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夜走听红楼

May 9th, 2018

Title: 恢复夜走听红楼
Date: 2017-05-09 09:24

身体的肥胖已经不像话了,2017这五个月,我也在退行性改变着。

但是作为一个相信基督的人,他每时每刻都可以复活。只要能够接着耶稣基督来到施恩宝座面前,认自己的罪,就可以获得赦免,一清如水,比牛膝草还要白。(牛膝草到底有多白,我也不知道。)

于是,我决心卷土重来。

首先,要找到原因。

我以前夜里绕圈走路,带着一个模糊的电影大师的幻觉,听电影。这曾经是我活下去的动力啊,而如今,自从年初电影梦被导演给否定掉之后,我似乎啥动力都没了。

只有食物带来的片刻欢愉,但是吃完之后,又觉得有负罪感。负罪感又促使自己多吃,多吃了又不想运动。

人活一口气啊,靠的就是幻觉。

我想起一个天津往事。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年,天津来了个假麦当娜,模仿得惟妙惟肖,大夏天,穿着麦当娜的皮裙皮大衣,在舞台上 演得激情四射,大家都看呆了。

这时候,有一个观众喊:“大姐,你不热吗?”

全场笑场,麦当娜立即萎谢,演不下去,夹着皮大衣逃跑了。

她本来坚信自己就是麦当娜,被人一语道破,自己的气就泄了。

昨晚,我又找到了一口气。

自己不是电影大师了,也没关系,可以是文学鉴赏大师,具体来说,《红楼梦》鉴赏大师。

于是带着这样的幻觉,我又上路了。

在喜马拉雅听了一个半小时的红楼,在体育场走了一个多小时。

听的是这一出:红楼梦 :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也是红楼中,我听的最感动的一回。

如此大胆直白敞亮地写衰落,写死亡,这是其他任何一部中国文学作品所不能比拟的。

Loading

爸爸实验日

May 9th, 2018

title: 爸爸实验日 date: 2017-05-26

tag: 教育

爸爸实验日

我很少失眠,但是昨天的爸爸实验日,让我夜里醒了好几次。

昨晚回家开始彩排,效果并不太好。主要是我没有幼儿教育的经验,讲得不是太深,就是太枯燥。小孩子不愿听,也听不明白。

我选择的实验是:神奇的磁铁

教学计划是让通过几个实验,让孩子们了解:

  1. 磁铁的磁性,能吸哪些东西,不能吸哪些?
  2. 用磁铁制作指南针。
  3. 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为了便于宝贝们理解,我编程了一个故事。

大家来到大森林里,忽然迷了路,这个时候身上只带了一块磁铁,我们需要用这个磁铁干三件事:

  1. 找到地上的硬币,以便交给把守森林出口的怪兽。
  2. 制作简易指南针,能够找到方向,走出森林。
  3. 通过磁铁,干扰巫婆的指南针,使她不能追上我们。

这样一个小故事,把三个特性都融了进去。

为了鼓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还特意带了很多贴纸,凡是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给贴一个。实际上人人有份,不过回答正确的可以得到一个“大麦昆”或者“大魔仙”。

这招果然灵验,小朋友们都很渴望得到奖励,参与也更投入了。

我刚开始还有点紧张,后来就跟小朋友们聊天,知道了他们现在上什么课外辅导班,去过哪些地方。

看起来,小朋友们觉得我的实验课还不赖哦。

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比较满意。

我之所以积极报名做志愿者,动机并不单纯,是为了能让儿子多一点点照顾。曾经有一段时间,jonas在幼儿园的日子相当难过,每天中午饭都不吃,被老师给说哭。自从一年多来,我和jonas他妈妈积极充当志愿者以来,老师的态度大为改观。jonas越来越爱上幼儿园。

这应该是一种general practice吧。

Loading

【原创童谣】娃娃学编程

May 9th, 2018

与儿子一起创作的原创童谣。

【原创童谣】娃娃学编程

打游戏,看电影,
不如从小学编程。
Scratch, 一抓就灵,
立即上手你也行。
像积木,能拖动,
千变万化乐无穷。
编代码,发指令,
比比主角谁最萌。
做动画,可互动,
只要有想法都能成。
玩游戏,沉迷其中,
浪费时间还伤眼睛。
不如下载Scratch,
大家一起学编程。
长大做个程序员,
一起打败人工智能。

注:Scratch,有人翻译成“抓抓猫”,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生幼儿园研究组”为所有对计算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开发的一种软件创作工具,是一种可视化、积木式的创作工具,学生只需拖曳图形化的指令码,即可用来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动画、游戏和音乐等数字化作品。

