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到了石塘,你才能明白石头对于这个小镇是何等的重要。
石塘渔港分为南北两个港区。南港区即石塘本港,海岸线10公里,港池面积180万平方米,水深3.4-4米。北面有海拔237米的石塘山为屏,东南有岛屿掩护,形成有效应北、西北、东北大风的天然良港。北港区包括粗沙头、车关渔港。岸线总长8.5公里,海域面积280万平方米,只避南风,不避北风,最忌东北风。石头正是石塘港湾的天然守护神。
尽管是一片天然良港,又是阳光最早眷顾的地方,但石塘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美妙。首先每年夏秋季节的台风是石塘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在《温岭渔业志》记载了建国以来每一年石塘遭受台风灾害的情况,可以说几乎年年受灾。例如,1985年7月30-31日,六号台风在石塘登陆,台风中心滞留时间长达三小时,中心风力12级。渔村倒塌房屋650间,几百艘渔船损坏,8名渔民丧生。而2004年8月12日在石塘正面登陆的台风“云娜”,风速45.7米/秒,最大降雨量586毫米,创下了1956年来最高记录,渔业直接损失3.1亿元。其次,这里不但受台风威胁,而且时常受到强冷空气的袭击。1991年12月23日,强大冷空气带来10级以上大风,造成沉船5艘,死亡18人。
了解了这一些,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当地人要垒成石屋,不仅是为了好看,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安全。
在民俗摄影家陈祥勇的带领下,我们从千年曙光公园下行,来到了一个数十户的村落。这就是石塘镇后山村,属于温岭市级文化保护区。后山依山而建,山凹里有保存相对完好的石屋群,西南面向石塘渔港敞开,斜对着梅花屿,象一张巨大的龙椅座落在海湾边上。站在高处向下望,只见石头山下石头屋,石头屋前石头路,屋咬山,山抱屋,错落有致。古石屋墙体很厚,用内外两层乱石和泥浆砌成,墙体中每隔一定距离,中以条形石为栓,虽经百年沧桑,旧貌依然。石屋一般两层,层高较矮,门窄窗小,小青瓦盖顶,上压石块,抵御台风。这些压瓦的石块非常讲究,都是扁平的石头,不会被风吹跑砸伤人。在郭小橹的小说《我心中的石头镇》里,就记叙了小时候被大人们派出去四处捡这种石块的故事。
陈祥勇对石屋素有研究,它告诉我石塘的石屋有四代。第一代石屋是小石块垒成,用黄泥抹缝,一般有斜坡;第二代石块比较大,并且窗户上有一块平石板;阳台上有条石的是第三代石屋;第四代石屋则用上了水泥和混凝土,更加坚固。对于石屋来说,最要紧的是房顶。只要屋顶不被大风揭掉,那么石屋就是安全的。
站在后山山崖上最高的石屋外远眺渔港,我们的摄影师陈维忽然惊喜地叫出声来,“我想起来了,22年前我就是站在这同一个位置,拍过一张照片!”我们问他为什么前一天来的时候没有回忆起来,他说原因是渔港的景观已经变了,1986年,他站在这里的时候,视野中的渔港没有这道大坝。
陈维所说的大坝是防波堤。由于南面外护岛屿难以抵挡强南风和台风,从1990年开始,当地政府进行了渔港建设综合工程。其中修建了335米的防波堤,该工程请资深专家设计,先后经历了两次强台风正面袭击的考验(1997年8月18日11号,2004年8月12日“云娜”),固若金汤。另外当地还修建了两条穿山隧道,三条沿港公路和一座跨海大桥。
隧道的开通,也让石塘人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更便宜的建材,于是在九十年代,推倒石屋盖新楼成为一股潮流村民建这类跟周围风格不和谐的民居,更多地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其实造大房的趋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石塘作为台州地区最先富起来的乡镇,当地人要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很迫切,加上石料价格上涨,以及工匠人工费的提高,还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比较便宜。如今在石塘镇中心区,石街、石级只能在小巷偏街才依稀可见,大多主要路面均被水泥路取而代之,街道两旁古朴的石房丛中突显几幢现代风格的楼房,显得格外刺目。
–
石塘石屋保存完好且密集的村落,除了后山之外,还有里箬村。里箬,又名内箬,1961年改名东方红大队,后来又恢复现名。据说2004年统计,全村有1260人,多姓陈,有渔船48艘。它位于石塘镇管区西南部,东和北与箬山南新区、兴建村毗邻,南与东山村相接,西面临海,房屋依山而建,.村民们世代以打鱼为生,是一个纯渔业村。村中民风淳朴,渔味十足,是几近失传的大奏鼓的发源地。大奏鼓表演,更是具有浓郁的闽南风情,代表了箬山闽南文化的全部内涵,村内有陈和隆旧宅,是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沿着一条主巷道拾级而上,沿途小巷小道纵横交错,处处相通。半山腰上鳞次栉比的民居,清一色的石砌,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在村里人的指引下,不一会我们来到了一处别具一格的标志性建筑,这就是清末民初渔业资本家陈和隆的故居。由于我们到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旧居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我们只能在狭小的院子里观赏了一圈。据资料记载,陈的故居属于木石结构,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分前后两幢。前楼六间面海而立,上下四层,西边是客厅,客厅底层为地下仓库,开有水门,涨潮时船可直接泊到屋内卸货。楼前有80多平方米的观海凉台,青石栏杆上雕刻着各种戏曲人物和海洋动物,设计别致。前幢的门框、凉台石柱、栏板上的图案装饰都精雕细刻。东面建有花园,现尚存一角,立有《陈氏小园记》碑一方。后幢共楼房七间,分三个部分:东边三间是主人住宅,名曰“振声庐”,中间一间是楼梯过廊,西边三间是生活用房。后楼依山而筑,两边建方青石炮台。两幢楼之间有飞桥相通。
在故居的门口,细心的同事发现了一个石头砌成的洞口,大家猜测这是做什么用的。旁边的文字介绍揭晓了谜底,原来这是为了看家护院而修的射击孔。
在历史上,石塘渔民除了忍受大自然的坏脾气,还经常应付海上匪盗的侵扰。宗教在这里是渔民们精神的安慰剂,妈祖庙、禹王庙,基督堂在这个渔港中并存。人们都明白,若想过上平静安稳的日子,仅靠石头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从祖辈开始就向吉凶难料的大海讨生活,他们给自己取了个谦卑的名字—讨海人。
相关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