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京剧’

荷兰纪录片《样板戏》

Saturday, April 4th, 2009

1、刚刚看了一部纪录片《样板戏》(Yang Ban Xi, de 8 modelwerken),查了一下IMDB,发现它的分数还不低,7.3分(满分10分)。

2、这部纪录片以江青作为虚拟的主角,由她带领大家漫游样板戏的昨天和今天。导演保持客观和中立,既没有褒扬也没有贬低。

3、采访一个过来人,他说,当时样板戏是“性启蒙”电影,尤其是看到红色娘子军露出来的小腿的时候。

4、片中最棒的部分,是在红色娘子军旋律的伴奏下,在北京大街上,组织一群年轻人跳街舞。青春和性的幻象,不会因时代背景的变换而改变。

5、里面有很多珍贵的记录镜头,有一个段落江青在法庭上受审。江青每说一句,旁听者就大笑哄堂。文革需要有个替死鬼,复仇者需要找到一个具体的肉身,再没有比找一个女人充当这个角色更便利、更能引起共鸣的了。

6、江青被宣布死刑之后,稍微一怔,然后高呼:“革命万岁”,随后被强行押走。

7、可否这样说,因为一个女人的被搞臭,上国的妇女解放运动退步了。

8、搞样板戏的除了江青之外,还有于会泳,他在总结前人京剧探索的基础上,把西洋乐器和京剧三大件真正结合在一起。我看过相关的资料,当时为了解决西洋乐器音量过大,盖过传统国乐的问题,用玻璃罩子把乐队给罩起来。

9、文革结束后,于会泳受到审查,因感到末日临近,他喝强水自杀,死状凄惨。

10、片尾中说,江青在自杀之前,看到电视上重演样板戏,她说:“我很感动,也很高兴。”

Loading

梅兰芳与杜月笙

Sunday, December 14th, 2008

【白板报按】电影《梅兰芳》中对“梅孟恋”做了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演绎,事实上,梅孟一度同居,但孟后来嫁给了杜月笙。梅兰芳与杜月笙的关系非常微妙,当梅遇到难摆平的事情,还是会向杜月笙求援。《杭州日报》今天刊发的这篇陈东渭老先生的随笔,就回忆了当年梅兰芳在杭州演出遇到麻烦后求助杜月笙摆平的往事。哪怕你对梅郎不感兴趣,也看看这篇短文把,因为这年头难得有不靠GOOGLE、百度写成的文章。

“万人空巷看梅郎”

  作者:陈东渭

  现在杭州正在对中山中路进行改造,象清河坊四拐角的几家老字号重又恢复原貌,这是对杭州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杭州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我觉得在恢复这一节才能字号工作中,有一家百年老店——“六聚馆”面馆是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

  六聚馆于抗战前开设在惠民路口原浙江地方银行的斜对面。坐东朝西,一开间门面,显得很不起眼,但它经营历史悠久,在杭州城里赫赫有名。它制作的宁式面点,在杭城堪称独生。可惜在日本鬼子侵入杭州后,它就歇业,以后也没有复业。

  说起六聚馆还有这样一段佳话:

  一九三五年华北大闹水灾,灾民流离失所,这年冬,杭州由当时中国银行行长金润泉牵头发起“华北赈灾义演”,邀请梅兰芳大师来杭演出。演出剧场选在延令路(今延安路)新春旅馆对面的大光明戏院。该院场子大、座位多、二楼还有包厢,舞台可以旋转,是杭州唯一一家可供京剧演出的场子。原名共舞台,没几度败名称大光明戏院,惜在一九四二年一场大火,把一个好端端的剧院化为废墟,从此大光明剧院便在杭州城里消失。

  一九三五年梅兰芳大师率团来杭义演,票价分十元、五元两个档次,那时化十元钱看一场戏可谓高价了,但观众为了能欣赏到梅兰芳大师的艺术,卖座平衰。到了演出的最后三天梅大师为了答谢杭州观众,贴出发大字海报,在最后一天由梅大师与金少山合演他的经典名作《霸王别姬》,引起杭城的一片轰动,海报贴出后门票立刻被抢购一空。

  可是在这时刻,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金少山人在上海,他拒绝来杭州。这倒不是金少山与梅大师有什么过不去,原因是金少山前一年曾率团来杭演出,带来配角是花旦张慧聪,就是因为水平不高,不能叫座。那时金少山住在湖滨一公园对面的利查饭店(后改称大上海饭店),因票房收入不佳,连旅馆的费用也付不出。加上金少山是爱抽大烟的,恰巧被杭州警察局看中了,有一天他正在吞云吐雾,被警察局抓了进去,经人保释后他回到旅馆,经受这样打击,他一气之下,把自己的行头抵押给了旅馆,当即返沪,签立誓以后现也不来杭州唱戏。

  现在这里义演海报已经贴出,要更改戏码已不可能,如果换个角色凑合,又有捐梅大师的面子。虽然梅大师连发几个电报催金速来,金少山以直言相告,你自己立誓在先,坚决不肯来。这样相持到了要上演那天,情况十分紧急,经金润泉与梅大师商议,只肯请上海杜月笙出面去劝说金少山,一面由杜月笙与杭州警察局谈妥,千万不能对金有任何举动。在这些头面人物的劝说下,才请动了金少山。同时又由金润泉与上海=铁路局商量挂了特快专列,把金少山请来杭州,等金润泉去城站把金少山接到后台,这时离开演还剩三个小时。一场梅金合演的《霸王别姬》总算圆满完成。其实台下观众何尝知道他们在欣赏到梅兰芳大师与金少山的艺术时幕后竟有如此大的周折。

  义演结束,金润泉为了庆贺演出成功,特地由他作东,请梅兰芳等到六聚馆吃面。这次梅大师来杭,住在里西湖西泠桥下的蝶来饭店,蝶来饭店是上海著名文人陈小蝶所开,他与梅大师有私交,所以陪伴梅大师来杭,请梅去住蝶来饭店,在六聚馆吃面时他也在场。当梅大师到六聚馆吃面,消息不胫面走,附搂大街小巷的居民纷纷倾巢而出,拥到六聚馆门口争睹梅大师的风采,一时途为之塞。席间东小蝶钥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向店家索要笔砚,即兴在墙上题诗一首,可惜全诗我已记不起来,只记得第四句是:

  “万人空巷看梅郎。”

  杭州因湖光山色而美;杭州因丰富的佳话而流传。到今天,时光已流去了七十多年,但这段佳话还存储在我这耄耋老人的记忆之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