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情绪

March 7th, 2009

风不定,人初静,朋友推荐了一个歌手。虽然我听不懂这老家伙在唱什么,但感觉就是为我唱的。

点击这里听吧

朋友在MSN中植字如植树:

“夜深了,给你好听的歌.我喜欢的歌手,有强烈的乌托邦情绪,法国人,目前生活在东柏林区域

既使听不懂歌词,你能辨别出里面的俄语和不断出现的BERLIN(白歌朗).尤其是那首BYEBYE L ITALIANO,一个标题用了三种语言,英语的动词法语的代词和意大利的名词.描述那些在深夜操着不同口音的俄国人,西班牙人和德国人意大利人相聚在小酒馆一起醉着舞着,让我仿佛看到昏黄的灯光下的人影和他们革命的欲望与深深的怅然。”

Loading

雷动画

March 6th, 2009

Youtube又可以访问了,放出一段3D表情动画,内容很简单,是一个女孩叙述跟她男朋友一家的龃龉,注意当这个女孩提到她未来婆婆时,那种又鄙视又无言的表情。

放送这段动画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看看世界动画技术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再看看这个2100万打造的主旋律……

想起一个笑话:

一对老夫妇隔壁住着一对小夫妻。夜里,墙那边难免传来翻云覆雨的欢爱之声,老翁不禁仰天长叹。老妪说:“愁的嘛,烦的嘛?人家有嘛咱有嘛!”老翁说:“人家是嘛,咱是嘛,人家干嘛咱干嘛?”

Loading

推荐加拿大动画师的漫画《平壤》

March 6th, 2009

【按】不需要您来告诉我一个真实的平壤,我不相信科幻作家的添油加醋,也不相信醉虾教授的视而不见,我更相信一个漫画家的眼睛,从凡俗事务中找到戏剧感的眼睛。

下面推荐的漫画是加拿大动画师盖·德利斯勒(Guy Delisle)的漫画《平壤》。原来平壤承接了很多动画项目,主要是帮助老外画过渡幀,Guy Delisle到平壤是为了验收动画,来到这个神秘的国度,跟摩西来到荒野,西蒙来到沙漠,安迪来到肖申克没多少区别。无聊之余,Guy Delisle开始把日常生活的细节画成漫画。于是有了这本《平壤》。

这不是一本政治漫画书,尽管里面不可避免地讲到了政治。这是一本不带意识形态的生活书,从一个个小小的细节,反应了这个星球上一群人荒诞的生活状态。平壤是一块化石,平壤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进化到更高级的生命状态还需要多么遥远的旅程。

Update:在网上得知,Guy还画过一本漫画《Shenzhen》,看到这个消息,我很激动,可是网上似乎只有西班牙语版亚马逊上倒是有,可惜还要花钱,还是自学西班牙语比较划算。

平壤

让我们从第一集看起吧。

野草集提供的PDF文件下载地址

《平壤——朝鲜之旅》(1)
《平壤——朝鲜之旅》(2)
《平壤——朝鲜之旅》(3)
《平壤——朝鲜之旅》(4)
《平壤——朝鲜之旅》(5)
《平壤——朝鲜之旅》(6)
《平壤——朝鲜之旅》(7)
《平壤——朝鲜之旅》(8)
《平壤——朝鲜之旅》(9)
《平壤——朝鲜之旅》(10)
《平壤——朝鲜之旅》(11)(完)

Loading

老蒋请进

March 4th, 2009

行吗?

