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什么不能往北京发快递?
如果我真问这个问题,那才叫幼稚。如果你觉得问这个问题太幼稚,说明你变得成熟,甚至觉得连问一问这个问题都是多余。
中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的迂回性。讨论一件事虽然是禁忌,但总有别的路径可以绕开禁令,依然言说这同一个东西。
这其中最常见的几个方式,一是童谣,二是暗喻,三是故事。
一、童谣
古人相信,人死之前是有预兆的。在《三国演义》里,董卓专权一时,眼看就要定于一尊,忽然夜深帐前,传来童谣之声。
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
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稍微懂一点拆字,就知道,千里草,是一个”董“字,十日卜,是一个”卓“字。董氏的命运,已经被不知哪里来的小孩说破。
二、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是人类说话的主要修辞方式,甚至有一种说法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件事情,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迫于高压,都不敢明说,就使用各种隐喻,听者足以会心,却又不会被抓住把柄。
1971年9–13事件,林彪一行坠机在蒙古温都尔汗,一号人物的亲密战友,党内二号人物,九大党章载定的接班人,享受亿万人“永远健康”祝辞的副统帅,最终落得这样的结局,令人震惊。
当时,并没有传达到普通百姓。但是民间已经有了很多揣测。于是北京胡同里,孩子们开始说一句暗语,也是暗喻:
哏儿屁着凉大海棠
这句话也是暗喻:
- 哏儿屁着凉:北京方言,死。
- 大海棠:人从高处跌落,血溅一地,像开了一朵大大大海棠花一样。
通过这种婉转的方式,人们说出了真相,又不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三、故事
故事人类最古老的传达信息的形式,很多道理说上一千遍,都不如讲一个故事来得透彻。
比如,关于现在年轻人中,逐渐蔓延的恋爱焦虑症问题,中国民间早就有劝诫的故事。
《巧嘴花嫂》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林妹和阿三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村里的人也都认为,这俩人门当户对应该走在一起。然而,有一天,地主老财的儿子看上了林妹,就派人送来了一车彩礼,有精米白面,绫罗绸缎。林妹的爹爱财如命,就收下了。一时村里传的沸沸扬扬,都说林妹攀上了高枝。
阿三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恼怒,当面斥责林妹,林妹对这件事一无所知,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哭着跑回家。到家里一看,一大车的东西,顿时明白了。就跑出去准备寻个短见。
这时,邻居家的花嫂看见林妹在井边徘徊,就急忙拉住她,把她叫到自己家里,听她哭诉。
听完,花嫂一拍大腿说:
这好办,全包在我身上,我去劝劝你爹,再找阿三聊聊。
花嫂找到了林妹的爹,如此这般一说,他爹听了劝。
花嫂又跑到地头,找到了阿三,如此这般一劝,阿三也点头同意。
最后,花嫂把阿三叫到自己家里,对林妹说:
大妹妹啊,我都劝好了。你就等好吧。
林妹问是怎么说的。
花嫂就一五一十把结果一说。这时,阿三看着林妹,林妹看着阿三,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原来花嫂对林家爹爹说:
我嫁给地主儿子,林妹嫁给阿三,你不是喜欢这车彩礼吗?送给你了。
后人根据这个感人的故事,画了一幅连环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