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材料:大学生捐精记

March 27th, 2014

珍贵材料:大学生捐精记

Loading

各位《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的忠实观众们

March 25th, 2014

各位《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的忠实观众们

Loading

潜台词写作范本:小品《警察与小偷》片段

March 25th, 2014

(陈佩斯化妆成警察,给正在盗窃的同伴放风,遇见真警察朱时茂,他们之间的对话)

朱;同志,哪个派出所的?
陈:我?我?噢!刚进去的时候,是在派出所.
朱:后来?
陈:后来不是……(往上指)
朱:噢!调分局了.
陈;就是!在分局住了不长日子,又……
朱:又调哪儿了?
陈;法院!
朱:在法院工作.
陈:不!去了几趟,我就又……
朱:又调哪儿了?
陈:进了第四监狱.
朱:噢!调劳改局工作了.
陈:对,归那儿管.
朱:我说,你们那儿劳改农场工作可是很辛苦啊1
陈:可不是嘛,真得干活呀!
朱:啊!你们也干活儿?
陈:谁跑得了啊!
朱:噢!那奖金一定很高吧!
陈:奖金?没有!
朱:补贴呢?
陈:还有补贴?怎么从来没人给过我呢?没有呀!
朱:假期长吧!
陈:不可能给咱们假呀!
朱:那你们……
陈:白干!
朱:噢–!
陈:能落个好就算不错了.你说我这么些年在里头拼死拼活地干,还不就是为了早一天离开那鬼地方……
朱:哎–,咱不能发牢骚!

陈:对,对,不能发牢骚!

Loading

罗宾·戴爵士的访谈守则

March 25th, 2014

转自BBC中文网

在差不多50年前,当广播从业员还在适应要做具挑战性的采访时,一位叫做罗宾·戴的年轻人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广播从业员有权利和责任代表公众提出辣手的问题。”

尖锐的问题并不等于不公平的问题。

电视访谈逐步发展,当年的年轻人罗宾后来成为了罗宾·戴爵士。他在1961年为自己撰写了一套守则,目的就是表达如何平衡“生动尖锐的电视访谈和持平公正的原则”。

守则所针对的是电视记者,不过,也适用于任何的广播媒体的访谈。他当时假定做访问的是男记者。这是当时的普遍情况,但是,他后来也在自传中为此道歉。

他撰写的守则开列如下:

  • 电视记者在做访问时必须尽记者的责任,寻求真相与舆论意见。
  • 他应该抛开自己的成见,提出反映多方看法的问题,而且不顾那些声称他抱有偏见的指责。
  • 即使受访者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做采访的记者也不应因此而受影响。
  • 他不应回避辣手的话题,或者事前就问题做手脚。
  • 他应该抗拒来自他的雇主的任何压力,软化访问的问题或者就访问做手脚,以便获得同意进行“名人访谈”,或取悦当权者。如果在作出抗议后做采访的记者真心真意觉得不能接受有关安排,他应该选择退出该次采访。
  • 记者不应在访问前先向受访者提供问题。不过,由记者来说明提问的要点则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他在采访前已经向受访者提供问题,他可能会因此而无法在访谈中提出后补问题,而这些后补问题往往是对澄清或者挑战受访者的答案至关重要的。
  • 如果电视节目的时限许可,记者应该给予受访者公平的机会,以便回答问题。
  • 记者绝对不可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为那些不习惯在电视上出镜的人设圈套,或者让他们陷于尴尬境况。
  • 记者必须孜孜不倦、竭尽全力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绝对不能穷追猛打,或者冒犯他人,甚至压迫受访者,或者以恶劣态度对待受访者而目的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坚毅不休的态度。
  • 必须谨记,做电视采访记者的人并非受聘为辩论员、检控官、审判者、精神病医生,而只是一个代表观众寻求信息的记者。

Loading

我看黑泽明的《梦》

March 25th, 2014

断断续续,用了两天时间才看完黑泽明的《梦》。这是一部由几个短片组成的电影。虽然故事各不相连,但主题和风格都统一。

1、狐狸的故事。雨天,少年不顾母亲的警告,去到森林里。看到一群戴着面具的狐仙在跳着诡异的舞蹈。回到家,母亲递给他一柄短剑,说是狐狸送来的,说他看了不该看的东西,狐狸让他自裁。只有找到狐狸,取得他们的谅解,才能回家。少年被逐出家门,向着彩虹尽头狐狸的住处走去。

2、桃仙的故事。少年的姐妹们在聚会,少年说你们怎么少了一个人,众人诧异。猛回头,看到一个穿着桃花衣服的少女急匆匆逃去,少年猛追。到了一处山脚下,被众桃仙拦住。桃仙控诉人类砍伐桃木,少年自辩说,一向爱护桃树。桃仙讥讽道:“那时因为你爱吃桃子。”少年说:“想吃桃子,随便到市场上就可以买到,但是桃花林是买不到的。”众节愕然。然后为少年跳起桃花舞。舞毕,桃仙消失,山坡上只看到被砍掉半截的桃树。其中有一树桃花独放,应是少女无疑。

