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影评’

摇摇头我想至少我还是只鹰

Thursday, July 6th, 2017

在2000年的时候,新疆歌手洪启写过一首歌《我是一只离群的鸟》,它成为我最喜欢的歌之一,伴随我度过了许多暗淡的岁月。

最近我又想起这首歌,是因为金马奖评委卫西谛老师介绍的一部电影。《小孩与鹰》,导演是英国导演肯洛奇,也就是《我是布莱克》的导演。这部电影是他年轻时候的作品,1969年拍摄。

卫西谛老师列为他的人生十大影片之一。足见其重要。

这部电影的开场是平淡无奇的,一个15岁男孩比利-卡斯帕,出生在约克郡的一个煤矿,他上有个脾气不好的哥哥,还有个说话不管用,但新欢到外找乐的妈妈。

一早起来,他就先给老板送报纸。在路上,他还偷了送奶工的牛奶。开场的15分钟,是伟大的15分钟,因为它把一个封闭的煤矿小镇展示在人们面前,像纪录片一样真实。卫西谛老师称之为生活的透明性。比利的人生轨迹是再清楚不过的,他跟他的哥哥一样,将来都是要去一个地方。

影片中,一个美好的早晨,比利的哥哥走在路上。熟人跟他打招呼:

居民:多美好的一天啊。

哥哥:是啊,不过一会,我就要下到地狱里去。

地狱,在这里甚至都不是比喻,而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就是煤井。所有镇上的孩子,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如果不能去办公室工作,只能去这个地方,当然比利也不例外。

比利在农场主家的高墙上,看到一个老鹰的窝。他从二手书店偷了一本《驯鹰手册》,开始研究鹰。有一天,他冒险爬上高墙,从鹰窝里抓了一只小鹰。他学习驯鹰。这是影片中最亮丽自由的时刻。

而生活除了这一点亮光,剩下的都是冰冷与无情。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耍赖,并把输球赖到比利身上,并罚他冲冷水澡。晨祷的时候,他因为睡着,被校长叫到办公室用戒尺打手。班上他被取笑,家里他不被重视。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人,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课堂上,有同学告诉老师,比利在驯鹰。老师让他上台讲讲。一个男孩,迎来了自己一生中最亮丽的五分钟。

他写着那些大家不认识的驯鹰的单词,然后眉飞色舞地讲了,鹰的习性,驯鹰的诀窍,鹰飞的样子。课后,他还在田野里给老师演示了驯鹰。这是影片最华彩的乐章。

后来,小男孩回到家里,看到哥哥留的字条和一英镑。哥哥让他去彩票店,买个马,赔率是1赔16。比利把这钱给鹰买了牛肉,并且大吃了一顿。比利正在上课的时候,看到哥哥怒不可遏地来找他。他四处躲藏。在犄角旮旯呆了一夜,他来到学校。

由于马上要毕业了,老师给每个孩子面试,问问他们想做什么工作,学校会给推荐。自然有家长陪同的打扮的衣冠楚楚的孩子,准备报名去办公室工作。而比利穿的破破烂烂,一点准备都没有。

面试的时候,老师说,你这样只能下煤矿了。

你再想想,你还有没有别的爱好,比如园艺什么的?

一句话提醒了比利,他撒腿就往外跑。一路狂奔回家。打开小木屋。发现,鹰不见了。

他撕心裂肺旳呼喊,到了鹰的老巢,也没有找到。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对,他的哥哥。

他跑回家,问哥哥,我的鹰呢?

他哥哥说:你还来找我,我还要揍你呢。我让你买的马呢?你知道吗?按照我说的买的话,我现在就有16镑了。

我看了imdb上的评论,当年的16英镑相当于现在400多镑,对于矿工来说是很大一笔钱。比利痛哭着跟哥哥要鹰。哥哥不理他。

比利想起去翻垃圾桶。在一个垃圾桶里,捧出了鹰的尸体。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比利埋葬了他的鹰。

故事就结束了。

看了《小孩与鹰》,我难过得无可如何。如果不是卫西谛老师介绍,我不可能看这一部电影。

卫西谛老师的太太是从来不跟他一起看电影的,但是看了小孩与鹰之后,感叹说:原来我们活到现在是这么不容易啊。

因为那种童年的恐惧,那种在呵斥下的生活状态,那种冰冷,还有小男孩羸弱身躯与世界的对抗,对每个人来说,都太熟悉了。

小孩在讲台上,讲解老鹰的高光时刻,在布莱克里就是在墙上喷字的时刻。

正如洪启所唱的:

