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一样的寂静抓住了小镇

July 13th, 2017

1928年,波兰格但斯克,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搬来了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她的丈夫,一位教师刚刚死去,她已经付不起房租,只好搬到这里。她所有的物品,值钱的只有一部打字机。

房间不大,只有2米多宽,不到5米长,一个壁炉,一张桌子,一张凳子,一张床。

她已经失去了所有,现在她拥有的只有一样东西,自己的大脑。

她名叫Stanisława Przybyszewska,太长了,谁都记不住,所以在西方都叫她Stasia,斯塔莎。

自打住进这间小屋,到她34岁死去,一共有七年时间,她把自己投入到剧本、小说的写作之中。她的主题只有一个:法国大革命。

她几乎得不到鼓励,几乎没有食物,经常没钱,但需要注射吗啡,因为她已经成瘾。

在这间小屋里,没有客人来,在这间小屋外,她也没有朋友见。

温暖她的只有她内心的一团火苗。

斯塔莎的父亲也是个作家,却是一个混球。早年离家出走,后来找到了她,很可能诱奸了她,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带会了她使用吗啡,并且上瘾。

斯塔莎遇到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他们结婚,婚后他们搬到了格但斯克。但是她丈夫也是瘾君子,两年后在巴黎因为毒品使用过量,而身亡。

斯塔莎写道:“我是为精神生活而生的,现在可以快速越过被性所累的阶段,获得自由了。”

也可以说,斯塔莎把自己的情感和激情都投入到历史人物之中。

在读了Georg Buchner的《丹东之死》之后,她彻底地迷上了这个剧本,读了11遍之多,并且找到了自己的calling,写法国大革命中另一个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

丈夫留下的一点点遗产,可以让她勉强撑一年,她于是搬进开头所说的小屋里,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写作。

她偶尔外出,买张报纸,看场电影,后来钱不够了,她就闭门不出,把剩下的一点钱用来买离不了的吗啡。

她从没有看过一出戏剧,也不知道剧本的长度与格式,但是她凭着自己的内心的火苗,写着这个剧本。

冬天的寒冷和风暴不会把她轻轻放过。她写道:

1928年12月

对我来说,写作太困难了。她写道。我的手指已经冻得麻木,击不动打字键……两年前,我还可以每天烧煤烤火。去年,我只能一周点一次炉子。而今年,一点火也见不到了。

1929年2月11日

昨天摄氏零下20度,今天零下25度。从晚上九点开始,死一样的寂静抓住了小镇。我的窗户从下到上,慢慢地被羽毛般的大雪覆盖了。这让我的小屋,成了一个我绝对孤独的地方,像极了坟墓。

为什么要过这样的日子?她回答:

“我要么成为一个作家,要么什么都不是。“

她一直相信,只要自己愿意,还可以出去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有种东西抓住了她。

一年以后,她的剧本完成了四稿。她万分忐忑,把剧本寄了出去。

这个剧本长度是普通剧本的四倍,但还是引起了懂行的剧院的兴趣。因为里面的天才是任谁都不可忽略的。这个剧本,简直不像剧本,简直就是亲历法国大革命的人,做的速记。那么真实,那么具体,生动。

然而怎么把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放到舞台上,成了难题。

华沙国家剧院,准备排,但是后来放弃。1931年,一个缩减版终于上演,需要5个小时。

但是斯塔莎拒绝去看,她为自己的作品被篡改和删减,而感到恶心。《丹东》演了五场之后,就下线了。

1933年,这个剧本又被排演,这次演出了24天。但是斯塔山感到更加恶心,因为当时的右翼势力,把她的剧本篡改成了反对大革命的宣传剧。

她明白了,写剧本是靠不住的。她决定改写小说。这个好歹自己说了算。

除了写小说,她有时候也会给著名的作家写信,但绝大部分都没有寄出去。

此时外部的世界已经变化了,文学的世界、戏剧的舞台逐渐退去,让位于政治,灾变,与世界大战。

她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她感觉自己只能与死人为伴。

她已经没钱买书和报,甚至连买铅笔和草纸的钱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她写信给了当时著名的 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

曼读了她的信和作品,惊为天人,立即写信推荐给当时德国最大的出版商。经理带着一袋面粉和金币,坐火车,汽车,马车来到了格但斯克,把已经快奄奄一息的斯塔莎接到了华沙。在乡间别墅,她的健康逐渐好转,她的灵感如甘泉喷涌,她接连写出了两部剧本和一部长篇。

要是那样该多好!

事实上,这是她一生写的最后一封信:

”托马斯曼先生,我房间里每一个物品,都承载着痛苦。一点爱都没有。我不够纯粹。我已经把自己用光了。“

1934年8月15日,她在自己的小房间孤独死去。

房间里,留下了大量的手稿,但都是大纲,未完成的草稿。

你或许会说,她度过了失败的一生。但是她自己说:不。

1929年,她写道:

我的生活没有娱乐,没有朋友,没有性,没有任何购买奢侈物品的可能性,但是今天我感觉仿佛一道曙光把我照亮:我比99%的其他人过得都富足。我一个月经历的喜悦、惊心动魄、灵感启示超过了许多人的一生。

但她承认,她最想要的是读者,哪怕只有一个。

她死后,这个梦想实现了。她的三部法国大革命的戏剧,在波兰被排演。

她倾尽一生心血的《丹东》,被导演安杰依瓦依达,在1983年排成了电影,主角由法国影星德帕迪约扮演。

她的才华渐渐得到认可,她的英文传记出版了,她的戏剧被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排演,她的小说集也被翻译出版。

斯塔莎的生活是一个活生生的警告
如果谁认为写作能够治愈的话,斯塔莎是一个反例。

我们听一听《狼厅》的作者希拉里-门泰尔的总结吧。

什么地方错了?斯塔莎不停地工作啊工作为了找到真理,但是她却没有找到靠讲述真理而谋生的手段。她被自己的完美主义给绊住了腿。她没有后退一段距离,审视自己的作品。她没有发现,妥协一步有时候是最务实的手段,而不是丢脸。