Loading

纪录电影AlphaGo

May 9th, 2018

纪录电影AlphaGo,记录了Deepmind团队开发的围棋程序与李世石展开人机大战的故事。电影以FanHui为叙述者,尽管他的英语非常简单,且有很多语法错误,但是充满戏剧性,非常有感染力,且充满了哲思。特别适合讲述这个故事。

当李世石获得第四局胜利的时候,我再次留下了激动的热泪。

欲看此片,可去B站。

【1080P】《AlphaGo》纪录片人文历史纪录片bilibili哔哩哔哩

里面印象比较深的几点:

程序员害羞,有两种程序员,内向型和外向型。内向的程序员说话时,看着自己的鞋子。外向的程序员说话时看着对方的鞋子。

当李世石第四局下出78手的时候,Deepmind团队一片哀号,说不在乎输赢,都是瞎掰。

李世石刚开始下第一局的时候,还是延续了跟人类下棋的习惯,盯着对方的脸,试图看出蛛丝马迹。但对方坐的Aja Huang博士,只是一个人肉臂而已,他没有表情的。所以,李世石特别不习惯。

围棋被攻破,是程序员们的胜利,但未必是人类的胜利。

李世石是最后一个战胜最强围棋电脑程序的人,仅此就可以写入史册。

李世石有大奖风度,不像柯洁动不动哭鼻子。

接受AlphaGo挑战,对于李世石来说,就好比文天祥抵抗元军入侵一样,悲壮但不屈。

看来让儿子学围棋就对了,这是最锻炼大脑和意志的智力游戏了。

Loading

为何《教父》长盛不衰

May 9th, 2018

【纪录片】电影的魅力 第一季 Movie Talk S1_人文历史纪录片_bilibili哔哩哔哩

非常好看的电影谈话栏目,这一集谈了《教父》。

制作人分析为何《教父》长盛不衰,因为它有两个因素:

  1. 家庭
  2. 古希腊悲剧

而且制片人回顾这部电影,发现没有一个演员是选错了的。每一个都恰到好处,不可替代。

《教父》差点难产,连科波拉都几乎被解雇。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差点没有得到机会。任何一步有变化,都会让我们看不到这部杰作。

然而,神奇地是,这部当初定位为小成本的电影,成为了史诗,并且是事实上影史第一。

这个节目擅长用电影里的镜头和对白,来说一些言外之意。明明说的是帕西诺自己获得角色的过程,但是镜头给出却是他扮演的麦克,主动要求去杀警察的那场戏。戏里戏外,严丝合缝。

主持人是好莱坞的资深记者和制片人Peter Bart,这些系列节目是2012年时拍的。我准备陆陆续续看看。

推荐老蒋也看看。现在B站上已经没有故事片了,但是纪录片还有一些。恰好,我喜欢纪录片超过一般的故事片。

Loading

连看三片

May 9th, 2018

2017-12-30

昨天,独自开车,来杭州。一路上,放的卡拉扬演奏的贝多芬的第五和第六交响曲。一个人开车有一个人开车的乐趣,就是可以让自己完全融化在音乐之中。唯一不爽的是,在海宁的许村服务区下高速,进入余杭境内,被检查站给查了驾驶证和行驶证。虽然只是例行公事,但是有一种神州无处不监狱的感觉。

昨天晚上是星期五,照理有《好中文的样子》的课。本来按照我的打算,晚上依然讲圣经的翻译。但是,又觉得翻来覆去讲圣经,让那些不感兴趣的人,会心生反感,效果会适得其反。正犹豫间,征询子月侄女的意见,她如是建议:

那只有讲讲和时事有关的了,从时事引向某个电影或者某本书哈哈。之前导师让我帮他上几节课,我足足备课一星期还连续失眠。更别提什么自由发挥了。但我臆想了好多种讲课的可能性 但愿以后能用得上哈哈。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我响起了这两天网上流传的一段王健林扶贫的视频。就从这个角度开始构思课件:

从一件时事谈起

  • 怎么评价贵州丹寨县年轻的县长,要王健林把所有利润都留下?
  • 纪录片周浩《书记》
  • 看看《红楼梦》中是怎么说的?

