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节日祝福短信是运营商策划出来的一个阴谋。先是雇佣一批写手,编写一些祝福段子,然后开始大规模无目的转发。由于我们的生活事实上已经被手机所控制,即便是收到陌生号码的祝福,第一反应都不是厌烦而是愧疚。是的,愧疚。这个陌生的号码,可能来自把电话号码写在火柴盒上的那位的小学同学,可能来自冷餐会上相谈甚欢的一个业界同行,也可能来自某次未遂的艳遇,谁知道呢?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居然没有存此人的号码。想到这里,你一边回复“祝你也某某节快乐”,一边迅速地点开电话联系人名单。你已经准备好了,用实际行动来消除内心的愧疚感,加入发送节日短信的大军。
在我的众多朋友中,有两个人明确表示出对节日短信的反感。一个是先锋戏剧导演张广天,他在微博中说:“我最讨厌什么新年祝福、节日祝福之类的短信。识相者统统不要给我发这些垃圾!”另一个是专栏作家连岳,他在推特里说:“收到一些陌生号码的群发祝福短信,说实话,只有烦,要看要删,一点也不感激,聪明人应该知道这对人际交往起负作用,别做这蠢事,但愿这类短信以后越来越少。”
广天和连岳说出了讨厌节日短信者的心声,但像他们这样保持本色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即便是真的不喜欢节日短信,也不会这么直率说出来。我在推特上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大部分参与调查者的态度是“不赞扬也不抵触”。大家一方面觉得,这里面有形式主义的成分,不乏虚情假意的应付,但另一方面也承认,被人记挂和祝福总不是一件坏事。至于如何回复节日短信,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简要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种办法:
一是保持静默、干脆不回,这需要很强大的定力,也需要掌握好概率学。既然对方是群发短信,按照80%回复律,对方一段时间之内应该忙于看各种回礼短信,差我一条回复,应该不会看得出来。不过要是对方特别较真儿,那就有点小麻烦了,积少成多,就会引发龃龉和不快。
二是转发对转发,通常做法是把甲乙丙发来的短信,原样拷贝,改换顺序,发给丙甲乙。这种回复方式的优点是节约时间,也节约感情,不必搜肠刮肚、改编原创。不过也有缺点,弄不好容易忘了修改姓名,自摆乌龙,因此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过也有捷径,我认识一位程序员,就编写了一个短信自动回复发送程序,用正则表达式替换称谓。我曾经向他提出购买这个软件,但他以“文科生不应在这种事上偷懒”为由,拒绝了。
三是原创回复。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高涨的热情才能做到。我认识一位写科幻小说的醍醐君,他从第一个手机起一直坚持原创短信,一般是把亲人老友发一遍,其他人谁给他发,他就给谁回复,绝对手打,从不粘贴。这得需要多么热爱生活啊!
我个人喜欢第三种方式,尽管我承认自己充其量只能做到原创对原创。原创的节日短信,不管有无文采,不管文字长短,原创的文本里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活气。每到春节,我总能收到一个熟人的短信:“我,XXX,在浙北一个小山村向您发来问候。我苦孩子出身,通过个人奋斗,渐渐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这一切跟您的照应帮助是分不开的。值此新春佳节,请接受我,一个农村子弟,由衷的祝福……”读到这里,我眼前闪过许多熟悉的画面“高祖还乡”“胡汉三回来”“李敖北京之行”。最后,我激动地在瑟瑟寒风中,在手机上敲下一行字:“苦根苦藤连苦瓜,天下苦娃是一家。祝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