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写作’ Category

我的极短回忆录

Saturday, December 11th, 2021

我生在七十年代初的北方农村。因为父亲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我认字早,多,快。小人书到我手上,念两遍,就能背下来,现在还记得两句:

机智勇敢好小强,完成任务受夸奖。

住在村子里,大自然是我的游乐场,鸟兽鱼虫是我的玩具。地里的农活也跟着干一些,春天拔草,夏天浇地,秋天拾穗,冬天跟大人们一起农闲。

游戏是就地取材,滚铁环,弹球,丢沙包,打尜,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还创造了真正的野战:打坷垃仗。村南村北的孩子,各属一方,组成团体,向对方投掷土坷垃(砖头硬物是绝对禁止的)。在冬天的星月光下,麦地里,盐碱地,经常响起孩子们的喊杀声。大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任由我们。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披星戴月去上早自习,点起墨水瓶改制的煤油灯,在如豆的灯光下,读课本。同学们渐渐多起来,人人都点起油灯,教室里充满着浓浓的煤油味。天寒地冻,鼻涕往下滴,双手插在袖子里,去迎接鼻涕。久而久之,袖子就油亮起壳,可划火柴。

有两件事冲走了童年的幸福:

  1. 一是有一天独自坐着,看着墙头的秫秸,突然明白自己横竖将来是要死的,顿时被这个年头吓住又抓住。从此患上了夜里恐惧症和强迫症(成年后才知道)。

  2. 二是姥姥跟邻居起了纠纷,被辱骂,喝下了敌敌畏,没抢救过来。

娘成了没有娘的人,变得敏感、警惕,容易跟人发生纠葛。

爹半教书,半务农,喜欢喝酒,一次醉得不省人事,被抬回家。从此不再贪杯。

读完小学,升到初中。开始面对更复杂的世界。要对付,老师规训、同学关系、以及朦胧的性觉醒。

投稿《少年文史报》,发表300字的散文诗。成为校园名人,被称为“作家”。于是,继续投稿,屡屡被退稿。班主任拿着一堆退稿信,叫我到办公室,劝我“齐头并进”,我内心委屈,哭成泪人。

此时爹考上了公办教师,去几十里外师范读书。家里重担,娘一人承担。有亲戚远避,唯恐被拖累。

爹放假回家,看到我跟班上一个女生的通信,连夜写了5000多字的信给我。我又羞又愧,从此父子不再无话不谈。

初中升高中,我成绩全县第六,被录取到重点班。

班主任是位怀才不遇的老师,年轻时,各项成绩都好,只是得罪了他的班主任,一句“该生不得录用”的评语,断送了他前程。他认为我有物理方面的潜力,刻意培养。我志不在此,一心想当作家。班主任给我四字评语:“恃才傲世”。后来,我一傲到底,报了文科。

高二,我自己改了名字,并贴了小字报,全校公布。改的根本原因是看到隔壁师范,一位穿红衬衫弹电子琴的男老师,也叫这个名字。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第一或第二。得空搞过文学社,还办过油印刊物,叫《芦芽》。

高三填报志愿,看到家里墙上的挂历是厦门风光,就报了那里的一所大学。

跟父亲坐火车72小时,到达厦门。全新的生活,偌大的都市,又是改革开放前沿,我在努力适应。

喜欢上一个姑娘,给出并得到了童年以后第一个拥抱。她说我们不合适,我就相信了她的话。

专业我不喜欢。课外书猛读,课内书不看。不擅自我管理,缺乏情绪控制,我童年的恐惧,追上了我。在校一年半之后,因学分少一分,被逐出校园。

灰头土脸,回到故乡,面临选择:就业还是读书?

父母尊重我的意见,继续让我读书。回母校高中复读,半年后,考取了山东一所普通大学。这次读完了,拿到了毕业证学位证。

毕业到一家国企,学会了互联网。

1998年开始到北京闯荡,从夫妻店小职员做起,熬成了网站的中层。结识了一些朋友,开始了文艺工作。

这期间省略了好多,省略的都是:

  1. 不重要的。
  2. 不能说的。

两者必居其一,也有重叠。

2002年,来到杭州,创办了一份报纸。2004年报纸被关门,又在内部轮换了几个岗位。2011年,跟领导闹矛盾,辞职。开始专职创作。这一年,儿子出生,也一口气发表了27万字。

2012年,朋友帮助下,开始涉足戏剧编剧。第一部,没上演,但拿到了大部分钱。第二部,在北京上演了,但戏被改得面目全非,并没有成就感。以后的,挣钱而已。

2015年,决定到上海生活。依然自由职业。2016年,做了一部电影,都不满意。受雇于公益组织,给他们写书,到现在还没写完。

2017年,创办了好中文写作群,300多人,从年初到现在,已经讲了31课。还有5节课,第一期结束。通过授课,找到了自己的激情所在,我还是喜欢当老师,喜欢琢磨语言。

