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日记’

学习蒋介石 写一篇日记

Friday, June 27th, 2008

你知道,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另外一个懒惰逃避的自己,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说服勤勉面对的这个自己,放弃抵抗。但是你不能这样做。

你知道,你内心的懦弱与恐慌来自于哪里。那种不自信背后,是阴暗封闭的自我。躲避冲突所受到的伤害与攻击比面对它时,还要大呢。

接下来,如何面对自己的承诺。你几次三番让自己失信,再这样下去就不可救药了。

内心的挣扎从来没有停歇过,蒋公中正尚且如此,何况我等俗人呢。

你一定要警醒了。今天早晨你做的不错,反过来用蒋介石日记的句子:记功一次。

日记里的蒋介石坦荡而磊落,他深受王阳明、曾国藩、张居正、等人影响。

张居正曾经说:仆尝有言,使余为刽子手,吾亦不离法场而证菩提。

要勤勉,要正直,做好自己的事,学会智,也要学会愚。自以为聪明与自认为愚笨都是要不得的。

不管前面有多少阻碍,都要勇敢正视并面对。

为什么容易产生挫折感?

其实我所有的怒火,莫不指向于自己。那种胆怯,那种不理直气壮,还有可恨的trembling voice,全都是因为自己事没干好,说话没底气。而愤怒放大了矛盾与冲突,从而掩盖自己的过失。

前路遥遥,并不好走。如果不选择行动,只有灭亡路一条。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意思是:過了,過了,已經越過了,一切都已越過了,就讓你覺悟吧!

Loading

627随记

Friday, June 27th, 2008

1、蒋日记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利用了胡佛研究所2006年起公布的蒋介石日记手稿等最新材料写成。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成书较早,所使用的材料出自日本产经新闻社出版的《蒋介石秘录》和《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黄仁宇本人并未读过任何蒋日记的手稿本、仿抄本或类抄本。

2、对照看

两本书对照阅读,甚妙。

杨书以事实见长,黄书以观点取胜。

3、荷尔蒙

1924年,37岁的蒋介石写信给胡汉民、汪精卫:“五六年前懵懵懂懂不知如何做人”。“人人言弟好色,殊不知次为无聊之甚者,至不得已事。”

蒋早年眠花宿柳,在日记中坦陈自责。杨认为,这是天理与人欲作战。黄认为,这不过是中国新旧制度交替,年轻人没有正经事可干而已。“民国初年旧体制已经崩溃,新体制尚未建立,年轻人就业机会少,社交面太窄。”

1939年2月23日的日记中,已经52岁的蒋仅仅因为自己产生了“污秽妄念”,就责骂自己为“自欺欺人之浊狗”。

杨天石表扬道:“蒋在年轻时确实荒唐过,但他努力按照儒家的规范要求自己,经过多年的反省和斗争后,渐见成绩。”

我认为,这应该主要归功于荷尔蒙分泌减少。

4、蒋介石VS王阳明。

黄仁宇认为:王阳明的口语为“天下无心外之物”,表面上看是唯心一元论,实际上有它的大用处。王学短于逻辑,但长于行事之果断。以行动代替只是,可以打开局面,而用不着左右思量,顾虑多端,迟疑不决。

蒋酷爱王阳明,台北之草山经他住过,就改名为阳明山。

王学精华是:从主观,任直觉。

5、不知雨季

蒙巴顿曾经回忆,开罗会议期间,他与蒋介石会谈,宋美龄做翻译。蒙巴顿向蒋解释,空运将在雨季来临时停止,因此空运物资数量将少于蒋的预期。蒋听完后,跟夫人展开了冗长的讨论。在蒙巴顿催促下,宋美龄说:“信不信由你,他不知有雨季!”

这句话不是说蒋介石不懂气象,而是他不承认雨季是停止飞行的借口。这一点须与蒋在日本军校中所受王阳明的思想影响对照,方可理解。

6、反英

五卅惨案,蒋在日记中书写反英口号。内中有:“汉有三户,灭英必汉。”

后来蒋对丘吉尔也长久厌恶。因为蒋访问印度,丘吉尔警告蒋,不要挑拨甘地与印政府的关系。蒋介石被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而激怒。

只是后来中国升格为四大国之后,蒋对丘吉尔看法才慢慢好起来。

7. 日记

黄仁宇认为,蒋介石日记是一种促进修养的工具。受王阳明影响,他的日记始终带有信仰的成分。

李敖认为,蒋介石日记有些内容不可靠。

杨天石认为,蒋的日记里确实有美化自己的部分,但是并非刻意造假。从整体而言是可信的。

从王阳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相由心生,事实与想象隔着一层纸。

8、你死我活

在黄仁宇看来,国共内战的实质是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民国虽然创立,但农村还是明清那套制度。毛代表的是一种崭新的给农民土地的新制度。

白修德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年写道:

“在我们这一代的时间内希望中国风平浪静,未免童痴。中国若不改革,只有灭亡。”

9、张居正

蒋介石喜欢张居正。

张居正曾经说:仆尝有言,使余为刽子手,吾亦不离法场而证菩提。

10.行

蒋介石日记中的一句话

不行不能知,惟行而后乃能知其知之真伪与是非也。

Loading

日记1月3日:梭罗

Thursday, January 3rd, 2008

Update:我无法容忍自己鄙陋的翻译,把译文重新修理了一遍。

我带回来一本《世界上伟大的日记选读》(An Anthology of the World’s Greatest Diarists)。这本书的编排风格是台历体,一年365天都精选名人当天所写日记。在没有博客之前,日记本是宣泄孤独的好伙计。既然新的一年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理由不从头读这本书。以后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摘引当天日记的片段。

1914年1月1日,英国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感叹道:

日记啊,你何等卑微!但我决定坚持写一年。

在外人眼中,凯瑟琳是弗吉尼亚-沃尔夫的闺蜜,但是从她死后发表的日记完整版里,大家才知道原来二人之间早有龃龉。女人之间真的没有牢固的友谊吗?难怪好女子都把自己当男人。

1853年1月3日,西方隐士梭罗在日记里仰天浩叹:

我爱大自然的一个原因是:她不是人,而是避开人。她脱离人的法力控制,并享有恒久的权利。在自然之内,我的心喜悦,我的灵欢畅。如果这世界只有人,我将无法伸展,没有希望。人拘禁压抑我,而她给我自由。人促使我妄想另一个世界,而她却让我除了此世界外,夫复何求?

梭罗的话,我同意得不能再同意了。

大自然,让我们获得安全、愉悦与满足。记得去年春天,我心情压抑,如崩泰山。我跟几个同学到了Catsworth的乡间。暖阳洒在成片的草地上,河面泛着波光,天空蓝得让人心疼。我们说笑,闲聊,跟乡村的姑娘打招呼,看麋鹿成群,孩子们钻进树洞里嬉戏。顷刻,世界展现出她最和善的一面,刹那即是永远,此岸即是彼岸,那一刻,我想活着活着突然死去,或者,死着死着突然复活。

2008年1月3日,我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醒来,听见梭罗对我说,你可以不必期待另外一个世界,只要你选择,你会找到梭罗说的那个“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