乌鸦飞过来向我招手,
摇摇头我想至少我还是只鹰

小孩与鹰,是一部小说改编的,这个小说在英国就像我们的《朱德的扁担》一样,是中小学教材的课文。迪斯尼曾经要买过这个版权,条件是结局不让老鹰死,作者拒绝了。卖给了肯洛奇。才有了这部经典。

电影拍摄用了三只鹰,为了让小演员获得真实的情感,啃洛奇告诉小孩,最后一只鹰要死掉。小孩的恐惧,沮丧始终挂在脸上。拍摄完,导演才告诉扮演比利的演员,三只都活着,垃圾桶里是一只从别处弄来的自然死亡的鹰。

包括校长打小孩的场面,都是在事先没有告诉小演员的情况下,真打,所以,观众看到的小演员的反应(震惊,羞辱,愤怒)都是真实的。为此,每个小演员得到了50便士的额外工资。

这部电影启发了《比利-艾略特》,卫西谛老师说,它启发了后面几乎所有英国电影人。

肯洛奇虽然是个大导演,但是在工人罢工游行的时候,也始终站在队伍之中。他认为,自己就是工人,自己就是蓝领,就是看似不是底层的底层。

如果想知道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小孩与鹰》是最准确的象征。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拼学区,拼课外补习班,拼钢琴,拼奥数,拼出国,拼211,拼985,拼常青藤。因为不想沉到地底下。而这个社会也实实在在能让你的孩子沉到地底下。

也许他们还能见到阳光,但是是寄人篱下的阳光,是偷偷出来抽一根烟的阳光,是被雇主怜悯赏赐的阳光。

是的,他们告诉你要减负。减负的结果是,公立小学,一年级只准教26个字母。而私立小学毕业,英语达到了六级水平。

去他的素质教育,都是骗人的,都是把人打入地层深处的。

我们的孩子,也许还有机会驯一只鹰,但那必然是一只死鹰。

这个社会的残酷性就在于,要么你养一只被人弄死的鹰,要么你自己变成一只鹰。

不,摇摇头,我想至少我是只鹰。摇摇头,我想至少我的孩子还是一只鹰。

祝福大家,祝福我们的孩子!

Loading

我看希区柯克之《三十九级台阶》

Wednesday, February 5th, 2014

春节在上海跟简叔、刘淼见面,路过一家碟片店,我一口气买了1000元的DVD,这让他俩大为惊讶。简叔说他从没有见过一个人买这么多碟。我说:“对我来说,这是生产资料。每个月来一次,还承受的起。”当然我在瞎吹,要是每个月拿出这么多钱买碟,我就没钱买书了。

这些碟中,我最期待和喜欢的是《希区柯克精选集》23D9铁盒版。尽管我已经收齐了希导的绝大部分影片,但都是D5。先锋戏剧导演牟森说,他从不在乎画质,而在乎字幕翻译得是否准确。我跟他的看法恰恰相反,重画质而轻字幕。因为字幕翻译得不好我可以看英文字幕,也可以什么字幕都不看,但画质差的话,就会减少看电影的乐趣了。我是一个看黑白片都情愿去找蓝光碟的人。哪里有什么土豪?我不过是把刘淼老师买摄影师签名照的钱用来买碟而已。

回家迫不及待看了《三十九级台阶》,看完才发现,这并不是曾在中国电影院里公映过的那一版。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影片最后主人公吊在教堂大钟指针上的那一幕,但那部电影并不是希区柯克导演的,而是多恩·夏普在1978年翻拍的。事实上,《三十九级台阶》曾经三次被搬上银幕,最早也是最经典的版本还是希区柯克在1935年拍的这一部。

我有一个好习惯,看电影后找剧本来读,这次也不例外,我在新浪爱问找到了《三十九级台阶》的剧本,认真地温习了一遍,越发感叹希区柯克的伟大。

《三十九级台阶》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希区柯克对情节做了大幅度的改动,把它变成一部全新的作品。原作中没有女人,电影中一下子出现了三个,并且每一个都有血有肉,令人过目难忘。

《三十九级台阶》的故事不必多说,它开创了希区柯克特有的故事模式:一个清白无辜的人背上了黑锅。电影从杂耍剧院开场,又从杂耍剧院收场,从”记忆先生”(注:Mr. Memory,一个记忆力超群的表演者)发端,又到“记忆先生”结束,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循环。看这样的电影,真是一种神妙的享受,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顺风满帆,乘风破浪,高山流水,一气呵成,