看来还是初中那篇300字散文诗的发表,种下的种子。

我信仰基督教,户口本上也是这么填写的。遇到什么又大又难的事,就祈祷。有的蒙垂听,有的没有蒙。但我依旧信。

有车和房,最基本的那种,收入受接活这个变量的影响,没有支出稳定。

以上是古典文体的训练,写得很糙,等以后再修缮吧。

Loading

給工作帶來方便的幾個硬件

Wednesday, December 8th, 2021

昨天,在京東買了一個腕托,配合Cherry青軸鍵盤使用,感覺打字舒服多了。當然這個腕托不便宜,要120多塊,幸好家裏領導理解,孩子支持,就買下來了。

因此我想盤點一下給工作帶來方便的硬件。

  • 電子類
    • iPhone, Macbook Pro等,Mac生態的系列產品,這個就不贅述了。
    • 筆記本電腦支架,可以把電腦擡高,利於保護頸椎,用來開視訊會議的時候,也可以讓攝像頭擡高到自然的位置。
    • 外置機械鍵盤、鍵盤碗托
    • 百元左右的頭戴式耳機。夜裏不想影響到家人,要戴耳機。頭戴式最舒服,太好的也沒必要,飛利浦100元左右的剛剛好,可以用很多年。
  • 非電子類
    • 筆,我喜歡用施耐德美工筆,規格爲1.1的绿圈那一款,寫字流暢,又帶點棱角,很符合我外表狂野的性情。同時,我還喜歡用多色圓珠筆,爲了在書上寫字或highlight方便。
    • 紙,什麼紙都行啦,我也是混着用,但最近特意用A4的活頁本。
    • 機械番茄鍾。我缺乏self-control,需要藉助工具才能靜氣凝神做點事(例如寫這篇清單),用個機械鍾的好處是可以減少跟手機的接觸。
    • 擦眼鏡紙。作爲一個眼鏡仔,鏡片經常會弄髒。木心形容一個人埋汰得不可救藥就說這個人眼鏡髒了都不擦。咱不能做那樣的人,所以我買了很多一次性眼鏡溼紙巾放手邊,帶包裏,隨時可以擦亮雙眼。
    • 實體書。雖然我也讀很多電子書,但更喜歡實體書。所以,能買就買,應收盡收。
    • 剪刀、膠水棒。桌上不能沒有一把好剪刀,不能沒有一瓶好膠水。用處太大了。
    • 登山杖。最近膝蓋受傷,我站起來行動的時候,都需要拄手杖。帶曲柄的登山杖,用起來很舒服,因下面有彈簧,還能減震。
    • 棒球帽。在室內戴上棒球帽,有一種在野外的感覺。
    • 摩卡壺。買星巴克的豆子,自己煮咖啡,比買成品咖啡外賣便宜多了,而且外賣每次送到家裏熱咖啡都變溫吞了。自己做的則不同,可以熱熱地喝。
    • 馬克杯。喝咖啡用。
    • 藥盒。我是一個藥罐子,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侶。
    • 聖經。聖經要單獨拿出來說,我家裏有很多版本和大小的聖經,但特意在桌上放了一本教牧版大字和合本中文聖經和一本大字版的KJV。聖經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正如那首歌所唱的:我將你的話語,深藏在我心,免得我得罪你,免得我遠離。

我要總結的硬件就這麼多,希望我能用這些工具榮耀神,討神的喜悅。也求神祝福我手中的工作。

今天就寫到這裏吧。

Loading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Tuesday, September 28th, 2021

什么是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一个奖项,奖励给在新闻报导、文学成就及音乐创作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是美国奖励报纸、杂志、数位新闻报导和文学、音乐创作有杰出表现所设的奖项,被誉为新闻界的“奥斯卡金像奖”。于1917年,根据报业巨头、匈牙利裔美国人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统筹。每年颁发21个类别,20个类别的每位得奖者可获得一份证书和15,000美元的奖金;公共服务奖的获奖者则领取一枚金牌。

一百多年来,已经发展为美国新闻、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

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评定,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

普利策奖由最初的“为公众服务优异奖”一项新闻奖发展至现在的十四项新闻界奖和七项创作界奖。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但是获奖条目必须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中发表的;创作界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例外是历史奖:只要是关于美国历史的书都可获奖,作者不必是美国人。

普利策新闻奖

  • 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 普利策普通新闻报道奖
  • 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 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
  • 普利策释义性新闻奖
  • 普利策专业性新闻奖
  • 普利策社论写作奖
  • 普利策漫画创作奖(1922年开始)
  • 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
  • 普利策特写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
  • 普利策评论奖
  • 普利策批评奖
  •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创作奖

  • 普利策小说奖(1917年开始)
  • 普利策戏剧奖
  • 普利策历史奖
  • 普利策传记文学奖
  • 普利策诗歌奖(1922年开始)
  • 普利策非小说奖(1962年开始)
  • 普利策音乐奖(1943年开始)

对于普利策创作奖,我们本期暂且不讲。主要讲讲普利策新闻奖,其中重点讲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和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

85339114.jpg

这张照片大家肯定都见过,它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以至于塔利班都模仿这样的场景。

15a7da2400d44a49b9f016d83f72a871.jpg

而这正是一张获得1945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照片。

这是摄影师乔·罗森塔尔拍摄的《在硫磺岛升旗》。1945年2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硫磺岛的折钵山顶上升起美国国旗。照片中有三个人后来在岛上的战斗中丧生。事实上,在硫磺岛之战中,有6000名美军士兵死于日军之手。

从这张照片,我们也可以看出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一个特点。

普利策摄影奖的照片展现了英雄主义、同情心和普通人在贫困以及灾难的重压下表现出的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中不少照片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为时代留影

如果日后回忆我们经过的2020-2021新冠肺癌笼罩下的时代,大家会想到什么照片?

至少目前我没想出来。

对于爱读书的中国人来说,可能会记得这个画面吧。

方舱.jpg

2020年2月5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正式启用,新华社记者拍下了这位读书哥。

他读的书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后来连福山也在推特上转发了这张照片,并给他寄来了一本签名本著作。

在当时那种诡异恐怖的气氛下,这张照片的确给了很多人安慰与鼓舞。

但这张照片达不到普利策获奖的标准,因为如果不加注解,它就是一张普通的住院照片。

而普利策摄影奖的作品,哪怕一个字也不配,仅凭画面本身就可以给人极大的震撼。

处决越共

85339138.jpg

这张照片叫《处决越共》,它的摄影师是艾迪·亚当斯。1968年2月1日,南越国家警察总长阮玉龙在西贡的一条街道上,用手枪倍怀疑是越共军官的阮文林的头部开枪,

请注意一下阮文林脸部的肌肉,那是在那种情况下人最自然的反应。这照片会让很多人看了难以入睡。

海滩悲剧

截屏2021-09-27_下午9.01.50.png

摄影师约翰·冈特在加州赫莫萨海滩的前院里闲逛,一个邻居喊道:“海滩上出事了。”他立刻拿起一台禄来相机就跑过去。在海边,冈特发现海岸线上有一对惊恐万状的年轻夫妇。他随后了解到,几分钟前,他们19个月大的儿子正在沙滩上玩耍,不知何故,突然被潮水卷走了。小男孩不见了,任何人都无能为力。冈特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儿,他能体会到这种痛苦。他本能地为这对悲伤的夫妇快速拍了四张照片。后来,这名小男孩的尸体后来在大约一英里外被找到。

