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写作’ Category

世界杯为什么不好看了

Sunday, June 13th, 2010

看了阿根廷对尼日利亚的比赛,我只兴奋了二十分钟,然后随着阿根廷队散漫的节奏和现场的"呜呜贼啦"的聒噪声,我几乎昏昏欲睡。是我老了还是足球变了?为什么世界杯越来越不好看了?

看到总欠那么一点火候的梅西和错失许多杀机的伊瓜因,我恍然明白,是密集的俱乐部赛事把他们给累惨了。据网友说,在过去的一个赛季,梅西为巴塞罗那打了60多场比赛。这么高的劳动强度,可以跟富士康媲美了。

说世界杯越来越不好看,并不是我个人的错觉,而是许多球迷的共同感受。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过度商业化所致。富甲天下的足球俱乐部榨干了球星的血汗,让国家队的比赛成为了陪衬与附庸。不要指望世界杯球场上奔跑的那些千万富翁真的会卖命,你能期望4000 万欧元一条的大腿跟250美元一条的黑人大腿硬碰硬吗?

如今只有看欧洲冠军杯的时候才能找到一点过去世界杯的影子,因为那是真打,往死里打,往钱眼里打。要想让身家千万的球星们在世界杯上真正卖力,恐怕用挖煤做恫吓都没有用,除非参考中东某国太子的做法的办法,输球后,在队员脚底板抹上蜂蜜,派两只老山羊来,舔……

这么说似乎把踢一场好球的希望寄托在穷小子们身上,而事实上,他们更加靠不住。

就拿尼日利亚队来说,它们号称是超级雄鹰,曾经夺取过奥运会男足冠军,U17世界冠军,两次打入世青赛决赛,在1994年世界杯上还闯入过16强,战绩不可谓不辉煌。然而,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与足坛,你会发现老鹰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英国记者史蒂夫-布鲁姆菲尔德(Steve Bloomfield)在深入调查非洲足球之后,出版了一本新书:《统一非洲: 足球、激情、政治和在非洲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杯”》。书中专门有一章是关于尼日利亚的。作者透露,尼日利亚假球盛行,而人们对比赛中的假打习以为常。这个
国家之所以能够在青年队比赛中屡有佳绩,靠得是年龄造假。球员都有两个年龄,实际年龄和足球年龄,前者比后者平均大五岁。就拿尼日利亚的超级英雄卡努来说,他对外年龄今年是34岁,但是他在朴茨茅斯的俱乐部经理在2008年就说过:”他至少有47岁。"

世界杯日趋商业化,足球也越来越功利。如今的足球,不仅仅是少数球星脱贫致富的手段,也是各派利益集团频频使用的道具。足球,从来不是纯粹的,在这片土地上,它带着汗水、泪水,甚至还有血污。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妨碍我们依然热爱这项运动,并不妨碍我们点灯熬油看世界杯,毕竟在这干旱缺少希望的土地上,它是一片可以暂时逃避的绿洲。

Loading

听课笔记(3)中国新政

Thursday, May 20th, 2010

关于浦东开发,浦东开发并没有当初宣传的那样,实际上上海更热衷于浦西。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追求效率,导致上海领导人短视。浦西比较容易见效益。浦东开发未达到邓当年的预想。

(真是不知听谁的好。昨天那位老师说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今天这位老师说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中国新政是关于当今在位的国家领导人的书。外媒问作者,中国还有新政吗?作者回答:我认为中国不仅有新政理论,而且有新政的实践。

08.12.30,作者到重庆采访,与黄奇帆聊天半小时,发现重庆解决的不仅是重庆迎接民工返乡的问题,而是发现一种不同于深圳、浦东的新的发展模式。次日,作者考察了重庆开发区。09年初,亚洲周刊刊登《重庆模式》封面文章。被新闻联播报道。

作者认为,重庆模式是两个字“统筹”。例如:国企增长过程中,不断向百姓让利,许多公共设施由国企来建。重庆不鼓励两头在外的外企,只鼓励一头在外的外企。这使得重庆躲过了金融危机。重庆追求的是红色GDP,又发展经济,又保障民生。

