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技术’ Category

不迁了

Tuesday, April 9th, 2024

我真是一个商业奇才,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终于从托管商Bluehost那里拿到了7折优惠。策略是:哭穷 + 威胁要走。这下又回到熟悉的wordpress了。重新回到出发地,并不等于原地踏步不前。生命在于折腾。别怕重复,重复是路。

以下是原来的公告:

本站建立于2007年,迄今已经有17个年头,然而由于托管商Bluehost一直在涨价,每年将近300美元的托管费令人吃不消。

早在几年前,在大妈ZoomQuiet的帮助下,本站(wangpei.net)已经建立了镜像站点 https://wangpei.me

我计划将在年内完全迁移。

请收藏备份新的网址。

让我们相聚在 wangpei.me

备份网站依然可以用,但是至少三年内不迁了。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博客永存,感恩有你!

Loading

我为什么坚持用Roam Research写作

Saturday, January 13th, 2024

用[[Roam Research]]实现与[[Heptabase]]相似的功能

Heptabase甫一推出,就以卡片、双链、视觉堆栈、白板等功能,引起了笔记高手,比如[[王树义]]老师的兴趣。它在很多方面谈不上革命性,主要原因是视觉化并非是所有用户的选择。比如笔者就喜欢bullets和文字,而不是弄一堆卡片拖来拖去。

然而,Heptabase有一个功能我觉得非常好用,就是在写作的时候,开左右两栏,把链接在右侧打开。左侧写,右侧参考。当时看了[[王树义]]老师的演示,不禁令人惊叹。

于是我就琢磨,能不能用Roam Research实现类似的功能。

因为,我觉得,试图用[[Heptabase]],其实门槛很高,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小白。能把#[[Roam Research]]用好就足够了。

经过我的实践,发现完全可行。请看下面的截屏:

我的RoamResearch Research写作界面

Roam Research究竟好在哪儿

  • Roam Research我最熟悉,甚至形成了肌肉记忆。例如,我打开Roam Research的快捷键是键盘上最舒服的组合Ctrl + Cmd + Z,而每天模板化的Daily Notes页面,让我可以不用思考,要打开哪个页面,在哪里写。
  • Roam Research有我定制化的内容,每天打开,从SmartBlocks开始,做一天的计划,同时集成了我自己定义的Block,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制作了[[Prayers & Answers]]模块,它提醒我每天都要祈祷。我甚至总结出一个规律,一旦我换成别的笔记软件,祈祷马上就荒疏了,因此:

如果有一种力量让你离开#[[Roam Research]],那么大概率是出自于那恶者。

Roam Research数据导出方便,我至今不知道Heptabase如何整站导出,但Roam Research的Export All,可以让我把所有的页面都当成独立的Markdown文件打包导出。而导出的数据,又被我放进我的[[The Archive]]卡片笔记中,同时在GitHub上备份。

甚至AI都不能替代Roam Research的作用,我发现

[[ChatGPT]]只是过眼云烟,Roam Research才能陪伴你到永远。

Roam Research最大的作用是减轻认知负担,不用考虑怎么写,不用考虑tag,分类,这些东西,只要写就可以了,写的过程中,能加链接的就顺手加个链接,也就是加个[[]]的事,况且Roam Research里符号是自动配对的。写完迅速写完第一稿,剩下的内容可以慢慢改。那个时候再加一些tag也不迟。

我的[[Roam Research]]使用流程

打开当天的Daily Notes,先把今天要感激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Gratitude]]

因为我们普通人往往忘记每天感恩,不但忘记上帝的恩惠,也会忘记人对我们的善意和帮助,有了这一项,可以让每天都怀着感恩之心,开启新一天。

这里还会加入我的祈祷模块。

Daily Tasks

每天的任务。活在珍贵的人间,每天都有不能逃避的责任,这里就要把每天的任务记录下来,防止老年痴呆发作,忘记要务。

[[Daily Journal]]