细节很重要,但是有比细节更重要的:节奏,形状,抓住人的东西。

没有上演的剧本和完成一半的小说,除了显示作者有天才之外,是没有用处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任何一个艺术家作家的生活中的一瞬间定格,我们看到的都是未完成。

谁做好了完成的准备?谁做好了死的准备?这一切都是突如其来把我们带走。突然,笔停止了,潜能无法实现了,解释中端了,一切的努力都蒸发在空气之中。

你写下的每一行字,每一个句子,都是胜利与失败的交织,胜利接着失败,失败连着胜利。

不是,我们写了书,而是书写了我们。

斯塔莎的写作是她为了自己需要而做出的创造。她发现了革命者中最孤独的人物,她融入了人物。她用文本掀起了一场复杂的革命。她参加了这场革命,但是忘记了带上读者。如果她的生活是一个失败,那么,她也像法国大革命时的巨人们一样,是一场史诗级的失败。

苏珊-桑塔格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命和写作项目之见做出选择。斯塔莎选择了写作项目。项目杀死了她。你不希望跟她一样,你希望你的作品能拯救你,但一切由不得你。

所以,我们从斯塔莎的故事,得出如下结论:

  1. 写作并不疗伤。
  2. 完美主义不奏效。
  3. 写作就是胜利接着失败,失败连着胜利,连绵不断。
  4. 到了一定阶段,你得回答这个问题:要项目,还是要命。
  5. 你不写就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6. 写作又一个一个小小的选择连接在一起,从一个词到一个词,从一个音节到一个音节。直到完成或者没完成。
  7. 死一样的寂静抓住了小镇。哈姆雷特最后的一句话:剩下的都是,寂静。

The rest is, silence.

Loading

精英的矫情:解读罗伯茨大法官的“祝你倒霉”毕业典礼致辞

July 12th, 2017

昨日,美国前任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自己养子初中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引起了社交媒体的关注。这位克林顿时期的大法官,很可能是靠这样一篇演讲词,而不是靠法庭判词,而留声扬名。

一般家长作为嘉宾面对孩子的同学,肯定会多说一些好话,但是罗伯茨法官却说了一些惊人的怪话。他不是祝福大家平安无虞,而是祝福孩子们前途坎坷,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体会生命中那些可贵的要素。

“在未来的很多年中, 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对待过, 唯有如此 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

“我希望你遭受背叛, 唯有如此 你才领悟到忠诚之重要。” 诸如此类。

罗伯茨的言论,对于东方人来说,确实比较新鲜。中国人虽然有叔向贺贫的传统,但是还是不能接受“祝”别人倒霉。孟子虽然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但如果在自己儿子毕业典礼上,估计也不会这么讲。

中学时候,老师讲过,要想高考作文得高分,有一个冒险的办法,故做惊人之语,但是能用锦心绣口,生花妙笔,把道理再圆回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传说中唐伯虎的祝寿诗: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来蟠桃献至尊。
这样欲扬先抑,确实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但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这要求听众跟他怀着同样的“幽默感”,顺利配合这次演出。

我看了罗伯茨法官演讲的视频,与其说是演讲,不如说是念稿。现场一点互动的气氛也没有,既听不到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笑声,也没有听到他们的其他回应。罗伯茨用平淡无奇的语调念完了自己的演讲词,然后等待名垂青史。

世界上的事,哪有这么便宜。在推特上,我们看到了美国知识界对于他演讲的反击。一个回复说:

cool speech. john roberts re-wrote the aca medicaid expansion and took
health insurance away from millions of poor people.
原来正是这个约翰-罗伯茨,改写了医改法案,让穷人看不起病,这倒是应了他的祝福。祝你孤独无依,祝你被人背叛。对于那些美国穷人来说,罗伯茨大法官的确背叛了自己。他的祝福生效了。

如果我将来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并被邀请致辞,我也献上这样一篇演讲: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在这里,我祝每个孩子都前途坎坷,岁月蹉跎,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中年之后,看清楚人生的本来面目,并作出一点成绩。

我祝同学们都孤家寡人,找不到朋友和伙伴,遇到事情只能自己跟自己商量,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友谊的珍贵,他们才知道珍惜同学之间的关系网。

我还祝各位孩子们永远没有退路,个个破釜沉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掘出自身的潜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最后,我祝各个孩子命如草芥,是红太阳下面的一只蓝蚂蚁,大人物随便一脚就能把你们踩死,没有人在乎你们的呼吁,你们将被打入无缘社会,成为这个社会中下流的下流,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知道争取个人权利的价值,你们才不会漠视别人的苦难,也只有这样,你们才知道坠入社会底层的可怕与痛苦,从而奋发上进,不辱没你们的母校,不辜负你们的师长父母,不葬送你们的前程。
我演讲话音落下,你猜现场怎么着?笑声和掌声?

面面相觑,静默无声,窃窃私语,以及用各种地方方言表达出来的那个词:

傻X,十三点,二百五,六二……
因为,毕业典礼不是抖机灵的时刻,仪式不是故作惊人之语的地方,孩子们希望听到具体而微的忠告,家长们希望听到代表自己心声的发言,而老师希望听到家长嘴里的一点点哪怕是言不由衷的感激。这就是典礼的意义。

作为一个法官的孩子,就读的学校肯定不差,这里的人,比平民的子弟,已经领先多半个身位。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还要把这种精英性传承下去,不给下层社会以向上流动的太多机会。

法官的儿子,最好永远做法官。而贼的儿子,能够晋升到黑客,已经不错了。对于他们来说,让自己的子弟们知道一下人间的险恶,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那些精英才觉得罗伯茨讲得好。

我想起一个段子。

一个坐轮椅的富翁,在儿子成年的时候,把他叫上楼顶,对他说:

儿子,今天我给你上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儿子欢欢喜喜地听着。

富翁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向后退十步。

儿子照做了。

富翁说:你再向后退十步。

儿子说:爸爸,不能再退了,再退就掉下去了。

富翁说:放心吧,我帮你看着呢?爸爸能骗你吗?

