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你也可以成为奥巴马

November 28th, 2008

一次关于成长、希望和科技的分享。

“我要说的是远比这更重要的希望。我谈的是当奴隶们围着烤火,高唱自由之歌时的希望;移民们在旷野中遥望彼岸的希望;年轻上尉带兵巡逻时心里的希望;工厂工人挑战世俗命运时内心的希望;一个有这怪名字的瘦小孩深信他在美国会有一席之地的那种希望!”

2004年奥巴马带来无畏的希望。

细节决定成败,奥巴马是个注重细节的男人。当他胜选演讲时,不忘提到为女儿买条小狗。当他面临赖特牧师的种族言论造成的危机时,他不忘讲述了一个志愿者ASHLEY的故事。

我们是如何做父亲的?奥巴马在父亲节回答了鲁迅的问题。http://tinyurl.com/5z538w

一个人强大不是把别人推倒,而是把别人扶起来。

一个推倒别人的例子。

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总统竞选攻击广告,发生在1964年,即著名的“雏菊广告”(Daisy Ad).一个小女孩在摘雏菊花瓣,嘴里念着1,2,……6,这时,天边传来倒计时的声音,10,9,8,接着原子弹爆炸,天空升起蘑菇云。此时,民主党候选人林登-约翰逊的声音响起,呼吁友爱,否则灭亡。本广告暗示其对手戈德华特上台后,会发动核战争。http://tinyurl.com/39tsts

Loading

谁的青春不曾这样喷射

November 27th, 2008

莫非老弟转来一个在北大BBS上甚火的视频,是一个在集体课间操时间,超自由发挥的小伙子。他让我想起不羁的青春,还有很多很多……

Loading

一份调查报告

November 26th, 2008

《关于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网络调查结果及简析》

2008年11月15日15:20,杭州地铁工程湘湖段发生垮塌事故,在基坑作业的工人瞬间被埋,加上自来水和污水漫灌,生还已无希望。事故发生后,各利益相关者在台前幕后进行了一系列危机公关和舆论操控活动。为研究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媒介传播和公共舆论的关系,一个在线非正式调查被发起。感谢313位网友参加本调查,现公布调查结果。

调查时间:08年11月24日-25日
调查反馈总数: 313
反馈完成数: 293
问卷有效率:93.6%

1.你知道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吗?

A 知道 97.92%
B 不知道 2.08%

【分析】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影响之大,传播之广,超过杭州任何一次花钱所做的宣传。一来,杭州是自古繁华之地,很容易成为关注焦点;二来,最近“大干快上”之风借尸还魂,报道此案更具有典型意义。用御用新华社的话说:“一个个悲剧后面,或可以看到对利益不择手段的追逐;或可以看到长官意识、官僚作风;或可以看到钱权交易的腐败;或可以看到急功近利的盲目赶超…… ”

2.你最先得到杭州地铁工地事故的消息是通过什么媒体和渠道?

A 收看电视 11.81%
B 收听广播 5.90%
C 浏览互联网 70.83%
D 通过手机(短信、彩信或手机报) 2.78%
E 阅读报纸 2.43%
F 口口相传 5.21%
G 其它渠道(请注明) 3

【分析】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突发事件的第一媒体,这已没什么新鲜。令人惊奇的是,电视,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电视是生活的伴音,人们收看电视往往比较随意,我采访了几个人,都是通过本地的晚间新闻,看到地铁事故报道的。而且,在本次地铁事故中,地方政府对媒体采取了“放开采访、控制报道”的策略。电视台似乎一下子捡到了一部不花钱的电视剧,全天不间断直播。

有趣的是,很多人通过别人口述得到了新闻的。口传与广播的比率差不多,这似乎说明,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还是依赖于人际关系网来分享信息。

手机没有想象得那么强大,这与各种“手机报”扰民有关系,当然最可怜的是报纸!报纸在即时传播方面没有任何优势,除非敢顶着雷子,到大街上散发号外。但是在深度分析方面,报纸的优势应该更能体现出来。

3.地铁事故发生于11月15日(星期六)15:20分左右,你是什么时候得到事故消息的

A 当天下午 21.95%
B 当天晚上 40.07%
C 次日以后 21.60%
D 不记得了 16.38%

【简析】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在当天下午就获知了消息,加上晚上得到消息的人,共有约63%的人在事故发生8小时内,就已经看到新闻了。资讯如此发达,掩盖消息不是个好办法。

4.你知道本次事故失踪加死亡的总人数吗?

