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国》的译本看什么是好翻译

前一段时间读了《理想国》,顺便想到了翻译的文笔问题。

《理想国》的中文译本有好几种,有吴献书用浅显的文言文翻译的民国版本,还有郭斌和、张竹明用白话文翻译的商务版。经过多次对比和尝试,我还是读完了郭张的译本,而放弃了「民国范」。原因是,西方哲学书本来就不好懂,再读文言译本,需要在头脑中绕好几个弯。我读《理想国》是为了获取柏拉图的思想,不是为了学习文绉绉的说法方式,既然五四先贤们已经发明了白话文这个轮子,我没必要再坐文言文这种狗拉爬犁。郭斌和其译文的序言种也说道:「此书原有吴献书译本,销行已久,素为学人称道,但语近三奥,不为青年读者所喜爱」。这已经是很客气的评价了。

建国后,直接从古希腊问翻译了《柏拉图对话录》的王太庆,把吴献书的这种翻译称之为「旧时报纸式的文言文」,并说「那是一种退化了的文言文,既不精确,又无文采,读时非常吃力,把握不稳,印象非常肤浅。」

试撷取《理想国》最后一段,体会一下文言翻译与白话翻译的区别。

先看郭斌和、张竹明的白话文译文:

「格劳孔啊,这个故事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没有亡佚。如果我们相信它,它就能帮助我们,我们就能安全地度过勒塞之河,而不在这个世上玷污了我们的灵魂。不管怎么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向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王太庆的另一白话文译本则是:

「葛劳贡啊,这段神话就这样保存下来,没有失传。我们如果相信它,它会帮助我们拯救自己,我们就会平平安安地渡过离惕河,灵魂不受污染。你如果信任我,那就听我的忠告,相信灵魂是不会死的,能够经受各种坏事和各种好事。我们要一贯坚持走向上的道路,在智慧的指引下千方百计地追求公正。这样我们就得到我们自己的喜爱,也得到列位神灵的喜爱,不但在度过今生的时候,而且在为此得奖的时候,全部如此,就像各项竞技的胜利者转着圈子接受奖赏似的;无论在今生,还是在上述的千年旅途中,我们都会享福的。」

再看吴献书的文言译本:

「此故事流传至今而未亡,使吾侪果能信其言而服从之,则吾侪亦可以流传而不灭。吾侪可以稳渡『忘记』河,而性灵不为所污。故吾意吾侪当谨依天道而行,以公道与善德为标准。当知性灵为永久不灭的,而有忍受诸善与诸恶之能力的。盖惟如是。吾侪可于处今世之时,可于来世如得胜者受奖之时,均为神人所共爱。惟如是吾侪于现在,于顷所述之将来之一千年,均能有安乐之生活也。」

读吴的译文是不是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其实,吴毕竟是民国学人,译笔还算雅驯,只是文言文与我们的时代相隔太久,不能一眼看懂罢了。

近代以降的翻译经历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现代汉语三个阶段。最早无论是外国传教士麦都思翻译《圣经》,还是严复翻译《天演论》,用的都是文言。文言化的翻译,根据难易程度又细分为「深文理」和「浅文理」。后来随着白话文(当时还叫「官话」)取代文言文成为大势所趋,1890年圣经公会在上海召开宣教士大会,决定推行合一译本,成立三个委员会,分別负责《文理和合译本》、《浅文理和合译本》、《官话和合译本》,后来最后一种流传下来,就是今天华人基督教会普遍仍在使用的《和合本》。《官话和合译本》反过来又对白话文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些语词进入主流汉语中,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被鲁迅先生写进了遗嘱(鲁迅遗书第七条「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谁也不否认,古汉语是一门优美简洁、充满诗意的语言,尤其是在方言众多的中国,起到了传承和交流文化的作用。但是这种语言也有很大的缺点:粗砺、模糊、缺少公认的定义、带不动复杂的句子成分。关起国门来在自己家里玩玩四书五经还没什么问题,但一旦与异质的语言相遇,问题就来了。尤其遇到分析性强、定义明确、追求精确的印欧语系时,古汉语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为了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汉语必须进行艰难的重生与改造。鉴于古汉语比较笼统,为使汉语表达起来精密而不啰嗦,这就需要一种富有弹性的、能松也能紧的现代汉语。此时白话文终于派上了用场。假如不用白话文,哲学和科学典籍的翻译只能依稀仿佛,无法做到精确,顶多能做到严复那样的「达旨」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当时的官话以及旧小说里的白话文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需要引进词汇,引进语法,树立规范,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一改造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五四时期到1949,二是1949到当代。

