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纪录片’

我看《彩排》

Thursday, July 13th, 2023

《彩排》The Rehearsal 是加拿大喜剧纪录片导演Nathan Fielder拍摄的真人纪录片,HBO出品,我是看了卫西谛2022年十大影视推荐之后,才看这个剧的。剧不长,只有6集,除第一集40多分钟之外,其他的都在半小时之内,很容易看完。

莎士比亚说过:人生即舞台,你我皆演员。我们也常说:人生没有彩排。可是内森却偏让人生多一次和几次排练的机会。他找到那些面对人生难题的志愿者,帮助他们彩排人生中这个艰难时刻。

第一集是一位50多岁的非洲裔大叔Kor,他是一个酒吧知识竞赛爱好者,他人生过不去的坎是向同好们吹嘘自己拥有硕士学位,实际上他只拿了个学士。他生怕同伴知道底细后鄙视他,尤其是怕一个名叫翠莎的专栏女作家。于是内森复刻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酒吧,让群众演员扮酒保和顾客,尤其是请人扮演翠莎。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原来在我们的人生中,常常忽略那些微不足道但至关重要的细节。比如大叔在心里其实有一点喜欢翠莎,两个人都是单身嘛,发生点浪漫故事也没什么。但是大叔不承认。结果在跟演员对戏的时候,他不自觉地轻轻用手指尖触碰翠莎的手,被眼尖的内森发现。

解决了Kor的难题,故事的进展更加怪异。一位叫Angela的40多岁的单身女性,希望体验一下养孩子是什么感觉。内森满足了她的愿望。为她租了一个农场,在里面可以男耕女织,并且雇佣一群儿童演员扮演她的儿子。由于法律规定,儿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剧组需要每4个小时换一次儿童演员,并且在夜里换成一个能够发出哭声的电子婴儿模型。

为了加速时间的进程,内森让孩子一个星期长三岁,在几个月之内,从三个月长到18岁。这种真人版的模拟人生,难免让观众产生困惑。尤其是里面的戏中戏,关于彩排的彩排,人生不断地存档读档重来,更让人不禁对这个节目的伦理边界产生怀疑。尤其是后来内森自己入戏太深,亲自扮演孩子的父亲,让这个剧集成为内森一个人的表演。

我非常不喜欢作弊,任何形式的作弊,当我知道,Obsidian的插件虽然模仿了flowstate,但是自己消失,并非真的消失,而是可以用contro + z 救回来的时候,我顿时对它失去了兴趣。我需要真刀真枪的实战,而不是这种假模假样的演练。所以,我换回了mac 上的 flowstate软件,开始玩真的。如果我在5秒内不打字,那么在这个 session中我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我打的每一个字都永远地消失。

彩排的伦理问题,是让人尴尬。有一个6岁小男孩remy,自幼没有父亲,进了剧组扮演了Adam之后,就真的把内森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及时节目已经结束,合同一样中止,他也没有从戏中走出来。让一个6岁小孩分清演戏和现实,实在太难了。内森在剧集里做了一些补救,但是我相信,这个孩子的心理已经受到了很深的影响。

彩排让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这回事。我们常说理解万岁,但是谁又能真正走进别人的内心。内森通过一系列换位扮演的方法,在第x集中,他成了一个菲尔德方法业余演员培训班,在班上,他为了体验学生们的感觉,自己扮演学生,让一个叫托马斯的学生来扮演自己。只有坐在下面上课的时候,他才发现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桌椅的摆放,排排坐远没有围成一个圈效果更好。通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英文叫在某个人的鞋子里,他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这一点是值得我的课程去学习的。

Loading

同样的大地

Saturday, May 17th, 2008

一起来读这些文字:

……大地干燥、坚硬,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的人们的脸因为日晒而干燥、坚硬。

这是正在投入战斗的人们的真实面貌。这面貌与你将见到的人们面貌都有所不同。

面临死亡的人在摄影机面前不可能作假。

当你为保卫祖国而战斗的时候,战争,就像现在这样,几乎成了正常的生活。你吃饭,喝水,睡觉,读报。

(朱利安的家书,开头是–)亲爱的爸爸……

当朱利安奔向战场的时候,人们听到他大声喊叫:爸爸!

这个人同战争没有任何关系,他是个会计,早晨八点正在走向办公室的路上。可现在他们把这个会计抬走了,既不是去他的办公室,也不是把他送回家。

政府要求所有的平民百姓撤出……

可是我们去哪儿呢?什么地方我们可以住下呢?我们做什么工作来维持生活呢?

