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与马尔克斯谈编剧

March 10th, 2014

黑澤明 vs. 馬奎斯的對談

Akira Kurosawa vs.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胡金銓筆下的伍迪艾倫

(以下為兩人在坎城影展的一段對話)

馬奎斯:

我很有興趣之道你怎麼樣寫劇本。第一,因為我自己也是個編劇。第二,你很多電影都是文學名著改編的。我很懷疑,我的作品是否改編成很理想的電影。

黑澤明:

在我構思一個概念,認為可以成一個電影劇本的時候,我就帶著紙和筆,找一個旅館,把自己關起來。在這個階段,我只有一個故事的結構和概念,我大概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結尾;假如我不知道開頭的一幕怎麼寫,我就順著那個概念來回的想,就像流水一樣,很自然地,想到一個點上,那就是開頭。

馬奎斯:

在你構思的時候,是先有形象(image)呢?還是先有一個概念(idea)。

黑澤明:

我沒有辦法解釋的很清楚,但是我想一開始,先有一些零碎的形象。和我相反的,一般日本的編劇,先創造出一個劇本的整體觀念,然後一場一場的組織起來,再把整個結構有系統的排列好,這時候再動筆寫。我想這不是個好辦法,因為我們到底不是上帝。

多數導演常常在影片一半的時候,還沒有認識到,用電影的形象把文學的形象傳達給觀眾有多困難。舉個例子,一位年輕的導演改編了一個偵探小說,一場戲是這樣安排的:一個死屍躺在鐵道旁邊。他堅決的認為,這樣安排(也就是說死屍躺的地方),正附合小說中的主題。我告訴他:「你錯了!因為你已經看過小說了,所以你知道那死屍躺在鐵道旁邊,正附合小說所要表達的意思。對沒有看過小說的觀眾來說,那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Loading

一位母亲为女儿所做的祷告

March 9th, 2014

作者:Tina Fey
译者:王佩

首先,主啊,不要让她纹身。无论是汉字道符,还是维尼小熊,都不要让它们玷污她的腿。

希望她是美女而不是作女,要知道招惹烂人上身的不是女人的美,而是她们的“作”。

当冰毒摆在她面前,希望她想起爸妈给她剥葡萄的那一天,而选择只喝啤酒。

引导她,保护她!当她在逛街,在上船,在海里游泳,在泳池嬉戏,在岸上行走。当她站在地铁月台边,当她穿过第五大道,当她从船上下来,当她使用商场里的洗手间,当她乘坐电梯,当她一边开车越野一边跟人争吵,当她倚在飘窗前,当她走过停车场,当她在游乐场坐过山车,当她玩蹦极、坐太空飞船,当她站在阳台上,无论在任何地点,任何年纪。主啊,请你保护她。

请带领她远离演艺圈,但不要堵死她全部的财路。让她能找到一个能自由支配时间、心智又得到满足的工作,让她有时间外出,而且自由随意,不必穿着高跟鞋。这是种什么职业?建筑师?助产士?高尔夫教程设计师?主,我请教你。因为要是我知道,我自己早就去做了。

让她用有力的手,敲击生命的鼓,奏出内心的节奏,而不用“为了学得会,就跟师傅睡”。

在她十二岁到十七岁期间,让她恋上画夹和速写本。尽可能延长她喜欢画马和芭比娃娃的时间,因为童年有趣且短,成年无趣而长,像开车堵在高峰期的三环。

主啊,求你把互联网永远砸烂。让她逃脱线上错字连篇的谩骂,以及网上扬言先奸后杀的变态社团。

给我力量,主啊,如果有一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骂我“婊子”,让我能当着她朋友面把她拽上出租车,因为我受不了这个,最受不了这个。

如果有一天她想当个母亲,我的主啊,做我的眼睛,让我看看她凌晨4:50躺在地板上的样子,累得半死,无聊到爆,眼巴巴看着自己最爱的小东西把便便漏到自己背上。此时她会说:“当初我妈也是这样。”当她擦去小东西脖子上的秽物,她会说:“当初我妈也这样擦过我。”此时此刻,迟到的感激会把她淹没,她会想到我,想到给我打一个电话,她会记在心理,但很快她会忘记,主啊,因为此刻,我已经跟你在一起。