我尤其喜欢片中的以下处理:

1、女间谍安娜贝拉说自己被追杀,正在切面包的哈奈表示不信。安娜让他自己去看,哈奈向窗口走去,手里下意识地拿着那把面包刀。而这把刀接下来又是一个重要道具。

2、哈奈逃到苏格兰,到一农夫家里借宿。跟女主人玛格丽特初次见面,他们只说了几句话,就建立了信任。哈奈问女主人:“你在这儿住了很久了吧?”玛格丽特说:“不,我是在格拉斯哥人,你到过格拉斯哥吗?”哈奈说没有。女主人说:“那儿可以看到索希哈尔大街和漂亮的商店,还有星期六晚上的阿吉尔大街,尽是电车和灯光,还有电影院和人群……今天恰恰就是星期六。”女主人作为一个下嫁到荒僻乡村的城里女人,万千思绪,都在这简单的台词中。

3、哈奈跟帕梅拉被铐在一起,在夜幕下的田野里逃亡,遇到一根栏杆。哈奈先跨了过去,帕梅拉跌倒了,哈奈就回来跨骑着栏杆拉她,谁知道她从地上爬起来径直从栏杆下面钻了过去,此时哈奈连忙跨回、俯身,也跟着钻了过去。整个过程像舞蹈一样优美,轻松幽默之余,还表现了帕梅拉的任性和哈奈的绅士风度。

4、哈奈和帕梅拉的旅馆一夜,拍得优雅、紧张、性感、精彩之极。我记得黄宏和宋丹丹演过一个男女手粘在一起的小品,应该是受这个启发。

5、影片最后6分钟,解决了所有的悬念,这是多么高效的六分钟啊。

看完这部电影,我又接着看了2013年获好评的《The Prisoners》,同样是悬疑片,这部电影拍得空洞而匠气,尽管片长是《三十九级台阶》的近两倍。

电影这东西,真是大师们玩的玩具,小师傅们偶尔玩玩也可,增加影片的多样性。一般匠人就别玩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家长发出的警告:小孩子别玩火,玩火尿炕。

Loading

一次没乐看《泰囧》

Friday, December 21st, 2012

我2012年干的一件最蠢的事就是到电影院看了《人再囧途之泰囧》。买票的地方排起了长队,LED显示屏上显示满员,最后好不容易买到一张VIP小厅票,票价90,可不便宜。

看了十五分钟,我就知道上当,这是一部情节经不起推敲、完全依靠巧合、充斥着厕所幽默,靠夸张表演撑起来的垃圾电影。我看了80多分钟,一次都没乐,当王宝强抱着徐峥的屁股猛吸的时候,我再也无法忍受,提前退场了。

这部电影之所以票房如此疯狂,很大程度上是媒体恶捧的结果。近年来,一些不爱读书,不懂喜剧,甚至不懂什么情况下该笑还是不该笑的孩子进入了媒体,他们的高度,决定了媒体的高度,他们的品味影响了大众的品味。

所谓爆笑600多次,纯粹是记者不识数,或者记者坐在一个神经病旁边,或者记者本人就是个神经病。我敢说,很多人从电影院走出来是大呼上当的,但是又有什么用,你已经给票房做了贡献了。

在这些下三烂电影人眼里,观众就是一块块会买票的痒痒肉。用完即抛,下次再用。

我唯一可惜的就是黄渤,作为一个演过《疯狂的石头》和话剧《活着》的好演员,在这部电影里,始终保持一种泥塑木雕式的2B造型,也实在太糟践他了。

黄纪苏老师在看了一部叫做《乐翻天》的片子之后,写了篇观后感:《一次没乐的<乐翻天>》,文中观点对于《人再囧途之泰囧》同样适用,这部电影的表演手法一言以蔽之,就是“恨不能把上眼皮翻到后脑勺上”(黄纪苏语),我补充一句,还有“恨不能舌头吐出来舔到自己肚脐眼甚至小鸡鸡”。

从今天起,看电影不要再相信媒体,也不要再相信票房。否则,会像我一样,恶心好一阵子。

Loading

《阿凡达》火爆的背后(绝无半点剧透)