作者09年06月,再次见到薄熙来。在此之前,由于报道仰融,让薄熙来不爽。这次见面,薄对作者态度友好起来。

演讲者在说重庆发展的是红色GDP,是没有铜臭味的GDP。关于这篇文章,发与不发,编辑部讨论了四个月。作者因写这篇文章,被网民骂得很厉害。

亚洲周刊评选过14个维权律师,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回访,发现除了一个之外,其余都受到了公权力的打压和骚扰。

演讲者说,中国维稳经费的总额,已经接近于国防开支,明年预计超过国防开支。到重庆去,发现信访办门口没有人。后来了解到,据说因为重庆20万干部“大下访”,把上访者的资料拿出来,排队解决。薄熙来说,上访者生活困难找共产党没有任何问题。对上访者无罪推定。 作者次日采访20万干部大“下访”,不采访领导,只采访老访民。然后写成了报道,告诉海外记者,这些虽然是重庆做的,但是作者说他看到了胡温的新政实践。

中国新政这本书本来想叫“第三时代”。胡温上台之后是按照16大思路。迈向民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但是2003年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周正毅,非典,49以来上访最多最集中的一年。胡的讲话,开始从上层建筑,转到以人为本和“新三民主义”

作者把中共建国分成三个时代:中国第一时代革命建国时代;第二时代是改革建国时代;第三时代是和谐富国时代。作者认为,2010中国新政全民启动,把中国人民从社会不公平中解放出来。

演讲者认为:胡温新政,哪怕胡温离去,其继任者不太可能提出超过新政的新思路。就像江泽民没有超越邓小平一样。

演讲者认为,党章没有规定总书记任期多长。台湾立法会立委对作者说,他们希望胡连任,因为他对台湾最好。

演讲者说,这里面有威胁性的是前任核心,本次世博会,作者发现,胡的幕僚做得非常漂亮。在这次世博会中,胡的影子没有了。这次胡先让老同志都去看了看世博,这意味着以后这种场合,他们再也不出现了

谁阻碍了中国的共同富裕?怎么带动共同富裕,这是邓没有解决的问题。1994年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警戒线,现在在0.47徘徊。香港的贫富差矩超过了0.5,但香港很和谐。因为政府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公共品。

(听演讲感想:对于文人师爷们来说,最激动人心的事莫过于写劝进表。成则飞黄腾达,败则身首异处。像轮盘赌一样刺激。令人不解的是,现在居然还有人玩这个。)

演讲者说,希望扔出去的是(砸向任志强的)破鞋,捡回的是社会公平。

温家宝今年重提舆论监督,再提幸福与尊严,演讲者认为,这意味着,新政真正到来了。

演讲进入问答时间。演讲者说,自己写文章有几条底线:1、常委不碰,政治局委员敢碰。2、如果自己判断涉及国家机密的不管新闻多重要,一定不能碰。3、不凑热闹。(原话如此。)

有人问:“你对李庄事件怎么看?”演讲者先愣了一下,反问,你希望我怎么说?后说:这个问题,我没有涉及,但我有想法。我一直给他们讲,为什么要从重从快,这违反了共产党法制的常理。我查了一些文章,李庄非常嚣张。我也跟他们建议开李庄案件研讨会,后来在西政开了。

Loading

史诗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

Thursday, April 29th, 2010

2010年4月,America: The Story of US「美国:我们的故事」在美国的历史频道首映。这是一部12集的史诗纪录片,收视率超过了绝大部分美国虚构电视剧。它全面使用电脑CG,把阿凡达式的视觉效果和好莱坞式的表演技巧引入纪录片,令人目瞪口呆,忘记这是真实的历史。

第一集的第一组镜头就把人牢牢吸引住了。深蓝色的水底,一条大鱼游过,随后从水下看到一艘船缓缓驶来。在一个俯瞰船身的镜头之后,摄像机加速度向着美洲大陆飞行,镜头前领飞的是一只美国兀鹰。

这部纪录片的叙事采取了画外音叙述,演员表演,嘉宾评论三种历史纪录片常用的方式,并把这三者巧妙地穿插在一起。给演员的镜头频繁使用特写,过肩,偷拍等纪实风格,与现代影像语汇契合,同时又跟历史虚构片保持了距离。