这个模块的好处是自带番茄钟,设好之后,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写作了。写的过程中,把需要参考的资料,从右侧边栏打开,对照使用。

等写完之后,这些内容可以马上copy到别的创作工具里,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也可以在这里就进行编辑与修改。

[[Daily Reading]]

每天阅读的信息那么多,这么处理?以前我用[[Readwise]],后来我发现在Roam Research里记录更加方便,于是每个月就省下了8.99美元。

所有阅读的内容,都在[[Daily Reading]]这个页面里,者也是Roam Research最大的优势,bullets的层级,就是页面的层级。你根本不需要考虑如何分类,只需要利用Tab键,让页面缩进就可以了。

论Roam Research的无可替代性

我曾经在2022年9月的时候,试图找本地存储的软件代替Roam Research,用过[[Obsidian]]之类的软件之后,发现自己是徒劳的。那些软件都有一个问题,过度复杂。

我只需要思考,编辑两个过程,这些Roam Research做得足够好。

Roam Research的价值在于,它能让我的写作跟得上思维的速度。所以,无论风云怎么变幻,Roam Research不能丢,也无可取代。

关于Roam Research,[[王树义]]老师曾经讲过,蓄力的重要性,Roam Research就是蓄力的过程。我们必须长时间蓄力,因为深渊不能分两次跨越。

我发现,只要一心使用Roam Research总会有收获,stick to it是最重要的,其实stick to 任何一个软件,只要时间足够长,都会有收获。所以不要犹豫,马上行动。这个选择不会错。及时错了也没有大的损失,这些文件我都有备份,并且可以用到任何一个地方。不会带来什么问题的。

在很多次面对困难的写作项目时,Roam Research起到了梳理资料,稳定军心的作用,并助我一举拿下这个项目。所以,坚持才有回报,写作才有回报,采集才有回报,组合拳才有回报。

一句话,#[[Roam Research]]现在就是我的操作系统,就像微信事实上成了很多人的操作系统一样。

坐在#[[Roam Research]]前,我像一个伟大的管风琴演奏师三排按键,让我奏出美妙的颂赞神、讴歌生命和技术的音乐。

Loading

我一个文科生,为什么会沉迷于Vim

Monday, September 12th, 2022

Vim是一个文本编辑软件,在我的印象中,它几乎跟计算机一样古老(其实也没那么老),我认识的程序员都把它当成编程神器,我还有个朋友张尔宁,甚至用它来看文档,读小说。他还传授给我很多vim技巧,可惜我现在找不到那个记录这些秘笈的笔记本了,等过几天再找找看。

我痴迷Vim是因为在用过了各种各样的文本编辑软件、Markdown写作软件、笔记软件之后,我只想回归写作的本质,面对一个屏幕,聚精会神地,让打字的速度追得上思维的速度。而Vim的口号就是“以思考的速度写作”。

Vim的发明基于这样一种理念:重复的活,应该交给机器去做。

所以Vim把输入界面(Insert模式)与光标游走的编辑界面(Normal模式)严格分开。这看似很笨,实则很聪明。因为我们在操作文本编辑的时候,大量的光标移动是低效的。频繁的Backspace键,不断地移动光标(无论是用键盘还是用鼠标),一通操作猛如虎,细看原来是二百五。

而Vim的聪明之处在于通过各种命令的组合,可以迅速地完成一般文本编辑软件不能做到的操作。比如说删除一行文字:

我是要被删除的文字

用普通的文本编辑软件,有两种方式:

  1. 把光标移动到句子末尾,用Backspace一个字一个字地删除。
  2. 用鼠标选中这一段,然后用Delete键删除。

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多次操作。

而用Vim只需要把光标移到这一行,再输入

dd

就搞定了。其实dd是一个剪切命令,剪切的内容还寄存在剪切板上,你可以把它粘贴到别的地方,如果删除错了,只需要输入

u

就可以恢复。

是不是很简单?有没有很心动?

