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爱的箴言

Friday, February 9th, 2007

天上飞着小雪,我取回了莫非寄来的包裹。《三峡好人》的正版2DVD,这是他在本片北大首映式之后特意为我买的。

看着DVD的封面,嘉陵江奔流到我的面前。三峡、奉节、重庆……这些地方我都没去过。但冥冥中注定,我的心跟它们必有关联。

耳边又响起莫非弹唱的爱的箴言。这首歌让我想起了好多。

大学的时候,我喜欢上一个姑娘。那时在一张磁带纸上,看到这样一段歌词:

我将真心付给了你
将悲伤留给我自己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
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我立即像被雷打点击一样,默默记在心里。在姑娘生日那天,我们好些人一起骑自行车去了郊区,好像还点起一堆篝火。我被爱的箴言的感伤所笼罩,我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写下了我的箴言:

我只想望着你的眼睛
让你的影子融进我的血脉里
我只想握着你的双手
怕黑夜无情地夺去你

其实,我连她的单手也没握过,也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更没有把纸片给她。现在想起这首诗,我很惊奇自己的青春时期为什么那么缺少安全感。黑夜,在我的诗里代表了什么?对自己的不自信?对高年级男生的警惕?还是一种不善理财引起的危机感?我现在也说不清楚。

几年以后,我在发小新华的家里,听他弹着吉他唱起这首歌。发现它的歌词虽好,旋律也不过尔尔。但这首歌倒是很适合新华唱,因为他的唱法比西乐的12音阶少8个音,比中国的5声音阶少1个音,这种平平坦坦的旋律简直就是为他写的。

那时候的新华刚刚陷入了恋爱。他的意中人叫韩琳,也是他相伴至今的妻子。当时我跟风华、柱子、张宾、强强等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偷看新华写给韩琳的情书。

那一年家乡雨水空前丰沛,在新华的书桌上,我们发现了他写的信。

韩琳:

近日普降大雨,庄稼糟蹋得都不成样子了……

我们几个人乐得前仰后合,这是古往今来最委婉曲折的情书,多么朴实,多么具有人文关怀啊。

后来两个人好上了,经常,新华抱着一把吉他,在操场,在河边,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唱起吉他班里学会的歌。

窗外又下雨了
雨丝慢慢地飘落下来
有一个小女孩
她从雨中走来

有一天,新华骑车10公里满头大汗地去找强强,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晚上,我吻了韩琳。”

这几年跟新华见面少了。去年冬天,老同学们一起喝酒,谈起了往事。大家七嘴八舌地给新华、韩琳打电话:“快回家吧,庄稼糟蹋得都不成样子了……”

新华的声音在电话里显得淡淡的,听说他那一段心情不佳。放下电话,大家一阵唏嘘,然后闷声喝酒,大醉而归。

春节又要到了,不知道新华怎么样?是否已经从低谷中走了出来。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对着长相厮守的韩琳,唱起这首爱的箴言。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却把自己付给了你。

Loading

莫非的箴言

Thursday, February 8th, 2007

收到了莫非同学发来的歌,他说--

在家没事那录音笔录的。没调比率。音质超差。
凑合听哈哈。

我觉得这首爱的箴言比罗大佑唱得好。更令人惊奇的是,莫非竟然会弹钢琴,太强了!

见过莫非一次,他温暖可爱的笑容,让我禁不起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

他给我寄了一件神秘的礼物,刚才看了小黑板上赫然写着A06 PARCEL,马上就去取。

Loading

等待和菜头

Thursday, February 8th, 2007

HECAITOU

Loading

一个叫让的游击队员

Thursday, February 8th, 2007

让和他的妻子被纳粹抓住了,我和姑娘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被捆上了法场。

这是我见过的最悲惨的情景,两人身上血迹斑斑,缠满了粘着脓血的纱布,迎风呼呼地飘舞。

让的一个战友也一起被押上了刑场,他一看见让就破口大骂:“你这个叛徒!”

我看见让的表情非常痛苦,而他的妻子在他耳边说:“快向他解释,快向他解释,你不是叛徒。”

让揭开了手上的绷带,一滴滴黑血落到刑台上。他绝望地喊:“你看看我的伤口,我能是叛徒吗?”

“你那是装的!你是在表演!”让的战友大声地斥责。

台下很多人也跟着喊:“叛徒,叛徒!表演,表演!”

这个时候,惨烈的一幕发生了。让把左手从绷带里掰了下来,他举着自己残缺的左手,大声地说:“你们还要我怎么样啊?”

我再也忍不住了,掉头想跑。这时,看到我的姑娘已经哭成了泪人。

我想抱住她,安慰她。双手扑空,醒了。

Loading

爱上图书馆

Thursday, February 8th, 2007

如果一个人爱书,就把她送到国外来吧。

学校图书馆的个人资料显示,我已经借过85本书。我本来想等到借满100本的时候再提这件事,但从目前的读书进度来看,恐怕有相当一部分书还要续借,我没那么多耐心等。

这85本书,完整看完的有13本,读过1/3以上的有22本。其余的,有点是为了查资料,有的是随便翻翻,有的连目录都没看就还了。

换句话说,这四个半月时间,我读了图书馆里的20本书(13+22/3),再加上4本自己的藏书,合计24本,平均每5.6天看一本书。剩下的5个月的时间,我要加快速度了。一方面是为了毕业论文,要看大量与虚拟社会相关的书,另一方面,我意识到能享受图书馆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不知道国内的大学怎么样了,是不是依旧弄一堆抽屉和卡片,让学生自己检索,再弄一个二傻子一样的管理员,站在前台。你辛辛苦苦查到一本书,等二傻子聊完大天,晃晃悠悠进去,半天出来,手里空空如也,嘴里蹦出两个字:“没有!”

