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控

January 12th, 2011

我一直喜欢宏大的东西,书也不例外,大辞典,大全集,都是我的最爱。我曾从英国背回来一本切口涂着金边的《莎士比亚全集》,去网络书店买书,也一定买大字本。

最近我最想买的书是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

迄今为止,能让我泪湿青衫的作家只有一个,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年轻时,看他的《罪与罚》读到“先生,你知不知道,走投无路的滋味”,“拉斯科尔尼科夫明白,他与家庭所联系的那条细细的线被剪断了。”泪雨滂沱,后来我自己经历了跟《被侮辱与被损害》情节类似的故事。

查了一下网络书店,全部缺货。据说这套定价2000元的书首印只有200套。不过好在还有孔夫子旧书网,我在上面找了几个店家,准备明天打电话问问。如果有货,就学牟老,豪迈地让他发一个铁路件

我还有一套心仪的书《托尔斯泰文集》,这套17卷本,曾经在我眼皮底下晃来晃去,它就摆在新华书店的外国文学展架上无人问津。然而,现在成了稀缺货。

托尔斯泰是我精神上教父。他启迪我开始对人生审视、对生活热爱、保持心灵善良。托翁曾说:“除去善良,我不知道还有别的美德。”他塑造的安德烈,皮埃尔,聂赫留朵夫、伊凡-伊里奇,安娜、玛斯洛瓦永驻在青春的内存中。

今年是托尔斯泰逝世100周年,但是在他的故乡,各方面反应冷淡。俄罗斯东正教会,依然不同意恢复托尔斯泰被革除的教籍,俄罗斯各方面也十分低调,没有组织高级别的纪念活动。一代文豪,因为生前攻击教会以及激进的乌托邦信仰,被后人背弃。相比之下,去年契诃夫150周年纪念大典,梅总统亲自到场。

这恰恰说明托尔斯泰的伟大,追求心中的天国,不与堕落的世界潮流合拍。如果人人追捧他,反倒是咄咄怪事。

查了孔网,发现只有一套,明天电联店主,希望今年能将其拿下。

灵台无计逃神矢,八戒里外不是人。我吸收流水年华的教训,让生命有更好的用途。

Update:其实有两个好消息,先说一个吧。

《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搞定,一箱22本,加运费1360元(原价2000),相当于6.8折。下午汇款,明天发货。怪不得卓越无货,河北教育出版社正在改制,根本不理这些网上书店,办这事还得靠当地书店

Loading

节日短信烦不烦

January 11th, 2011

我一直觉得,节日祝福短信是运营商策划出来的一个阴谋。先是雇佣一批写手,编写一些祝福段子,然后开始大规模无目的转发。由于我们的生活事实上已经被手机所控制,即便是收到陌生号码的祝福,第一反应都不是厌烦而是愧疚。是的,愧疚。这个陌生的号码,可能来自把电话号码写在火柴盒上的那位的小学同学,可能来自冷餐会上相谈甚欢的一个业界同行,也可能来自某次未遂的艳遇,谁知道呢?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居然没有存此人的号码。想到这里,你一边回复“祝你也某某节快乐”,一边迅速地点开电话联系人名单。你已经准备好了,用实际行动来消除内心的愧疚感,加入发送节日短信的大军。

在我的众多朋友中,有两个人明确表示出对节日短信的反感。一个是先锋戏剧导演张广天,他在微博中说:“我最讨厌什么新年祝福、节日祝福之类的短信。识相者统统不要给我发这些垃圾!”另一个是专栏作家连岳,他在推特里说:“收到一些陌生号码的群发祝福短信,说实话,只有烦,要看要删,一点也不感激,聪明人应该知道这对人际交往起负作用,别做这蠢事,但愿这类短信以后越来越少。”

广天和连岳说出了讨厌节日短信者的心声,但像他们这样保持本色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即便是真的不喜欢节日短信,也不会这么直率说出来。我在推特上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大部分参与调查者的态度是“不赞扬也不抵触”。大家一方面觉得,这里面有形式主义的成分,不乏虚情假意的应付,但另一方面也承认,被人记挂和祝福总不是一件坏事。至于如何回复节日短信,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简要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种办法:

一是保持静默、干脆不回,这需要很强大的定力,也需要掌握好概率学。既然对方是群发短信,按照80%回复律,对方一段时间之内应该忙于看各种回礼短信,差我一条回复,应该不会看得出来。不过要是对方特别较真儿,那就有点小麻烦了,积少成多,就会引发龃龉和不快。

二是转发对转发,通常做法是把甲乙丙发来的短信,原样拷贝,改换顺序,发给丙甲乙。这种回复方式的优点是节约时间,也节约感情,不必搜肠刮肚、改编原创。不过也有缺点,弄不好容易忘了修改姓名,自摆乌龙,因此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过也有捷径,我认识一位程序员,就编写了一个短信自动回复发送程序,用正则表达式替换称谓。我曾经向他提出购买这个软件,但他以“文科生不应在这种事上偷懒”为由,拒绝了。

三是原创回复。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高涨的热情才能做到。我认识一位写科幻小说的醍醐君,他从第一个手机起一直坚持原创短信,一般是把亲人老友发一遍,其他人谁给他发,他就给谁回复,绝对手打,从不粘贴。这得需要多么热爱生活啊!

我个人喜欢第三种方式,尽管我承认自己充其量只能做到原创对原创。原创的节日短信,不管有无文采,不管文字长短,原创的文本里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活气。每到春节,我总能收到一个熟人的短信:“我,XXX,在浙北一个小山村向您发来问候。我苦孩子出身,通过个人奋斗,渐渐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这一切跟您的照应帮助是分不开的。值此新春佳节,请接受我,一个农村子弟,由衷的祝福……”读到这里,我眼前闪过许多熟悉的画面“高祖还乡”“胡汉三回来”“李敖北京之行”。最后,我激动地在瑟瑟寒风中,在手机上敲下一行字:“苦根苦藤连苦瓜,天下苦娃是一家。祝你快乐!”

Loading

去年给友人的信:黑卡忏悔录

January 11th, 2011

Hi, 正在排队买船票,在手机上简短节说,我最近的忏悔录。

是这样。我买了iphone,这玩意须要装软件才有意思。如同其他操作系统一样,软件有两种获得渠道。从苹果商店买正版软件,或者破解手机;俗称越狱。

我没越狱,一直在冲动与谨慎之间见机行事,陆续买了大约90美元的正版软件。

忽然最近,我从论坛里看到第三种办法:用极便宜的价格从淘宝买苹果的礼品卡。价格之低,难以置信。25元人民币就可以买200美元的礼券。

我不是雏,当然看得出里面的猫腻。但是诱惑啊,深度的诱惑促使我买了25元,200美元券到手;我立即购买了梦寐以求的牛津豪华词典,还有郎文现代,又买了些烧包软件。尝到甜头,欲罢不能。我又买了25,又25;截止到今日凌晨,我买了800美元的软件!世界上所有一流的英语词典软件,排行榜上的热门应用,天下英雄,尽在毂中。

然而,我知道这样做是错的!

这些卡的来历不正当。要么是破解了苹果的代码,要么是盗窃了他人信用卡。我罪感强烈,有一种做贼的感觉。生怕接到苹果的警告;又仿佛看到在美国访问其间,被FBI请去喝茶。

这种感觉让我对自己感到失望。

在黎明到来之事;我作出重大决定。把便宜买来的帐号全部注销,不当得来的软件全部删除。

转瞬即逝的繁华,如南柯一梦,醒来时我又恢复清贫。

但我的心安稳,我的灵欢畅,我获得了自由。

想找人诉说这种挣扎之后获救的感觉,又不便写博。故而找到你忏悔。希望你能听到感觉到。

船票还没买到,不过我已步入荫凉之中。

Loading

关于造谣的冰冷提示

January 11th, 2011

1、所谓造谣,现在一般是这样认定的,技术手段所能追踪到的、第一个把口头传言的打成文字并发布到网络上的人。

2、如果你转载了网上的传言,除非你能证明自己是转载的,否则你就是此传言的第一责任人。如果消息源已经删除了那则传言,你就有麻烦了。

3、如果你转载了网络传言,转载的时候一定要注明出处与原文链接。同时保留证据。网页截屏严格来说不算证据,但总比没有强。

4、所以,如果你听到了一个传言,你要忍住,不要第一个打成文字发到网站上,而要等别人先发完,再转载。转载时保留原始链接和出处,并且截屏做证。你觉得这样做有点无耻,好吧,那就听过算过,让传言自己飞。

