一,著作有了,才演讲。有些人不是著作等身,而是身等著作。

他师承尼采,主张精神独立,不攀附,不妥协 。他说,我们在现代,碰到的不是黄金期,只能做做异数,各造各的宝塔,不怕孤独,不怕单干。

木心对于鲁迅可谓爱憾交加。他说,知识的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品性的贫困,鲁迅,学者教授都没看清楚,他就骂上了。

他主张生活与艺术的统一。生活大节,交朋友,认老师,与人发生性关系,生孩子,出国都要拿艺术来要求,要才气横溢。

静静地狂欢,连连地丰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不知人性为何物,专向怪癖处求。

艺术家另有摩西。

他独尊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陀氏的粗糙是极高层次的没,汉家陵阙的石兽,如果打磨得光滑细洁,就一点也不好看了。

他曾经迷恋过罗曼-罗兰,后来厌弃之。因其将艺术和艺术家概念化,其道德力量也是迂腐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时把《约翰-克里斯朵夫》当成《圣经》的人来说,这话的确很震撼。不过想一想,木心说的很有道理。罗兰所谓轰轰烈烈,其实就是婆婆妈妈,所谓理想主义,就是伤感情调。

木心鄙视时髦,他认为时髦就是上当的意思。

他也瞧不上现代派后现代派。他说,我不要出奇兵,我要正规军,大军压境。

木心善用妙不可言的比喻。谈到《五号屠场》所代表的黑色幽默派,他说,这些反战的作家好比是原告,原告在法庭上插科打诨,弄得被告也嬉皮笑脸。法官一看说,算了吧。油滑是无力的,狂欢节上可以扮小丑,法庭上不兴。在作品中要保持法官的尊严,这是最高的也是最低的要求。

道德不能拿出来张扬,道德是隐性力量,要埋进土里,滋养花朵。你看,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耐性多好,哪里宣扬过什么道德。

文学不是拿来忏悔用的。从此改了,就是忏悔了。否则就是装腔作势,是继续犯罪。

他评论写《最后一课》的都德。说他,沉静而不觉得寡言,一举一动都在说话,偶尔兴奋,说一阵子,你会感到新奇,待要再听,他又不说了。(这不是说我的朋友老蒋吗?)

鲁迅评价契诃夫是“含泪的微笑”,他嘲笑这是中学生水平。文学不需要含泪,也不需要微笑。

艺术上没有你死我活,只有你活我活。自己去弄一套,不要搞打倒别人那一套。

大前提弄清楚,看小事,一目了然。

木心自称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他买了一套叶慈诗集,被一个朋友接走,当晚就电话他说,书弄丢了。木心当即与之绝交。他说,近人情?近什么人情?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靠的就是决绝。

《文学回忆录》1102页,我大约用了两天基本读完。还需要再细读一遍。这本书的意义,就像木心所说的:

一扇门要开,手里有一万把钥匙,一把把试过来,来不及的,良师告诉你,一捅,就开了。

读木心的意义不在于获取知识,而是获得力量,获取思考方法。

“命运、菩萨都不要相信,要抗争。”让我把这句话,当成2013一年的格言。

Loading

Building Stories

Monday, December 10th, 2012

我今年买了不少大书,包括重达30多公斤的54本《文史资料选辑》,但都没有昨天收到的一本书壮观。只见亚马逊送货员骑着电动车,斜抱着一个又长又宽的扁纸盒过来,不知道的以为是一面穿衣镜。

就是它!中文亚马逊最后一本,美国亚马逊刚刚断货。皆因《纽约时报》把它评为2012年十佳书籍虚构类第二位。它就是Chris Ware的图画小说 Building Stories (我姑且译为《小楼春秋》)。

building stories

上面这张图不是我,我是从网上借来的,为了让大家可以看清楚这本书的体量有多大。

书包在一个盒子里,拿到床上,儿子以为是玩具,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开盒子,里面紧紧地覆着一层塑料膜。划开之后,就看到一叠印刷品,有小册子,报纸,杂志,楼书一样的大册子,不多不少,一共14种。我跟老婆先看了第一册无字小画册,立即被它吸引了。