这仅仅是我这个初学者掌握的一点点皮毛而已,Vim的功能比我想象的还要强大。

Vim有丰富的插件,安装插件的方法很很简单,只需要找到这个插件,写入配置文件.vimrc就可以了。

我为Vim配置了Wordpress插件,这样就可以不离开Vim窗口,更新博客。我还安装了Twitter插件,在Vim中发推,那感觉真是悦然而优雅。

关键是这些操作都在Vim的界面下完成,这就完全杜绝了因为不断切换应用,而造成的分心问题。

以往我要发Twitter,必然要登录浏览器或者App,那样就忍不住被信息流所吸引,现在我面对的就是一个黑乎乎的窗口(我用了Dark模式),绝不会再分心。

既然Vim这么好,为什么不推广给文科生和写作者们呢?我倒是想推广,但是Vim的学习曲线确实很陡峭,入门门槛也有点高,不是所有人都有决心来学习和掌握。但是我相信,一旦进入Vim之门,就会有一种强大的魔力,把人吸在其中。

当然Vim只是众多软件中的一个,用Vim跟用别的写作软件一点也不矛盾。我的朋友张玉新提出了一个观念叫“重器轻用”,意思是不要指望一个软件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再重型的利器也要轻轻使用,只需要把它最特别最擅长的功能用好就可以。我们需要把各种工具结合起来,建设家乡平静的果园。

这就是我一个Vim新兵的班门弄斧,贻笑方家,欢迎大家指教一二。

Loading

亚马逊的「向后工作法」

Monday, August 6th, 2018

亚马逊的 CTO说,他们采用“向后工作”的方法,即开发一项产品采用下面的步骤:

  1. 写新闻稿
  2. 写 FAQ
  3. 定义用户体验
  4. 写用户文档
  5. (可能是写代码)

感觉这套工作流程也适合用在其他领域,比如网络课程设计和推广上。

在即将到来的「好中文的样子」第三期,会试用这种方法。

出处:看这里

Loading

试用WordPress自带的Gutenberg编辑器

Monday, August 6th, 2018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谁又能想到,博客的鼻祖Wordpress从后起之秀medium那里偷师,采用了新的编辑器–gutenberg呢?

Gutenberg采取了block的设计,每一段都可以变成不同的block,每一block都可以定义起格式。这让写博客这件事变得复杂,但也能激发人的写作欲。

写作这件事之所以难,是因为要把网状的思维,变成线性的字符串。而字符串是有先后顺序的,有时间性的。

–(摘自我的《风格感觉》译后记)

假如阿西莫夫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他会怎样?

他应该把技术手段都用到极致,一生不止写500本书,而是写1000本以上。

关于gutenberg插件,可以看这里:https://wordpress.org/plugins/gutenberg/

我要写一首小诗
献给gutenberg
在这个众荷喧哗的夏天
你带来青蛙跳水的清响
我只有多写
才能对的起blogger这个称号
对的起下一个十年

Loading

Youtube时代

Wednesday, May 9th, 2018

title: Youtube时代
date: 2017-06-06 14:49

tag: 翻墙,学习, Youtube

在风口浪尖上的崔永元,忽然上了推特,并且以 @cuiyongyuan 的名义发推。但是大家并不相信,要求他验明正身。现在网上验明正身很方便,只要录一段视频,放到youtube上,正式回应,六耳猕猴们就无处藏身了。

现在就是一个视频的时代。要想学一门技艺,怎样最快?

我有个朋友,开了一个木工工作坊,自己也喜爱木工,购置了全套德国机械。有一次没按规范操作,差点牺牲一根手指。我问他怎样才能学好木工?