冈特虽然1955年获得了普利策奖,但十分不开心。因为他觉得对不起这对夫妇,不该把自己的荣誉建立在他们的痛苦之上。

罗科·莫拉比托《生命之吻》

85339137.jpg

当时一位电工兰德尔·G·查普恩在高空作业时触电,立即休克,由于身上有安全锁,并没有摔下来,而是挂在空中。这时,他的工友J·D·汤普森看到了,立即爬过来,对他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鉴于当时的情况,他无法进行心肺复苏,但他坚持不懈地进行人工呼吸,直到他感到有轻微的脉搏,然后解开他的安全带,用肩膀把他扛到地面。

汤普森和另一名工人在地面上给他做了心肺复苏,在医护人员到达时,查普恩已经苏醒,最终完全康复。

1972年: 迈克尔·劳伦特 《孟加拉国的酷刑和处决》

85339142.jpg

在新独立的孟加拉国,达卡的士兵在几个月的内战中用刺刀折磨并杀死了四个被怀疑与巴基斯坦民兵合作的人。

1960: 安德鲁-洛佩兹《最后的圣礼》

85339129.jpg

这是一组四张照片之一,拍摄的是一名下士,古巴革命之后,前独裁者巴蒂斯塔的军队成员,被卡斯特罗的行刑队处决,这张照片显示了死刑犯跪在地上接受神父给他做最后的圣礼。

1982: 罗恩·埃德蒙兹 《刺杀罗纳德-里根未遂》

85339156.jpg

85339157.jpg

85339158.jpg

1981年3月30日,埃德蒙兹在希尔顿酒店外等待里根总统。约翰·辛克利加入了人群。里根出现并开始挥手。“我把手指放在按钮上,”埃德蒙兹说。“枪声响了起来。通过我的镜头,我看到他面无表情。” 辛克利向总统开了六枪。特勤局特工将里根推入他的轿车,然后飞快地离开。

1961: Yasushi Nagao-《东京刺杀》

85339130.jpg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0年10月12日。那一天,日本社会主义党的领导人浅沼因次郎被一个叫山口大也的右翼极端分子暗杀。这张照片是在山口刺伤浅沼后直接拍摄的,在这里可以看到他试图进行第二次刺杀。山口大也是一个日本右翼极端民族主义团体的成员。浅沼因次郎是日本社会主义党的领导人。在战后的日本,他倡导社会主义,支持中国共产党,从而引发争议。浅沼在为即将到来的众议院选举进行的电视政治辩论中被暗杀。当浅沼在讲台上发言时,山口冲上台去,用一把武士刀刺穿了浅沼左侧的肋骨,将他杀死。日本电视公司NHK恰好把这一幕录了下来。

1962: 保罗-瓦瑟斯-《沉重的脚步》

85339131.jpg

约翰-F-肯尼迪当选总统后,面临许多挑战。其中,美国暗中支持的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被卡斯特罗挫败。美国军队在古巴土地上登陆时,遇到了激烈的抵抗并遭受了重大损失。在戴维营与家人在一起的肯尼迪,与艾森豪威尔一起讨论了局势的严重性。保罗-瓦瑟斯跟随两人边走边谈。他从背后拍摄的二人讨论世界的未来和恐惧的照片,被命名为 『沉重的 脚步』。这张照片在发表后被授予1962年普利策摄影奖,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决定世界命运的人物的孤独。

1963: 赫克托-隆多《神父的帮助》

85339132.jpg

路易斯-帕迪拉神父为一名在委内瑞拉起义期间被狙击手打伤的士兵举行最后的仪式。冒着狙击手的枪林弹雨,为即将死去的人做最后的仪式,神父遇到了一名受伤的士兵,他紧紧抓住神父的袍子,试图把自己撑起来,而子弹却把他们周围的混凝土咬得粉碎。摄影师赫克托-隆东(Hector Rondón)不得不平躺以避免中弹,他后来说,他不确定自己是如何成功拍摄这张照片的。“我发现自己在弹雨中待了四十五分钟……我被压在墙上,而子弹在飞,这时神父出现了。事实是,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拍下这些照片的,我全程躺在地上。” 隆多拍下了政府军士兵拽着随军牧师路易斯-帕迪拉的长袍,而帕迪拉看着叛军狙击手射击的方向。

1958: 威廉-比厄尔《信念和信心》

85339127.jpg

比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摄影师。1945年,他因报道冲绳战役而获得航空奖章,但他最著名的照片是这张。在华人举办的庆典上,一个警察正弯腰跟一个孩童说话,场面生动,把人心萌化。

1967: 杰克-索内尔–《詹姆斯-梅雷迪思枪击事件》

85339136.jpg

1966年6月6日,民权活动家詹姆斯-梅雷迪思在密西西比州赫尔南多市被枪击后,表情痛苦,爬过51号公路。梅雷迪思被枪击时正在领导 “反对恐惧游行”,鼓励非裔美国人行使他们的选举权。在治疗伤口后,他完成了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到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的游行。

1971: 约翰-菲洛《肯特州立大学的镇压》

85339140.jpg

肯特州立大学的枪击事件也被称为 “五四屠杀”。1970年5月4日,在俄亥俄州肯特市的肯特州立大学,一名国民警卫队员向校园内的反战抗议者开火,四人中枪身亡。照片中的姑娘叫玛丽-安-韦基奥,她跪在20岁的杰弗里-米勒的尸体旁,悲痛地尖叫。

1972: 大卫-休姆-肯纳利《越南》

85339141.jpg

在越南复活节周日的激烈战斗后,一名士兵疲惫地坐在他的机枪后面警戒,一名美国大兵走过被破坏的风景。肯纳利在越南战争中拍摄的照片为他赢得了普利策奖–业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委员会说,他的照片 “捕捉到了战争的孤独和荒凉”。

1973年:Huynh Cong (Nick) Ut 《逃离凝固汽油弹袭击的儿童》

v2-a58fea9e3831f41a8b33c302bf1e5a9a-1440w.jpg

1972年6月8日,在对疑似越共藏身处进行空中凝固汽油弹攻击后,南越军队追赶受惊的儿童,包括中间的9岁女孩,她不得不撕下自己燃烧的衣服。她身边是她受伤的兄弟和表兄弟,他们身后是第25师的越南士兵。