推着婴儿车的女主角

这不是漫画,这是一部小说。女主人公是一个安装着假肢的插花匠,尽管只看了一本小册子,就被她的孤独、悲伤所感染。她也曾学过艺术,后来放弃了。在这一个盒子里,有她“画”的小蜜蜂漫画。

我们的女主人公没有名字,她住在芝加哥一座有百年历史的老楼房里。她的楼下住着一对浪漫不再的中年夫妇,一楼住着80多岁的房东老太太。

房东老太太

作为一个非线性的故事,这14本印刷品,没有先后顺序,你从哪一个看起都可以。全部看完,你才能知道完整的故事。实际上,这本书没有很戏剧性的故事,除了那些打动人的瞬间。例如,在一本精美的楼书一样的画册里,中年妻子脱光了衣服站在丈夫床前,而丈夫浑然不查,认真地看着自己的iPad或者随便什么pad。这里面还出现了不少类似的裸体画,例如(警告!18岁以下勿点。这一张。

这本书的绘画大胆极了,里面夹带的对开报纸展开居然是插花师女儿的真人大小的图像。真人大小,非亲见难以置信也。

插花师的女儿

虽然我只是大致翻了一下,还没有仔细读。已经被这本小说所打动。例如,里面画道,插花师家的猫丢了,五年以后,插花师和女儿经过这座老楼房,看到墙角瘪掉的皮球。时间在这套书中尽情地流逝。

林荫大道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本书啊。尽管我很想再买一本送给当年的闪客老蒋,但是这的确是最后一本了。杭州可能只此一本,长三角不超过5本。如果有人愿意用5倍的价钱来买,我也不会答应。我在亚马逊购买的价格是270元人民币。

在一栋百年楼房里

这本小说(说是小说,其实里面全是图画和卡通,没有单纯的文字)的大获成功,说明至少四件事:

一、小说有无限的可能性。当中国的小说作者们吭哧吭哧写着官场小说、迷恋穿越盗墓的时候,西方的小说家已经突破了线性叙事和文字叙事的局限,在自由王国中驰骋遨游。

二、插画应该有更好的用途。除了画儿童绘本,为飘柔画广告,以及给各色快餐文化配插图之外,老蒋的艺术素养和画功可以用到严肃虚构文学的创作中来。

三、纸质书还有续命的手段。这本书以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些叫喊“纸质书即将死亡”的人的脸上。这本书的质感,装帧,独特,让所有电子媒体自惭形秽地走开。

插花

四、所有的文艺形式都应当创新,话剧也不例外,在国内戏剧界把老舍、曹禺当成神灵供奉的时候,他们显然不知道国外戏剧已经渡过了几道轮回。让缺乏基本审美训练和艺术素养的言论(例如这篇关于张广天话剧《杜甫》的评论)别再丢人现眼,赶紧去更新一下老化的知识库吧!

虽然现在还买不到Building Stories,不过你不用着急,出版商一定会让中国的工厂开动机器大力印刷的。总有一天你会翻着它,感叹说:这TM才是书啊!

Loading

十分钟里程碑测试

Thursday, December 6th, 2012

昨晚在大学里做了一个演讲,题目是《不成功学》,提到了一个“一生最重要的八个时刻”的实验。

下面这个实验又叫“十分钟里程碑测试”,它是七十年代一个叫Ira Progoff的人在一本叫做《笔记工作坊》(At A Journal Workshop)里提到的。据说这个实验可以帮助你达成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的那句神谕:认识你自己。

一、实验前的准备

1、你需要一支好用的笔,几张白纸,一个厨房用的计时器(有计时功能的手机也可)。

2、你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舒服地坐下来,深呼吸,完全放松。

好,下面实验开始。

二、3分钟自由回忆

1、把自己的名字工工整整写在一张纸的顶端,如果有乳名,也写上,哪怕叫狗剩也没关系,这个实验之后你自己看见。在名字下面,写上你的出生日期。

2、全神贯注地盯着纸上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仿佛盯着别人的名字一样。把注意力集中到出生日期上,然后努力回忆和想象:

1)此人出生的地点:在医院,在家里,还是在马槽中?
2)此人出生时,他的父母是什么样子?
3)他出生时家境如何?
4)他出生的时候有没有爷爷奶奶,哥哥姐姐?
5)他出生的时候,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

3、现在,把计时器设定为3分钟。

4、开始在纸上写下此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或者事件,写的时候,不要停顿,不要思考,不要字斟句酌,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尽可能写得多一些,最好列举出30个以上的重要时刻。

这个测试只针对自己,写下的任何文字只有自己看到,所以不用考虑别人怎么看,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不用管事件的先后顺序,记住你只有3分钟。

5、时间一到就停

三、8个重要时刻

1、再次把计时器定在三分钟。

2、另拿一张白纸,从第一张写下的30多个重要时刻中,挑出8个最重要的,对你今天依然有影响的,换句话说,使你成为今日之你的重要时刻。

3、如果你所选超过8个,你还需要从中删除不太重要的。

4、三分钟时间一到就停。

四、时间序列

1、再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的姓名,出生日期。

2、把上一步选出的8个重要时刻,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抄写到这张纸上。

3、现在全身心地关注这个清单,从第一条开始,启动你全部的感官去回忆:

1)当时的环境如何?

2)当时是什么感受?

3)如今再回忆起来是什么感受?

4)这些时刻有哪些当事人参与其中?

5)你今天怎么看待这些当事人?

6)尽量回忆起当时的地点、光线、味道、背景音乐,越具体,越丰富,越好。

好了,测试完毕。

五、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吗?

无论怎样,这些都是你的个人财富,创造力(和破坏力)之源,它们使你成为今天的自己,并且还影响着以后的你。无论你做什么,这8个重要时刻,你人生中的里程碑,都会影响到你,以及你周围的人。

特别地,如果你将来从事写作或者艺术创作,只有让这8个最重要时刻在你的作品中重现,你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因为这8个重要时刻,是你的情感之源,精神所托,也是一块点金石,所触之处,让你所写的人物都充满生命力,所做的任何事都有了意义。

你怎样与外部世界相联,你的情感态度如何,你内心存在什么问题,皆可从这个事件的结果中找到答案。

因为,正是这8个里程碑,把你塑造成一个独特的人。

【后记】

据做过这个测试的人说,结果完全出乎所料。

有人问,这个实验科学吗?作者称这个实验是基于心理分析学家卡尔-荣格的理论设计的,目的是发掘人潜意识里的能量。许多人相信它有科学性。

为什么是8个重要时刻,而不是6个,10个,或者12个呢?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8是一个四平八稳的数字,不多也不少,就像周易中列出八卦,而不是十卦。

如果你做了这个测试,你不必告诉任何人测试结果,但是能否留言说一下,这8个里,狂喜,快乐,平静,自由,悲伤,恐惧,悔恨……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欢迎分享你的发现。

Loading

手绘电影海报–失落的艺术

Sunday, October 21st, 2012

浙江图书馆每逢周末开放的假日书市是一个神奇的所在,那里可以10元钱买到一套商务印书馆绝版的《判断力批判》(上下册),也可以5元钱买到1981年出版的《优秀戏曲剧本奖》,如果愿意多出点钱,可以买到在中国印刷的外文版书籍、画册,我曾60元买过精美的NIV版2011新版《圣经》。昨天媳妇在那里看到一本画册The Art of Drew Struzan,最后以100元拿下。

回家翻这本画册我才知道,我所看到的印象最深的电影海报和DVD封面,像《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印第安纳琼斯》、《星球大战》、《哈利波特I》都出自Drew Struzan之手。他是最后一个电影海报手绘大师,代表着一门即将消失的艺术。