他回答:

简单。第一,买最好的工具。 第二,上youtube对照视频学习。

上youtube,是生存的最基本技能。甚至也是保身护家的基本技能。

如果你还在优酷,乐视,b站上乱转,你的人生基本就没有多少进益的空间了。

youtube上有哪些好东西呢?youtube上有你需要的一切。

国内也有从油管(youtube)上忘墙内搬砖的,但是第一资讯落后,第二夹带私货,第三,根本搬不完。

油管上神人辈出,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台湾工科男,油管上的ID,“谁不重要”。誰不重要 – YouTube

他每次介绍自己都说:大家好,我是–谁不重要。

他专发影评,内容以漫威,漫改,科幻为主。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对《普罗米修斯》做这么深刻的解读。而且用的是视频的形式。

他这个系列叫:[電影研究] 神之解說 : 《普羅米修斯》(附《異形》系列)

理工男的严谨,电影迷的热情,一丝不苟的剪辑,适可而止的幽默。让这个video影评鹤立鸡群。

国内也有一些影评播客,比如喜马拉雅的“半斤八两”之类。

跟他比简直弱爆了。

国内这帮电影学院聊天党,最眼高手低了。

看谁谁不顺眼,看到电影就批,然后一个个觉得自己就是大师转世。

其实就是一群文化成绩不好,颜值又不高,家里还有点点关系,只好去考电影学院戏文系的鲁蛇(这个词是跟“谁不重要”学的)

而谁不重要老师,是学习机电专业的。

他的物理学霸的特长,在评论[預告分析] 《蜘蛛人:返校日》 : 少年超級英雄的進化(一) |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预告片中,出现了少年蜘蛛侠教室的镜头。

后面有一面墙,上面都是物理学家的画像。

谁不重要老师如数家珍,一一介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19H3CC5UE 从7分15秒开始。。。

这样的影评,听着提气,过瘾,长学问

电影学院的影评家们应该送到砖厂劳动改造

一个爱学习的人,在有生之年,不上油管,等于自残。

一个人不上推特,不上油管,不上ins,不看纽约时报,不看bbc中文,不看海外的优质信息,整天封闭在微信上,微博里,新浪网,财新网,得到app,优酷,那么只能落后于这个时代。

不要被京东618迷惑,被买400送300诱惑,失去了源头信息,没有了独立思考,看啥都没用。

如果你要学编剧,谁能教你?

你可以跟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师学习

只需要去youtube 搜索 screenwriting master 就可以了

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大师在那里跟你在讲

学其他领域的知识也一样

如果你可以聆听赛琳娜-威廉姆斯,指导你打网球,你还会迷信俱乐部教练吗?

如果你能亲耳听到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作者)给你讲未来,你还会去听什么万维钢,千维钢吗?

你被世界抛弃,因为你自愿抛弃了世界

一个vpn,也就是一顿麻辣小龙虾的钱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学了,又怎样。

你们不知道世道的险恶

你们只看到成功人士的风光,没看到他们背后的力量。

王思聪现在自身已经有了上百亿身家。

是他很努力吗,是他很优秀吗,是他常常翻墙造成的吗?

胡舒立被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是单单靠个人奋斗吗?

为了反对血统论,遇罗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在四人帮被打倒之后,在改革开放40年以后,你会发现血统论卷土重来

法官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法官,小偷的儿子很容易再成为小偷。

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

前些日子跟一群朋友讨论的结果是,现在合法做生意,不可能发财。

合法创业也是。

所有前进的道路现在看来一条条在堵死

上海郊区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农村拆迁,家家户户10来套房,当地村子里一个光棍放出话来,坚决不娶上海市区的女人。要娶就只娶本村的,或者同样拆迁的别的村的。

同样是干一辈子

凭什么一个城中村的农民,就得这么多套房

凭什么大城市里的居民财产凭空增加了几百万,甚至千万,仅仅因为有一套水泥盒子。

当初应许给大家的可是全民所有,集体所有。

人人让渡自己的自由,献出自己的青春,血汗,为了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

公平何在?

我以前瞧不上心灵鸡汤

现在发现有些鸡汤才是直面惨淡的人生

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

有人看过奶酪这本书吗?

