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词典》OED:傻子和疯子一起完成的奇迹

December 31st, 2011

我们这一代人,对宏大的事物具有天然的向心力。虽人到中年,俗务繁多,读书渐少,但还是尽量让自己多读恢弘之作,避免把阅读时间浪费在格局太小的书籍上。旧年将去,新年将临,我给自己买了几套大书,预备2012年阅读。这包括KJV版的《圣经》、Stephen Mitchell新翻译的《伊利亚特》。不过,我在岁末读得最过瘾的一本书是熊阿姨推荐给我的《教授与疯子》。

教授与疯子》是记者Simon Winchester的代表作,记叙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本辞典《牛津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的诞生。书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教授,OED的主编James Murray,一个放牧都教牛拉丁语的语言奇才;一个是疯子,W.C. Minor,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的退役军医,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杀人犯。他们代表了OED创造者的两极,一方是金字塔顶端的灵魂人物,一方是成千上万志愿者。

OED的编纂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人类心智最伟大的冒险之举。它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这一词典要囊括英语中的全部词汇。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细微的差别,每一个词义、拼法、读音上的差异,每一个词源发展的来历,更重要的是,每一词、每一义都必须援引英语作家们的例句。换言之,每一个词条都有自己完整的自传,都在讲述一个自身的故事,都体现了几百年来用法的转变,并且以英语作家的真实作品引语为例证。

这样一个卷帙浩繁的工程,单靠学者教授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它需要整理全部的英语单词和作家的作品。于是,OED编纂委员会面向全国和殖民地征集英语阅读者,他们按照时间段分配要阅读的书籍,按照统一格式从中摘出单词和引语,再把摘录的词条寄给OED的编纂者。

在没有互联网和Wikipedia之前,人类已经开始利用志愿者的集体智慧,完成一项浩大的辞书编纂工程。这是意志与智慧的胜利,也是利他主义精神的体现。这种自由人自愿联合的义工协作模式,也只有昂格鲁-撒克逊民族,才能变为现实。

W.C. Minor作为一个旅居英国的美国退伍军医,一直被一种类似于受迫害狂的精神疾病所困扰。他误杀了工人G.M.,虽免于刑责,但还是被关进了刑事精神病院。阅读成为他救赎自己的唯一方式。而机缘巧合,使他看到了Murray发到全球英文书店的《致阅读英语公众》--编辑委员会“需要英国、美国和英属殖民地广大读者的帮助,以便完成二十年前热情开始的工作,阅读尚未读完的书籍,摘出所需资料。”

对于倍受精神病和负罪感煎熬的Minor来说,这不啻于来自上天的呼召。他报了名,并成为词条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他的工作方法具有天才和独创性,能够根据编辑委员会的需要,提供词汇。他寄出了1万多词条,并且几乎条条可用。在被疾病重压的日子里,编纂OED成为他精神最大的安慰。本书的作者甚至争辩道,假如那时已经有现在的精神镇静药物,Minor可能不会对OED作出任何一点贡献,他整天扎完针就睡大觉去了,那样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激情的活死人。

OED历时70年才编辑完成,无论是Murray博士还是Minor医生,都没有看到1928年全本的出版。这套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词典,就在教授和疯子们的全身心投入下,变成了现实。

1989年,OED已经出版了第二版,一共20大卷,21,730页,重达148磅。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OED出了更便于检索的光盘版,出人意料的是,这么宏伟的出版物,只需要一张700M的光盘就可以容纳。借助互联网之便,OED v4.0可以通过bt下载到,并且可以在Mac和PC上使用。看到浸满几代人智慧与汗水的伟大作品,躺在自己的硬盘里,一种久违的崇高之情在内心的断壁残垣中缓缓而生。

OED的传奇,并没有结束,不但因为这套巨著每年都在更新,并且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OED通过付费订阅。而且也因为,新的故事也不断产生。

有一个人叫Ammon Shea花了一年时间,把20卷OED全部读了一遍,并且出了一本书:Reading the OED: One Man, One Year, 21,730 Pages 一年读完OED是什么概念,意味着每天要阅读10个小时以上,相当于每天看一部Grisham的小说,连续看一年,相当于每两个半月读一遍KJV的圣经。他说:“有人喜欢收集火柴盒,有人喜欢收集汽车,而我喜欢收集词语。”

