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拼音出2.0测试版

November 22nd, 2008

晚上干了一件很愚蠢的事,试图在DELL台式机上装上MAC OS系统,使之变成山寨版的苹果机。结果是不但苹果没成功,连XP也死翘翘了。最终只能重装。

重装完系统,安装谷歌拼音发现,它已经推出了2.0测试版。里面有很多新功能。我一向认为,对于电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输入法。自从在我的EEE PC上装了UBUNTU和SCIM智能拼音,我出门再也不带别的电脑。

谷歌拼音2.0版一个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支持整句输入,同时,据说它会分析用户的遣词造句习惯,自动从网络上下载相应的语言模板。我试用的感觉是速度超快,几乎能跟上思维的速度。

今天GOOGLE还改进了GMAIL的界面,提供了好多主题可以变换。GOOGLE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我要把所有的赞美都送给它。

让百度破产吧,下载Google谷歌拼音输入法(测试版)

Loading

Install scim pinyin input in ubuntu

November 20th, 2008

Remember to install the following:

scim
scim-chinese
scim-gtk2-immodule
scim-modules-socket
scim-modules-table
scim-tables-zh

Loading

《生活》照片网上公布

November 20th, 2008

这个《生活》是已经倒闭的大名鼎鼎的美国杂志,不是许知远那个能压死一头牛的巨幅杂志,布列松、卡帕为代表的摄影大师,都在上面发表过照片。

现在有个好消息,

桃花坞 » 《生活》(Life)杂志照片存档公开

你也可以直接到GOOGLE去看LIFE photo archive hosted by Google

Loading

地铁悲剧结局预测

November 19th, 2008

本地地方官有句名言经常挂在嘴边:死棋肚里出仙着。本次地铁塌陷事故的处理,应了这句话。本地媒体空前活跃,广播电视全天报导,记者不但可以随意出入事故现场,而且还有免费盒饭吃。相对宽松的报道政策,帮助杭州挽回了公关颓势,连省外媒体都啧啧称赞,贵宝地政府真开明啊。

某地电视台,欲采访一杭州记者妹妹,问起杭州新闻自由的问题,记者妹妹赶紧说:“别采访我,我不过是混口饭吃的。”私下里说,万一说错,饭碗就丢了。

天气渐冷,风向转向,根据已有的信息判断,悲剧的结局大致是这样的:

地铁建设方中铁四局承担下绝大部分责任,本地官员涉险过关。这件事将在人们的记忆中被渐渐淡忘,直到下一次悲剧的发生。

专家称杭州地铁为赶工期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_网易新闻中心 

Loading

地铁塌陷的黑洞究竟有多深

November 18th, 2008

已经4天了,杭州萧山湘湖地铁工程塌陷出,救援仍没有停止,但挖出来的是一具具尸首。这些死难的工人,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来到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本以为会无病无灾,想不到灾难之星早就笼罩在头顶的天空。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灾难并非人力不可预知的偶发事件。从地铁的选址,到设计、招标、施工,早就埋下了事故隐患的种子。难怪香港媒体猜测,贪腐造成杭州地铁塌陷?

地铁–招标–选址–湘湖–奥兰多小镇–休博园–休博会–世界休闲协会……一条通向幽暗深处的链条。

Loading

杭州地陷报道的媒体表现

November 17th, 2008

杭州地铁工地陷落,是老百姓的灾难,决策者的恶梦,却也是媒体传递信息、报效公众的大好机会。虽然人不在杭州,但我时刻关注着媒体报道的进程。

这次事故发生突然,影响巨大,立即成为中文各大门户的头条,捂是捂不住的,除非把所有的机房的电闸都拉掉。

既然盖子必须要揭开,那么不如允许自己的记者去采访,这样至少还可控一些。杭州的各个媒体迅速抓住这次机会,滚动记者派上了用场,本地网站的实时报道,立即被新浪、网易不费一并一蛋转载到其专题之中,并化作滚滚的流量,让杭州的曝光率创下历史新高。

据刚才载我的出租司机说,杭城的广播连续不断地滚动报道,并且请目击者现“声”说法,可以说,当之无愧地成为与网站并肩作战的第一媒体。而报纸呢?可怜的报纸,只有到了事发后周日凌晨,才能报告昨天的消息,而自选动作与规定动作如何平衡,成为考验媒体老大们胆识的试金石。

刚才看到滚动新闻的同事,从周六下午到现在,他们一直分批在事故现场值守,王小街已经24小时没有睡觉。

再看周日的本地报纸。当日只有四个版的《浙江日报》,篇幅最少,只在头版左下做了一篇千余字的稿子,没有图片;《杭州日报》头版配图报道,并且在二版做了滚动报道。

讽刺是五份都市类报纸,头版全部都是同一个广告:“银泰,生日快乐!”,大红大紫,快活喜庆,与灾难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许无可谴责,因为事发为周六下午,而广告合同在此之前肯定早就签订了,契约社会,按合同来。但是,《都市快报》头版,夹在灾难新闻与广告之间的一条关于鸡的新闻,却让人难以忍受,莫非快报跟鸡也有个约定吗?