CG在片子中运用得出神入化,镜头时常拉出事发地,一直拉到俯瞰地球为止。在前两集中还多次使用了黑客帝国曾经用过的子弹时间特效,以表现军事冲突的紧张与暴力美学。

我认为片中与内容最相得益彰的特效是表现本杰明-富兰克林骑马送信的镜头,他和马匹变成了一个火球,在13个殖民地上滚动,随后火球蔓延开去。画外音解说:在殖民地,信息自由流动,英国军队开枪的暴行很快传开。而在英国好多人还不知道。

看了一些美国的评论,大家普遍认为,这片子史实还比较牢靠,反映了面向美国中小学生的主流史观。编创者不忘政治上正确,强调美国革命队伍中也有黑人。嘉宾的访谈评论点到为止,对欣赏画面几乎不构成干扰。尽管如此,美国还是有电视人对于使用嘉宾访谈形式提出了批评。有的地方我也觉得别扭。例如请出一个现役海军陆战队上校,说我恨不能跟华盛顿一起并肩作战。口味有点太重了。想像一下,一部讲述岳飞的纪录片,请一个解放军军官对着镜头说:我希望我能投入抗击金兀术的战斗中……

总体来说,我给美国:我们的故事打五星。看过它之后,我立即找出一本目前最火的Remini写的「美国简史」对照阅读,果然印象深刻,趣味盎然。这也是这部大制作纪录片的初衷,希望把人们(主要是年轻人)吸引到瑰丽的历史王国里来。从目前它的受欢迎程度来看,这一目标应该不难达成。

Loading

海盗电台、123诗社四月巨献:聂鲁达《疑问集》(46-60)

Monday, April 26th, 2010

【按】不知不觉,《疑问集》已经接近尾声,但我不急于把它一次性整理完,而是按照每天15首的速度,循序渐进。设定目标,不乱节奏,这几乎一切成功的保证。昔我盲目,今我看见,这也是整理《疑问集》最大的收获之一。

《疑问集》46-60

[audio:http://p.paowang.net/file/poem/422/422-all-yiwenji-46-60.mp3]

浏览器不支持Flash?请点这里直读MP3文件

前集回顾

《疑问集》31-45

[audio:http://p.paowang.net/file/poem/422/422-all-yiwenji-31-45.mp3]

浏览器不支持Flash?请点这里直读MP3文件

《疑问集》1-15

[audio:http://p.paowang.net/file/poem/422/422-all-yiwenji-01-15.mp3]

浏览器不支持Flash?请点这里直读MP3文件

《疑问集》16-30

[audio:http://p.paowang.net/file/poem/422/422-all-yiwenji-15-30.mp3]

浏览器不支持Flash?请点这里直读MP3文件

《疑问集》(陈黎译文

作者:聂鲁达
译者:陈黎
朗诵者:纳纳、Snoopy、冯一刀、吴凡、王佩

Loading

123诗社四月巨献:聂鲁达《疑问集》(31-45)

Monday, April 26th, 2010

【按】我做事没有定性,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因为我总贪图完美,希望一次完成,但往往忘记了自己能力的界限,最终半途而废。

如今我明白,做事不能急,不怕慢,就怕站。要日拱一卒,不期速成。这次整理《疑问集》的录音,对我是一次锻炼。我且慢慢悠悠,用五天时间,把它整理出来好啦。

《疑问集》31-45

[audio:http://p.paowang.net/file/poem/422/422-all-yiwenji-31-45.mp3]

浏览器不支持Flash?请点这里直读MP3文件

前集回顾

《疑问集》1-15

[audio:http://p.paowang.net/file/poem/422/422-all-yiwenji-01-15.mp3]

浏览器不支持Flash?请点这里直读MP3文件

《疑问集》16-30

[audio:http://p.paowang.net/file/poem/422/422-all-yiwenji-15-30.mp3]