这张照片激起了美国民众对于越南战争中各种暴行的愤慨,从而加速了越战的结束。

1974: 斯拉瓦-韦德《回家》

85339144.jpg

1973年3月17日,被释放的战俘罗伯特-L-斯特尔姆中校从越南战争中回国时,在加州费尔菲尔德的特拉维斯空军基地受到家人的欢迎。

注意这张照片所表现出的动感,在摄影史上,无出其右。

1974 (2): 安东尼-罗伯茨-《人质》

85339145.jpg

1973年11月23日,在好莱坞的一个停车场发生的绑架事件中,保安员乔治-H-德比(George H. Derby)(左)用枪瞄准了39岁的爱德华-F-费舍尔(Edward F. Fisher),后者用刀架在22岁的艾伦-谢尔顿(Ellen Sheldon)的喉咙上。谢尔顿设法挣扎着站起来,几秒钟后,德比在反复警告嫌犯后开了一枪。费舍尔当场死亡;谢尔顿受了轻伤。

1975: 杰拉尔德-盖伊–《战斗中的寂静》

85339146.jpg

四名消防员在与华盛顿州伯林市清晨的房屋大火搏斗后,在一个泥泞的堤坝上休息。雾气与残余的烟雾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迷离的效果。看看这些脸,带着人类的高贵、责任与尊严。

1977): 尼尔-乌列维奇《吊死在曼谷》

85339149.jpg

1976年10月6日,一名右翼支持者在曼谷塔马萨特大学外敲打一名被吊死的学生的尸体。在学生们要求开除一位前军事统治者并在学校里设置障碍后,警察冲进了大学。这张图片最令人不安的地方也许是树右边几个在笑的男孩。

1978: 约翰·布莱尔《借钱人的复仇》

85339150.jpg

1977年2月8日,安东尼-基里奇斯冲进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美利达抵押贷款公司。故事开始于几个月前,当时美利达公司借给基里奇斯钱来建造一个购物中心。贷款到期后,基里奇斯无力还款,他声称放款人欺骗了他。于是用一把猎枪抵住债权人霍尔的头部。联合国际新闻社的摄影师约翰-布莱尔在外面。“这个地方看起来就像一个武装营地’。布莱尔回忆说。”州警察、地方警察、警长,各种执法部门都有。“ 经过三天的谈判,基里奇斯最终同意释放霍尔。布莱尔在大厅里,相机准备好了。基里西斯走过去,仍旧把他绑在猎枪上,并说:”我是国家英雄,你别忘了。" 当基里奇斯向人群咆哮时,摄影师拍下了他的照片。

1981: 拉里-普莱斯《利比里亚政变》

85339153.jpg

85339154.jpg

85339155.jpg

1980年,政变发生时,普莱斯正在利比里亚。塞缪尔-多伊中士和其他15名利比里亚军队的士兵溜进了利比里亚总统威廉-托尔伯特的官邸,用枪打死了他,并宣布他们现在掌握了权力。普莱斯是出席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之一。据普莱斯说,多伊发表了简短的讲话,然后 “新闻部长 ”宣布 “将在海滩上进行一些处决”。托尔伯特的13名内阁部长被带着穿过蒙罗维亚的街道,来到附近的一个海滩,他们因 “叛国罪、猖獗的腐败和严重侵犯人权 ”而被处决。

残酷的游戏

4428688556-6b685edbc6-o.jpg

在罗得西亚(今天的津巴布韦),白人政府军如此清剿游击队,进了一个村庄,让村民做俯卧撑,时间30分钟,第一个倒下的人被拖到墙后面,假装枪毙。。。

随着枪声响起,前面做俯卧撑的人吓得一哆嗦,继续支撑着颤抖的身体,生怕被处决。

后来普利策摄影奖越来越没意思

我们倒放从2021年到2000年的普利策摄影奖,再也没有一副照片把人打动。

而且这些摄影师最讨厌的是,都是靠组照获奖,凭借一张照片获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照片单独拿出来构图都不差,但不震撼。

03haner2014.jpg

2009winter01.jpg

2006heisler13web.jpg

2016rinaldistrider04.jpg

欢迎战俘回家的动感照片没有了。

民权领袖中枪后的痛苦哀号没有了。

肯尼迪陪艾森豪威尔散步的照片没有了。

直击暗杀现场的照片没有了。

因校园枪击案而惊声尖叫的照片不见了。

人类的一部分有多善良,人类的一部分就有多残忍。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普利策获奖摄影师中唯一一个靠一张照片获奖的。

manzanoweb2013.jpg

叙利亚的两名叛军士兵在阿勒颇的卡尔梅尔·贾布尔社区守卫着他们的阵地,光线穿过他们身后的铁皮墙上由子弹和弹片造成的十多个洞。一百多天的炮击、轰炸和交火所产生的灰尘弥漫在空中。卡梅尔·贾布尔在战略上非常重要,因为它靠近分隔该市几个主要战场的主要道路。(Photo taken October 18, 2012)

导致摄影师自杀的获奖照片

The_Starving_of_Sudan.jpg

这张照片大家应该不陌生,《饥饿的苏丹》.

1993年2月,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花了十年时间拍摄非洲的苦难。

这张照片在世界各地的报纸上刊登。卡特收到了愤怒的信件和愤怒的半夜电话。每个人都想知道。他为什么不接走这个孩子?

在苏丹的记者被告知不要接触饥荒受害者,因为有传播疾病的风险。这对卡特来说不是安慰,他告诉一个朋友:“我真的很抱歉没有把孩子抱起来。” 争议和其他个人问题压垮了他。

1994年7月27日,警方发现凯文·卡特死亡,显然是自杀。

小结

当人们说这张照片应该得普利策奖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一张新闻照片的最大的赞扬。尽管如果照片没有在美国的媒体发表,是不能获这个奖的。

最后以一张本人拍摄的《西湖边的一棵树》来结束今天的话题。

903263541167243264-DIk-JZW9-UEAAmngh.jpg

祝大家在光影中找到让生活值得继续下去的美好的瞬间。

Loading

报名编剧故事营 拆解伟大的电影

Saturday, September 18th, 2021

编剧故事营第六期招生啦

一、编剧故事营是一门带你学习伟大的电影、教你讲好故事的课程。解决三个问题:怎样欣赏一部电影?怎样讲一个好故事?怎样把讲故事的技巧在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

