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February, 2021

与喜剧共度一百天6:也算失恋

Saturday, February 20th, 2021

昨天在Clubhouse上,我们排演了第四集《也算失恋》,这一集体现出典型的梁左风格。

讲的是贾志新想脱单,四处相亲,但是他青梅竹马的邻居燕红(蔡明 饰)却一心要给他搅黄了。这俩人分明是一对欢喜冤家,但是谁也不说破。很多台词的节奏具有对口相声的风格,蔡明的表演光华四射。

这一集细分有五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志新带了一个姑娘丽丽去燕红开的咖啡屋(尽管是公共厕所改的,但在90年代这最时尚的地方)。志新让服务员把燕红叫来。

燕红:哟!志新你这该死的来啦?讨厌!小方告诉我来一什么“假总经理”,我说也真不了嘛!还这儿蒙事哪?
志新:你别跟我这儿瞎逗啊。那什么,我来介绍一下……
燕红:嗨!这还用介绍吗?不是见过好几回了吗?
志新:你们见过?
燕红:朱小姐!
志新:哎……嗨!我也乱啦。人家是牛小姐,牛丽丽,对吧?在外企工作。
燕红:哦。认识多久啦?
丽丽:才一个礼拜。
燕红:都一个礼拜啦?太长啦!我们志新交女朋友一般三天就吹。
丽丽:啊?
志新:……那是她们看不上我,嫌我呀……
燕红:嫌我们志新同时交好几个女朋友。怎么啦?为什么不可以脚踩几只船哪?=
志新:不不不不不不,我是最反对谈恋爱的时候脚踩几只船。
燕红:也对,等结了婚再踩也不晚。
志新:哎……哎!那就更不对了!

这是典型的对口相声。

第二回合,志新又带了一个姑娘芳芳来家里一起看相册。90年代家家户户都有一本或数本相册,至亲好友来了,才可以翻看。

[客厅。志新与芳芳在翻看相册。
志新:这是当年我的母亲。这是我父亲。翻过这一页。这就是我哥哥,这是我,这是我……哎她怎么在这儿呢?(将其中一张照片取出)这个……这是我妹妹。
芳芳:等等!先把那妹妹给我看看。
志新:不是,这妹妹……这个……她这个没什么可看的……
芳芳:这是谁呀?
志新:这是我……这什么也不是,这个!她就是一个街坊,一个同学,没有什么关系。
芳芳:不对吧?这是不是你过去的女朋友啊?
志新:她?就她?你太小瞧我贾志新了,我告诉你!谁正眼儿瞧过她呀!你瞧你瞧,又干又瘦,一脑袋黄毛,跟苞米穗子似的。知道小时候我们管她叫什么吗?老玉米!
[燕红突然出现在客厅门口。

看到这里,我的心啪地一声像折断一根筷子。我想起了朋友告诉我,他在年轻时,带新女朋友回家,最怕对方翻看他家的相册,生怕透露什么秘密。

燕红一出现,两个人就开始互相揭短,但是又说起了互相为对方打架的经历,把芳芳晾到一边。

燕红:那根巧克力的后来我不是给你了吗?
志新:那还不是我抢过来嘬了一口,你没辙了才给的我吗?
芳芳:哎,我说你们二位能不能等我走了以后再争啊?
燕红:哦!还是马小姐说得对。志新,咱别老回忆那些不愉快的,我们还好些温馨的呢!(对芳芳)志新哪,打小就是老实孩子,往好了说呢是模范儿童,说白了呢也就是窝囊废,在学校挨了大嘴巴都不敢哭,回回还得我给他报仇去!
芳芳:是吗?哟,你可够有福气的呀,贾炕!
志新:不对吧?初二那回我打架开瓢儿为谁呀?还不是疤痢那帮子老跟胡同口截你呀?是我挺身而出,脑袋上还挨这一板砖。
燕红:对呀,对呀!那次……
芳芳:你们可真够青梅竹马的呀!
燕红:哟,您可千万甭信他的!就这么一回英雄救美人,他能记一辈子!
志新:一回?哎,打上小学五年级……
芳芳:你们聊吧!(起身离去)
志新:那我不送啊……(对燕红)打上小学五年级到初三,五号大院那帮臭流氓拍你多少回……

我喜欢这种高级的喜剧,因为内中有高贵、尊严和执着在。

志新为了掰持回这个理,把人生的当务之急都忘了。

这身上散发着多么可爱的人味啊。

本来,以为这已经很搞笑了,但梁左的喜剧天赋才挥洒了33%。

第三回合,志新追到燕红的咖啡屋,跟她继续理论。

燕红:我干涉你?贾志新,从小到大你就没少干涉过我的恋爱自由,这么些年我还没计较哪!
志新:真是新鲜,我干涉你?我巴不得你赶紧嫁出去得啦!
燕红:初三!四班那袁钢跟我谈朋友,被人暴打了一顿,再也不敢理我了。这事是不是你找人干的?
志新:我是保护你,为你好啊!
燕红:那上高一的时候,我跟咱们教体育的王老师通信,被你报告了学校,害得王老师调离,害得我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这也是保护我?
志新:那当然了!那姓王的是专门玩弄女性的坏人!
燕红:坏人?谁坏?听说后来王老师表现不错,在监狱里被评为模范犯人,还减了刑呢!
志新:哦,抓起来啦?嘿,好好好!哎?那你怎么不说感谢我及时挽救了你……