Shea学的这些单词,大部分都没用。例如:Agathokakological,形容词,由善与恶所组成的。虽然没用,但是找到一个精确表达的词语,还是让他充满欢喜。

有时候我们很纳闷,为什么英美等国有那么多傻子,默默无闻地做着对别人有益,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例如:Wikipedia的编纂者,开源软件的开发者,Quora上热情回答问题的知道分子。看了OED的编写过程,我似乎开窍了,英美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是有悠久传统的。首先,他们相信,人活着不单靠食物,还要有精神追求。其次,他们相信,人不可以是孤岛,必须互助而联合。而这两者正是中国文化最稀缺的。所以,我们只有被阉割的《四库全书》,我们只有残缺不全且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辞源》,我们即便有疯子和傻子愿意为这个国家的文化做点贡献,国家也不允许他们联合。最终只能去钻研一些小玩意,小物件,成为墙上的另一块砖。

Loading

当当电子书:丑得像个笑话

December 30th, 2011

我是一个电子书的铁杆拥趸,因为我相信纸质书早晚会走向穷途末路,电子书才是未来的方向。我是美国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的忠实用户,电子书的买书消费累计已经超过400美元。我还订阅了英国《经济学人》、美国《纽约客》等电子版杂志,每年花掉的钱超过我购买纸质报刊的支出。所以,当2011年12月21日当当网推出电子书平台的时候,我立即以神农遍尝百草的精神,前往体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寨气息十足的页面。

dangdang1

三栏式的布局,晃动的Flash,滚动的大图,艳俗的配色,让我想起十年前用免费源代码花十分钟就搭成的企业小网站。我深刻怀疑,当当网不但请不到一个中等水平前端工程师,连美工都是请六里庄的裁缝代工的。不过转念一想,萝卜快了不洗泥,也许当当为了快速占领市场,才推出一个山寨页面,等有了人气再改版,我先忍。

接着,我看到了少得可怜的几本破书。既然当当网是美国的上市公司,又有志向搭建一个有影响力的中文图书平台,那么至少应该多谈几家像样的出版社,多签几本像样的图书。而如今,当当电子书除了《金陵十三钗》、《乔布斯传》之外,没有几本畅销或常销的书籍。与此相对照,美国亚马逊的Kindle版图书有30万种,许多大出版社尽管不情愿,但迫于亚马逊的压力和占领电子图书市场的需求,不得不推出Kindle电子版。显然,在中国图书市场上,当当网没有这样的谈判能力。只好不分良莠,先签为快。用我们家乡一句谚语叫“逮着黄鼬当马骑”。我非常纳闷,谁愿意花4.99元买一本《儿童经络使用手册》拿自己的亲生子女练习中医?谁又愿意甩出9.90元买一本《李居明2012龙年运程》?龙年没到,先赔9.9元,这运程也可想而知。考虑到当当电子书刚刚起步,品种少,质量差,我也原谅它,继续往下看看显示效果。

我试读一下当当重磅推出的《金陵十三钗》,揉揉眼睛,确认自己看到的不是“金陵十三点”。我在各种设备上都读过亚马逊的电子书,其流畅的阅读体验,方便字体缩放,迅捷的查找和导航功能,加上内置的英英辞典,让我对电子书的前景充满了乐观的想像。然而,当当的在线阅读体验,只能用恐怖二字来形容。

dangdang2

当当电子书使用了Flash技术,不但调用缓慢,字体是默认的宋体,经过Flash渲染,精度降低,面目变得十分狰狞。那字体带着棱带着齿,象一条条钢锯横亘在眼前。我想放大了也许回好吧,就点了网页上的放大镜,结果字一下子拉大了,但页面也残成了菊花。我需要左右拖着鼠标,才能看完一行,再上下拖着鼠标,才能看到下一行。这不是读书,这是在受虐。