Loading

词与物 2009第4号

March 4th, 2009

1、在精神上相互摧毁

经济学者郭艳茹在博客上,发现的一个“小句子”,原文说:

早晨在厕所里看上周的《齐鲁周刊》,看到讨论婚姻的一句话,作者不祥:婚姻就是两个人在物质上互相帮助,在精神上互相摧毁。其刻薄而冷峻,颇有当年张爱玲的味道。为了这些偶尔冒出来的小句子,我经常买这份报纸,这差不多是我唯一买的纸质报纸了。

【造句】上帝看亚当一个人生活不好,就给他造了个夏娃做伴,原指望他们在物质上互相帮助,谁成想他们却在精神上互相摧毁。

2、卧槽泥马

上海机关报《解放日报》近日考证出“卧槽泥马”的出处是《战国策》。文中说:

“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即使有相应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胜任,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

一时民间哗然,原来这句网络暗语系出名门。不过历史学者宋石男撰文抨击此说法纯属扯淡。他查遍了《战国策》,也没找到这句成语。

请教生活在杭州的人民他们会告诉你,“泥马”可是有渊源的,它来自一个荒诞的传说,“泥马渡康王”,赵构被金兵追击,骑上一匹泥马才侥幸逃脱。后来他建立了南宋,年号建炎,就是宋高宗。

在网上与一位办了个音乐网站刚被低俗的朋友聊天,讨论着这个典故,一副对联诞生了。

上联:泥马渡康王 几度铜驼悲夜雨
下联:卧槽小赵构 多少金鸡笑春风
横批:一蟹不如一蟹

3、壹亿陆

张贤亮在《收获》2009年第1期发表了一部小说《壹亿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张看到小报上说,现在最严重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男人精子量的下降,精壮正常男人,精液里精子的含量应该达到1.6亿,可是一般人只有1/3不到。小说的主人公叫王草根,是个拾破烂的,他的精子含量够数,因此成了被利益集团追抢的对象。

在《南方人物周刊》(2009.3.2第九期)上,张贤亮接受记者采访。说了一些跟壹亿陆一样生猛的话:

“现在的作家都退到哪里去了?要不写历史,要不就似写个人的内心感受,个人生活的遭遇。我借一个荒诞形式一下铺开了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他们写得出来吗?他又这么广阔的视野吗?有对社会这么敏锐的感受力吗?”

然而,在同一期杂志出现的美国记者何伟可能不认同张贤亮的自负。

4、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的鸿沟

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个何伟,他的真名叫Peter Hessler。在《南方人物周刊》(2009.3.2第九期)上,何伟写了一篇《中国人什么时候想要公正?》,里面直言他对中国社会的感受。里面说的话,我同意得不能再同意了。I can’t agree more.

何伟说:

“我很难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有密切交往。这很奇怪。中国的知识分子很关注历史、国际的观点,有时过于看重这些问题并把它们强加到与之打交道的外国人身上,这让你时刻觉得自己是个外国人。我倒觉得自己更容易被工农大众接受。一开始,他们因为你是外国人感到稀奇,但很快就接受你并且不把你当外人看了。普通的中国人非常非常务实,这是我喜欢他们的众多原因之一。这种务实让我更容易与他们打交道,因为他们总是通情达理的。但我又必须说在中国当一个知识分子真难。糟糕的历史,复杂的政治,教育制度也不鼓励独立的思考者。

关于中国的小说,何伟很纳闷为什么作家们那么酷爱象征。

“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普罗大众间的确有一条鸿沟。有时候我会吃惊:为什么当代中国小说会有这么多抽象、象征的作品?比如《狼图腾》,这本书无论在文字上还是在象征意义上都和中国的现状隔得很远。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那段时间,社会变化剧烈,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战争的伤痛被抛下,美国当时的作家们试图抓住社会心理,于是我们看到了德莱塞,看到了克莱恩,也看到了杰克•伦敦。他们在各个层面关注这个社会。我希望同样的现象出现在中国,但好像情况并非如此。也许一个原因是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的鸿沟。中国的小说家关注民工吗?好像不。但如果他们想要抓住当下最重要的故事,他们应该关注。”

我试着提供给何伟一个答案。中国作家之所以酷爱象征,不直面现实,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商业利益,二是政治安全。写农民工的小说谁看?不用隐喻、暗语和象征,文字能安然存活吗?