二、新一期现在开始报名,2021年9月29日正式开学(9月22日线上预热),讲授12次课,共36课时。

三、编剧故事营分线下班、线上班,同时进行,线下授课地点在杭州。

四、上课频率是每周一次,每次3小时,安排在周三的19:00–22:00。

五、线下教学地点在杭州腾讯众创空间。地址:杭州市文二西路712号(圆觉路口)西溪乐谷创意产业园2号楼2层西侧。线下报名前,请考虑好交通问题。

六、线上班是线下班的延伸。为了保证学员的紧密联系与协作,除了开通专门的微信群之外,将采取第三方网络平台zoom.us(会有教程,包教包会)进行视频直播,并且提供课程录像的视频下载,无限次回放。线上班和线下班学费相同。

七、【主讲人简介】王佩,北京人艺签约编剧,作家,“编剧故事营”、“好中文写作营”创始人。互联网第一代著名写手,《正版语文》作者,史蒂芬·平克 《风格感觉》译者之一。编剧作品有《鱼眼》、《怜香伴》《项链》等。

编剧故事营第六期课程大纲

编剧故事营第六期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使用罗杰·伊伯特 (Roger Ebert)的《伟大的电影》(殷宴、周博群译) 一书作为辅助教材。伊伯特一生以电影评论为志业,以一人之力,挑选出360多部堪称伟大的电影,发表在《芝加哥论坛报》上。我们将从中选出12部课堂精讲,训练大家学习讲故事的技巧,辅以戏剧训练,仅仅一起欣赏和分析这些伟大的电影就值回票价。

  1. 故事是一盒巧克力–《阿甘正传》和《大鱼》
  2. 喜剧的动力–《淑女伊芙》与《热情似火》
  3. 斯皮尔伯格的秘密武器–从《侏罗纪公园》到《辛德勒的名单》
  4. 不在动作在人性–解密《卧虎藏龙》与《色戒》
  5. 难忘的人物–《侠骨柔情》与《你逃我也逃》
  6. 话语与行动-《哈姆雷特》(1948版)vs《麦克白》
  7. 时间的力量–《人生七年》系列与《男人真命苦》系列
  8. 群体肖像:矿工之歌–《青山翠谷》《王冠S0eE03:艾伯凡惨案》
  9. 雕刻时光–《潜行者》 vs《索拉里斯》
  10. 悲剧的诞生–《乱》vs《李尔王》
  11. 苏联的电影诗–《古巴,古巴》《战舰波将金号》
  12. 每个影迷都会遇到小津安二郎–《浮草》与《秋刀鱼之味》

编剧故事营第六期常见问题

各界如何评价编剧故事营?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导演、《至味在人间》作者

我的朋友、作家王佩说,故事就是你一步一步接近真相的努力,生活在社会的每一个人,任何时刻都在找彼此的真相。

卫西谛,知名影评人、金马奖评委

作为人生谦卑的学徒,学习写作是终身的修炼。但写作这件事要慢慢来,快不是目的,比浮云还慢也无所谓。王佩的编剧课,带你慢慢地走进故事写作的花园。在《伟大的电影》中,我们能从完全不同类型的经典之作里,读到伊伯特对人、对人类的洞察和期许,「电影能帮助不完美的我们变得更好一点。」

郑嘉励:著名考古学者,《考古四记》作者,《一席》演讲嘉宾,编剧故事营第二期学员。

通过参加编剧故事营,我领悟到:一个好故事,就是一个真相,一个真理,故事的源头就是真相。讲故事的方式,比故事本身更重要.一个好故事,源于作者内心深处真实的秘密。

采铜:心理学作家,《精进》作者,编剧故事营第一期、第二期学员,

很好的入门教程。我已经第一个报名了,如果你也报名,我就是你的师兄!

水晶:丁香园医生,编剧故事营第二期学员

为期半年的编剧营画上了句号,在王佩老师的引领下开始渐渐地学习到如何以造物主的视角来解毒作品,不论是电影、纪录片还是美剧,都有大师们用创意和思辨留下无数作品让人回味和借鉴。

美新:编剧故事营第二期学员

编剧课最后一夜,感谢王佩老师代我们领略这么多经典、有趣的电影,这样一来,看世界的校对也有了变化,虽然没有写出剧本,但是有在学讲故事。

蔡伍迪:广告文案,编剧故事营第二期学员

从AlphaGo人机大战,到韩国瑜精选;从偷飞机的人,到拖船越过山顶的人;正因为这个世界太疯狂,所以更需要靠故事去发现真相。编剧课最后一夜,感觉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格林:第一期、第二期、第五期学员

编剧课结业后,我要写的下一个剧本就已经有剧组预定了。我有很多关于怎么做编剧的书。几乎都翻阅过。然而,我认识里面的字而已,并没从书中就理解实际怎么做编剧工作。等我上了半年12节编剧课后,有老师带领,又一个线索提纲挈领的扫了编剧史,我才懂了一点编剧的常用意思。理解编剧要看重的是什么。

守闯:第一期、第二期学员,腾讯众创空间

本期故事营到了尾声,感谢王佩老师一步步引领我们去打开那扇“禁止入内”的门,学会用心。

徐琳:第一期学员,“云竹岭”有机农产品创始人

编剧班,竟然结业了。第一课的情形,好像就在昨日。王佩老师说,要让学员们都哭着离开,才会更加想要重逢。嗯,真是鼻子酸酸的,怅然若失,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呢?

成刚,第一期学员

十二期的编剧课上完了
王老师说
我们在故事营的最后一课就是入门
故事最早的形态就是围炉夜话
而今我们乘月色围着看电影说电影
最终也带着老师和自己的期盼
去写故事,去讲故事
最后特别感谢王老师这六个月的传授
让我重新认识了这许多的电影
是已经看过的,同时也是从没看过的

小初,第一期、第二期学员,从事教育和培训工作

好的课堂是这样的,精心设计的课堂内容与演绎,学生参与更享受其中。虽带着疲惫进门,上完课却神清气爽。谢谢王佩老师。

柴米妇,第二期、第三期学员

我报的是线上班。老师把一节课所有的东西,全部编辑成一个大视频,发给大家下载观看学习,那个可能比较花时间,但真的感觉好。又直观又系统,什么都没落下,不亏线上学员一丝一毫。

适合谁?

编剧故事营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动机,最后全都收获满满。因此只要你喜欢电影、戏剧或故事,都可以来报名。

编剧故事营,从源头入手,解决故事的本质问题,那就是正视冲突,发现戏剧性。编剧故事营不但能帮你讲一个好故事,而且可以把这些讲故事的技巧贯穿于你的工作、演讲、写作、交谈、编剧之中,让你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报名有什么条件?

