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义重:我的内蒙行

一、国际化大城市:鄂尔多斯

2017年9月13日,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机场下飞机,一到市区,整个城市都火树银花,溢彩流光,高楼大厦都披上了led,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原来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缔约国大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一百多个的国家的代表,齐集鄂尔多斯。副总理汪洋主持开幕式,各国部长带队出席。

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上档次的酒店全都定不到,也不让住了。幸亏我们要拍摄的集团,在当地有影响力,才勉强住进了一家酒店,这也是参会代表下榻的酒店。安检十分严格,我们摄影大师带的指甲刀都被检出扣留。

早餐,颇具有万国风貌。有一身正装的金发美女,端着盘子觅食。有非洲来的兄弟,一罐罐饮着可乐。

在炸酱面卤面前,外国友人犯晕了。我看到有人,把黄瓜丝,葱花和一勺哨子面的卤,放进自己的盘子里,唯独没有向厨师要面。

而面对奶茶,以及奶茶周围十来种配料(粟米,馓子,奶皮等等),外宾们研究半天,最后还是放弃,直奔面包蛋糕而去。

这次会议花费不菲。我们采访的伊泰集团,就捐赠了1000万,其他本地的一些大型国企和民企,也差不多捐了这个数。

开大会,花大钱,城市大变样。在我们的航拍镜头下,整个鄂尔多斯,尤其是之前被称为鬼城的康巴什,都成了一片灯的汪洋,led的杂烩。

再也没有人敢说,康巴什是鬼城。这里的房价,虽然曾经跌至三四千,现在又上万了。随着国家去产能的调控,今年煤价上升,部分鄂尔多斯人的日子又好过起来。

二、接待能力

这次学到一个很重要的词“接待能力”。一个人,一个单位,在内蒙能否混得好,吃得开,关键要看有没有“接待能力”。

有接待能力,朋友遍天下,你如何接待别人,别人如何加倍接待你。无接待能力,自己去想。

我们在鄂尔多斯呆了八天时间,除了一顿午饭,是在我的执意要求下,在外边餐馆吃了一吨(不是错别字)稍麦之外,全程都被接待能力覆盖。

接待能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且不说当地的名吃,内蒙的牛羊肉,光鱼、虾、蟹这些内蒙根本不产、当地人也不爱吃,不会吃的海鲜,就出现了多次。

内蒙人就是这样,举办婚宴,有一道菜是必上的:大闸蟹。问题是当地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螃蟹怎么吃。一个婚宴上,看到的都是跟这种外星生物撕扯斗争的客人。

我们采访一个绿色矿山,刚一下车,就出来领导和员工迎接。一个员工手里端着一盆黄瓜,一个端着一盆西红柿。领导说,快吃点,这是我们种的,绿色无公害。我们一人拿了一个,吃到嘴里,果然是童年的滋味。还在回味的时候,已经有女员工,拿着一盒餐巾纸,一一递到我们手里。

午饭除了果瓜之外,上的是野生的牛肉。

伊泰集团,回馈社会,建设了几十万亩碳惠林,还给牧民。

牧民们把牛散养在林中,这些牛,平常神牛见首不见尾,只有生了小牛读才带回来。抓牛成了一个专门的职业,需要两三个精壮小伙子,用绳子套住。套一只牛,人工费要500元。你会问,为什么不用麻醉枪?因为麻醉了,肉就不好吃了。

当然,接待能力最具有观赏性和仪式感的体现,就是烤全羊了。

我们去一个下属单位航拍,看到办公大楼旁,停着一辆车,两个蒙古壮汉,正在烤全羊。

我们觉得很不好意思,想不到这么隆重,我们不过是过来拍个纪录片而已。

后来发现是我们想多了,这个烤全羊是留着晚饭,与合作单位一起吃的。况且烤一只全羊要5个小时,我们也等不起。最后我们只好自我解嘲说,这个没有羊肉串入味。

尽管没有烤全羊,我们午餐开始吃到了散养大鹅,炖菜,以及好吃的炖鱼。

这次肯定会吃胖的。但是我知道,坦然接受朋友的盛情款待,也是一种德行。在内蒙,别人诚心诚意招待,一个人这不吃,那不吃,是很失礼的。在蒙古族家里,怎样才能表示礼貌,就是把对方给的羊肉吃掉,而且骨头要啃得很干净。

能跟当地朋友相聚,纵然自己吃喝胖了一点,也是甘心乐意的。大不了回家再减嘛。做人,不能疙疙瘩瘩的,要顺应大局,来,吃了这块野牛肉,干了这一壶!