现在很多人对台湾的翻译称赞有加,认为他们继承了中文的正脉。还有一种观点则与之相反,王太庆说,大陆在1949以后,中国组织了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这个机构虽然以翻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为对象,不翻译其他典籍,却以译品的质量和数量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翻译的样板,为译者们不得不考虑和借鉴。翻译马列著作,对中国社会来说,是祸是福暂且不论,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则提供了意外的养分。我们拿出五四前后、1949前后,还有今天的译本一比,就可以看出差别之所在。就拿《共产党宣言》来说,比较最早的1920年陈望道译本、1938年成仿吾译本、1943年博古译本,以及中央编译局1958、1964、1972、1995、2010出版的五个译本,就会看出这其中的变化。

在王太庆这些大陆的翻译家看来,港台现在的翻译感觉译文陈旧,王太庆说:「主要是由于那些地方缺少了解放后的改造。」他还说:「即使在今天,还有人总是发思古之幽情,在文章里夹点不通的假古文,一味博雅,拿来吓唬小青年。」

但是我的好友和菜头并不这样认为。在《典雅派翻译》这篇博文中,他说:「前天晚上和王佩在电话上聊了一个多小时,其中就谈到了『优美的中文』问题。王佩说:『我现在发现译本里的中文真不错,而且,如果你发现特别优美漂亮的中文,一准是直接引进的台湾译本。』我非常同意他的话。床头一直放着一本《西方政治政治思想史》,这本书我很喜欢,在内容之外译文也非常棒。」

试摘抄一段彭淮栋翻译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荷马史诗里,神的阶层反应于人的阶层之中。每个人、亲族、英雄或平凡的展示,都有其守护神看顾。奥林帕斯山上有名字的神并不是神的全部,但他们居此圣山,目光辽远,能俯察重要人物的事物,无论这些人在何处,在家里,或在特洛伊。人人有个他成为家的地方,他碰到麻烦的时候到此拜其一方之神,顺利之后还愿。地方神祉居住树林、主持一口汩汩流泉,或保佑田地肥沃丰收。对远戍特洛伊的那些无名战士,家乡之神必有天遥地远之感。无名战士可以乞灵于俯察一切的大神,但奥林帕斯众神正如凡尘之君,日常受到许许多多奏请,不胜其烦,而且就像凡尘人君,习惯偏听权要巨室。既然如此,战士淹留特洛伊城数十年,纵有不满,也只是偶尔嗫嚅几声,其故安在?」

最后一句,译出了边塞诗的味道。

在人民大学教授拉丁文的雷立柏认为:「现代汉语则是一种具有明确定义的语言,是一种很有效的媒介。它能传达技术知识,也能探讨最深邃的哲学思想。这种情况是漫长翻译工作的结晶。」这种翻译的探索仍在继续,我们不能否认民国翻译和港台翻译对汉语韵味的保留,也不能否认大陆翻译对于改造白话文的贡献。如果两者能够结合起来就好了,可是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农夫少,这个工作由谁去做呢?

Loading

Tags: , ,

12 Responses to “从《理想国》的译本看什么是好翻译”

  1. joe says:

    彭译
    “对远戍特洛伊的那些无名战士”,似以远征为好。戍是防守的意思。

    彭译读起来略显生硬,原因大概来自白话文词汇和古文词汇的结合上。结合似乎并不那么完美。如果叫好了,叫好是来自读者对优雅古文的赞美,还是对现代白话文的赞美?读者在白话文和古文词汇之间纠结,大概会影响阅读效果。对文字的纠结会干扰对文章意思的关照。究其原因大概还是来自译者自己对词汇的取舍。读他的译文,感觉也是需要坚实古文基础的。

  2. aaa says:

    楼上转的评论已经清楚地反驳了博主结论的不可靠性了。

    从rss订阅过来,发现文章已经改了。就说一点个人见解吧。博主原文引,王太庆说:我们的白话文用的是和文言文相同的汉字,给我们造成文白不分的幻觉,以为等价,甚至一位文言词比白话词美,该用“也”的地方偏偏用“亦”,该用“就”的地方偏偏写“便”,或者写“则”。

    这里,该用“也”的地方偏偏用“亦”——这种质疑,恰恰说明王太庆还不够懂汉字,因为“亦”字本身就有“同样”含义,而且,这个字在很多地方方言里——就是你所主张的白话——都是代替普通话的“也”字使用的。而“也”字作为“同样”意思的使用,是在北方方言里才算常用,在普通话里“亦”与“也”字音相近。但在南方方言里,这两个字字音差异还是很大的,把“也”字放在句子中间或句首用,读起来是很怪异的,也字放在句末作语气词用倒还正常,而“亦”字一直以来都是作“同样”意思用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亦”字,无论是文言文里,还是方言使用里,原本就是当做“同样”意思来使用的,只不过是北方人搞错了,作为“同样”意思的“ye”字,北方人读出来的是南方人“亦”字的发音(可以说非常相近),却把这个字写成了“也”字,到头来却还要指责南方人用错了汉字,偶尔使用一下“亦”这个字,还要被说成是假,呵呵,我看这不能不说是时代变迁带来的荒谬。