这本书的序言是《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同时也执导过《绿里奇迹》、《迷雾》)Frank Darabont写的。他说,现在电影界被一群不懂艺术为何物的白痴所霸占,他们喜欢电脑生成的海报,而对于手绘艺术充满傲慢与偏见。很多制作人说:“我们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观众觉得手绘海报已经过时,他们更喜欢电脑海报。”但是Frank Darabont反诘:你所说的市场调研在哪儿?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制片商,拿着一张手绘一张PS的海报,让我们选择。所谓市场调研,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而已。

Darabont总结道,如今用电脑制作的电影海报,基本跳不出两种类型:一、主角率领配角呈雁阵型,直勾勾看着你。二、主角率领配角排成一行,直勾勾看着你。

而电影海报,从默片时代开始,就是代替电影说话的一门艺术。手绘海报里有一种剧照和定装照所不能替代的美。拿《绿里奇迹》这部电影来说,原始的海报是一张汤姆-汉克斯的大头照(如下图)。

这张海报除了告诉我们汤姆-汉克斯在剧中扮演一个帅警察之外,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遑论审美。Drew Struzan在设计它的十年纪念版DVD封面的时候,则对整个电影做了概括(见下图)。

那只剧中跟汤姆-汉克斯活得一样久的老鼠,不能不包括进去。光,是绘画的生命,Struzan选择了影片结束时教堂里那道辉煌耀眼的光。再看汤姆-汉克斯的表情,可以用弘一法师的绝命书来概括–“悲欣交集”。

Drew Struzan生于美国,幼时家贫,大学考上艺术学院,导师问他,你是学纯艺术,还是学插画。他问二者有什么区别。老师说:纯艺术呢,爱画啥画啥,插画呢,为钱而画。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插画专业,因为他需要钱。在囊中困窘的日子,他甚至只能用铅笔在卫生纸上画画。

他因为与人合作画了《星球大战》的海报而成名,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电影海报画家。他的一切都是用画笔在画布上完成的。到了90年代,他的手艺受到电脑的冲击。他是这样看的。

我喜欢传统绘画的质感,喜欢混合着泥土的颜料、从树木提取的油彩、帆布和画纸。我喜欢用刷子、碳棒、水彩表达自己,我喜欢闻到绘画材料的味道。一幅画随着天光的变化,也变换着颜色,清晨第一缕阳光、黄昏最后一抹夕阳、夜晚壁炉的火苗,都会让你看到不同的色彩,这让我怡神悦目。我就爱看着它,拿着它,摸着它,闻着它,创造着它。我的禀赋就是通过这些有形的、易懂的、老旧的方式,让人们分享我的生命,我的心魂。手绘是我唯一的表达。

2009年,Drew Struzan宣布退休,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画的电影海报。如今充斥影坛的,都是直勾勾盯着人看的主角和配角。一个时代结束了,一门艺术也要消亡了。

在中国,电影海报也曾经是手绘的天下,但不得不承认,那些手绘海报的水平非常低劣,带着明显的文革美术的特征。后来剧照一统天下,是啊,还有比陈冲粉嫩的脸蛋更具有吸引力的宣传画吗?所以,在中国不存在手绘电影海报这种失落的艺术。

我倒是想起了另一种东西,手写片头字幕。在国产老电影中,片头字幕都是书法艺术,如今几乎清一色都变成了电脑字体(方正还不快去告他们),千篇一律,毫无生气。但是谁又在乎这个呢?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感官刺激,而不是艺术。而以798为代表的现代艺术,不过是酒池肉林的抽筋版。

也许,我们不过是《绿里奇迹》里那只活得太长的小耗子。不合时宜,不懂与时俱进,被流行拒绝也拒绝这个流行的时代。

Loading

采访德国之声2012年最佳视频博客获得者皮三

Sunday, May 6th, 2012

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了8届。2012年,著名视觉动漫艺术家皮三(王波)的动画系列“哐哐哐”荣获最佳视频频道评委奖。我在咖啡馆用电话对他进行了专访,由于身边除了一份《南方周末》没有带纸,我只好把采访内容记录在报纸的空白处,遗漏舛误在所难免,请大家谅解。

