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技术’ Category

Amazon密码找回记

Thursday, July 14th, 2011

【核心提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互联网服务公司使用电话作为终极的客服沟通方式,而这些呼叫中心往往建在印度,这意味着中国用户如果想解决技术难题,必须苦练口语和听力。

自从买了Kindle电子书,我成了亚马逊的忠实用户。亚马逊虽然在使用条款中规定,电子书只针对美国用户销售,并且只接受美国信用卡,但实际操作中有简单的变通手段。具体做法就是:用中国发行的VISA或MASTER信用卡,购买亚马逊的GIFT CARD送给自己,然后再用GIFT CARD买电子书。

用这种办法,我已经先后在亚马逊买了300美元的礼品券给帐户充值,账上还剩下100多。

两周以前,我忘记了亚马逊的登陆密码,只好使用找回密码功能,界面提示如下:

Screen shot 2011-07-14 at 上午11.22.21

很快收到了亚马逊的邮件,给了一个重设密码的链接,当我登陆进去之后,发现我的帐户余额,以及我以前的购买记录统统消失了。

我冷静地分析了一下,亚马逊不至于侵吞我这么点财产,一定是某个环节出错了。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原因。这很考验英语概括能力,因为我们直到汉语搜索出来的结果,往往无效信息占多数,无论是搜百度还是谷歌,因为汉语互联网的搜索结果已经被各种SEO和作弊给污染了。

我第一个念头就是,亚马逊会不会脑残到,一个email管好几个帐号?于是我输入了amazon one email multiple account 这样的关键词。

真的搜出几个结果,有老外在抱怨亚马逊一email可注册多账号的问题。这样,当你选择找回账号的时候,找回的可能是那个不常用的账号。

与其一遍遍猜测,不如找客服。我注意到上图的找回密码页面下部有个Customer service。点了之后,按照下拉菜单,细化问题。

Screen shot 2011-07-14 at 上午11.23.05

然后有三种方式进行反应,email, 电话,聊天。我选择了邮件联络。

Screen shot 2011-07-14 at 上午11.23.30

等邮件写好发送之后,页面显示,12小时之内会给我反馈。果然,很快收到了亚马逊客服的邮件。不过内容不容乐观,对方说注意到了我一个EMAIL有两个账号,但是无法用邮件帮我重设密码,要求我必须电话跟他们联络。

Screen shot 2011-07-14 at 上午11.24.11

这已不是我第一次被客服要求用电话跟他们沟通,上一次是美国的主机托管,对方也要求我电话。在美国,电话是终极的客服手段,专门用来对付验证身份等难题。

没办法,我只好迎着头皮,用skype打通了亚马逊的电话,对面想起一个印度姑娘的口音。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印度人用英语开始小心翼翼地交换验证着字母和数字的读音,这个过程繁琐而漫长。因为亚马逊客服需要了解下面的信息:

1、注册邮箱。
2、留下的通信地址。
3、留下的联络电话。
4、信用卡末4位。
5、信用卡有效期。

在审核了以上种种信息之后,客服姑娘帮我重设了密码,并且用印度口音告诉我,最后我们是这样沟通的。A in Apple, M in mother. O in over. Z in zipper…

经过了十几分钟的漫长对话,我终于找回了我的亚马逊密码。此时,我对《生活大爆炸》中的印度人RAJ心存感激,若不是他,我肯定听不出印度客服美眉在说什么。

亚马逊帐号找回了,我又可以用Kindle来订阅每天的《纽约时报》了。好消息,今后,凡是在Amazon Kindle上订阅了纽约时报的用户,同时获得NYtimes.com网站不受限制的访问权。我已经退订了默多克电子小报The Daily,专看《纽约时报》。

Loading

初步体验Google+

Saturday, July 9th, 2011

简单地说,Google+是Google推出的一种社会化网络,它集文字微博(只是不限字数)、图片多媒体、视频通话于一体,可以把网友分成各种各样的圈子(circle),进行精细的隐私管理,由于它的出身不凡,正在把Google的服务统一在一起。

