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族

August 19th, 2008

英国也有月光族,英文叫:Moonlighting,意思是:白天一份工作没法养家,需要在夜晚再打一份或者两份工,披星戴月,故有此名。以前,白领阶层爱面子,现在也不的不moonlighting。据BBC报道

据伦敦金融城里一家权威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统计,眼下额外兼职的月光族人数达到115万,比信贷紧缩开始咬手前增加了5%。而且,中产阶级成为中坚力量,律师、经济师、电脑软件工程师、市场经理等等都加入了兼职大军。

为自由职业者提供服务的网站,Setyourrate.com的创建人卢克•阿维埃特(Luke Aviet)说,以前,访问他的网站的主要是想赚点零花钱的退休人员和大学生,不过,“过去三个月来,发生的一个巨大转变是,中产阶级之流大批登陆。最典型的是电脑工程师,会计师提供按小时收费的服务。”

连警察也没闲着。伦敦警察联合会主席彼得•史密斯(Peter Smyth)说,过去一年中,申报业余兼职的警官人数增加了5%,从事的工作从开专车到上网倒腾古董,五花八门。

在我们看来锦衣玉食的西方中产阶层尚且如此,我们就等着迎接寒冬吧。

Loading

只有在深夜里

August 19th, 2008

只有在深夜里
在与自己对质的深夜里
才会泪水涟涟
往事并不曾过去
只要做梦它就会来缠绕你
从黄昏到天明
吞噬你可怜的日子
往好里说也只能再活上20几年吧
却要用一半时间来打理回忆

只有在深夜里
在与自己妥协的深夜里
才会重重叹口气
过去的每一秒都写进硬盘
徒劳的格式化
谁能爱得像蛇
恨得像蛇
谁曾执手泪眼
把对方踩入泥土
再没有发芽的机会
你这枯死的木头
在咬牙切齿中度过你的余生吧

只有在深夜里
在世界哐当一声关闭的深夜里
你才呼吸得像个人
动物一样活着并没什么错
但不该突然渴望人形
渴望被人形所爱
熄了吧你这两头都点燃的蜡烛
从通奸之王
到捉奸之王
不过是换了条裤子的工夫
你就表演成奥斯卡金像
罢了罢了
这一切该收场了

去洗个热水澡
但不要太热
去打开空调
但不要太冷
去把自己放到床上
但不要做梦
去把自己叫醒
但不要赖床
这样就会有个忙碌的白天
抛骨扬灰忘掉赤裸的夜晚

Loading

喜欢金牌的不仅仅是中国

August 19th, 2008

great2british

英国在过去的这个周末收获了17枚奖牌,包括8枚金牌,已经创造了88年奥运会上最好的成绩。举国欢庆,英国各大报章都头版庆祝。《每日电讯》报的标题是:Great to be British!(伟哉,英国人!)

看来在对待金牌的问题上,西方人也不能免俗。冠军头衔是一个符号,至今仍然有很多国家需要它,用它来团结国民。

Loading

电子书与纸质书

August 17th, 2008

四一的博客上,他跟一位叫醉葫芦的网友一唱一和,聊了关于读书的问题,两人都认为,看书还是要看纸质书,看电子书是迫不得已,阅读体验相当糟糕,很难专心,容易一目十行。四一说他从来没有把一本电子书从头至尾看完过,只有书和女人才有资格上他的床。

我知道四一读书多,藏书也多。美女和奇书,如果只能选择一样,他会毫不犹豫地把书抱在怀中。当然,这里说的是纸质书,如果是电子书文档,四一情愿把它删掉腾出空间储存AV照片。

可是,我觉得电子书的优势超过传统书籍。

我也喜欢买书,喜欢传统书带来的愉悦的感觉。但我相信,纸张书迟早要被电子书取代的。现在读电子书很痛苦,那是因为设备不行,软件也不好。

我就发明了一种看电子书的方法,把笔记本电脑侧过来,左右打开,然后把电子书的PDF文档旋转90度,这样就可以像捧一本书一样看电子书了。如果把IPHONE的设计结合进来,屏幕上画面可以根据感应自动调整,键盘一侧也是屏幕,不过使用虚拟键盘,这样电子书就像一本真书一样完美呈现了。我只要手指一抹,“一页”就轻轻翻过,手指一夹,就能放大缩小。这样的话,阅读一本电子书,一点也不觉得累了。而且这种电子书,可以全文检索,可以复制粘贴,可以无限制地与人共享。传统书无论从那个角度都无法与之相比。

而且,我设想的这种技术苹果公司都已经具备了,只要JOBS愿意,明天早上就可以制造出一部来。拥有完美电子书的日子已经很近了。

现在书价暴涨,我今天买了17本新书,花了460元。如果下载电子书,我只需要花一点电费而已。传统书迟早是要被取代和淘汰的,高涨的物价将加速传统书的衰落。

尽管我也是爱书人,但纸质书退市的那天,我不会流一滴鳄鱼眼泪。并且,大喊一声:

死了活该!