这部剧写的时候是1993年,距离今天28年了。但是梁左的高瞻远瞩,让我们深为叹服。

在上个世纪,师生恋不算什么羞耻的事,甚至成为琼瑶式小说歌颂的对象。

但是今天我们知道,利用不平等的关系获取性利益是一种严重的不道德甚至犯罪。

新的刑法规定,监护人、负有监护义务的人与不满16岁的被监护对象发生性关系属于强奸。

早在28年前,梁左就开始讽刺和谴责这种关系。是梁左更懂法吗?不是,因为梁左长着一颗人心。

第四回合,燕红这次真心想成全志新带回家的晶晶。

在前面埋了一个梗,贾志新的外号叫贾炕,因为夜里常尿炕。

我们看看伟大的梁左怎样使用这个梗,并且写情景喜剧写出了古人作诗炼字的效果。

燕红叮嘱晶晶对志新好一点。

燕红:最使我放心不下的就是,他在生活上丢三落四,过起日子来马马虎虎,事业心还特强哪!工作起来不要命啊,从来不知道照顾自己的身体。你跟他结婚以后,一定要注意保证他的睡眠,每天少于十六个小时就跟病了似的。其次呢,是饮食。早饭只吃油条,不喝豆浆,喝了就胃酸。酒量不大,一见就喝,一喝就醉,一醉就吐,一吐就睡。哦对了,还有一条,特别重要,你可千万要记住了,这是从小的毛病:睡觉以前,千万不能让他多喝水,否则……不堪设想啊!
晶晶:什么不堪设想?

全剧最神妙的台词来了:

燕红:弄不好还会波及于你……

一个「波」字,让人叹服,也让梁左可以与关马郑白这些伟大的戏剧家并列!

本来以为这已经是巅峰,然而没有。

志新:你还说不扎针儿呢!
燕红:唉,好了!把他交给你,我也就放心了。说实话,看着你们这么般配这么恩爱,我真挺高兴的。志新,只要你得到了幸福,我也(强忍眼泪和啜泣)……我也就幸福了。
晶晶:不,大姐!我和他并不般配。你才是真正最了解他、最关心他的,这是一个女孩子的直觉告诉我的。你和他在一起,才真正是最完美、最幸福的。志新,她才是你真正最应该爱的人,让我们俩互道一声珍重,做个朋友吧。(下)

这个晶晶是个模范团干部,她的发言安特点,具有当年这种女青年说话的特点:『[让我们俩互道一声珍重,做个朋友吧。』

第五回合,最后一幕。

[客厅。志新坐一轮椅,由燕红推上。

他俩没有在一起,后来燕红嫁给了濮存昕扮演的一个商人。

这明明是喜剧,却看得人悲从心起。

而梁左,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喜剧编剧。

Loading

与喜剧共度一百天day5:你有梗吗?

Friday, February 19th, 2021

在当当书店买的一堆喜剧书到货了,用不到一个小时读完了黄西的《有梗》。这是黄西的第二本书,封面上写着:

  • 4 个演说工具
  • 12 个沟通方法
  • 17 个幽默技巧

开编剧故事营三年以来,我越来越喜欢在一线的 storyteller 所写的 storytelling 的书。同样是教人讲故事,小说家史蒂芬·金写的《论写作》,价值比故事理论家罗伯特·麦基的《故事》高。原因很简单,著名网友一毛不拔讲过:

靠钱越近的知识越靠谱。

史蒂芬金赚的是大众读者的钱,如果他的故事卖不动,就无法从出版社拿到版税,他干的是「平地抠饼,对面拿贼」的营生,故事讲的不好就会饿肚子(广义上的,像他这样的人付不起高尔夫俱乐部的年费也相当于普通人的饿肚子)。他关于如何讲故事的知识,都是一手得来,因此是靠谱的。

相比之下,罗伯特·麦基尽管也做过剧本顾问,但并非是一线创作者,他的讲故事技巧的,主要是二手的,到读者手里就变成三手的。并且,他的目标受众是一群小众,主要是编剧、作家、创作者,他们能否靠这些技巧,赚到受众的钱,他是不需要负责任的。事实上,有九成以上的买家只是用《故事》来装饰书架,甚至连翻都没有翻。所以,他的书靠谱性就差一些。

黄西,作为一个著名的脱口秀演员,人生的高光时刻是参加白宫记者晚宴给时任副总统的拜登讲笑话,从此,一战成名。所以,我相信他关于笑话的知识是靠谱的。

一本书的高下不是由其厚薄,而是由其见识所决定,黄西这本书里果然有很多洞见。

黄西说,接到白宫的委约之后,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去咖啡馆,写一个小时的段子,坚持了两个半月,才养成坐下来写段子的习惯。他建议,创作的时候,最好只带笔和纸,这样才能保持专注。

他用了三句话,就说清楚了中国的相声与西方单口喜剧的区别。

  1. 相声讲别人的故事,单口喜剧注重讲自己的亲身经历。
  2. 相声讲究传承,单口喜剧讲求创新。
  3. 相声一捧一逗,两个人完成,单口喜剧,演员类似于捧哏(即郭德纲的角色),观众类似于逗哏(即于谦的角色)。