Google+目前采取邀请制,只有接到邀请的人才能开通。

对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用户来说,Google+还可以访问。

我用Google+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还曾戒微博三天以专心体验之,现简单分享一下心得:

1、G+比微博更容易上瘾。除了新鲜感十足之外,G+的通知系统做得比较好,让人时不时就要去查一查,谁又圈了我,谁又加了评论。

2、对隐私的保护做得上乘。子曰:不当与人言而言之,谓之失言。当与人言而不言,谓之失人。G+可以设定自己发布的内容对哪个圈子开放,从而做到对隐私的最大保护,同时也替他人过滤了信息噪音。

3、圈子是一个很棒的概念,是社会化网络时代的论坛。在G+上,我在做一个实验,组织一个写作圈子,交流写作经验,只对圈中人开放。经过几天的磨合,发现圈子的确是一个很酷的概念。

传统的BBS论坛,要划分出不同的板块,设立版主,让大家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浏览和讨论。比如,著名的北大中文论坛,就分成:汉语词汇学、语文教育等版块。

而在Google+上,用户可以自己建个圈,然后把同样爱好的用户放进圈里。例如,你可以各建一个汉语词汇学和语文教育的圈,把好友放进去。以后可以单独查看这个圈的更新,不必从茫茫的信息洪流中沙里淘金。

4、G+还不够完善,很多迫切需要的功能还没有加上去。例如,我只想查看写作圈里的网友谈论跟写作有关的话题,现在G+却做不到,很多无关的信息流淌进时间线,干扰了阅读。这是比传统BBS要弱的地方,期待Google团队能够做出改进。

Google+剑指Facebook,两者的竞争未来将会你死我活。作为一个同时拥有Twitter, Facebook和Google+帐户的人,我喜欢twitter的简洁清晰的信息流组织方式,并且重度依赖它,以获取思想和信息。而对于Facebook,我不喜欢它的复杂与凌乱,在我看来,FB更适合给满脸青春痘的力比多过剩的年轻人用。

Google+是直观的、清楚的、可以很快上手的,它是一个绝佳的整理思路、分享思想的平台。

更多妙处,请等我再试用一段后与大家分享。

Loading

The Daily:默多克的麒骥一跃

Thursday, June 30th, 2011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制定规则的,一种是遵守规则的,而默多克无疑属于前者。在传统媒体巨头面对数字化的挑战谨小慎微地摸索、随波逐流地跟风的时候,默多克总能发出跟众声喧哗所不同的声音。他最早提出传统媒体面临消亡,向全球同行敲响了警钟。他始终主张数字化内容应当收费,并在他所控制的《华尔街日报》上坚决实施这一战略。在传统媒体面临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进行内容数字化,并像哈姆雷特一样犹豫“To be or not to be”,“收费还是不收费”的时候,他又走出了一招险棋,创办了纯数字化的报纸:The Daily。

The Daily,中文名字就是《日报》,光听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默多克有多么野心勃勃,这就好比在狗不理包子对面开一家饭店,名字就两个字“包子”一样霸气。

The Daily从2010年开始筹备,2011年2月2日正式出版。跟传统的报纸最大的不同是,它只在iPad上订阅发行,没有纸质版,也没有完整的网络版。要看这份“报纸”,你必须拥有一台iPad,还得有一个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的美国账号,当然光有这些只能保证你试看15天,此后,再想看,你必须选择订阅:每周0.99美元,或者全年39.99美元。

收费策略不是默多克一时兴起,而是谋划已久。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把传统媒体杀了个措手不及,看到新闻门户网站无偿使用自己的内容增加流量,并用流量换取广告费,传统媒体十分眼红。他们一方面收回新闻内容的无偿转载权,另一方面开始构建自己的网站,试图如法炮制,通过吸引流量来卖出在线广告。而这条路证明是行不通的,门户固然可以用海量信息来获取点击率,传统媒体却只能吸引特定用户的访问。因此,传统媒体开始尝试对内容进行收费。然而,互联网早期,免费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为电子版内容付费的习惯的还没有在网民中形成。《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曾在尝试收费之后,又重新免费。