就在我欲仙欲死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句提示语“全屏更精彩”。于是我点击了全屏。一本硕大的书,出现在浏览器上,还可以用键盘翻页,翻页还模仿了苹果iBooks的翻页效果,不过效果相当山寨,那重重一页翻过去的样子,让我仿佛看到一只笨拙的鸭子从屋顶飞到鸡窝。

dangdang3

相比之下,iBooks的翻页更象一只天鹅飞过,Kindle的翻页则象一群天使掠过。

中国电子书的市场巨大,目前主要被盗版书所占领。当当想赢得这场战役,首先要在用户体验上超过对手。可惜从目前来看,当当电子书不但无法跟PDF相抗衡,甚至连最土最原始的TXT格式都比不上。电子书是一种好的赢利模式,只不过当当像一名糟糕的厨子,把一箱满子满黄的阳澄湖大闸蟹,做成了一锅黑乎乎的乱炖。吃饱倒是能吃饱,但那味道,真让人欲哭无泪。

Loading

怎样上网才安全?

December 26th, 2011

最近国内密码门事件愈演愈烈,继技术网站csdn密码明文被泄露之后,国内最大的论坛天涯的密码也泄露,由于多数人习惯一个密码到处用且用到老,一个密码暴露,意味着将被连锅端,说严重点,甚至意味着在数字世界里被定点清除。

小雨是我多年的革命同志和好友,新浪微博是我们互相联系的主要工具。可是,最近我发现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她的头像换成了一个锥子脸美女(她年轻时也是美女,不过是样板戏里柯湘那样的美女),而且所发的内容都是广告。再一查她的时间线,上面全是各种垃圾广告。我第一感觉就是她被盗号了。电话之,果然。不仅如此,她的新浪邮箱、新浪博客由于都和微博使用同一个密码,也都被盗号。

被盗号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原因不仅仅是帐号被用来发垃圾信息,而是私信的曝光。由于新浪微博私信带一个“私”字,许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它很隐私很安全,其实大错特错。私信是所有网络通讯里最不安全的,不但因为会当成公开信息误发,而且事实上完全暴露在第三方眼前。新浪微博工作人员可以查看你的私信,只要他们愿意;其他人可以轻松浏览你的私信,如果你使用公共电脑,而忘记退出微博登陆;盗号者可以轻易得到你全部私信内容。

就拿我和小雨来说,我们的私信里有彼此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还有就时事、文艺、以及共同朋友的私下讨论,这些信息不但很私人,而且很敏感。如果破解者公布这些信息,那带来的麻烦是可想而知的。

既然新浪私信不安全,那我批量删除私信总安全了吧?也不安全。因为私信对话的一方删除私信,在另一方那里依然显示,除非两个人都约好一起看完私信就删除,阅后即焚。那样才相对安全一点,说相对安全是因为,删除的私信和其他删除的微博一样,依然储存在新浪微博的数据库里。新浪不死,隐私不灭。在网络世界,你永远找不到一台信得过的碎纸机。

考虑到上网越来越不安全,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安全策略。以下是我个人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1、使用Gmail作为主力邮箱。

email地址是所有联系方式里最基础、最有效、最牢固、最高级的,在Alibaba等网站,被定为最高级别的个人信息,email也是其他网络应用的基础,是找回、修改密码的依据。只要email不被攻破,你的网络防线就是牢固的。

email服务有很多种,你应当使用Gmail作为主力邮箱。

我们知道,Gmail在大陆经常抽风,有时登陆起来很困难,这使得很多人弃而转投国内的163、QQ等邮箱。我要说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邮箱的安全系数比Gmail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有关部门对它刻骨仇恨,恨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原因,也是你经常登陆不上去的原因。

申请Gmail邮箱,请点这里:mail.google.com/mail/signup

2、使用Gmail两步验证(2-step verification)服务。

由于Gmail也可能被攻破,Google推出了一个物理解决方案,就是两步验证(2-step verification),把Gmail与手机绑定,每次新设备登陆,都要通过手机短信、或者语音验证,这大大增加了Gmail的安全性。考虑到有时候出门在外手机没电、没带或者丢失,Gmail还会分配给你10个验证码,可以事先抄下来,留作不时之需。总之,有了2步验证,Gmail几乎牢不可破,这大大增加了其他网络服务的安全系数。