儿子向后退去,没到十步,就掉下了楼顶。

在医院里,儿子浑身缠满石膏,睁开眼看见自己的父亲。他生气地扭过脸去。

这时候富翁语重心长地说:

儿子,这就是我给你上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课。永远,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的父亲。你爷爷当年就是这么给我上的课呀。

Loading

未来已来?别忽悠我了!

July 10th, 2017

无所不能的浙江人,把“简史派”掌门人尤瓦尔-赫拉利请到了杭州,做了一场主题演讲,并全网直播。但由于网络挤爆,不知道他今天都讲了些什么。不过,据我推测应该是他两本书的基本内容吧。未来已经到来,分布并不均匀。人类社会靠故事连接,以后人和机器将结合在一起。等等。

现在流行说未来,我却觉得人类最应该学习的反倒是历史。未来这个东西,基本是靠蒙的。蒙对了的,就说自己擅长预测,蒙错了的,就不吭气了。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些预测对了的人,在外边蹦跶。给人一种错觉,似乎预测未来很重要一样。

我对简史派研究不深,但是这类畅销学者往往是靠故作惊人语过日子的。

尤瓦尔-赫拉利预测未来不仅大部分人失业,而且还会变的无用。如何安置这部分人,将成为最头疼的问题。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过于危言耸听,人类社会再发展,也离不开人本身。人会为自己创造很多工作岗位,而不是让自己被淘汰。很多工作,只有人类才能做好。

昨天夜里,我从上海开车回杭州,下高速的时候已经是半夜,到达一个小的收费站,里面坐着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他见了我,露出真诚而大大的微笑,这不是那种职业化的培训过的微笑,而是一个人类在深夜孤独的收费站,见到另一个同类时所绽放的笑容。我想,这个匝道可能好久没有人下高速了,也许他正好遇到了开心的事,也许他的职业培训加上他的个性,让他在那一刻对着司机微笑。无论什么原因,这都是冰冷的机器所无法替代的。

我当然听说过一种东西叫ETC,我讨厌那玩意。我觉得经过收费站的时候,减速、排队、摇下车窗,缴费,是一个让自己放松和休息的过程。为什么一味地追求快呢?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事值得人如此匆匆忙忙。

关于未来,我听过很多吃后悔药的故事。推友@linglingfa说:

有人后悔没早买房。真应该后悔的是为啥04年腾讯刚刚上市的时候不买腾讯股票,当时一股3.7港币,现在股票一拆五之后都270,不拆的话1350,算下来涨了300+倍,当时要是把准备买房的几十万all in,现在都一亿多了。但是当时你敢么?事后诸葛亮而已。

也有人说如果2011年的时候,能够多挖或者多买一些比特币,将会有千倍以上的收益。

我不否认,如果你那样做了的确会发财。但是,这并不是看得到未来。未来是谁也看不清楚的,那些买了房,囤了比特币的人,并不比普通人更聪明,更懂得未来。他们只是碰巧做了这件事,而这件事又碰巧成功了而已。

用老百姓的话说,谁也没有前后眼。那些所谓知道未来,赌博未来的人,输赢的概率其实是一样的。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按部就班,考验的是一个人承受痛苦、寂寞、无聊的能力,凡是能把这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安排得妥妥帖帖的人,不用去预测未来,未来也会对他不薄。相反,那些一心一意找刺激,寻快乐,忍不了一点痛苦和无聊的人,及时给他一个时空穿梭机,也是没用的。

人类大脑中设置了奖惩机制,让我们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之后,产生一些轻松愉快的感觉,比如,经过体育锻炼后,大脑能释放多巴胺,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快乐。这是为了刺激我们以后多做对身体有益的事。如果绕过这个过程,直接去寻找这些快感,那么这些快感也就很快变成诅咒。无论是各种毒品,夜店狂欢,以及最近流行的“笑气”,都是这种提供给投机取巧的人们的诱饵,结果就是把人毁灭。

人生真正有价值的时刻都没有大山临盆式的轰轰烈烈,也没有壮士出征时那样的慨当以慷。生命是静水深流,是默然生长。读书,写作,与友人交往,所有这一切,看上去跟平淡,实际上在默默积累你功力。关键是这些过程本身是充满快乐的,能够体会到这种快乐,人生也就超脱了平淡,超脱了种种苦厄。

这些年随着减肥的起起落落,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之前之所以减肥成果不稳定,跟我对自己的过分要求有关。我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圣人一样,总是看到自己的阴暗面,自己的错处,而没有对自己仁慈一点。

为什么非要给自己设定每天走路的指标,为什么每天早晨非要称体重,这些做法都是不可持续的。减肥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我所做的都是为了未来投资,不是为了一串好看的数字。在朋友圈秀照片,得到女同学的点赞,固然很开心,但是在游泳池里狗刨一小时,爬上岸时,大脑里那种爽快愉悦,却是不可见的喜乐祝福。

BBC说,全球富人都在默默进行“非炫耀性消费”,买个包包,买个豪车,这种消费已经老土,而且过时了。人家真正的富人们是把钱投入到看不见的领域,比如子女的教育,比如给自己订一年《经济学人》杂志,比如让孩子上学时的便当里放着藜麦饼和有机蔬菜。

这个观点虽然有些搞笑,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我们在明处得到的赞美越少,频率越低,往往在未来享受的幸福就越多。至少理论上如此,因为对于真正的未来,谁也不知道。

我的舅舅,是一个普通的山东农民。他种植冬枣,偶尔写诗。他新写的一首诗,总结了自己迄今为止的生活。

十二年寒窗不识丁,
十五年船厂临时工。
十五年木匠吃百家饭,
十五年务农五谷丰。
愿老天再借十五年,
徒骇河畔做钓翁。

最后一句说出了舅舅的理想。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六十五,希望能活到八十,并且用自己的积蓄在我故乡最大的一条河–徒骇河边的公寓楼上买间居所,每天散散步,钓钓鱼,安度余生。

由于他勤奋种植,他的理想实现了。去年他用现款买了商品房,就坐落在距离徒骇河不远的地方。

我想舅舅这样辛苦了一生的人,才是真正懂得未来的人。我曾经代表过一个机构采访过他,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他回答:

“我最幸福的时候啊,就是一手拿着茶壶,一手端着茶碗,在自家的冬枣地里溜达。看着树上的累累硕果,我有说不出的高兴。尤其是有人来参观,更有一种成就感。”

此刻,坐在书房里,拥有清风明月和几千册藏书的我,真正体会到了舅舅的幸福。

只是没有人会邀请一个普通农民来讲讲幸福与未来。

Loading

我也是布莱克

July 9th, 2017

一年一度的上海电影节,我看了四部电影,其中两部反映的是小人物的。第一部是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2》。里面讲到一个小人物丸田,七十多岁了,还站在路边为工地指挥交通。

在日本,这样的人,被称为是脱离了一般社会的人。日本社会等级森严,一个人能留在一般社会,还有希望,一旦坠落,万劫不复。

《家族之苦2》中的丸田,也曾经是社会精英,富二代,但是由于房地产业的衰落,他自己变得一贫如洗。从而年老时,也不得不出来揾食。

根据李淼先生的描述,在日本,如果你没有固定工作,只能成为日薪劳动者。这位老先生的工作就在工地附近负责车辆导引,用指挥棒引导车辆,同时不停地对过往车辆鞠躬致谢。

日本社会分级
日本社会分级

从事这个职业,意味着与一般社会告别了。

丸田老先生,被退休的老同学在路上巧遇到,就被约着一起去居酒屋喝酒。喝酒的时候,大家回忆起年轻时的辉煌。老先生曾经是高中足球队的守门员,虽然不帅,高和富,全占了。

大家回忆起当时中学时的班花,说了一些暗恋赞美之词。这时候丸田说:我娶了她。

大家都愕然,一朵鲜花啊。丸田继续说:不过没几年我破产,我们就离婚了。

居酒屋老板娘超了新鲜的银杏给大家吃。大家回忆起,丸田年轻时,家里的豪宅院子中央就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每年都请同学们去吃盐烘银杏。老先生自己也已经很多年没吃到了,这次索性吃了个够,喝了很多的酒。

次日,丸田死在了老同学的家里。

对于孤苦无依的老人,政府会出钱给这个人办最简单的葬礼,基本只有殡仪馆里的工作人员为他送行。可是这次,丸田的同学和子女,一起来给老先生送行。并在他的棺材里装满了银杏。当尸体推入火化炉的时候,传来了乒乒乓乓的声音。那些银杏像鞭炮一样,为这个孤苦可怜的生命送行。

电影节最后一天,承蒙卫西谛赠票,我到宝山看了《我是布莱克》。

布莱克是一个50多岁的英国木匠,平常在建筑工地上班。

影片一开始,他就被查出了心脏病。他去政府福利部门申请低保,但是先要通过有无劳动能力的测评。工作人员像个机器人一样,让他举手,走路,问他是否便秘,就是避而不谈他的心脏病。结果可想而知,他被福利部门认定还有劳动能力,不予低保。

布莱克,每天都去福利部门,排队,申诉。工作人员告诉他,申诉表你得到网上填。布莱克不会,只能去图书馆,在那里勉强填了表格。
然后再到福利部门排队。这时候,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刁难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妈妈,他说了两句公道话,结果也被保安赶了出来。

这个女人叫凯蒂,是个单身母亲。她身上只有12镑,没钱交电费,若拿不到福利,更是朝不保夕。

两人之间产生了友谊。布莱克给凯蒂家修马桶,修门,赢得了两个孩子的喜欢。

但是,他自己陷入了“第22条军规”一样荒诞的处境。为了能够领到福利,他需要证明自己在努力找工作,但是因为得了心脏病,哪怕得到工作机会,他也不能去上班。他就这样来回在福利部门跑啊跑,受尽了侮辱。

而凯蒂也做一些零工,但是显然不够开支,她就自己不吃饭,给孩子省着吃。

英国有food bank,就是专门为穷人免费提供食品和日常用品的商店。但是你得有食品券,并且还得排长队。凯蒂去了,里面服务人员态度倒是很好。领着她在货架上取东西。就在工作人员一转身的时候,她偷偷打开了一个罐头,吃了一大口。那是宠物食品。她大口呕吐,屈辱的泪水喷薄而出。

是的,上层阶级,一般社会的人,不会知道这样的滋味。大家都来安慰她,孩子也愕然地看着她。凯蒂无奈,只能在超市偷东西。她偷了一包卫生巾,被保安抓住。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叫迪亚天天的超市,里面的东西比较便宜,老头老太去的比较多。有一天,一个老太太,脖子上被挂着一个“我是小偷”的牌子,在门口被示众。

我老婆为她说了几句公道话:“你们报警就可以了,为什么这么侮辱人家?”

超市老板说,你不知道,她是惯犯。

所以,千万不要说,老牌帝国主义不行了,大中华,棒棒的。说这种话的人,对于那些穷苦的人,绝望的人,要么没见到,要么视而不见。

回到电影,凯蒂被抓紧保安室,经理好心,替她买单,把她放了。她出门的时候,保安悄悄叫住她,说“以后缺钱找我,我有办法,这是我的电话。”

不用问,大家也知道,保安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叫她出卖肉体。

话说布莱克,因为实在受不了福利部门的荒诞,傲慢和官僚做派。他做了一生中最高光的一件事。他在福利部门的墙上,用黑漆喷上了下面一段话:

我,丹尼尔-布莱克,在这里发起请愿!福利部门电话的彩铃太难听了,强烈要求换一首。

大街上的人,为他鼓掌。有的起哄,有的真心同情。一个陌生人,还在警察带走布莱克的时候,把自己的外套给布莱克。

真是莫大的讽刺。共产党宣言的实际诞生地,恩格斯战斗过的地方,工业革命之后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发祥地。老百姓也只能发起这么荒诞的请愿。

布莱克因为没有前科,被释放。而凯蒂因为女儿在学校里被歧视,决定铤而走险去见了地下老鸨。如你所知,她成为了灰色收入阶层。

布莱克无意中发现了凯蒂的秘密,假装顾客登门。凯蒂哭着跑出来。
她不需要布莱克的关怀,也不需要布莱克的原谅,她需要英镑。她转身又回去工作了。

故事最后布莱克没有等来福利部门的批准,也没有等到申诉的胜利,他心脏病发作,死去了。

这不是导演的杜撰,也不是左派们的宣传。这是英国最现实的社会状况。

在爱丁堡电影节上,《我是布莱克》被电影放映后,人们留下的字条墙把编剧Paul Laverty给震惊了。人们纷纷留言,说这就是我每天所经历的!