默多克的不凡之处在于,看到了表象背后的实质和现状之外的未来。人们暂时不接受收费,并不是不认可内容的价值,也不是没钱,而是还没有对电子内容消费形成依赖以及缺乏有效便捷的支付手段。当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华尔街日报》之后,立即宣布在三个月之后对部分内容实行收费。当时,其主编艾伦-默里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每天都有大量用户花费几十亿美元来购买信息。在德克萨斯州有些人每天就靠着数石油钻塔的数量来出售石油业务信息,这些人可都是开奔驰的。真正的问题在于信息要有价值而不是受众广泛。或许受众很小,但它的价值足以让人们掏钱购买。而我认为这正是很多报纸的机会所在。”

在The Daily的创刊仪式上,默多克说:“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新闻媒体。”乔布斯则称赞,这份报纸必将重新定义数字化时代报纸的概念。经过一个季度的运作,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来看看这份略显神秘的“包子牌包子”--名叫日报的日报。

我同时订阅了《纽约时报》的Kindle版和The Daily。对我而言,《纽约时报》好比是主餐,量大价贵(每个月定价为19.99美元),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深入阅读。而The Daily好比是餐后甜点,适合作为休闲阅读。The Daily 不愧是默多克旗下的报纸,深得《世界新闻报》等传统小报的三昧,新闻选择得抓人眼球,八卦拿捏得恰到好处。每期内容约为100页,文章长度以2页为限,恰是数字阅读可以承受的上限。内容涵盖美国政治,经济,娱乐八卦,体育,App和游戏,封面报道以丑闻和犯罪新闻为主,相当引人入胜。其内容,不与长篇大论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论短长,只与平民大众喜爱的《太阳报》《今日美国》争高低。每隔一段时间就抓一热点,例如卡恩丑闻,恶母杀女案等,近期经常占据头条。按照默多克的说法:“The Daily并非简单的纸质报纸电子化,她的视频和图片质量是非常高的,比杂志还要好,而且,可与用户有很好的互动,这与传统报纸的形态还是不一样的。”

从用户体验角度讲,我用过那么多报纸杂志的APP, The Daily的阅读体验是最好的。它只用左右翻页,合乎自然之道,可以方便地自学习,甚至到了中年公务员能解的程度。它也是利用iPad多媒体特性最好的,音视频的插入恰如其分,互动虽然不多,但常令人耳目一新,深得鱼水之欢。整体来讲,The Daily好比一个美人,比燕肥,比环瘦,前凸后翘,恰到好处。

The Daily并没有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而是组织了一只全新的团队。它又自己大记者、编辑、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内容无所不包,每天更新。当然,它也是一架烧钱机器,在创刊之初,至今已经花掉了3000万美元,其中首季度运营花费1000万美元,平均每周花费50万美元,比办一份传统媒体成本要低,但作为电子媒体,消耗依然很大。

迄今为止,新闻集团没有公布The Daily的付费订户有多少,也没有公布有多少免费用户转而付费,所以,它的营收还是一个谜。不过,按照现在的办报成本,它需要至少65万付费订户,才能维持一年的收支平衡。

默多克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说:“我会努力成为这场新闻革命中的一名先锋,但我要特别强调的是,The Daily现在还处在一个非常早的初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的成果发生,我们现在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变革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我相信我们最终会是处在一个电子时代,它会改变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新闻、电影、电视,还有教育、文化等等,都会受到影响。”

有《华尔街日报》数字化成功的先例,我们有理由相信,默多克在The Daily上的豪赌,不会枉抛心力。

Loading

我为什么依然相信Bitcoin?

Sunday, June 26th, 2011

2011年6月20日,一个像偷袭珍珠港一样臭名昭著的日子,Bitcoin最大的交易网站MT.GOX受到黑客破解和攻击,将这种虚拟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8美元打到了0.01美元,随后,MT.GOX承认,它的用户数据库被盗,大量用户名、密码和邮箱暴露在网络上,接下来,情况急转直下:

1、MT.GOX被黑客攻陷之后,宣布停止运营。尽管MG不安全不等于bitcoin本身不安全,但Bitcoin最大的交易市场关闭了,也就是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货币交换的主要通道堵死了。Bitcoin没有了参考价,其它小的交易市场价格也就缺少了风向标。头羊已死,羊群四散。这就是比特币面临的主要困境。

2、挖矿难度空前增加,这是致命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挖矿大军,挖矿的难度系数空前增加。以全球最大的deepbit.net矿场为例,从6月4到6月20日,挖矿难度已经从607,153,增加到849,607。更可怕的是,6月25日,这一难度已经增加到1,379,223!