Gmail设置2步验证,请点这里 https://accounts.google.com/b/0/ManageAccount

3、购买一个vpn服务

vpn不但可以帮你翻墙,绕开网络封锁,更顺利地登陆Gmail等服务,而且还可以有效保护你的真是身份,尤其是访问国内那些流氓网站的时候。

vpn有很多种,我推荐Astrill,不但可以在电脑上用,还可以在移动设备例如iPhone上用。一般来说,一次买三个月或者半年,更为靠谱,因为如果你一次性买了一年,可能用了半年,它就被封了。

4、每个网络服务都用不同密码

不同的服务用不同的密码,这应该称为上网第一守则。

密码要超过16位,使用大小写字母、数字、$$%%@#等字符混编,并且定期更换。

为了更好地管理密码,推荐使用软件辅助管理,我用的是1Password

对于国内任何网络服务,都不要用主邮箱,随便找个邮箱糊弄一下就可以了。

5、珍惜生命,远离私信。

国内无论微博、qq、旺旺的私信功能都是极其不安全的,要象远离毒蛇,远离火坑一样,远离它。想聊天,用Gtalk,要说事,用Gmail,实在不行用电话,千万不要相信私信。它真是一个害死人的东西。这里面有很多血淋淋的教训啊!

推友 @raptorz补充说: “其实私信的不安全之处在于:任何微博第三方,只要你用了,它实际上就都可以访问你的私信。这一点还是twitter比较安全,第三方使用私信需要用户的单独授权。”

6、重视网络安全,不仅为保护自己,还为保护朋友。

也许你自己对网络隐私、数字资产不重视,但是你的朋友可能不这样想,为了他们,请保护好你的邮箱,你的微博,你的推特,你一切跟别人发生交集的网络工具,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累及他人。

Loading

祈祷文

December 24th, 2011

主啊,创世之初,你已经知道我,
你把生命的气息注入我第一声啼哭。
你托住我脚,当我童年嬉戏于河流,
你拂去恐惧,不容黑暗潜入我内心。
父母的慈颜是你的赐予,
家庭的和睦是你的眷顾。
在谷穗的晚祷里,我已风闻有你,
在夏日的惊雷中,你已让我战栗。
你让我在青春遇到朋友,
就像让约拿单遇到大卫。
你让我在中年学会应付敌意,
面对哥利亚你教我举起投石机
荣耀的时刻你悄然隐藏,
屈辱的时刻你扶我站立。
你在彤云烈火中向我呈现,
我在滚滚风雪中向你仰视。
吹我,我就比火更旺,
洗我,我就比雪更白。
我的每一天都在你的手里,
相信是我唯一的武器。
我唱不出更动听的新歌来赞美你,
而今夜是你的诞生纪念日。
那么让我向山举目,向天举手,
以无言的存在感谢你。
感谢你让我遇到我美丽的妻子,
感谢你让我们诞下可爱的儿子。
感谢你让我在混乱的世上活出一点意义,
感谢苦难,感谢悲伤,
感谢我欣然接受的以及不能理解的奇迹与秘密。
因父之名,
以马内利。

Loading

叫我王元澄

December 24th, 2011

wangyuancheng

儿子的取名,经过了张广天、老蒋、小东包等好友们的遴选。我发短信请大家从以下备选中选择一个名字,或者另取新名:

王可名
王元澄
王振麟
王易从
王天成
王初桐
王宗尧
王舒扬
王庭椿
王观复
王漱瑛

大家一致选择了「王元澄」。

广天同志的解释是:元是首,澄是清,圣人出,黄河清,净水之源头,希望之所承。

陈宇同学说:愿他接天地之灵气,一生澄净如月。

我自己的解释是:一元复始,天地澄明,天地大美,朗朗清清。

Loading

阳阳的旅程

December 22nd, 2011

阳阳是我的侄儿,今年六岁。去年春节在家还看他满地打滚玩耍,今年十月份回老家,就看见他规规矩矩地放学,横平竖直地写作业,惊叹从顽童到学童的转变就在一瞬之间。

阳阳在的小学有一条校规,学生必须佩戴校徽。老师在课堂上说,不戴校徽不准进校门。他牢牢记住这条规定,每天晚上临睡前脱下衣服,都要摸到胸口冰冷的校徽,才放心睡去。

可是上个星期有一天,不知为什么,他忘记了戴校徽,走到校门口才发现。他没有家里的钥匙,也没有手机,更不知道怎么跟正在上班的爸妈联系。他故意放慢脚步往前挪,但无论走多慢,与校门口威武的查岗的高年级学生的距离都越来越近。来到学校门口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一根电线杆后面,阳阳做出了一个六岁儿童最勇敢的决定–逃离。