  1. 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
  2. 喜欢电影和故事
  3. 中小学在校生恕不招收

编剧故事营教什么?

编剧故事营的讲义是王佩独创和综合而成的。其中会讲授一本重要参考书:

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殷宴、周博群译)

为什么要选择《伟大的电影》为辅助教材?

金马奖评委卫西谛说:在《伟大的电影》中,我们能从完全不同类型的经典之作里,读到伊伯特对人、对人类的洞察和期许,「电影能帮助不完美的我们变得更好一点。」《伟大的电影》第一部(译者殷宴、周博群)的翻译信达雅,本身就是优美典雅的范文,仅举一个例子,在《淑女伊芙》中,有一句台词:「人们说洒满月光的甲板就是一个女人的事务所。」「原文是office,所有的中文字幕都翻译成「办公室」,但是在这里翻成「事务所」是多么幽默和精妙啊。

参加编剧故事营,不但精讲其中20多部电影,而且组织和辅助大家去欣赏《伟大的电影》中的100部电影,当然这个计划不可能在一个月或者一年内一蹴而就,编剧故事营最勤奋的老学员小山看完这100部电影用了三年时间。

为什么用这么长的时间?这是因为虽然《伟大的电影》列出了100部电影,但有的片子是剧集,例如《人生七年》,总时长是15个小时,看完这些电影真需要一点耐力,没有社群的力量,仅凭自己,很难完成。

课怎么上?

编剧故事营分为线下班和线上班。两者时间同步,学费相同,只是授课方式不同。

编剧故事营何时、何地开学?

2021年9月29日星期三19:00–22:00上第一课,10月13日上第二课,以后每周上课一次(节假日顺延),共上12次课,36小时。

线下教学地点:杭州腾讯众创空间。地址:杭州市文二西路712号(圆觉路口)西溪乐谷创意产业园2号楼2层西侧。

线上教学以微信群和Zoom.us视频会议系统为平台(非常易用),作业提交和评改会有专属网站。

线下授课是以什么方式?

  • 老师授课
  • 小组工作坊

线上课是以什么方式上的?

  • 视频直播:通过zoom.us 视频会议网站,简单易用,有Windows版、Mac版、Linux版、iOS和安卓app可以下载。
  • 视频录播:通过百度网盘下载剪辑好的全程录播。
  • 微信群交流与分享。

只报线上班,参加不了线下课会不会吃亏?

不会吃亏。

  1. 线上课,可以看到线下课的全部内容。无论是视频直播还是视频回放。
  2. 线上班还会有专门的辅导,每两周一次。
  3. 线上班学员本身也是线下班成员,欢迎随时来杭州参加线下课。

怎么报名?

编剧故事营直接用微信报名。

具体的报名方式是?

  • 加微信 ,微信号:wangpei1215
  • 加微信时,请注明“报名编剧故事营”。(由于微信好友人数的限制,加微信后,若两天内不能确定报名,将可能会被从微信好友中删除,请谅解。)
  • 确定报名后支付学费,即为报名成功。
  • 报名成功后,进入学习群。
  • 由于在线学习的特殊性,学费一旦缴纳,一律不退。

学费多少?

1800元

学费包含教材费

  • 如果你已经有《伟大的电影》第一部(请看清译者是殷宴、周博群),可以从学费中扣除69.00元
  • 如果你还没有这本书,可以由我们统一购买,配送到你提供的地址,费用已包含在学费里。

Loading

读书很贵

Saturday, September 18th, 2021

读书不自然

家家有书,处处有书店,是晚近发生的事,无论中外,最多不超过100年。

要知道,大家的祖辈,大多数是不可能有条件藏书的,很多人甚至一辈子也没有走进过书店或图书馆。

读书,现在看来这么自然而然的事情,曾经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

即使今天,读书依然是很贵很贵的,不是普通人可以负担得起的。

穷人的定义就是没时间阅读的人。因为读书并不是像常人所说,是留给穷人的低成本的获取知识之道。

穷人之所以穷,富人之所以富,最根本的原因是『带宽』不同,穷人的带宽太窄了,窄得容不下想象力,容不下自我发展,容不下阅读。

阅读是留给少数人的专享之权,是拥有真正财富的人才有的起点,穷人根本够不着边。

这并不是穷人的错,贫穷是社会的病,穷人整天忙着找饭辙,好不容易有点休整的时间,需要放松,休息,为生产资料和人的再生产而奋斗。哪有时间看书。

社会为了保持现有的金字塔结构,当然设计了很多奶头乐产品来让穷者恒穷,富者常富,把大部分人的注意力给吞噬,是最好的控制社会结构的手段。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想看书,那就对了,再正常不过了,这个社会就是这么设计的。

财主与瘪三

有一句谚语,但是他们不想让我们知道。

财主读书,瘪三看戏。

为什么中国古代,把演员叫做戏子,而不是艺术家,那是因为,喜欢看戏子的人是不喜欢看书的。

读书太奢侈了,我们常说囊萤、映雪的典故,似乎是说读书要克服物质的条件,其实不然。

寒窑里的人本来可以去看皮影戏,也可以像阿Q一样在破庙里想着吴妈而睡去。

读书是最不自然的一件事。

所以,中国历代王朝都为这件事设置了极重的奖赏。

《杜甫的五城》是我经常推荐给朋友的一本书。它的作者赖瑞和,是香港的唐史专家。他有三本学术专著《唐代基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唐代高层文官》。

我读了这三本书的结论部分,才明白唐代的做官是怎么回事。

原来,唐朝,官员90%的出身都是官宦之家,平民子弟出仕的很少。唐代的官,有清浊之分,清流之官,是专门留给士人的。而一些技术性的浊官,是留给有一技之长的人的,比如乐工,医生等。一个读书人,如果担任浊官,会让人看不起,甚至要求做这样的官职,上级也不许。纵然许了,那些流外之官职的担任者,也会上告,最终会把这个士子拉下马。