Sunday, January 10th, 2010

看了《阿凡达》。按照我的标准,它只能算一部好看的电影,还算不上一部好电影。

我对好电影的定义是,不靠3D眼镜,不靠大屏幕,哪怕用手机屏幕,模糊画质,极慢网速,也能吸引人看完的电影。

好看的电影看一遍就够了,好电影则值得反复看。

看《第六感》会让你从椅子上跳起来,看《肖申克》会让你在大雨中跑起来,看《艾薇塔》会让你在黑夜里唱起来,看《阿凡达》只会让你在凌晨四点半排队的长龙中排起来。

有人问我怎么评价阿凡达?我说八十年代有一本刊物《青年一代》,略黄,里面讲到一对恋人,男的非非想入,写了一张条子“今夜我能跟你在一起吗?”。女的回给他一封信:“等待新婚之夜那神圣时刻吧”。三年后“神圣之夜”来临,男稍战而屈,女负痛而冷。任何过高期待,多半这种结局。

我问美国的朋友,他们说很容易就买到了《阿凡达》的票,我问巴黎的朋友,她说那里都没人讨论这部电影。《阿凡达》何以在中国一票难求,成为一个公众事件?

有人说,这与片子的高科技含量有关,《阿凡达》的3D特效,足以把世界上的电影分成两种:《阿凡达》之前的电影;《阿凡达》及以后的电影。

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被追捧,跟它反映的拆迁主题有关。

我承认,这部片子的视觉效果确实很震撼,它的主题在普世意义上讲也很革命。革命的正当性,抵抗的正义性,以有限暴力对抗无度暴力的合法性,即使在西方主流社会和主流电影中,从来没有被否定。倒是革命最频繁也很需要革命的地方,智识阶层都在喊着告别革命。

但这不是《阿凡达》异常火爆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蜗居都奢侈,只能蚁居的时代,多少人能有被拆迁的荣幸?这部电影的热闹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自2009年年末开始,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控制收紧,文化产业进入严重衰退期,。广电总局连续使出杀威棒,工信部干掉了一个个网站,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当商官和官商联袂携手,关上门又堵上窗,毁坏私人领域,压缩公共领域。当电影院被《三枪》这种艳俗的烂片所占领,当电视上响起声声破盘价和亚克西,当网站一个个被连根拔起,当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品极度缺失。人们必须寻找替代品。

《阿凡达》来得正是时候,人们纷纷用脚投票,涌向影院,排起长龙,在170分钟微光照耀下,稍微透口气,与文明稍微接一下轨,这分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抗议。

《阿凡达》越火爆,说明文化思想越冰冷,这就是如铁一般沉重的现实。

Loading

在文明的进程中,我们丢弃了什么–看《图雅的婚事》之后的杂想

Monday, April 6th, 2009

有人问,你最近哪来那么多时间看这么多片子,而且是国产片?(其实,没有人问,Who care? 我是为了行文方便,自问自答。)

我现在都是一边工作,一边看碟。两件事都很枯燥,但合在一起就变得有趣了。

今天看的是《图雅的婚事》,故事不复杂,讲的是蒙古妇女图雅,在丈夫巴特尔瘫痪之后,为了生存而协议离婚,并准备改嫁。她开出的条件是,未来的丈夫必须接受让巴特尔跟他们一起住。

一个好故事,必须足够纠结,这部电影具备了这个条件。电影描述了当代内蒙牧民的生活,这是久居“文明世界”中的人们所陌生的。

这部电影乍一看是在夸赞图雅和森格等人的淳朴、善良和恩义,批判以石油小富豪宝力尔为代表的当代汉文化(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袭。但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立意并非这么简单。

这部电影的核心是两种文明的对峙,一种是淳朴善良、不负恩义的游牧传统文明,一种是理性自私、精打细算的外来资本主义文明。前一种文明要求为他人而牺牲,不但图雅要做出主动的牺牲,图雅未来的丈夫也要做出被动的牺牲;后一种文明对人的道德不做苛求,主张用货币和交易来解决问题。

善良和淳朴,到底是人的精神的花朵,还是货币的精神化?在传统的社会中,为什么有会有善良和淳朴?难道不也是一种为了生存的考量吗?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人要生存需要对周围的人提供善意和好处,以便在困难的时候,从善良的银行中支取。从这个角度看,善行更像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也像一种保险措施。

而资本主义文明不需要这么多繁文缛节,他把一切温情脉脉的面纱都撕下,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到契约和货币。宝力尔的出现,带来了“文明的曙光”,他关于把巴特尔送到敬老院的意见,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极具有操作性。然而,就在这一切按照文明的秩序进行安排的时候,巴特尔在敬老院里选择了酒醉割脉的方式自杀(未遂)。