晚上实际讲座的时候,讲到赫尔佐格的部分,我俨然学到了袁腾飞的一些讲课技巧,那一刻化身成了袁老师。不过如果不是袁腾飞真粉,肯定听不出来。

22:00课讲完,有一点空落,吃了点垃圾食品。然后开始看片。

看的第一片是伊利亚·卡赞的《萨巴达传》(Viva Zapata!),这部电影是一个遗珠。我是看了赫尔佐格的大师课,才知道这片的好。它的开场先声夺人,用了5分钟,就把人物给建立了起来。马龙·白兰度扮演的墨西哥农民萨巴达,低垂着眼皮,但是每一句话都隐藏着万钧之力。这是一个关于反抗的故事,我喜欢一切反抗的故事。

接着看了黑镜第四季第一集《卡里斯特号》,这真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故事,里面塑造的这种程序员我一点也不陌生,我生活中就遇到过这样的。鸡贼,阴暗,变态,易激惹。而这个卡里斯特号就是一个人间炼狱的隐喻。即使在这样的绝望中,仍然存在希望。不可能铁板一块,总有松动的螺丝螺母。幸运的是,女主找到了。

接着又看了《脸庞村庄》,这是老蒋推荐给我的,卫西谛又推荐了一次。影片讲述了法国新浪潮祖母瓦尔达与青年街头艺术家JR,一起旅行并做一个照片上墙项目的故事。果然是Size matters,体量决定质量。当由上百个集装箱拼在一起的码头工人妻子肖像立起来的时候,我热泪了。想不到戈达尔也参与了这部纪录片,而且以一种最令人想不到的方式。

接下来准备继续看片。

今天外边下起了雨,窝在家里等装水宝(就是给水龙头加热的小热水器)的工人师傅上门。再写写博客,读点书龄一千年以上的硬货,这浮生的一日,就这么过去了。

Loading

2018开年流水账

May 9th, 2018

2018年已经开始一个礼拜了,有必要记一下流水账。

我于12月29日,独自回到杭州,为了三件事:

  • 当晚好中文网课
  • 31日接待朋友
  • 元旦诗会

当天,天色阴冷,我一个人开车回到杭州,只在嘉兴服务区撒了泡尿,就匆匆赶回临平。开启电暖器,窝在书房里。整个世界又属于我自己。

31日,Z大哥从上海来,这是他爱人D去世后,第二个元旦。此次请他来,主要是为了让他散散心。开车到余杭高铁接了他。下午,到朋友开的翡冷翠去跟温州来的朋友T见面。T的妹妹看中了临平的价值洼地,到这里来看房。恰巧,临平新时代是杭报集团和金都房地产联合开发的楼盘,LOFT公寓,不受限购限制,因为是40年产权。17000一平米起。T的妹妹看了并不满意,决定去杭州城北再去看。

我和Z大哥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芳华》,作为电影,不怎么样,作为怀旧,还是很合格。当晚,T看房归来,我们就《芳华》讨论到10点多。

夜宿我家,三个将50岁左右的男人一起跨年。大家在一起喝茶,谈往事,回忆当年春夏之交,把当年的风云际会给重新复盘。T说,李光耀目光如电,早已看穿,在64之前,他就说:

从没有一个亚洲政府这样被羞辱,而继续执政。所以,一定会清场的。

结果也证明了他的预言。

夜里,我跟Z大哥在卧室睡,T睡儿子的卧室。因为只有一张床,只好麻烦他俩打地铺。不过褥子很厚,应该也没大碍。

一早,T就走了,自己回了上海。

我一直预备诗会。由于这次提供场地的咖啡馆没有投影设备,我只好买了20张彩纸,在上面抄诗。

下午一点之前,到达了杭州城北的设计协会,一共来了差不多20个人。这已经不少了。

诗会进展得比较好,但我也没有多大的愉悦。一面望着主持,一面忙着接人。G老师打车去错了地方,我感到很沮丧。好不容易请一位尊敬的师长过来,还让人家找错。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只好中间跑出来接她,依然没有接到。等诗会快结束的时候,她才赶过来。即兴朗诵了一首诗。诗会后,我开车送她回家。一路谈得很欢欣。谈了共同的熟人,她的学生。

我跟G老师有个渊源。是有一年,她决定给我介绍一个女朋友,当年还没有微信,我们都是短信联络。我记得她说:

你这么好的人,怎么能这么单着。

不过她有言在先,这个C有过短暂的婚姻。G老师知道我的弱项在外表,充分为我着想,主张双方精神交流先建立好感、时机成熟了以后再见面。当年还没有微信,双方还真的通了短信,并且没有见面的情况下,赠送了礼品。当时C的一个朋友在市中心开了一家皮具店,我把一本台版的昆曲画册,放到这家店里,托店主转给她。

后来终于有一天见面了。我记得是打车送她一个回迁户云集的小区。

接着,收到了G老师转来的C的短信,内容我居然记得很清楚。

王佩,C短信给我了,说她觉得你们将会成为很好的哥们儿。

我回复:“全明白。”

这次见了G老师好想问问C的情况。要不我抱着儿子跑到她面前,绕着她转一圈?