A 知道,死亡加失踪共21人 44.41%
B 知道,死亡加失踪不等于21人 18.18%
C 不知道 37.41%

【简析】有约6成的人称自己知道死亡人数,符合官方数字的有4成之多。这说明官方的宣传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你从何种渠道得到的上述死亡和失踪数字

A 官方渠道 23.90%
B 传统媒体 9.56%
C 互联网 61.40%
D 口口相传 1.47%
E 其他渠道 3.68%

【简析】这个问题设计的不好。无论是传统媒体和互联网,都会以官方渠道作为消息源。所以官方渠道不应单独列为一个选项。但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在发布死亡数字的时候,人们还是依赖于官方。

6.【多选】根据你了解的信息,你觉得谁应当对本起事故负责

A 地铁规划设计单位 54.90%
B 地方政府 86.01%
C 地铁施工单位 78.32%
D 地铁施工队包工头 41.61%
E 建筑工人 3.50%
F 不可抗力,无需有人负责 0.35%
G 其他单位或个人 5.24%

简析】每次事故发生之后,利益相关者们争斗的焦点,就在于责任的认定。这在古代事关好多颗脑袋,在如今事关好多顶乌纱。事故刚一发生,安理会的表弟–国务院安委会就派了一个调查组,在组长赵铁锤的带领下,对事故展开调查。地下工人尸骨尚有余温,已经得出了初步调查结论。

官媒报道
:“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其中,只有第五条提到地方政府的责任,从条目的数量上讲,似乎地方政府要负担五分之一的责任。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责任界定其实很模糊。

按照这项不完全的调查,86%的人认为地方政府负有责任。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半夜吵醒长工的固然是那只鸡,但不能忘记掐着鸡脖子的周扒皮。

78%的人认为施工单位有责任,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规划设计单位也难辞其咎。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包工头也应负责。

对于网民来说,无论资方还是官方都是强势方,他们都应对弱势一方民工的死负有责任。

7.在你获取的地铁事故新闻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中铁”或“中铁四局”这个单位的名字。

A 注意到了 72.03%
B 没注意 22.03%
C 我不确信 5.94%

【简析】有超过70%的人,记住了施工方“中铁”的名字,考虑到78%的受调查者认为施工方负有责任。从传播学上讲,地方政府的危机公关战略获得了成功,

8.当媒体公布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的时候,你当时感觉,这些“失踪”或“下落不明”的人,还有生还希望吗?

A 有 0.70%
B 没有 90.88%
C 当时不清楚 8.42%

【简析】超过90%的人了解当时的情况,知道塌陷加上污水漫灌,“失踪者”并无生还可能。对于新闻受众来说,所谓“第一触点”非常重要,按照宣传报道的议程,死亡数字不能一下子报告给公众,以免引起舆论的震动。所以,我们看到的地铁陷落报道,第一天只有1人死亡,其余失踪,随后死亡数字才慢慢增加。虽然从法律意义上讲,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然而,从现场的情况看,“失踪”和“下落不明”只不过是“死亡”的好听的说法罢了。

9.你认为实际死亡的数字与官方公布数字相比:

A 实际数字小于官方数字 3.51%
B 实际数字等于官方数字 10.88%
C 实际数字大于官方数字 66.67%
D 不清楚 18.95%

【简析】相信官方数字的只有10%多一点,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实际死亡人数大于官方公布的数字。还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承认自己不清楚。这说明,官方的公信力依然收到被调查者的质疑。然而,奇怪的是,国内这么多家媒体,没有一家怀疑并调查过官方的死亡数字。

10.【可多选】你认为造成这场事故的根本原因是

A 安全意识薄弱 45.26%
B 大干快上赶工期 57.54%
C 前期规划缺陷 60.35%
D 施工单位操作不规范 60.35%
E 背后隐藏着腐败 81.40%
F 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68.07%
G 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34.39%
H 另外的原因 5.61%