他们说再见,这一古老的道别在任何语言里听起来都是一样的。她说她会等他的,。他说他会回来的。他知道她会等他。在这样的炮击中,谁知道会怎么样呢。没有人知道他会不会回来。

照顾好小孩子,他说。我会的,她说。但明知道无法照顾好。他们双方都知道,人家把你用车送出去,那是去打仗。

他们为什么留着不走?他们不走是因为这是他们的城市,这些房子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工作就在这里。这是他们的战斗,为了争取活得像人而战斗。

从前,死神降临到老人和病人的头上,但是今天死神降临这整个村庄。在高空中披着闪闪发光的银装,死神降临到所有无处可逃,无处可藏的人头上。

步兵在出击……战士们分成一个个梯队,每队六人。……面前是一大片神秘世界。

……一切的准备就是为了这个时刻,由六个人穿越一片土地,向前走进死亡,而他们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正证明了,这块土地是我们的。

六个人成了五个。接着四个见到三个,但是这三个人坚持了下来,挖了战壕,守住了这阵地。和他们一起的七大小队,有的剩下了四个人,三个人,有的剩下了两个,他们出发时都是六个人。这座桥是我们的了。

公路保住了。

水来了,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可以用公路来运粮食。

这些从没有打过仗的人,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只需要工作和食物的人,在这里继续战斗 (fight on)。

—————————————————–

以上这些句子,出自海明威笔下。这是他执笔、伊文思执导的纪录片《西班牙大地》(The Spanish Earth)的解说词片段。当然他也适用于现在的巴蜀大地。

海明威为影片配写了解说词之后,交给导演看。伊文思在解说词上打了很多杠杠。海明威非常恼怒,说:“你这个荷兰佬,竟敢改我的稿子?”伊文思并不生气,让海明威自己对着影片听自己的解说词。发现50分钟的片子,解说词就说了55分钟,海明威一下子服了。

最终他听了伊文思的劝告,这也是一切纪录片解说词写作的不二法门:“不要去写你看到的东西。不要重复银幕上的画面。而要写点相关的事来加强这些画面。”

此片成为纪录片历史上的经典。

向海老致敬!想推荐这部片子的牟森致敬!更要向这片大地上受难、战斗并必将胜利的人们致敬!

Loading

《幼儿园》与《爆肚张》

Thursday, January 10th, 2008

Update:《幼儿园》(Youku在线欣赏

我现在害怕夜晚的逝去,或者说,我不愿见到黎明。黑夜从大地上升起,缪斯们张开了双翼,对我来说,这曾是多么甜美的时光。可现在,我盯着床头的电子表,生怕一不小心就凌晨两点了。

再也无暇看电视,让大脑浸泡到CCTV-新闻频道的温吞水里。我要利用这有限的夜晚看碟。特吕弗托牟森告诉我:电影和人生的方向是相反的,人生往下旋,电影向上走。电影为每况愈下的人生提供上升的可能,至少是上升的欺骗。

昨晚我连看了两部纪录片:《幼儿园》和《爆肚张》。《幼儿园》在国内纪录片界早已鼎鼎大名,我曾经从好几个朋友嘴里听到对这部片子的描绘。据说它的导演张以庆深入幼儿园,拍了三年的时间,光素材就有5000分钟。今晚有幸目睹真容,真是:若与她多情小姐同罗帐,怎舍得她叠被铺床。

片子很细碎,但剪辑得很巧妙,心理辅导员对儿童的访谈贯穿全局。这部片子,深入到了隐秘的儿童世界,让人时不时大笑,笑里又含着泪。童稚世界跟成人社会比,更能充分地显露真实的人性。这部小片,有时候像动物庄园,有时候像动物世界。小朋友之间的打架出现了数次,流血的场面有两次。令我惊奇的是,面对袭击,受害者的第一反应不是反击,也不是逃跑,而是默默忍受挨打,接着震惊沉默一会儿,最后,以80分贝的高音大哭,以唤醒代表正义的幼儿园老师的干预。还有的小孩选择了韬光养晦,等打人的小孩不注意的时候,发动报复性偷袭。

片中幼儿园的老师已经尽责,但可以看出成人世界的粗暴与欺诈。比如,老师会假装把中班打人的小孩驱逐到小班去,老师还会去拍打训斥打人的孩子,这些方法恐怕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会产生影响。不过,与把孩子送去全托的父母比起来,老师并没有什么需要自责的。我不明白,中国的家长何以那么忙,把孩子一周五天放到幼儿园里全托。幼儿园,更像一座小兵营,或者一座小监狱。孩子,应该在大自然中成长,退而求其次,应该在父母身边生长。要让你的孩子,半夜起来,能够抓住父母的手。体罚有时候也是必须的,没有边界的自由只会产生更多不安全感。家长应该让左右手明确分工,左手用来教训,右手用来示爱。我想,我会是一个天然的好父亲……

《爆肚张》让我鼻子发酸,开始打和菜头占线的电话,等电话接通,我悲怆的情绪却消失了。

2004年,为了奥TMD运,西城区决定拆迁后海旁的民居,改造成绿地。“爆肚张”的传人老吉家也在拆迁之列。当我看到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提着材料,去找拆迁办商量,又冰冷地碰壁的时候,愤怒开始在胸中积压膨胀。好吧,让苦难更加苦难,让耻辱更加耻辱,让苦难唱起歌来,让耻辱跳起舞来!

但是苦难和耻辱暂时退却了,拆迁大限已到,北京改弦更张,决定暂时不拆后海。达摩克利斯之剑又缩了回去,依然悬在半空。

两部纪录片打发了我短暂的夜晚,夜深了,可诅咒的黎明蹑着脚步走来,不敢关台灯,我裹了裹被子,翻身睡去睡去。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