  3. cxm077 says: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把英文的bigger写对了再讨论吧。看着实在是别扭。

    虽然王太庆的文字经验肯定比我丰富得多,但是他的论点我不能同意。有的时候要的就是那样的“假民国”的气氛,用一些看起来文绉绉的词语,可以让整个句子感觉起来非常不同。“岂止于大”听起来比“比更大还更大”有文化得多。

  4. 单立人 says:

    我倒觉得吴献书的浅近的文言译本更好。和上面的两个白话译本比较,文言译本更简洁,不拗口。白话译本读着很拗口,罗哩罗嗦的。而且吴的译文虽说是文言,但其实很接近白话了,相信但凡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能流利地看下来。

  5. 2357 says:

    意思说清楚就行了,文言文、白话文有必要分这么清楚吗?

  6. lausius says:

    所谓的假古文,有很多在粤语里边已经变成现代文了。
    比如说很多时候广东人会将“于是”说成“于是乎”,这个“乎”看起来累赘,但用粤语说起来反而有种让句子更舒缓自然的感觉。不过如果用国语说“于是乎”好像就不太自然了。

  7. 隨想 says:

    只有用字精確的作者,沒有用字精確的語言,此外,也要有讀得懂的讀者就是了。

  8. 鱼子酱 says:

    不同意。我认为,岂止于大是今年看到的最好翻译。不是假古文,是真意境。明白苹果处境和意思的人,估计都不会否认这点。

  9. 这篇文章的逻辑是有问题的:
    1.如果要证明“岂止于大”劣于“比更大更大”,要先证明“岂止与大”是假古文,然后再证明假古文是不利于阅读和理解的。
    a.作者认为“岂止于大”是假古文,因为滥用了虚词“岂”。但是,“本朝建国后”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把“岂止”列为一个词条,意思是“犹可止。以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可见所谓“现代汉语”是有“岂止”这种用法的,因此作者证明不了“岂止于大”是假古文。其实,何谓“假古文”,烦请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定义好:究竟作者所说的半文半白是什么意思,到什么程度才算”假”,滥用虚词又是什么意思,”便“跟”就“有什么不一样
    b. 作者大篇幅引用《理想国》两种翻译版本作为对比,得出结论:假古文不利于阅读和理解。通过例子进行归纳推理是有风险的,因为可能存在相反的证据。例如,古文和白话文哪个更为简洁,举的例子不同,结论就不同。黄侃的”妻死速归“和胡适的”干不了,谢谢“举例情景不同,各自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所以,究竟怎么样才算容易阅读和理解,也请作者预先订立统一的标准。若无具体标准可言,读者一读便判断的出来,则”岂止于大“毫无疑问优于“比更大更大”。

    2.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港台翻译劣于大陆翻译,因为
    a.大陆翻译从马列著作的中文翻译中吸收了”养分“
    b.港台没有受到”解放后的改造“,所以”译文陈旧“
    c.现代汉语是”漫长翻译工作的结晶“
    作者似乎认为大陆的中文等同于现代汉语,而港台的中文不够”现代“,那么请作者明确现代汉语的定义。其次,作者究竟是指所有的港台翻译作品不够好,还是仅仅指“岂止于大”这一个例子呢,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仅粗略列出以上3点而没有展开分析,作者的结论都是无法成立的。

    转来打喷嚏网的评论

  10. joe says:

    白话文如今成绩斐然,可喜可贺。但,多少年前,白话文尚在形成之中,基本无定式,白话文词汇尚在猛烈生长之际,文法也在不断挣扎之中。二十世纪早期各种白话文作品规范不一。最初那些译者看不到几十年或者一百年后白话文发展到什么程度。他们不知道。大概也无章可循。弄出来的文字,如今读起来感觉拗口,也无可厚非。后来者翻译得更好一些,更接近或者就是现在的白话文,不是因为见识比先辈好很多,而是白话文渐渐成型,所谓大树底下乘凉。认可他们的版本固然不错,但对前辈也不必贬损。想来当时读者的层次也不一样,对白话文和古文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现在大约已经不会再有出版社请人用古文,无论真假,去翻译长篇理论书籍。而当时出版社约人翻译,要求用古文,或者接受古文译文,可能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11. 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一流,但是文案工作就做得一般,尤其是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文案简直是惨不忍睹。翻译要想做到“信、达、雅”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12. laojiang says:

    Bigger than bigger可以翻成流行詞 逼格更大

Leave a Reply