奶酪不是一天之间突然变没的,它一定会有征兆。

最重要的是,新的奶酪始终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不管你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只有 当你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念头,并且勇于走出久已 习惯的生活,去享受冒险带来的喜悦的时候,你 才会得到新奶酪带给你的报偿和奖赏。

奶酪就在一个叫youtube的地方

剩下的路,需要你自己去找。

最后有两句话送给大家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not afraid?
如果你无所畏惧,你会怎样做呢?
When you move beyond your fear, you feel free
当你超越了你的恐惧,你就感到自由。

谁都别信,包括我。

自己翻墙,自己看youtube,自己找路!

Loading

Google开放了经典论文的下载

Wednesday, May 9th, 2018

昨天有个消息,让我兴奋了半天。谷歌开放了经典论文的下载。

Classic papers – Google Scholar

谷歌认为,尽管现在大家喜欢说什么“最新研究表明……”,但事实上,论文也是老的好,因为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同行的引用。

这次谷歌公布的各个领域引用最多的论文,目前还只有2006年的,以后会越来越多。

我像得了珍宝一样,一路下载了,30多篇。

有些论文一看题目就很棒。例如:

Sieving: Friends’ influence on adolescents’ first… – Google Scholar

这篇论文研究发现,青少年第一次性生活很多都是因为受了朋友们的影响。

家里有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女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交友。

这篇《为什么专家会犯错》,是刑侦领域的论文,但是对其他学科也有指导意义。 Dror: Why experts make errors – Google Scholar

戏剧类的论文在这里 Drama & Theater Arts – Classic papers – Google Scholar

电影类的看这里 Film – Classic papers – Google Scholar

我觉得最酷的论文是这一篇《音乐和弦的几何学》,哪怕看不懂。 Tymoczko: The geometry of musical chords – Google Scholar

对于我目前减肥有指导意义的是,关于通过不吃碳水化合物减肥对健康的影响。

Nordmann: Effects of low-carbohydrate vs low-fat… – Google Scholar

是不是很棒啊,那还等什么,快点下载,学起来。

Loading

综合格斗第一人Stipe Miocic

Wednesday, May 9th, 2018

‘当今UFC第一人Stipe Miocic’

url: ‘Stipe Miocic’

016-09-19

就是背后纹着六个汉字“強力型戰鬥隊”的

Stipe Miocic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他是当今UFC重量级格斗之王,我今晚看了他两场比赛的录像。

一场是他夺取金腰带的UFC198

Fabricio Werdum vs Stipe Miocic Full Fight RESULT – UFC 198 – YouTube

当时他在第一回合就KO了前拳王 Fabricio Werdum

不过最为传奇的是2016年9月10日举行的UFC 203

www.bilibili.com/video/av6274436/

他在被挑战者击倒在地的情况下,神奇地摆脱,又击倒了对手,KO胜。

但是Stipe也有倒霉的时候,他职业生涯第一次被Struve TKO(技术性击倒),我也再油管找到了视频。

Stipe Miocic vs Stefan Struve FULL FIGHT – YouTube

这个Stefan Struve(Stefan Struv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也是一个奇人,作为世界上最高的MMA选手,他战绩辉煌。

Stefan “Skyscraper” Struve Highlights Knockouts 2015 !! HD – YouTube

但也有离奇的失败。

Struve faced the then undefeated Travis Browne on May 28, 2011 at UFC 130.[15] Despite starting off strong, nearly locking in a D’arce choke, Struve would mistakenly jump for a flying knee, which Browne countered with a superman punch to KO Struve.

找到了这段惨烈的小视频

Stefan Struve vs Travis Browne #shepel – YouTube

这是男人的运动,血腥,暴力,但这就是生活中应该面对的。

如果我重回20岁,我一定去学习MMA。当然这也是吹牛皮罢了。

UFC 204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还是值得期待的,正赛再GMT 10月9日 3点,也就是北京时间11点开始。

除了传奇Stefan Struve VS Daniel Omielańczuk 之外

还有一场中量级的金腰带之争

Bisping vs. Henderson 2

一位中国UFC选手的采访

(4)【中国制造】专访李景亮:用实力说话功夫与搏击新浪博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