皮三接到德国之声组委会的电话通知,才知道自己获奖。此前,他对国际博客大赛并不熟悉,只知道猛小蛇凭借《狗日报》曾经获得过此奖。对于获奖,他非常高兴,并对德国之声发表了如下感言:

“感谢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能给予我‘最佳视频频道’奖,我没有想到,一个来自中国的系列网络动画片能获得更多人的喜欢和关注。我更愿意把这个奖看作是对创作的趣味性和独立思考态度的鼓励,再次感谢。”

一、做动画是追随本能

2000年左右,Flash动画在中国互联网上盛行。这种在国外用来做网站交互动画的工具,到了中国成了制作短片、mv的利器。老蒋、bbqi、白丁、卜桦、皮三等一批具有专业美术功底的人,全凭兴趣和一强热诚,投入到Flash制作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网民称他们为闪客,因为Flash是闪烁的意思。

皮三作为著名的闪客,本世纪初凭借短片《赤裸裸》和Flash互动艺术作品《玩我》,在互联网和先锋艺术界名声鹊起。他还乘势写了一本《Flash:技术还是艺术?》,对闪客文化现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然而到了2005年左右,闪客们纷纷从事商业动画或者数字艺术,Flash动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在网上也不再流行了。

虽然闪客们纷纷改行,皮三依旧坚守在动漫的沙场,并于2009年推出了“哐哐哐系列动画”。这个系列,以几个充满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学的小学生形象,一扫国内动漫的伪饰与甜腻,迅速刮起了一阵哐哐哐旋风。

哐哐哐系列动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种是“大片”,或者说正片,每集十几分钟。第二种是哐哐日记,每集5分钟。第三种是贺卡或者说花絮,应景创作,应运而生。2010年,哐哐动画的《兔年贺卡》,因为直面血腥拆迁和钱运会事件,被封禁。

皮三说他不希望给大家留下用动画表达异见的印象。实际上,他从不因为别人而创作,也不为了追新闻热点而制作。曾经有人建议他做薄王事件,被他拒绝。他说:“我只做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追随本能的召唤。因为动画所表达的是人类共性的东西。”

二、动画界之怪现状

说起现在动漫产业,皮三用了六个字概括--“很操蛋,不靠谱。”中国的动漫产业一味拼数量,不重质量,使得动画片制作长度称为唯一标准。其结果是把中国打造成了世界第一“动画片长国”,但有多少成片锁在柜仓库里不见天日,却没人关心。

他曾经接受地方邀请去做动漫节的评委,他说在那里,看到了世界上最粗制滥造的动画片。其观感只能用“怵目惊心”四个字来描述。那些为了骗取政府资金支持、草率完工的动画片,不但充斥着拙劣的模仿,而且有得连背景都懒得画,就合成了。皮三说:“以前的动画制作不管水平多次,制作者至少还有诚意。而现在是明目张胆地糊弄。”

这一切都跟各地只抓动画片的数量,不抓质量有重要关系。为了扶植国内动漫产业,各地制定了播出奖励政策,比如很多地方规定,动画片在央视播出,地方政府每分钟动画给企业补贴2000元。还有的地方在土地出让方面,向动漫倾斜,于是诞生不务正业的动画房地产。皮三认为,政府的扶植,非但不能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而且实实在在要毁掉这个行业。

以前,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电视台会支付每集几百元的播出费。自从各地颁布播出奖励政策之后,电视台腰身变成大爷,不但不向动画片付钱,而且还要收费,从而与动漫企业一起分政府扶植的一杯羹。这造成的结果是:动画片在传统媒体上简直没法做了。