Loading

王批红楼

August 14th, 2008

最近,又开始读红楼。

都因为买了一本王蒙的新书《不奴隶,毋宁死》。早在90年代,王蒙就以红楼短文把红学界打得落花流水。王评红楼有先天的优势,皆因红楼是一本人情练达的书,人生阅历越丰富的人,越能读出个种滋味。王蒙,插过队,从过文,官至公卿,看红楼的眼光自然非普通人所能比。

例如在这本书中,提到史太君在卧榻上接见刘姥姥。王蒙说,中国的老人,体力差,把躺着当成最舒服的姿势,也喜欢用这种方式接待下属,而被接见者会认为这是一种礼遇。本人在50多年里,曾两次被这样接见过。他接着补充道,接见我的领导人都特别好,云云。

试想,这样的细节,若非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怎会注意到?

不过王蒙批红楼,也有一个毛病。就是会拿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古人。书中,对丫鬟们的命运非常同情,认为她们没有人身自由,只是做奴隶的料。唉,王蒙大叔怎么没想到,人的概念是18世纪以后的产物,自由的观念产生得更晚。啥叫自由?难道做一个公务员或者企业的雇员,就有真正的自由吗?我看,混得好的,其命运跟袭人、麝月也差不多,混不好的,或许连红儿都比不上呢。

看红楼的瘾头就这样被王蒙勾了起来。买了套《红楼梦:名家汇评本》,大呼上当,里面选的破评论,都是一群妄人写的。动不动就“妙”“妙”地乱叫,红楼写得妙还用你说啊,你至少要告诉我们妙在哪里?于是把这套红楼扔到一边。

今天在晓风书店,看到一套《王蒙评点红楼梦》,一套三册,大开本,定价120元,实付108元,就买了回来。我不明白,这套书的版税是不是全给王蒙,还是给曹雪芹的后人留一点。

这套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正文一侧留白特别多,王蒙老师又没有写满,剩下的空间,正好适合我边看边批。没准过几年,我也可以出一套王批红楼。反正红楼就是个巢,什么鸟都可以往里落。

Loading

给你的诗篇

August 11th, 2008

那儿冷吗
真的冷吗
看你瑟瑟发抖的肩膀
听你无声的啜泣
在睡梦中
我不敢叫醒你
而窗外赤日炎炎
芭蕉冉冉
蝴蝶为生殖而忙碌
谁都知道
一阵小小的风
就可以让树叶倾覆
我们不过是
泅渡的蚂蚁

神爱世人
赐人以盲目
你为什么
穷究世界的根源
拔开塞子
找到了那个黑洞
当光明全被吸走
你把冰镐
扔进峡谷
如果坠落就好了
还可以欣赏
两侧的山峰
刀一样劈开寂寞
然而竟
一动不动地
变成
一根钟乳石
滴答滴答
忍受微量的碳酸侵蚀
索性痛快点
你喊
却没人听见
总是这样
恐惧的雪
无声落下

拉着我的手
离开那地方
即使没有你
世界也不会塌陷
所以你没必要
去堵住那个洞
离开那儿
到一个比防空洞还安全的地方
阳光和细沙
让黑暗都不好意思降临
暖暖的海水里
浸泡肉体
灵魂也不必匆忙离开
好像去打仗
哪有那么多战场
风声鹤唳
不过是吓唬小兵的玩意
而你是老战士
我宣布你退役
回到人间
远离不确定的那些东西
你必庇荫在巨大的翅膀之下
从此尽享
安宁

而我愿
一把把往炉灶里
填着木柴
为你保持
梦的温度
直到真正的风雪
把我们永远无憾地埋葬
你看
不过如此
这就是你惧怕的极点
那么安宁
就像每个普通的夜晚
一样

Loading

一古脑

August 11th, 2008

1、免不了看奥运会,受不了媒体的势利眼。明明男篮、男足、男排都是别人下酒的小菜,媒体记者偏偏都这么写:男篮输了提气,男足输了丢人。这样的扯淡听得够多了,都是别人案板上的肉,都是快被人打成筛子眼儿,凭什么就厚此薄彼?现在骂郑智、捧姚明,都成了政治上正确了。我看货色都差不多。

2、重看了NBC的开幕式录像,越发感觉张艺谋的构思宏大、深不可测。

3、中国的媒体喜欢地域歧视,但想不到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杭州只要出了恶性案件,只要嫌疑人是外地人,媒体就喜欢强调此人的籍贯。前不久,一辆公共汽车撞人,媒体强调,是山东司机所为。

想不到报应不爽,发生在北京的袭击美国人事件,事主竟然是杭州人。这让杭州非常紧张。其实,犯罪跟籍贯没有关系,大不必搞株连这一套。

Loading

龙井路

August 11th, 2008

IMG_3563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