《我是布莱克》的编剧看到了满墙的观众留言
《我是布莱克》的编剧看到了满墙的观众留言

看了这些电影,你还能把一个人的贫困,归罪到个人的懒惰、出身的低微、运气的不好、以及不知道认命……身上吗?不要觉得中国崛起了,我们有跟着一摸一样,甚至更重的人间惨剧。英国再不好,还有全民医疗系统NHS,医疗国家全部负担。日本社会再衰落,还有福利,还能把一个人体面地养老送终。

英国观众纷纷留言,痛诉自己布莱克一样的遭遇。
英国观众纷纷留言,痛诉自己布莱克一样的遭遇。

不要刚吃了两天饱饭,就觉得穷人不顺眼,底层人民活该。今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也会发生在你身上。

张芯蕾:一个提前演习被埋葬的无助女孩
张芯蕾:一个提前演习被埋葬的无助女孩

四川内江,2岁半女孩张芯蕾,出生仅2个月就检查出先天性地中海重度贫血。父亲张利勇称,为治病家里已花光积蓄,借无可借,他无奈给女儿提前挖好坟墓,并陪女儿在坟中玩耍,称是提前适应,希望到最后一刻时没那么恐惧死亡。

让我们听一下凯蒂在布莱克葬礼上的话:

这是最廉价的葬礼,所以在9点举行。但是丹(布莱克丹名字)并不廉价。他给了我们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在他死的时候,我在他身上发现了这张纸,这是他写给政府部门的请愿信,我读给大家听。

我不是一个客户、顾客,也不是一个坐享福利的人,我不是懒汉,不是乞丐,更不是小偷。我不是一串社会福利号码,也不是屏幕上的闪烁的字符。我付账单,我纳税,一分钱也没少过,我为此骄傲。我看顾我的邻居,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我并不靠慈善福利吃饭。

我的名字叫丹尼尔-布莱克。我是个人,不是条狗。因此,我要求我的权利。我希望你们能以尊重待我。

我,丹尼尔-布莱克,是一个公民。

Loading

一个无法翻译的希腊词

July 8th, 2017
Stratis Valiamos
Stratis Valiamos

(希腊渔夫Stratis Valiamos,他因为救助多名难民,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有独特的不能准确翻译的词汇。你可以用一大堆词,甚至一篇文章,来解释这个词,但依然无法传达这个词在其母语中使用的奥妙。

Φιλότιμο

在希腊语中,philotimo就是这样一个词。从词根上看,这个词不难翻译。phil意思是,爱,朋友,timi的意思是荣誉。从字面上讲,可以理解成为:荣誉之友,或者爱荣誉。但是这样翻译,不能传达其奥义的十分之一。

philotimo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荣誉,胜于自己的生命。在古希腊,对于一个市民来说,最可怕的是丧失自己的荣誉,自己的诚实,自己的philotimo。

一旦一个人受到这样的控告,将由6000个雅典人对他进行审判。如果大家投票这个人丧失了philotimo,那么他就会被赶出雅典城,他被逐出社会并失去自己的公民权。一旦被控不名誉,那么比被控告偷窃、甚至杀人更为严重。

即使到今天,这个传统也没有丧失。在希腊,人们会这么说:

你怎么能这么干呢?你难倒连philotimo都不要了?

philotimo不是中文语境里的“面子”,那是一种只顾自己的虚荣。

也不是一般说的荣誉,他更像一个在英语世界里被人们逐渐遗忘的词,honor,glory,荣耀。有一本写伊拉克战争的非虚构作品标题就是:男儿在何处得到荣耀?

philotimo还代表着勇气,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过:

philotimo是成为希腊人的最本质的成分。philotimo对于希腊人就像呼吸一样重要。失去了它,希腊人将不再是希腊人。他甚至会变成行尸走肉一样。

philotimo的另一层意思是,为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家庭和社群感到骄傲。philotimo是尊敬别人,帮助别人,并不是贪图自己的好处,而是感觉自己有义务这样去做。

在二战时,克里特岛的岛民冒着生命危险,把被轴心国飞机击落的盟军英国和澳大利亚空军藏在山洞里,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philotimo。

到了今天,希腊人把叙利亚从海上逃来的难民,从水中捞起来,给他们食物,提供给他们住处,让他们能够在这个绝望的世界上看到一丝希望。

当某些国家,还在为了接收难民问题而对一个女演员嬉笑怒骂的时候,身心philotimo的希腊人根本不把这当成一个问题。

在克里特岛,有一个词叫Kopiaste,每个希腊人都知道这个动词的意思。它的本义是坐下,但是在希腊意味着,欢迎,进来,加入我们,吃吧喝吧。这是一种古道热肠的希腊人才能明白的含义。

philotimo的意思,在希腊问中是一个谜。philotimo是什么,philotimo就是希腊行希腊行是独特的,让希腊人成为希腊人。

希腊人,我几乎没有接触过,也没有去过希腊,但是我相信,这种语言背后所传递的东西,以及语言的局限性。

Salman Rushdie说过:

如果要找到打开一个社会的钥匙,去看看这个社会中那些不可翻译的词。

有一本书《他们专门有一个词来描述它:轻松愉快的不可翻译词汇和短语词典》(They Have a Word for It: A Lighthearted Lexicon of Untranslatable Words and Phrases),里面选了梵语,日语,意第绪语,希伯来语,当然还有汉语。汉语词汇,作者选了道,骂街,认为这些是无法翻译成西方语言的。