鉴于这种残酷形势,有一些动画导演尝试拍动画电影,拼一拼院线。但是票房惨淡,国产电影票房动辄几千万、过亿,动画电影只有几百万。

看到传统媒体这条路走不下去,皮三坚决地走新媒体。他成立了北京互象动画有限公司,专走互联网路线,除了哐哐哐系列之外,他还制作商业片《泡芙小姐》系列,目前正在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推广播出。选择互联网做主阵地的好处是,不用审查,总能找到人埋单。

三、最喜欢艺术动画

与迪斯尼、梦工厂动画大片比起来,皮三更喜欢法国、以色列等国家制作的艺术动画。《疯狂约会美丽都》、《魔术师》、《我在伊朗长大》、《与巴什尔跳华尔兹》,这些二纬手绘的动画片都是他发自内心的最爱。他也在制作一部时长超过一个小时的动画长片,目前剧本已经完成,需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制作出来。

在艺术动画领域,一个人就是一支大军。皮三认为,对个人创作而言,1个人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比1000人做出来的差,1分钟的作品,不一定比一个小时的差。作品的质量和长度以及制作队伍的规模没有关系。尽管三维动画来势汹汹,但传统二维动画的潜能根本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事实证明,二维动画更能调动人们的想象力。一些二维漫画改变成三维动画,比如《丁丁历险记》,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真。

做艺术动画,跟从事其他艺术一样,都面临生存问题。皮三说,艺术和商业是跷跷板的两极,一端不要瞧不起另一端。双方不必互相嘲笑,两者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他而言,自己的公司在商业一端,自己的创作,包括哐哐哐系列,在艺术一端。“我更喜欢艺术这一端。”他说。

四、不被美国的价值观所同化

面对迪斯尼、梦工厂3D动画的如潮好评,皮三也承认,这些片子都是优秀的商业巨作。但是,国内动画从业者,不要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也不要被大片吓破胆。皮三反对技术决定论,他主张发现技术背后的逻辑,破除对技术的米西。

好莱坞大片也罢,美国动画也罢,都是美国精神的提炼,我们看到,无论《功夫熊猫》多么擅长运用东方元素,其精神内核还是美国的。熊猫阿宝,功夫不管多么高强,其性格还是一个典型的美国街头青年。中国的动画工作者,什么时候能把中国的国民精神提炼出来,找到中国风格、中国气度,那么做出来的东西才是站得住的。皮三曾经对动漫专业的学生讲过,你们那么喜欢日本动漫,做出来东西,也是日本风格的,怎么就没有想到用中国人的眼光和手法,来表现动漫的内容。《功夫熊猫》只是诸多动画片中之一种,动漫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没必要让自己的价值观被美国童话,我们应该找到中国自己的语言,艺术性地表达中国所发生的故事。

五、如何面对荒谬的动漫审查制度

中国的影视审查本来就非常严格,动漫由于一直被当成是给少儿看的东西,审查起来更为严苛。最可怕的是标准模糊,没有成文的规定,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一切取决于审查者的个人好恶,甚至取决于他中午饭吃得是不是舒服。这一点甚至都不如朝鲜。

即便如此,动画工作者也不应无所作为。管制再严密,也总存在一些透气的缝隙。动画人要找到自己的空间,不要使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要么顺服,要么反抗,可能还有第三条道路。皮三比较赞赏刘健制作的一部动画长片《刺痛我》。刘健,画画出身,也搞过当代艺术,在这部动画里,他用自己独特方式,讲述生活中黑色的东西。

六、动画是当代的戏剧

皮三最近正在制作哐哐哐动画系列的最新一集《睁眼瞎》,他说这跟那个盲人没有关系,动画有更大更好的用途,不是影射现实那么简单。

皮三没有看过任何编剧方面的书,他的动画编剧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各种电影的吸收。皮三认为,动画是最接近于戏剧的东西,因为他的虚拟性、程式化,剥离了具象而追求精神上的相似。每一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艺术。中国的主流文艺在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演变之后,也许下一个形态是动画。

(注:访谈内容未经被采访者审核,仅供参考。)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