不过张贤亮这么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一下铺开了这个时代”,确实挺雷人的。说到底,还是知识分子跟大众有鸿沟啊。写字的认为写了整个时代;看字而不写字的人觉得不过是一个瞬间;既不写字也不看字的人假如听到这个故事,只会用一个字评价:屁!

延伸阅读

词与物2009第3号
词与物2009第2号
词与物2009第1号

Loading

令人起敬的故事会

March 3rd, 2009

【按】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一样对故事始终饥渴。中国自古以来的娱乐方式似乎都与讲故事有关,从传奇话本,演剧说书,到现在每年不少于17000集的电视剧,还有那么多的历史故事,新闻故事,法制故事,全世界的大片、全美国的电视剧,似乎都无法填充中国人饥肠辘辘的故事欲。在这些讲故事的媒体中,有一本创刊40多年的《故事会》,依然保持着每期500万的发行量。这在很多知识阶层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其实,如今的故事会早已一日千里,里面的故事也早已不是“长工智斗老财主”,而是紧跟时代的脉搏。下面这个故事转自《一个人是一座岛》,读罢令人发一声浩叹。

看人转帖故事会上的一个故事,没想到现在故事会可以这么好看了。

“去年一期故事会上有个故事很雷,大概总结一下。讲的是一个男的,把戒指装贝壳里,跟女朋友求婚,结果女朋友拒绝了,说除非你有房子才跟你结婚。这男的就超沮丧,结果遇到一个老人,说自己是个蜗牛,男的拿的贝壳是自己的壳。男的把壳给了他,老人作为回报就送他一个背包,可以随地变成别墅。

这男的乐疯了,每天就背着包,想住哪里就把别墅变出来住哪里,成了一个蜗牛人。女朋友知道他有房子了以后也回来了,跟他每天四处打炮,后来俩人就有了孩子。

有一天晚上别墅里进了小偷,然后他们那天待的那个小区刚好是最后拆迁日,男的把房子收起来才发现小偷还在房子里,不忍心所以就又把房子展开了把小偷放出来,结果小偷也跑出来了推土机也把他的别墅给推了。一切都没了。女朋友又哭又闹,但也没办法。

等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医生惊呆了,因为那孩子身上带了个背包,别人不知道咋回事,但那男的乐疯了,因为房子又有了…”

看到最后,还是让人有些难过的……

Loading

回到吟唱《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

March 3rd, 2009

【按】这是北大创作才女邵小毛写给大龄文艺女青年的歌,据说这是她在豆瓣的主页。这首歌回到了歌曲的吟唱传统,我尤其喜欢这首歌随意甚至有点嘈杂的气氛,歌都应该是这样唱出来的。

歌词

王小姐三十一岁了
朋友们见到了她
都要问一个问题:
你什么时候打算嫁呀?
可是嫁人这一个问题
又不是她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她问她爸爸
她问她妈妈
他们都说你赶紧的
你看 你看 你看人家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
你看 你看 你看看那那那那

大龄文艺女青年
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不是也该找个搞艺术的
这样就比较合适呢
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
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
还有极少部分搞艺术的男青年
搞艺术是为了搞姑娘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嫁给他干什么呢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奶奶奶奶奶奶的

朋友们介绍了好几个
有车子房子和孩子的
他们说你该找个有钱的
让他赞助你搞创作
可是大款都不喜欢她
他们只想娶会做饭的
不会做饭的女青年
只能去当第三者
不会做饭的文艺女青年
只能被他们潜规则
奶奶奶奶奶奶的

这一首歌纯属雷同
如有虚构纯属巧合
请不要自觉对号入座
然后发动群众封杀我
你看 你看 你看她只会做西红柿炒鸡蛋
你看 你看 还要就着方便面
那是非常好吃的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那是非常的好吃的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

Loading

董桥讲过的笑话

March 3rd, 2009

网易网友在《圆明园流失兽首买家为中国收藏家蔡铭超》后,跟了这样一条留言: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