阿门。

Loading

贝叶斯

March 2nd, 2014

贝叶斯

Loading

我看电影《白》

February 27th, 2014

大师不是随便叫的,能够在方寸之中,时限之内,运用看似平常之电影手段,讲述惊涛骇浪故事的,才配称得上是大师。

在李伯男的推荐下,看了《白》。美之极,恶之极,洒脱通透之极。一个性无能的丈夫,报复离异妻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体却是一个在乱世求生存的故事。中间还穿插了男人之间的友谊。这是一部复调电影。尽管只有80多分钟,但是故事讲得不慌不促,时机timing拿捏恰到好处。

最喜欢的片段是男主角卡洛,把曾经救了自己的伙伴从自杀边缘救活之后,两人一起溜冰的镜头。成人世界的龌龊与勾心斗角被短暂遗忘,两人又回到童年的状态,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本来以为《蓝白红》会是艺术大闷片,想不到这么情节剧。等有空了,再把另外两部给看了。

我蹉跎过太多岁月,遗漏过太多好片,现在要一一补课。 

Loading

回家的感觉真好

February 23rd, 2014

我觉得我又活过来了。异乡的不适应和痛苦,瞬间消失了。

Loading

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给女儿的18条建议

February 17th, 2014

​本文翻译自吉姆·罗杰斯的《给女儿的礼物》(A Gift to My Children)。吉姆·罗杰斯是华尔街著名的投资家、环球旅行者,他与索罗斯共同创办了量子基金。与别的投资家不同,他投资之前,除了阅读报表、书报之外,还喜欢实地考察,用脚丈量大地。他曾两次驾车周游世界100多个国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今年72岁,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Happy,今年11岁,小女儿叫Bee,今年6岁,不但能歌善舞,而且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这本《给女儿的礼物》,就是写给两位女儿的信,出版于2009年,诚恳真挚,智慧满溢。

1、永远买高质量的商品,它们不但耐用,而且残存价值高。

2、去采购食品之前,记得要吃饱。如果你饿着肚子,将会买回一大堆超出所需的食物。

3、任何贴着“必看”、“必读”、“必须试试”标签的东西,都要避开,尤其是流行的,更要退避三舍。保持良好的教养,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对面是谁。这可以把你与他人永久区分开来。在任何社会,都要入乡问俗、入乡随俗。

4、无论在哪儿都要警惕从政的人,他们也就是在校时了了,大未必佳。

5、永远不要问别人赚多少钱以及某样东西值多少钱。不要告诉别人你的东西多少钱买的。不要跟人谈论你赚多少钱以及有多少身家。这是咱们家族根深蒂固的传统,从我的爷爷那辈开始,大家就遵循,因为谈论这些事不但扎眼,而且缺乏教养,至少对我们家而言是这样。证明自己要靠行为,而不是谈钱。如今很多人喜欢谈钱,但我不希望你们这样。

6、如果你们借钱,一定要提前还,至少要按时还。好的信用至关重要,坏的信用记录会困扰你许多年。

7、等你们长大了,会跟男孩们打交道。我希望永远给你们建议和警告。与他们交往的基本原则是:记住他们对你们的需求远远大于你们对他们的需求。当他们狂热追你们的时候,他们会许下千万条诺言。实话告诉你们,这种漂亮话我能说得比他们好。直接忽略他们,对自己诚实。当听到荒谬的许诺、奉承、夸奖时,运用你们的常识。不要追随男孩们转学、迁徙、换工作。让他们来追随你。

8、等你们长大了,要知道你们单独去酒吧几乎没什么好处。吧台的少爷们知道的、经历的比你们多得多,他们会从你们这里讨便宜。

9、要警惕:许多看上去跟你爸爸或爷爷一样年纪的人,并不会把你们当成他的女儿或孙女。

10、在你们28岁之前不要结婚,只有到了这个年纪,你们才会对自身、对世界有所了解。

11、非常重要的一点:要分清好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下班后不要跟同事们去吃吃喝喝,你会发现,当老板的从来不会这么干,所以他们才是老板。永远没必要跟老板去喝酒,尤其是两人单独。永远不要在商务午餐时饮酒。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避免发生办公室恋情。这件事总是以个人和职业的悲剧而结束。