巴特尔也许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是把已经一半解放的图雅,又押回到道德的火刑柱上。从此资本主义的解决方式在图雅身上彻底失效。

暗恋图雅的森格,也是传统文明的代表,两个人如果结合,那将是延续古老道德的最佳方式。然而,大家别忘了,传统文明最大的问题在于解决不了生计。面对沙漠化日益严重的草原,水成了生存的关键。打井,已经让图雅的第一个男人残疾,也让图雅最有可能下嫁的森格面临生命危险。井,这一文明源泉的象征,把田园牧歌式的乌托邦击得粉碎。有道德的地方没有水源,有水源的地方没有道德,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图雅不会嫁给资本主义的化身巴力尔,是被道德约束,那么不嫁给穷牧民森格,则是生存不允许。图雅不嫁森格,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有时候恩义是还不起的债务,森格愿意为图雅冒生命危险,那图雅拿什么来偿还呢?

最后图雅选择了折衷的方式来经营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她嫁给了既愿意收养他丈夫,又对她没有恩情的陌生牧民。这对于她来说,已是所能做到的极限。

有人看完这部电影,肯定会说,影片表现牧民生活的艰辛凄苦,是对当朝的无声控诉。别扯了,主张产权明晰私有化的先生女士们先不要急着跳着脚骂,这恰恰是按照你们信奉的原教旨资本主义办事的必然结果。

在文明的进程中,我们能走多远,在跋涉的路途上,我们找到了什么,又丢掉了什么?我想这就是《图雅的婚事》在重重潜台词和一个个悖论中,试图敦促我们思考的。

(注:5B铅笔和A4纸对本文亦有贡献。)

Loading

转:《非常勿扰》影评中最好的一篇

Tuesday, February 10th, 2009

《非诚勿扰》: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

来自:王书亚

  春节假日,我和妻子,陪伴一对再婚夫妻,预备他们的婚姻更新礼。老话说百年好合,他俩加起来已超过百岁了。在周围,见过许多不成功的再婚者,和调低期望值、筹划好财务清单的黄昏恋。那天,陈弟兄在上帝和众人面前说出誓言,“从此委身于你、爱护你,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几位初次参加教会婚礼的朋友都流泪了。在场的基督徒夫妻一起上台,围着他们祷告。我和他们都相信,这是真实的祝福,不是讨一个口彩。
  
  给他们推荐了几部电影,就有《非诚勿扰》。舒淇爱上有妇之夫,不能自己,转头对葛优说,我愿意在身体上忠实于你,与你结婚。但我心里要留一个房间,容许我念想着他。葛优挨过来,说那我把心全都给你,但容许我的身体偶尔开个小差,不知可否?
  
  冯小刚的好处,是他对时代精神(病)气质的敏锐。冯氏电影大都以一种缺乏道德担当的手法,抓住一个时代的道德症候。这正是好莱坞的精髓。首先,他们对时代的嗅觉,不输给哈佛大学或华尔街;然后,他们用一部好看的影片,与某个时代性的议题擦肩而过。把票房空间留给自己,把评论空间留给纽约时报。冯小刚的嗅觉,几乎和贾樟柯、李杨等人一样棒。但只有他最接近这一好莱坞模式。所以有大学生问,你的《天下无贼》是否充满了人文关怀?冯先生大咧咧地回答,我从不知道什么叫人文关怀。
  
  他只要嗅出问题在哪里就好。《非诚勿扰》延伸了《天下无贼》的两个议题。一是由“盗亦有道”的诚信,延伸到了婚姻中的委身。这世代最大的难处不在政治,也非商业;而是婚姻。这世代最大的合法性问题,也不是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政体之合法性,而是包括津津乐道者在内的婚姻之合法性。尤其在越来越多的婚礼上,开始宣读政府颁发的结婚证,说“我宣布他俩的结合是合法的,是有效的”。这两个合法性危机,就凑在一块了。
  
  年前回老家,小小县城,单论市面繁华,胜过欧美大多数城市。可两样东西,越来越贵,几乎买不回来了。一是文化的沙漠化。20年前,县城书店可以买到徐志摩;县城报摊可以看《南方周末》,县城电影院有同步上映的凯文·科斯特纳。而今眼目下,反倒全没了。低俗的歌舞团,五颜六色的书摊,还有唯一占领县城、向着全世界叫板的《环球时报》。“开放”二字,叫人怎么说呢。幸好有网络,不然满大街都成白痴了。
  