浏览器不支持Flash?请点这里直读MP3文件

《疑问集》(陈黎译文

作者:聂鲁达
译者:陈黎
朗诵者:纳纳、Snoopy、冯一刀、吴凡、王佩

Loading

海盗电台深夜放送《新鞋子旧鞋子》

Sunday, April 25th, 2010

时空倒流回美好的1980年代,当时的中国,百废方兴,朝气蓬勃。在这种大环境下,音乐也获得勃兴。其中台湾歌者侯德健来到大陆,把民谣的种子播撒在黄土高坡和一条大河。他复活了宋词元曲的伟大传统,歌词明白晓畅,意韵悠长,乐曲婉转动人,似吟似唱。

侯德健拍拖上当时拉二胡的小歌手程琳,并为她创作了《新鞋子,旧鞋子》。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称为一个时代温和的呐喊。

4月22日,夜,123诗社纳纳、snoopy,冯一刀,吴凡,以及刘桂兰、方恨少、一脚刹车在我家,伴着吉他,轻轻哼唱起这首老歌。虽然歌词大家都记不清楚,但每个人都被旋律带回到那阳光灿烂的日子,那山是青山,水是绿水,微笑是微笑,眼泪是眼泪的1980年代!

[audio:http://p.paowang.net/file/poem/422/422-all-xinxiezijiuxiezi.mp3]

用iPhone/iPad,浏览器不支持Flash? 没关系,请点这里直读MP3文件

《新鞋子旧鞋子》

词曲:侯德健
演唱:123诗社

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
先别急忙着把旧鞋子脱,
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
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从前的生活就是这么过,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现在的孩子们不会过生活。
旧鞋子穿过了留它干嘛,
还不如光着脚凉快得多,
新鞋子缝好了不穿为何,
等等等过两年又穿不下,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青春的好年华不能错过,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老先生老太太他们太罗嗦。

旧鞋子还不是新鞋穿破,
新鞋子也会有穿旧的时候。
老先生老太太也这么说呀
青春的好年华也不能错过,
小弟弟小妹妹也这么说呀,
新鞋子旧鞋子都是过生活。

Loading

草草絮语20100403

Saturday, April 3rd, 2010

婚姻登记处门口贴着一副对联:楼市疯狂,要保持头脑冷静。合体路上,不要忘阶级斗争。

理科生发明了超级炸弹,理科生写了份说明书,理科生被错乱的说明书误导,理科生炸死了理科生。

很多理科生不懂汉字作为符号的审美意义,有一些令人一眼就产生歧义与恶感的字,出现在示好的邮件列表中。我始终不喜欢豆瓣通知里“臭味相投”这个词,尽管我知道“臭”念嗅,但这个字太扎眼。

当我看到这个标题,我想起了那出著名的独白。4月18日《山阴道上同路人——周云蓬绍兴谈唱会》说到底,都是简体字造的孽

一位朋友起草一份公文《关于征集动漫名家作品参加世博会的函》,觉得“征集”一词太生硬,让我想动词,我想了“招募,召集,着急,集结,约谈,喝茶,传唤”并被一一否定之后,想到了“约请”这个最适合的动词。

纽约时报有篇文章对网络语言的异化进行了探讨。比如SNS常用的like,friend, 都已离原义甚远。很多人like海地地震照片,当然这里的意思绝不是传统词义的喜欢。http://s.nyt.com/u/p5O

达里奥-福原著,黄纪苏重新创作,孟京辉导演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将在国内再次上演,在见识了躲猫猫,喝开水万千死法之后,此剧必然会再次轰动。台词精选“社会治安全靠地痞流氓来维持了。”http://goo.gl/uH3R

今年个人最期待的电影新版《罗宾汉》 — Robin Hood http://youtu.be/sQChwpjrcMw

推荐媒体从业者读这篇纽约时报专栏,House & Garden 杂志编辑讲述杂志关门失业,以及学会依然热爱生活的故事。http://s.nyt.com/u/6ag

如果说农业时代造反成功的秘诀是“支部建在连上”,那么信息时代革命成功的秘诀就是“服务建在云中”

现在的孩子多么幸福啊,他们可以一生下来就拥有一个google帐户,一辈子的信息都储存在那里面。每一张照片,每一句梦话,都不会落下。时间就此被封装,历史变成一段段活记录。

