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是不在乎排版的,部分原因是我认为,使用markdown自带的排版功能已经足够,而太多的图片和表情包不过是画蛇添足。
但当我把编剧故事营第四期招生的文章临时链接交给一位年轻艺术家朋友看时,她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排版的问题。她说:
图片如呼吸,让大家喘口气,过密的文字,会让现在的年轻读者窒息。
我点头称是,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容易喘不上气。
根据朋友的提示,我开始找来一个公众号开始「借鉴」。原来「借鉴」是这么地简单,只需要在微信桌面版上把「借鉴」对象的文章打开,把要「借鉴」的元素拷贝粘贴,格式就是跑过来了。这个办法让我模仿上瘾,欲罢不能,不知不觉使用了大量的图片。看来我是曲解了这位朋友的意思:把呼吸当成了喘粗气。
公众号文章发布以后,海波委婉地提醒我说,图片用多了。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这么多的图片跟我的读者群的气质也不符。因为我的读者还是喜欢文本阅读的居多一些。另一个问题就是字小。现在很多排版为了追求好看,都喜欢跟西文排版学。但西文跟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同样高度的字,英文看起来没问题,换成中文,读起来就很费劲。我的读者很多都是中年人,这么小的字他们肯定无福消受。
于是,今早起来,重新打磨文章,同时改变排版。
Markdown.app有一个功能特别棒,可以把markdown的排版变成公众号排版,而且默认的主题就不错,字大而清。用这个排版,我重新发布了昨天的招生文章,当然,内容也做了很调整。你们猜猜怎么样?这篇新排版的文章一出,效果并不明显。本来嘛,文案的作用只是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如果读者本来就没这方面的需求,也无法凭空制造出需求来。资本主义的一大被诟病之处就是制造「不需要的需求」,但这要开动整个舆论和娱乐工业的机器才能制造出来,个人能做的有限,何况还是小众的文化产品呢。
但是,通过编剧故事营第四期招生文案的发布,我对于面向市场的写作有了粗浅的认识。承蒙刘淼的提醒,海波的点拨,艺术家朋友的指导,让我一个老旧的码字人开始明白:原来除了作者视角之外,还要有产品经理视角和设计视角。自己认为好看的,读者不一定认为好看,自己以为清晰的,读者可能看得很迷糊。面向市场写作就是面向人性写作。这条路不那么好走,但出发日就是无归之日。既然选择了出售自己的智力产品,这条路迟早要走。
再次感谢我的朋友们,你们让我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找到合适的模式与表达方式。我虽愚钝,但热爱学习新东西。相信通过这次公众号的更新,能够给我未来的写作与教学都带来深远的影响。你瞧,连这篇我都是用自己还不熟练的小鹤双拼打出来的。人生没有捷径,最远最绕的路,就是回家最近的路。
其实以前阿禅在可能吧上面写过很多很多关于排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