这本书的精华都在第三章:幽默原来可以这样轻松制造

  • 段子或笑话的基本结构:铺垫+包袱
  • 反向思维(反转)
  • 事不过三
  • 比喻或替代
  • 生僻题材
  • 谐音梗
  • 脑洞
  • 现挂
  • 夸张
  • 低调
  • 联想
  • 应景
  • 方言
  • 附加包袱
  • 回应 call back
  • 肢体动作

既然笑话的创作方法包含这些要素,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反向工程,就是把别人的段子进行逆向拆解,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段子。

黄西有一个「打水漂」的段子:

我家在东北,我从小体育不好,唯一擅长的就是打水漂。
我夏天打水漂可以一次打3 个。
冬天,我能打 8 个。
直到长大后,我打水漂的水平才有长足长进。因为我学会了炒股票。

这个段子我做了修改,今晚在 Clubhouse 里试讲了一下,包括李商老师在内的受众,想了一下都笑了。

黄西在美国说脱口秀,奔走在各个俱乐部之间,而且每次都要到门口拉两个观众才有资格上台演出。但他回到国内,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组主动联系他,告诉他有个竞争主持人的机会,他不需要亲自去,只需要录一段视频发过去即可。他简单录了几个段子,发给央视,一个星期后,就得到了导演的通知:

领导看了很满意,你来当主持人吧。

他拿下了这个职位,一干就是七年(截至本书出版时)。

联想到最近陈思成100亿票房达成、贾玲导演处女作票房超过25亿,就知道在中国吃文娱这口饭是多么容易。现在的问题是:

我有票房,你有梗吗?

就怕内容创作者这样回答:

梗,我有,脑梗。(当然,我知道这个谐音梗也不怎么样,但我实在想不出该怎么结尾了。)

Loading

与喜剧共度一百天4: 我们的愚人节

Thursday, February 18th, 2021

夜里在Clubhouse观摩了一场大型网络声音艺术「康熙怒斥群臣」,一位叫Vince的CHer化身康熙,与扮演群臣、妃嫔、格格、民女、洋人的众网友一起「现挂」,加上容嬷嬷、敖犬等人的插科帮衬,惊红骇绿,精彩纷呈。一个纯声音的社交软件,竟然可以玩出这么多花样,越发证明了Clubhouse创始人Paul和Rohan的愿景是多么靠谱:

创造一个app,让人们离开它的时候,比进入它的时候变得更好一点。

Clubhouse是什么?在其官方blog中这样写道:

Clubhouse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遇到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讲故事、问问题、辩论、学习、就成千上万不同的话题进行即席讨论。

纯声音社交软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眼神交流,不需要在乎穿什么,不用在乎在哪里,即便是在通勤、为孩子哺乳也可以用。声音跟文字相比,自带感情,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引发共情。

今早9:00,我们的「我爱我家」Clubhouse房间继续排演《我爱我家》第三集《我们的愚人节》。在90年代,愚人节开玩笑在中国非常盛行。

志新和老傅在这一天都迎来了一场空欢喜。志新撺掇全家骗老傅说,局里准备安排老傅去当实业公司的总经理。老傅退休赋闲在家,加上发挥余热、主持家庭工作犯了错误,听到这个消息,燃起希望的火苗,但是他依然担心单位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

老傅:(喜出望外)嗬嗬嗬?不会吧?我这个年纪,已经退下来了嘛。
志新:他说这个职务啊,不受年龄限制,关键看您身体盯得住盯不住。哎哟,一个劲儿跟我打听您的身体状况。
老傅:你是怎么说的?
志新:我还能怎么说?对组织上我从来就是实话实说呀。
老傅:你怎么可以实话实……实话实说你是怎么说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老傅依然挑灯夜读,他对女儿小凡说:

老傅:是啊是啊,好久没有这样地工作啦。都六十多了,再不努力工作,对得起谁呀?来看看爸爸买的参考书:《领导管理》《现代人才管理学》《微机使用三日通》,还有这个《微机使用入门》。

在90年代早期,学习微机是特别高精尖的一门技术,别说对于一位老年人,就是年轻人都吃不消,当然老傅在人前不肯认输。

小凡:我的天哪,爸,看得懂吗您?
老傅:哎呀,看不懂才要学嘛!你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吗?小凡……
小凡:好了好了好了,爸,您学,您学。哎哟我困死了,不打扰您了。(下)
老傅:唉。我学,我学得会吗我!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里让人忽然有一丝伤感。老傅也算是什么都吃过见过的人,但在愚人节这一天,面对有可能失而复得的权力,他还是悄然心动了一下。这是喜剧里的悲剧,《我爱我家》的魅力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所以,我们一点也不必为编剧梁左没有写出长篇小说而遗憾,凭借这些喜剧,他已经跻身于伟大的行列。因为《我爱我家》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我们走出来的时候,比走进去的时候变得更好了一点。

Loading

与喜剧共度一百天3:发挥余热

Tuesday, February 16th, 2021

今天上午 9 点醒来,进入音频社交软件 Clubhouse 上的房间:大家一起来演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第二集,来自北美的一群小伙伴已经在那里等待。在这个房间里,我被叫成李沛,可能是群主一开始弄错了,可我不介意,反而很喜欢这个新艺名。历史上,「李老师」们的影响力可比王老师们大多了。

