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博客家

January 9th, 2008

昨晚喝了一点小酒,凌晨四点起来读书,天亮前又睡着了,梦见了和菜头写了一篇新博客。

在这篇博客里,和菜头说:很多人面对一个突发事件的时候,浑然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把自己当成某方面的专家。和菜头举了一个例子:西藏公路塌方,上万名驴友被困住,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这时,一个人忘掉了自己不过是一个乡村教师,而不是特种部队的军医,开始为驴友指点迷津。他认真地分析了症状后,建议大家把自己埋起来,只露出脖子,这样病自然而然就好了。

和菜头当然没有写过这样的博文,以上内容只是梦中所见。这说明,博客家在我心目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啊。

我希望同为博客家的宋石男,在喝茶赌博泡妞之余,能写一篇关于“杨帆与学生课堂发生争执”的评论。

Loading

真相不厌百回揭

January 9th, 2008

这两天,有一个与上海交大有关的帖子又火爆起来,帖子称:

前几天,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故障,不能连外面。面对信息闭塞的无聊苦闷,学生们在内部网乱逛。大概是教导处那位昏了头,下面这份东西共享却没设密码!呵呵,学生将它贴到交大饮水思源站上后,20分钟后就被斑竹删了,不过已经成为了当天十大之二,不过后来者看不到内容罢了:)

接下来是一串高考照顾生的名单,还有托请人的名字。

不过这个“前几天”前得有点厉害,事实上,这是2001年的一个帖子。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上这个帖子,清清楚楚地写着发表于2001-8-21。

早在2004年《e时代周报》记者曹天,就借“网络隐私”这个话题,把这件事披露出来

当互联网搜索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大家要想保住一丝隐私,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前年夏天上海交大的一次网络泄漏事件,也轰动了整个互联网。当时上海交大连接到外部网的接口断开后,学生无法上互联网,只能百无聊赖地在校园网里转悠,进而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获取了一份走后门打招呼的高考拟招生名单。有好事者通过google搜索引擎,将名单中涉及的近百号人物挨个搜索了一遍,引发了高考招生中的一个巨大黑幕。后来导致教育部不得不出来为这事辟谣。

这件旧闻被人重提,一方面说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记忆的媒体,网上7年相当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700年;另一方面则说明,人们对官、商、文教都存在天然的怀疑,任何有关黑幕的网文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旧幕重揭,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大家再把名单中的“考托”Google一遍,发现这些人要么继续在位,要么已经平步青云。一起小小的网络泄密事故,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Loading

2020,两个大饼

January 8th, 2008

小的时候,跟我一般大的孩子,谁不憧憬2000?按照宏伟蓝图,中国将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四个是哪四个?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是啥玩意?就是跟时代的地球人同步。这些概念太抽象,还是感谢那是的科幻作家,他们给了“四化”直观的描绘。西红柿大如西瓜,开飞行器上下班,向敌人发射珊瑚岛上的死光,全民破解1+1=2。

2000年很快到来了,西红柿大了一圈,但味道已经差远了;城市奇堵无比,天空蒙上一层灰;新武器没出现,互联网出现了,据说哪怕核爆炸都不能切断通讯;懂数学的人都去美国发展,剩下的人在沙发上看幸运52。

现在又有一个大饼摆在我们面前:2020,首先是人均GDP翻两番,不知道是不是届时要减少一半人口;然后卫生部长说要实行全民医疗。为什么是2020呢?比较合理的推测是,陈部长认为,那时候中国就富有了。

在我看来,全民医疗的意义大于GDP,GNP,也大于大西瓜和飞行器。中国的医疗制度曾经学过苏联和美国,据说现在要改学欧洲了。英国的全民医疗系统(NHS),是英国人的“宗教”,历届政府不管什么政党上台,都不敢改变全民免费医疗体制。如果改变会怎么样?英国人的回答很简单:Revolution.

其实全民医疗跟国家富不富裕没有必然的关系。NHS诞生于1948年,那时的英国刚刚经过战争的洗礼,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但是英国人果断地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不仅惠及本国人,而且连在英国的外国人也包括在内。这是一个决心和理念的问题。

距离2020还有12年,中国版的NHS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实在叫人难以预测。那毫无医疗保障的农民现在怎么办?是继续憧憬大西瓜,还是坚持忍着不生病?

Loading

向奥威尔道歉

January 7th, 2008

我为刚才那篇博文后悔,不是因为它表达的观点,而是为它表达的方式:太直露,太草率,没有审美价值。

1946年,乔治-奥威尔写了一篇随笔《我为什么写作?(Why I write)》。他把写作的动力分为四类:1、纯粹自私;2、审美热情;3、还原历史;4、政治目的。

奥威尔认为,没有一个作家可以摆脱个人经验。他之所以成为《动物庄园》的作者,跟他的个人经历有关系。他在印度帝国警察局做过五年警察,目睹了权力的残暴和穷人的悲苦,这让他开始痛恨权力对人的压迫。

奥威尔继续说:

我写作是因为有一些谎言需要揭穿,有一些真相需要唤起注意,我最初始的目的是获得听众。但是,无论我写的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杂志文章,我都不会不让它产生审美体验

(I write it because there is some lie that I want to expose, some fact to which I want to draw attention, and my initial concern is to get a hearing. But I could not do the work of writing a book, or even a long magazine article, if it were not also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骂街是不会产生任何审美体验的。为此,我决定收回“畜生”这个词,并向我最喜欢的英语作家之一奥威尔道歉。

Loading

非畜生们,行行好吧!

January 7th, 2008

那个说出“很黄,很暴力”的小姑娘成为某些网民口诛笔伐的牺牲品,以至于她的父亲不得不出来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对于这件事,我很愤怒!未成年人有免受黄色暴力内容侵害的自由,即使在你们崇拜向往的西方国家也是如此。

我不是道德家,我承认我比你们还黄,我有钱了,就会买一台双核8Tb的服务器,里面装满毛片。

我也不赞成网络扫黄,反对一切伤害表达自由、浏览自由的管制。

但这不等于你们可以为所欲为,这不等于没有底线!

畜生们非畜生们,行行好吧!放过这个小姑娘!

Loading

小网站大新闻

January 7th, 2008

《魔戒》中说:“即使一个小人物,也可以改变未来的进程。”(Even a small figure can change the course of future.)引申一下,即使是一个小网站,也能够对未来的改变起一点作用,你怎么知道你放到骆驼背上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今日杭州一家网站在头条做了艮山桥塌陷的新闻,据我有限的所知,这是浙江省内媒体就这一事件唯一的报道。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艮山桥2006年已经陷过一次了。该网站链接了去年的电视新闻。当时市政部门找出百般理由为自己辩护的同时,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当年国庆之前对所有桥梁进行大检修。

对于不在杭州生活的人士们来说,这条新闻可能没什么价值。但是对于杭州,它是可能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不要说人微言轻,未来的进程可能就取决于一双小手。

杭州网报道艮山桥塌陷事故

Loading

黑色礼拜一

January 7th, 2008

既然是黑色礼拜一
那么让我们
装扮得像一个成功人士,
夹着皮包,迎着朝阳,
一丝不苟地在电梯里捋一下头发,
把微笑送给见到的第一个清洁工。

你说–
成功人士第一个见到的将是他的司机

成功人士真不容易伪装
到头来还不是露出了
低端商务人士的
尾巴

Loading

转:《系统》之疑与媒体之职

January 6th, 2008


邵凤华《系统》之疑与媒体之职——为《征途》一辩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