3、产能下降,挖矿有入不敷出的趋势。随着挖矿难度的增加,挖矿效率几何级数降低。笔者在6月4日,安装一台矿机,显卡是:6990×2,运算能力是1400Mh/s,这台机器运行之后,初期每天产量是3btc,随后下降到2.6btc,6月25日起,这一数字下降到了0.89BTC! 产能至少下挫了70%!令人气结。

4、比特币热度开始消散。跟5月底6月初,人们趋之若鹜相比,现在讨论Bitcoin的人明显减少,比特币的声誉也一落千丈。对于Bitcoin这个游戏来说,依赖于用户的信心,如果信心下跌,那么它的价值也就下降。

目睹了以上种种不利局面,Bitcoin还有希望吗?

我的回答是:有!

计算机专家会从比特币算法、安全性等方面来论述这种虚拟货币存在的合理性。但我是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

Bitcoin是人类社会产生的一种反规训手段。

规训这一词,来自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福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后,敏锐地发现,人类社会的管理从公开严厉的惩罚,慢慢向更加精巧细致的方向发展。以前是游街示众、公开处决,用这种赤裸裸的暴力形式,恐吓市民们顺服。后来,社会文明了,不再把血淋淋的刑罚当众展示,而是换了一种升级版的管理方式。通过校规、制度、打卡、监控等手段,让人们心里慢慢形成规矩。这好比,一所监狱,以前用高墙铁丝网围住,后来科技进步了,换成了一种杀伤力极大的电磁墙,墙看上去并不存在,但只要穿过去就立仆,问题在于,这面电磁墙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通电的。对于犯人们来说,有形的高墙固然可怕,但是能人们还是可以越狱。但无形的墙,几乎是不能穿越的。尽管它不一定通电,但穿过的代价可能就是死亡。用这样的办法,这面墙就竖在人们心里。惩罚变成了规训。

英国哲学家边沁,1785年设计了一种新型监狱Panopticon,一般翻译成“全景观察屋”。这种监狱,四围全是一个个透明的囚室,在中间设置一个观察屋,屋里的看守可以看见每个囚室内的情况,囚室里却看不到看守,也不知道看守是否在盯着自己。边沁相信,依靠这样的设计,就可以用很少的看守来看管很多犯人。因为犯人吃不准看守是不是在盯着自己,他的行为就会自我约束。不要以为这是哲学家的空想,边沁一辈子推销自己这套设计方案,由于议会反对,才没有实施。不过他的理想在200年以后实现了,阿根廷就建了这样一所监狱

福柯深受“全景观察屋”的启发,他进一步发现,边沁所设想的治理结构,在人类社会已经普遍实施。学校、军队、工厂、公司,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可以用这种精巧的办法来控制。不是惩罚,而是对于惩罚的恐惧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不是外部监控,而是内在的审查,让人们俯首贴耳。

边沁和福柯精准地预言了现代监控社会的产生,如今借助电子手段,个体已经无处藏身。摄像头、银行、电话线、光纤、电波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大网。监控无处不在,又让人感觉不、出来。除非你成为重点关注的目标,你照常可以出门、会客、开车、乘机、转账、通话、博客、微博……,但一旦监控者认为必要,这张大网就可以瞬间收紧。在失去自由之前,你是自由的,在被剥夺权利之前,你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和资金的流动,比人和物的流动还要重要。一旦信息和金融处于监控之下,社会将真的变成铁板一块。近在眼前的例子是,全球范围内,监控的大网都在收紧。当阿桑奇的wikileak威胁到美国利益的时候,美国政府立即给paypal施压,终止了wikileak的帐号,从而切断了同情者给wikileak捐款的渠道。