在连续折腾Drupal未果,试图学习Xcode未遂之后,我恍然大悟,我必须抛弃自己动手做技术、搭平台的想法,专心于无形式(formless)内容的吸取与生产。我宣布,我彻底开悟。

Form is emptiness. Emptiness is form.这是西方人对《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翻译。其实这句话也适合数码时代内容与容器之间的关系。追求容器如同执于色,会心生妄念,追求作为内容的空,才是开悟得道的门径。

朋友姓林,十天后当爹,我建议,如果还没取名字,男孩叫–林若谷,女孩叫–林如歌。多好,从小不作恶。

2015年,我到和菜头家里做客,看到地板上的网线和正在闪烁的路由器,我大喜过望。“想不到你家里还能…!”此时菜头夫人在一旁说:“这是一毛不拔送的新款灯具,完全模拟有互联网的日子。” #NetMare

「我们将会看到崭新的叙事形式在这块画布上兴起。这是一个重新定义读者与内容交互形式的机会。同样也是一个由我们自己来控制内容的绝好机会。」这段话让我激动莫名,一个全新伟大的富内容时代终于开始了。

读了一夜Kindle新书,没花一分钱。我爱kindle,并相信它最终能够战胜iPad. Amazon加油!!乔布斯,下地沟做油!!

每一个新领导上任的第一件事通常都是抓考勤。原因不难理解。1、没有技术含量,不需专业背景,谁当领导都可以抓。2、效果立竿见影,牵涉每个人的利益,敲山震虎又震猫。3、此举暗示前任领导管理粗放。4、考勤纪律是不错的交易筹码,可以换取员工听话。

你们老了之后,会不会把全部的懊悔遗憾激情梦想奇迹侥幸五味杂陈地做成一个东西叫做希望,然后全部寄托到儿子身上。

有一位老师刚买了一个月的iPhone 3gs被洗衣机浸泡旋转蹂躏1小时之后捞出,彻底白苹果,多家修理店宣判死刑。刚才在英文网站上一搜,这种悲剧还挺普遍。有一流传的偏方是把评估埋进大米,等一个星期,然后,就可以插秧了。

我准备在杭州成立一个木工极客小组,自己制作板凳,小书桌,电脑架,IPAD托架,有人要加入吗?

@yimaobuba的#极客怪谈 看电影的终极设备是什么,答案是椅子。D-box公司生产的椅子可以与蓝光电影互动,你播放蓝光电影时,通过D-box终端把信号传递到沙发上。沙发会随着电影情节震动、摇摆、起伏。

我觉得苹果这个霸权主义分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在iPad上运行 kindle吧。试想,kindle电子书9.99美元,苹果电子书14.99美元,竞争结果太明显了。我想iPad顶多只允许安装stanza这类免费图书app. #iPadCN

iPad不是平板电脑,那玩意早就有了。较早的平板电脑是拿一根书写棒在屏幕上点点画画,那体验比用鼠标更差。有些产品宣传起来,除了不能生孩子什么都能干。然而,使用体验是很精巧细致的,哪怕一丁点的瑕疵,都像袜底的一粒沙。

国内所谓电子书、电纸书的产品定位是礼品,目标人群是送给机关单位的领导。所以才把古腾堡计划里的英文图书,还有全世界中文用户辛辛苦苦录入的中文名著放进去,号称免费读万卷书。听说点唱一体机,那是纯粹吹牛逼。

虽然有人说关了灯感觉都一样,但是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用户体验啊体验。

仔细研究了一下苹果HK线上商店的教育价使用条款,发现仅限于香港的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苹果有一种随机审计机制,如果发现购买者不合格,则补差价。如果买家拒绝,则启动法律诉讼程序。

可否这样理解,左翼艺术家与资产阶级政权,自由主义艺术家与共产党政府,事实上都早已建立了一种共谋关系。在资本与权力的盛筵上,艺术家都是开胃的芥末膏和胡椒面。

有一个物种,不懂思考,只会抬杠,不知吸收,只善批驳。这个物种是由刺猬进化来的吗?

