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November, 2014

王佩译诗《不要柔顺地走进长夜 》

Wednesday, November 26th, 2014

不要柔顺地走进长夜

(译文v0.4版)

原作:#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by Dylan Thomas

翻译:王佩


不要柔顺地走进长夜,
日子到头了,老人家,燃烧发火吧,
要对正在消逝的光怒不可遏。

聪明人明白,被黑夜带走我没办法,
可是一想到,语言再也造不出闪电,他们
要对正在消逝的光怒不可遏。

好人们,随着最后一个巨浪,痛哭着,
一想到他们微末的善行本该在翠湾跳舞,
要对正在消逝的光怒不可遏。

狂士们一边飞一边唱,要抓住太阳,
半途中,迟来的省悟让他们难过,
不要柔顺地走进长夜。

不笑的人临死前看到夺目的光华,
陨石着火,刺瞎了眼,并带来快乐。
要对正在消逝的光怒不可遏。

还有你,父亲啊,站在悲伤的高地,
祝我也行,咒我也行,用你滚滚的热泪,求你
不要柔顺地走进长夜,
要对正在消逝的光怒不可遏。


Acknowledgement

  • Many thanks to Richard for his effort to help me to understand and translate this poem, which is also his favorite.
  • 感谢宋石男、Zheng Xiaoyun、初爱武、小小等朋友对译文提出建议与反馈。

附:原诗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Loading

写作,烛光已不够用,快把松明点燃!

Sunday, November 23rd, 2014

一、我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写博客了?

时间长得连我自己都记不起来了。不写博客的理由有千千万,让自己沉默的借口有万万千,概括起来,无非下面几条:

  1. 写博客已经过时了。现在是碎片化写作的时代,哪有那么多时间精雕细琢地写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
  2. 博客还有谁看?中文互联网界,如今是微信一枝独秀的时代,就是你写了文章,如果不在微信公众号发出来,也不会有几个人看到。
  3. 写博客已经无法给博主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一位微信公众号号称有30万订户的大牛告诉我,如果他专心经营这个公众号,一年的收入少说也会有100万元。如果他写的是博客,能有几千元的收入就不错了。

二、博客真的失去价值了吗?

价值是一种基于判断的东西。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价值的认识也不同。小草求它地上的伴侣,大树求它天空的寂寞。在我认识的朋友中,依然有人把博客的价值看得很重。

  • 云叙事 – 博客大巴 这是先锋戏剧导演牟森的博客,他称之为“垃圾桶”,并把写博客的过程称之为倒垃圾,为了恣意地挥洒并不与人争论,他还关掉了评论功能。牟森的博文,好像阿拉斯加的金矿,让人在穿越严寒,淘尽黄沙之后,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孤岛客 – 几支无用笔,半打有心人。黄集伟老师,十多年如一日,打造“一周语文”,成为研究中国网络语文绕不开的一座奇峰。
  • 人生不过如此。博主nana,现居北美,喜欢旅游和尝鲜。她到的地方既有冰封的南极圈,又有火热的赤道,她的文笔淡远,如围炉夜话,如儿女清谈,风神摇曳,澄澈自然。她还喜欢买电子产品,用完就写测评。其可信度与可读性,甩各类软文十八条街。
  • demo@virushuo 程序员霍炬,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必是精品。自从到加拿大以后,他的研究更加细致,行文更加谨严,文气劲健,携着“饼都”天津的雄风,卷起IT评论的大旗。
  • 黄纪苏的博客 – 黄纪苏的博客 – 精英博客。黄纪苏是我的老师,他的文风既有百炼钢的刚劲,又有绕指柔的韧长。风趣老辣,以俗入雅。早年为《切·格瓦拉》编剧,其词至今弦犹在耳,让人忍俊不禁。

我们富人早一天住上花园别墅,你们穷人就早一天用上煤球炉子。

如今他依然坚持不懈地写博客,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出手即不凡。比如同样是广场舞,他所写的这篇《十字架下,载歌载舞》集田野调查、民俗研究与文艺评论于一身,像早市上的鲜鱼一样活蹦乱跳,读之,令人迷醉。

  • 最重要的博客,当然放到最后介绍。最近对我影响最大的博客是:阳志平的网志

三、阳志平带来的启示

尽管已经移居杭州12年了,但北京依然是我的基地,我的朋友,我的社会资本,我的灵感与力量的源头,都在那里。上个月一次奇妙的北京之旅,让我认识了阳志平。

阳志平是谁?