三、一吨稍麦

到了内蒙一定要吃稍麦,但是点的时候,要搞清楚计量。

我们到了一家稍麦馆,十个小伙子,点了1.5斤稍麦。最后都吃撑了,还剩下两笼。

原来在内蒙,一两稍麦,指的是一两干面粉所制作出的稍麦,不算水分和羊肉馅的重量,一两有六个,装一笼屉。一般小伙子再能吃,也超不过2两。

我们点了1.5斤,简直就是一吨的量。不过价格也不便宜,160元一斤。我们那顿花了240元。

虽然在小店吃,当然还是接待我们的内蒙的好哥们掏钱,招待朋友在外边偶尔吃个小吃、换个花样,也是接待能力的一部分。

四、爱书人刘晨

刘晨是我春天去内蒙时,听说的一个特别能读书的小伙子。可惜,当时他调到了另一个发运站,我们未能谋面。这次,在我的要求下,我们摄制组特意去了这个发运站。

去之前,刘晨就问我要吃什么水果。我说当地的就行。到了他办公室一看,发现他买了各种瓜果李桃,还有当地产的一种小苹果。

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我看到了他最近又啃的一些大部头。他曾经用4个月看完了《资治通鉴》,又用半年读完了资本论。

刘晨因为特别能学习,又特别上进,已经破格提拔为西营子发运站的办公室主任。

他上任第一天,就给自己立下规矩,50天不休假。虽然让他主管办公室工作,他选择到工作现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铁轨,熟悉每一个流程。他的志向是走遍伊泰集团每一个地方,体验每一种生活。

这也是民营企业能够崛起的关键,不拘一格降人才。

刘晨读大学的时候,给自己规定每个月拿出50元买书。刚参加工作,宽裕了,把额度放宽到100元。现在我问他的工资,他告诉了我一个吃惊的数额。

然后我说:“你现在可以每个月拿出1000块钱来买书了。”

他点头称是。他的办公室和宿舍合二为一,加上本站的接待能力,估计日常消费不花什么钱。

那么,就祝福这个小伙子能够继续饱读诗书吧。

我只给他提了一条人生建议,就是人情练达方面,尚需要向前辈们学习。

我这个话主要是针对、在我走的时候、他没给我带上一些水果、说的。(Just kidding.)

他呵呵地乐着,与我们挥手告别。这片土地特别适合他,任何土地都适合他。有的人即使落在水泥地上,也会发芽开花的。

五、侦察兵海靖

海靖是我们在企业里的铁哥们,此次陪同我们去拍摄考察。

海靖是侦察兵出身,我们经常聊天笑到弯腰。谈起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他说晴天看太阳,阴天看树桩。年轮密的是南,年轮疏的是北。我说,那要是没有树桩怎么办,难不成要砍树吗?我军侦察兵,神不知鬼不觉,深入敌阵。敌军本来没有发现,忽然听到了锯子声,只见海靖同志,正在那里里锯大树,立即被活捉,突击审讯,海靖宁死不屈,最后,敌人实在憋不住,说:求求你,告诉我,你为什么锯树?

海靖不屑一顾地说:笨蛋,砍了树才能看到树桩,有了树桩才能辨别方向。

六、乌妮尔

在内蒙酒桌上有个规矩:先敬蒙人,再敬女人。如果是个蒙古族女人的话,那就更应当敬了。

乌妮尔是一个蒙古族姑娘,她的名字在蒙语里是“丰裕”的意思。她名副其实。她容颜姣好,身材苗条,拥有临床医学本科学历,歌唱得好听她自己还拥有6000亩土地,也就是4平方公里。这些土地是她从爷爷那里继承下来的,名曰承包给她,实际上,就是她的。

但这个拥有土地的姑娘并没有一点点的自矜,相反,谦虚随和,外向爱笑。我们到下面的单位去拍摄,她所有的老同事,哪怕只有一面之缘的见到她,都像遇到风雪夜归人一样,掸着她身上看不见的雪。

乌妮尔是不喝酒的,我们推测,她肯定能喝,但是在外自重,故意不喝。但她特别会敬酒。

蒙古族正宗的敬酒流程是,拿三个酒杯,用托盘托着斟满,然后到客人面前献唱。客人接过盘子,在歌声中,找到适当的时机,喝下两杯,歌声停止时,再把最后一杯一饮而尽。

乌妮尔用蒙语唱了《梦中的娥吉》《乌兰巴托的夜》。她唱歌的时候,被敬酒的人神情庄敬。在歌声中,大家明白了,显然,这不是普通的晚宴,也不是一般的会饮,而是“一期一会”的情深义重。

窗外夜深露重,化工厂的火炬,在暗夜里熊熊燃烧。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随着乌妮尔的歌声飞到天边外。

再见内蒙,再见鄂尔多斯,我远方的朋友们,珍重。

Loading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