中国的设计师们有个毛病,由于大部分软件得来太容易,所以琢磨得不深不透。在国外设计师买个软件,跟娶个媳妇回家差不多,一般都会倍加怜惜,把每一项功能都研究透彻。所以,要想提高你的设计或应用水平,最好买正版软件。

iPhone 3gs 是迄今我买过的数码产品中,使用率最高,满意程度最高,最无可替代的。有好些厂商宣布自己的产品是划时代的,但几年以后变成化石。唯独苹果经得起最疯狂的榨取和最严苛考验。

今天集体去体检,肛肠检查室门可罗雀。一男出来说,医生戴着白手套操作,里面垃圾篓里全是白手套。一位当过医生的帅哥说:“知足吧,你。以前我们给人检查都戴避孕套,方便,润滑。”看对方一脸惊愕,帅哥赶紧补充:“手上戴。”

著名的管理学家、创新理论学家,加里-汗毛(Gary Hamel)老师最近在华尔街日报网站上发表了两篇剖析苹果成功的博客,推荐喜欢管理和苹果的推友阅读。http://on.wsj.com/af1hJC

创新管理学鼻祖Hamel在最近博文中说,他1996年买了一台某公司出的随身电脑,号称除了不能生娃,啥都能干,半年后已经扔在书架上满是尘土。他接着说,而苹果的每一个设备,都是你买了都不会扔的。

Hamel在解剖苹果第一部分中说。1、一千美元以上笔记本市场,苹果占据90%。 2、尽管苹果手机只占全球手机市场的3%,诺基亚占30%,但iphone利润超过诺基亚。3、苹果是全球最大音乐零售商。4、苹果实体店是全球赚钱的数码商店。

置之活地而先死,置之死地而后生。

所有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手段,都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就是:γνωθι σεαυτόν (gnōthi seautón = “know thyself”)「 了解你自己!」

给自己规定每天跑5km,实际上只能做到每周三个5km。搁在往常就是对自己不满和沮丧,换个角度看世界,如今要让自己欢喜,因为哪怕每周跑一个5km,运动量也是去年的十倍以上。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实,多给自己肯定与鼓励。

对自己要宽容,要看到进步,要看到成绩。早晨一出门,发现忘了一样东西,再次捅开门的时候,往常我都会骂 SHIT,这次却表扬自己能够未雨绸缪。

我认为,解决拖延症的第一步恰恰是学会拖延。对,学会拖延。拖延那些无关紧要的,临时起意的,强迫症特点的小事,这样才能省下时间经历去做不敢面对而拖延的要事。

每日教训:到人家家里做客,一定要早去,因为你迟到的话,主人不能动筷子,而且还会把凉了的菜,热了又热。我分析今天迟到的深层原因是,自己的主观时间与实际时间有时差,我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行动速度,不自责,要改进。

为什么当代不再产生大学问家,是因为治学方法成问题。陆宗达跟黄侃学《说文》,黄侃直接丢了一本未标点的《段注》给他,陆用两个月点完,交作业。黄看也不看,又让他买本新的重点,如是三回,陆还未听课,《说文》的要意已经精熟。现在谁肯下这种笨功夫。

八个小时没有上网。这期间到朋友家吃了一次饭,到书店看了一下午书,白读了一本《拖延心理学》。终于找到了拖延症的原因了:那就是不肯接受一个不够完美的自己。

我办公桌上一堆显示器,每次有人来找我,都要透过窄小的缝隙对是,那情形跟向神父告解一样。今晚,我把显示器统统挪开,面前一片豁亮。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黑苹果

#DellMini10v 上手一星期,我最喜欢的软件是:OmniFocus项目任务日程管理软件,确实。可以提高效率,至少可以督促别人,实乃高玉宝与周扒皮都需要的良品。只可惜操作过于复杂,需要花时间学习。学通则先苦后甜 12:37 PM Mar 6th via

#DellMini10v 由于没有风扇,散热确实是个问题。实验发现,当看视频,同时打开多个程序时,笔记本放在被子上,底部会滚烫。所以,建议预备纸扇一把,既扇风,又有范儿。 12:33 PM Mar 6th via dabr