在阳志平的网志上,有一段简介

我是「阳志平」,安人公司研发负责人,从事心理健康与认知科技产品研发。

我是通过王烁与阳志平认识的。王烁在微信上建了一个“英文书群”,阳志平和我都是其中的成员。后来,阳志平邀请我加入了他的一个号称就60名心理学博士的高智商群。我虽然智商不高,而且心理也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是考虑到能为这个群里的高人们当个可资研究的病例也不错,就混了进去。

后来,我才发现阳志平是一个怪才。体现在:

  • 他是湖南一个县出来的,从小练就了快速写作法,上中学时,可以用笔和纸在35分钟内写一篇1300字的作文。
  • 他高考数学也是满分。(为什么要说“也”呢?)
  • 他研究心理学、写作学、文理兼修。
  • 他古道热肠,乐于分享,具有类似早期教会里使徒的热情。

与阳志平见面的那三个小时,将改变我的余生。

在北京,我参观了阳志平的书房,和他奇怪的电脑(洗衣机滚筒一样的Mac Pro,加上一台异形一样的长条形显示器)。阳志平语速很快,说话的时候,有点像《美丽心灵》里的纳什一样。

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向我现场演示了快速写作,在20分钟之内,利用Mac OS自带的Notes(备忘录)和Markdown,写了一篇千字文。他还演示了他开发的一套中文写作风格检查系统,能够把陈词滥调用红字标出,把冗余的助词(例如“的”“了”)用蓝字标出来。他向我展示了跨学科的可能性。并向我揭示了一个令人战栗的发现:

脑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创新学的成果,完全可以用在写作、叙事、编剧之中。

回到家中,我把从阳志平那里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写作之中。Markdown真的拯救了我。它助我完成了两个短剧,并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写作的痛苦。

四、白板报再生

我从1998年建个人主页,自2002年开始写博客,自2006年开始使用Wordpress系统搭建了现在这个白板报。但是我对于这套系统越来越不满意。主要原因是:

  • 不好用。Wordpress需要登陆后台才能发表博客,而正常人类习惯在本地电脑书写,而不是在线写。尤其不希望写了之后再选一大堆设置后发布。
  • 价格高。为了养活这个博客,我每年要向托管商缴纳180美元左右的托管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令我不爽的是,高支出并没有带来高回报,我的博客速度很慢。
  • 不支持Markdown。自从用了Markdown,我彻底爱上了这个工具,但是Wordpress并不支持它,需要安装插件,叠床架屋,甚是麻烦。

WordPress的这些缺点,恰恰是GitHub + Jekyll的优点。

在阳志平的亲自操刀协助下,我初步学会一点GitHub,并且搭建其基于Jekyll的博客系统,并把白板报的文章全都导了进来。

阳志平说:

准确统计,@王佩 从1999年开始,写了2200篇博客。我删掉了字节小于1kb的小段子,实在有违我的文字美感 大于字节1kb以上的博文,总计有1578篇。原始Wordpress格式是36m大小(不含图),转换为Markdown格式后,总计6m纯文本。所以说,Wordpress有多么违背文字美感。

要不是他统计我都不知道,这十几年我写了这么多。那么我以后没有理由不继续写下去。因此有了现在这个博客。

从即日起启用新域名:wangpei.me

原博客baibanbao.net依然保留。

五、感悟

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写作者和程序员之间,以前都隔着一座山,现在这座山中间凿出一条光明的隧道,成功属于那些在中间自由穿行的人。

一个辉煌的创作生涯正在向我展开,我心如火,开花落英在神圣心灵的祖国。

Loading

张中行《文言津逮》6小时后读书笔记

Tuesday, November 11th, 2014

一、解题

津逮–就是渡口、门径之意,出自《水经注》,指的是初学入门的知识。

张中行此书本来准备叫《文言文初学入门》之类的名称,为了与本书的内容相配合,选择了雅一点的书名。

二、文言文入门原则

  • 先选本,后全集。
  • 先今人,后古人。
  • 先散文,后骈文/韵文。
  • 先今注,后古注。
    • 今注和古注是两套不同的系统。今注是为了让今天的人看懂,所以注解非常相信。古注是为了订正校勘,发掘学问,没有底子的话,古注是看不懂的。
  • 先平易,后幽深。
    • 同样是清文,先读袁宏道,后读龚自珍。

三、古文style

  • 古代文言文没有标点,要自己点句读,这非常不方便。有时候,造成古书看不懂。
  • 古文讲究简约。有时候会简约过头。
    • 《左传》中的例子。
    • 《浮生六记》中不当省略的例子。
  •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文风,则给人的阅读体验不同。
    • 《颜氏家训》序,两种不同风格。
    • 同样是记叙一座山,龚自珍的风格也不同。
  • 古今评判标准不同。
    • 韩愈《祭鳄鱼文》和《祭十二郎文》,古人推崇前者,今人推崇后者。因前者道学,后者真切。
    • 一段谁也看不懂的文言文。忘记了作者和引文了。待查。

四、文言文工具书

  • 《康熙字典》
    • 优点,收字多,严格按照:经史子集和年代顺序编排,标有音韵。
    • 缺点,字太多,很多废字。
  • 《辞源》推荐建国后修订版。
  • 十通,第一次听说,是用来查典故的。
  • 张之洞的《书目答问》
  • 翦伯赞《中国历史年表》
  • 古代纪年表
  • 裴松之(?)《古文虚词》

五、何时使用文言文

  • 文言文和白话文分野并不明显。(见张中行《文言与白话》)
  • 文言文宜用在比较庄严正式的场合。这是白话文代替不了的。
  • 文白相间,也是行文特色。
  • 日语也有文言文的困惑。即:书写与口语的分离。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