3、登山者的故事。一群登山者,遇到暴风雪,无法回到营地,纷纷睡倒在雪地中,此时,来了一个女人,不断地帮一男子盖毛毯,直至他醒来。他唤醒同伴,回到大本营。

4、隧道里的第三小队。这是梦中经常可见的场景,一个风尘仆仆的退役军官,来到一个阴森的隧道前,逡巡不前,隧道里跑出一恶犬,身背手榴弹。军官穿过隧道,忽听背后有脚步声,细看原来是死去的下属野口。野口指着山下灯火,说那是自己的家。军官说:“你已经死了,是死在我怀里。你走吧。”士兵敬礼,转身走进隧道。随后出现一队士兵,军官向他们忏悔,随后命令他们向后转,齐步走。恶犬追了出来。

5、梵高的故事。画家在画廊中,望着梵高的画沉思,忽然画面动起来,他走入画中,来到阿尔。见到了在地里写生的梵高。梵高说,自己的时日无多,要赶紧画下这些美景。画家走在梵高的油画中,影片的布景大极了美极了,画面在里面穿梭的时候,观众的心也醉了。最后梵高的背影消失在乡间小路上,麦田里飞起一大群乌鸦,又定格成梵高油画的画面。

6、核爆之后。核电站在爆炸,富士山在燃烧,一青年男子随着一群逃难的人群,逃到海边,幸存者除了他以外,还有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母亲,以及一位商人。商人说飘着的不同颜色的烟雾,代表不同的辐射污染,有的能让人得癌症,有的能让人得白血病。原来这个商人就是核电站的拥有者。无法忍受末世场景,商人投海自杀。此时,辐射的雾霾飘过来,青年男子试图保护逃亡的母子,脱下外套,拼命驱赶雾霾,也无济于事。

7、食人魔。一个青年遇到一个食人魔,他说起自己变异的原因,是核污染,连植物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头上都长角,角多的吃角小的,但是每到夜晚,长角的食人魔就痛哭哀号不止。他带青年去看了这地狱般的场景,在一片血湖边,食人魔们哀痛挣扎。不幸的是,这种痛苦是永无止境的,因为食人魔永远不会死。青年拼命逃跑,生怕变成他们中的一员。

8、水车村。这是最后一个故事,一位青年,来到一个绿水环绕的村庄,看到孩子们在给一块石头献花。他遇到一位正在修理水车的老者,老者告诉他,这个村庄的人,都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甚至不用电灯,只用蜡烛。青年诧异地问:“那晚上岂不很黑吗?”老者说:“晚上本来就是黑的,弄那么亮堂干嘛?况且夜晚跟白天一样亮的话,就看不到星星了。”老者说人们给石头献花,是因为那里曾经埋葬过一个浪人。最后,老者带青年参加一位百岁老人的葬礼,这里没有哭泣和悲伤,只有鲜花和舞蹈。老人敲着铜铃和鲜花,加入了送葬的队伍。青年也给石头献了一束野花。流水淙淙,世界安静,如同沉入水底。

这八个故事,不是每一个都好,比如我觉得登山和富士山的故事,太直白了。不过我非常喜欢其余的六个梦。它们提出了人生的基本问题,并且给出了可能的答案。只有电影大师才敢这样做。

这部电影美妙之处在于直觉形象。狐狸的面具舞,少女变成桃树,穿过隧道的意向,走进梵高油画,食人魔的地狱血湖,水草丛生的水面,所有这些,都是直觉的画面,入眼即入心,令人久久难忘,惴惴难安,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梦啊。

从黑泽明这部电影,也学到了短片的技巧。故事要完整,前后要照应,哪怕是短篇,也不能平均用力,必要时极尽铺陈。画面要有想象力,因为短片更仰赖于画面。找时间找剧本来读一读,会有很大收获。

Loading

竟有如此二的“神器”模仿汽车喇叭的自行车喇叭

March 11th, 2014

竟有如此二的“神器”模仿汽车喇叭的自行车喇叭

Loading

胡金铨谈沟口健二电影里的女人

March 10th, 2014

溝口健二影片中的女性往往為有「價值」的男人而獻身,而所謂有「價值」的男人往往是指能專心致意一種技藝或職業的人。像《雨夜物語》的男主角是專精的陶土。《雨夜物語》中的廢古堡,破敗的家園,也影射日本戰後廢墟的景況,而藉此呈現女性的堅忍與悲情。

Loading

胡金铨跟黑泽明谈《七武士》

March 10th, 2014

記得在印度初次相遇時,有過一次較長的交談。黑澤明對日本電影界有不少怨言,尤其是對日本傳播界非常不滿,他表示西方的影評人對他很尊重。我是局外人,對他講的內幕不太了解。只是問他:「你拍《七武士》最後一場,武士和匪徒在雨中大戰,匪徒騎馬,武士在泥地上,兩方交鋒,景象逼真。在技術上,真稱的起是空前絕後。我也拍過一些動作片,從來不敢拍在雨中對打,假如我拍你那場戲,一天最少有十個八個受傷的演員。」

導演笑了笑:「你以為我拍那場戲的時候,受傷的演員還會少嗎?你看那部戲有什麼缺點嗎?」

我回答道:「沒有。只是『頭套』和皮膚連接的地方有些『穿幫』。」

「你看得很仔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