语言影响我们思维,甚至决定我们思维的方式。为什么有了机器翻译,我们还要学习外语,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外语的意思,而是了解外语中那些不可翻译的词汇,语调,情境。这才是一个语言最精妙的部分。

回到philotimo这个词,每个希腊人都有不同的回答。bbc记者去了希腊,从不同人嘴里听到了对于这个词的不同解释。

医生的回答是:做正确的事。
牧师的回答是:爱和尊敬上帝与社会。
演员的理解是:追求完美。
而难民营的志愿者则说: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016年因拯救难民而获得诺贝尔奖拼命的渔夫Stratis Valiamos,经常划着自己的小木船去爱琴海救援。

我正在钓鱼,我可以看到人们大声求救。我能做什么?假装看不到?假装听不到?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

事实上在希腊,如果一个人有philotimo,则意味着这个人效忠他所在的城市,并且接受别人对于他所在城市的赞美。

我觉得philotimo,不仅仅希腊才有,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多年以前,我从深圳坐船到珠海,下了码头,我问一个出租司机到唐家乐园怎么走,司机说要150元。这个时候,在我傍边一位素昧平生的女士,对司机发火了:

从这里到唐家乐园哪里需要这么多钱?你这不是给珠海丢人吗。

这就是philotimo,一种对自己所在城市的荣誉感,同时表现出对于陌生人的好客。

说到底,什么是philotimo呢,我们还是用一个难民救援者Diamantis Zannikos的话,来结题吧:

(philotimo就是)2–3个积极的想法,1升生活的激情,500 克盛情款待,10滴怜悯同情,1盎司骄傲、尊严和内心的声音。

Loading

摇摇头我想至少我还是只鹰

July 6th, 2017

在2000年的时候,新疆歌手洪启写过一首歌《我是一只离群的鸟》,它成为我最喜欢的歌之一,伴随我度过了许多暗淡的岁月。

最近我又想起这首歌,是因为金马奖评委卫西谛老师介绍的一部电影。《小孩与鹰》,导演是英国导演肯洛奇,也就是《我是布莱克》的导演。这部电影是他年轻时候的作品,1969年拍摄。

卫西谛老师列为他的人生十大影片之一。足见其重要。

这部电影的开场是平淡无奇的,一个15岁男孩比利-卡斯帕,出生在约克郡的一个煤矿,他上有个脾气不好的哥哥,还有个说话不管用,但新欢到外找乐的妈妈。

一早起来,他就先给老板送报纸。在路上,他还偷了送奶工的牛奶。开场的15分钟,是伟大的15分钟,因为它把一个封闭的煤矿小镇展示在人们面前,像纪录片一样真实。卫西谛老师称之为生活的透明性。比利的人生轨迹是再清楚不过的,他跟他的哥哥一样,将来都是要去一个地方。

影片中,一个美好的早晨,比利的哥哥走在路上。熟人跟他打招呼:

居民:多美好的一天啊。

哥哥:是啊,不过一会,我就要下到地狱里去。

地狱,在这里甚至都不是比喻,而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就是煤井。所有镇上的孩子,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如果不能去办公室工作,只能去这个地方,当然比利也不例外。

比利在农场主家的高墙上,看到一个老鹰的窝。他从二手书店偷了一本《驯鹰手册》,开始研究鹰。有一天,他冒险爬上高墙,从鹰窝里抓了一只小鹰。他学习驯鹰。这是影片中最亮丽自由的时刻。

而生活除了这一点亮光,剩下的都是冰冷与无情。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耍赖,并把输球赖到比利身上,并罚他冲冷水澡。晨祷的时候,他因为睡着,被校长叫到办公室用戒尺打手。班上他被取笑,家里他不被重视。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人,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课堂上,有同学告诉老师,比利在驯鹰。老师让他上台讲讲。一个男孩,迎来了自己一生中最亮丽的五分钟。

他写着那些大家不认识的驯鹰的单词,然后眉飞色舞地讲了,鹰的习性,驯鹰的诀窍,鹰飞的样子。课后,他还在田野里给老师演示了驯鹰。这是影片最华彩的乐章。

后来,小男孩回到家里,看到哥哥留的字条和一英镑。哥哥让他去彩票店,买个马,赔率是1赔16。比利把这钱给鹰买了牛肉,并且大吃了一顿。比利正在上课的时候,看到哥哥怒不可遏地来找他。他四处躲藏。在犄角旮旯呆了一夜,他来到学校。

由于马上要毕业了,老师给每个孩子面试,问问他们想做什么工作,学校会给推荐。自然有家长陪同的打扮的衣冠楚楚的孩子,准备报名去办公室工作。而比利穿的破破烂烂,一点准备都没有。

面试的时候,老师说,你这样只能下煤矿了。

你再想想,你还有没有别的爱好,比如园艺什么的?

一句话提醒了比利,他撒腿就往外跑。一路狂奔回家。打开小木屋。发现,鹰不见了。

他撕心裂肺旳呼喊,到了鹰的老巢,也没有找到。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对,他的哥哥。

他跑回家,问哥哥,我的鹰呢?

他哥哥说:你还来找我,我还要揍你呢。我让你买的马呢?你知道吗?按照我说的买的话,我现在就有16镑了。

我看了imdb上的评论,当年的16英镑相当于现在400多镑,对于矿工来说是很大一笔钱。比利痛哭着跟哥哥要鹰。哥哥不理他。

比利想起去翻垃圾桶。在一个垃圾桶里,捧出了鹰的尸体。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比利埋葬了他的鹰。

故事就结束了。

看了《小孩与鹰》,我难过得无可如何。如果不是卫西谛老师介绍,我不可能看这一部电影。

卫西谛老师的太太是从来不跟他一起看电影的,但是看了小孩与鹰之后,感叹说:原来我们活到现在是这么不容易啊。

因为那种童年的恐惧,那种在呵斥下的生活状态,那种冰冷,还有小男孩羸弱身躯与世界的对抗,对每个人来说,都太熟悉了。

小孩在讲台上,讲解老鹰的高光时刻,在布莱克里就是在墙上喷字的时刻。

正如洪启所唱的:

乌鸦飞过来向我招手,
摇摇头我想至少我还是只鹰

小孩与鹰,是一部小说改编的,这个小说在英国就像我们的《朱德的扁担》一样,是中小学教材的课文。迪斯尼曾经要买过这个版权,条件是结局不让老鹰死,作者拒绝了。卖给了肯洛奇。才有了这部经典。

电影拍摄用了三只鹰,为了让小演员获得真实的情感,啃洛奇告诉小孩,最后一只鹰要死掉。小孩的恐惧,沮丧始终挂在脸上。拍摄完,导演才告诉扮演比利的演员,三只都活着,垃圾桶里是一只从别处弄来的自然死亡的鹰。

包括校长打小孩的场面,都是在事先没有告诉小演员的情况下,真打,所以,观众看到的小演员的反应(震惊,羞辱,愤怒)都是真实的。为此,每个小演员得到了50便士的额外工资。

这部电影启发了《比利-艾略特》,卫西谛老师说,它启发了后面几乎所有英国电影人。

肯洛奇虽然是个大导演,但是在工人罢工游行的时候,也始终站在队伍之中。他认为,自己就是工人,自己就是蓝领,就是看似不是底层的底层。

如果想知道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小孩与鹰》是最准确的象征。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拼学区,拼课外补习班,拼钢琴,拼奥数,拼出国,拼211,拼985,拼常青藤。因为不想沉到地底下。而这个社会也实实在在能让你的孩子沉到地底下。

也许他们还能见到阳光,但是是寄人篱下的阳光,是偷偷出来抽一根烟的阳光,是被雇主怜悯赏赐的阳光。

是的,他们告诉你要减负。减负的结果是,公立小学,一年级只准教26个字母。而私立小学毕业,英语达到了六级水平。

去他的素质教育,都是骗人的,都是把人打入地层深处的。

我们的孩子,也许还有机会驯一只鹰,但那必然是一只死鹰。

这个社会的残酷性就在于,要么你养一只被人弄死的鹰,要么你自己变成一只鹰。

不,摇摇头,我想至少我是只鹰。摇摇头,我想至少我的孩子还是一只鹰。

祝福大家,祝福我们的孩子!

Loading

志愿者最美

July 6th, 2017

志愿者虽然是个外来概念,但一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的仁人志士,自古史不绝书。战国末期齐国人鲁仲连,帮助赵国解除了秦兵的围困,但拒受千金之谢,他一语道出了志愿者的本质:“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简单概括就是:助人解困,不取报酬。

1990年,有这样一位“士”把旨在为患有唇腭裂及其他头面部畸形的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医疗的“微笑行动”带到中国,开始了最美的里程。他就是韩凯。

27年以来,在韩凯的感召下,一批批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成为专业志愿者,跟随他一起组成流动医疗队,开赴西部、边陲、以及被人们遗忘了的城市和村庄。一代代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拿出真金白银,为“母亲微笑行动”提供必不可少的动力。越来越多热爱公益事业的城乡中产阶级、都市白领、青年学生加入到“母亲微笑行动”中来,成为非医疗志愿者,为这项长期持久的公益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究竟是什么力量把大家都吸引志愿者活动中来?是善念的力量。

古丽是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2006年开始,她就参加中国“微笑行动”,跟同事走遍了南疆,去筛查唇腭裂患者。十一年过去了,她的名字被很多唇腭裂患者记住。

由于唇腭裂患者需要序列治疗,古丽医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努力让那些孩子,得到最经济实惠的后续治疗。她会跟踪一个患者十多年,给他找最便宜的甚至免费的方案。

唇腭裂患者最关键的是语音训练,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在国内尚属于前沿。而古丽医生, 自己无师自通,琢磨出了一套维吾尔语的语音训练办法,经过多年实践下来,效果显著。

有一个患者今年已经19岁了,在古丽这么多年的后续治疗下,他不但说话已经正常了,牙齿也整好了,啃个羊肉,吃个烤馕,都不是问题。

古丽医生说:我之所以做这些事,是相信福报。我怕做了坏事,老天爷谴责到我的孩子身上。我们的德行也是给孩子看的。

质朴,有爱,懂得敬畏,为病人力所能及谋福利,古丽医生就是全体医疗志愿者的代表。

卓玛是中国“微笑行动”在青海玉树的联络人。为了让高原牧区更多的唇腭裂患者们得到这个福音,她使用了最原始却也最有效的传播手段:发动志愿者利用庙会、学校放学等人群聚集的机会,发送“微笑行动”的宣传单。谈及往事,卓玛不怨天、不尤人,把这一切看得像高原上的草青草枯、花开花落一样自然。

卓玛负责把患者护送到手术室,她用恳切的话语和温和的微笑,安慰着焦虑的患儿和家属。只有亲身经过了伤病折磨的人,才能护送患者经过黑暗的幽谷,抵达可安歇的水边。

在母亲“微笑行动”志愿者当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无忧无虑的面容,他们来到这里,并没有带着过去沉重的历史,也不是为了来寻找救赎。是纯良的本性向他们发出召唤,来分担唇腭裂患儿们的痛苦。在帮助这些患儿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单纯的快乐,这快乐如同那些在沙滩上堆着城堡的儿童。

不止一位志愿者坦言,做公益会上瘾。这种瘾就是一种把个体融入集体的渴望吧。它让我们每个人不再是孤岛,也让丧钟不再为孤单的个体而鸣。

当然也有人对志愿者们说三道四。我看到的一个最常见的论调,就是志愿者有所图。有人为了扩大交际,有人为了多认识人,也有人顺道旅游,甚至不排除有人为了泡妞。

这样的论调一点也不新奇。在中国发生地震的时候,就曾经有人质疑“好心”的志愿者,指责他们的无序、帮倒忙、办坏事等等。

对于说这些话的人,我想用一出英国戏剧中的台词。在英国国家剧院表演的《天窗》中,女主角,一位在伦敦贫困社区教书的教师,对向她指手画脚的商人,发出了怒吼:

我厌倦了这些老生常谈。我厌倦了这些右翼混球。我们自己是连动动手指都不肯,就知道躲在办公室和银行里,坐在议会里,在报纸上对我们指手画脚,怀疑我们动机,质疑我们的判断力。可是为什么?因为他们需要把比他们工作更辛苦的人踩在脚下,以保持自己的好感觉。

在这个国家,你只要提到“社工”、“志愿者”、“义务咨询师”,就会有人皱眉头。你知道社工做什么吗?每天每夜,他们在清理这个社会的下水道。他们在搬运这个社会的垃圾。他们在做别人不去做,也不愿意去做的事。但是我们可曾为此感激过他们吗?没有,不但不感激,反而用已经烂透的良心对着社工们指指点点:“如果?”“如果我做这个工作,那么当然……”“如果换了我……。好吧,我要说:

OK,你大爷的倒是去做呀!