#DellMini10v 用了黑苹果,才发现,苹果操作系统及软件,的确都是给剥削阶级设计的。用它做管理是很不错的辅助工具。至于用户体验,也不比Windows好多少。只是对于WIN用户来说,比较新奇而已。 12:28 PM Mar 6th via dabr

#DellMini10v 安装黑苹果已经一星期了,昨晚带着去了贝塔咖啡,深得 @fenng 和白鸦等技术牛人的称赞。我认为喜欢硬件和设计是物欲,而喜欢OS与软件才是真正的爱智慧。这也是我主张黑苹果的原因。

今天的午餐是白粥、榨菜,古人说:嚼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我对物质真的没有贪欲,除了喜欢买书,念想便宜数码(这点跟韩局很像)。要把物欲压低再压低,让精神富足更富足。‘’

某程序员,蛋有疼痛感,旧书摊买了笑话大全、荧光笔,回家把笑话中的人物都改成了程序员,发微博,RT如潮,蛋疼乃愈。

捉奸在床,厉害如王熙凤,也不过是把多姑娘逼得上吊,对自己老公还是要保。权威如贾母,也只是说,哪个猫儿不偷腥。把自己老公和他情妇一起毁灭,只有现代的烈女才做得出来。这说明中国的传统道德已经失去了家族的信仰,也失去了仁爱隐让,变成了赤裸裸的追魂夺命棒。

风雨交加之夜,我在苹果网站下载了一个家谱软件MacFamilyTree,做了一张四世家谱。看得心里眼里热乎乎,我的爷爷奶奶都已去世,些家谱上的伯伯辈的长辈,已经开始逝去,我的小侄子已经5岁,我的孩子还没有出生,这张谱系还会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Loading

幸福在哪里?

Thursday, March 18th, 2010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说这话的狄更斯去世于1870年。当时在大洋彼岸马克-吐温发表了《镀金时代》。那个年代的美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A面是物质极大丰富,生活蒸蒸日上,B面是物欲横流、浮华堕落。乐观主义者看到“金”,悲观主义者看到“镀”。然而一百多年之后,悲观的预言统统落空,美国上位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有人说,如今的中国与镀金时代的美国有一些相 似。这是指看到了外表,没有看到实质,如何判断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需要放宽历史的视野,运用不寻常的智慧。

就拿杭州来说,自古就是歌舞繁华之地,不乏钟鸣鼎食之家。然而,不满的嘀咕从来没有消失过。高企的房价,让“住在杭州”变成蜗居一族的白日梦。正像坊间流传的一则笑话。如果你年收入300万,西湖滨江区的房子爱买哪儿买哪儿;年收入30万,余杭临安的房子爱买哪儿买哪儿;年收入3万,到郊区刨个坑爱埋哪儿埋哪儿。

更多的压力来自生活与工作,阳光和暖,密室无人,你站在窗前,掏出老板刚发的红包。厚厚一沓,坚硬如刀。但你明白,这满满一把,并不是你的。失去它,其实很容易,有时候只需要一场小病,一个小官司,一间小小的按揭房。武林路上人们脚步匆匆,文三路上,白领眉头紧锁。生活用尽一切手段把我们变成“犀利哥”,我们努力抵抗,为的是不被飞转的车轮碾过 。

那么,幸福真的那么遥远吗?

我想了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他早年来杭,租住农民房,条件很艰苦,连洗澡都麻烦。后来终于搬进了楼房,装了热水器,有一天请部门主任到家里吃饭。他一个劲地说:“主任,你洗个热水澡吧。很舒服!”领导哭笑不得,但这种雀跃的心情,我十分理解。

幸福有很多张面孔,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茫茫的大千世界中认出它。夕阳明媚,列车奔驰。湿润的长三角大地,让人感到自由、温暖而扎实。世界不再是随机与偶然,而是被赋予了意义。某一天早晨,你在城市的某一张床上醒来,打开窗户,阳光照在早餐桌上,你相信,幸福不在遥远的他乡,不在以脚为圆心的一公里之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