12、在开长途车或在公共场合露面之前,记得要先去洗手间。

13、学会打字和缝纫,我不会,故而常后悔。

14、学会心算,虽然到处都有计算器,但心算会让你对数字更敏感,从而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机会。心算能让你们受益终生。

15、照顾好自己,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休息不好,则很难成功。你们知道妈妈经常给你们擦防晒霜,她是对的。

16、当面临压力和混乱时,记得要冷静。这能让你做出清醒决定,也能让别人注意到你们的冷静沉着。我经常头脑发热,现在常常后悔。

17、与人有约,一定要早到。你这样做,不但能让自己保持高效,还能给人以好印象,因为大多数人都迟到,还有人每次都迟到。

18、一旦你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和理解,记住你是谁,并且保持住。我有时还会迷失,感情用事,或者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当回首往昔,我真想踢自己,让自己对自己诚实。例如,我投资的时候,有时会跟着感觉走。我经常后悔,自己没有坚守住自己最擅长的领地,无论是投资,还是做别的。

Loading

生命的轻重缓急

February 14th, 2014

这个冬天,我一直在挣扎,连春节都没消停过。从去年开始,构思一个新剧本,关于一个人得了癌症的故事。试写了几场戏,都不满意。由于我还没有徘徊在死亡线上的经验,写出的文字难免肤浅,甚至轻佻。我知道,国外有一类“临终写作”,就是患了绝症的人在生命最后时刻写出的自传体文字。它们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在细细回忆中,充满对美丽人生的留恋,对无情命运的蔑视,以及摆脱绝望后发自心底的笑声,例如:《一年有半》、《潜水钟与蝴蝶》、《最后一次演讲》等。

交稿期临近,我大脑一片空白,只好在网上瞎转。无意间在苹果的iBooks在线书店里,看到一本《纽约时报》上榜图书《The Priority List》(直译为“优先表”,可意译为“生命的当务之急”)。光看简介,就把我深深吸引。这是一本自传体的纪实作品,作者David Menasche是迈阿密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他在六年前被诊断出脑瘤,随着病情的恶化,他左半身开始不遂,视力也近乎半盲。就在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候,他决定放弃治疗,好好活一回……

今天杭州下起了大雪,在一家咖啡馆里,我捧着Kindle Paperwhite读完了这本书,几次热泪潸然。

David Mennasche忽然感觉左耳耳鸣,他没有在意。几个月后,耳鸣变成了左半身的痉挛,他知道可怕的事情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医院做了核磁共振之后,医生宣布他的左脑中有一颗高尔夫球大小的肿瘤。

“会不会是良性的?”他怀着最后的希望问。
“脑瘤没有良性的。”医生说。
“那我等到暑假再治好不好?”他问。
“恐怕等不了那么久。”医生终于实话实说。

David此时才知道,如果不治疗,他这个病的患者的剩余寿命是一年半。他感到他的世界要崩塌了。作为一个东欧来的二代移民,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在全国闻名的高中谋得一个教职可真不容易。他还成了家,在机场旁买了一座房子,虽然随着飞机起降而摇晃,但毕竟是自己在这世上的第一处不动产。他在高中教英语,他的课堂,既是语文课,又是心理课。受《奥赛罗》启发,他经常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一个给人生重要事项排序的游戏:爱,隐私,家庭,灵修,事业,友谊……通过分析学生交上来的清单,他再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他的教导下,酗酒的少年戒了酒,自残的女孩承认自己是拉拉,一个准备嫁个富人做一辈子家庭主妇的印度裔女孩决定不服从父母给自己安排好的人生道路……他们都已经毕业,分散在美国各地,只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的。

但是,David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新境况。他坦然告诉亲人和学生自己的病情,一面接受了开颅手术,一面继续教书。英语文学滋养了他的身心,也带给他蔑视无情命运的勇气。他是一个天生充满热情和同情心的人,当发现抗抽搐类精神药物会让他情感麻木之后,他果断停药。对他来说,让自己变得麻木冷漠,比死还可怕。