5、你现在理解这个希腊神话的寓意了吧。有人听了一个秘密,忍不住挖了个坑埋到地里。地上长出芦苇,风一吹,秘密满天飞。这说的是中国。

6、历史告诉我们:传言也许并不都是事实,事实也许夹杂着传言。然而这一切在当时都写不得,写出来就是诽谤,就是造谣,就被法办。直到有一天,当秘密越积越多,当禁令防不胜防,当大地引爆,天翻地覆。这一切都会变成铁案待判。你不允许草民传谣,草民也不会让你申辩。于是写入历史书,钉上耻辱柱。这就是报应。

Loading

夜读寒山

January 5th, 2011

新年读新书。昨夜我用了一个小时抄写寒山的诗。寒山,是一个在美国被高估,在中国被低估的诗人。他的诗歌被加里-施耐德翻译成英文后,影响了一代人。“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这句诗就印在描写南北战争的小说「Cold Mountain」扉页上。所以那部同名电影应翻译成《寒山》,而不是《冷山》。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这首诗在1950年代被Gary Snyder翻译成英文:

Men ask the way to Cold Mountain
Cold Mountain: there’s no through trail.

我相信,很多美国人一下子被这几句诗给惊着了。到了六十年代,寒山的诗在大麻、酒精、摇滚乐的共同催化下,成了美国反叛青年们的精神鸦片。

其实,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比这首诗,无论从意境,从诗艺,从整体上,至少好5倍,但因为用典太多,老外看不懂,所以没有成为在美国脍炙人口的佳句。否则,获奥斯卡的就不是《Cold Mountain》,而是“Elf Mountain”了。

胡适在《国语文学史》中,把寒山、拾得归于晚唐,并认为他们的诗应该是无名诗人的创作。胡适是提倡白话文的,对寒山的白话诗也拿来为我所用。从中国文学的传统视角看,寒山的诗用词不工,说理太直白,格调也不高,不符合“风雅颂”的传统,被归为唐代的末流诗人。

然而,寒山与西方相遇,藉着Gary Snyder的翻译走红,成为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文学图景。这一点很有意思,值得以后研究。

也许中国文学史应当改写,循着胡适白话文的路线,找一条“平易汉语文学”(Plain Chinese)的线路。而在这条线路上,乐府,民歌,王维,白乐天,寒山,冯梦龙等人,无意要占据盟主地位。

Gary Snyder一共翻译了24首寒山的诗,译文在此 http://www.hermetica.info/hanshan.htm

街衢为何喧闹,万民为何纷争?群山不一直矗立在那儿吗?松涛不一直回荡在哪儿吗?你们谁能让大海里的波浪平息?你们又有谁能让大树的根系不再蔓延?在滚烫的红尘中,你们不过是尘土和水汽。塞绝的是穿过寒山通向家园的路。

这也是夜读寒山的意义。

Loading

海盗电台:横跨两年的朗诵

January 3rd, 2011

举办跨年诗歌唱读会是冯一刀和我的的想法。考虑到跨年演出何其多而且都收费,我们想搞一个不收门票而且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恰逢冯一刀的朋友发条兔子新开了一家“花园西村西”咖啡馆,双方一谈就笼,一拍即和。

时间地点主题既已确定,接下来就是邀请人来参加的问题。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身边其实潜伏着很多诗歌爱好者。是啊,谁中学的时候没有一个笔记本,里面记满了感动自己的诗篇,唯一的不同就是,60、70后记的是北岛顾城,80后记的是席慕容、方文山。这样一场诗会,把那些把诗歌遗忘在时间河流对岸的人们,一起聚集了起来。如舒婷所说:

仅凭一个简单的信号,
集合起星星、蝈蝈和紫云英的队伍,
向着没有被污染的地方,
出发。

虽然我们组织经验不足,我和冯一刀的主持还有诸多要改进的地方,但事实证明,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诗歌聚会。

整晚的高潮发生在2010年最后几分钟,我把现场所有的人,分成两支队伍,一支负责喊倒计时,一支朗诵卡瓦菲斯的《城市》。之所以选择这首诗,是因为我们不想励志,也不想颓废,只要直面裸露的现实。为了达成仪式感,所有的人起立,站到前面来,仿照古希腊戏剧的歌队。