当然,我这样的文化人,这种问题是不能问的。

下午送走了Z大哥,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又在杭州呆了一个礼拜,才回到上海。

我的新年就是这么度过的。

Loading

Annie Leibovitz的大师课

May 9th, 2018

人像摄影的教母,Annie Leibovitz也在MasterClass上开了大师课,由于我有全站免费看的权限(买了三门课花了270美元的结果),所以,夜里顺道把这门课给学了。

我从2008年开始初学摄影,受益于老蒋写给我的《三页a4纸摄影教材》,我当时临时到《风景名胜》杂志社,前往都江堰采访,借了朋友的单反,在飞机上临时学了老蒋的教程,下飞机就上手,从那以后,连续两年多迷上了摄影,算是下过功夫。

中国古人说功不唐捐,就是说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并不知道,未来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这个时候在内心深处,有一根富有远见的先知神经,让你迷上一样东西。在当时看,这个东西是没用的,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但是放到长远看,它恰恰是为了将来的有一天做准备。

我现在相信,那一段是我珍贵的学习窗口。因为当时没有结婚,还没有家庭需要照顾,可以每天抱着相机上街街拍,可以恣意地去买摄影书,摄影器材。现在我就不可能这样做了。各种条件都已经不具备。

正是这段珍贵的学习,让我明白了Annie Leibovitz在讲什么。她的课很短,核心内容,我总结如下:

  1. 器材设备都不重要,摄影的对象和内容才重要。
  2. 摄影是光的艺术,用自然光,多用柔光,顶多外加一点光源,出门要精兵简政,少带器材。
  3. 先用一个镜头摄影,学会了观看之道,再换别的镜头。不要背着一堆镜头换来换去。
  4. 拥抱数码技术,这个没有别的办法。
  5. 黑白摄影,还是要从胶片练起,增加对光的理解。
  6. 看到什么光线,就拍摄成什么样子。她讲,被希拉里请去拍照,在一个光线很暗的餐馆里,她做的就是还原光线的样子,现场感觉有多暗,就拍多暗。回头发现别的同行拍的片,像麦当劳一样明亮。“我们去的是一个地方吗?”她心想。现代器材能够拍很多低照度的照片,但是失真则不好。
  7. 她说自己不懂景深,所有的人物都靠着墙拍,最牢靠了。
  8. 她是概念摄影,但也有新闻摄影的成分。
  9. 她认为,现在数码技术的一个问题是,照片的锐度都降低了。
  10. 数码最大的烦恼是还原,现场看到的,跟屏幕看到的,跟打印出来的都不是一个样子。
  11. 她酷爱工作,挣多少钱的乐趣也代替不了工作。
  12. 通过她知道了Perilli Calander 就是轮胎厂搞的挂历,限量赠送。她2000, 2016年被邀请去拍摄过。2016年有姚晨。
  13. 她推荐了对她影像很大的摄影师。包括:布列松,弗兰克·罗伯特,还有:黛安•阿勃丝,雅克·亨利·拉蒂格等。这些画册,以后有机会都要买。
  14. 她摄影多有奇思妙想。比如拍摄的天然食物女王的照片。
  15. 她最喜欢清晨黄昏的光线,说早晨拍特别好,因为光线一支可用。而黄昏光线很快就暗淡了。她其次喜欢阴天,最讨厌晴天。
  16. 她喜欢摄影对象在工作的时候,她去拍。
  17. 大卫霍克尼给了她更多的启示,就是看世界的眼界要宽。
  18. 照片跟家庭有关,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小时候的无名摄影师拍摄的,她母亲一家的全家福。一家七口人,在街上站成一排,随随便便一排,就是佳作。这影响了她的摄影风格。
  19. 照片还与死亡有关,这无须多言,维多利亚时期有喜欢把家族中逝者一起拍进去的习惯。
  20. 给家人,给亲子拍照,是最好的训练。
  21. 我看她也做后期,只不过是有人在操作电脑,她指挥。
  22. 她的授课方式,是十个学生,围成一个圈,启发式、门徒式的教学法。

我大概就记住了这么多,可以说是精华内容了。

照这个速度,我每天看完一个大师是可能的。学这个到底为了什么,我还不知道。但我相信是我头脑中的先知神经让我学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