他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经常用螺旋的比喻,来教导自己的学生。

人一生关心的人和事,是一圈圈的螺旋线。婴儿时期,饿了要吃奶,尿了要换尿片,除了自己,对什么也不关心,此时心在螺旋线的原点。幼童时期,除了自身,会关心零食和玩具,一辆小汽车被抢走,就哭得昏天黑地,好像失去了全世界,这种关心目光短浅,此时心稍微外移,位于螺旋线第一圈。到了七、八岁,看到妈妈哭,会不知所措,再大两三岁,则会给妈妈一个拥抱,安慰她,此时心随着螺旋线向外延伸。直到真正成年,发现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亲人、爱人、别人,此时螺旋线已经远离了最初的原点。最终,心到了螺旋线的最外端,多数人到不了这儿,但是每个人都期盼自己能抵达。心位于此处意味着,你把过去、现在、未来、自己、别人都放到一起去观照。你关心不会马上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事物:贫困地区的饥荒,骚乱地区的战火,他人的痛苦,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荣耀。我们的心应当到达这儿。

他是文学史上那些璀璨心灵的同行者,也是自己所传之道的实践者。在奇迹般活了六年之后,他脑中的肿瘤长大了,从一个高尔夫球变成了网球。若不是及时抢救,他早就不在人世。在经过了第二次开颅手术和一系列化疗和放疗之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渐渐地,他的左半边身体逐渐半身不遂,他的视力范围在收窄,只能看到一道窄窄的扇面,照镜子只看到半张脸,几乎半瞎。他与妻子的心也开始相互远离。他甚至不能再去上课,生命马上失去存在的意义。

忽然,他明白了。癌症夺走了他的过去,也会夺走他的未来,但夺不走他的现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采取行动,真正地活一会。想到这里,他觉得一切重担都放下了。他对医生和护士说,他放弃治疗。大家都很吃惊,不免给他劝诫和警告,但他毅然走了。他找到了对抗癌症的办法:健康、快乐、有目标地活着。他决定实现40年来最大的愿望,周游美国,去拜访自己全国各地的学生们。

他的内心回荡着迪兰·托马斯的一句诗:

“不要柔顺地走进黑夜,要对正在死去的光线暴怒、暴怒啊!”

他在Facebook上发了一条消息:

“所有Coral Reef高中大家庭的成员:首先,我要谢谢大家的相伴。你们把自豪、意义和喜悦注入我的生命。曾经成为你们生活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这是我最大的荣耀。在大家为我擦眼抹泪之前,请允许我说说我的计划。我要上路了。我计划用坐大巴、乘火车、搭便车、拄手杖等方式横跨这片国土,到达太平洋沿岸。所以,请告诉我你们都在哪个城市,并且让我知道能不能为我提供一张过夜的沙发。”

在48小时之内,他得到各地50多名学子的响应,大家纷纷表示,我的家里有一张沙发属于你。

就这样,他拖着一条瘸腿、拿着盲人用的手杖,踏上了旅程。乘坐汽车和火车,他一共周游了101天,拜访了31个城市,行程18000英里,见了上百学生。每到一处,学生们远接近迎,跟他一起回忆中学时光,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他也遇到过歹徒,扒过飞车,用大麻贿赂卡车司机搭过顺风车,他见过人世间的温暖,也目睹人世间的冷漠。那个曾经喝酒的问题少年,如今已经成了IT精英,那个用火柴自残的同性恋女孩,如今幸福地跟自己的同性伴侣生活在一起,那个不愿意相夫教子一辈子的印裔美女,如今已是主流媒体的记者。他当初撒下的种子,如今已经发芽、开花、结果。他与学生们泡酒吧、玩赌场、交流纹身经验,用残缺的肉体享受物质带来的小小与短暂快乐。