每一种控制力量都会产生它的反作用力。Bitcoin就是反抗社会监控的产物。Bitcoin的诞生,使得突破全球资本主义的密集监控成为可能。Bitcoin基于P2P协议,不用通过第三方,资金的流动匿名且不受监控。这为西方世界的社会变革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目前,wikileak已经开始接收Bitcoin捐赠,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Bitcoin的应用,当然不局限于捐款赞助,它还将更多地用于劳务交换,想象一下,当人们用BTC购买孕育新思想的书籍,购买服务器,雇佣美工设计网站,招募程序员开发iOS应用的时候,Bitcoin的春天才刚刚开始,而目前不过是冻雷惊笋的时刻,要坚定信心,要耐心等待。

彩虹,只显现给那些在暴风雨中没有丧失心智、没有沉沉睡去的人。

Loading

电子并没把我们变成白痴–《荒原》就是证明

Tuesday, June 21st, 2011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这是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代表作《荒原》的开头几句。这首诗向来以意象奇特、用典丰富、艰涩奥义而著称,跟大众文化向来没有什么交集。然而,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借助iPad平台,《荒原》的电子书创下了一个奇迹。

一直致力于新型电子书出版的Touch Press公司,把《荒原》制成了iPad版(软件名称为:The Waste Land),创造性地把文本解读、手稿展示、音频朗诵、视频表演等元素无缝结合于一体。《荒原》电子书在iPad上刚一推出,就占据了苹果应用商店英国店的第一名,并且迅速占据了图书类应用软件的第一名,在全部应用软件中总排名第45。

《荒原》利用了 iPad 的特性,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诗歌的魅力。读者阅读这首长诗的时候,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调出注释,可以选择收听包括诗人自己录音的在内的7种朗诵,也可以爱尔兰著名女演员Fiona Shaw演出的视频,视音频与文本之间,精确同步,声音念到哪一句,文字就高亮显示,手指触到哪一句,音画就从哪一句开始。同时,应用中包含互动性的草稿和其它很酷的效果,读者能够了解诗歌创作的过程。虽然13.99 美元并不便宜,但性价比并不低,更重要的是它把人们重新拉回到经典文学作品面前,得以获得更高级的精神愉悦。

《荒原》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诗作,包含有很多奇特而启示性的镜像,同时也有很阴暗晦涩的一面。这部诗作能够为读者欢迎,证明电子时代并不一定如同某些人担心的一样,会导致文化的衰落。同时,也为电子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苹果iPad刚刚问世的时候,人们曾经惊呼电子书的春天终于来了。但是很快大家发现,如果只想阅读文本,iPad跟使用电子墨水的亚马逊Kindle阅读器相比,并不具备优势。电子墨水本来就是对彩显的反动,iPad又改回了背光屏幕。亚马逊发明好了轮子,苹果又改成了狗拉爬犁。

迄今为止,人类的图书可以分成两种,有形式的和无形式的。有形式的图书,只有借助纸张和印刷术才能完整呈现,比如字贴和画册。无形式的书可以装进任何容器。就拿《荒原》来说,它的文本上无形式的,由于过了版权保护期,还是免费的。理论上讲,它的内容可以灌装进任何图书介质中,人们为什么非要来买Touch制作的电子书呢?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电子书做得不够好。还没有斩断与纸质书的脐带。目前主流的读书软件,都在模仿书页轻微翻动的效果,初看令人惊艳,看多了酒令人厌烦。电子书不应该是实体书的模仿,它完全打破翻页顺序,创造一种崭新的形态。《荒原》彻底摈弃了翻页效果,它的文本是连续的,左右翻动,可以切换手稿的照片与电子文本。它让看电子书变成连绵不断的阅读。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有一个劣势,就是不能乱翻。而《荒原》在导航上做了大胆创新,可以调出全文地图,迅速让书页到达你希望它出现的位置。这项改进,使乱翻电子书成为可能,也大大方便了读者。

速读和精读永远是一对矛盾,而在传统纸质书时代,除非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很难在茫茫字海中找到你想要的关键词,除非练就“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也不会认真地去阅读注释、查询每个疑难文本的含义。而《荒原》这类新一代电子书,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你需要精读的时候,注释在文本的一侧出现,可以查到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的笺注,便于深度阅读。

想想一下吧,将来的孩子们读的《史记》,肯定不是现在的纸质版。在未来的电子版《史记中,》至少每一条注释,都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不懂的句子,立即翻译成现代汉语。需要时,召唤出王力群老师的讲解;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变成王力宏老师唱歌。这一天看上去不太遥远,既然《荒原》能够做到,《史记》、《离骚》为什么做不到?