2010年12月31日23点59分,随着我一声口令,激昂的朗诵声和清脆的倒计时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巴赫式的赋格。请听:

其词如下:

卡瓦菲斯《城市》

你说:“我要去另一块土地,我将去另一片大海。
另一座城市,比这更好的城市,将被发现。
我的每一项努力都是对命运的谴责;
而我的心被埋葬了,像一具尸体。
在这座荒原上,我的神思还要坚持多久?
无论我的脸朝向哪里,无论我的视线投向何方,
我在此看到的尽是我生命的黑色废墟。
多年以来,我在此毁灭自己,虚掷自己。”
你会发现没有新的土地,你会发现没有别的大海。
这城市将尾随着你,你游荡的街道
将一仍其旧,你老去,周围将是同样的邻居;
这些房屋也将一仍其旧,你将在其中白发丛生。
你将到达的永远是同一座城市,别指望还有他乡。
没有渡载你的船,没有供你行走的道路,
你既已毁掉你的生活,在这小小的角落,
你便已经毁掉了它,在整个世界。

如果土豆速度太慢,可以听这里(感谢王小街录音并制作后期):

[audio:https://baibanbao.net/files/wp-new-year-city.mp3]

如果你想收藏这个MP3,请点这里下载

Loading

镜头里的一年

January 1st, 2011

twitter-in-shanghai-all2

2010年1月17日,上海推友聚会。

P1020715

2010年5月7日,一个雨天,一只迷路的小猫来到我住的院子,怎么也不肯走。我们把他收留下来,并给他取名白菜头。

flower

2010年5月22日,南京一咖啡馆里,一束鲜花。

P1030632

去年一年经常去北京出差,每次都参加当地老男人局。这是7月9日,跟牟森、老六、陈晓卿等名士在一起。

P1060196

2010年做得最大胆的一件事,就是跟老婆双双骑自行车回家。这是10月4日,在309国道上停下来修车。

IMG_0076

沪杭高铁的开通,我边体验边用微博直播,有两样新东西必将深刻改变中国,社会化媒体和高铁。

000032

时间不是匀速流动的,去年加速度运行,今年也减不了速。

因物价上涨

通胀加剧,涨声一片,我也没想到自己在年终因一篇比较中美物价的博文,小小地火了一把。

一生只写一本书

日子其实就是一本翻开的大书,读好写好眼前的每一页吧,不要总指望“翻开新的一页”,有可能新的一页是封底。

Loading

在诗歌中送迎流年

January 1st, 2011

诗歌跨年唱读会准备开始

2010年12月31日22:10-2011年1月1日1:00,由《新西湖》杂志社主办的“让诗歌飞一会儿”跨年诗歌唱读会在杭州“花园西村西”咖啡馆举行。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06/5310717495_b91c6707c8.jpg

在冯一刀出色的组织和主持下,跨年度诗歌唱读会,圆满成功,并超出预期。现场观众踊跃上台,甚至连下半身女诗人也自告奋勇念了两首。诗歌是新年最好的礼物,能举办这样一次非商业、免门票、不设最低消费的跨年演出,我很欣慰。

我的节目是在李谷一甜腻歌声的伴奏下,朗诵杭州VS.波士顿的菜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开。。。“全脂牛奶:杭州11.5,波士顿4.03……” 不过晚上最抢眼的还是众美女。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45/5311840964_dbbda4d19d.jpg

美女流川枫在朗诵《一座小城》。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41/5311254783_bf7e29b4f7.jpg

大美女美萱在朗诵海涅的诗。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61/5310725051_a19101b794.jpg

资深美女余老师在朗诵雨巷。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01/5310706559_ffce20a2c3.jpg

《新西湖》杂志主编,中年诗人丘吉耳,今晚是最活跃的诗人。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22/5311330916_7620b1acb7.jpg

王小街唱了很多周云蓬、李志的歌。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83/5310733057_d08572726f.jpg

昨夜跨年诗歌唱读会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发生在2010.12.31.23:59,咖啡馆里所有的人起立,排成两队,一队集体朗诵卡瓦菲斯的《城市》”你说,我要去另一块土地,我将去另一片大海。“一队集体喊倒计时:”60,59,58……“当新年钟声敲响,人们激动地贺喜、拥抱。

更多照片集,请看这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