从新闻内容上来讲,《今日早报》跨版三维剖面图,非常直观新颖,在读图时代,可以打90分。而我所看到的其他报道,都过于细碎,没有整体感。

所有的媒体都回避了老百姓最想问的几个问题:

一、究竟死了多少人?官方数据把死亡和失踪分开计算,是不是在玩概念,

二、事故原因到底是什么?当然微观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但是宏观的原因有没有,是不是因为“大跃进”式的仓促决策、大干快上造成了这次悲剧?

三、杭州一号线全面开花,这类悲剧会不会在其他路段再现?进而,杭州土质是否适合建地铁?这次灾难对正在建设的杭州地铁有什么影响?

四、谁要对这一事件负责?追究到哪一级别?

我们知道,在现行的体制下,作为党的喉舌的媒体不太可能把上述问题清单,列入报道内容之中。但是,作为新闻记者应该心里带着上面的问题,争取多透露一点点事实,以便让公众作出判断。

需要提的是,我买了周日的《南方都市报》,它的头版是一张震撼的照片,特大的标题:杭州地陷。此刻,我真的被这样弘扬正义的媒体给感动了,这种感动还会再持续下去,如果我没有阅读它的两版内文的话。南都的文章,还是用了新华社和“钟欣”(SHE?)的稿子,依然是零碎的流水帐而已。

你不在现场,你没有24小时不睡觉,无论摆多么酷的POSE,你都只是一张山寨版的《纽约时报》,你都比不上本地老大娘在广播里一声“唉哟”所传达的信息更多。

当然,这不是责怪南都,如果没有自己的记者,只能选择最合适的消息源,就连BBC也不得不转载新华社的消息,看着
BBC 中文网 | 国际新闻 | 杭州地铁工地坍塌已造成3人死亡,我马上一愣,以为新华社在BBC大楼里开设了分社。

Loading

网志年会杂感

November 16th, 2008

网志年会下午继续进行,台上正在讲基金救灾的案例。

我参加过第一届在上海举行的年会,没有参加后面两届。这次来,依然看到一些熟面孔。我很理解有些人参加年会的目的,这也是一种信息推送,把自己推到圈内人面前。一来说明自自己没进去,二来说明自己还干这一行,三来就算没有合作的机会,大家互相提一下也好。

台上还在演讲,说自己基金会如何抗震救灾的故事。千里迢迢来广州,就为了听这个山寨版英模报告团?

看年会,越发感叹老舍的伟大。不朽的《茶馆》,早就预言了中国社会的种种怪相。

哎,你说说,我们现在每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阿。

人家是信洋教、吃洋饭的。

打一个学生5毛现大洋。(五毛党的最早来历?)

只有这样的世道,我们兄弟俩才如鱼得水。

Loading

HECAITOU年会发言要点

November 16th, 2008

网络内容的真实性分析

大家好,我叫HECAITOU。

今年网络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通过SE可以找到自己要的信息。然而,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我看到一本书《脏地密码》,买到后发现一本烂书。

之所以选择是因为周围人在谈论这本书。这种信息是被精巧地推送到我面前。第一接触点,被有意占领。最后导致购买行为。

由于商业华的侵入,商家发现网媒推广,比较地。我得到的信息是被污染的,被控制的。搜索,从第二页开始。

6名警察打死一名大学生新闻发布后,随后消息跟进,并不是一个大学生,而且是一个体育大学生。随后黑台放出一段录像,这段VIDEO放出后,网络上出现了反弹。

又过去了24小时,在YOUTUBE上出现了所谓完整版的VIDEO。

网上传播消息,其父亲是富商,林冲打死了高衙内。网络民意由同情VICTIM,到同情了警察。

谁在幕后操纵,为什么放到YOUTUBE上,而不是土豆。

商业,利益团体,都想操纵网络舆论。

现在被推送到你面前的信息,可能是被污染/控制/过滤的信息。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商家利用网络无可厚非,但是如何消除被误导。我有一个LIST,有我相信的站点,我相信的人。这个LIST我不跟人共享,但我依据这个LIST进行独立评论。

网络人浪,是人造出来的。例如,有人说我知道网络写手赚钱很多。我们可以控制论坛,可以用枪手迅速。

自己定制的信任清单,自己定制的搜索引擎。一旦发生一个事情,我们要列一个时间表,很多东西就昭然若揭。最重要的是,愿意花时间,愿意寻找,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无人提问,谢谢大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