这一集的标题是《发挥余热(下)》,承接第一集,说的是傅明老先生从局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之后,不甘权力旁落,要继续在家里「发挥余热」,在家主持工作。他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在家里大兴土木,又要贴瓷砖,又要铺木地板,弄得全家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本集老傅在压力下,不得不当众检讨,但是他依然强调自己的初心是好的,把「大跃进」「洋跃进」的错误归咎于经验不足,是前进中的困难,探索中的失误。还是圆圆一语道破天机:

爷爷,您的错误主要是吃饱了撑的。

老傅不情愿地让说四川话的小张出来主持工作。就在大家认为他已经彻底凉了的时候,他忽然召开了家庭会议,猝不及防地对全家人进行批判教育。原来,他平常都拿着一个小本本,把每个人的「罪状」都一一记录在案。圆圆偷改成绩单,是历史问题;就连冰清玉洁的小凡,也被找出诸多不是。志国和和平的联盟更被分化瓦解。小张一看不妙,主动三起三落。傅老又重新发挥余热了。

熟悉当代史的观众,当然都能明白剧中所指涉的。许多人困惑的是,为何那个时候可以如此大胆地「影射」现实。

首先,要更正一下,这不叫「影射」。「影射」的意思是甲事物不准说,只能说乙事物。但《我爱我家》拍摄的 1992 年前后,是一个文艺作品可以畅所欲言的时代。不要说小张的四川话让人联想到那位设计师,同一时期王蒙写了小说《坚硬的稀粥》,对老人政治进行了更大胆讽谕,也是一点事都没有。要说什么是胸怀和自信,这大概就是。

《我爱我家》的编剧梁左在此前深度参与了央视春晚的语言类作品主创,他的相声尺度之大,在今天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在他身后出版的文集《笑忘书》中,收录了一个相声《特大新闻》,里面提到中国最大的广场改成了农贸市场。大家一边在早餐摊喝豆腐脑,一边看升旗,而两会议员们,则一边开会一边听着外面的民间疾苦。之胆儿肥,之奇思,之试探边界,无出其右者。而且,这个相声,居然在央视播出了,虽然不是春晚,但也是在仅次于春晚的元旦晚会上。当姜昆和唐杰忠宣布广场改农贸市场的时候,全国观众也没有觉得跌碎眼镜。这跟看比基尼美女多了,对开叉到大腿的旗袍不会大惊小怪,是一个道理。

梁左生在了一个好时代,44 岁就心梗去世,确实令人扼腕叹息。假设他还活着,今年64 岁,不知道看到相声舞台和电视屏幕上的样子,会作何感想。

今天模仿秀结束后,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了第二集的剧情。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即便是业余玩票,大家也都当成一件正经事去做。除了喜剧,还有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你能想象大家一起给《妈妈再爱我一次》配音吗?就是换成《李尔王》也怪怪的。尽管《发挥余热》的前提 (premise) 跟李尔王是一样的,都讲一个老人失去权力后的彷徨。喜剧是经过精致装扮的悲剧,是悲剧的最高形式,信夫。

我,李沛老师的作用,是给大家讲解一下剧情及背后隐藏的历史背景。比如「洋跃进」和华国锋。比如为什么志新的这段台词大有深意。他检讨自己的错误,说自己从派出所出来,又进公安局了,从公安局出来,又进安全部了:

傅老:出卖情报了?
志新:嗯。从安全部出来。
傅老:那你还出得来吗你。

我给大家讲了这背后一位金姓余则成的故事,这是他们所不知道的。

排练完毕,大家都很开怀。相约明天继续排第三集。好的喜剧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看来,我的「与喜剧共度一百天」日更计划,有着落了,《我爱我家》一共 120 集,要是每一集都排一遍,我不怕没素材了。

Loading

与喜剧共度一百天2:天上的笑声

Monday, February 15th, 2021

春节期间,一群喜欢《我爱我家》的网友们在音频聊天社交软件clubhouse上,分饰剧中的各个角色,玩起了cosplay。果然模仿才是爱的极致,也只有亲自扮演剧中的人物,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编剧梁左的绣口锦心。

在朗读剧本之余,大家不禁谈起梁左。梁左写《我爱我家》的时候只有35岁,距离他心肌梗死去世还有9年。在此之前,梁左已经靠原创声名满海内外。《虎口遐想》、《着急》、《特大新闻》、《小偷公司》,这些相声随着姜昆、唐杰忠等人的表演,而家喻户晓,梁左也成为央视春晚的主创和深度参与者。

1992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英达决定把sitcom这种形势引进到中国,并且将其翻译成「情景喜剧」,从此这个词语进入了汉语世界,也成为载入了中国电视史。

也是在这一年,王朔与梁左相见。他俩一时瑜亮,分别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如同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写出了传世名篇《在马克思墓前的思索》一样,王朔也在梁左去世后写下了足以传世的《回忆梁左》。

文章开头写得沉郁、干脆:

一个人没了,说什么也是多余的,记着也好,忘记也好,都是活人看重,逝者已经远去,再见面大概也早忘了这一世的事。

这一世梁左是个作家,写了很多字,大部分是让人高兴的,也留下了一些对人对事的看法,这些文字是厚道的,其中闪动着他的为人。关于他的作品最好让读者自己体味,无论如何那是他写给他们看的。在这里,我更想多谈一谈他这个人……