我们学校在英国大学中排名57位,藏书并不很丰富,但管理却是一流的。开架借书,抱到电脑前一放,学生卡一刷,电脑就自动刷刷刷地把一堆书目扫了进去,包里一装,就可以抱走了。还书更简单,直接放到还书处的电脑前,瞬间完成。而且,查书目,预订,续借连图书馆都不用去,可以在网上完成。如果是书在别的图书馆,只要预订一下,三五天时间,离我最近的图书馆就发邮件通知,可以取货了。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态度,更是没的说。你借了书,她会微笑着说谢谢你。在国内,你什么时候听到过图书管理员说谢谢啊。

对了,还有一点,图书馆的书,你可以在上面画线。不会有人批评你,也不会遭到罚款。相反,你画的重点对以后借阅的人,还会很有帮助。我就是利用前人的指引,把罗尔斯艰深浩瀚的《正义论》看了个大概。

昨天下午用了两个小时,看完一本《互联网心理学》,在重点处画了线,当然笔记还没有整理到电脑上。从昨晚开始,在看一本超级有趣味、有深度、有情怀、有学问的书《Virtual Self》。现在,我抓紧看书去了。

Loading

答复horizon网友

Thursday, February 8th, 2007

你要找的两本书,我在学校图书馆已经找到了。我们学校有三个图书馆,这两本书在别处,但是我已经做了reserve,大概下个礼拜能拿到。

2 Albert, William The turnpike road system in England, 1663-1840 / 1972 07/02/07 18/02/07 In process

3 Pawson, Eric Transport and economy : 1977 07/02/07 18/02/07 In process

现在的问题是,这两本书到手后,我怎么把内容给你呢。全部读一遍,力不从心,我现在手头有16本书要读;如果你只需要特别的章节,我倒是可以帮你拍下来,传照片给你。

Anyway, 能帮你的忙,我很高兴。请留下你的MSN或者SKYPE,以及平常在线的时间,我们单线联系吧。

另外,非常感谢你对论文选题方面的建议,以后还要多多请教你。

祝时间愉悦!

Loading

全球都变暖了,你们还……

Wednesday, February 7th, 2007

全球都变暖了,你们还来看博客,难道不能省点电吗?

自从看了戈尔的宣教片《不合时宜的真相》(An Unconventional Truth),接连好几天,我喜欢用标题上的这种句式说话。毫无疑问,戈尔的PPT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看的。我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谁能够驳倒他。看完了电影意犹未尽,我又到图书馆借来了他跟电影同名的书。书很精致,很厚很重,内容却还是电影里的那些内容,看来戈尔对全球变暖也有一定贡献。

全球变暖又怎样?世界怎么肯放慢疯狂的脚步?在人类眼里,再也没有比经济萧条更大的灾难了,难道不是吗?还是石油公司最实在,在套套卢的博客上,看到Diesel做的一组广告:Global warming ready。全球变暖,预备!尽管纽约已经浸泡在洪水里,尽管长城已经被沙尘覆盖(这完全符合全球变暖的寓言,由于气候的戏剧性变化,大涝和大旱将在地球上同时出现),但人们依旧驾着摩托艇购物,小贩依旧在风沙中兜售。

GLOBAL WARMING READY

这是100年后子孙后代给我们写的对联--

活着谁在意全球变暖
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横批:发展是硬道理

Loading

选题

Monday, February 5th, 2007

距毕业还有5个月,明天就要交毕业论文,嗯,让我先喝口茶,的大致选题了。

论文怎么写?这是一个问题。我非菜头,从没写过万言帖,更何况1万5的论文了。急忙饿补,借来一本论文秘诀,看了一半,原来是教怎么写博士论文的。不过也没关系,硕士博士,在论文面前都是烈士。结合秘笈,终于明白了该怎么选题。

一、选题要能激发起持久的热情,要像杨振宁遇到翁帆,不能像李政道遇到翁虹。

二、选题要有大量的文献参考,要像社保基金那么多,不能像扶贫基金那么少。

三、选题要与文科生擅长的方法相一致,要像人民日报反低俗一样定性分析,不能像广电总局审电影一样定量分析(规定正面裸露不得超过乳房)。

四、选题要很前沿,结论要有悬念。要像黑客帝国,不能像十面埋伏。

事先拟了几个选题,直奔图书馆。每一种选题,都在书架前浏览了一遍,终于像皇帝选妃一样,找到了最适合我的一个:虚拟社会,借来参考书一堆。

Deciphering cyberspace : 2003
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 2001
Cyberpower : 1999
Cybering democracy : 2002
Social theory and philosophy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 2004
The virtual self : 2004
An inconvenient truth : 2006
The virtual community : 2000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Crime online / 2007

伟哉,吾题已成!接下来的时间,就一头扎进书里去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