  也是节前,和媒体朋友闲聊。我一胆大,出个馊主意,建议他们做一个精神病院专题,问卷调查全国1000名精神病患者,他们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最爱读的报刊,最喜爱的主持人,都是些谁啊。我的猜想,不一定对,他们更喜欢张艺谋,而不是冯小刚。
  
  第二样买不回来的,就是婚姻。走在街上,两边的树,落叶缤纷。仿佛看见一个家庭接着一个,开始在红尘里衰落。《琵琶行》里,琵琶女娓娓道来,说自己“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这里的“委身”,有一种万般无奈的哀怨。并单单指向肉身的交付,就像付款一样。今天的问题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的是,灵魂的委身,仍然是与肉身割裂的。不同的是,古代妇人期望值低,咬牙就委身了,今天的舒淇,却连一锤子买卖,也难以付出去。难到蹈海自杀的地步。
  
  葛优的朋友邬桑,最后开车唱歌,泣不成声的长镜头,最有意味了。镜头要停这里,就成日本电影了。邬桑的哭泣,显明这故事不单是舒淇和葛优的,那种在世间行走、委身不得的孤独,正是这时代的症状。葛优说,我不缺钱,就缺朋友。不也替我老家说出了真相吗。缺的不是钱,就是彼此委身的生命关系。
  
  圣经中说,婚姻是上帝设立的。亚当在乐园美滋滋的,以为自己一无所缺。上帝却指着他说,“那人独居不好”。婚姻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我们骨子里都想自立为王。婚姻却是向着一个人的生活死、向着两个人的生活活。一个法国哲学家说,所谓爱情,就是你拥有全部的权利,我拥有全部的义务。听一遍很浪漫,听两遍很恐怖。因为婚姻的实质,就是打碎我们自立为王的梦想。但婚姻的悲剧就在于这一梦想的顽固,甚至胜过身体的情欲。我们惟独在性爱中,有全然的委身。因为天然地,没有委身你就没有快乐。但在性爱之外,两个自立为王的男人和女人,怎么可能彻底弃绝那自立为王的骄傲呢。
  
  圣经对婚姻的描述,可称为盟约式的婚姻(Covenant marriage)。在上帝与人的立约中,基督的十字架成为一个担保。上帝作为立约的那一方,先向我们无条件地委身,为我们死了。以此呼唤我们在信心里向祂委身,也在婚姻盟约中向着对方委身。
  
  这是有神论的婚姻。它和无神论的婚姻观至少有三个迥异。一是婚姻的合法性。自古以来,结婚的意思只有四种,一是在祖先和父母面前结婚;一是在国家和法律面前结婚;一是在上帝和众人面前结婚。最后一种,是只在自己面前结婚;但这等于取消了婚姻的合法性。当代称为同居,古代称为野合。婚姻的合法性影响着夫妻的委身,就像政治的合法性影响着公民的委身一样。
  
  第二是灵魂。无神论的意思是不承认灵魂。舒淇和葛优在身体与情感的大峡谷中,无法看见婚姻的实质,首先是灵魂的合一。用社会学语言说,就是信仰、价值和人生观的合一。若是一男一女对“人为什么活着”持不同的信念,他们的身体合一,套句成语,就叫“同床异梦”。同床异梦就是对委身的否定。换言之,唯物主义的悲剧之一,就是婚姻没有灵魂。所以你从此分不清爱情和淫乱,也分不清盟约和契约。
  
  第三是重生。也是冯小刚从《天下无贼》延伸出的第二个议题,“信仰”。这次教堂替代喇嘛庙,成了他触碰议题、始乱终弃的一个文化符号。导演给舒淇、葛优的爱情救赎,安排了两条道。舒淇是蹈海自杀未遂,仿佛一次死而复生的洗礼。葛优则走进北海道的小教堂,从幼儿园偷东西开始,没日没夜地忏悔。直到神父累趴在地上。
  
  那天,我对陈弟兄和他妻子说,委身的前提是重生。感谢神,你们不用去跳海,因为基督已经为你们死了。你们的婚姻因此在任何人面前都是圣洁的。无论你们年龄多大,一生一世的盟约都从今天开始。那位爱你们、又叫你们彼此相爱的,要领你们返老还童。从此,你们就如摩押女子路得所说的,
  
  “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哪里。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的国就是我的国”。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