文中有一个细节,以喜写悲,悲欣交集,写出了新时期白话文的最高成就,其风格之高蹈,只有阿城的一些文字才能与之媲美。

……他还爱说,我(指梁左自己–引用者注)是一直没好看过,「王老师(指王朔–引用者注)年轻的时候好看过,现在就老忘不了,还以为自己好看。」说完狂笑,然后戛然而止,抬头望天,愣在那里,再看人一脸正经。他大笑时就是这样,稍纵即收,好像自己先怯了,又好像被冥冥中一个声音喝住。

王朔为惋惜,惜乎他没有把平生才华用在文学(主要是小说)的创作中。梁左曾经跟王朔聊过自己的创作计划,两部长篇小说,只要写出来,就可以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一直忙着写剧、当导演,以为自己还有一百年的煎熬。而且,王朔委婉地表示,他创作小说的方法不对劲。

大概是导完《临时家庭》之后,他说要写小说了,闲了半年,每天愁眉苦脸,昨天一万字了,今天只剩下三百。我说你就用刘震云那法 子,先往下蹚,最后一块儿改,这么弄,一个自然段就能改一年。他说道理我明白,可是做不到。他那不是写小说,是改笔路子,从电视剧下来都有那么个苦恼过程,在我看那甚至是改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写剧本和写小说是两种活法,一个直通欢场一个自断尘缘。他坚持了很久,又接戏了。一天说,没办法,得过日子,反正这俩小说在我脑子里,丢不了。

然而,这一切并不由他决定。在叙述了梁左生命中最后一天的行程之后,王朔的笔戛然而止:

法医鉴定他是当天晚上十点至凌晨两点之间去世的。胃内容无食 物。见到他的人说他很安详,面带微笑。桌上的录音机正循环放着民乐改编的《梁祝》。

完了?

完了。

王朔一生中写过很多文字,我认为这将是最可能被人们记住的一篇。而我们也不需要为梁左感到遗憾,因为作为一位伟大的编剧,他的名字足以不朽,无论是在观众的心中,还是在影视史中。至于他的文字,与某些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相比,谁优谁劣,大家心中自然有杆秤吧。要不这大过年的,为什么大家都点灯熬油地模仿《我爱我家》,而不是一起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呢。

梁左说过: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

我相信,当我们在clubhouse里模仿《我爱我家》剧中人的时候,能够听到从天上发出的笑声,此时他不需要戛然而止,尽可以纵情欢笑,从黄昏到黎明。

Loading

跟喜剧共度一百天1:跟上帝打电话

Sunday, February 14th, 2021

跟喜剧共度一百天1:跟上帝打电话

我准备写一百天关于喜剧的内容,规定这个狭窄的主题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能保持专注,帮助自己掌握一门新技能。

此日更第一篇也。

今天要介绍的是艾琳·迪杰尼瑞斯 Ellen DeGeneres 的脱口秀成名作《跟上帝打电话》。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艾琳21岁的女朋友出车祸死了。艾琳回到自己寒碜的公寓里,忍受着跳蚤的叮咬,忽然一个念头浮上心头,她想:如果这个世界有上帝的话,为什么他会让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逝去,却允许跳蚤这种生物的存在。假如能够给上帝打个电话,他一定要问问这个问题。她心里一边想着,一边找纸和笔,把这场可能发生的对话写下来。

恰好她得到邀请,去参加当时很火的一档电视节目:Johnny Carson’s Tonight Show,她表演了这个单口喜剧,成为她职业生涯的里程碑。

以下是她在油管上的表演:

Ellen DeGeneres’ Big Break:1 st Stand Up TV Appearance & Talks to God, Johnny Carson Tonight Show – YouTube

分析这段只有三分钟的表演,其火候的拿捏,铺陈的停顿,包袱的释放,可以说是妙至毫颠。更重要的是表现出的真诚,就像真的给上帝打了一个电话一样。

笑话的前提

Life is very precious. It’s very special. We’re here for such a short time and everything on this Earth should have a reason; should have a beneficial purpose, and I feel like everything does.. except for fleas.

译文:

生命是非常珍贵的。它非常特殊。我们在这里的时间很短,地球上的一切都应该有一个存在的理由;应该都为了一个有益的目的,我觉得一切都是如此……除了跳蚤。

这个前提的铺陈非常必要,因为它激起了观众的共鸣。尽管大家可能不知道艾琳失去了所爱的人。

接下来,焦点聚集于跳蚤:

Fleas do nothing at all beneficial. I always thought wouldn’t it be great if at times like this when we can’t figure it out for ourselves, wouldn’t it be great if we could just pick up the phone and call up God and ask him these things? Just pick up the phone and call up God..