记者们,政客们,去啊,去跟瘾君子谈谈,去粘合破碎的家庭,去制止在商店里偷东西的孩子,去对付那些打得不可开交的夫妇。你大爷的倒是去试试啊,为什么不去?因为你只会给人忠告。不服?来吧,加入我们。这个工作就像一个大赌场。人人都能玩。但是有一条规则。你不能两手空空来。你必须购买筹码,才能坐在赌桌上。用什么买?用你的时间和努力。什么,付不起?那么对不起,滚你大爷的!

每当女主角说完,现场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事实上,母亲“微笑行动”每到一个地方,受益者不仅仅是唇腭裂患者及其家属,还有那些当地的志愿者、当地的医护人员、甚至是不相关的旁观者。因为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医患关系可以如此地和谐,原来病人可以得到温柔的接待,原来医护工作者会被患者当成家人看待,原来病房可以充满微笑,原来世界可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志愿者的善念就像风中的种子,有了合适的阳光、雨水和土壤,就会在那里生根开花。而面对这些心怀善念的志愿者,要么敬佩,要么追随,否则请闭嘴。

Loading

拼刺刀与纸质词典

July 5th, 2017

说起拼刺刀,不少人都感觉这是上个世纪的战法,只有在抗日神剧中才能看到。2008年,奥巴马在总统辩论的时候,也说过,拼刺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有天空中的致命武器,叫战机,水底下的攻击武器,叫潜艇。因此,从2010年开始,美军也取消了拼刺刀的科目训练。

但是最近一条新闻却很耐人寻味。

2017年7月1日,英国特种空勤团(SAS)小队在摩苏尔遇伏,遭50名伊斯兰国(ISIS)成员包围。在子弹即将耗尽的情况下,英国特种兵端起刺刀,如发疯的武士般向ISIS成员发动冲锋,杀得对方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在成功击毙32名ISIS成员后,SAS小队全身而退。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4年在伊拉克,2012年在阿富汗,英军在弹尽时都发起过刺刀冲锋,都是大胜,阿富汗那次还冲过80多米没有掩护的开阔地带。

我在看这条新闻的时候,查了“刺刀”的英文:bayonet,我查的是我家里最厚重的一本词典《牛津英语大词典》(简编本)(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我家的《牛津英语大词典》(简编本)
我家的《牛津英语大词典》(简编本)

这本词典的规格如下: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精装: 3750页
开本: 16开
商品尺寸: 28.4 x 22.4 x 10 cm
商品重量: 4.2 Kg

足足有八斤多重,比我大学军训的时候,用过的号称七斤半的枪还重。

在一个电子词典满天飞的时代,纸质词典的缺点是再明显不过了。

它查起来非常慢,内容也不全。由于是简编本,它不但缩编了很多词语,而且忍痛割爱舍弃了20卷本《牛津大词典》的精华:历史例句。

通过简编本,根本无法欣赏到这个让人会心一笑的句子:

The soldier was about to plunge his bayonet into the breast of the unfortunate Frenchman.

那么保持纸质版还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的。

在bayonet同一页上,我的目光不禁往下浏览,我看到了bazaar 这个词语,同时知道了,它的来历是波斯语,原意是市场。

在相对的一页上,我看到了 bayes theorum,贝叶斯定理,通过简单的定义,我知道了贝叶斯,是一个英国属学家。贝叶斯定理大致是怎么回事。虽然我没有明白,但是我可以顺着这个线索继续在网上查维基百科,搜寻其他资源。

纸质词典的特点就是有这种相遇感,可以让人在漫不经心中学到新的知识。当然,由于找寻的过程不容易,这个单词还更容易记住。所有这些优点加起来,可能也无法挽回纸质词典的辉煌。

纸质词典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像是步枪上的刺刀,它肯定干不过飞机大炮,但是你不能不说,它代表了人类的勇气和信心。

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物质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学习,我们获得知识,靠的不仅仅是便利,而是这种探索的乐趣与勇气。最终是精神战胜物质,纸质战胜电子,植物战胜硅基,也未可知。

电子带来了方便,但并没有让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提高多少。当年,朱生豪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独立翻译完了莎翁全集的大部分作品,而现在拥有武装到牙齿的电子设备,我们的翻译界却闹出了一个又一个笑话,从把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到把孙逸仙大学翻译成双鸭山大学。这暴露出,我们现在的学习英语学习方法出现了偏差。

而回到纸质词典,也许是一个回归英语学习正途的好办法。

我的朋友淑貞老师告诉我:

日本电影 《编舟记》中提到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的差异,男主说,电子的没有这种“出会い”,也就是所谓的“遇见”。看电子书犹如在黑暗中只有一束光,刚好够照亮你,身边有什么完全无法得知。

电影《编舟记》讲述了一个忘我编纸质词典的故事
电影《编舟记》讲述了一个忘我编纸质词典的故事

拿一本书,旁边放一本纸质词典,就这样天天查,天天练,比心猿意马地一会打开电脑弄弄这,看看那,要高效得多。借用淑貞老师的比喻:电子书,好像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了一个手电,只能发出有限的一束光;而纸质书,则好比点亮了一盏水晶灯,把满屋子都照亮了。

由此可见–

快,就是慢。

落后,就是先进。

巧办法,不过是旁门左道的歪点子。

笨办法,恰恰是名门正派的好办法。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