之所以把技术性官僚和读书的官僚分开,就是维持读书这件事的高贵性。

你不想读书吗?不想读就对了,这个世界的设计就是不想让你读书。没有社会能负担得起那么多人读书。

这里说的读书,不是指读说明书,以及实用性的书籍。

无书可读的童年

我小时候没什么书可读,一本《列宁选集》翻到烂。

那时连我们村里的老汉都知道说几句马列语录。有一天,村头的王大爷铡着草忽然停下来不干了,生产队长问他何故,他回答:「革命导师列宁教导我们说: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甚至,村里的二流子在遭到长辈数落的时候,也甩出一句列宁语录:「年轻人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的。」

长大后才知道,这本书跟马恩全集一样,是集合了全中国外语和中文俱佳的头脑、举全国之力翻译的。深入研究才知道,这本书塑造了一种新的汉语,一种用方块字拼写的「拉丁文」。

到了初中,唯一的电子设备是收音机。在夏夜,透过沙沙的噪音,可以听见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地球那端传来:「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是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我举目望去,远方并没有山,只有高高的谷堆,上面是眨着眼的星星。虽然我不知道耶和华是谁,但感觉在浩瀚的宇宙深处,定然有我所不知道的神秘的存在。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收音机里播的是和合本《圣经》,诞生于一百年以前,由一群外国传教士舍命译成。和合本的翻译原则「浅白易明、高雅简洁」,堪称汉语写作风格的至善标杆。

很可惜,对现在的小朋友而言,离开网络流行语就不会说话了。好中文的模样,第一眼看不到,第二眼也找不到。

这也怪不得小朋友们。

文章大贬值

写文章早已不再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其带来的回报大大降低。中国从隋朝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1300多年以来,科举制度是读书人晋身之道,虽是龙门窄路,但一朝穿越,即可飞黄腾达,不像后来,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还是要从科员干起,三年副科,六年正科,十来年副处,等熬到上书房行走,除非当上大秘或者大(内)密(探)。古人一篇文章所达到的效果,后来人要扛着两百五十斤走大半生。

如今,高考作文不过在语文单科成绩中占区区三分之一的分量,文章写得再高妙,公务员考试,也只能勉强对付申论一科。这种情势之下,谁还愿意投资写作上。数理化、音体美、航模无线电、模拟联合国、打游戏、cosplay,哪一样不比写文章回报高?

以前民间有很多美好的神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家子弟多纨绔。现在这个神话破灭了,富人的孩子玩归玩,酷归酷,但在升学的抢滩登陆战中表现却绝不逊于他们老子们当年打的企业改制那一战。他们不但享有优良的设备和师资,还享有一直向他们倾斜的考试政策。旧时代的科举,不管制造出多少个范进,但至少保证了程序正义和内容正义,大家都得从乡试到殿试一步一步往上爬,都得背四书五经三坟五典。高考制度改革来改革去,羞羞答答地亮出了底牌。一方面允许特权地区可以自主命题,另一方面用所谓素质教育取代以前的应试教育。以前考「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无非是记忆力大比拼,虽不全面,但也客观;现在考奥数、考新概念作文,穷人的孩子们一下子就找不到北了。妈的,为什么高考不直接考西班牙文?这样你们可以带着孩子可以一边到巴塞罗那度假,一边请皇马女郎开个补习班,穷孩子连竞争都不会跟你们丫来竞争了。

这是我十多年前写在高考之前的一段话,有脏字,我现在不会这么说了。

都说孩子是中国的希望与未来,那也要问一问,是谁的希望什么样的未来?

穷人的家庭,穷人孩子是没有读书的带宽的。

原谅我嘴这么损,因为现实只会比这残酷五倍。

中年读书如同中年给自己买玩具

当我看到唐德刚十几岁读《资治通鉴》,刘阿姨初中读《史记》,我想到的不是我小时候家里没有这样的书,而是即便有,我也不会去读。

谁不是,等到攒够了可以买一艘小渔船的积蓄时候,才开始在淘宝上大肆购买童年邻居家孩子玩过的玩具船。

我知道当快递员把一箱一箱书运到我家的时候,我也是那个拿着玩具兵的胡子拉碴的中年。

我不是真需要这些书,我也不是真有时间读它们,我是为自己挽回一个残缺的没有阅读的童年时代的梦啊。

读书能让灭亡1900年的国家复活

犹太人在国灭1900年之后,神奇地复国。原因是英译本的圣经(从最早的廷代尔译本到KJV)在英国获得了民族史诗一样的地位。

有一个叫贝尔福的小孩,他的母亲每年让他大声朗读一遍圣经,从创世纪到启示录。

你们认为从头至尾朗读一遍圣经需要多长时间?

有一位叫大卫·鲍森的英国牧师,在自己的教会做过实验,昼夜接力朗读圣经,发现读一遍,也只需要88个小时。

所以,一个小孩,在母亲的督促下,每年朗读一遍圣经是完全可行的。

这个读圣经的小孩后来成了英国外务大臣。

圣经旧约中上帝选民犹太人被掳掠灭国的故事深深震撼着他。

恰逢一战,英国在中东和非洲所向披靡,收回了土耳其人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区。贝尔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宣布让犹太人回到自己的家园。于是,有了以色列。

海明威,福克纳,《白鲸》的作者梅尔维尔,都是作品向KJV致敬的美国代表作家。

福克纳每十年就把KJV读一遍,而英国的罗斯金爵士,每年都读一遍。

在回忆童年的时候,罗斯金说,他一生受到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妈妈每年让他读一遍KJV。

和合本《圣经》是白话文的典范

白话文有诸多源头,过去人们一直强调的是胡适《白话国语史》所说的古代白话传统,以及五四时期作家们的白话文实验,却忽略了另一重要来源:《圣经》和合本的翻译。

圣经是白话文的典范,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白话文的写作超过圣经。

官话版圣经有很多创新,它较早使用了标点符号,引进了很多英语中的表达,比如最高级形式、单数量词等。

通过在教堂中的语言实验,传教士发现了白话文的魅力之所在。就在官话和合本圣经出版的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狂人日记》这部划时代的白话文小说。两股清泉,合成溪流,涓涓淙淙,不舍昼夜,汇成中国白话文运动的江河湖海,才有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汉语。

不读书,怪互联网吗?