译文:

跳蚤做的事情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一直在想,如果在这样的时候,当我们自己想不通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拿起电话,接通上帝,问他这些事情,不是很棒吗?只要拿起电话,呼叫上帝……

接下来,最精彩的时刻到了,艾琳表演跟上帝通电话。

这也是这个单口喜剧最难的部分。因为宗教题材如果处理不好,会得罪你的听众,那样一场表演就彻底毁了。但艾琳使用了最安全的办法,她用了 god 这个词,这是各个宗教都可以接受的称谓。

怎样才能具体地体现上帝所在的天堂的情景,艾琳用了一个最聪明的方法,就是让观众旁听一场电话对话,但听不到电话那端的声音,这样所有的空隙就需要观众靠想象去填充。

她先让让上帝不知道自己是那个「艾琳」,这是一个谦虚安全的办法,一个凡人在上帝眼里,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这比较符合人与上帝地位的对比,也让观众发笑。她还拿自己的姓氏自嘲了一下。

接下来,艾琳用两句词就描写了天堂的情景。

第一句,是上帝让她等一下,因为有人在天堂的大门口敲门。这十分好笑,因为它符合基督教里关于天堂的想象。有无数的笑话都是关于在天堂大门口如何如何。

在等待的过程中艾琳哼起了一首赞美诗。然后说出了下面的台词:

Onward Christian Soldiers. Marching– Yeah? No I was just singing along to your tape!..Oh, that’s not a tape? They’re good!

这句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用微妙的手法描绘了天堂里的情景。艾琳听到了赞美诗的声音,就跟着唱起来了。她以为是天堂里在放磁带,但是上帝告诉她,那不是磁带?这暗示,她听到的背景音乐,是一群天使在歌唱,而不是录好的唱片。这完全符合基督教对于天堂生活的认知。

接着,艾琳提出了那个问题,为什么要造跳蚤。

此时,艾琳祭出了神级表演,长达10几秒的沉默。这个沉默意味深长,既表示在听上帝解释,又极大地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上帝到底在跟她说什么」。

然后,她给出了答案。

no i had no idea so many were employed by the flea collar industry.

不,我没想过有那么多人在宠物跳蚤项圈行业就业。

接着她又加了一句。

还有,杀虫喷雾行业。

原来上帝不忍心灭绝跳蚤这个物种是不想让很多人失业。

尽管这在逻辑上并不能自圆其说(上帝如果当初不创造跳蚤,同时让人人都有养家的职业岂不更好?)但是作为一个脱口秀节目,这个理由足以让人当场信服(至于回到家在洗碗的时候发现其逻辑漏洞,已经晚了,因为观众已经相信过、愉悦过了。)

随后,艾琳又给出了几个梗。比如,她对上帝的问候:

god bless you – bless yourself!

这个很好笑,我们平常对人说上帝祝福你,但对上帝本人来说,只能宾语是「你自己」。

最后的包袱是跟上帝的道别:

I’ll see you – I’ll talk to you later!

这句观众也笑了,因为它不是一句普通的问候,一个人将要见上帝意味着他要死了,那时就可以跟上帝真正交谈了。

艾琳的《跟上帝打电话》是一个化生活中的悲剧为喜剧的绝佳例子。我是在笑果文化出的一本小册子《单口喜剧表演手册》(编著者:石老板)得知这个段子的,仔细研究了一番后,决定作为我研究喜剧一百天的开篇。

Loading

日更的力量

Thursday, February 11th, 2021

日更就是每天更新一篇文章的意思。2016年我的好友刘淼在简书担任总编,我们商量了一个计划,每天写1000字,连写100天,实际上我们坚持了200多天。

日更的好处就不必说了: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写作习惯、建立与陌生人之间的链接、增加意外的机会……这谁都知道的。

这里要说一说日更的坏处。坏处就是,一旦开始日更,你将再也回不去了。

德国导演赫尔佐格说过:Day one is the day of no return。第一天就是有去无回的一天。

80年代有一位诗人叫徐敬亚,他写过一首诗叫《既然》,虽然写的是改革开放,但用来描写日更也非常准确:

既然
前,不见岸
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
脚下踏着波澜
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

既然
能托起的安眠的礁石
已沉入海底

既然
与彼岸尚远
隔一海苍天

那么
就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
没有标出的航线

一、为什么要日更一百天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日更100天?为什么不是200天?为什么不是一年?为什么不是1000天?

首先,更新100天,是有实证依据的。如果你喜欢编程,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在执行「编程一百天」计划,用100天的时间来学习 Python 等编程语言。为什么是100天?因为100天足以让一个聪明人学会一门技术,也足以让一个笨蛋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笨蛋。

好中文日更100天计划,把一年分成三个不同的写作季,每次100天。

  • 第一季从2021年2月14日开始,100天后,休息10来天。
  • 第二季从5月20日就是中国情人节开始,同样持续100天。
  • 第三季从9月10日开始,也是持续100天。

是不是有点心动?且慢,请耐心读完再做决定。

二、日更带来改变

日更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过程,经过100天的训练,你一定会惊讶于自己的改变。在现实中有很多日更带来改变的例子,我举三个例子。

例子一:卫西谛与电影度过的一年

卫西谛是影评家,金马奖评委,在2017年,他决心用一年的时间,重温电影史上的杰作,每天写一篇观影日志,他把这个计划叫做「和电影生活在一起」。一年后,他果真完成了。

我们知道,一部电影的长度一般是两个小时,还有的电影长达三、四个小时,比如卫西谛最喜欢的华语电影杨德昌的〈一一》,就有173分钟,接近三小时之久。光看就够累,何况看完之后还要写影评。所以,卫西谛每天至少要拿出4个小时被电影陪伴,这其实是非常辛苦的,因为他既要保证这个项目的进行,又要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少受影响。这一年,他参加了西班牙自驾游,为上海电影节选片,陪同岳父母到日本旅游,还出了一本书,在电影中扮演一个配角。所有这一切都在日更的伴随下完成。