哪怕是已经发财的学生(比如在Google工作并且有几套公寓的成功人士),都忘不了他的教导。David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金钱观。他先问学生们,给你足够多的钱,你会做什么。各种各样的回答都有,但基本都是两类:一是买东西,各种梦寐以求的商品,给自己买,也给自己所爱的人买。二是周游世界,跟自己爱的人一起去目睹全世界的美。他继续问,如果这些都满足了,你还有大把的钱,你准备怎么打发时间。这时候回答就有意思了,有人说希望去免费教孩子跳舞,有人说希望能做探索外太空的宇航员。看到时机已到,他就启发孩子们说:“既然你们愿意义务去做这些事,如果有人愿意付钱请你做同样事岂不是更好吗?”通过这个课堂互动,他希望让学生们明白,尽管金钱很重要,但是没必要让自己的梦想建筑到赚钱上。他鼓励学生们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既能带来收入又能满足灵魂需求的职业。

在旅途中,他得到一个坏消息。他的妻子提出离婚,她甚至不愿意等到他入土为安。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妻子让他回来后马上搬出这所房子。这意味着他将在生命最后的阶段,从头再来。

他乘坐飞机从太平洋沿岸回到故乡,他要回到医院取走做化疗而植入身体的一个部件,他本来以为医护人员会对他冷淡责怪,想不到所有的人都在走廊上排成两行,向他鼓掌、欢呼。

《The Priority List》是一本用生命写成的书,它能让我们的心灵苏醒,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找出自己生命中的当务之急。

请对下面的关键词按照它们在你生活中的优先顺序排序:

A、被接纳
B、冒险
C、艺术表达
D、职业
E、教育
F、家庭
G、友情
H、乐趣
I、健康
J、荣誉
K、独立
L、爱
M、婚姻
N、拥有的物质
O、权能
P、隐私
Q、受尊敬
R、安全感
S、性
T、庇护所
U、灵魂的需求
V、时尚
W、科技
X、旅行
Y、胜利
Z、财富

无论你做什么,都可以停下来,想一想人生的轻重缓急问题。

——————————————————————————————————————————————

图书推荐

The Priority List: A Teacher’s Final Quest to Discover Life’s Greatest Lessons(《人生的轻重缓急:一名教师在弥留之际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美国中学老师写的自传体励志书,作者罹患脑瘤后,与癌症斗争了六年,最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这本书以作者最受欢迎的一堂课“人生的轻重缓急表”为基础,以大胆、自由的精神,以幽默、自嘲、笑中含泪的笔法,回答了“人一生中到底什么是最值得关心”的问题。

David Menasche 是迈阿密一所中学的英语语文老师,他热情坦诚、平等对人。从莎士比亚到凯鲁雅克,他从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生存的智慧,并且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在不幸被诊断出脑瘤,并且做了两次开颅手术之后,他依然顽强乐观地教学、生活,直到六年之后,病情恶化,他几乎半身不遂,视力也几乎丧失。他做出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放弃治疗,只身周游美国,去拜访他的学生,学习生命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他一个人踏上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探寻之旅。癌症已经剥夺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不想再拱手想让出现在。他一路乘私家车、灰狗巴士和火车从迈阿密到纽约,从新英格兰到旧金山,他拖着跛腿、拿着盲人手杖,旅行了上万公里,历时百日,拜访了一百多学生。他的无畏之旅探寻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学到的人生课,他把一张排列人生中轻重缓急次序的清单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家庭、爱、事业、安全感、独立、冒险、隐私、灵性……究竟如何排序,每个人都应当停下脚步来想一想。

推荐理由

这是用生命写的书,作者已到了弥留之际,他坦诚又带着苦涩的幽默感讲述自己教书育人以及罹患癌症的过程,并且用荡气回肠的笔法,讲述了自己生命最后周游美国、穷究人生意义的旅程。作者是自由思想者,富有六十年代那种自由不羁的气息,他不笃信宗教,通篇没有说教气息。感人至深,催人思考,令人拍案。这样难得的好书是中国读者迫切需要的。如果有哪家出版社愿意引进版权,请找我来翻译。他用命写书,我会用心去翻译。

亚马逊书评:4.7星
亚马逊销售排名:传记类教育工作者子类第8位

Loading

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

February 9th, 2014

花97RMB买了如题的Kindle版,是我买的最贵的电子书。

直接跳过前面,读了关于祈祷、拣选的章节,不但没有明白,反而有一些迷惑了。

这不一定是加尔文的问题,可能是我自己驽钝所引起。

对于我来说,一切还是应该以圣经为根本,直接从上帝的话里去找答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