如此说来,电子书的发展前景看上去很完美,但有一个问题,谁来做这么精良的电子书呢?一般来说,在苹果商店里,电子书公司与苹果公司七三分成。电子书软件卖得越多,出版商的收入才越高。而在中国,购买正版软件还没有形成气候。即便是在苹果商店里,越狱盗版纵横,让开发中文图书的出版机构缺乏动力。

电子书《荒原》的成功说明,人们现在对电子书的设计和制作,已经开始告别了婴儿阶段。未来必然是电子书的天下,也许有一天,大部分跟纸质书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少。作为内容的书和作为形式的书,将同样重要。人们愿意为新鲜的内容付钱,也愿意为获得更好的体验而付费。现代科技并没有使我们变成数字白痴,电子也同样可以是有灵魂的。

Loading

有MP3,有DVD,为什么要去看演唱会?

Friday, April 8th, 2011

有一件事,我以前一直没有想明白:既然有CD、MP3、DVD、网络视频,为什么还要花冤枉钱、跑冤枉路去看演唱会呢?

如果是奔着音乐去的,演唱会的音响效果根本无法跟录音棚相比,甚至不能跟声音经过优化的现场录音想必。现场听古典音乐会的观众还可以理解,毕竟不是人人都负担得起如此昂贵的音响,可以完美还原乐器的现场感,听到小提琴的“松香味”。但流行音乐、特别是摇滚乐,现场的音质往往会比CD差多了。以刚刚举行的“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来说,它的音响倍受质疑,网络名人罗永浩说:“不是音响好不好的问题,它的音响根本是错的。”不但音响会出错,演员的配合、演唱都会出错,如果追求完美无瑕的音质,去演唱会肯定很失策。

如果去演唱会为了瞻仰心中的偶像,八成也会失望。在大型演唱会上,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偶像的脸只有几个像素那么大,要想一睹真容,只有通过现场大屏幕,同样是数字影像,那跟在家里看显示屏又有什么区别?当然还有一个办法,使用高倍望远镜或者单反相机的长焦镜头。但是这样的装备不是很多人能负担得起,所以有人说,在演唱会上肯借给邻座望远镜的人,才是真正的天使。

如果为了获得共鸣和寻找同类,演唱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去处,跟千万人一起载歌载舞地高唱偶像的代表作,是一件像革命和爱情一样美妙的事。但问题是国际大牌的演唱会的听众,大部分都是听《音乐天堂》之类选集、而不是听歌手专辑长大的。随着迪伦一起高歌《答案在风中飘荡》固然很爽,但除了这一首之外不知台上唱什么,体验岂不很差?为了赚回票价,我的一个从没听过迪伦朋友,在去看演唱会之前,反复熟悉迪伦的17首演出曲目。我对他说:“大哥,你这哪里是去欣赏音乐,你这是去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啊!”

还有人把看演唱会的理由说得更玄乎,什么为了获得现场感、体验感、存在感。又不是望弥散,也不是做法事,不过就是听个歌而已,哪有那么多神秘体验。

看现场音乐会最正当合理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养活自己喜爱的歌手。

开演唱会是现在很多歌手养家糊口的主要方式。由于数字化技术的逆袭,全球唱片工业都进入了萧条期,据美国权威调查机构Soundscan统计,2010年美国唱片销量创下了16年来的新低。有鉴于此,音乐人不得不另谋生路。他们开饭馆、写自传、搞服装、卖香水,当然还有更大宗的买卖是开演唱会。北美地区的歌手们75%的收入来源于现场演出,只有10%来自于CD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去看演唱会,无论是自己买票还是手持赠票,都是对歌手最大的支持。哪怕票房惨淡,现场有很多空椅子,你喜欢的歌手都稳赚不赔。因为国内演唱会的经营模式是演出商承包制,演唱会制作公司把演唱会卖给各地演出商,演出商通过票房、赞助等获得收入,自负盈亏。只要演唱会一开,就意味着歌手已经拿到钱。