别人旅游是玩耍,卫西谛旅游是玩命。在西班牙的时候,他要比别人早起4个小时,先看两个小时的片,再写两个小时的影评,这一切完成后,他和大家一起吃早饭,共同出发。365天日更给他带来的最大的变化竟然一年没有生病。估计他身体内的器官都开了一个会,说:「这一年咱们大家都不许生病,因为这小子要玩真的。」也有可能是在天堂电影院里的天使们给了他特别的保护。

卫西谛可以算是一个日更的活体实验,从他身上可以发现一些日更的规律。他说日更的兴奋期在前三个月,紧接着出现疲惫期,会有厌倦情绪,他想「躲起来暗自抽自己的嘴巴」,因为他感觉上了贼船。而真正想放弃的时候是最后的两个月,各种诱惑,各种灰心丧气都涌上心头,他甚至有一种想法,「就算完成了又怎么样呢?」这种想法使他差一点就前功尽弃,幸亏有一个朋友把他给骂醒了。

这个朋友就是我,我指着自己的鼻子对他说:

你为什么不坚持?难道你想跟我一样吗?

这句话让他如梦初醒, 是啊,他心里一定在想:

再堕落也不能跟他一样啊!

最后,他坚持了下来,整整一年,365篇影评,一篇也没落,当然他也没生病。

卫西谛的日更说明,人的状态有起伏。前100天是兴奋期,相对好坚持。超过100天后,就不好说了。所以,日更最好控制在100天之内。

例子二:脱口秀演员李商

李商老师是一位作家,也是研究笑话方法论的专家,去年他决定挑战一下自己,业余时间成为一个脱口秀演员。

为了演好脱口秀,他报名参加了猫头鹰俱乐部的开放麦,每天练习写段子。一般的脱口秀演员一年只能创作30分钟左右的段子,可是李商半年就写了60多分钟的段子,可以演专场了。最近,他专门训练自己写一句话笑话(one liner),这种段子难度很大,要在一句话里让矛盾、笑点集中爆发出来。比如他欣赏的一个段子:

医生对我说:我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得的这种病将以你的名字命名。

他原创的一个笑话是:

我最讨厌那些自来熟的人。你们也一定跟我一样吧,各位老铁。

例子三:小山日更100天

小山是好中文之友,于2020年10月16日参加了好中文日更100天计划,按时完成后,写了一篇总结小山-日更第101天-如何神采奕奕 日更一百天(总结)

刚一开始,他的文章写得很长,经常一件事分成两天写。我给他提了一条建议,我举了一位英国作家的例子,在一封信的最后此人写道:

可惜我时间不够了,否则会把信写得更短一些。

我跟他说,这叫「文减事增」,是一种写作的最高境界。当年欧阳修编写《新唐书》,就是用了比《旧唐书》更短的篇幅,容纳了比旧史更多的内容。

他听了我的建议,加上自己悟性和毅力,果然日更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日更五原则(默认状态即写作;固定时段日更;每次写一件事;学会精准表达;不要规定字数)

如何做好日更,这里有五条原则,虽非放诸四海而皆准,但实践证明,在不少人身上是有效的。

原则一:默认状态即写作

《读库》的总编老六说过一个多看书的秘诀:

每当你想拿起手机的时候,
就把它换成一本书。

默认写作与之相类似:

每当你打开电子设备的时候,
就把默认界面设置成写作界面。

拿我来说,我把默认的软件定为一款笔记软件,手机也是这样,每次打开电子设备,我的默认状态就是输出。

当然你也可以不用任何电子设备,用笔和纸写作,那样更好。

  1. 用笔和纸写作回归了写作最纯粹、最原始的状态。面对一张白纸,就面对无数的可能性,可以写最美的诗篇,可以画最美的图画。天马行空,任你遨游,无拘无束,无限可能。
  2. 用笔和纸可以排除一切干扰,摆脱电子设备带来的奴役,很简单,纸不连接Wi-Fi信号,笔不能搜到5G基站,一旦摆上纸和笔,你就进入聚焦模式,不再受外界力量的干扰。
  3. 用笔写作可以摆脱完美主义的困扰。写作最大的困扰事一遍写一遍去修改和润色,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强化自我批判心理,影响写作的进程。而对写作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就像托马斯曼在《沉重的时刻》中所写的:「只要完成了,它就是完美的。」这个世界诺贝尔奖尽管有时也会颁发给一些烂作品,但是要记住,没有人会向存在于头脑中的作品去颁发任何文学奖的,你必须先写出来,才能再谈其他。用纸和笔可以帮助你把头脑中所想的变成文字。看着自己潦草的字迹,提醒你自己是不完美的,不但书法不完美,写作的内容也同样不完美。这种心理暗示,使你成为一个更为谦卑的写作者,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自己写作内容和写作风格。
  4. 用笔写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给文章一个精修细改的机会。因为纸上的文字迟早要电子化,打字的过程就是修改的过程。此时你已经从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创作者变成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能够放手去修改,毫不留情,止于至善。
  5. 用纸和笔写作还有隐性的益处,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容易让人产生心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入状态。

所以,如果你写作的缺省状态是一张纸、一支笔,简直太好不过了。我个人更喜欢铅笔。铅笔的字迹保持不了很久,容易磨损漫漶,更让人明白「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从而像卫西谛那样,「做一个人生谦卑的学徒」。