他要逃离被查岗的尴尬,他要逃离被当众批评违反校规的羞辱。在我的童年,类似的记忆刻骨铭心。班上一个小同学忘记了带作业本,被老师用慷慨激昂的排比句进行了批判:“同学们,上战场打仗忘了带枪,行吗?上厕所解手忘了带纸,行吗?”我们在下面异口同声地说:“不行!”

不行,阳阳心里想。他要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老师抓不到,家长找不到,但自己又熟悉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只有一个,他爷爷的家。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到五岁,并且几乎每个星期都坐着爸妈的车回去一次。

从县城小学到爷爷的村庄有两条路,一条公路,弯,一条土路,直。虽然距离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几何公理还有7年,阳阳凭着直觉,选择了那条土路。

天幕低垂,开始抛下不大不小的雨点。山东到了12月份,一天的最高气温不超过1度,而现在是早晨。冷雨试探了两下,开始肆无忌惮起来,打在阳阳的毛线帽上,打在他的印着米老鼠的书包上,也不放过他冻成紫色的小脸。

这是一条半途而废的公路,大概是土质的路基奠好之后,领导忽然学习了几何,意识到截直取弯是一件很划不来的事,毕竟只比原先半圆形的公路近了半个周长减去直径的距离,8年以后,阳阳会轻松地算出,公路与土路的距离之比是半个圆周率。所以这条路并没有铺柏油,而是废弃在那里,被拖拉机碾压、牛马践踏、风吹雨淋、灌溉冲刷,变成了一条坑坑洼洼的人生不平路。

这条路我在2007年的秋天走过,总长有1500多米,两边庄稼和枣树郁郁苍苍,山羊卧在路边吃草,黄狗叼着野兔跑过。而现在这个季节,可以想见,路两旁枯干的冬枣树和光秃秃篱笆,象一个个罚站的小学生,在风中萧瑟。铅灰色的天空下,铜黄色的土路上,只有一个背着蓝色米老鼠书包的小学生,在深一脚浅一脚地通过。

童年的时候,我也经常一个人走路,多半是天不亮就去上学,穿上铁衣一样冰冷的棉袄,背起书包,一出门,就被星星撞个满怀。走在凹凸不平的村中之路上,一切都是硬而冷的,此时要特别小心软而热的东西,因为那意味着你踩到了一滩刚拉下的牛屎。

我不知道阳阳的心里除了恐惧,还在想什么。六岁的天空本该是多么辽阔,那里可以装下全世界所有的童话,比夏夜所有的萤火虫起舞都要灿烂。但此时,他想到的是逃离学校,逃回温暖的曾经的家。摩西怎样踏过红海,约瑟怎样带着玛利亚和小耶稣逃离埃及,阳阳就怎样穿过冬枣林。只不过,他们是一群人,三个人,阳阳是独自一个。

阳阳是在村子里小卖部的屋檐下被找到的,他紧紧抱着书包,浑身透湿,瑟瑟发抖躲在那里。村子是一个任何人认识任何人的地方,很快他被送到爷爷家,奶奶心疼坏了,一边给他烤火擦身,一边用尽了全世界的咒语送给那个制定校规的人。

这件事通过关系网投诉到学校,老师觉得自己很冤枉,解释说:一、那天根本没有查校徽。二、即使真正查到有学生没戴校徽,顶多给予提醒教育,决不会把他赶出学校。三、这条校规是全市统一的,不是学校制定的,学校也认为有不合理的地方。

“阳阳,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碰到坏人,被人卖了,怎么样?”大人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他。

阳阳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很肯定很得意地回答:

“我仔细看了,路上没有坏人。”