不过国内的演出市场有一个大问题,票价定得太高了。迪伦北京演唱会的票价是1960元,对于美国中产阶级来说都要掂量掂量,何况放在中国。既然唱片工业变成打把式卖艺一样的力气活,这样定价就显得很不厚道。因为歌迷手里的闲钱是有限的,当天王轮番来袭,票价一飞冲天的,大家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像大师一样眼含热泪、从网上下载他们专辑,在家免费听个够。

Loading

《纽约时报》数字化内容全面收费策略注定要失败

Saturday, March 19th, 2011

Update: 2011年4月 6日收到《纽约时报》邮件,“鉴于你是我们器重的老读者”,特提供优惠订阅价,在26周内享受半价。果然,纽报的定价策略开始松动了。

Update: 《纽约时报》的抢钱方案招致一片骂声,国外媒体专家认为纽报的“一锅端方案”顶多只能收1.99美元

《纽约时报》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够对数字化内容收费,2007年尝试过一次,但因收费策略混乱复杂无疾而终。但钱的魅惑让纽报再出发,今年又祭起收费大旗,这次来势凶猛,绝对玩真的。

从2011年3月28日起,《纽约时报》实行以下收费措施:

在NYTimes.com网站上,除了首页和各栏目首页是免费的之外,读者只能每个月免费读20篇文章(包括图集、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超过就要付费订阅。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通过app应用程序可以免费看头条新闻,想看其他内容必须付费订阅。

纽约时报的纸质版订户可以免费阅读网站、app上的数字化内容,而不另行收费。

如果读者从社会化媒体(Twitter, Facebook)和某些搜索引擎的链接访问NYTimes.com,则不受“每月免费20篇文章”的限制。

纽约时报推出收费三种套餐,每四周的收费标准如下:

1、NYTimes.com + 手机app = $15

2、NYTimes.com + 平板app = $20

3、NYTimes.com + 手机app + 平板app = $35

看到《纽约时报》的收费措施,我感觉它真想钱想疯了,这次收费方案跟2007年寿终正寝的那一次一样,都缺乏整体规划。信马由缰,想哪儿算哪儿。一个明显的例证:纽约时报居然忘了自己还有一个收费的Kindle版,在制定新的收费方案时,没有把它考虑进去。35美元一锅端套餐,如果包括Kindle版(目前单独收费标准时每月大约19.99美元)的话,还多少有点吸引力。

我是数字内容收费的赞成派,我自己就是《纽约客》的数字版订户,也是《纽约时报》的Kindle版用户,我愿意为更好的阅读体验付费,但不准备向穷凶极恶般的抢钱者交钱。

我预言,纽报此番收费方案一定行不通,要么会再次取消收费,要么会大幅降价,我认为合理的定价是一锅端套餐每月不超过10美元。

Loading

一个人的地震海啸报道

Saturday, March 12th, 2011

社会化媒体的普及,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传播路线从“信息源-媒体-大众”这一传统模式到“可靠信息源-个人媒体-小众”的新模式转变。

昨天下午,我陪同一位十多年不见的好友坐在西湖边看野鸭。这个时候,我打开iPhone Twitter客户端,看到5分钟之前,一位身在东京到推友发的消息:

@StarKnight 东京!大地震!操,5年来最大的一次

这位推友是我平常积累的靠谱信息源,我惊呼一声,连忙从推特时间线上寻找更多的地震消息。

首先看到一个专门报道全球突发事件的推特帐号 @BreakingNews上的消息,我做了翻译,并且同步到新浪微博和饭否。

据 @BreakingNews 日本发生7.9级大地震,伴有海啸,北京有震感。

这条信息是有瑕疵的,北京有震感不是 @BreakingNews 说的,而是我综合北京推友的消息加上去的,这是受国内媒体“新闻本地化”影响所致。是病,得改。

如果要了解地震消息,当然需要第一手的信息源,没有比美国地理学会(USGS)网站更权威的了。我主要通过可信任的推友,来关注USGS的消息。此人是严谨的理科生,我相信他的消息不会有误。