【简析】关于事故原因,虽然有上面所提的官方调查结果,但很多网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安全事故。有超过80%的人怀疑背后有腐败隐藏,也有超过60%的人认为地方政府的监管不力、前期规划缺陷是事故的原因。这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负更多责任。

11.【可多选】你认为此事最终会怎样处理

A 施工方直接责任人得到严肃处理 67.84%
B 施工方直接责任人的上司也得到处理 32.51%
C 规划设计方得到相应处理 16.25%
D 地方政府官员得到相应处理 20.14%
E 没有人受到处理 21.20%
F 其他结局 12.01%

【简析】被调查者显著地认为,施工方直接责任人难逃处罚。另外认为“施工方直接责任人的上司也得到处理”占32%,明显领先其余选项。只有20%的人认为地方官员应该受到处理,这与以上多数人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负主责显然矛盾。是否,这是因为被调查者已经相当谙熟了中国官场问责的潜规则。

12.你认为应该给遇难民工以什么样的名分

A 为城市建设而牺牲的人 18.66%
B 无名英雄 1.76%
C 多重利益博弈下的弱势群体 65.85%
D 意外死亡者 10.56%
E 其他 3.17%

【简析】在《肖申克的救赎里》,一个胖犯人被警察打死了,主人公安迪次日问狱友,被打死的人叫什么名字?狱友们愤怒地看着安迪说:“死人还有名字吗?”

这些来到所谓人间天堂讨生活的打工者是没有名字的,他们也不会得到纪念,所以多数网民认为他们不过是“多重利益博弈下的弱势群体”,这跟媒体报道中的暗示是相一致的。没有追悼会,没有称号,他们都是无名的死者。

13.你觉得每一位遇难者应该得到多少抚恤金

A 小于5万元 1.40%
B 5-10万元 2.10%
C 10-20万元 12.94%
D 20-50万元 33.57%
E 50-100万元 20.63%
F 100万元以上 23.43%
G 不知道 5.94%

【简析】对于死难者来说,任何问责都只有宗教上的意义,而对于死难者家属来说,获得抚恤就是讨回公道。抚恤金的多少,对于他们意义重大。有近75%的被调查者认为,抚恤金不能低于20万。1/3的人认为应该在20-50万之间。只有约13%的人认为抚恤金是10-20万,而按照以往的管理,这也可能是最终的赔偿数字。

这似乎说明,广大网民对事故责任方尽最后一点道义,仍然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有关方面能考虑民意,用好纳税人的钱。

14.你最近得到过杭州地铁事故的最新消息吗

A 有,且很多 11.03%
B 有,很少 50.53%
C 没有 38.43%

【简介】西方传播学的研究证明,媒体控制舆论的手法有很多,并不一定需要造谣,有时候通过议程设定,也是操控舆论的好办法。所谓议程设定,就是控制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从而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

有超过89%的人,只能得到地铁事故很少的消息,这说明操控媒体议程设定的侧或,已经获得成功。

15.你关心杭州地铁事故的最终处理结果吗

A 关心 65.49%
B 不关心 26.41%
C 不清楚 8.10%

【简析】公众的注意力,已经收到了媒体议程设定的影响,有26%的人不关心最终的结果。正如前面所说,封锁消息和造谣只是操控媒体的低级手段,高级是控制议程设定。

16.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类似的悲剧在全国各地还会发生吗

A 会 95.82%
B 不会 0.35%
C 不清楚 3.83%

【简析】压倒多数的人对地铁安全建设的前景抱有悲观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事故,王梦恕院士曾一语道破天机:“现在基本建设最大的毛病,第一是抢工期,第二个是低造价。”分析王梦恕的话里有话,抢工期是为了要政绩,低造价不排除背后有猫腻。此祸根不除,安全生产之后路漫漫其修远兮。

Loading

支持恭喜钱烈宪再次发言

November 25th, 2008

深受广大网民、左中右各派群众喜爱的趣味BLOG,钱烈宪要发言,近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及众所不知的手段,被和谐关闭。但是,网络足够广阔,再强大的机器人也无法把我们完全消灭。

几个小时之后,钱烈宪又涅磐了。请看大屏幕:

钱烈宪要发言_凤凰博报

Loading

白板报WAP版开通

November 24th, 2008

在WORDPRESS上安装了一个国产插件 WP-T-Wap 。

于是诞生了白板报WAP版,访问起来很简单,只要在手机上敲入:www.baibanbao.net/wap

你也可以用相同的办法,访问和菜头的WAP版:www.hecaitou.net/wap

抢夺WAP用户就是抢夺高端网瘾精神病患者,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一定要进行下去。

Loading

请大家协助来做一个在线调查

November 24th, 2008

关于杭州地铁的传播学调查

Loading

比追究责任更重要的是处理善后和抚恤死难者

November 22nd, 2008

11月22日,杭州地铁陷落事件已经发生整整一周,今天工地上又挖出两具尸体,其中一位是吊机工人,直到死他都和他的吊机在一起,消防员用切割机把他们分离开来。至此,地铁陷落事故已经确认的死亡人数达到11人,还有10人埋在地下,其生还的可能,跟官员们悔改的可能一样不可能。

一周以来,杭州地铁事故已经逐渐从各大报章、网站的重要位置上撤下,不知是有人精心安排,还是媒体兴趣的自然衰减,公众的注意力已经从陷落事故上悄悄引开。事故的责任还没有认定,各方说法不一。坊间传言,此事平息还需要一顶乌纱。太平盛世,和谐世界,果然大不同,要是在古代,出这么大一件事,渎职者至少要掉一颗脑袋。

《旧约全书》里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那些身担罪责的人,哪怕逃过痒痒挠一样的法槌,也无法逃脱历史的谴责。尽管历史书太薄,无法写下每个畜生的名字。

可是目前的重点不在于追究责任。对于死难民工的亲人来说,撤掉一两个责任者的公职,并不能为他们带来多少的安慰。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一确认身份,二确定名分,三获得赔偿。

各有关当事方,首先要做的是确认死者和失踪者身份。我们知道,地铁工程由于层层发包,有些民工是被包工头临时雇佣到工地上来的,这有可能造成一些民工的身份得不到确认。甚至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工人失踪,而工地的名册并无记录。如果有人失踪,但不在目前的伤亡名单中,当事方应该帮助寻找。不能因为已对外公布死亡加失踪人数共21名,就瞒报实际的死亡和失踪数字。

其次,地方政府和施工单位,应该为死难的农民工举行一次体面的追悼会,并肯定他们为建设这个城市付出的牺牲。他们不是无辜的可怜鸟,他们是这个城市勤劳而无畏的建设者。既然杭州能为汶川遇难同胞举行盛大的追悼活动,这些死在家门口的民工也有权利享受同等的待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应该重金抚恤死难民工,生命是无价的,但钱对于活着的人还有意义。如果他们的家属能够得到一笔像样的抚恤金,就可以用这钱来建设家园、教育子女,并且防止未来的悲剧在这个家庭上演。抚恤金多少合适?我认为每个人不应该低于200万。

逝者已矣,我们不指望这个社会能有什么根本的改变,但请在恢复歌舞升平之前,先料理完以上三件事。

Loading

从一个细节看华为

November 22nd, 2008

经济危机下,网络上流传很多苦涩的笑话,下面就是一则。

深圳最近正流传:黑夜加班回家。一女遭遇劫匪,颤抖曰:“大哥,我是华为的,两个月没发工资了,还刚被裁员,你看报道就知道了,真的没有钱……” 劫匪听后竟然痛哭流涕,“妹子,同行 ,俺原来是中兴的,你拿好工牌,后面那帮抢劫是富士康的,你放心, 我们绝不抢自己人 .对了,边上那条路不要走,那边是做ERP软件的…

我觉得不管当下有多困难,华为一定不会倒闭。这是我从一个细节中得出的判断。

前一段日子,我从朋友处借了一个华为EG162的无线上网卡(学名叫:无线数据终端),因为比较爱惜,我用完就放到上衣口袋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卡突然失踪了,直到几天之后,我在洗衣机里找到了它。经过水泡、机甩,我想这卡肯定变成了具尸体。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把这张卡放在通风处晾了两天,再插到电脑上,你猜怎么着,信号灯直闪,但就是不联通。

又过了几天,我再试,居然可以上网了。我相信,能生产出这样质量的产品的公司,永远不会倒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