Loading

一元复始,天地澄明

December 16th, 2011

2011年12月 15日14:23,老婆剖宫生下一个男婴,重6斤整。

从今以后,无论天翻地覆,还是海晏河清,不离不弃,我们仨。

无论2012如何到来,末日号角怎样吹响,永永远远,我们仨。

生命,开始了。

Loading

从《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对卫生工作的指示》看中国医疗

December 12th, 2011

买了一本1968年4月济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印《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对卫生工作的指示》,感慨良多。

毛泽东在1965年6月26日对卫生工作的指示,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里面提出了打倒卫生老爷部,医学院学制缩短,以及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指示。

毛泽东在指示里说: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且这15%主要还是老爷。广大的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而是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的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书读得越多,越蠢。

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只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人是农民。

脱离群众,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难深的疾病上,所谓间断。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么预防,怎么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

还有一件怪事,医生检查一定要戴口罩,不管什么病都戴。是怕自己有病传染给别人?我看主要是怕别人传染给自己。要分别对待嘛。干什么都戴,这首先造成医生与病人间的隔阂。

城市的医院应该只留下一些毕业一两年的医生,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

在毛主席指示定了调子的情况下,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李先念,多次对医疗卫生工作进行讲话。

以下是周恩来1967年12月10日接见全国卫生防病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代表时的讲话:

提倡“四不”很好,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怕死。对口呼吸、吸痰、吸羊水,万一传染了不久死了吗?白求恩就是这样,我看这样死很好。

农村土房子里照样动手术,我看那里细菌更少一些。我们在农村打了20几年仗,身体很好。进城10几年身体反而差了一些。

宣传卫生常识,不要好多条,那是资产阶级老爷式的,什么经常洗手,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能吃,在农村山芋从地下挖出来带着土就吃,原始社会吃生的,现在退化了。

防病要从积极入手,口罩、消毒都是消极的。脏东西不能吃?吃点就有了抵抗力。用消极的方法,哪有那么多设备!积极方面,就是要增加抵抗力。得了病,当然要吃药,但是主要是锻炼身体。

(当李先念说:“中医没有消毒那一套”,周恩来说)中医也有消极的东西,吃了饭不能吃冷的,吃了这东西不能吃那东西,我就不相信。当然极少数的东西是不能一道吃的。重要的还是增强体质,如果这样,就大众化了。

中国这些年取得的进步,实际上是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党的政策亚克西。”事实上,中国企业家和劳动者的锐意冒险和辛勤劳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庞大官僚体制的低效率和惊人浪费。如果中国建成了民主化的透明政府,那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现在医疗资源依然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小城市小地方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费用贵得离谱。政府豢养的特权阶层过度医疗,普通百姓却连享受基本医疗条件都很勉强。

在我们山东老家,中上之家,小病在县医院看,中病在市医院看,大病跳过省城济南直接去北京看。北京301医院等大医院周围寄生着一堆小医院,他们专门收治外地来看病但住不进大医院的病人,再买通大医院的医生,让他们来小医院给病人会诊,甚至手术。

不过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小病只能靠村医,中病靠镇医,大病靠县医,重病等死。县医院的医疗条件受制于其营收规模,我曾经陪同我们县医院的院长去邵逸夫医院参观,当听说邵逸夫医院一个病人的平均客单价(住院所花费的总费用)16000元的时候,我们县的院长震惊了,在县医院,平均客单价是1400元。

医疗卫生问题是全世界的难题,在一些国家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甚至是国民的宗教。中国的医疗这些年一直在抽风。杭州郊区有个社区医院,前几年搞医改,被一个私人老板以7000万买走,两年来私人老板没有投入一分钱,医院愈发破旧。去年,上边又要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区里看到有利可图,就又花了1亿多元从私人老板手里买了回来。各种折腾,非止一端,不但患者的权利得不到保证,医务工作者处境也尴尬而艰难。

医疗问题,只不过是中国诸多问题之一。它是由整个体制所决定的,在政治体制改革铁板一块,权力得不到监督和制约的前提下,妄谈医疗公平,乃是痴心妄想。中国很多问题都无解,要解决,不得不等待下一次治乱循环吧?

同一本书里收录了毛泽东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