接下来的时间,我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推特消息,主要是:共同社、朝日新闻、BBC、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二是关注名人,比如德艺双馨的苍井空。三是把这些信息源发布的消息,翻译并且转发到微博、饭否。以下是我发布的系列消息:

据美国地震台网站报道,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7.9级地震。

《华尔街日报》快讯 @ChineseWSJ 1 min ago 【快讯】 日本地震震级从7.9级修正至8.8级-美国地质调查局。(稍后请看详细报导)

每日电讯报说,这是自1900年以来第五大地震。

翻译 @BreakingNews 联合国说,30支国际救援队已经做好准备,随时救援日本。

翻译 科学美国人 @sciam 整个环太平洋沿海地区都有海啸风险,如果你住在此处,情挪至高处。

翻译 @BBCNews: 海啸将大到某些岛屿无法承受到程度。–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协会。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表电视讲话,他说:“你们在中小学都学过的避难知识,现在该发挥作用了。” via @fuzzyjpn on twitter

日本公布全国临时避难所一览表 RT @puffuwa: とりあえず、帰れない人は全国避難所一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海洋预报台:海啸将于20点30分达到中国广东福建沿海 http://sinaurl.cn/htA40W

翻译 @breakingnews 宮城県警方说,一艘载有100人的船被海啸吞没

翻译 @BBCNews 据日本实事新闻社报道,仙台发现300具遇难者尸体。

共同社:日本请求美军协助救灾 多国表示愿提供援助 china.kyodonews.jp/news/2011/03/5773.html

翻译 @BreakingNews 美地震局USGS,日本大地震后,已发生5级以上余震67次。

苍井空推特:RT 千葉市市民出行前請攜帶雨傘以免接觸毒性酸雨 請不要在雨中觸摸身體皮膚 請轉載 !@aoi_sola 【転載】

视频:日本海啸形成大漩涡: 日本强烈地震出发的海啸,在海上造成了不寻常的大漩涡。 bbc.in/fXGZmw

以上消息,也有不确不准的,例如100人船只吞没,但我都给出了清楚的信息源,消息要么有原文链接,要么有推特帐号,可资参证。

对于没有确切来源的消息,哪怕再耸人听闻,我也不转不翻。昨晚曾一度流传日本8万人失踪的消息,我忍住没转,而是密切关注权威消息源,等他们的确认。

忽然,时间线上出现了日本失踪11万人的消息,发布者给出了链接,点开一看是《新京报》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我当时表示怀疑,这么重大惨烈的消息,怎么不见国外媒体发布呢。另外根据我对国内媒体的了解,大家常有一种放大灾难的倾向。昨晚举行的一次民谣演唱会上,一位电台主持人说海啸浪高40米,我知道这就是灾难放大症又犯了。

后来证实我的谨慎是正确的,《新京报》承认他们的编辑犯了一个错误。把“Death toll from Japan quake rises to 110, 350 missing”(死亡人数110,失踪人数350)给看成110,350人失踪了。为此,《新京报》已经致歉,并且他们今天的报纸用了跟2会同样的版面来报道地震,都证明他们还是一家负责任的媒体。这个错误是个不美丽的意外。

作为一个媒体人或者新闻爱好者,应该有两点最基本的训练。一是掌握积累可靠的信息源,包括关注一些国内外媒体的帐号,如果你是推特用户,可以关注 @metofo 这个帐号,它关注谁,你关注谁。 二是养成“无证据不发布”的好习惯,没有依据和来源的消息,可以聊备一说,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不宜作为新闻发布。

日本地震相关信息源推荐:

1、地震的正式名称: 平成23年(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 (日本国土交通省气象厅

2、美国地理学会USGS网站地震信息: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

3、波士顿大图–大地震袭击日本:http://www.boston.com/bigpicture/2011/03/massive_earthquake_hits_japan.html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