原则二:固定时段日更

每天固定一个时段写作是确保日更顺利完成的关键。这个时间段由你决定,可以早晨起来更 ,可以中午休息更,可以晚上睡前更,也可以随时随地更。按你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时刻。

村上春树就是用这种方式写作的:

……我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用我的苹果电脑来说,大概是两屏半的文字,不过还是按照从前的习惯,以四百字一页计算。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左右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儿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

原则三:每篇只写一件事

老舍在交流写作经验的时候,说过一个写作秘诀:每次只写一件事。

有的人喜欢在一篇文章中拉拉杂杂,同时写好几件事,对于文章高手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普通写作者来说,这样做文章容易变得散乱、庞杂,让读者找不到重点,在如今这个碎片阅读的时代,显然是对读者的不友好,甚至冒犯。

所以,记住,一文只写一人、只写一事、只讲一个道理。

原则四:学会精准表达

精准表达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稀缺的能力,一旦拥有,受益无穷。

关于精准表达,我想起古希腊人对于「人」的定义。曾经有一个哲学家把人定义为「无毛直立的受造物」,这个定义得到广泛认同,直到有一天,有人带来一只拔了毛的鸡。

在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把人定义为「会制造工具的动物」,「制造工具」可以算得上精准表达了。因为大猩猩也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所以不能用「使用工具」作为划分依据,海豚也会使用简单的语言,所以也不能用「使用语言」作为本质特征。相反,「制造工具」确实是一个门槛,把除人类之外的灵长类都关在了大门以外。

说起精准表达,我想起几个例子。一个是我的朋友夕总,她总结女性如何穿着时说:

要想穿得既性感又优雅,记住:每一次事业线和大腿只能露一样。

当metoo运动兴起的时候,推特网友Roy告诉男性如何才能避免性骚扰的指控:

在吻一个姑娘之前,不要摸她。

自从创办了好中文写作营之后,经常有人问:「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明怎样才能写出好中文?」,我的回答是:

一年只用三个感叹号。

这些言简意赅的表达,分析起来都大有深意:

  • 如果一个女人既穿了深V领的上衣,又穿了热裤,性感固然性感,但穿着未免跟从事某种古老的职业的人有点类似。
  • 如果一个姑娘允许男人吻她,那么有一些身体接触应该不算性骚扰。
  • 如果一个人能够很节制地感叹号,一年不超过三个,那么他一定能想出更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而不是靠惊叹号来虚张声势。

原则五:不要规定字数

很多人日更的时候总被字数所困扰,有人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满1000字,甚至当成日更的标配,其实大可不必。千字文是纸媒鼎盛时期对于专栏的要求,当年,报纸都开设有专栏版,一张4开小报一个版能容纳4000字,往往开有四个专栏, 因此,编辑要求每个专栏800–1000字,专栏作者们把这些文字结集出版,使得千字文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体。其实,古今中外好的文章很少有正好一千字的。

一些千古传诵的名篇只有寥寥百字,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正文只有84字;白居易《荔枝图序》,只有129字。

再看一些西方散文大家,蒙田、乔治·奥威尔等人写的文章几乎都超过一千字,甚至动辄四五千字。这是因为非用这么多字,无法充分表达自己。

只要能够把心里的话说清楚,万言不算多,百字不算少,所以,千万要打消对字数的执念,日更就是胜利,字数反在其次。

四、日更的主题

日更写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在有的人看来,日更可以不必设定主题,把每天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影、各样思考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日更题材。

但是在另一些人看来,人都趋向于惰性,再加上每天的事务繁杂,一想到找不到当天的主题,就不想写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不必烦恼,下面是一些日更懒人包。

第一种懒人包:332个日更主题

这些主题专注于挖掘个人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主题比较宽泛,例如「文字的力量」、「背叛的心碎」等。

第二种懒人包是专门设计的写作训练,例如:美国旧金山写作社642件可写的事 (豆瓣),这本书的特点是写作题目设计得很具体,有的巧妙(例如:假设你是一个私家侦探,受一位敏感女性的委托跟踪他出轨的丈夫,你怎样才能给她写一份得体的报告),有的尖锐(例如描写你第一次性经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联系。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实际上是一本笔记本,里面有大量留白,可以把日更的内容直接写在上面。

第三种懒人包是Playwriting: A Practical Guide: Greig, Noël: 9780415310444: Amazon.com: Books,这是Noël Greig在世界各地多年从事戏剧教育工作的训练精华,它从热身训练开始,从主题、性格、找到故事、地点、个体的声音等方面,全方位地训练写作新手,虽然针对的是剧作,对于一般写作也大有裨益。

当然,如果你想寻找日更主题,还有其他途径,比如在网上搜索写作主题或者写作动机,就会搜出许多网页。你也可以买一本读库《日课》,根据它所选的内容,进行联想写作。甚至一本普普通通的台历,也能给你每日所需的写作灵感。

五、情人节行动

2021年第一个100天日更从2月14日情人节开始,如果你愿意参加,可以免费报名。

如果你这次没有时间,也可以考虑参加本年度5.20,或者9.10的100天日更计划,日子很长,总有一天,文字会找到你。

日更者,日耕也。牛年已至,让我们迎着春光出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