过去的二十多年,我常常怀念没有互联网、只有四通打字机的时代,我这辈子的大部头,都是那个年代读的。

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我读了四卷本《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部分作品,英文版Godfather,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罗素《西哲史》,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自打有了互联网,我只读过《数字化生存》和《王小山选集》。

我写作最无功利、最勤奋的时代,也是没有网络的时代,那时,我经常在稿纸上写字到天明,次日,像一个精尽人衰的新郎官一样,摇摇晃晃到公司去上班。

那个求知是一种饥渴,阅读是一种荣誉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我记得,为了看《写在人生的边上的边上》,我挤在室友的边上的边上,软磨硬蹭,终于使他同意借给我一个晚上。熄灯后,我借着盥洗室的灯光把它读完。

我年轻时候,是靠四本《约翰·克里斯多夫》读过青春期的黑暗的。那时,我落魄还乡,在一件3平米的斗室里,让精神遨游在塞纳河畔。

现在我明白,这个锅不该让互联网背。

即便没有互联网,也有棋牌室、卡拉ok,桑拿房。

正如我们一开始所说,读书本来就不是给普罗大众准备的。

读书不是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也不是头悬梁锥刺股。读书就是花钱,读书就是最昂贵的一项活动。

总结

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不爱读书的原因就是顺服这个社会的熵增定律。

读书是反自然的,熵减的行为。所以,不容易发生。

我期待大家可以读一读圣经,不过读论语,读史记,读资治通鉴,读哈姆雷特,读毛选,也甚好。都是在过极富有的生活。

最后,我祝大家都能有读书的幸福,大富大贵,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读多久就读多久。

把戏留给瘪三,你们却要当读书的财主。

Loading

教材骑马钉修复术

Monday, September 13th, 2021

小Jo练习册,因为使用了骑马钉,封面很容易脱落,国家级教材尚且如此,其他事上的马虎凑合可见一斑。

幸好我是一个骑马钉修复专家。

工具

  1. 缝麻袋针
  2. 长订书钉
  3. 剪刀
  4. 透明胶
  5. 充电宝
  6. 票夹

步骤

  1. 把骑马钉取下。
  2. 用票夹把书夹住
  3. 把书中间页朝向自己
  4. 用充电宝当锤子,敲打麻袋针打孔(孔距为订书钉的宽度)
  5. 把书倒扣,找到刚才打的孔,反方向再打孔。
  6. 订书钉钉入孔中,横杠朝外,两腿朝内。
  7. 用剪刀把两腿压平
  8. 重复3–7,至少钉3个订书钉
  9. 为防止订书钉的两腿不平,刺到手,最后一部用透明胶把订书钉的腿盖住。

如此,则可以弥补国内教材印刷商的粗疏草率不认真。

这个国家需要很多的匠人修修补补,才能养活那么多的特权阶层和皇商。

Loading

不用国产软件,因为没有安全,一切都等于零

Sunday, September 5th, 2021

没有安全,一切都等于零

最近国内出了很多很棒的应用,让人一见倾心,二见惊艳,三见则心里咯噔一下子。

就拿一款国内新兴的笔记软件来说吧,打通了微信,Alfred, iOS快捷命令,简直无所不能。

但是当我查看它的[🔐 隐私政策的时候,马脚就露出来了。

请看下面几条:

征得授权同意的例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下情形中收集您的个人信息无需征得您的授权同意:
与国家安全、国防安全有关的;
与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利益有关的;
与犯罪侦查、起诉、审判和判决执行等有关的;
出于维护个人信息主体或其他个人的生命、财产等重大合法权益但又很难得到您本人同意的;
所收集的个人信息是您自行向社会公众公开的;
从合法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收集个人信息的,如合法的新闻报道、政府信息公开等渠道;
根据您的要求签订合同所必需的;
用于维护本服务的安全稳定运行所必需的,例如发现、处置产品或服务的故障;
为合法的新闻报道所必需的;
学术研究机构基于公共利益开展统计或学术研究所必要,且对外提供学术研究或描述的结果时,对结果中所包含的个人信息进行去标识化处理的;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您理解并同意,本服务可能需要您在您的设备中开启特定的访问权限(例如您的位置信息 、摄像头、相册、麦克风、通讯录及/或日历),以实现这些权限所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当您需要关闭该功能时,大多数移动设备都会支持您的这项需求,具体方法请参考或联系您移动设备的服务商或生产商。请您注意,您开启任一权限即代表您授权我们可以收集和使用相关个人信息来为您提供对应服务,您一旦关闭任一权限即代表您取消了授权,我们将不再基于对应权限继续收集和使用相关个人信息,也无法为您提供该权限所对应的服务。但是,您关闭权限的决定不会影响此前基于您的授权所进行的个人信息收集及使用。
有关敏感个人信息的提示。
“`

任何一条例外到用户头上,都是不小的麻烦,甚至生死攸关。

那位朋友说:

我不反对爱国,不反对党,它能奈我何?

说这话的人,可以想一想傅雷夫妇,他们也同样爱这个社会,爱那个执政党,但混乱来临,谁也无法保护。

不做炮灰,不做幼稚的人。

也有人说,那我用国内服务存储不敏感信息总可以了吧。听上去不错,问题在于你无法分清何为敏感,何为不敏感。

你上个礼拜见了一个人,跟他吃了一顿饭,甚至被邀请到他住的宾馆,相谈甚欢,你回家欢欢喜喜把这件事记到了国产云笔记上。

半年以后,麻烦找到你,你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调出你跟那个人见面的监控画面。你说,你只是他的粉丝,跟他并无交集,也没一起策划什么。你说的没错,差馆也采信了。你平安无事地回家了。

但是又过了几个月,你听到风声,这个人被抓了,而有人窃窃私语说是你没有做到枉然不供。

你百口莫辩,从此戴上了犹大的帽子。

一切都起源于你的那些笔记,还专门做了一个tag:会见偶像

那些称你为犹大的人,并没有完全冤枉你,因为你这个会见偶像记录了那天所有的行踪,通过这个,在美术馆的咖啡厅,差馆找到了最想找的那个人。

而这一切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所以,要想安全的第一原则就是:

不用国产软件

当然,微信是不得不用的,但是最重要的信息既不存储也不经过国产软件,这是最基本的。

不是说国外就没有风险,只是要避开那些数据能交给『敲开你家门的人』的地方。

Loading

Awesome Websites

Friday, September 3rd, 2021

Awesome is awesome.

I will build this wiki based on this word.

Awesome Website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